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局兩會安全生產
❶ 認識文化旅遊局的領導
啥意思?認識文化旅遊局的領導,免景區門票?
認識文化旅遊局的領導,說明你善交際、人緣廣,告訴大家今後要去文化旅遊局辦事,找你?
其實認識人很容易的,但交情有多深,找他辦事打不打官腔,能不能盡心去辦,怕要兩說。因此,認識領導沒必要拿出來炫耀,只會引起反感,沒有一點益處。
認識一同事,經常冒皮皮說他認識某某某領導,都稱兄道弟了,但請他辦的事一件沒成。結果打聽,他也就是認識這位領導而已,想巴結,但領導對他不感興趣,說他經常打著他的名號到處去吹牛,叫我們防著他。
真的認識領導是件好事,但領導也是人,不要到處去聲張,因為大家不喜歡你這種行為,領導也不喜歡。
❷ 文化廣電旅遊局到底是干什麼的,這個單位好不好
文化廣電旅遊局是由文化局、廣播電影電視局、旅遊局三局合並而成的一個大局,下轄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劇團、樂團、文化稽查支隊,廣播電台、電視台、有線網路公司(有的已經獨立經營),旅遊公司等。人員多數為國家公務員。從事文化、廣電、旅遊產業、事業的規劃和管理、包括行政審批,如網吧、歌廳、電影院等審批。局中的事業編制人員主要是工勤人員,如司機、打字員、保安,是在沒有改制前進行的,現在進入的這類人員多數是零時工。
❸ 文化旅遊發展中心與文化和旅遊局什麼區別
前者的性質不確定,可能是政府平台也可能是商業機構。
後者肯定是一級政府職能部門。
❹ 今年兩會對安全生產進行部署和要求
2017年要重點做好這七方面工作
(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
一要強化安全發展觀念。各級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在任何時候都要堅守底線,確保做到不安全堅決不生產。
二要強化責任落實。每處礦井明確一個直接監管責任主體,層層傳導壓力,真正把安全責任落實到基層、落實到企業、落實到現場;地方監管、國家監察要加強協調,形成工作合力。
三要強化改革創新。建立健全聯合執法、聯合懲戒、行刑銜接等機制,推進行政許可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監察。
四要完善法規標准。抓緊出台《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等標准規范,逐步建立以強制性國家標准為主體的標准體系。
五要強化隊伍執法能力建設。盡快實現與煤礦企業聯網,實現遠程監管監察執法。
(二)深入開展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
一要明確工作職責。
二要加大違法違規懲處力度。對超層越界等違法違規行為責令停產整頓,第一時間曝光,及時移送國土資源等部門,逐級上報地方政府和省級監管監察部門,並掛牌督辦或開展「回頭看」。
對煤礦停產整頓期間仍組織生產的、存在超層越界等重大隱患拒不整改的,依法提請地方政府關閉。
建立舉報獎勵制度,重獎舉報人。
三要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大檢查。
抓緊完成以「八查」為重點的全覆蓋檢查。轄區內各類煤礦包礦盯守全覆蓋。「兩會」後,突出重點,實施分級分類監管監察。
(三)進一步加大小煤礦等落後產能關閉退出力度。
一要開展小煤礦淘汰退出攻堅戰。
力爭2017年全部淘汰退出9萬噸/年及以下小煤礦。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河南、甘肅、青海、新疆等省份,要積極引導產能30萬噸/年以下礦井有序退出;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等省份,要積極引導產能60萬噸/年以下礦井有序退出。
對未列入淘汰的產能9至30萬噸/年突出礦井,各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要牽頭組織,聯合煤炭行管、煤礦安全監察等部門,從投入、技術、管理、隊伍、能力等方面進行安全評估,經評估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的,要依法停產整頓;停產整頓仍未達標的,應依法予以關閉。
二要加強去產能煤礦安全監管。
