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張家界旅遊公司發展
Ⅰ 張家界鄉野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張家界鄉野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3月3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以自有資金進回行旅遊資源開發和經答營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陳方祥
成立時間:2015-03-30
注冊資本:888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080000003890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張家界市永定區永定辦事處教場居委會三角坪887號
Ⅱ 張家界旅遊景區發展的優勢
一、自然資源得天獨厚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張家界奇絕天下的石英砂岩大峰林景觀,屬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發育地區。既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實,又有「放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之稱,自然景觀在世界上絕無僅有,獨一無二。山、水、洞、瀑、湖、林、雲海等自然景觀資源一應盡全,各具特色,自然景觀要素堪稱「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二、旅遊品牌中外馳名
張家界目前集「世界自然遺產」、「第一批世界地質公園」、「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三塊金子招牌於一身,可以說是享譽全球,聞名遐邇。通過名家大師的發現推介,張家界這顆「養在閨中人未識」的風景明珠,經過20年開發以及「森保節」、「穿越天門」等一系列成功宣傳促銷活動,已經成為湖南省旅遊的龍頭、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首選旅遊目的地之一。
三、區位優勢日趨顯現
從全國來看,張家界地處中部,鐵路、航空、公路交通條件十分便利,作為一個中等旅遊城市,具有「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優勢,以張家界為中心輻射到國內外各主要客源地的交通運輸,具有距離和成本上的優勢。
四、產業成熟度相對較高
張家界旅遊開發與改革開放是同步進行的,歷經20年發展,在旅遊基礎設施、旅遊行業管理成熟有效的建設和管理經驗。通過景區大拆遷,制定《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使景區規劃管理走上了科學、環保、資源永續利用的依法管理的軌道,走出了一條旅遊開發與資源保護並重的旅遊產業發展新路。景區管理也正在由粗放型向精細化、標准化方向發展。旅遊從業人員素質較建市之初,已有了質的飛躍。尤其是導游管理日趨規范,導游素質在全國旅遊界享有美譽。
五、人文民俗積淀深厚
張家界市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由於地處湘西北,歷史上民族遷徙、交流、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以硬氣功、民族歌舞為特色的土家族文化和白族文化等民俗文化遺產豐富。賀龍元帥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地等也是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紅色人文旅遊資源。
六、旅遊管理具有首發優勢
無論是行業管理,還是景區管理,無論是服務質量,還是服務設施,無論是常規旅遊,還是假日旅遊,在張家界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為規范,基本做到了安全、衛生、文明、有序、滿意。特別是為對接湘西開發,制定了全省第一份規范的旅遊產業發展意見《2004年至2008年全市旅遊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明確了產業發展目標和思路。對張家界旅遊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和決定性的引導作用,同時也積累了豐富和成熟的管理經驗,相對省內兄弟市州而言,具有比較優勢。
七、巨大的旅遊市場
據統計,從1988年至今,張家界市旅遊接待人次和旅遊總收入除個別年份外,總體上是呈逐年大幅上升趨勢。尤其是2004年,在全面恢復「非典」創傷的基礎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全市接待遊客首次突破千萬大關,達1269萬人次,同比增長67%;國內傳統市場穩中有升,境外客源市場也有大幅度飛躍式發展,接待境外遊客90萬人次,是2003年的1.53倍,翻了一番多,在全國旅遊市場增速名列前茅,尤其是韓國市場開發大獲成功,入境韓國遊客達30萬人,形成了「韓流」現象。全市實現旅遊收入55億元,比2002年增長72%,外匯收入13.5億元人民幣,是2003年的1.63倍。
八、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張家界旅遊業是湖南省旅遊業的龍頭。在湖南省規劃的50個產業集群中,省政府又適時將張家界旅遊商品開發編入到產業集群戰略之中,這既是對張家界旅遊商品開發多年來工作的肯定,也是下一階段的工作基礎。市委市政府多次會議提出,要大力培育發展旅遊商品產業集群,是張家界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選擇,是抓住中部崛起給予,培育壯大旅遊商品產業的必由之路。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Ⅲ 2008年張家界旅遊人數統計誰知道
