產業文化旅遊特色小鎮
『壹』 產業類,社區類和旅遊類特色小鎮的區別
特色小鎮可以分為三類,即產業類、社區類和旅遊類。根本上講,任何一種特色小鎮基本都是屬於這三種類型或三種類型的復合版。前瞻產業研究院將這三大類型做了詳細介紹。
類型1:產業類特色小鎮
產業類特色小鎮本質上是產業園區的升級版。無論是特色產業型、文化創意型還是金融創新型、高端製造型,其核心仍然是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企業進入,推動產業發展。與產業園區的區別在於產業特色更加突出,產城融合度更高,產業生態和配套更符合現代產業發展的需要,環境更加優美。
產業類特色小鎮的常住居民,主要由原有的鎮區居民和產業人口構成。其中,產業人口主要從事小鎮的主導產業和相關服務業。
產業類特色小鎮的盈利模式和產業園區沒有任何區別。基礎性收入就是物業租售和物業管理收入,增值性收入就是產業服務收入,產業生態型小鎮可以有投資性收入。大多數產業類特色小鎮的旅遊收入可以忽略不計。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產業類特色小鎮的基礎設施、配套設施、景觀打造,最主要的功能是為入駐企業和人員創造良好的環境,而不是為遊客服務,因此不宜一律按照景區標准建設,而應該按照宜居城市標准建設。很多高端產業型企業,比如金融企業、研發企業,更需要安靜的工作環境,而不是遊客混雜的環境。
類型2:旅遊類特色小鎮
旅遊類特色小鎮本質上就是景區或者是景區的變形版。無論是歷史文化型、休閑旅遊型還是特色風情型,其實質都是通過文化、歷史、自然資源的挖掘和景觀的打造,吸引遊客,獲得旅遊收入。
旅遊類特色小鎮往往由於受歷史文化保護和環境評價限制,很難和大型社區相結合。因此,常住居民以鎮區原有居民和旅遊從業者為主。
旅遊類特色小鎮規劃的要點在於通過選址、景觀和品牌打造,以獲得最大的客流。但和現有大型景區相比,客流少可能是旅遊類特色小鎮最大的劣勢。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旅遊類特色小鎮不能與養老、教育等產業結合,僅僅靠客流、靠「吃住行游娛購」來平衡收入,投資回收壓力會非常大。因此,在規劃建設旅遊型特色小鎮時需要格外慎重。
類型3:社區類特色小鎮
社區類特色小鎮的功能以居住為主,兼顧產業培育和文化、景觀的打造。核心是通過大型社區建設為城市居民創造更加良好的居住環境,平衡收入;通過產業發展樹立產業地位;通過文化挖掘、景觀營造增強社區吸引力。
社區類特色小鎮的居民,由鎮區原有居民和城市遷入人口構成。其中,城市遷入居民的絕大多數與小鎮的主導產業沒有關聯,這是社區類特色小鎮區別於其他兩種類型特色小鎮的最大特點。
『貳』 以下哪些可以成為特色小鎮的特色產業 旅遊 文化 金融 互聯網
很多都可以
『叄』 為何說特色小鎮需要打造鮮明的特色產業
據報道,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把鄉村優美專環境屬、人文風俗、歷史文化、特色資源等在空間上進行集中和集聚,推動特色產業發展。
特色小鎮建設必須因地制宜,發揮歷史和地域優勢,在此基礎上找到有生命力、有市場前景的產業。在規劃、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要注意「求異防同」,避免「千鎮一面」,近年來,衡水已經培育建設了武強周窩音樂小鎮、棗強大營裘皮小鎮等一系列特色小鎮。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我們都堅持了產業建鎮這個原則。
希望更多地區可以打造出成功的特色小鎮!
