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沂南縣諸葛亮旅遊文化

沂南縣諸葛亮旅遊文化

發布時間: 2020-12-16 21:01:01

㈠ 沂南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紅石寨·香山湖旅遊區位於沂南縣北部,座落在銅井鎮駐地北公里處的香山湖畔,緊鄰竹泉村。旅遊區的香山湖區緊靠沂蒙生態大道,南、北、西三面丘陵環繞,其臨水崖壁造型奇特,頂部山石直立,呈微紅色,為建築提供了特色石材,山腰至水面植被良好。

諸葛亮城位於山東省沂南縣,緊鄰諸葛亮文化廣場,佔地面積53567平方米。諸葛亮城的主體構架以諸葛亮一生職業生涯的重要節點為元素,以歷史時間為軸線,形成一條中央景觀雕塑帶,並結合地形條件規劃設計出以漢代建築網路為主的仿古現代商業建築群,建設面積為42000平方米。
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沂南縣孫祖鎮。京滬高速及205國道從南側經過。南距臨沂市60公里,北距濟南市220公里。是集自然景觀、沂蒙紅色文化、古歷史文化於一體的自然風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沂南景區主峰海拔536米,因宋代孟良曾屯兵與此得名。
諸葛亮文化旅遊區位於沂南縣城西首。諸葛亮文化旅遊區以卧龍山的東部為主體,向西延伸至汶河沿岸。卧龍山上半部分整個山體遍布奇石,下半部分以一代智聖諸葛亮的生平為主線,仿漢代的建築風格,建設了諸葛亮銅像廣場、迴音壁、十里漢街、智慧橋、乾隆御碑亭、諸葛宗祠、三顧茅廬、八卦迷宮等景點。旅遊區標志性建築是體積和重量為世界之最的諸葛亮銅像。
竹泉村旅遊度假區位於沂南縣城北12公里。整個旅遊區以沂蒙原生態古村和沂蒙山鄉民俗為資源優勢和文化特色,是具有顯著沂蒙特色、泉鄉個性、竹鄉景觀、農家風情,融度假、休閑和觀光功能於一體的北方沂蒙山鄉綜合性旅遊目的地。

