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新晃縣旅遊發展

新晃縣旅遊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2-15 23:50:21

❶ 請問懷化市新晃縣怎麼樣發不發達跟一般縣城比怎麼樣

一般化,湖南和貴州交界處了,不怎麼發達,不過現在在好像在申報古夜郎國,懷新高速開通後,發展有所提速了,有時間可以自己去考察下,懷化到新晃很近的!

❷ 新晃縣涼傘鎮有什麼開發前途

涼傘復屬於新晃比較大的鎮,而且制離貴州也比較近,人流量相對比較多,涼傘的豆腐這些年賣出了些名堂,而且價格也小貴,只要是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是一項很有錢途的項目,八江口的溫泉也在建設當中,據說也是新晃旅遊開發的一項重要項目,回家建設家鄉吧,天條道路通羅馬,現在政策也比較好,回家創業只要積極向上還是會得到很多幫忙的,希望對你有用。

❸ 新晃侗族自治縣的地理環境

新晃縣境內以山地為主。東南、西南和北部的地勢高,東北的地勢低,整體地勢為南、西、北三面高,中部帶狀隆起,向潕水、平溪兩谷地傾斜,使之成為三山兩谷地,南北縱呈「W」形的地勢。新晃縣土地總面積150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佔總面積的84.22%,丘陵佔7.86%,平地、崗地和山原佔6.41%,水面佔1.51%,屬名符其實的山地縣。
新晃處於雲貴高原苗嶺余脈延伸末端,既有高原地相,又展山區特色。海拔大多在500 ~1100米之間。東南部以天雷山海拔1136.3米,構成了東南一屏障。西南部以海拔1101.5米的美岩大坡為主體。 新晃縣境內已發現礦產資源20餘種,有鐵、銅、鉛、鋅、金、汞、硒、碲、鎘、重晶石、磷、釩、硅酸鹽鉀、水晶、石煤、石灰岩、飾面石材、磚瓦粘土、建築用砂以及溫泉等,其中僅重晶石礦和磷礦,酒店塘汞礦、馬王銅鉛鋅礦的地質勘查程度相對較高。
新晃縣共發現礦產地20餘處,其中特大型礦床1處(貢溪重晶石礦),大型礦床1個(硅酸鹽鉀礦床),中型礦床1個(酒店塘汞礦床,因礦產資源枯竭已關閉),其餘均為小型礦床、礦(化)點。有一定規模和資源儲量的主要礦產資源有重晶石礦、汞礦、磷礦、硅酸鹽鉀礦、石灰岩、磚瓦粘土、銅鉛鋅礦、金礦。