全市各景點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679.1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3.49億元,其中門內票收入8.62億元,比上年分別下降容10.6%、8.5%和22.5%。境外遊客接待量105.85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2億美元,分別下降15.9%和16.2%。春節黃金周景點遊客接待量7.6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0.6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72.6%和44.9%;「十一」黃金周景點遊客接待量65.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4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8%和14.84%,接待量創歷次黃金周新高。
Ⅳ 張家界遊玩方案項目背景怎麼寫
第一部分、張家界市情介紹
張家界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1988年5月因旅遊建市,原名大庸市,1994年更名為張家界市,轄永定、武陵源兩區和慈利、桑植兩縣,總面積9516平方公里,總人口171萬。
張家界擁有中國首批世界自然遺產、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張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六張燙金的名片」。
中國首批世界自然遺產。1992年武陵源風景名勝區進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我國首批入選的3個世界自然遺產之一。
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4年武陵源地質公園進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是全球首批28個世界地質公園之一。
世界「張家界地貌」命名地。2010年武陵源核心景區獨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被國際地貌學家協會命名為「張家界地貌」。
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2年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全國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6年武陵源風景旅遊區獲評全國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2009年武陵源風景區獲評第二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張家界是湖南開放的窗口、迎賓的客廳、美麗的名片和旅遊的龍頭。
開放的窗口。張家界口岸是國家一級口岸,荷花機場是武陵山片區唯一的國際機場,湖南兩個國際機場之一。
迎賓的客廳。張家界是省外遊客來湖南的重要目的地和境外遊客來湖南的首選目的地。
美麗的名片。張家界擁有世界絕版的旅遊資源,奇峰三千、秀水八百,被喻為「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森林覆蓋率全省第一,生態環境質量良好。
旅遊的龍頭。張家界是湖南旅遊的核心吸引物,歷屆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張家界定位為湖南旅遊的龍頭進行重點支持和培育。經過建市30年的發展,張家界旅遊產業發展已具備較好的基礎,城鎮建設框架初步成型,湖南旅遊的龍頭作用得到較好發揮。
張家界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5.28%,其中土家族約佔66.43%,白族約佔6.45%、苗族約佔1.62%,民族文化濃郁獨特,全市有非物質文化遺產15類730多項,桑植民歌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家界是革命老區和賀龍元帥的故鄉。市域曾是湘鄂西、湘鄂邊、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區域,四個區縣均為國家一級「蘇區」,先後有20多萬人參加革命,其中紅軍2萬多人,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有6萬多紅軍將士和革命群眾英勇犧牲。賀龍元帥的故鄉在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在桑植縣劉家坪白族鄉。
張家界是武陵山區。處武陵山脈腹地,四個區縣均為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核心區域。
張家界是生態功能區。屬長江流域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區,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9.6%,有市級以上森林公園6處,其中國家森林公園4處。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81種,建有市級以上自然保護區8個,其中國家級2個,保護區面積約占總面積的1/10。張家界大鯢、張家界椪柑、湘西黃牛、杜仲、茅岩莓茶等特產聞名遐邇。