㈡ 沂南的文化

2005首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於5月21日上午在諸葛故里山東省沂南縣隆重舉行。卧龍山景區的諸葛亮公園內,一部題為《蒙山沂水盡風流》的大型文藝演出拉開了2005首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暨全國第十四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的序幕。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各級新聞媒體記者、各地旅行社、客商代表共1000餘人雲集沂南,共同交流,探討諸葛亮學術研究、漢文化研究的成果及諸葛亮故里經濟發展大計。
沂南古屬陽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的誕生地,在齊魯文化的熏陶中,他在這里度過了童年時代,14歲時隨叔父客走他鄉。兩千年來,他死而後己的獻身精神,勤奮愛民的道德操守,機敏巧思的高度智慧,激勵、啟迪了歷代仁人志士,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文化財富。為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發展先進文化,臨沂市委、市政府與沂南縣委、縣政府共同舉辦了2005首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
近年來,沂南縣不斷依託諸葛亮故里的優勢,開發孔明文化,打響諸葛亮品牌,先後建起了諸葛亮故里紀念館、諸葛亮公園、諸葛亮銅像、諸葛宗祠、孔明文化旅遊區等一系列文化旅遊景點,把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打造成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強力「助推器」。 本屆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把繼承諸葛亮文化和弘揚沂蒙精神結合起來,實行政府組織、市場運作,群眾參與的方式,文化旅遊與經貿活動同台唱戲,把「節慶文化」演化成「節慶經濟」,塑造了良好的區域經濟形象。
2014年5月29日至31日,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旅遊局、中共臨沂市委、臨沂市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共臨沂市委宣傳部、臨沂市文廣新局、臨沂市旅遊局、臨沂市廣播電視台、臨沂日報報業集團、中共沂南縣委、沂南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七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隆重舉辦。 春節 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民間有「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一般在臘月十五以後,家家戶戶清掃庭院房舍,購置新衣物,買禮品,備年貨。
除夕,是農歷一年中最後的一天,俗稱「年除日」。農村住戶清晨早起,在門前、院中用豆秸等點一堆火,俗稱「籠瘟煙」,並燃放鞭炮,祈求把瘟神鬼怪熏跑。是日,家家戶戶貼春聯、門箋(家有喪事守孝者,三年不貼)。下午,闔家歡聚,喝辭歲酒,吃團圓飯。入夜,多在大門口橫放一木棍,稱「攔門棍」(當地迷信說法,認為這樣能防止邪魔鬼祟入院)。夜晚,家家戶戶包餃子,包完餃子後閑談「守歲」。90年代後多是坐在家中收看電視節目,少數人串門拜年或湊在一起打牌玩樂。零點,是舊的一年的結束,新年的開始。家家戶戶放鞭炮,辭舊迎新。多數農民在院中供桌上擺酒菜,點香,用芝麻秸、豆秸或棉柴等在院中生火,燒紙磕頭,敬拜天地三界諸神,稱「發紙馬」,然後吃年夜飯。
正月初一,人們多到長輩、鄰居或親朋好友家裡拜年。初二以後,已婚婦女擇吉日同丈夫、孩子回娘家看望父母,俗稱「走娘家」。從初二到正月十五,有的村莊組織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活動,或演出一些地方劇目。
民間還存在著「請紙」(也稱「請家堂」)的習俗。除夕,在正房中設供桌,擺上祖宗的牌位、酒菜,傍晚去墓地請回祖先(以示過年)。初一早晨或下午,將請回家過年的祖宗之靈送往墓地,稱為「送家堂」。
元宵節 有吃元宵(或餃子)和送燈、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家家蒸制面燈或刻制胡蘿卜燈,其中面燈有「金燈」(用白面蒸制)、「銀燈」(用地瓜面蒸制)兩種,用黃草外裹棉絮作燈芯,以食油作燃油。現多用蠟燭代替。夜幕降臨後,先到祖塋送燈,回家後在家中天地(院子)或灶王、門神等諸神像前送燈,糧囤、糧缸送面制龍燈。大門口掛上兩盞燈籠。燈光所照之處預兆新年潔凈,不生蟲蠍。也有些人到十字路口送燈燒香,祈求新的一年交通順利、一路平安。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正月十五,有「不看娘家的燈」之說。
二月二 傳說是土地神的生日。民間有吃糖豆的習俗。過去,常有人到土地廟前插紙旗、供奉糖豆,現已不多見。有些農民用草木灰在院中、門前或打穀場裡面畫個大圓囤,意為「糧滿倉」,祈求當年糧食豐收。
清明節 農村有給祖墳添土的風俗(多在節前)。現因政府推行平墳還田、保護耕地的政策,添土多是象徵性的,不留高大墳頭。清明節早晨,多數人家吃荷包蛋或煮雞蛋,在門楣兩端和石磨磨眼上插柏枝和柳枝。少年兒童攜帶染成紅、綠、黃等顏色的雞蛋遊玩。城鎮居民及部分農村青年男女多相約外出登山、踏青。機關、工廠、學校多組織幹部、職工、學生為革命烈士掃墓、獻花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端陽節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五月端午」。人們有吃粽子的風俗。包制粽子以桲欏葉為主,葦葉次之。早晨,多用車前草、豬牙草湯煮荷包蛋吃,多數人家在門楣上插艾枝,並縫制「香荷包」給小孩佩帶。
六月六 百蟲節,傳說是山神的生日。放牧人采辦瓜果、紙、香等物,到山神廟敬山神,祈求山神看好野狗(指狼)等野獸,保佑牲畜安全。
七月十五 亦稱「鬼節」。農村有帶供品、香、紙到墓地祭祖的風俗。有「七月十五鬼節,八月十五人節」之說。
八月十五 即「中秋節」,是傳統大節日(僅次於春節),又稱「團圓節」。出外的人盡量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節前,人們多以月餅、酒等禮品饋贈親友。這天,晚宴力求豐盛,全家團圓聚餐,然後吃月餅,賞明月,共享天倫之樂。
冬至 農民在這天上墳祭祖,吃水餃。有「冬(至)吃餃子夏(至)吃面(條)」之語。
小年 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俗稱「過小年」。辭灶的日期不同,有「官辭三(臘月二十三),民辭四(臘月二十四)」之俗。這天,人們在靠灶鍋的牆上張貼灶王像及對聯,灶王的對聯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並供奉糖果等物,燒紙點香放鞭炮,送灶王啟程上天。

