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發展旅遊區的積極意義

發展旅遊區的積極意義

發布時間: 2020-12-18 07:09:03

⑴ 文化對旅遊發展的重要意義

本文擬就宗教文化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做以下分析。 第一,宗教文化與旅遊觀光。旅遊觀光是旅遊者旅遊的核心內容,因此,旅遊景點在旅遊業中顯得尤為重要,而

⑵ 旅遊景區夜遊項目的意義

(1)延長遊客停留時間
遊客的停留時間一直是旅遊競爭力和吸引力的重要衡量指標,其對旅遊目的
地發展的作用毋庸置疑,隨著旅遊景點數量的快速增長和區域旅遊合作的加強,
統一旅遊區域和旅遊線路上的旅遊點的競爭更多的體現在停留時間和住宿率上。
一方面由於旅遊景區景點的硬體接待設施的普遍提升,另一方面遊客的需求
向高層次的提升,遊客的停留和住宿需要景區拿出更加充分的理由,能不能把游
客「留下來」,能夠留多長時間更多的是取決於夜間旅遊項目的設計上。
(2)深化旅遊資源開發
隨著夜間旅遊項目逐漸受到旅遊開發者的重視,夜間旅遊項目從形式到規模
都有很大發展,可以說夜間旅遊已成為旅遊景區魅力展示的另一個面。
所謂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滿足遊客高層次的旅遊需求,主
要是精神和情感方面。從心理學上講,夜間人的感情更為豐富,打造夜間的旅遊
吸引力更容易引發遊客的情感共鳴。白天更為理性的遊客通常只是了解和體驗旅
游地,夜晚則有更大的幾率「愛上」景區。
(3)延展旅遊產業發展
旅遊目的地的發展是食、住、行、游、娛、購的完整產業鏈的發展,夜間旅
游項目的打造吸引更多的遊客停留,遊客這種停留與夜間旅遊活動又引發旅遊消
費,帶動了相關的旅遊產業。而相對於白天的旅遊活動,夜晚有更好的休閑氛圍,
遊客在夜晚有更寬裕的時間和更輕松的心情進行消費,因此夜間旅遊項目對拉動
旅遊消費和旅遊目的地的旅遊產業的發展也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4)服務企業推薦
這一塊目前做夜遊的服務商還真不多因為他對企業的創造力要求很高目前知道的只有聚城視界,是北京的

⑶ 發展紅色旅遊有何意義

發展紅色旅遊的意義,首先是讓中華兒女重溫歷史,牢記歷史。「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只有不斷去重溫歷史,才能體會到當時的屈辱,才能激發中華兒女的上進心,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貢獻自己的力量。其次是繁榮經濟,發展經濟。紅色旅遊能為旅遊區帶來很多的經濟效益,雖然很多地方的紅色旅遊景點不收費,但越來越多的遊客給當地第三產業的發展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讓當地的群眾掙到越來越多的錢。最後是繼承光榮傳統,傳承民族精神。無論是誰,每到一處紅色景點都會受到教育,革命先輩們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視死如歸的革命氣節震撼人心,他們的民族精神會得以傳承延續,他們的光榮傳統會得以發揚光大。

⑷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有哪些積極意義

發展鄉村旅遊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1、可以充分利用農村旅遊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拓寬農業功能,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較好的經濟基礎。
2、可以挖掘、保護和傳承農村文化。以農村文化為吸引物,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旅遊。同時,通過旅遊可以吸收現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鄉風。
3、有利於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旅遊對於環境衛生及整潔景觀的要求,將大大推動農村村容的改變,推動衛生條件的改善,推動環境治理,推動村莊整體建設的發展。

4、有利於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高旅遊業在當地社區的參與度,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進行農村建設,提高當地農民的民主、法治意識,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

⑸ 大力發展紅色旅遊事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於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愛國主義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進和創新。積極發展紅色旅遊,寓思想道德教育於參觀游覽之中,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通過旅遊傳輸給廣大人民群眾,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效果,給人們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從而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中。