張家界同時也是知名旅遊區。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武陵源風景區217.4平方公里石英砂岩峰林世界絕版,全市有各類景區景點300多個(其中等級旅遊區18家),旅遊交通便捷,有各類賓館酒店近1000家(其中星級賓館43家),床位6.36萬張。2017年全市全年共接待遊客7335.81萬人次,同比增長19.41%;過夜遊客3469.44萬人次,同比增長21.45%;實現旅遊收入623.78億元,同比增長21.86 %。旅遊業佔GDP的比重超過50%。旅遊業是我市主導產業。
第二部分、張家界旅遊資源
一、5A級景區
1.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是張家界核心景區,是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天子山、楊家界四大景區組成,總面積398平方公里,屬砂岩峰林地貌,素以峰、谷、水、林、洞著稱。
(1)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自然風光以峰稱奇、以谷顯幽、以林見秀。其間有奇峰3000多座,如人如獸、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氣勢壯觀,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之美稱。主要景區有黃石寨、金鞭溪、袁家界和楊家界。
1黃石寨: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境內最著名的景區,素有「不到黃石寨、枉到張家界」之說。相傳,張良師傅黃石公曾到這里煉丹,黃石寨因此而得名。黃石寨位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中部,為一巨大方山台地,堪稱武陵源最美觀景台。境內主要景點20餘處。代表景點有天書寶匣、南天一柱、定海神針、天然避畫、摘星台、五指山、金龜岩等。
2金鞭溪:位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東部,因流經金鞭岩而得名。金鞭溪西匯琵琶溪、東入索溪,是一條曲折幽深的峽谷。兩岸風景秀麗,景點目不暇接,代表景點有金鞭岩、神鷹護鞭、紫草潭、千里相會等。
3鷂子寨:位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東部,以險著稱,據說鷂子都難以飛過,所以取名鷂子寨。玉兔望月、老鷹嘴、指點江山、梭標峰、凌空驚魂、千山萬壑、排山倒海等。
4袁家界:位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北部,東鄰金鞭溪、遠眺鷂子寨、南望黃石寨。是鑲嵌在武陵源核心景區的一顆明珠。相傳後唐時期,黃巢起義失敗後,黃巢手下有一袁姓將士躲避追捕在此隱居,並以自己姓氏命名這里為「袁家界」。代表景點有天下第一橋、迷魂台、後花園等。
(2)索溪峪景區
索溪峪景區以地貌多種和景類齊全而動人心弦,與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相連,北與天子山毗鄰。主要景區有水繞四門、十里畫廊、西海、百丈峽、寶峰湖和黃龍洞。
1水繞四門:位於索溪峪景區西部,原名止馬塌,境內因有三條溪水分別從西、北、南三谷口流出,最後匯後索溪,故稱水繞四門。代表景點有張良墓、四十八將軍岩等。
2西海:位於索溪峪景區的西部,有「峰海」之稱。峰海、林海和雲海合一,即為西海之特色。主要景點有猴園、南天門、天台、無字碑、寶峰塔等。
3百丈峽:聳立於溪流旁,高約300米,長約800米。相傳,明朝初年農民起義軍領袖向大坤曾在此與官軍交戰達一百次之多,故又名「百仗峽」。代表景點有百丈峽壁、摩崖石刻等。
4十里畫廊:位於索溪峪景區西北部。主要有壽星迎賓、轉閣樓、采葯老人、三姊妹峰等。
5黃龍洞:黃龍洞屬典型喀斯特,享有「世界溶洞奇觀」、「世界溶洞全能冠軍」、「中國最美旅遊溶洞」。
6寶峰湖:為群峰環抱的人工湖,原名施家峪水庫,因境內有寶峰山而更名。代表景點有寶峰飛瀑、高峽平湖、寶峰寺等。
(3)天子山景區
位於武陵源北部,因明初土家族領袖向大坤自稱天子而得名,素有「峰林之王」的美稱,東、西、南三面石峰林立,溝壑縱橫。主要景區有石家檐、茶盤塌、老屋場、鴛鴦溪、黃龍泉、鳳棲山。
1石家檐:位於天子山景區北面,代表景點有賀龍公園、御筆峰、仙女獻花、武士馴馬、戰將台、神堂灣、上天子廟遺址等。
2茶盤塌:系天子山一台地,台地頂面平坦,周邊懸崖絕壁。代表景點有大觀台、一步難行、仙人橋、天子座等。
3老屋場:相傳為向王天子舊居遺址。代表景點有天子峰、雲中經、空中田園、神兵聚會等。
4鴛鴦溪:以瀑布眾多為奇。代表景點有天子廟遺址、鴛鴦溪瀑布、六月飄雪等。
5黃龍泉:為高台地石英砂岩峰林景觀,代表景點有將軍岩、城牆岩、和尚洞、黃龍泉等。
6鳳棲山:為高台地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代表景點有御書岩台、屈子吟、下天子廟遺址、鳳棲山等。
(4)楊家界景區
楊家界景區東接張家界,北鄰天子山,是武陵源四大景區中最後一個開發的景區。境內主要景區有香芷溪、清風峽。
1香芷溪:舊名箱子溪,因相傳向王天子在此埋有金箱銀箱而得名。代表景點有一步登天、空中走廊、烏龍寨、六郎峰等。
2清風峽:又叫龍泉峽,代表景點有天波府、龍泉瀑布等。
2.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門山是山嶽型自然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5A級旅遊區。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城區南郊8公里,海拔1518.6米,是張家界海拔最高山,也是張家界的文化聖地,被尊為「張家界之魂」、「湘西第一神山」。張家界火車站和張家界荷花機場座落山前,高速公路直達。