㈢ 山東沂南縣旅遊景點有哪些

【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
2003年9月19日,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在她的家鄉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東辛庄隆重舉行開館儀式。原國家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親筆題寫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館名。
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中國共產黨人創建沂蒙根據地的抗日活動中,她數十次出色地完成情報傳送任務;1938年冬,已年過半百的王換於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村婦救會長,艾山鄉副鄉長。由於她對黨的忠誠和積極的工作,是當時著名的沂蒙「四大娘」之一,其家成為著名的抗日堡壘戶。1939年春以後,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山東分局、山東縱隊就經常住在王換於家。同年6月徐向前、朱瑞率八路軍第一縱隊機關到沂蒙後,也較長時間住在王換於家。
從此,王換於的主要工作就是率全家照顧好領導的生活起居和撫養戰時托兒所的孩子。戰時托兒所最多時達50餘人,王換於因撫養革命後代,她的兩個兒媳婦的奶水大部分用於哺育托兒所孩子,為此王換於有4個孫子、孫女因照顧不周而先後夭折。除此之外,王換於還掩救過一大批八路軍傷病員和抗日幹部,掩藏了許多抗日物資。1940年7月,山東省政府前身--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在該縣青駝寺成立,會議出版的《聯合社會會刊》被王換於精心保存,1978年,年逾九旬的王換於將書完整上交縣有關部門,該書被征調到山東省檔案館,填補了省檔案館檔案資料的一項空白。
為昭示歷史,激勵後人,永葆革命傳統精神,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沂南縣委、縣政府決定建設「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紀念館整理製作展出資料80餘平方米,搜集文物50餘件,總投資達200餘萬元。在此期間,原國家軍委副主席遲浩田親筆題寫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館名和「沂蒙母親王換於故居」,並親筆書寫了「緬懷沂蒙母親,教育後世子孫」的碑文,著名作家李存葆、王光明滿懷深情撰寫了《百年老屋賦》;國家審計署和省直機關黨工委還把此地作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諸葛亮故里】
諸葛亮故里位於沂南縣磚埠鄉的陽都故城。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先生,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81年出生於陽都故城。約公元193年,諸葛亮13歲時隨叔父諸葛玄去豫章,15歲時隨叔父依附劉表,開始了在荊州「躬耕隴畝」的生活,歷時12年。後被劉備請出山,輔佐劉備創建蜀漢政權,成為一代名相,為後人所緬懷。
陽都故城是古代文化遺址,城內耕土下1米左右即是漢代文化層,亦發現戰國文物,陶豆和陶鬲的殘片隨處可見。故城東面緊靠沂河,河西崖有一段出土的古代城牆,石砌而成,十分堅固。北面是東沂河,河岸上約1500米長的東段故城城基至今依稀可辨。1992年,沂南縣人民政府投資40萬元人民幣在沂南縣磚埠鄉孫家黃疃修建了「諸葛亮故里紀念館」,佔地面積2700平方米,為仿古式建築。
紀念館左側豎立的穿孔漢畫像石碑,是漢代遺物。院內有千年銀杏樹一株,高23米,樹圍3.6米,樹冠覆蓋達360多平方米。紀念館三塊漢畫像石均是諸葛亮故里出土的。大殿高7米,寬9米,長12.4米,建築面積111.6平方米,大殿正中安放著諸葛亮塑像,四周是14幅壁畫,全面反映了諸葛亮一生壯麗輝煌的業績。在沂南縣城西山坡修建了「卧龍公園」(亦稱西山諸葛亮公園),此公園總投資600萬元人民幣,自1992年分兩期建設。
目前,已建成姐妹亭一處,有全國體量最大的諸葛亮銅像一尊,用銅3.5噸,身高7米,總重7000公斤;並建有浮雕,總長50米,共計14幅,每幅5.25平方米。石雕均根據《三國演義》故事雕刻而成,記載著諸葛亮的輝煌戰績。另外,有仿古建築5間,花崗岩石雕戰馬四匹,龜駝碑二尊,碑文刻有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九龍壁面向人民街,總長15.2米,由漢白玉雕刻而成。
【漢畫像墓博物館】
