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第三產業結構旅遊業

第三產業結構旅遊業

發布時間: 2020-12-17 06:52:45

⑴ 簡要敘述第三產業與旅遊產業的內在聯系

旅遊產業屬於第三產業,能夠創收許多財富!

⑵ 我國的三大產業結構是

一、我國的三大產業結構

1、分別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

2、第一產業指農業。一般來說,第一產業指以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3、第二產業指工業。第二產業以對第一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原料)進行加工的產業部門。包括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4、第三產業指服務業。中國第三產業包括流通和服務兩大部門,具體分為四個層次:

(1)流通部門: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

(2)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金融業、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管理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信息咨詢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

(3)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

(4)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警察、軍隊等,但在國內不計入第三產業產值和國民生產總值。

二、三大產業的意義

1、農業

(1)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是國民經濟其他 部門賴以獨立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3)人民生活的改善,社會各部門生產的增長,最終取決於農業生產的發展水平,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2、工業

(1)主導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國力和現代化水平。

(2)為國民經濟的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裝備,能源動力,大量的原材料和資金積累,成為了整個社會生產的"工作母機";

(3)是人民生活消費品的基本提供者。

(4)農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經濟的現代化,都離不開工業,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3、第三產業

(1)有力地促進物質生產的發展;

(2)更好地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3)有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4)有助於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充分發展;

(5)是解決就業問題的基本途徑之一;

(2)第三產業結構旅遊業擴展閱讀:

1、產業結構是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在一國經濟結構中所佔的比重。產業結構的變化一方面為某些行業帶來良好的市場機會,一方面也會對其他行業帶來生存的威脅。通常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服務業的重要性會與日俱增,服務業的比重會日益擴大,服務業從業者有較大的市場機會。

2、產業結構,亦稱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以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構成。社會生產的產業結構或部門結構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3、研究產業結構,主要是研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兩大部類之間的關系;從部門來看,主要是研究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建築業、商業服務業等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各產業部門的內部關系。

⑶ 中國的第三產業包括旅遊業嗎

包括啊

⑷ 發展旅遊業有哪些意義

1、旅遊業的發展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通過旅遊使人們在體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況,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

2、旅遊業的發展以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並受其制約,同時又直接、間接地促進國民經濟有關部門的發展,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旅館業、民航、鐵路、公路、郵電、日用輕工業、工藝美術業、園林等的發展。

3、旅遊業的發展促使這些部門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設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日益顯示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4)第三產業結構旅遊業擴展閱讀: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

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⑸ 第三產業包括那四個層次

第三產業分流通和服務兩部分,共4個層次:

1、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商業、飲食、物資供銷和倉儲等業。

2、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保險、地質普查、房地產、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旅遊、咨詢信息服務和各類技術服務等業。

3、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等業。

4、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和警察等。

(5)第三產業結構旅遊業擴展閱讀

三大產業

1、第一產業主要指生產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生產對象的產業。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2、第二產業主要指加工製造產業,利用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加工處理。

3、第三產業是指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產業、商業、餐飲業、金融業、教育產業、公共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

第一產業為第二三產業奠定基礎;第二產業是三大產業的核心,對第一產業有帶動作用;第一二產業為第三產業創造條件,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第一二產業的進步,第三產業的高度發達是現代國家的標志,2017年中國的第三產業占總產值已超過一半。

⑹ 旅遊業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旅遊業由來旅遊資源、旅遊設自施、旅遊服務組成。

相關介紹:

1.旅遊資源:

包括自然風光、歷史古跡、革命遺址、建設成就、民族習俗等,是經營旅遊業的吸引能力。

2.旅遊設施:

包括旅遊交通設施、旅遊住宿設施、旅遊餐飲設施、旅遊游樂設施等。

3.旅遊服務:

包括各種勞務和管理行為相結合是經營旅遊業的接待能力。

(6)第三產業結構旅遊業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由於旅遊業主要通過勞動服務的勞務形式,向社會提供無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價值,以滿足旅遊者進行旅行游覽的消費需要。其行業的基本特徵是非生產性的,所以又稱無煙工業。

旅遊業從整體上看,它不是實現商品流通的經濟部門,而是憑借旅遊資源,利用旅遊設施,提供食、住、行、游、娛、購的勞務活動,去滿足旅遊者旅行游覽消費的需要。所以也稱為無形貿易。

與其他產業不同,旅遊產業不是一個單一產業,而是一個產業群,由多種產業組成,具有多樣性和分散性,旅遊業包括景點經營、旅行社和旅館服務業、餐 飲服務業、交通業、娛樂業和其他許許多多的經營行業。這些行業同時也為當地居民提供服務,因此旅遊業的概念和范圍存在模糊性和不確定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旅遊業

⑺ 第一、二、三產業分別是什麼

農業屬於第一產業,工業屬於第二產業,其他的屬於第三產業,像旅遊業運輸業都版是第三產業.