天門山古稱嵩梁山,三國時期嵩梁山忽然峭壁洞開,玄朗如門,形成迄今罕見的世界奇觀——天門洞,吳帝孫休認為這是吉祥的徵兆,於是將嵩梁山改名天門山,山下置天門郡,也就是今天的張家界市。
二、4A級景區
1.黃龍洞旅遊區
黃龍洞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文明風景旅遊區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精品景點,堪稱絕世奇觀,具有巨大的旅遊價值。現已探明的洞底總面積10萬平方米,全長7.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洞體共分四層,洞內有著名的迷宮、龍舞廳、響水河、天仙水、天柱街、龍宮六大精彩景區。整個洞內洞中有洞,樓上有樓,洞穴奇觀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其規模之大、鍾乳石之多,形狀之奇,在國內外溶洞中極為罕見,被中外溶洞專家譽為世界溶洞的「全能冠軍」。
2.寶峰湖旅遊區
寶峰湖景區屬張家界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首批5A級景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地帶,距武陵源區政府1.5公里,距天子山8公里,距黃龍洞8公里,整個景區佔地4107畝,主要由鷹窩寨、寶峰湖兩大部分組成,其中位於景區東南部的寶峰湖因其位於山頂之上而尤為著名,整個湖面面積15公頃,湖長2.5公里,平均水深72米,最深處達到119.5米,被譽為「世界湖泊經典」。
3.賀龍紀念館
賀龍紀念館坐落在洪家關賀龍故居對面的馬頸塔,距桑植縣城13公里,與賀龍故居、賀龍橋成倚角狀,是由天龍溪、玉泉河、魚鱗溪三水環繞酷似葫蘆形的半島,四周有陳家山、韋家山、王家山、泉峪山和楓香山5條蔥蘢山巒,宛如5條蟠龍聚首拱衛該地,俗稱「金線吊葫蘆」、「五龍捧聖」的風水寶地。
館舍由八個展廳組成,陳列著兩把菜刀鬧革命、南昌起義、創建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國家體育事業奠基者、國家軍隊重要領導人、賀龍同志永遠活在人民心中、中小學生思想教育展廳幾大塊內容。
4.土家風情園
張家界土家風情園,南倚天門,北靠澧水,永定衛末代土司覃純一被朝廷封為世襲千總後建造,距今近三百年歷史,是西南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城。土司城佔地120多畝,集吊腳樓群,走馬轉角樓群為一體,是土家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和凝聚地。城內遺存著大量的珍貴文物,素有「南方紫禁城」之稱。2002年建築奇觀「九重天吊腳樓」和「千人茅古斯」一並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2003年被列入了國家AAAA級景區、張家界旅遊精品線路。是來張家界考察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藝術界人士的必到之處。
5.江埡溫泉度假村
江埡溫泉泉水清澈碧透,泉水出口溫度常年保持在54℃左右。據權威機構檢測,江埡溫泉水富含鎂、鈣、鋅、硒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其中鎂的含量高達5.35,是普通地表水的5倍以上。鎂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體細胞內重要的陽離子,也是生物機體中含量較多的一種正離子,在細胞內的含量僅次於鉀離子而居第二位。
6.張家界·大峽谷旅遊風景區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位於湖南省的張家界大峽谷4A級景區內,兼具景區行人通行、游覽、科教、蹦極和舞台的功能。由上海世博會以色列館的世界著名設計師Haim Dotan(渡堂海)作建築設計。大橋為空間索麵懸索橋結構形式,跨度430米,橫跨整個大峽谷,橋面距谷底的相對高度約300米,橋寬6米,主梁全長375米,橋面全部採用透明玻璃鋪設,橋中心設有全球最高蹦極台和滑索平台。
7.萬福溫泉國際旅遊度假區
張家界萬福溫泉國際度假村地處中國溫泉之鄉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境內,是融中華福文化與溫泉沐浴養生文化和溫泉娛樂文化於一體的國家AAAA級景區。
萬福溫泉屬天然自涌溫泉,清澈碧透,常年恆溫53℃,富含偏硅酸、氡等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天然礦物質,既可直接飲用,又有醫療保健作用,據權威機構檢測,萬福溫泉是中國最大的氡溫泉資源。
8.溪布老街旅遊區
溪布老街是張家界人文景點中唯一的國家級4A景區,集非遺傳習所、傳承工藝、非遺傳統民俗文化展演、老戲園、美食老字型大小餐飲、傳統手工小吃街、高端休閑客棧、水上酒吧等為一體。是大湘西地區最大的非遺文化體驗、傳承、創新基地。
溪布老街北臨景區主幹道武陵大道,南依索溪河,西距核心景區世界自然遺產地僅800米,南距5A級景區寶峰湖僅600米、東距5A景區黃龍洞3000米,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捷,其周圍800米半徑內聚集近4萬張床位。
三、3A級景區
1.軍聲畫院
張家界軍聲畫院本著「純朴、自然、創新」的文化理念,將藝術與市場相結合、將文化與旅遊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產業之路,已成為張家界乃至湖南的一張藝術名片。
