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文化產業大會
❶ 求旅遊文化產業創新的相關問題
正確處復理旅遊與文化的關系,制為旅遊與文化的協調發展提供有效的指導和保證。文化在旅遊中的作用雖然大家都明白,但兩者之間的協調問題,往往是一個難題。樹立旅遊業也是當地社會文化事業一部分的觀點,適當加大對旅遊發展的的投入。旅遊既是一種產業,同時也是一個地方社會文化發展事業的一部分。因此,政府每年財政預算要安排一定的資金,主要用於編制規劃、實施保護、道路建設、大型促銷的扶助等。特別是要加大對旅遊景點的扶持,千方百計擴大其影響。制訂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閑散資金投入到此旅遊開發,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把旅遊業盡快做大做好。因此,提高調查研究,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對旅遊文化資源的投入和產出做科學的測算,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包括社會資金的積極性,就顯得尤其重要。這也只有通過制定發展綱要的形式,才能得到體現和落實。
❷ 西安什麼時候召開世界文化旅遊大會
西安,既是享譽國際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備受旅行者喜愛的旅遊城市。為了響應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號召,4月19日,首屆世界文化旅遊大會將在西安隆重舉行。
在對外傳播上,攜程將整合國際化優勢資源,進行海內外全媒體、全渠道、高精準傳播,助力陝西西安在國際發聲,打造席捲全球的世界文化旅遊盛事。同時,攜程集團還將和西安旅遊部門展開更深度合作,整合當地旅遊資源,面向全球遊客推廣西安旅遊,構築西安在遊客心中的目的地品牌形象。世界文化旅遊大會不僅為西安打造世界文化之都和世界旅遊時尚之都提供重要機遇,也將成為西安最耀眼的文化名片。
❸ 急!!急!!急!!十六大六中全會關於旅遊文化產業的內容
是十七屆六中全會。涉及旅遊文化產業的有:
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必須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創意、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要在重點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壯大出版發行、影視製作、印刷、廣告、演藝、娛樂、會展等傳統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培育文化產業領域戰略投資者。優化文化產業布局,發揮東中西部地區各自優勢,加強文化產業基地規劃和建設,發展文化產業集群,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加大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產業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發掘城市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建設特色文化城市。發揮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示範作用。規劃建設各具特色的文化創業創意園區,支持中小文化企業發展。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體育、信息、物流、建築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相關產業文化含量,延伸文化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擴大文化消費。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要創新商業模式,拓展大眾文化消費市場,開發特色文化消費,擴大文化服務消費,提供個性化、分眾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提高基層文化消費水平,引導文化企業投資興建更多適合群眾需求的文化消費場所,鼓勵出版適應群眾購買能力的圖書報刊,鼓勵在商業演出和電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數量的低價場次或門票,鼓勵網路文化運營商開發更多低收費業務,有條件的地方要為困難群眾和農民工文化消費提供適當補貼。積極發展文化旅遊,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旅遊相結合,發揮旅遊對文化消費的促進作用。
❹ 如何加強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我國的旅遊業正在慢慢轉型,文化與旅遊結合的需求越來越明顯。現階段實現旅遊產業利益最大化和不斷發展,關鍵在於開發利用各種文化資源,滿足人們對旅遊產品和服務中的文化價值需求,從而提升產業價值,獲得可持續發展。
但我國文化旅遊業發展目前面臨著一個主要難題:即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夠,規劃不當。
如何挖掘文旅資源?
我國是旅遊古國,旅遊文化是一筆珍貴的文化財富,包括國家的整體與區域地理環境、歷史變革、風俗人情、遺址、審美觀念、經濟社會發展等。
在中國大文化的影響下形成的、相對獨特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價值理念、民族性格、道德風尚、審美趨向、情感模式、風俗習慣等。挖掘這些文化內涵、發揮其獨特優勢,顯得非常緊迫。
明確旅遊文化的重要地位,樹立先進的發展理念,需要充分發揮中國整體文化、區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優勢,創造整體性的文化氛圍。
整合旅遊文化資源,提升文化內涵,使人們能夠體驗、理解、領悟中國文化的獨特內涵與魅力;進而形成中國整體文化、區域文化、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局面。
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打造旅遊文化精品。從歷史文化中提煉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人們喜聞樂見的元素,將其融入到旅遊產業之中;結合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地形地貌,打造特色鮮明的旅遊文化景觀,豐建設旅遊文化街區、文化創意旅遊園區、旅遊文化綜合體。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國內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與城鎮化建設的持續加快,必將會引起旺盛的旅遊休閑需求!
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發揮要素優勢,提升旅遊的文化內涵,中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區域產業競爭力必將會大力提升。
❺ 什麼是旅遊文化創意產業
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98年出台的《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中,該文件明確提出,"所創意產業之父約翰·霍金斯謂創意產業,就是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創意產業的核心是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在各國定義不同,有稱為文化產業、創意知識產業、內容產業等。目前世界大力推動創意產業的國家有英國、韓國、美國、日本、芬蘭、法國、德國、中國、義大利、澳洲、紐西蘭、丹麥、瑞典、荷蘭、比利時和瑞士等。針對文化與創意麵制定產業發展政策,最早是在1997年由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工黨內閣所推動的創意產業,同一時期,遭遇亞洲金融風暴的韓國,在總統金大中主導下也開始從電影與數位等產業開始發展「文化內容產業」,並成立文化內容振興院與通過文化內容振興法。類似作法者,也包括澳洲、紐西蘭、歐洲諸國等。 而中國近幾年在文化藝術市場蓬勃、公共展演場地加大建設(如國家大劇院、798藝術區)等,除在既有製造業的優勢下群找出路外,也開始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