具體來說權:
第一產業是指通過人類勞動直接從自然界取得產品的部門。我國規定專指農、林、牧、漁業。 第二產業是指對第一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原料)進行加工的部門,我國規定專指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是指對消費者提供最終服務和對生產者(包括三個產業的生產者)提供中間服務的部門。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⑻ 我國第三大產業是旅遊業嗎

這個問題提得是在不抄是怎麼好啊
三大產業是一下幾個
1:農業
2:工業
3:服務業(即除一二產業的其他行業)
旅遊業不是具體屬於哪個行業
而是囊括三個行業的一種綜合性行業
許多理論認為旅遊業不僅僅是第三產業,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頒布的標准產業分類中,甚至在聯合國公布的《估計標准產業分類》中都沒有將旅遊業列為單獨的立項產業中。在我國《國民經濟部門分類》中,也沒有旅遊業的字樣,而是將之有關的經濟活動劃歸為「住宿,公用事業和居民生活服務業」一類。所以旅遊業不能構成一項標準的行業。
所以現在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我國第三產業不是旅遊業。

⑼ 旅遊業屬於第二產業還是第三產業

旅遊業屬於第三產業。第三產業分4個層次:

1、流通部門: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

2、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金融業、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管理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信息咨詢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

3、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

4、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警察、軍隊等,但在國內不計入第三產業產值和國民生產總值。由此可見,這種第三產業基本是一種服務性產業。

註:旅遊業是以旅遊資源為憑借、以旅遊設施為條件,向旅遊者提供旅行游覽服務的行業。又稱無煙工業、無形貿易。狹義的旅遊業,在中國主要指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車船公司以及專門從事旅遊商品買賣的旅遊商業等行業。

廣義的旅遊業,除專門從事旅遊業務的部門以外,還包括與旅遊相關的各行各業。旅行游覽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級的社會消費形式,往往是把物質生活消費和文化生活消費有機地結合起來的。

(9)第三產業結構旅遊業擴展閱讀:

一、旅遊業的重要性:

旅遊業包括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兩個部分。兩者由於接待對象不同而有所區別,但其性質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經濟發達國家的旅遊業,一般是從國內旅遊業開始,逐步向國際旅遊業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落後,經濟建設需要外匯,大多是從國際旅遊業開始發展的。

國內旅遊業和國際旅遊業是密切相聯的統一體,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能夠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共同發展。旅遊業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通過旅遊使人們在體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況,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

旅遊業的發展以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並受其制約,同時又直接、間接地促進國民經濟有關部門的發展,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旅館業、民航、工藝美術業、園林等的發展,並促使這些部門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設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日益顯示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二、第三產業的意義:

1、有利於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有利於加快經濟發展,提高國民經濟素質和綜合國力。