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與創新探索,畫院已經形成了獨特且具有標志性的藝術風格,研製出了屏風系列、門窗系列、窗簾系列、陶瓷系列、框式系列、瓦片系列等不同規格和不同形式的砂石畫系列產品逾千種,年生產本土及外埠各類題材砂石畫上萬幅,並擁有5項實用新型專利,具有「環保畫種」、「綠色畫種」的美譽。
2.老道灣旅遊區
老道灣因春秋戰國時期,縱橫家鼻祖智聖鬼穀子在此練功修行,收徒傳道而得名。景區位於張家界市永定區天門山西北峽谷,風光秀美、氣候宜人,以獨有的自然峽谷風光觀賞及娛樂遊玩項目著稱:景區內飛瀑幽潭(五步一潭,十步一瀑,湘西地區最大的天然瀑布群),峽谷風光旖旎,負氧離子含量峰值可達20萬/立方厘米;世界名貴花卉齊聚,打造「七彩老道灣」,高山滑索、滑道,山泉活水冰爽水世界,民俗風情酒吧街,浪漫樹屋客棧,陽光玻璃度假酒店,國際房車、帳篷營地等。
四、紅色旅遊景區
桑植縣洪家關賀龍故居、賀龍紀念館、紅軍烈士陵園。
桑植縣劉家坪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碑/紀念館)
桑植縣橋自灣廖漢生故居
武陵源天子山賀龍公園(賀龍銅像、賀龍陵墓)
永定區湘鄂川黔根據地紀念館(湘鄂川黔革蘇維埃紀念館)
五、旅遊風情鎮
永定區王家坪鎮、武陵源區天子山鎮、桑植縣利福塔鎮
六、鄉村旅遊
永定區尹家溪鎮馬兒山村、永定區王家坪鎮石堰坪村、永定區王家坪鎮關水坪村、永定區羅水鄉龍鳳村、慈利縣江埡鎮九溪村、桑植縣利福塔鎮苦竹河村、桑植縣芙蓉橋白族鄉芙蓉橋村、桑植縣官地坪鎮杜家坪村
七、經典戶外旅遊線路
1.檳榔谷:檳榔谷位於永定區羅塔坪鄉,是驢友對該鄉戶外線路的統稱。羅塔坪鄉地處永定區西南邊陲,東臨溫塘鎮,北靠青安坪鄉,西與湘西州永順縣接壤。離張家界市區56 公里。羅塔坪鄉的檳榔坪村、一灣水村、鹽井村、黃土界村、四官峪村、羅塔坪村、太平村、水田坪村、瞿家包村9個村落連成一圈,圈內便是檳榔谷戶外旅遊的活動范圍。檳榔谷著名景點有星之谷、迷洞、天使之城、檳榔孔、黃土界山脈、「草泥馬」峰、駐馬溪、雙峰岩等。
2.七星山:七星山位於永定區天門山境內,與天門山、熊壁岩、崇山三山毗鄰,海拔在1500 米以上,七星山頂部為一巨型丘陵台地,期間分布大小山頭有百餘個,尤以七座山峰海拔最高,並呈「北斗七星」模式分布,七山亦按七星命名。
3.紅河谷:紅河谷位於永定區天門山鎮,是堡子界林場腳下的一條溪谷,原名山羊溪,因溪中多紅石頭,當地人又稱之為紅岩溪。 整個溪谷植被茂盛,蔥翠欲滴、陰翳蔽日。是一處尋幽避暑勝地。
4.崇山: 崇山位於永定區後坪鎮,與天門山相連,東以仙人溪與天門山為界,西南涉及永順縣境。面積約23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 米。山頂部較寬平坦,面積約4 平方公里,耕地3000 余畝。昔有驩兜冢於此,《大清一統志》載:「崇山絕頂有巨壟,傳為驩兜冢」。其山頂今存驩兜墓、驩兜屋場、驩兜廟等古遺跡,民間也有很多關於驩兜在崇山征戰的傳說。
5.清風峽:清風峽地處武陵源區中湖鄉野溪鋪村,峽谷全長5.8 公里,峽谷中除了當地鄉民就地取石材、逐年壘砌而成的簡易游道和一處似土家院落般的遊客服務點和露營營地,幾乎沒有人工雕鑿的痕跡。盤繞於石壁上的千年古藤,外界罕見的五色高山杜鵑,峽谷兩側峰隨路轉的峰牆峰林,落差約70 米傾瀉而下的龍泉飛瀑都是這里的獨特景觀。清風峽內有大批特色客棧集中地,是萬千自駕、背包遊客享受慢旅遊時光的好去處。
6.鷂子寨:鷂子寨位於張家界森林公園東北部,原名竭功山,因地勢險絕,人跡罕至,是鷂鷹繁衍生息之地,被稱為鷂子寨。鷂子寨海拔1050米,山頂為一狹長台地,面積約11.6公頃,山頂南北長1400多米,東西寬100米左右,是一座東、北、西三面絕壁的凌空觀景台,寨周圍峽谷幽深,奇峰如林,溪澗如帶,植被繁茂。是森林公園內游覽線路最長,游覽區面積最大,景點最多,最為奇險,最具有原始風貌的景區,以險、奇、雄、野而著稱,是戶外徒步的最佳之地。鷂子寨游覽線已開辟了百應谷、珙桐灣、花香峪三條上下山游道和鷂子寨環寨及青松嶺兩個山頂游覽區,開發了100多個景點和觀景台,其中玉兔望月、老鷹嘴、指點江山、梭標峰、凌空驚魂、千山萬壑、排山倒海等景點堪稱奇絕。
7.寶峰山:寶峰山,又名寶鳳山, 位於武陵源協合鄉,海拔1212.4米。四周圍都是懸崖峭壁,僅有一條山徑可登峰頂,沿途有穿岩屋、雲盤岩、風頭山,滴水洞、寶峰寺、五華山、獅子山、紅岩屋、箱子岩等景點,主要旅遊方式有登山、徒步和攝影等,是一塊尚待探秘的處女地。
8.八大公山:八大公山位於桑植縣西北部,西與湖北的宣恩、鶴峰兩縣毗鄰,由斗篷山、杉木界、天平山三大林區組成,面積4.49萬公頃,海拔自346 米到2003 米。八大公山是澧水的發源地,是省境內亞熱帶最完整、面積最大原生性常綠闊葉林區,世界罕見的物種基因庫。被列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八大公山距張家界市區140公里,桑植縣城89公里,經張桑、桑鶴、桑龍公路均可達。是集自然保護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山嶽型科考探險、避暑休閑的旅遊風景區,被稱為「湖南最佳避暑聖地」。
9.四十八寨:四十八寨位於慈利縣東部廣福橋鎮,地處慈利、桃源、石門三縣交界地帶,面積達40餘平方公里。境內有120多座形態各異的奇秀山峰,傳說闖王李自成在此建立聯明抗清根據地時,依山就勢建了48座雄偉山寨,並在山寨周圍攔關設卡造36宮、72殿,劈山移土建造近萬畝軍糧梯田。如今,還存有不少遺跡。
八、主題博物館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張家界(中國)大鯢生物科技館、張家界市博物館
九、旅遊文化演藝劇場
《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張家界•魅力湘西》、《煙雨張家界》
以上可以作為你的參照資料。
Ⅳ 張家界旅遊業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我個人認為,張家界的旅遊發展應當從人文角度出發。原因如下:
一、張家界有神秘、獨特的「湘西文化」,這是能夠發展人文類旅遊的物質基礎。
