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紅色旅遊文化設計

紅色旅遊文化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2-15 14:58:29

Ⅰ 怎樣對紅色旅遊資源進行深入挖掘

紅色旅遊是來我們獨有的一種源旅遊形式。發展紅色旅遊是弘揚民族精神,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文化工程,是觀念創新、產業創新、縮小東西部差距、加快推進老區發展的經濟工程。
紅色旅遊資源挖掘,要強調革命文化內涵,突出紅色文化主題。對現有的有形資源進行合理整合、布局,加大無形資源的挖掘,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進而發展成經濟優勢。要以市場為導向,構建不同形式的旅遊產品體系。遠景設計研究院紅色旅遊規劃方面比較經典的案例有巴中南龕文化產業園、成都烈士陵園等,可以多了解一下。

Ⅱ 全國有哪些著名的紅色旅遊的景點

濟源市愚公移山紅色教育基地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濟源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投資5000萬元重點打造的一個集黨性培訓、紅色旅遊、商務會議、拓展訓練為一體的綜合性交流平台。

濟源市愚公移山紅色教育基地,位於濟源市王屋鎮中華愚公村,佔地210畝。基地以「緊扣時代脈搏,弘揚愚公精神」為主旨,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以開展紅色教育、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內容,設置了系統、豐富的紅色教育課程體系。基地分為神話時代,革命年代,新時代三個篇章,重點建設了愚公村遺址院落、覺悟院、皮影館、新時代廣場、鐵卷書、科技體驗中心、「愚公」移山情景體驗區、挑戰自我訓練區、餐飲住宿生活區等情景場區,可同時滿足500餘人開展紅色教育及各類實踐活動、生活住宿的需求。其中,真切的場景體驗、現代多元的互動教學模式,使學員在感受愚公精神的同時,印象深刻、受益匪淺,倍受各級黨員幹部、廣大師生的歡迎和好評。

2018年5月被濟源市關工委確立為「濟源市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2018年6月被河南省直機關確立為「主題黨日活動基地」;

2018年7月被濟源市總工會確立為「職工教育培訓基地」;

2018年10月被濟源市直機關確立為「主題黨日活動基地」;

2018年11月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命名為「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2018年11月被濟源市教育局確立為「濟源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次年1月授牌。

Ⅲ 保護『紅色文化』和發展『紅色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發展紅色旅遊的重要意義
紅色旅遊,主要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遊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遊活動。發展紅色旅遊,對於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有利於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愛國主義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進和創新。積極發展紅色旅遊,寓思想道德教育於參觀游覽之中,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通過旅遊傳輸給廣大人民群眾,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效果,給人們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從而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中。
(二)有利於保護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遺產。黨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遍布全國各地特別是革命老區的紀念館、革命遺址、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重要陣地。通過發展紅色旅遊,把這些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對於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三)有利於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革命老區大多地處偏遠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普遍不高。幫助老區人民盡快脫貧致富,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務。發展紅色旅遊,是帶動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有效舉措,可以將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特色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帶動商貿服務、交通電信、城鄉建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為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四)有利於培育發展旅遊業新的增長點。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旅遊消費支出逐年增長,對旅遊內容和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遊業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產品結構,更好地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紅色旅遊作為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滿足旅遊需求、促進旅遊業發展,增強旅遊業發展後勁,開拓更廣闊的旅遊消費市場,具有積極作用。

Ⅳ 什麼是紅色旅遊文化

紅色旅遊是什麼?

--------------------------------------------------------------------------------

「紅色旅遊」是指以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新中國成立以前,包括紅軍長征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等重要的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遊者進行參觀游覽,實現學習革命歷史知識、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振奮精神、放鬆身心、增加閱歷的旅遊活動。
紅色旅遊弘揚的是革命精神,採取的是旅遊方式,滿足的是人民群眾的需求,是紅色文化與旅遊業的有機結合,是旅遊業在產品內容上的重

Ⅳ 紅色旅遊發展規劃需要哪些思路

我國大力推行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紅色旅遊發展奠定了強勁的文化基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舞台。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我國紅色旅遊逐漸探索出一系列較為成熟的發展模式,原址觀光模式、紅綠結合模式、紅古結合模式、綜合開發模式是目前紅色旅遊市場開發較為主流的四大模式,下面艾肯機構便以專業角度為各位展開說明,紅色旅遊發展規劃可以怎麼思考。

1、原址觀光模式

即依託革命舊址的歷史文化及豐富的革命遺跡,建設成為以觀光為主的旅遊目的地。常見於歷史價值較高,不適宜過多開發的文物或紅色文化遺址。以遵義會議舊址5A景區為典型代表。

2、紅綠結合模式

將紅色文化精神融入到生態旅遊產品體系裡面,實現「紅色搭台、綠色唱戲」,增加紅色旅遊吸引力。多見於自然資源較好、生態環境優越的地區。以井岡山旅遊風景區為典型代表。

3、紅古結合模式

在文化興旅的大環境下,充分挖掘與紅色景區伴生的地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以瑞金紅色旅遊景區為典型代表。

4、綜合開發模式

在紅色觀光和參與體驗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多業態產品綜合開發的模式。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結合自然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配套開發文化體驗、生態休閑等體驗項目,增加景區的吸引力和遊客駐留時長。以照金紅色旅遊小鎮為典型代表。