二有利於保護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遺產。黨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遍布全國各地特別是革命老區的紀念館、革命遺址、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重要陣地。通過發展紅色旅遊,把這些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對於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三有利於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革命老區大多地處偏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普遍不高。幫助老區人民盡快脫貧致富,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務。發展紅色旅遊,是帶動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有效舉措,可以將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特色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帶動商貿服務、交通電信、城鄉建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為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四有利於培育發展旅遊業新的增長點。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旅遊消費支出逐年增長,對旅遊內容和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遊業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產品結構,更好的地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紅色旅遊作為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滿足旅遊需求、促進旅遊業發展,增強旅遊業發展後勁,開拓更廣闊的旅遊消費市場,具有積極作用。

⑹ 文化對旅遊發展的積極意義

文化旅來游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遊源產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撬動地方經濟騰飛的重要發展方向。

相關介紹:

文化旅遊產業是一個跨行業的朝陽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對經濟結構調整、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擴大對外開放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6)發展旅遊區的積極意義擴展閱讀

文化旅遊的過程就是旅遊者對旅遊資源文化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這也是文化旅遊產業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給人一種超然的文化感受,這種文化感受以飽含文化內涵的旅遊景點為載體,體現了審美情趣激發功能、教育啟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託功能。

旅遊文學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歷數千年發展,成就斐然。古代旅遊文學深受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產生了一些相對穩定並不斷延續的特徵,我們稱之為古代旅遊文學創作的重要傳統。

⑺ 旅遊資源對地區旅遊發展的意義

由於旅遊資源是無法移動或被輸送的,旅遊者想購買旅遊產品就必須前往旅遊地,否則無法得到他所需要的商品。旅遊者與旅遊地在某種程度上就像是服務性質的貿易,它的特性在於必須現地交貨。這個交易結果對旅遊地來說是輸出,對旅遊者來說是輸入。國際旅遊經過這個交易後彼此就產生了外幣的進與出的關系,對以旅遊為支柱產業的國家來說,這項交易就成為獲取外幣的最佳手段了。
這個交易活動又因旅遊產品無法移動的特殊性,造成購買方必須利用交通手段才能完成他的心願,因此,航空業就成為旅遊者主要利用的手段之一了。航空業和旅遊業一樣同屬銷售服務商品,黃金航線往往是各航空公司彼此競爭的主要對象,它們競爭越激烈,對購買者的折扣就越多。這個時候如果沒有特殊的行政干預的話,競爭必將更加激烈,而此時對旅遊者來說最為有利。對旅遊者來說,在他考慮出國旅遊時,從物理上來看距離或許是考慮的重要因素,但最終從經濟的角度去考慮的成分可能會比較大,這個現象在經濟景氣不佳時特別明顯。
從經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時,旅遊的需求完全受到實際個人收入的變化的影響。而實際個人收入的變化就是受經濟景氣變動和價格差距(外匯行情和實際購買力)的影響。通常旅遊產品價格的確定是以該地區的物價水平為基礎的,資源價值特別高的景區則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一些。個人收入的問題是一個相當現實的問題,世界各地的差距相當大,因此盡管旅遊是一個相互交流的活動,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實存在著從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流動,也就是說單方面流向的現象是無法避免的。貧富差距產生的種種社會現象,而經濟增長又使這個現象形成流動性,最終也影響到旅遊。因為旅遊現象屬於社會現象的一種,那麼它自然也會受其波及。
由於地理上的關系,造成旅遊目的地與旅遊者之間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距離,同時造成信息的不足,彌補並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靠旅遊業了。旅遊業在經營形態上和一般公司相同,而主要的營業內容是專門收集旅遊地的信息賣給旅遊者,也將旅遊者的動向賣給旅遊地。旅遊業使兩者間的交易得以順利進行。
三、旅遊市場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了解旅遊市場的幾個特徵:
·在旅遊市場進行的商品交易是旅遊地服務,一個地域一個商品,商品並非同一性質;
·交易的主要場所在世界范圍,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規則在應有的態度上大都存在著差異,基本上我們可以假想用國際市場規則支配國內市 ……