二、張家界的基礎設施已經在最近幾年有了很大改善,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去完善人文旅遊。
三、自然景觀旅遊已經達到一種極端,例如當年的《阿凡達》事件。這是一種不太正常的市場競爭的結果。自然景觀旅遊對生態的破壞的嚴重程度是顯而易見。長期的佔用,必然會引發「不良反應」。
四、就現階段的國家政策來說,人文建設是較重要的任務,重新將「湘西文化」拿出來進行包裝,能在政策上得到發展。
五、古老的中國未知實在太多,在發展、研究「湘西文化」中也能為其他的考古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六、目前中國市場已經國際化了,「湘西文化」能夠開辟廣闊的國際市場。
Ⅵ 張家界市旅遊從業人員有多少有歷年資料更好
據統計,作為首批 「國家旅遊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城市,當地旅遊行業各類從業人內員約有10萬人,大多數都未容評級,占總數的56.6%;已評技能等級的旅遊人才總數只有116人,其中高級工只有14名,技師只有2名,高級技師為4人。相對來說,高層次人才比例相當小,高層次旅遊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近來,湖南省張家界市立足實際,全力抓好2萬名旅遊管理人才的培養。自2010年國家旅遊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啟動以來,張家界旅遊產業的提質升級使張家界對各方面優秀旅遊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
按照張家界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立足服務張家界旅遊產業發展的需要,到2020年,張家界計劃培養2萬名能夠滿足旅遊產業發展要求、與建設世界旅遊精品相匹配、在全省乃至全國有較大影響的旅遊產業人才,特別是大力培養一大批旅遊產業經營管理的骨乾和精英,助推張家界打造世界旅遊精品的步伐。
Ⅶ 廣州去張家界旅遊攻略
廣州到張家界旅遊是非常方便的,從廣州白雲機場到張家界荷花機場有直飛的航班,每天23點從白雲機場起飛,費用在1000左右。火車每天也有三趟車從廣州直達張家界,每天的13點,19點,20點發車,卧鋪費用在400左右。自駕1030公里左右,需要時間11小時,過路費465元.出發之前預定好行程,酒店,門票等。這里推薦一條經典的五日游路線:
行程安排
第一天:金鞭溪+十里畫廊+黃石寨
上午:
張家界小螞蟻管家的導游與司機在張家界市區接站,然後乘坐空調旅遊車前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到達景區門口大約需要50分鍾的車程,購票後(森林公園大門票248每人已包含)入園開始遊玩。
金鞭溪: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之一,這里山水結合,風景絕美,還可以與可愛的野生獼猴零距離接觸。
在導游的陪同下沿途我們可以看到著名景點:
觀音送子、豬八戒背媳婦、神鷹護鞭、劈山救母、西遊記外景拍攝地、長壽泉、千里相會等景點。
(觀音送子)
第五天:暢游千年古鎮鳳凰古城
暢游千年古鎮鳳凰古城,下午送團
上午:
早餐後游在導游的陪同下開始參觀鳳凰古城九景(含門票148元/人):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楊家祠堂、東門城樓、沱江泛舟、萬壽宮、崇德堂、陳寶箴老宅、虹橋藝術樓
鳳凰古城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城內石板小街,古代城樓,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漿聲舟影,山歌互答;悠閑鳳凰古城、沙灣民俗風情一條街、苗家薑糖、土家銀飾、西蘭卡普、竹器等工藝品琳琅滿目,鳳凰血粑鴨、酸魚等十大名菜及各種小吃讓人垂涎欲滴!
游鳳凰古城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錯綜復雜的石板巷道里、人頭攢動的茫茫人海中,遇見那個你想遇見的人
下午:
旅遊車經吉首(適合在吉首中轉的可安排在吉首送團)返張家界送團,結束愉快的旅程!(約下午18:00返回到張家界市內)
住宿:無
用餐:早、中餐(已包含) 晚餐(無)
提示:
1若遊人時間充足可自行在鳳凰增加遊玩天數,鳳凰古城比較小,多餘的時間客人可自行安排
2鳳凰至吉首一個小時多車程,至懷化二個多小時,至張家界四個小時車程,請注意返程車票時間
費用說明
費用包含:
一、住宿:含四晚住宿
二、門票: 包含所列行程中景點門票(不含景區索道、觀光電梯、觀光小火車費用);
三、用餐: 以上線路含景區內用餐2早餐6正餐,用餐標准按人數相應安排;
四、交通: 含行程中所有交通費,全程旅遊空調專車。
五、管家: 含管家全程貼心服務費用;
六:保險: 含旅行社責任險、景區意外險;
【溫馨提示】 有人說300元包你在張家界玩2天1晚,而且吃、住、行、游,及導游工資什麼都包!我想說很多人會很心動有木有?但接下來分分鍾讓你掉入陷阱!仔細地想一想,天上會掉餡餅嗎?NO!給你算筆賬就明白了,光「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門票就要花掉258元,這是國家5A級景區,是不可能免票的,再加上吃(本地人吃個蛋炒飯也要10塊錢)、住,交通、保險、導游工資,這些費用在哪裡產生呢?接下來隱性消費,各種附加費用,購物陷阱!這都是傳統不正規途徑的爛招!! 注意:有人低價吸引遊客後就會產生大量隱形消費來詐取利潤,張家界小螞蟻旅遊的價格是符合市場行情的,而且在同行業中同樣的產品價格是最低的,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張家界的品質招牌,用品質感動顧客!試問一個以低價且不產生利潤的公司能生存嗎?希望大家會算賬,算對自己有利的賬!!