『肆』 特色小鎮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首先特色小鎮是助推產業升級的新平台,要供給側高端發力,專注於產業升級,通過產業結構的高端化推動實體經濟供給能力的提升,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也是實體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第二,特色小鎮是培育新經濟、新業態和新動能的新載體。培育新經濟,積聚新動能是特色小鎮的一個重要功能。同時特色小鎮是創新、創業的新平台,要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新的產業形態、新的體制機制、新的融資模式、新的建設模式。如夢想小鎮、機器人小鎮、大數據小鎮等。第三,特色小鎮是發展特色經濟的新領域,是新型人居環境和新型城鎮化的新空間。要以人為本,產城融合發展,從生產中心和產業中心轉向以生活導向、青山綠水和方便宜居的田園生活的承載地。喬研究員認為,特色小鎮要有地方特色,建築的風格、色彩、體量、材料等要體現地域、民族的傳統特色。同時要表達出精神價值,傳承家族文化、鄉土文明、天人合一和儒道精神,體現聚族而居的傳統,這是小鎮的精神價值所在。
特色小鎮要各具特色。特色小鎮可以利用大城市的消費、要素外溢功能,發展對高質量要素資源依賴性強的科技創新型、高端引領型產業,如雲棲、夢想、基金、機器人小鎮等,也可以發展一批服務於城市人的吃喝玩樂型的特色小鎮和文教小鎮。中西部地區、城市群之外的地方以鄉村旅遊、民間文化、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特色種植+文旅、特色養植+文旅、民宿經濟為主發展特色小鎮。山水、海島景區等資源優勢周邊區域,可以發展娛樂小鎮、體育運動小鎮、養生養老等特色小鎮。傳統工礦區可以利用廢棄的工礦可發展工業文明遺址公園,邊疆民族地區適宜突出民族文化,發展民族風情特色小鎮。
此外,發展特色小鎮要因地制宜,防止山寨的復制,差異化是發展特色小鎮非常重要的一點,要走創新之路,同時要有歷史耐心,避免急功近利,從策劃規劃開始,重謀篇布局,精施工建設,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小鎮。
來源:中國城鄉規劃網 作者: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伍』 旅遊特色小鎮策劃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特色抄小鎮是面向未來的新產業襲生態和成長空間,新常態下建設「特色小鎮」,主要是融合產業轉型升級、文化資源挖掘、旅遊品牌打造等功能,成為傳承文化和推進城鄉統籌的平台,實現產業、文化、旅遊、生態、社區功能的疊加,做到「特而強」「聚而合」「小而美」。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小城鎮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一是農民收入提高帶來機遇,二是產業轉移和農民工回鄉創業帶來機遇,三是高鐵、公路、橋梁、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成和完善帶來機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變化帶來機遇。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鎮建設理當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突破口。
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基於多年農業農村規劃設計經驗和實踐案例,認為特色小城鎮的規劃設計,要根據區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自身核心競爭力進行規劃設計,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游則游是根本原則。對於一些距離大中城市比較近的城郊地區,具備交通方便快捷、區域旅遊要素多、民俗文化深厚、主題特色鮮明、地形地貌獨特等條件的,在規劃設計和後期建設運營上,應大力結合鄉村旅遊發展,通過鄉村旅遊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解決農村就業,提供回鄉創業空間,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特色小城鎮。
『陸』 哪些可以成為特色小鎮的特色產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根據規劃指導經驗,總結特色小鎮打造潛力的十大特色產業: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
新興信息產業
旅遊產業
文化產業
健康產業
時尚產業
金融產業
農林牧漁產業
綜合產業
教育衛生產業
『柒』 文旅產業IP時代,特色小鎮IP應如何選擇
特色小鎮的IP代表著個性和稀缺性,是特色小鎮獨特屬性的標簽,是簡單鮮明有特色的內元素和符號。容一個成功的IP,必然具有獨特的核心吸引力及主題,與其他同類IP能形成鮮明的區隔,與自身產業特色完美契合,對市場能夠形成一定的激活效用,並有利於塑造品牌知名度,提升產業引入能力和客戶黏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專家指出,IP選擇的兩個關鍵點,第一個是獨立的知識產權。例如香港Hello Kitty主題農庄,瑞安小王子主題農庄等。
第二個是能具備獨立的自我認知能力,一定要是自己的、當地的東西,進行在地化開發,這是IP產生的非常關鍵的因素。如田媽媽蘑法森林、田媽媽小花豬農樂園等。
特色小鎮的關鍵在於選取具有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因此可以從核心產業的類型作為項目的IP價值點。
『捌』 特色小鎮和旅遊小鎮,你分得清它們的區別嗎
作為與古鎮有很大相似性的特色小鎮,其首先注重的是生產和生活,然後才是文化和旅遊,文化與旅遊只是特色小鎮生產與生活的衍生品。
特色小鎮規劃機構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特色小(城)鎮主要指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不同於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台;目的是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並發揮城鎮化對新農村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小(城)鎮發展與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區功能相結合、與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與服務「三農」相結合;形成一批集聚高端要素、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特色鮮明、富有活力和競爭力的新型小城鎮。
對於旅遊特色小鎮,旅遊產品、產業乃重中之重。首先在小鎮區域內或附近要有旅遊核心吸引物,然後圍繞旅遊及相關文化設計產品,布設業態,這種業態當然也以休閑旅遊產業為主。對於旅遊小鎮,不僅僅是旅遊產業的集聚和融合,其所具有的特色文化魅力,也是特色小鎮的重要元素。
『玖』 特色小鎮的分類有哪些
旅遊特色小鎮是以文旅產業植入為特色的小鎮,前瞻產業研究院根據文旅產業在內小鎮當中的地容位不同,將文旅特色小鎮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旅遊驅動型。旅遊產業佔主導地位,在資源方面有獨特性和吸引力,其他產業發展不充分,烏鎮和古北水鎮是典型代表,需要以全域化的理念打造,實現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
第二,雙產業型。即旅遊產業和特色產業疊加融合,旅遊功能比較完善,屬於復合型特色小鎮,以影視和旅遊為主導的橫店影視城是典型代表,該類型需要充分發掘和放大主題特色,拓展要素,延伸功能。
第三,旅遊從屬型。即鮮明的特色產業基礎,旅遊產業為從屬產業,旅遊功能相對薄弱,屬於生產型特色小鎮,目前的基金小鎮、襪業小鎮等都屬於該類型,需要利用已有經濟基礎,推進城旅共融、主客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