沂南漢墓博物館位於沂南縣城西三公里的北寨村,是在沂南北寨墓群基礎上修建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主要向人們展示北寨墓群墓葬文化及出土遺物,傳播漢代民族文化。沂南漢墓博物館南北長66.4米,東西寬67.5米,佔地面積4017.2平方米。館內設墓室保護房、文物陳列室等。所有建築外形,集仿古與園林風格於一體,均仿照東漢時期的建築,給人們一種身處其時,身臨其境的體驗。
博物館內正中偏北位置,是原址完整保護、聞名遐邇的北寨漢畫像石墓(一號墓),該墓規模宏大,墓室結構復雜,畫像雕刻精美,內容極其豐富,是我國現已發現、保存較為完美的,為中外學者高度關注的一座漢畫像石墓。一號墓坐北向南,用280塊預制石材築成,其中畫像石42塊,畫像73幅,畫像面積44.2平方米。墓南北長8.7米,東西寬7.55米,由前中後三個主室,東三個側室,西兩個側室組成,總計為八室。室與室之間都有門直通。整個墓室的構築是由地面、檯子、支柱、牆壁、橫額、中柱、過梁、橫枋、攔角石、蓋頂石等先後順序壘築起來的,建築技術相當先進。墓門高2.74米,由門楣、橫額和東、西、中三個立柱組成。
門的橫額和立柱上均刻有畫像。立柱部分分別刻有伏羲、女媧、東王公,西王母及羽人、玉兔搗葯等祥瑞圖像。門楣橫額部分則表現出一戰爭場面。前室面闊兩間,進深兩間,從地面到墓頂高2.8米,室中有八角形擎天石柱。頂部是用石條構成幾個方形重疊而上的抹角結構藻井,既美觀又大方。前室畫像內容不少,但主題是祭祀,主要表現了墓主人死後的衷榮,分布於東、南、西三壁橫額上。肅穆虔誠的致祭者或躬立,或跪伏於地,足見墓主人的官位之高。前室四壁、北壁上橫額及八角擎天柱上,則刻有大儺驅鬼、伐鼓、擁彗和神靈、祥瑞圖像。
中室高3.12米,面闊兩間,進深兩間,亦有八角形擎天柱。中室畫像內容更為豐富,有車馬出行,豐收宴享,樂舞百戲等,主要表現了墓主人的高貴身份和富足逸樂的生活。中室的四壁,刻有蒼頡造字、衛姬請罪、堯舜禪讓、荊軻刺秦王、孔子見老子等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並有榜題「蒼頡、齊桓公、衛姬、蘇武」等12處28個漢字,這些畫像生動細膩,令人驚嘆。 後室由一個斗拱分隔成兩間,僅有一個側室,很顯然是一帶便池的廁所。拱的式樣同中室一樣,梁拱也是由整塊石頭雕成。分布於後室隔牆上的畫像,主要描寫了墓主人的閨房內的生活,有侍女持奩圖、僕人洗滌圖等。 沂南漢墓博物館一號畫像石墓以氣魄雄偉、結構謹嚴見長,表現出漢代建築藝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它是漢代民間藝術家集體創造的作品,是將兩漢建築藝術、雕刻藝術、繪畫藝術綜合起來而去粗存精,推陳出新的作品。 一號墓早年被盜,僅存有少量殘破的陶器和銅鏃,墓主姓名無考。 二號墓在一號墓的南面偏東,兩墓相距20米。是東漢晚期較大的磚石墓。除兩個耳室和一個後室的券頂完整外,其餘各室的券頂均不同程度的損壞。由於墓早期被盜,墓券頂磚的丟落,使墓室內積滿淤泥,經精細清理,出土完整和可復原的陶器、石器、銅器、銀器等80餘件及100多枚銅錢,另有鐵刀和漆器腐朽的痕跡。 沂南漢墓博物館大站東側為拓片陳列室,展有一號墓畫像拓片。圖像清晰,資料豐富,給人們參觀以更多便利。 院內東側則陳列有從沂南各地收集而來的34塊漢畫像石,內容有:車馬出行、大禹治水、祥禽瑞獸等。為研究沂南漢代歷史及漢畫像石墓分布情況,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
【孔明文化旅遊區】
孔明文化旅遊區為山東省重點旅遊開發建設項目,位於沂南縣城西部,規劃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東至卧龍山路,南至團山南側,北至卧龍山北麓,西到汶河及以西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區。
中心以卧龍山、北寨村、汶河為主。目前在卧龍山東麓已經建成的有:諸葛亮銅像(1993年落成,高7米,重7噸,底座高3米),體量為世界之最;銅像前兩側各有戰馬雕塑兩尊;諸葛亮豐功偉績大理石浮雕群像,浮雕畫面14幅,組成50米的弧形牆,並有迴音效果;佔地6660平方米的諸葛宗祠以及漢街思古、武侯雙闋、智慧橋、聖賢路、御碑亭等景點。
【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
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沂南縣界湖鎮西25公里的代庄鄉境內,經營總面積近2萬畝,經過30多年來造林、營林,已形成乾果林、防護林構成的萬畝森林規模,主要樹種有松類、刺槐、板栗、赤揚、淡竹、火炬樹、五角楓等。林場林草茂密,怪石林立,是景色優美的森林旅遊勝地。孟良崮森林公園於1992年1月被國家林業部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㈣ 諸葛亮文化旅遊節的山東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