注意事項
1、本地屬於山區,住宿跟大城市相比有差距,入酒店時,請檢查房間里所有設備及用具,如有損壞缺少及時聯系酒店,切勿大意。請遊客自行保管好自己的行李物品,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若有遺失我社只協助報案追討,但不賠償損失。
2、備注說明:團隊游覽中不允許擅自離團,如擅自離團由此造成未參加行程內景點、用餐、房、車等費用不退,旅行社亦不承擔遊客離團時發生意外的所有責任。
3、請客人帶好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小孩帶好本人有效戶口本原件,客人必須持有身份證原件才可以購團隊票,如因未攜帶身份證產生的門票差價由客人自理。在不減少行程景點的情況下,導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景點先後順序。
Ⅷ 旅遊給湖南張家界帶來了哪些積極作用
張家界市原名大庸市,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地級市,1994年4月更名為張家界市。它位於湘西北邊陲,澧水中上游,武陵山脈橫亘其中。全市轄永定、武陵源兩區和慈利、桑植兩縣。總面積9516平方公里,總人口160萬,其中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7%。張家界氣候宜人,屬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8℃ ,是旅遊觀光、度假療養的理想之地。
張家界鍾靈毓秀,天工造化,旅遊資源的種類齊全、特色鮮明、品位很高。
張家界是大自然丹青妙手的傑作,是各種野生動植物的天堂。這里擁有天下無雙的自然山水,如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景區內群峰競秀、險峽深澗、飛瀑流泉、崖樹斜逸、靈草遍被、鳥鳴猿啼,融「峰、林、洞、湖、瀑」於一身,集「幽、野、奇、秀、險」為一體,可謂「五步一個景,十步一重天」,「人在山中走、宛如畫中游」,被中外遊人譽為「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真正的「世外桃源」和「中國山水畫的原本」。
在武陵源核心景區的周邊,張家界境內還有眾多各具特色的自然生態景觀與之相呼應。如「亞洲第一溶洞」九天洞、「楚南名山」五雷山、「武陵之魂」天門山、「天然博物館」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與浪共舞」茅岩河漂流等。
得益於曾經的「養在深閨人未識」,得益於張家界人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淳樸天性,在人與自然沖突不斷的現代社會,張家界宛如一塊人間凈土、世外桃源。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7%。景區的森林覆蓋率更高達98%,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這里的大氣中負離子含量比一般環境要高出100到400倍,每年空氣質量達二級以上的天數近90%,其中景區已穩定達到國家一級標准。主要水域90%以上的斷面達到國家地表水的Ⅰ、Ⅱ類標准。
張家界還是「野生動物的樂園」、「植物的基因庫」。這里擁有特有植物15科31種,特有野生動物7種。2006年,生物學家在張家界發現了我國又一大新物種——天門山杜鵑。置身張家界景區,你不難發現雲豹、獼猴、林麝、野豬、靈貓、黃腹角雉、穿山甲等穿行於茂密的林間,大鯢(俗稱娃娃魚)嬉戲於清澈的小溪山澗,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的鴿子花(學名珙桐)在樹葉的映襯下翩翩起舞,以及長蕊杜鵑、龍蝦花、春蘭等點綴於無垠的綠海。
張家界不僅是國內外知名的風景區,也是紅色革命老區,這里是賀龍元帥的故鄉和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張家界有10萬多人參加紅軍和地方武裝,投身血與火的斗爭,為革命英勇捐軀的烈士多達2萬人。可以說,張家界的山山水水,無處不留有紅軍戰士和革命群眾奮斗的足跡,無處不灑有革命先輩殷紅的熱血。
張家界市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產業的號召,把發展紅色旅遊作為旅遊工作的重點,制訂了《2004-2010年張家界市紅色旅遊發展規劃》,重點打造一批紅色旅遊精品景區和線路,推出紅色旅遊和綠色生態旅遊相結合的產品系列,使遊客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獲得真的感悟、善的激勵和美的享受。目前,「張家界-桑植-永順-吉首-銅仁」線路已被編入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名錄;桑植縣賀龍故居和紀念館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永定區湘鄂川黔蘇維埃革命紀念館是全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茅岩河九天洞景區內的苦竹河鎮、茅岩峽谷,核心景區內的天子山賀龍公園、金鞭溪等精品游覽線,都是當年紅軍活動、戰斗過的地方。
張家界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千百年來,土家族、白族、苗族、漢族等33個民族的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和睦相處。門類眾多的民間文化,古樸濃郁的民俗風情,精彩叫絕的民族體育,別具一格的民族服飾,風味獨特的民族飲食等等,構成了一幅幅獨特而雋美的畫卷,與張家界景區秀麗的自然風光相得益彰。2006年,桑植民歌、土家擺手舞、茅古斯舞、土家織錦技藝均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張家界還擁有異彩紛呈的文物資源。據統計,全市現有國家一級文物41件,二級文物186件,三級文物1183件,文物標本2萬余件,民族文物8000餘件,革命文物3000餘件。全市共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兩處:賀龍紀念館(含賀龍故居)、湘鄂川黔蘇維埃紀念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五處:普光寺、玉皇洞、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興國寺梅花殿、老院子等。這些歷史文化精品,給張家界秀麗壯美的山水賦予了靈魂,使自然的山水變得如夢似幻、越發神奇。