3、有利於擴大就業,緩解中國就業壓力。

4、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小康。

⑽ 中國旅遊業總體上是什麼結構

中國旅遊業產業結構升級分析 摘 要:旅遊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行業之一,是一種特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且由於其關聯性和延伸性強,帶動的直接就業和間接就業覆蓋整個產業體系。從旅遊業入手,解析中國旅遊業現狀,分析旅遊業產業結構升級分析產業結構升級及其對整體經濟水平的影響。 關鍵詞:產業結構升級;旅遊業;區域整合 1 我國旅遊業發展現狀 1.1 我國旅遊業發展迅速 中國地域廣闊,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且多種多樣,目標消費群體廣泛,這對於開發系統性、綜合性的旅遊產品提供了有利條件。且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遊也已有了長足的發展。在旅遊業的規模上逐漸的加大,旅遊的方式也是逐漸的豐富起來,從事旅遊的人員也迅速的增長。 從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國無論在旅遊人數還是消費水平,乃至整個旅遊行業,除2003年SARS疫情受到了打擊外,一直在持續迅速增長,且2004年旅遊業的增長幅度遠超往年。可見,當外來因素導致一定時期的出遊低潮後,形勢的恢復往往會帶來更大的繁榮和更快的增長。 旅遊業的強力發展為人民的就業產生了強大助力,同時旅遊業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定會根據市場需要進行發展和調整。(見圖1) 1.2 旅遊業產業結構發展不平衡 (1)旅行社發展不平衡。 從圖一可以看出,中國旅行社數量一直持續增長,但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旅行社資產規模很小,營業收入、贏利能力偏低,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嚴重,缺乏有效的市場監管。 (2)區域不平衡。 中國幅員遼闊,正因如此造成的東西部的旅遊發展差距較大。東部經濟發達旅遊業發展迅猛、遊客過於密集;而西部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卻無人問津。 (3)投資、市場不平衡。 投資有限、市場較單一也是我國旅遊業未能實現較好發展的原因之一,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求中國旅遊業「引進來,走出去」,積極開拓國外市場。 (4)旅遊人次與旅遊收入不平衡。 本文在此將中美日三國2000、2004、2005三年旅遊業的國際收支和旅遊人數分別進行對比和簡單分析。 2000-2005年期間,我國的國外遊客到達人數的平均增長率為22.91%,而出國旅遊人數的平均增長率則為91.56%,國際旅遊支出的增長率33.06%反而小於國際旅遊收入的 37.55%,可以看出隨著中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國旅遊人數迅速增長,但人均消費水平偏低,甚至有下降的趨勢,我國居民出國旅遊的整體水平不高。 2 旅遊業產業結構升級的必要性 2.1 自身價值 發展旅遊業,最根本的當然應是旅遊資源自身的價值,除觀賞性外,資源價值還包括資源間的地域組合,環境容量和質量等。資源本身應有鮮明的特色和主題,這也是吸引遊客的基本條件。從宏觀上看,旅遊資源所在地的城市形象乃至國家形象也是資源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資源 本身的吸引力有著重要影響。 2.2 外部條件 外部條件包括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交通運輸,基礎建設,配套服務設施,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對外經濟聯系,社會政治因素等。 影響最大的應為經濟發展水平,其直接影響乃至決定了其他因素的發展程度。交通運輸分為外部交通和內部交通,強調快捷性和便利性,可以極大的促進旅遊的發展。社會政治主要分為兩方面,一個是政策對旅遊業的影響,包括政策的直接影響和穩定性,另一個則是社會治安和安定問題。 3 旅遊業產業結構如何升級 3.1 區域整合 當前中國旅遊業資源過於分散,難以形成有效品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進行有效整合。這就要求打破地方壟斷,實現良性競爭和經濟有序發展。區域整合要求利益的一致共享,差異和趨同並存。區域間綜合協調,各功能區合理組合,建立串聯旅遊路線,即充分利用了各方資源,也滿足了遊客進行區域性深度旅遊的需求。 3.2 目標消費群體多樣化 消費者市場過於單一,不僅風險較大,易受外界影響,還容易受到制約。這就要求在對主體市場深度開發的同時,注重優化、開拓市場,構建多元化市場結構,實現目標消費群體多樣化。旅遊業的一個發展問題是季節性,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就是擴大客源,實現客源多樣化。 3.3 旅遊產品提升 要實現旅遊業持續發展,需立足原有資源基礎,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客源實行綜合性發展,深化利用旅遊資源,加強產品開發和創新。 在發展新型旅遊時,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特色,不能簡單模仿。應著重深入開發利用現有資源,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完善服務體系,著重改善交通等基礎建設,有效的對投資進行引導,為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4 服務水平 旅遊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經驗欠缺,服務質量偏低,對旅遊景點的形象影響惡劣。當前我國旅遊學科尚不成熟,專業人才缺乏,服務人員總體素質偏低,經營管理不善,提高服務水平勢在必行。 要提升服務水平,首先要建立完善合理的服務標准並嚴格執行,其次要提升服務人員的素質,強化服務意識。 3.5 基礎、配套設施提升 旅遊區域基礎建設和配套設施,尤其是遊客直接接觸到的交通、住宿等硬體設施,對於遊客對旅行的評價有著直接影響。 保證交通順暢和快捷,除了線路本身的質量外,還包括內部和外部交通的良好銜接,景區景點和交通線路的良好銜接。完備的基礎設施和配置功能,能更好的滿足遊客需求。 3.6 經營和管理能力 提升經營和管理能力,就是要實現管理系統化,建立嚴格標准並切身實施,提升宏觀調控水平,強化政府的組織與協調作用,同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建立良性有序的市場,通過企業間的競爭與合作帶動產業融合,實現效益最大化。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