⑻ 發展鄉村旅遊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一)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旅遊資源可持續利用
鄉村生態旅遊需要良好的農村生態環版境基礎,它是權一種與生態環境保護沖突最小、目標最為接近的「農業產業」和「生態產業」。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將促進旅遊資源保護性開發利用,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文獻
(二)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轉移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促使農民轉而利用農村現有的空間資源和綠色資源,就地發展第三產業,拓寬了勞動力轉移渠道。
(三)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建設和諧社會作為城鄉文化的一個交匯點,鄉村生態旅遊可以加深城鄉相互的理解與認同,擴大農產品銷售市場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旅遊區集中在城郊和旅遊景區周邊,都是在未來城鎮發展的方向,對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和諧社會具有特別的意義。
(四)豐富旅遊內容,增強旅遊吸引力和競爭力作為現代旅遊的一種新形式,鄉村旅遊不僅豐富了旅遊內容,還增強了旅遊的吸引力。優越的區位和交通,較好的農業產業基礎,原生態鄉村環境,鄉村旅遊將會成為旅遊產業的一個主打產品。

⑼ 發展旅遊業有哪些意義

1、旅遊業的發展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通過旅遊使人們在體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況,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

2、旅遊業的發展以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並受其制約,同時又直接、間接地促進國民經濟有關部門的發展,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旅館業、民航、鐵路、公路、郵電、日用輕工業、工藝美術業、園林等的發展。

3、旅遊業的發展促使這些部門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設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日益顯示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9)發展旅遊區的積極意義擴展閱讀: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

