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影視劇中的旅遊文化是文還是理

影視劇中的旅遊文化是文還是理

發布時間: 2020-12-18 11:12:14

Ⅰ 什麼是旅遊文化

什麼是旅遊文化?
由於目前世界各國學者對「文化」這一概念的表述有很大的分歧,導致了對「旅遊文化」 的不同認識和解釋,它的內涵和外延都不停留在探討的階段.總的來說,我國學者對旅遊文化的表述,大致有下面三種類型:

1、旅遊文化是與旅遊有關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人類過去和現在所創造的與旅遊活動緊密相關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有的學者還進一步指出:「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廣義的:舉凡旅遊路線、旅遊途中、旅遊景點上一切有助於增長旅遊者文化知識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屬於旅遊文化的范疇;二是狹義的:舉凡一切能夠使旅遊者在途中舒適、愉快並能提高旅遊文化素質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都屬於旅遊文化的范疇.這兩個旅遊文化的概念既有聯系,也有區別.前者,我們要求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後者,我們要求加速旅遊事業的現代化.」(陳遼《弘揚優秀文化,加速旅遊事業現代化》)

2、旅遊文化,是旅遊主體、旅遊客體和旅遊媒介相互作用的結果.它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結合,而是旅遊主體(旅遊者的文化需求和情趣) 、旅遊客體(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和價值) 、旅遊媒介(旅遊業的文化意識和素質)三者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物質和精神成果.具體地說,「潛在的旅遊者由於受到旅遊動機的沖擊和旅遊客體的吸引,在旅遊業的介入下,實現了旅遊,在旅遊過程中產生歡快愉悅的心理狀態和審美情趣,這種心態和情緒是旅遊三要素中任何一個要素都沒有的,這就是旅遊文化最初和最核心的部分.」(馮乃康《旅遊資源與旅遊文化》)因此,旅遊者處於旅遊文化的中心位置,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所顯示出來的特殊的欣賞取向、審美情緒、心理狀態及其文字、形象的記載、構成了旅遊文化的主要內容.

3、旅遊文化是旅遊生活的一種文化形態,是旅遊這一獨特的社會現象體現出來的文化內涵.它是由旅遊者與旅遊從業者在旅遊活動共同創造的,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旅遊者或旅遊服務者在旅遊觀賞中或服務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觀念形態及其外在表現.

這三類定義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旅遊文化的本質屬性.我們比較贊同「旅遊文化是與旅遊有關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這一定義,因為它表述簡潔明了,內涵具體,包含的內容也很寬廣,避免了把對旅遊事業有用的文化知識排除在外的消極後果.在這一定義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把旅遊文化表述如下:旅遊文化是人類過去和現在創造的與旅遊關系密切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凡在旅遊活動過程中能使旅遊者舒適、愉悅、受到教育,能使旅遊服務者提高文化素質和技能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屬於旅遊文化的范疇.

Ⅱ 旅遊管理屬於文還是理

我在讀。
文科。來
歷史學好點,地源理學好點。愛旅遊。多去旅遊吖,旅遊管理還會學習飛機吖酒店吖的運作的。要知道怎麼辦理這些。

大方向是管理類都可以,最貼切的是在旅遊業、旅遊規劃、線路設計、酒店、城市規劃、會展業都有旅遊管理。

Ⅲ 舉列說明中國旅遊文化遺產的總體印象,對旅遊而言如何理解「文化也是生產力」

在現實生活中,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文化。就連簡單的清潔工人都得有文化,沒有文化你就不認識到哪一段路去做事,沒有文化你會走錯地方、吃錯葯、買回家的物品不知道...

Ⅳ 怎麼辯析文化旅遊和旅遊文化的含義

中國的由外國人管理的酒店面臨的最困難的挑戰是兩個團隊的管理理念和實踐的差異;人們都有合作成功的共同心願,但是對於國內企業來說,缺少的是對國際酒店管理原則的理解,對於外方來說,則是文化的挑戰。本期我們專訪了美國飯店協會中國區首席代表洪洛珊女士。洪洛珊出生在菲律賓,後來在加拿大定居。其外祖母林戴秀容曾任菲律賓中華婦女會會長,是海外華人的傑出代表。很小的時候,外祖母總是說:「不論何時,你們都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洪洛珊一直希望能有機會為中國做點事。200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洪洛珊能夠把國際化的飯店業培訓和標准帶人中國。雖然有很多困難,但是,她所帶來的國際酒店培訓體系事業還是紮下了根基,而且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同行的認可。
洪洛珊認為,旅遊者是為了體驗一種經歷,但是更重要的是通過食品、人際互動和其它文化交流機會來感受人們之間的美好交流。洪洛珊在加拿大多年從事旅遊業的人力資源開發方面的經驗。她知道,在中國推行國際標準的行業培訓必須得到三方面的支持:行業、政府和教育機構。很多飯店領導自學洪洛珊帶來的院校課程;同時,一些業界高層管理者,包括許多中國本土的飯店經理人,通過努力也獲得了她們的職業資格認證。但是洪洛珊沒有滿足,不久前他們與國家教委和勞動部門合作,共同敞開大門.以便面向更多的人、拓展她們的計劃,更好地滿足行業的需求。
洪洛珊說:「我們需要讓中國人理解旅遊的全部內容。」