❹ 新晃侗族自治縣的名勝旅遊

(一)文物遺址
大灣羅古代崖葬群懸棺景區(大灣羅鄉向家地村、高寨村);古動物化石遺址(大灣羅鄉打岩坡);雙獅峰古營盤(方家屯鄉石烏溪村);舊石器遺址(興隆鎮柏樹林村、長樂坪村);新石器遺址(興隆鎮柏樹林村);商周遺址(興隆鎮柏樹林村);秦漢遺址(魚市鎮五里卡小坑);唐、宋遺址(洞坪鄉姑召村、波洲鎮紅岩村);印台古跡(興隆鎮民主村);老營盤(興隆鎮丁字坳);龍門坳(波洲鎮龍門坳);「金鑾殿」(貢溪鄉甘屯村);賀龍指揮部舊址(新晃鎮龍溪口貴州街)。
(二) 古建築
石涼亭(中寨鎮新賽村);三拱橋(新晃鎮紅光村);龍溪口古城古建築(新晃鎮龍溪口);唐伯賡故居(波洲鎮暮山坪村)。
(三)仿古建築
鎮江閣(新晃鎮龍溪公園);文昌閣(扶羅鎮傘寨村);燕來寺(大灣羅鄉新坪村);民俗文化村(興隆鎮丁字坳村);北侗風雨橋(中寨鎮中寨村)。夜郎古都(城樓、舞陽樓、竹王祠)
(四) 碑刻
夜郎故地牌坊(波洲鎮龍門坳);雙獅峰古營盤「黃公屯」(方家屯鄉石烏溪村);牛雕(魚市鎮光輝村);夜郎文體廣場圖騰柱(新晃鎮);「燕然石刻」(興隆鎮民生村);天書石刻(茶坪鄉沖亨村);「特立」石刻(新晃一完小對面);燕趙石刻(新晃一中)。
(五) 名山勝景
黃家壠森林公園-夜郎古都(興隆鎮柏樹林村、民主村;大灣羅鄉興隆坳村、甘家橋村);涼傘溫泉(涼傘鎮沖首村);夜郎谷(方家屯鄉何家田村、白岩灣村、洞坡村);仙人橋、鍾鳴洞坡岩腦景區(大灣羅鄉毛溪村、高寨村、塘家壩村);廟背蟮壠休閑區(方家屯鄉楊家橋村、新晃鎮三拱橋村);三奇洞、紹溪溶洞(貢溪鄉甘屯村、紹溪村);天雷山(步頭降鄉);萬寶山(興隆鎮);公岩、母岩(涼傘鎮劉坪村)
(六)古樹
晏家千年銀杏(晏家鄉殿溪村);紅豆杉(凳寨鄉);倒生杉(扶羅鎮傘寨村);古銀杏群(米貝鄉阿況村);大樹灣古樹(方家屯鄉大樹灣村);雪凍花(林沖鄉塘寨村);古楓樹群(新寨鄉新寨村);金桂樹(步頭降鄉淶溪村);銀杏樹(大灣羅鄉大灣村);懸鏡山銀杏群五樹連根(李樹鄉科賴村)。 新晃的民風民俗中,仍保留夜郎文化遺跡。傳說夜郎王誕生於竹,所以竹也就成了夜郎地區民族的崇拜物,並衍生出異彩紛呈的夜郎竹文化。新晃的竹品種豐富,有楠竹、水竹、苦竹、綿竹、貴竹、黑竹、白竹、羅漢竹等十數種。新晃竹文化十分豐富,有很多竹製品的竹建築,如竹筒、竹籮、竹椅、竹床、竹席、竹碗、竹筷、竹飯盒、竹墊、竹漁具等,更有意思的是在民風民俗中有「陪竹」、「祭竹」、「葬竹」、「隔竹」等習俗,民間還有「接竹」、「吞竹」等絕活。
《史記》、《漢書》在解釋夜郎問話牲時都說,「其人皆椎結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這是古夜郎部族最突出的三大特徵。新晃現今的民風民俗中仍傳承了這些特徵,表明新晃與古夜郎部族是源流關系。「椎結」就是將頭發盤結成椎開於頭上,古代男子皆結椎,現仍包青侗布帕;婦女結椎在今日鄉村仍十分普遍,未婚少女尤其花樣繁多,有單頂、雙頂、盤龍、鳳尾、螺絲等十多種。「邑聚而居」就是大家習慣集中住在一起,一般是同姓同宗住一個寨子,若二三姓同居一寨,則分片居住,現今新晃農村仍保留有許多叫某某寨子的地名,如「審家寨」、「龍家寨」等等。新晃農村普遍流行的吊腳樓、跑馬樓民居,傳承了「干欄」式建築特點,是巢氏文化遺風在建築方面的體現。「能耕田」指的是能種水稻,從新晃出土的舊石器看,早在5--10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了,從新晃新石器遺址中發現的稻穀顆粒和稻灰看,新晃先人至少在5000年前就學會了耕種水稻。鄰近的靖州縣出土了5000年前的竹飯簍,和今日新晃等侗族地區竹飯簍的一模一樣,佐證了侗族地區在楚軍到來之前就已經進入了農耕時代。