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⑽ 旅遊教育對旅遊業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科教旅遊作為一種迅速崛起的產業日益受到業界關注。月2日,本報舉行小型座談會,圍繞科教旅遊的發展意義、探索實踐、經驗體會、未來前景等做了交流發言。
對話嘉賓有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王粵,海淀區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黃亦紅、副主任馮軍,中國社會科學旅遊研究中心學術顧問劉德謙,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王忠君。本報社長高舜禮主持了座談會。
話題1:
破繭成蝶
高舜禮:請各位談談為什麼會有科教旅遊這種提法?發展科教旅遊有什麼意義?
王忠君:科教旅遊是指以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學術教育、科技展覽、科普游樂等場所和活動以及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和科學價值較大的自然環境為依託,以普及科學知識、宣傳科學精神和體驗科技魅力為目的而開展的集知識性、教育性、趣味性、娛樂性於一體的一種專項旅遊活動。旅遊者通過對科教旅遊接待單位的獨特知識與文化和教學、科研、生產方式的參與、觀察和體驗,獲得對場所特殊的專業背景下當代活化的科學文化形態的認知和了解,來實現其審美與求知需求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其本質體現為一種學習的交流或文化的觀察與體驗。
海淀區的科教旅遊從自身的這些資源出發:從學校、科研院所、科普場館發起,制定標准,再到地方政府的認同。從現在投入的成果和社會反響來看,科教旅遊已經被大眾所關注,特別是從2012年以後,全國的各個媒體把中關村科教旅遊變成了中國十大節慶旅遊品牌之一。民眾對科教旅遊已經有一定的認知度。而海淀中關村科教旅遊節的連續舉辦,也提高了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通過旅遊的形式向人們傳遞科技知識、科學理念和探索精神,成為推動科技發展的新動力。尤其是到2015年,中關村科教旅遊充分體現出海淀區多產業業態融合發展的特徵。旅遊業與科技、教育、文化等產業緊密聯系、融合,不同行業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產生了新的市場化發展動力。
高舜禮:我認為國家發展科教旅遊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第一,科普。對於學生來說,科教旅遊是一種生動、活潑、直觀、親切的科普。一旦你參與了科教旅遊這個過程中,對人的一生的成長會有很積極的影響,就像在大家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科教的種子,對一個人的學習、職業的選擇甚至人生道路的選擇可能都會有很大影響。
第二,愛國,也可以說自尊。在我們參觀的這些科教旅遊項目中,有很多是民族工業、民族科技,這些項目在中國是一流的,有的在世界也是領先的。參觀這些地方,看到中國很多科技項目在世界領先,本身就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前兩天,我在鹽城參觀了悅達起亞的汽車生產線,他們車間一分鍾就可以生產一台整車,一個小時就能生產68輛車,一年有40億的利潤,創造70億稅收。參觀這種地方,你就會覺得我國製造業國力的強盛。
第三,研學。科教旅遊可以說是古代先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理念的現代實踐。它讓人不要死讀書、讀死書,應該去廣博見聞,科技旅遊對自己的學習、學問是一種很好的延伸。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能夠培養人的學習興趣。
第四,宣傳。對企業、院校來講,面向對公眾開放,就等於開放了一個口碑宣傳的渠道。這種讓人實地去觀看、實地聽講解的宣傳方式,能給參觀者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的印象。
第五,拓展。科教旅遊對於傳統旅遊來講是一種拓展,是旅遊資源、旅遊產品的拓展,也是旅遊產品結構的一種完善。
第六,共享。大家通過參觀,能夠去理解對方,而這些東西對融合發展是非常重要。
話題2:
豐富業態
高舜禮:一直以來,全國各地,尤其是北京地區依託豐富的科教旅遊資源著力推動科教旅遊的發展。各位認為科教旅遊其具體形式和產品業態有哪些?海淀區作為全國發展科教旅遊的代表有哪些優勢呢?
劉德謙:科教旅遊中最為凸顯的核心要素,應該有五個,即理念的開拓性、知識的科學性、體驗的參與性、內容的趣味性、前沿的創新性。
如果把科教旅遊比做一個人,那麼它的開拓性理念,就是現代科教旅遊生命的由來;它的科學性知識,就是它賴以存在的靈魂;它的參與性體驗,就是它與人真切熱情的交往;它的趣味性內容,就是它的活潑幽默可愛的表情;它的前沿性創新,就是它永葆青春的壽命。