世界酒店:什麼理由促使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進入中國酒店市場?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目前在中國的教育以何種方式?
洪洛珊:2002年5月,當我有機會作為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中國指定代理來到中國時,我已經和中國幾個潛在的、有合作意向的學校談過,那時,國內部門旅遊學院採用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課程已經十幾年,知道這個品牌的全球知名度以及認可度,所以我想只有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體系才適合中國的酒店行業,便在2002年把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標准帶到了中國。我們在中國教育和培訓有如下幾種方式:一是針對酒店從業人員的實際情況,以靈活自由、多種選擇為宗旨,根據學員的目的設置了方便業內人學習的兩種方式:一是自學,方便工作,邊學邊用;二是參加培訓班;學員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來學習,完成自身素質的提高。為所在的酒店管理水平和服務水準提高一個檔次。
在中國,我們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培訓和教育體系是全面並且系統的。對於行業,我們的資格認證包含了飯店業各個領域的從業人員,從總經理到督導和一線員工等。最近,我們也向飯店的業主們介紹他們一直尋求的資格認證——注冊飯店職業投資人 (CLO)。不同於其它的資格認證,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資格認證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崗位經驗,大專以上學歷和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全球專業考試。我們的標準是很嚴格的,因為我們要保護獲得我們資格認證的人員的價值。我們也為在校學生和從業人員提供了學歷課程包括全球通用的教材和考試。這些課程的價值在於:當您通過全球標准化的課程考試時,獲得全球統一的證書。我們的體系不但針對在校學生和社會人員,而且我們還為學員的老師提供培訓和認證 (CHE 和 CHI)。我們的學歷課程考試與許多全球著名院校都可以學分互認 --美國,瑞士,德國, 澳洲,亞洲,加拿大,等等。
我們這套體系一進入中國,便得到了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的支持,也與全國很多省市旅遊局開展了合作,並且也給很多酒店集團做了認證和培訓。我們在未來的日子裡會再接再厲,把酒店最新的管理標准提供給酒店,為提高酒店整體管理水平奉獻一點力量。

世界酒店:作為一名外國人,在跟中國的同事、朋友相處中,會不會感覺有文化沖突?
洪洛珊:我總想起,外婆過去常對我說:「記住你是中國人!」雖然我們已經是菲律賓第四代海外中國人。雖然我在加拿大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是我想在我的血液中,滲透著一種要繼續她已經開始的工作的想法,也許正是這種想法把我帶回了中國。
遠離家鄉意味著和你會想念的家人分開。我單獨在中國呆了2年,但我從不感到孤獨,因為我一直在忙於開展我的事業。遠離家鄉也意味著與朋友們分開,但幸運的是我已經在這里和我的同事之間建立了友誼。我是很西方化的,在相處過程中自然會發生文化沖突,但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在生活中學會接受不同的觀點並且學會如何相處。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寫一本關於西方人與中國人如何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的書。我希望其他人可以從中學習並且用得上,以便他們在中國不必經受身為老外所要遇到的「成長的煩惱」。

Ⅳ 什麼是旅遊文化

你想做學術研究嗎?答案是,沒答案。這是一個伴隨旅遊經濟而產生的一個詞,基本就不回是一個社會答學或文化人類學術語。
文化,廣義上講,記錄人類生存、發展、變化的載體的總合。它體現在衣食住行這些最普通的生活過程中,也體現在政治,經濟等這些很大的社會活動中。現在有一種流行,什麼東西一旦加上「**文化」,就很牛。狹義上是指稱現實可見的表達一定時代特徵或價值觀念的載體,比如出版物,傳統節日,歷史典故……。
那麼從這個角度講,旅遊文化應該包括,與旅遊相關的出版物,各地舉辦的旅遊促銷活動,拍攝的旅遊宣傳片,旅遊引發出來的新行為,比如驢友俱樂部,五一,十一瘋狂的旅遊透支……。

