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
1. 中國的娛樂產業、體育產業和旅遊行業分別指的是哪些行業
娛樂產復業包括影視、游戲、演出等行業制;體育產業包括體育場館、賽事、社會體育與校園體育、體育衍生品(體育裝備、節慶、吉祥物)等領域;旅遊產業包括旅行社業、旅遊飯店業、旅遊景區業三大行業,並渉及交通、餐飲、購物、娛樂、互聯網等諸多行業。
2.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的規模內容
本次展會將分為主會場展覽和分會場互動兩大版塊。
(一)主會場展覽
招展項目類別擬分為8個展區,分別是:
1、海南國際旅遊島主題展區;
2、國際體育旅遊項目、高爾夫專業品牌展區;
3、體育旅遊文化、國家體育博物館項目、體育旅遊地產展區;
4、各省市體育旅遊景點、休閑養生、相關系列產品展區;
5、國際國內重大和特色體育賽事項目展區;
6、體育旅遊俱樂部、體育旅遊公司及高等院校和培訓研發展區;
7、房車露營及戶外運動、水上運動、遊艇展區;
8、體育旅遊精品線路產品服務、體育媒體和新聞發布展區
(二)分會場互動
展會期間,除舉行隆重熱烈的開幕式、招待酒會外,還將舉辦論壇、活動、比賽,以豐富體博會內容。主要項目有:
1、中國體育旅遊發展國際論壇。
2、國家體育總局、海南省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
3、成立中國體育旅遊產業促進會;
4、全國體育旅遊精品線路評比結果揭曉、發布;
5、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大眾高爾夫運動普及邀請賽暨第二屆海南「金椰子杯」高爾夫球賽;
6、第四屆中國(國際)體育品牌風雲榜頒獎典禮;
7、首屆中國沙灘音樂周(北大星光集團策劃承辦);
8、國際旅遊島休閑體育娛樂周系列活動,具體為:
a.房車露營體驗(海口市主辦)
b.國際馬拉松賽(儋州市主辦)
c.熱帶雨林探險(保亭縣主辦)
d.全國山地車挑戰賽(屯昌縣主辦)
e.全國腳鬥士爭霸賽(海南億東傳媒主辦)
f.」兩岸三地「橋牌邀請賽(省橋牌協會主辦)
g.潛水探奇(三亞市主辦)
h.海釣邀請賽(萬寧市主辦)
3. 簡述中國體育旅遊發展概況
一、體育旅遊研究概況
體育旅遊是體育產業和旅遊產業交叉滲透產生的一個新的領域,它不同於一般的觀光旅遊,也不同於單一的體育健身活動,是二者的有機結合。也是體育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產物,既有產業特徵,也有拉動關聯產業發展潛力的作用,又有集體育競技與旅遊休閑觀光於一體的特性。在業界,旅行社重視海外大型體育賽事觀戰市場的開拓;戶外運動(旅遊)俱樂部則注重本土區域性市場的開拓;近年中國國際體育旅遊公司等團體,也組織了一些大型的國際體育賽事。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旅遊局都先後推廣體育旅遊,致力將體育活動由精英運動向大眾活動的方向轉變。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致力於推廣國內外體育旅遊成功的案例研究,同時,不少民眾將目光投向了奧運旅遊。
二、 我國體育旅遊發展現狀
從旅遊發達的國家看,體育旅遊的興盛是體育產業和旅遊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出現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體育部門始終將工作的重點放在發展競技體育方面,而忽視了大眾體育的發展。政府相關部門也意識到這一問題,開始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計劃」。近幾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動的推廣,我國體育產業明顯呈快速擴展之勢。1992年至1997年全國居民的文化體育消費指數年平均增長率達5.1% ;1997年全國居民用於體育用品的支出位於13項常用基本生活消費之外重要消費支出的第6位,居於子女教育、電器、住房、書報、高檔服裝之後;僅以桂林市為例,目前,全市年均體育消費額已達4.7億元人民幣。體育產業和旅遊產業的良性增長推動了我國體育旅遊的發展,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各地因地制宜,開發了多種體育旅遊產品,有較著名的青藏高原登山、黃河漂流、東北滑雪、湖北賽龍舟、鄭州少林武術、內蒙古看那達慕大會等。國家旅遊局將2001年定位「中國體育健身游」年,共推出60項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體育健身旅遊活動和11大類80個專項體育健身旅遊產品和線路,讓國內外遊客在其中充分感受中國體育旅遊產品的魅力。