如果再把「科教旅遊」比作一片果林,那麼「開拓性的理念」就是生長這片果林的土地;「知識的科學性」就是千株萬株果樹結出的果實;「趣味性的內容」就是眾花開放的繽紛色彩和各種花香;「參與性的體驗」就是大自然愛好者進行耕耘實驗的趣味探索;而其「前沿性的創新」就是保留優良品種時對新品種的不斷培育。
王粵:海淀區發展科教旅遊有幾個有利條件:
第一,環境有利。海淀區科教旅遊的發展在環境上有基礎、有特色、有創新。首先,海淀區的科教資源類別特別多,門類齊全。海淀區人才隊伍也非常雄厚。大單位、大品牌的機構能起很好的引領作用。其次,有特色,海淀區的科教游是從大學游開始,發展到科技游,再深入到科教游。這三步跳躍可以把更多的大學資源、更多的文化資源用旅遊體驗整合起來。再次,有創新,科技、教育跟旅遊結合才叫創新。科教只有搭上旅遊這趟車才可以快速的產業化,或者真正意義上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第二,資源有利。北京的高等院校大多數都在海淀區,任何一個學校都可以開展校園游學。
第三,代理商有利。這些代理商不完全是旅行社,它也包括教育培訓機構,例如新東方。在新東方,老師可以24小時隨時給學生答疑,老師投入的是服務,這個服務應該得到社會的承認,應該是有價格、有價值的。如果你認為這個課外購買的服務是有價值的,那麼它就是個產業,而這個產業應該鼓勵它健康發展。
話題3:
政府擔當
高舜禮:近年來,以修學游、親子游為代表的出入境游發展較快,體現出巨大的市場需求,請各位提些建議,政府部門應該如何推動科教旅遊的發展?
王粵:我認為,目前科教旅遊在政策上、機制上、培訓上都還有缺失,需要政府更多的主導。
第一,從政策上我們缺乏對游學這一類活動的法定界定。在日韓,孩子游學是有學分,在政策上有支持,甚至政府部門有資金補貼。但是我們國家在游學上缺乏國家層面的政策。未來可以考慮將游學計入到課程體系中去。另外,教委、外事辦、旅遊委各級部門還可聯合出台一些文件,優化游學規范。例如,游學的代理商需要有一定的資質,既能保證其良性的競爭又能對游學產品進行監控。
第二,機制上缺少搭建。在科教旅遊產品當中蘊含著大量的腦力勞動、大量的人才培養和大量的品牌價值,有很大的產業帶動性。如果將科教旅遊體系搭建完善,至少能夠帶動教育、帶動文化、帶動科技、帶動旅遊。
第三,建立穩定的培訓機制。在這個產業向前推進的過程當中,還要有穩定的培訓機制。首先代理商要培養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和完整的產品意識。所謂完整產品意識就是要考慮產品的設計、產品的保險,產品的後續評價,這樣一套完整的產品體系。而政府作為主管部門,必須有培訓的意識,才能把有積極性的代理商聚集在一起。旅遊部門可以拿一些產業支持獎勵資金作為旅行社的獎勵基金,而且要從事後獎勵變成事前引導。
馮軍:2010年,是海淀科教旅遊「再起航」的重要節點。這一年,海淀區旅遊局打造了促進科教旅遊品牌建設的平台——「中關村科教旅遊節」並取得成功,受到社會各界以及廣大參與者的關注和好評。但同時也暴露出節慶效應明顯,節後產品線路接待難以常態化等突出問題。
探求原因,主要與舉辦中關村科教旅遊節的運作模式有關,節慶活動側重於宣傳推介,由政府主導,政府與接待單位聯合承辦,政府部門與接待單位之間的利益訴求並不完全一致、發展思路和意願也並不完全吻合,導致許多單位參與旅遊節的積極性並不高、市場化程度較低、接待單位協調難度大、市場動力不足。
從2012年起,海淀區旅遊委著力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採取多項舉措以市場化推動常態化,以常態化保證市場化:一方面通過出台相關政策措施,包括設立專項促進資金、擴大宣傳、加強促銷等方法給予支持,鼓勵和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科教旅遊;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培育和扶持科教旅遊接待和組織機構中具有比較優勢的科技公司、游學機構、旅行社成為科教旅遊的帶頭企業,提高專業化水平,豐富科教旅遊產品,提升標准化服務,滿足科教旅遊的社會需求,吸引社會資本、技術、人才與服務進入科教旅遊。至此,市場開始細分化,企業看到了廣闊的市場前景,也擁有了開發市場的強大動力,同時,引導企業按照市場化、常態化、規范化、智慧化的標准良性發展。
話題4:
資源開放
高舜禮:科教旅遊的發展必然涉及「社會資源開放」,各位認為,對涉及相關領域的文化場館、研究機構、高科技企業等應如何利用自身優勢發展科教旅遊?
馮軍:我舉幾個海淀區非常好的科教旅遊產品做案例。案例一:中海智旅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推出了科技創游的科教旅遊產品。科創游的「景點」是各種科技企業與科技成就。科技創游有著不同的產品體系,以創業主題為例,就有十大主題模塊——包括創業大街參觀、創業分享會、創客製作、創業總結等內容。創業要的是看清市場方向,了解熱門產品。為此,行程會帶大學生、青年創業者參觀大數據、無人駕駛汽車等炫酷科技;參觀3W咖啡、西少爺等創業企業聚集的創業聖地,感受創業緊迫感;他們邀請當下真正的名企創業大咖為青年創業者面對面答疑解惑,在頭腦風暴的游戲中碰撞出創業靈感、挖掘潛藏在身體之內的其他能力。參與者通過分享、參觀了解創業的要素、學習成功案例、分享成功經驗了解創業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科技和互聯網企業成為「景點」,與企業家和創業者的交流成為「體驗」,參加主題真人秀活動成為「參與」,同時加入創業方面各種層次的訓練,科技創游的深度和體驗性也就更加完善,行程完成後又提升了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從教育的角度講,更是完成了「教學+實踐」的閉環。