沂南縣長王常勝向媒體介紹說,該縣充分利用人文歷史資源優勢,藉助「諸葛亮故里」的文化帶動效應,去年以來,總投資額超過15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2011年投資1.8億元的建設諸葛亮城;投資3.5億元科學整合諸葛亮文化旅遊區;建成了集紀念、集會、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綜合性廣場諸葛亮文化廣場。
沂南縣自2005年先後成功舉辦了3屆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打造了「諸葛故里、紅嫂家鄉、溫泉之都、休閑勝地」四大旅遊品牌,2010年,該縣共接待海內外遊客39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9.8億元人民幣。 實現由文化資源大縣向經濟文化強縣的跨越,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沂南旅遊宣傳推介會暨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研討會等八項活動,展現了沂南豐富的資源,提升了沂南「智聖故里、紅嫂家鄉、溫泉之都、休閑勝地」這一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014年5月29日至31日,第七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在山東省沂南縣隆重舉辦,本屆文化旅遊節的主題是「智聖故里、美麗沂南」,值諸葛亮誕辰1833周年之際,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旅遊局、中共臨沂市委、臨沂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臨沂市委宣傳部、臨沂市文廣新局、臨沂市旅遊局、臨沂市廣播電視台、臨沂日報報業集團、中共沂南縣委、沂南縣人民政府承辦。沂南縣委書記劉淑秀在開幕式致辭中說,諸葛亮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人物,傳承和弘揚諸葛亮文化,豐富旅遊內涵,是沂南推動旅遊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如今,沂南縣已建成開放4A級、3A級旅遊景區各3家。而後又推出了汶河國家濕地公園、沂河東湖濕地公園、馬泉創意農業休閑園等一批新景點。藉助節會,沂南縣把傳承諸葛亮文化和弘揚沂蒙精神結合起來,全面展示經濟社會生態等各領域成就,深度挖掘智聖歷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提升文化品位,彰顯發展活力,打響「智聖故里、紅嫂家鄉、溫泉之都、休閑勝地」的城市品牌,實現由文化資源大縣向經濟文化強縣的跨越。活動期間,沂南縣舉辦了紀念諸葛亮誕辰1833周年民間祭拜活動、沂南籍回鄉演員匯報演出現代柳琴戲《又是一年桃花開》、首屆沂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暨民間藝術展等多項主題活動,「愛沂南」客戶端在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正式上線。 新華網山東頻道5月23日電(李燕 攝影報道)2005首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於5月21日上午在諸葛故里山東省沂南縣隆重舉行。卧龍山景區的諸葛亮公園內,一部題為《蒙山沂水盡風流》的大型文藝演出拉開了2005首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暨全國第十四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的序幕。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各級新聞媒體記者、各地旅行社、客商代表共1000餘人雲集沂南,共同交流,探討諸葛亮學術研究、漢文化研究的成果及諸葛亮故里經濟發展大計。
沂南古稱陽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的誕生地,在齊魯文化的熏陶中,他在這里度過了童年時代,14歲時隨叔父客走南陽卧龍崗。兩千年來,他死而後己的獻身精神,勤奮愛民的道德操守,機敏巧思的高度智慧,激勵、啟迪了歷代仁人志士,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文化財富。為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發展先進文化,臨沂市委、市政府與沂南縣委、縣政府共同舉辦了2005首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
沂南縣不斷依託諸葛亮故里的優勢,開發孔明文化,打響諸葛亮品牌,先後建起了諸葛亮故里紀念館、諸葛亮公園、諸葛亮銅像、諸葛宗祠、孔明文化旅遊區等一系列文化旅遊景點,把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打造成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強力「助推器」。 本屆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把繼承諸葛亮文化和弘揚沂蒙精神結合起來,實行政府組織、市場運作,群眾參與的方式,文化旅遊與經貿活動同台唱戲,把「節慶文化」演化成「節慶經濟」,塑造了良好的區域經濟形象。