1.我國體育旅遊的特點
國家旅遊局發布的《2001年中國體育健身游活動方案》囊括了我國目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體育旅遊產品,可以看作我國體育旅遊的一個縮影。根據上述《2001年中國體育健身游活動方案》我國體育旅遊產品的地域分布特點如下:就專項旅遊路線而言,西部地區顯然佔有絕對優勢,以43項佔了總計82條路線中的50%強;東、中部以25.6%和22%遠遠落後西部。在體育旅遊節慶活動的開展方面,東部地區則顯然走在前面,在2001年共計有30項大型節慶祝活動入圍,佔全部64項活動的46.9%;西部地區為31.3%;中部地區以21.9%位居第三。就這兩類的整體數量而言,我國西部體育旅遊產品分布最廣泛,以63項產品,佔全國總數43.2%的比例位居第一;其次為東部地區,51項產品,佔全國總數的34.9%;中部地區只有32項產品入圍,僅佔全國總數的21.9%。總之,我國體育旅遊產品在地域分布上已形成了分布廣泛,東、中、西部地區都有分布;東部地區以節慶體育旅遊產品為主,西部地區以專項線路體育旅遊產品為主的格局。
2.體育旅遊的特徵
(1)參與性
旅遊者可以參加一些有普遍意義的、集娛樂性和易學性於一身的體育活動項目,如登山、徒步旅遊等,可以使旅遊者在健身強體的同時,個人的需求慾望得到滿足。
(2)觀光性
觀看奧運會、世界盃、NBA等大型賽事旅遊以及欣賞各類體育表演,可使旅遊者感到力與美的結合,感受到運動的激情,運動的快樂,從而陶冶情操。
(3)民族性
某些體育旅遊項目,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如中華民族的武術、傳統養生保健術,還有少數民族的表演節目,這些可以使旅遊者享受到地方性十足的體育旅遊活動。
(4)技能性
對於一些技術性很強的體育旅遊項目,如射箭、高爾夫球等,則需要旅遊者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只有掌握了運動技能,才能真正體味到體育旅遊的樂趣所在。
4. 具有時代意義的中國體育文化有哪些
很多這樣子的文件非常多。
5. 什麼是體育旅遊產業
體育旅遊在國內是一項新的旅遊產品,與此相應體育旅遊也是一門新的學科。 體育旅遊是體育與旅遊相結合的健身方式。
我國是一個國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的國家,體育運動的類型多樣,運動的文化底蘊深厚,並融入到方方面面之中,這些特點使我國擁有寶貴的運動休閑旅遊資源。
由於緯度跨度大,各地在地貌、氣候等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我國幾乎適合開展所有類型的體育健身活動。東北可以開展雪上運動,東、南部江濱海地區可以開展水上運動,新疆等地可開展沙漠探險運動,而為數眾多的名山可開展攀岩運動。同時,幾乎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體育民俗活動,如內蒙古那達慕大會、湖北清江闖灘節、土家族擺手舞、龍舟賽等等,這些民間體育活動蘊涵著濃厚的民俗文化,具有獨特的魅力。
運動休閑所產生的市場需求,結合體育產業泛化的大環境,加上優勢的基礎條件,為我國運動休閑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機,也為旅遊產業系統升級和景區產品提升,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解決手段。
6. 中國體育文化有哪些
武術,
7.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的展會宗旨
1、在上海首屆成功創辦和成都、哈爾濱兩屆傳承舉辦三屆積累經驗的基礎上,利用海南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優勢,特別是依靠國務院關於加快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國家發展戰略政策導向,藉助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這個中央政府體育旅遊主管部門主導的國家級產業展示平台,大力宣傳「海南是中國體育旅遊產業發展的天堂」,充滿著發展機會,鼓勵和吸引全國各地的體育旅遊企業機構踴躍到海南來創造奇跡!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是國家發展戰略,體育旅遊大有作為的又一個「春天的故事」,將從海南舉辦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為標志起點,開始它氣壯山河的建設步伐!通過爭取在海南連辦三屆的有利機會,大力促進中央部委與地方政府、體育行業與旅遊行業、海外與國內的緊密合作,成為驅動體育旅遊市場內需的引擎和拉手,推動體育旅遊休閑產業的快速成長,將展會打造成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體育旅遊現代服務業專業品牌展會。