最能體現新晃傳承古夜郎神秘文化、民風民俗的當推稻作巫儺文化。由於新晃先民「能耕田」歷史久遠,故稻作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除用稻草製作草神、草棚、草屋、草帽、草鞋、草床、草團、草繩、草標外,新晃農村今日還流傳「開秧門」、「掃陽春」、「嘗新節」、「壓嫁妝」、「滾泥田」等具有濃厚稻作文化色彩的生產、生活習俗。最有影響的還有以祭「稻神」為主的貢溪鄉四路村的儺戲「呼呼推」(因表演者在舞蹈中隨兩聲鼓點一聲鑼聲不斷反復,故得名。)表演者著稻草衣、戴面具,表演內容多私法生產生活中情形。歷年來國內民俗學專家及日本、韓國等外國民間文化專家十餘次來四路村考察。1997年9月,日本民俗學專家秋原秀三郎教授,日本中部大學教授黃強博士等到四路村考察了「呼呼推」後興奮地說:「找遍東南亞,到過世界許多國家,還從沒有見過如此古老且保存完整的稻作文化遺風」。新晃流傳的夜郎巫儺文化主要還有「儺技」、「儺堂戲」等。「儺技」除上刀山、過刀橋、踏火海、踩紅犁、銜紅鐵之類,令人驚訝的還有吃瓷碗、嚼玻璃、吞鐵釘、吞尖竹、燙油洗臉、死雞還陽、鋼針穿脖等絕活。 新晃是一個以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縣,體現侗民族特色的建築主要有:鼓樓、風雨橋、干欄式民居(跑馬樓、吞口屋、吊腳樓、四合院)、花街路、石涼亭、吊橋、浮橋、石拱橋、木橋等。新晃的風雨橋分布廣泛,主要的有位於中寨鎮的「北侗風雨橋」、興隆丁字坳侗俗文化村的風雨橋、方家屯「龍潭山莊」的風雨橋等,位於夜郎廣場的風雨樓,是風雨橋的演化形式。在縣城,干欄式民居建築,主要集中在夜郎寨。
新晃的石涼亭位於中寨鎮新寨村,全用石頭建造,獨具風格。新晃石拱橋,橋礅、橋拱、橋面均用石頭建造。吊橋,在新晃至涼傘公路一線河流上建有十餘座。 在1999年於貴陽召開的夜郎學術研討會上,有關夜郎古國的民族構成及中心區域所在地就成了激烈爭論的焦點。雲南專家以當時出土的「輔汗王印」為據提出,夜郎國國都在雲南沾益;湖南學者以夜郎文化的核心是楚文化為由,認為其國都應在楚地;廣西學者則認為,夜郎古國的活動中心在廣西凌雲。除了省際「爭奪」,貴州所屬的興仁、赫章、岑鞏等10多個縣市也參與進來。
爭搶和打造夜郎品牌的地方比較多,主要有:湖南新晃、貴州省政府及所轄的六盤水(特別是六枝)、遵義、赫章、桐梓、普安,雲南宣威、沾益,廣西凌雲,重慶萬盛等。其中貴州數縣(市、區)曾動意更名為夜郎縣,未果。2003年,湖南新晃向國家民政部申請恢復更名為「夜郎侗族自治縣」,從而引起軒然大波,貴州數縣(市)紛紛爭搶,亦分別強烈要求省政府上報國家民政部,更名為「夜郎」,力爭把「夜郎」品牌留在貴州。貴州省政府為此召開專門會議協調,確定上報六枝,更名為夜郎縣赫章縣不服,徑直上報民政部,為此湖南新晃與貴州的夜郎之爭,通過全國數千家媒體炒作,達到白熱化程度,恰似一場沒有硝煙的「爭奪戰」。
2010年10月,新晃宣布50億元打造古夜郎國計劃。此後不久,貴州省委宣傳部協同貴州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組織專家召開研討會予以回應,再次重申「夜郎是貴州當仁不讓的品牌」。

