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的scp分析報告
⑴ 什麼是scp模型,能用來分析產業中的什麼問題
SCP(structure、conct、performance)模型是由美國哈佛大學產業經濟學權威貝恩(Bain)、謝勒 (Scherer)等人建立的。該模型提供了一個既能深入具體環節,又有系統邏輯體系的市場結構(Structure)一市場行為(Conct)一市場績效(Performance)的產業分析框架
SCP模型,分析在行業或者企業收到表面沖擊時,可能的戰略調整及行為變化。
SCP模型從對特定行業結構、企業行為和經營績效三個角度來分析外部沖擊的影響。
外部沖擊:主要是指企業外部經濟環境、政治、技術、文化變遷、消費習慣等因素的變化;
行業結構:主要是指外部各種環境的變化對企業所在行業可能的影響,包括行業競爭的變化、產品需求的變化、細分市場的變化、營銷模型的變化等。
企業行為:主要是指企業針對外部的沖擊和行業結構的變化,有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包括企業方面對相關業務單元的整合、業務的擴張與收縮、營運方式的轉變、管理的變革等一系列變動。
經營績效:主要是指在外部環境方面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企業在經營利潤、產品成本、市場份額等方面的變化趨勢。
SCP模型分析框架
一、外部沖擊(Shock)
技術突破
政府政策/管理改變
國內
國際
口味/生活方式的轉變
二、行業結構(Structure)
(1) 需求經濟學
替代產品可獲得性
產品差異性
增長率
變更性/周期性
(2) 供給經濟學
生產商集中度
進口競爭
生產商差異性
固定/可變成本結構
產能運用
科技機遇
供給曲線
進入/退出壁壘
(3) 產業鏈經濟學
供應商討價能力
顧客討價能力
信息市場失敗
縱向市場失敗
三、企業行為(Conct)
(1) 營銷
定價
批量
廣告/促銷
新產品/研發
分銷
(2) 產能改變
擴張/收縮
進入/退出
收購/合並/剝離
(3) 縱向整合
前向/後向整合
縱向合資企業
長期合同
(4) 內部效率
成本控制
物流
過程發展
組織效能
四、經營績效(Performance)
(1) 財務
盈利性
價值創造
(2) 科技發展
(3)僱傭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