2、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通過在海南連續舉辦三屆的有利機遇,將進一步拓寬展會的外延功能,把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辦成集「體育旅遊體驗、體育公園規劃、體育休閑文化、體育旅遊地產、體育養身度假、體育賽事活動、體育會展服務、體育培訓機構、體育產業投融資」等項目的產權交易平台,努力挖掘、培養、提升相關體育旅遊文化產品的品牌質量,引進、展示和推介上海、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服務功能,為體育旅遊產業發展向金融資本進軍,提升它的含金量。從而使博覽會為推動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國家戰略向縱深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3、在海南舉辦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應加大引進國際知名品牌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參與力度,特別是國外先進的經營管理團隊和配套旅遊服務機構的參展,與全國不同類型特點的體育旅遊項目對接,使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體育旅遊大有作為的主題真正從理論目標向實踐運行的方向體現出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22號)、《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和《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44號)文件精神為依據,大力宣傳和展示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意義;充分利用海南的開放政策、區域優勢和豐富獨特的體育旅遊資源,面向世界體育旅遊行業招展招商,致力於搭建國際化、專業化、前瞻化體育旅遊產業交流平台,著眼於體育旅遊業態深度整合和創新,為海南建設「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乃至世界體育旅遊業全新發展提供多方位的服務。
8. 奧運會對中國體育旅遊業的影響
http://www.365kj.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7
北京申奧成功蘊含的意義和影響是巨大而深遠和多方面的。一方面,它將長時間的吸引全世界對舉辦地的強烈關注,極大的提升中國及北京的國際形象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將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申奧成功對提升中國旅遊形象和旅遊產業水平,進一步推進中國體育旅遊產業的發展也有著深遠意義。
一、中國體育旅遊業發展現狀
1.物質基礎與外部環境良好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有熱情好客的美好傳統。一向重視國際間的體育交流。曾多次利用參加大型運動會的機會開展國際間的體育交流,與世界上很多國家有著友好的交往。隨著運動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也陸續舉辦了很多高水平的運動會和大型比賽,增加了舉辦大賽和接待、管理、運營等諸多方面的經驗。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和綜合國力的提高,穩定的政局、有力的國家安全保障、良好的比賽環境以及人文精神,促進的國際上對我國的認可。
2.體育旅遊業的良性發展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各地因地制宜的開發了很多體育旅遊資源與產品,較為著名的有青藏高原登山、黃河漂流、東北地區滑雪、湖北的賽龍舟、少林武術、內蒙古那達慕大會等等。根據我國體育旅遊的特點,國家旅遊局發布了《2001年中國體育旅遊健身活動方案》,囊括了我國目前已有的大部分典型有代表性的體育旅遊項目,根據《方案》將體育旅遊分為專項旅遊路線和體育旅遊節慶活動的分類方法,我國體育旅遊產品的地域分布特點如下:就專項旅遊路線而言,西部地區佔有絕對優勢,以43 項占據了總計82 條路線中的50%強;東、中部以25. 6%和22%遠遠落後西部。在體育旅遊節慶活動的開展方面,東部地區則顯然走在了前面,在2001 年共計有30 項大型節慶活動入圍,佔全部64 項活動的46. 9%;西部地區為31. 3%;中部地區以21.9%位居第3。就這兩類的整體數量而言,我國西部體育旅遊產品分布最廣泛,以63 項產品,佔全國總數43.2%的比例位居第一;其次為東部地區,51 項產品,佔全國總數的34.9%;中部地區只有32 項產品入圍,僅佔全國總數的21.9%。總之,我國體育旅遊產品在地域分布上已形成了分布廣泛,東、中、西部地區都有分布;東部地區以節慶體育旅遊產品為主,西部地區以專項線路體育旅遊產品為主的格局。