對列入去產能淘汰退出規劃的礦井,責令停產、注銷相關證照並公告,不設「過渡期」或「回撤期」,並派專人嚴盯死守。因安置人員、回收設備等不能立即停產的,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一名企業領導負責,明確部門監管人員,明確每一個採掘工作面、每個采區、每個水平、每處礦井的封閉時間,明確限產、安全等措施,並經省級政府批准後方可實施。
三要嚴格減量置換。
通過釋放先進產能,倒逼落後產能加快退出;採用核減煤礦產能置換的,將災害嚴重、安全條件差的煤礦作為核減重點。新疆要把補辦完善建設項目手續與淘汰退出小煤礦(30萬噸/年及以下有163處)掛鉤。
對申辦、延續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煤礦現場審核,及時注銷到期不申請延續、經整頓仍達不到安全條件的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證,推動「僵屍」煤礦關閉退出。
(四)強化瓦斯和水害專項治理。
一要加強瓦斯零超限目標管理。
落實瓦斯超限停電撤人、分析原因、停產整改和追究責任四項措施,加強瓦斯異常預警分析。推動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推廣使用先進適用的紅外、激光等甲烷感測器。
二要加強防突礦井管理。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必須將保護層開采、區域預抽煤層瓦斯等工程與礦井採掘部署、工程接替等統一安排布置,確保採掘作業在區域防突措施有效區內進行;要加強對高瓦斯、突出礦井產能核定抽查,抽采能力不足的,一律予以核減產能,降低開采強度。
三要加強通風安全管理。完善礦井通風系統,實施正規開采,禁止採用巷采等落後採煤方法。開采易自燃煤層時,必須制定和落實綜合防滅火措施,采後要及時加以封閉,並加強檢查。要定期對礦井電氣設備進行檢修、測試,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機電設備和非阻燃電纜、膠帶、風筒等材料,嚴禁電氣失爆。
四要嚴格規范瓦斯等級鑒定。對相鄰礦井開采同一煤層升級為高瓦斯或突出的,煤礦應立即進行瓦斯等級鑒定,鑒定完成前,按照高瓦斯、突出煤層進行管理;煤炭行管、監管監察部門要逐礦排查,加強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的審核和動態管理,對鑒定中弄虛作假、瓦斯等級該升級未升級的,要倒查責任、嚴肅追責。突出礦井的非突出區必須進行區域驗證,經區域驗證有突出危險的,必須採取綜合防突措施;經區域驗證無突出危險的,必須採取安全防護措施;施工中發現有突出預兆或發生突出的,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採取區域綜合防突措施。
五要加強密閉管理。煤礦要對所有密閉編號建檔,及時填繪礦圖,防止假密閉和圖實不符,並將生產計劃、工作面開工、密閉施工和主要圖紙資料等,及時如實報告當地監管監察部門。
組織修訂《煤礦防治水規定》,開展新一輪煤礦水文地質類型劃分與統計分析;水文地質類型極復雜的礦井、資源整合區域、接近老窯和采空區區域,要做到有掘必探。山西、河北、黑龍江、河南、雲南等地,要開展整合兼並煤礦采空區普查治理,提交水文地質勘探報告,凡未查清采空區有害氣體、積水等情況的,探放水措施不落實的,不得組織生產。煤礦關閉前,必須編制閉坑報告(包括查清老空水等基礎資料),並報省級煤炭行管部門批准。
(五)深入推進煤礦安全基礎建設。
一要推進「三位一體」預控體系建設。
研究建立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產標准化「三位一體」安全預防控制體系,並盡快以此修訂印發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分辦法和考核定級辦法。
上半年各產煤省選擇3-5個礦井對新標准進行試行,國家煤監局將適時召開現場會,總結推廣經驗。
各地要加強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在標准化考核初審環節,必須對申報礦井實行現場檢查,進一步提高達標創建的質量和水平。國家煤監局將加強安全達標礦井抽查,對一級標准化中小型煤礦進行全部抽查。
二要推進「一優三減」。
研究制定不同作業條件下減少井下作業人數的措施辦法,省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要牽頭制定轄區煤礦「一優三減」實施方案,推行「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解決大礦單班入井超千人、小礦單班入井超百人和採掘工作面超員等問題。