Ⅵ 如何培育紅色旅遊文化

LZ是否要寫個文章,提供一些材料,供參考:
紅色旅遊是指以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新中國成立以前,包括紅軍長征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等重要的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遊者進行參觀游覽,實現學習革命歷史知識、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振奮精神、放鬆身心、增加閱歷的旅遊活動。
發展紅色旅遊應當注重綜合效益,將政治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將紅色旅遊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將精神財富轉化為社會財富,探索出一條產業良性循環之路。
同時,要構建紅色旅遊產業格局。只有將紅色旅遊內容做豐富了才能吸引遊客,如果紅色旅遊線路做不到精耕細作,沒有眾多遊客的參與和整個社會的認同,紅色旅遊就成了一個空泛的概念,愛國主義教育也相應削弱了效果。
還有,要豐富紅色旅遊品牌內涵,變「單色」為「多色」,讓「孤景」成「群景」。隨著遊客觀念的提高,遊人不可能專門只看烈士陵園或名勝古跡,在移步換景沿途,遊人應該看到什麼呢?如江蘇宿遷在此方面,特別推出「五彩宿遷」的旅遊專線。在旅遊線路的設計上,將「紅色」「古色」「綠色」「藍色」「水色」景點結合起來,搞捆綁式專線。「五彩宿遷」的紅色是指紅色紀念地,古色是指文化遺產,綠色是指遍布城鄉的樹,水色是指得天獨厚純凈清潔的水,藍色則指以洋河藍色經典為代表的宿遷酒文化。
此外,要防止紅色旅遊變味走調。因為紅色景點大都地處偏僻,是經濟欠發達、比較貧困的革命老區,根據其獨有的資源——革命歷史舊址和接近原生態的自然風光,開發紅色旅遊,將革命傳統教育和自然生態旅遊結合在一起,拉動當地經濟發展,這原本不失為一種創意之舉,但一些地區在開發商的鼓吹下,在紅色景點中或附近開發各種娛樂性的項目,修建各種休閑娛樂設施等,不僅與紅色旅遊一點兒邊都沾不上,還改變了革命歷史舊址周圍的初始風貌和原生態環境,甚至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對革命歷史舊址的破壞。
綜上所述,紅色旅遊弘揚紅色精神,是一種優秀的人類文化遺產。發展紅色旅遊,述說那一段歷史,重走長征路,接受思想洗禮,讓靈魂不斷地升華,無疑是給人們的一種先進文化的熏陶。發展紅色旅遊,應結合其革命歷史,將精神財富轉化為社會財富,體現出真正的市場價值,這樣才能使紅色旅遊保持長久生命力。

Ⅶ 紅色旅遊的文化意義

1、發展紅色旅遊是保護文化遺產的契機,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
近一段時間來,中國內地很多地方都在對「紅色景點」進行修繕。湖南省花垣縣對國立八中進行全面維修和保護。國立八中也修繕了「國立八中舊址紀念碑」。花垣縣在保護修繕好花垣縣第一屆縣委遺跡的同時。保護和利用好革命歷史文化遺產,弘揚其所代表的先進文化,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體現。
2、紅色旅遊不僅是革命精神的實踐之旅,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紅色旅遊是革命傳統教育觀念和旅遊產業觀念與時俱進的結合,既是觀念的創新,也是產業的創新,是我國旅遊產業一個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業在國際經濟學界被稱為「朝陽產業」、「無煙產業」:據世界旅遊組織資料統計,旅遊業每直接收入1元,相關行業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遊業每增加1個直接從事人員,社會就能增加5個就業機會。我國的紅色旅遊資源從東南沿海到雪域高原,從商業經濟重鎮到窮鄉僻壤,綿延曲折,逶迤萬里。紅色旅遊帶動了老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老區的招商環境,擴大了就業機會,增加了當地財政收入。比如當年紅軍醫院舊址所在的井岡山小井村、瓊崖革命根據地所在的瓊海市椰子寨村,依靠紅色資源邁上了小康之路。
3、紅色旅遊具有不可比擬的教育宣傳功能,擔負著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
革命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升華。弘揚革命傳統是新時期對廣大人民群眾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資源優勢,發展紅色旅遊,是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形式。紅色旅遊寓教於游、寓游於教,是革命傳統教育方式的創新,是貼近歷史和生活的大課堂,是新形勢下人文精神的回歸。

Ⅷ 紅色旅遊的文化內涵

紅色旅遊是指以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以後的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遊者進行參觀游覽,實現學習革命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振奮精神、放鬆身心、增加閱歷的旅遊活動。紅色旅遊是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主題旅遊形式。其打造的紅色旅遊線路和經典景區,既可以觀光賞景,也可以了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斗爭知識,學習革命斗爭精神,培育新的時代精神,並使之成為一種文化

Ⅸ 為何說紅色旅遊還是一項文化工程

紅色旅遊與其他旅遊產品一個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絕不僅僅是一個旅遊產品,更是一項文化工程。

通過旅遊,實現對國民進行本國歷史教育的目的,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制度,德國一些州要求每個學校都要定期組織學生到納粹集中營等地游覽參觀,勿忘歷史,中小學生參與反法西斯教育的修學旅遊成為常態。目前,我國的紅色旅遊已成為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團工會組織的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

分析人士表示,當前,我國各地進行了「紅色旅遊+綠色旅遊」「紅色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科技旅遊」等多種形式的有益探索。無論發展形式如何,「紅色」都應當始終是紅色旅遊的底色。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