3.大眾生活方式的轉變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動的推廣,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為標志的「積極的生活方式」(active lifestyle)也成為生活的主流,並影響著人們的出遊選擇。體育運動作為「積極的生活方式」的代表最初只在青年中流行,但目前的趨勢卻是在向更廣泛得多的年齡段推進,而且也正在超越性別界限,越來越多的女性享受到了運動的樂趣。人們不僅在體育運動中尋求身體上的健康,而且在體育運動中追求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相互理解與溝通。這股潮流推動人們在出遊時也不忘選擇體育運動。據統計,每4 位旅遊者中就有一位在出遊時尋求參與體育活動。越來越多的旅遊勝地注意到了這一變化,開始興建各種體育設施,如高爾夫球場、滑雪場、網球場、水上運動場等,開展各種特色體育旅遊項目,以吸引體育旅遊者。
二、北京和青島開展體育旅遊業的資源優勢
北京具有大量的體育資源。在北京的亞運村修建了大批體育場館,如曾經作為亞運會主會場、可承辦國際大型賽事的工人體育場等。而根據北京奧申委的規劃,奧運期間需要使用的37個大型比賽場館,其中有32個在北京,現今可用的有13個。在體育人才方面,北京擁有包括北京體育大學在內的多所專業體育院校以及綜合性大學中的體育院、系,而且我國體育最高行政機關—國家體育總局也設在北京,使得北京擁有大量體育技術和答理人才。在體育器材和用品方面,盡管我國體育運動服裝生產基地分別是在上海、青島、天津,但距北京都不遠,且交通方便。京郊的優美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文化歷史在申奧成功之初便已成為人們的嚮往人們景區。
青島方面,青島早就已經是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自獲得承辦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資格後,便利用青島在開展海上運動方面得人獨厚的優勢,把地處市中心的浮山灣建成亞洲一流的綜合性海上運動中心,以發揮其對體育旅遊業的拉動作用,為向國際化城市邁進打下堅實基礎。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的舉辦,將會迅速提高我國以觀賽和參賽為主的體育旅遊的發展進程。
三、北京2008年奧運會對體育旅遊產業的影響
首先,奧運會為體育旅遊提供了發展契機。我國的體育旅遊雖然還處在起步階段,但也正在以30--40%的速度快速發展。據保守估測,在籌備奧運會的七年中,來北京的遊客每年將增加20%,到2008年奧運會期問,將可增加四十餘萬外國遊客,加上港澳台遊客,將可能突破60萬人次。外國遊客的巨幅增加,不僅擴大了體育旅遊消費的需求,同時也提高了國內旅遊者的體育參與意識。奧運會同時給各領域帶來巨大的機遇,奧運旅遊業無疑是奧運經濟中的重頭戲。據澳大利亞旅遊局統計,因成功申辦2000年悉尼奧運會,1994--2004年,到澳大利亞旅遊的海外遊客每年增加132萬人,本地遊客增加17. 4萬人,新增加的旅遊生意為澳大利亞賺取30億澳元的外匯。奧運會對GDP的經濟效應以收入的種類用乘數計算,其中投資收入乘數效應為1.8,組織收入為 1. 2,旅遊收入為1. 5。縱觀近二十年的歷屆奧運會,我們會發現一個規律,即外國旅遊者的人數是參賽人數的25--40倍;從參賽人數擴大,外國旅遊者也以較大的幅度增長,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景應該更加廣闊。
其次,奧運旅遊對相關產業帶來了積極影響。據近二十年來奧運會承辦城市的經驗,奧運會對經濟的影響一般是十年的效應,也就是前七年後三年。旅遊業是受益最大的行業之一。奧運旅遊所帶來的相關產業的受益是非常明顯的,交通、住宿和餐飲是最大的贏家。2008年奧運會將帶動中國首都的旅遊業邁上新的台階。在交通方面,盡管北京交通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國內是一流的,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差很遠。旅遊前行、交通開道,因此,北京的交通需要進行進一步建設,以適應北京旅遊業的發展。在住宿方面,奧運會也會促使北京發生巨變,目前北京星級飯店加上公寓有458家,其中二星級飯店有181家,一星飯店45 家,到2008年預計需要800家星級飯店。舉辦奧運對餐飲業的促進也是驚人的。1988年漢城奧運會,奧運村每天要運進食品種類266種,重量達到 437噸,僅雞蛋就350萬個,牛肉53噸,高質量的蔬菜、水果需求源源不斷。
