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旅遊發展規模
A. 工業旅遊的發展形勢
工業旅遊起源於法國,最初是以汽車行業最後逐步深化為工業旅遊,中國工業旅遊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更重視工業旅遊經濟效益的增長點,即工業旅遊購物,旅遊規劃專家分析,工業旅遊規劃項目因具有文化性、知識性、趣味性,具備現場感、動態感、體驗感等獨特魅力而深受遊客青睞。
國外很多工業旅遊規劃的景點,都因為其獨特的個性和具有文化、藝術氣息的設計風格而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在法國,不僅釀酒、香水、服裝業等普通生產企業對遊人開放,就連汽車、飛機和火箭製造業每年也要接待幾十萬的遊客。德國作為世界著名的工業大國,他們對有代表性的工業遺跡進行保護,並加以利用作為工業博物館、展覽和演出的場所。
魯爾區是德國傳統的煤鐵工業基地,在心臟地帶的埃森,過去的廠房、礦區被打扮和改成了音樂廳、體育館、博物館,隨之相配套的餐飲、住宿、交通、娛樂業蓬勃興起,人們在參觀賓士汽車公司總裝線時,可以穿上工作服,擰上幾顆螺絲釘,到工人的食堂里吃頓午飯,體驗「賓士人」的生活,最後購買些印有賓士商標的鑰匙圈、絲巾、手錶等紀念品,或者把車買走。這些國外成功經驗表明,工業旅遊作為一種高品位的旅遊方式,有著廣闊的發展遠景,並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B. 為何說工業旅遊的體量發展不夠充分
據報道,11月28日,第二屆全國工業旅遊創新大會在湖北黃石舉行,會上,國家旅遊局發布全國工業旅遊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預計到2020年中國工業旅遊收入超過300億元。
據統計,2016年全國工業旅遊接待遊客1.4億人次,收入212.9億元,僅分別佔全國國內旅遊接待人次和國內旅遊收入的3%和0.5%,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0.086%,底子薄,基數小,在旅遊業中的盤子小,在工業體系中的盤子更小。
工業旅遊作為一個年輕產業,存在問題在所難免,解決問題,預判問題,破解新問題,需要我們再接再厲,共同努力,突破創新!
C. 2020年中國工業旅遊收入將超過300億元嗎
據報道,11月28日,第二屆全國工業旅遊創新大會在湖北黃石舉行,會上,國家旅遊局發布全國工業旅遊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預計到2020年中國工業旅遊收入超過300億元。
未來應該結合當前旅遊業的發展形勢,可以從全域旅遊、旅遊+、資源開發等三個方面實現工業旅遊發展的創新突破。
D. 工業旅遊的發展前景如何
從當前國內智慧旅遊城市發展情況來看,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城市內大小與智慧旅遊容城市建設發展關聯性不大;
第二,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比其他地區起步早,速度快,智慧旅遊城市需要嗅覺靈敏和富有遠見的領導者,需要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產業基礎;
第三,大部分智慧旅遊城市的建設基本設施己開始動工,試點示範減少失敗、注重頂層設計規劃先行的意識逐步加強。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智慧旅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各地在智慧旅遊建設過程中,應確立更加開放、更加高遠的指導思想,始終堅持體現城市特色的創新發展思路,注重形成完善的政策體系,加強組織保障,提高認同度,扎實有序推進。
E. 工業旅遊的發展方向
以國家旅遊局審核批準的首批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為基礎資料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如下規律:
(一)從地域分布來看
我國的工業旅遊點在地域分布上與工業發展狀況基本吻合,即在老工業基地和新興工業城市發展較快。在2004年國家旅遊局公布的103家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中,經濟發展強勁的浙江省11家企業入選,數量為全國之最。傳統工業重省河南省10家企業入選,位居第二位。東北老工業基地遼寧省、吉林省分別有9家和8家企業入選,位居第三名和第四名,山東與廣東、安徽均為 6 家,並列第 5,上述六省共有56家企業入選,佔全部示範點的50%以上,而經濟基礎較弱的西部地區則寥寥無幾。
(二)從行業分布上看
在103家工業旅遊示範點當中,入選的大都是行業領先者,如四川長虹、青島海爾、上海寶鋼、山西杏花村等。其中釀造類企業最多有 18 家,其次是汽車、機車、船舶、飛機製造,雷雨、水力、發電類,均為 12 家,石油、煤炭、礦物開采類 8 家,陶瓷類、醫葯類、電器類和鋼鐵製造類 7 家,食品飲料類、工藝品類6 家,服裝、鞋帽、紡織品類 4 家,日用品類 3 家,煙草類、港口類 2 家,其他 2 家。
經對比分析,可看出開發工業旅遊企業往往需要具備的如下幾個條件:
1、企業所在城市自身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雄厚,交通便利,可達性強。工業旅遊發展較好的城市自身往往已經成為旅遊城市。
2、企業本身有品牌,有知名度。企業整個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企業所生產的產品要麼高科技類產品(如衛星發射基地、空客A320、大推力火箭),要麼是公眾所關心的,經常接觸到的大眾化產品(啤酒、汽車等),能滿足遊客的求知慾望和好奇心,而對於介於二者中間的生產企業則對遊客的吸引力不大。