㈤ 諸葛亮明明是琅邪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怎麼是四川人了

是沂南抄人的,四川只是當時三國吳蜀魏中蜀國包含的地方,而其家鄉是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的。諸葛亮(181年農歷七月二十三——234年農歷八月二十八),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樓主可以到沂南縣考證一下,那裡有許多紀念諸葛亮的文化遺址。

㈥ 諸葛亮是哪裡人

諸葛亮(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東漢末期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蜀漢(季漢)丞相,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發明家及散文家。青年時耕讀於南陽郡,地方上稱其卧龍、伏龍。後受劉備三顧茅廬邀請出仕,促成孫劉聯盟和蜀漢政權的建立與穩定。後受封爵位武鄉侯,開府治理事務,輔佐劉禪,成為蜀漢政治、軍事上實際領導者。

先後五次率軍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時病逝於五丈原,謚忠武。諸葛亮的才能、品格倍受後世敬仰,故常被尊稱為武侯、諸葛武侯。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里忠臣與智者之代表。與漢昭烈帝劉備在統治蜀漢期間,提拔諸多名將與能臣,並奠定基礎。

(6)沂南縣諸葛亮旅遊文化擴展閱讀:

沂南縣隸屬於山東臨沂。總面積1706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572個行政村,人口90萬人(2008年)。

境內有「三高一鐵」(京滬高速公路、日蘭高速公路、長深高速公路和膠新鐵路)及兩條國道、三條省道,交通便利;距臨沂機場30公里,距日照港80公里,區位優勢明顯。

沂南縣是「第七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科技先進縣」、「全國計生協會工作先進縣」、「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首批健康養殖示範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省雙擁模範縣」、「平安山東建設先進縣」。

沂南是革命老區縣。革命戰爭年代,沂南是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2012年4月,山東省旅遊局下發《關於命名沂南等6個縣為「山東旅遊強縣」的決定》,沂南縣順利通過省級旅遊強縣驗收並實現創強第一的目標,正式成為省級旅遊強縣。