再次,奧運旅遊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旅遊業是為遊客提供「行、游、住、食、購、娛」綜合性消費的勞動密集型服務行業,行業關聯度大,帶動性強,已經成為擴大就業的主要渠道。根據國際經驗,旅遊業每增加一個直接就業人員,將間接帶動相關行業5個人就業。國家計委和國家旅遊局初步確定,未來十年旅遊業要繼續保持適度快於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不斷提高產業素質和經濟效益,年均增加旅遊直接就業約七十萬人、帶動間接就業三白五十萬人左右,將旅遊業建設成為國民經濟中產業規模大、整體素質高、經濟效益好、容納就業多的重要產業。
最後,奧運旅遊的國際形象效應。奧運旅遊還會對承辦地的形象塑造產生積極效應,這是展覽、會議、演出及其他活動所不能比擬的。統計資料顯示:在舉辦國從籌辦到舉辦奧運會舉辦期間,舉辦都無一例外的成為全世界注目的焦點。巨大的聚焦效應使奧運會成為舉辦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巨大的、最佳的傳播載體。舉辦期間,超過1萬名記者的大強度、高密度采訪報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宣傳報道活動,其規模無與倫比,價值難以估量,方式最為自然,影響極為深遠。數據表明,2000年悉尼奧運會使澳大利亞旅遊形象品牌(Australia Brand)效益超前10年,極大地提升了世界各國對澳大利亞旅遊的熱情和期望值,對澳大利亞入境旅遊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
四、建議
加強旅遊企業的奧運商機策劃意識。策劃經濟是奧運經濟的一個突出特徵。只有策劃得當,才能抓住奧運商機,才能在發展奧運經濟中取得更為直接的效益。樹立機遇意識,著力打造和提升各旅遊地形象品牌。最大限度地擴大旅遊業的機會,爭取成功的效果。旅遊業應該搶抓機遇,及早出擊,先聲奪人,快速樹立各地奧運旅遊形象品牌,在未來旅遊市場競爭中占據顯著有利位置,做大、做強國際、國內兩大市場。加快培養高質量的涉外旅遊人才。發展入境旅遊,突出的矛盾是涉外旅遊人才的嚴重不足。建議在全國高校、中等院校旅遊專業人才培養中,突出加強關於奧運旅遊的電子商務。信息和多語種翻譯以及導游、領隊人才的精心培養,為我國奧運旅遊和新世紀國際旅遊的迅猛發展儲存、聚集一批高質量的各類涉外旅遊人才。
作者單位:閆新紅石家莊經濟學院體育部
許曉輝石家莊經濟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9. 中國體育旅遊如何進行規劃和設計
中國體育旅遊的規劃和設計-
綠維創景
-是值得合作而定夥伴,綠維創景在旅遊規劃設計方面屬於行業領跑者。體育旅遊是現代旅遊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體育旅遊產品都已有日益豐富和成熟,吸引大量體育旅遊愛好者。而隨著休閑泛化逐漸延伸到體育領域,休閑旅遊、體育運動和時尚、文化以及當地特色物質文化資源逐漸融合,營造出運動性、趣味性、地域性和文化性交融的休閑氛圍。我們更願意稱之為運動休閑,從適宜開發的「休閑旅遊」的角度,而不是相對專業的「體育」,來解讀這種休閑旅遊新模式。
運動休閑正受到來自國內外、各階層的歡迎。自行車旅遊、騎馬或騎駱駝游、登山、攀岩、徒步沙漠探險、野外生存訓練、峽谷漂流、乘熱氣球或滑翔傘、滑冰、滑雪、滑草等時尚運動休閑項目方興未艾;各類體育賽事、體育文化節慶活動牽動億萬人的關注。
從旅遊角度分析,運動休閑作為旅遊市場的一種新產品,是以體育運動資源為基礎,以休閑環境氛圍塑造為依託,通過各種體育運動來規劃、設計、組合成相關產品,引起人的消費慾望與需求,進而參與感受體育運動與大自然情趣的一種新的休閑旅遊形式。從狹義上說,運動休閑是為了滿足和適應旅遊者的各種體育需求,藉助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並充分發揮其諸種功能,使旅遊者的身心得到和諧發展的休閑形式;從廣義上說,運動休閑還包括各種運動娛樂、身體鍛煉、體育賽事、健身康復、體育文化交流、體育節慶,以及它們所衍生的各類休閑活動。
10. 中國體育旅遊十佳精品線路有哪些
你可以搜一搜各個城市的旅遊景點,我每次去都是這樣做的,住的地方就在途家網預訂,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