3、企業開展工業旅遊與產品生產不發生沖突,所帶來的成本增加不大或者開展工業旅遊可以幫助企業拓展市場、打造品牌、進行宣傳、帶來直接或者間接的經濟收益。(如青島啤酒)
4、企業出於對商業機密方面的考慮
5、企業對於遊客安全方面的考慮等等
工業游的發展方向
櫥櫃行業的工業游活動還只是作為營銷活動的一種,處於店家花錢買單,邀請客戶參觀的階段,隨著櫥櫃企業的發展壯大和活動的深入開展,有希望能夠發展到工業游的更高階段,加入城市工業旅遊路線,成為櫥櫃企業創收的一個新途徑。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挖掘企業優勢並將之發揮到極致,這是所有營銷活動的基本思想。對於工業基礎較好的企業,很容易藉此上位,是為櫥櫃企業營銷活動的又一新方法、新途徑。
F. 工業旅遊發展前景如何
近日,第二屆全國工業旅遊創新大會閉幕。據大會透露,近三年來,中國工業旅遊遊客接待量年均增長31%,旅遊收入年均增長24.5%。到2016年末,全國共有1157個工業旅遊景點,接待遊客1.4億人次,旅遊收入213億元,吸納就業42.8萬人,工業旅遊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成為中國旅遊發展的新亮點。
像伊利乳都科技示範園,就開發了草原乳文化博物館、液態奶生產基地、奶粉全球樣板工廠等多個旅遊景點,從廠區生產線展示走向園區綜合體驗學習。中國工業旅遊目前從局部探索向全地域鋪開。在廣大的西部地區,工業旅遊已開花結果。青海茶卡鹽湖是老工業基地,2012年接待遊客5000人次,現今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鹽湖文化展示體驗地,2016年接待遊客19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近億元。在西北邊陲,工業旅遊已經成為兵團旅遊市場的新亮點,釀酒、香料加工、毛紡織、果業深加工等工業旅遊發展尤為突出。在雪域高原,數家藏葯工業園已經成為國家A級旅遊景區。
G. 全域旅遊時代下,工業旅遊如何發展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現有262個資源型城市、145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219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旅遊空間廣闊潛力無限。而我國各地區工業城市也正在積極開展工業旅遊,為城市發展創造新引擎。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發展工業旅遊,如何依託工業遺產、遺址的文化特性,凸顯工業旅遊區的主題打造IP,助力企業品牌營銷是關鍵。如今,工業旅遊進入了創新驅動時代,需要有新的營銷方式活躍於市場,而工業旅遊營銷離不開IP。打造IP具有三個要素:人物、形象、故事,通過再加工塑造,真正成為鼓勵人的精神.然後,利用文化和科技力量活化歷史遺址,將其打造為新IP,運用現代的營銷手段,比如電影卡通、游戲軟體等等方式實現傳播。
H. 成都工業旅遊發展現狀
目前成都 除了東區的音樂街區貌似 還沒有其他比較出名點的工業旅遊的點了哈 不過四川其他地方還是有的 比如樂山嘉陽的小火車 宜賓的五糧液
I. 我國工業旅遊的發展現狀如何
我國工業旅遊起步較晚,在20世紀90年代末才有少數實力較強或獨具特色的企業集團出於營銷目的推出一些參觀項目。近年來,工業企業自主開發,旅遊主管部門大力推廣、引導和規范,我國工業旅遊已初具規模,陸續推出了一些比較成熟的旅遊點和較為合理的旅遊路線,吸引了大批旅遊消費者,形成了一定的接待規模。國家旅遊局確定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為規范和促進工業旅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遠景設計院指出這些示範點有四種類型:其一是傳統型,以過去廢舊工業生產模式和生產工藝為主要內容開發旅遊,展現過去的生產車間和歷史感;其二是科技型,便是以當今最為領先尖端的科學技術為展示內容,普及科學知識和展現現代化科技力量;其三是旅遊產品型,將生產產品直接轉化為旅遊資源,可供參觀也可供遊客購買,例如北京的景泰藍工業旅遊;其四是旅遊資源綜合型,糅合以上類型,集工業生產資源和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突出綜合優勢。
工業旅遊地域分布上與工業分布情況基本吻合,即在廣泛分布於新舊工業城市中,工業旅遊發展較好的地區基本上集中在中國的中東部,西部由於區位條件所限,本身的工業旅遊資源不很豐富,工業旅遊示範點屈指可數。同時在工業旅遊示範點中,基本上入圍的是知名大企業,因此從行業分布上可以發現:我國的工業旅遊在行業分布上也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工業如食品業、能源業和傳統加工製造業上,高科技工業的比重過小。
J. 我國到2020年工業旅遊接待遊客量將達2.4億人次嗎
國家旅遊局日前公布的全國工業旅遊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明確,到2020年,我國將內培育100家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容基地和國家工業遺產旅遊基地,工業旅遊接待遊客量達2.4億人次,旅遊收入超過300億元。
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工業旅遊在促進綠色發展、推進資源型地區轉型,保護工業遺產、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作用。下一步,要通過示範引領,逐步解決我國工業旅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補齊短板、擴大規模、提升品質,全面提升我國工業旅遊供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