Ⅵ 旅遊管理是文科還是理科

旅遊管理是文理兼招!因為他是屬於管理學科,文科理科都可以學!放心填報!我當年高考也是填報的旅遊管理

求採納

Ⅶ 文化旅遊和旅遊文化的分析

(一)旅遊和文化的關系

旅遊和文化兩者之間是相互包容、協作統一的,旅遊是基於文化的衍生,文化是發展旅遊的基礎條件。換而言之,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是整個旅遊活動進行的主線。目前,人們開展各種旅遊活動的目的,是解讀和發展文化,通過開展旅遊活動,實現文化發揚,同時旅遊活動的進行還能夠提高文化傳播速度,促進文化發展,這對於保護文化和傳承文化更加有利。

(二)兩者混淆的現象

現階段,我國旅遊界對旅遊文化和文化旅遊兩者進行研究時,特別容易把旅遊文化和文化旅遊混淆,導致在研究過程中會出現疑惑的地方,因此,旅遊學者非常重視這兩者的研究。雖然旅遊文化是人們已經非常熟悉的內容,但對於它的概念,還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而文化旅遊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出現的,由於兩者字面上沒什麼不同,但是對這兩個詞的概念以及內涵並沒有嚴格界定。雖然兩者字面上的意思非常相似,但是兩者的內涵還存在很大差別,這讓很多人難以區分。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方面,都經常發生混淆,因此,為了明確兩者的區別,需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更好地發揮其優勢和作用。

(三)兩者的研究現狀

就旅遊文化而言,我國早期對旅遊文化的觀念比較片面和籠統,把旅遊文化外在物化;到了後期,開始強調旅遊文化的核心是旅遊者和開展的旅遊活動。在研究旅遊文化過程中,出現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國旅遊界把旅遊對象的文化和旅遊文化等同,這是對旅遊文化的一種誤解。大多數人都用總和的概念來界定新的旅遊文化概念,並沒有借鑒國外這個領域的相關研究,因此我國的研究稍微落後於國際研究。就文化旅遊而言,我國把文化旅遊理解為一種旅遊類型,具有文化色彩和旅遊產品的旅遊過程、民俗旅遊以及旅遊者對外地文化的求知和憧憬等。通過這些理解,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對於文化旅遊的研究和理解存在不足,幾乎沒有深入研究,僅停留在文化資源開發上,一系列的系統理論研究沒有足夠的實踐驗證。有時候,還經常把文化旅遊等同旅遊文化,把文化旅遊看作設計產品的觀點和思路,從廣義的層面上,強調旅遊產品的文化性,例如民俗旅遊等觀點。顯然,這樣的研究結果讓文化旅遊更加狹隘,沒有概念的理論行定義。

Ⅷ 旅遊與文化的關系是什麼

一、民族文化關系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
文化是旅遊發展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發展的依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文化的競爭。業內人士都清楚,旅遊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體現著對文化的應用、旅遊產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劃、規劃、開發者對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遊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遊產品才更具有生命力。這個基本規律對於民族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更是表現得極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雲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

二、旅遊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為旅遊的靈魂,始終蘊含在旅遊活動中,表現出極大的魅力。綜觀旅遊發展史,雖然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即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強的民族性和發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們的地域性決定了文化的差異性。但是,地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相互聯系、相互交流,而人類的旅遊活動,就是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結合的運動。旅遊的主旨和內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組織旅遊和參與旅遊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三、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並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遊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託,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中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始終作用於旅遊活動整個過程之中。首先,旅遊文化包括人們對旅遊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旅遊、旅遊管、旅遊心理學、旅遊、旅遊、旅遊地學、旅遊學、旅遊影視藝術等,具有為旅遊業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遊文化是在與多學科的結合、碰撞、融會過程中形成的學科和專業,它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研究內容獨具特色。此外,它還肩負著為旅遊業服務,提高旅遊品位和格調的任務,如主要體現在行、吃、住、游、購、娛六大旅遊要素中的特色

Ⅸ 選修《中國旅遊文化》的理由和建議

《中國旅遊文化》是旅遊管理專業的必修主幹課程,旨在幫助學生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提高人文素養,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對中國文化的優秀成分的繼承和創新問題引發思考。該課程也是導引學生走近和走進旅遊管理專業的興趣課程和導引課程,對於學生學習旅遊管理專業後續的其他課程具有基礎性和輔助性的作用,對於學生的未來就業和人際交往也有諸多裨益。

Ⅹ 歷史文化旅遊專業屬於文科還是理科 就業前景怎麼樣

歷史文化旅遊專業是旅遊管理學科下的一個本專科專業,學科分類屬於管理學,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招生的,具體要看招生院校的計劃安排。
該專業的主幹課程:旅遊學概論、中國旅遊歷史文化概論、中國旅遊地理、齊魯文化、旅遊心理學、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遊管理學、旅遊政策法規、自然----文化遺產保護、旅遊市場營銷學、旅遊景區服務與管理、導游業務等。
至於就業前景,需要看個人能力以及人際關系啦。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