❺ 湖南懷化新晃縣城,50億重建夜郎古城,他主要修什麼,修路還是修旅遊景點

「夜郎文化旅遊」項目,包括建設「夜郎古國、夜郎大峽谷、燕來寺、舞水長版廊」4大組團共20個分權主題景區。其中包含宮廷文化、民俗風情、萬國使館、雀巢農耕、創意集中營區等,目標是打造成「夜郎文化休閑度假區」。50億元的投資中,還包括投資約6億元新建一家超五星級酒店。該項目最早明年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完工,建成後每年遊客有望達500萬人次。

❻ 新晃侗族自治縣的歷史沿革

縣地建置前,夏、商、周時,新晃為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期屬楚,秦屬黔中郡。西漢為武陵郡無陽縣。東漢屬武陵郡辰陽縣,三國屬荊州武陵郡舞陽縣,晉至南朝宋時因之,南朝齊時仍屬武陵郡舞陽縣,南朝梁時屬南陽郡龍標縣,隋時屬沅陵郡龍標縣。
在唐代,縣地開始州縣建置。唐貞觀八年(634),析龍標置夜郎縣。天授二年(691),改巫州為沅州,又析夜郎縣置渭溪縣,渭溪縣治在今老晃城。長安四年(704),改沅州之夜郎、渭溪二縣置舞州。開元十三年(725)改舞州為鶴州。開元二十三年(735),又改鶴州為業州,置獎州龍溪郡,領峨山、渭溪、梓姜三縣。唐時,另置晃州羈縻州,縣地部分屬晃州羈縻州,為黔州都督府所轄。唐末至五代時。藩鎮割據,縣地大戶田漢權據得獎州,改獎州為晃州。
宋淳化二年(991),田氏歸順宋朝(仍為羈縻)。熙寧七年(1074),章敦以武力收復溪峒黔、古、顯、敘、峽、中勝、富、嬴、綉、允、雲、洽、晃、波、獎、峨、宜十七州,置沅州,以唐潭陽縣地置盧陽縣,縣地屬沅州盧陽縣,。北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至宣和二年(1120)縣地復置夜郎縣。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沅州安撫司,翌年改為沅州路,縣地隨盧陽縣屬之。
明時,縣地屬沅州,置晃州驛、晃州巡檢司。
清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府,置芷江縣,涼傘坪添駐通判一員。乾隆三年裁晃州驛設涼山巡檢司。嘉慶22年,清朝廷派湖南巡撫巴、貴州巡撫文合同勘察,從芷江縣劃出六里置晃州直隸廳,屬辰沅道。民國二年(1913年)廢廳置晃縣。 1949年11月 7日晃縣解放,11月10日成立晃縣人民政府,屬會同專區。1952年8月,撤會同專區成立芷江專區,晃縣屬芷江專區;同年12月改芷江專區為黔陽專區,晃縣屬黔陽專區。1956年12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新晃侗族自治縣,1981年7月改黔陽專區為懷化行政公署,新晃縣屬懷化行政公署。
1998年5月懷化撤地設市,新晃縣隨屬懷化市至今。

❼ 新晃縣有多少家旅遊門店

新網線有沒有?有多少家旅店門店非常多呀,非常多呀,狠狠多家百事佳家左右

❽ 新晃有什麼好玩的旅遊景點

夜郎文化景點
(一)文物遺址
大灣羅古代崖葬群懸棺景區(大灣羅鄉向家地村、高寨村);古動物化石遺址(大灣羅鄉打岩坡);雙獅峰古營盤(方家屯鄉石烏溪村);舊石器遺址(興隆鎮柏樹林村、長樂坪村);新石器遺址(興隆鎮柏樹林村);商周遺址(興隆鎮柏樹林村);秦漢遺址(魚市鎮五里卡小坑);唐、宋遺址(洞坪鄉姑召村、波洲鎮紅岩