2015年12月,沂南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

㈦ 少年諸葛亮的相關資料

52集大型動畫片《少年諸葛亮》開拍暨大型動畫片《秦漢英雄傳》首映新聞發布會於年1月11日在諸葛亮誕生地——山東省沂南縣智聖湯泉度假村隆重舉行。臨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建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田友梅,副市長左沛廷,副市長馬昆,市政協副主席楊榮三等領導出席新聞發布會。
52集大型動畫片《少年諸葛亮》將由沂南縣人民政府與北京輝煌動畫公司、央視動畫公司攜手投資3000餘萬元籌拍。該劇以博大的魯文化為背景,深入挖掘歷史事件,再現智慧少年諸葛亮的生活畫面及成長歷程。本片將尊重歷史卻不拘泥於史實,致力以傳奇手法和浪漫色彩打造一部故事生動,情節豐富的動畫片。該片的成功拍攝必將為沂南做好做大諸葛亮文化品牌,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與此同時,由青島歐亞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輝煌動畫公司、央視動畫公司投資拍攝的動畫片《秦漢英雄傳》也將於1月12日在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開播。該劇是中央電視台繼《三國演義》之後推出的「中國古典名著英雄系列片」的第二部。以秦末漢初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為背景,再現了劉邦、張良、項羽、陳勝、吳廣等歷史人物叱吒風雲的故事,以及鴻門宴、十面埋伏等相關的歷史事件。
近年來,沂南縣藉助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將經濟文化強縣戰略定位於「諸葛故里新沂南、特色經濟生態城」,通過科學規劃,積極運作,使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和現代文化這一沂南文化產業的「金三角」,彰顯個性,每一個品牌都形成了一條長長的產業鏈條。
目前,沂南已初步形成了以諸葛亮和北寨漢墓群為代表的歷史文化,以《沂蒙》拍攝基地、沂蒙母親紀念館、省戰工會遺址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竹泉、溫泉和汶河風光帶為代表的生態文化產業優勢這些文化根深葉茂,充實了城市內涵,也成為沂南遞向全國的一張張靚麗名片。
在第四屆諸葛亮文化旅遊節舉辦前夕,沂南縣又高標准規劃建設了佔地面積5.3平方米,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總投資1.8億元的諸葛亮城,城內規劃有娛樂休閑、商住餐飲、兒童動漫及智力開發等區域,是集文化、旅遊、休閑、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建築群,著力打造的「全國縣級首個動漫文化創意產業園」正在建設過程中。

㈧ 諸葛亮故居是在山東沂南縣嗎

諸葛亮故里位於沂南縣磚埠鄉的陽都故城。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先生,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81年出生於陽都故城。約公元193年,諸葛亮13歲時隨叔父諸葛玄去豫章,15歲時隨叔父依附劉表,開始了在荊州「躬耕隴畝」的生活,歷時12年。後被劉備請出山,輔佐劉備創建蜀漢政權,成為一代名相,為後人所緬懷。 陽都故城是古代文化遺址,城內耕土下1米左右即是漢代文化層,亦發現戰國文物,陶豆和陶鬲的殘片隨處可見。故城東面緊靠沂河,河西崖有一段出土的古代城牆,石砌而成,十分堅固。北面是東汶河,河岸上約1500米長的東段故城城基至今依稀可辨。1992年,沂南縣人民政府投資40萬元人民幣在沂南縣磚埠鄉孫家黃疃修建了「諸葛亮故里紀念館」,佔地面積2700平方米,為仿古式建築。 紀念館左側豎立的穿孔漢畫像石碑,是漢代遺物。院內有千年銀杏樹一株,高23米,樹圍3.6米,樹冠覆蓋達360多平方米。紀念館三塊漢畫像石均是諸葛亮故里出土的。大殿高7米,寬9米,長12.4米,建築面積111.6平方米,大殿正中安放著諸葛亮塑像,四周是14幅壁畫,全面反映了諸葛亮一生壯麗輝煌的業績。在沂南縣城西山坡修建了「卧龍公園」(亦稱西山諸葛亮公園),此公園總投資600萬元人民幣,自1992年分兩期建設。 目前,已建成姐妹亭一處,有全國體量最大的諸葛亮銅像一尊,用銅3.5噸,身高7米,總重7000公斤;並建有浮雕,總長50米,共計14幅,每幅5.25平方米。石雕均根據《三國演義》故事雕刻而成,記載著諸葛亮的輝煌戰績。另外,有仿古建築5間,花崗岩石雕戰馬四匹,龜駝碑二尊,碑文刻有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九龍壁面向人民街,總長15.2米,由漢白玉雕刻而成。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