三要強化安全培訓考核。
各有關部門要注重對主要負責人考核;開展安全培訓執法互查,堅持逢查必考,現場考試不合格的,責令補考,補考仍不合格的,建議調崗,逾期未整改的要依法停產整頓。
四要推廣安全先進技術。編制《煤礦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目錄(2017)》,組織安全科技進礦區活動,推進一批重大災害防治、隱患排查治理、致災因素普查治理等示範工程建設,淘汰落後生產工藝和設備。
五要強化職業危害防治。
(六)強化安全監管監察執法。
各級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制定責任清單,編制落實執法計劃,用好執法手冊和文書,嚴格規范監管監察執法,加大懲處力度,不斷提高執法水平。
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要強化復工復產驗收,各地要制定復產復工標准和辦法,嚴格驗收程序、標准和審批簽字制度,地方煤礦驗收必須由市(縣)長簽字,以前沒有簽字的,一律重新審簽;
省屬煤礦和中央企業煤礦由省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簽字,不得以部門負責人或驗收辦公室(領導小組)負責人代替簽字,並將復工復產煤礦及時通知駐地監察分局。
跟蹤了解中央企業煤礦兼並重組情況,強化安全監管;要落實整合重組煤礦的屬地監管責任,督促企業加強對被兼並重組煤礦安全管理,國有企業對兼並重組煤礦不能實行有效監管的,要報告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
要強化託管礦井安全監管,檢查承托企業的安全資質是否符合規定,安全管理團隊是否到位;檢查託管煤礦安全管理機構、制度是否健全,安全責任是否落實,嚴防以包代管、違規轉包分包。
安全監察機構要加強對地方政府煤礦安全監管工作檢查指導,省局、分局要分別對轄區內產煤市、縣級地方政府每年至少開展1次檢查指導,對監管不力、事故多發的地區要約談。
要開展瓦斯治理、水害防治、規程對標、超能力、安全投入等5個專項監察,制定專項監察方案,發現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要依法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收回正副本),通知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
建立監管監察部門事故內部反思機制,制定執法監督考評、案件公開裁定和信息公開等辦法,建立月度執法信息通報制度,強化執法日常考核和定期分析評估。
(七)強化事故查處和警示教育。
一要嚴格事故查處。
制定事故查處手冊,完善事故調查組組長負責制,建立典型事故提級調查、掛牌督辦、事故暴露問題整改督辦等機制,健全事故調查分析技術支撐體系。
發生特別重大事故或典型重大事故的,一律約談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和企業負責人,並邀請主流媒體參加,公開曝光。
要對事故實行「一案雙查」,對工作不力導致事故發生的,依法依規追究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相關人員責任。
二要加強誠信體系建設。
把發生重特大責任事故、瞞報謊報事故、重大隱患不整改、未經批准擅自恢復生產、蓄意逃避監管監察、拒不執行監管監察指令等嚴重失信行為的企業列入「黑名單」,繼續公告發生重特大責任事故的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終身不得擔任煤礦企業礦長(董事長、總經理),實施聯合懲戒。
三要強化警示教育。
發生重特大事故的重慶、內蒙古、黑龍江、寧夏、湖北等地,要抓緊製作警示教育片,組織入刑的煤礦負責人、政府有關部門人員現身說教,國家煤監局將在下半年集中開展事故警示教育活動,切實用事故教訓推動工作。
❺ 為什麼區里的文化旅遊局的編制還是事業編制,不是說可以改成公務員么
旅遊局也是政府機關,要進當然得考試了。
當然一個局裡也有行政編制,也有事業編制。考試各有不同。
事業編制和公務員編制當然有不同,事業是事業單位的,公務員是國家幹部。其發展前途、收入福利都是有差別的。
❻ 文化旅遊運輸局是國有企業嗎
屬於國家機關,是各級政府下屬的一個職能機關。原先叫交通廳、局,因國家實行大部制,將交通部、郵政部、民航總局合並,成立交通運輸部,因此,省級、市級、縣級都改為交通運輸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