村);印台古跡(興隆鎮民主村);老營盤(興隆鎮丁字坳);龍門坳(波洲鎮龍門坳);「金鑾殿」(貢溪鄉甘屯村);賀龍指揮部舊址(新晃鎮龍溪口貴州街)。
(二) 古建築
石涼亭(中寨鎮新賽村);三拱橋(新晃鎮紅光村);龍溪口古城古建築(新晃鎮龍溪口);唐伯賡故居(波洲鎮暮山坪村)。
(三)仿古建築
鎮江閣(新晃鎮龍溪公園);文昌閣(扶羅鎮傘寨村);燕來寺(大灣羅鄉新坪村);民俗文化村(興隆鎮丁字坳村);北侗風雨橋(中寨鎮中寨村)。夜郎古都(城樓、舞陽樓、竹王祠)
(四) 碑刻
夜郎故地牌坊(波洲鎮龍門坳);雙獅峰古營盤「黃公屯」(方家屯鄉石烏溪村);牛雕(魚市鎮光輝村);夜郎文體廣場圖騰柱(新晃鎮);「燕然石刻」(興隆鎮民生村);天書石刻(茶坪鄉沖亨村);「特立」石刻(新晃一完小對面);燕趙石刻(新晃一中)。
(五) 名山勝景
黃家壠森林公園-夜郎古都(興隆鎮柏樹林村、民主村;大灣羅鄉興隆坳村、甘家橋村);涼傘溫泉(涼傘鎮沖首村);夜郎谷(方家屯鄉何家田村、白岩灣村、洞坡村);仙人橋、鍾鳴洞坡岩腦景區(大灣羅鄉毛溪村、高寨村、塘家壩村);廟背蟮壠休閑區(方家屯鄉楊家橋村、新晃鎮三拱橋村);三奇洞、紹溪溶洞(貢溪鄉甘屯村、紹溪村);天雷山(步頭降鄉);萬寶山(興隆鎮);公岩、母岩(涼傘鎮劉坪村)
(六)古樹
晏家千年銀杏(晏家鄉殿溪村);紅豆杉(凳寨鄉);倒生杉(扶羅鎮傘寨村);古銀杏群(米貝鄉阿況村);大樹灣古樹(方家屯鄉大樹灣村);雪凍花(林沖鄉塘寨村);古楓樹群(新寨鄉新寨村);金桂樹(步頭降鄉淶溪村);銀杏樹(大灣羅鄉大灣村);懸鏡山銀杏群五樹連根(李樹鄉科賴村)。

夜郎大峽谷
夜郎大峽谷北起貴州省萬山特區高樓坪鄉,南止湖南省新晃縣的龍溪古鎮,是雲貴高原苗領余脈沿伸的末端,剛好處在雪峰山以西,武陵山以南,屬中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地帶。峽谷全長15公里,縱深最深達300米,谷底平均寬度不足30米。

燕來寺
燕來寺大雄寶殿高15米,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坐像和十八羅漢像。大雄寶殿右側為客堂、伽蘭殿、齋堂、念佛堂和僧寮,總計建築面積1923.6m2,大雄寶殿正面還將續造山門,左側建天王殿、祖師殿、地藏殿、講經堂、五百羅漢堂、藏經閣和琴、棋、書畫室等。

夜郎古樂城
新晃夜郎古樂城又名夜郎古都、黃家壠森林公園,位於縣城東部,與中心城區僅一水之隔。景區佔地面積8000畝,丹霞地貌,坡度舒緩,最高山峰海拔403.6米,最低海拔305米。主要由大前門、浣紗湖、竹王祠、夜郎王宮、王印塔、皇家動物打鬥場等景點組成。公園森林茂密,遮天蔽日,數十座山巒連綿起伏。

龍溪古鎮
龍溪古鎮,位於縣城西北龍溪河與潕水河交匯處,古鎮建築整體布局縝密,工藝精湛,格調清新,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儒道學思想和融通吐納的民族特點。

貢溪溶洞
貢溪鄉距縣城53公里,地處雲貴高原邊沿,湘黔兩省交界,地勢險峻,峽谷幽深,由於雪峰古陸端喀斯特徒坎地貌形成的溶洞群千姿百態、星羅棋布,延綿數十里,據考古學者初探,溶洞中發現了70萬年前的犀牛、馬、羊、熊等大群古動物化石。

涼傘公母岩
新晃侗族自治縣涼傘鄉西北角的涼山嶺上,屹立著兩座巨石,一座上面寬大下面窄小,像一個撐著雨傘的巨人,肅立峰頂;一座像一位美女立於峰頂側面的懸崖之上。人們叫它們為公岩、母岩。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