案例二: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將「認識+實踐+思考」的深度體驗模式更好的應用在圓明園這座消逝的「萬園之園」當中,打造了面向中小學生的「圓明園也可以很有Fun兒(好玩,有趣)」的科教旅遊產品。把中小學合作校本課程、歷史文化研究以及數字化建模技術濃縮在這套「歷史其實也有Fun兒」的APP之中,設立很多有趣的題目讓孩子和家長們去探索。我相信未來也將會有更豐富的活動形式和內容來吸引更多的公眾參與其中。
黃亦紅:作為傳統景區的頤和園也有很成功的案例,一是突出皇家文化體驗主題,設計推出四項科普體驗活動。二是突出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產古建、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題,推動特色科普教育活動。比如,「我與古建零距離」系列活動基於古建維護和維修類,木建築結構開發的認識古建構造及古建彩畫藝術表現形式的互動等。
王忠君:我國的科教旅遊資源異常豐富,但仍然存在開發處於淺層次和開發面臨巨大困難的問題。主要的問題有四類:
第一,科技企業普遍參與性不足。最主要的問題是多數接待單位無專門人員從事旅遊接待工作;另外,專門的展示場所不足也是影響常態開放的主要原因。
第二,科普場館的科教體驗性不足。科普場館是開展科教旅遊的重要力量,其現存問題主要體現在以「體制缺陷」為主的外部發展制約因素以及「體驗力不足」等內部發展制約因素。由於體制的原因,大部分科技館都是國家投資的事業單位,在維護、宣傳、更新上缺乏連續性。只有少數接待人數多、效益好的場館才可能得到良性發展。此外,科普場館展示或活動的類型與內容更新速度較慢,展示項目更新不夠、APP等動態性的展示內容較少,也是影響遊客多次光顧的主要原因,雖然大部分都已經「常態化」開放,但很難吸引更多的遊客。
第三,教育機構的游學矛盾突出。教育機構一直是科教旅遊的主力軍,是發展科教旅遊的重要平台。如高校游這幾年來愈演愈烈,廣受全國學生家長的歡迎,特別是北大、清華每年接待量都在百萬以上。但除了北大、清華、北體、地質等高校外,其它學校的科教旅遊開展的規模普遍偏小,亮點不多,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教育機構參與科教旅遊活動的積極性還有待提高。
第四,科研院所的展示空間受限。對於科研機構來說,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大部分科研院所十分樂意加入到科教旅遊「常態化」發展中來。但由於單位性質所限,大部分科研單位無法實行常年對外開放,只有科普日、開放日和假期部分時間可以接待科教旅遊活動。體制限制、人員缺乏、游覽服務設施嚴重缺乏等,是其所面臨的主要發展瓶頸。
所以,當各方力量都主動參與到科教旅遊中來時,才是科教旅遊最繁榮、最輝煌的時代。
話題5:
海淀前景
高舜禮:科教旅遊在全國方興未艾,未來發展前景很好,對海淀科教旅遊發展今後有什麼期待?
王忠軍:目前,中關村科教文化游已被確定為國家級服務業標准化試點,海淀區科教旅遊正在壯大發展。因此,我們要用國家級的標准去考慮資源整合及品牌建立,完善激勵制度及人員培訓,提升宣傳質量與營銷手段,推動北京乃至全國科教旅遊事業盡快走上科學、規范、健康的發展道路。科教旅遊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是滿足人們求新、求樂、求真、求美的願望,不斷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更多地關注遊客的多樣化、個性化、體驗化需求。
黃亦紅:未來,海淀旅遊委還將加大科教旅遊的宣傳力度。同時,豐富產品,擴大游學對象,吸引更多的外籍孩子來參加中國的夏令營,海淀區旅遊委將為更多的科技、教育以及旅遊企業做好服務。
高舜禮:北京海淀區在科教旅遊方面應該有非常豐富而獨特的資源,近些年更是有開發、有產品、有亮點、有體會,在這個領域里,海淀區走在全國的前列。將這些經驗分享到其他地方,對推動科教旅遊在全國的興起很到重要的作用。
對於科教旅遊今後的發展,我還有一些思考:
第一,科教旅遊是一個融合發展的新常態。是非傳統旅遊資源,這就意味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封閉不了獨立不了的,必然要犬牙交錯。
第二,要做好充分協調。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服務社會的公益性,今後會越來越突出。人民群眾有這種呼籲,政府也會對他們提這種要求。通過倡導社會服務意識,開放合作意識會逐步增強,趨勢總體環境會越來越好。
第三,抓好宣傳引領,不斷的去探索創新。
創新發展是一個永恆的課題。科教旅遊不是比較淺顯、簡單的觀光游覽,更多的是一種深度體驗。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想辦法去深化它,讓大家更多一些理解、更多一些收獲。如此,科教旅遊的生命力才會長盛不衰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