張家界因奇山得名,因旅遊立市。建市以來,張家界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地實施旅遊帶動戰略,全市旅遊產業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近年來,張家界市抓住國家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機遇,積極爭取支持,大力招商引資,加快了水利、能源、交通、通訊、環保以及城區和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如今,全市水電裝機容量達49萬千瓦。郵電通訊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形成了以張家界荷花機場、張家界二級火車客運站、公路網路及標准游路為重點的立體交通體系。擴建了荷花機場,開通了國際航班,旅遊專列朝發夕至,建成了長沙至張家界的高速公路。開發旅遊區(點)12個,建成游覽線30多條,鋪設游道300多公里,先後建成了黃石寨索道、天子山索道、水繞四門觀光電梯和天門山索道,景區道路也已改造升級。市區到各景區公路、連接不同景區的公路均已建成通車。
張家界旅遊產業生機勃勃。幾乎每年都有新的旅遊景點對外開放,每月都有新的賓館、酒店掛牌營業。全市有12個景點被評為「百姓喜愛的湖南百景」。開發了龍王洞、老院子等新景點,修建了江埡水庫旅遊碼頭一期工程,改造茅岩河、索水的漂流碼頭和公路,天門山景區開發、黃龍洞廣場等項目進展順利。全市擁有各類賓館飯店400多家,其中星級酒店73家。旅行社64家,其中國際社14家,各語種導游員3300餘名,日接待能力達8萬人。旅遊運輸公司4家,旅遊車輛673輛。張家界先後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全國文明風景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張家界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勝地。
在旅遊業的帶動下,全市的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都有了長足發展。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效益顯著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明顯改善,扶貧攻堅取得重大突破。招商引資也取得了顯著成效,逐步形成了以植物活性提取物為主的綠色生物醫葯、以農林副產品為主的綠色旅遊商品、以水能資源綜合開發為主的綠色清潔能源三大產業。連續幾年舉辦的「國際森林保護節」、「旅遊商品設計大賽」、「旅遊商品博覽會」等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旅遊商品生產發展到140家企業,15大類2220多個品種。此外,依託資源與生態優勢,全市發展反季節蔬菜、葛根、山野菜等旅遊商品生產基地16萬畝,走出了一條前景廣闊、效益可觀的農業產業化新路。
2006年,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在張家界考察時提出「把張家界打造成世界旅遊精品」,這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大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標,是從世界旅遊發展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它為張家界旅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圍繞建設「世界旅遊精品」的宏偉目標,張家界致力於推進旅遊產業的提質升級,致力於城市管理和建設。2006年,全市以創建全國5A級旅遊景區為抓手,進一步加大了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張家界火車新站已基本竣工並將投入運營,機場、空港口岸正在擴建。倡導為遊客提供人性化服務,先後涌現出了趙明健、黃石寨黨支部和金鞭溪女子保潔隊等一批全國旅遊行業先進典型。圍繞城市建設開展的國家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最佳旅遊城市、環保模範城市和森林城市創建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旅遊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與美國、法國、德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和黃山、九寨溝、桂林、長沙、常德等旅遊城市的橫向聯合日趨緊密。利用中部博覽會的平台,與中部6省52個旅遊城市締結聯盟,共建和諧旅遊,促進中部崛起。2006年,張家界還成功舉辦了轟動全球的俄羅斯空軍特技飛行表演、國際森林保護節、旅遊商品博覽會和首屆國際美食文化節。
張家界旅遊的創新與發展結出了累累碩果。2006年,張家界接待國內外遊客1675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12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9.4億元,分別比1994年張家界荷花機場開通時增長了15.7倍、112倍和70.8倍。全市生產總值127億元,增速繼續保持湘西地區領先地位。
2006年9月22日張家界市第五次黨代會響亮提出「高舉科學發展觀偉大旗幟,努力建設世界旅遊精品」,動員全市人民圍繞精品做文章,開發一流的旅遊產品,建設一流的旅遊設施,創造一流的旅遊服務,樹立一流的旅遊品牌,逐步實現旅遊產品由單一的觀光型向觀光休閑度假復合型轉變,使張家界成為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的旅遊目的地。
千年古城,萬千變化。昔日的天門古郡業已成為今天的國際旅遊新城。展望未來,張家界人將高舉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旗幟,上下同心,攜手並肩,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業績,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Ⅸ 張家界旅遊~2010年
今年沒有,如果有的話網路上會發出來的
Ⅹ 張家界旅遊景區發展的優勢
一、自然資源得天獨厚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張家界奇絕天下的石英砂岩大峰林景觀,屬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發育地區。既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實,又有「放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之稱,自然景觀在世界上絕無僅有,獨一無二。
二、旅遊品牌中外馳名
張家界目前集「世界自然遺產」、「第一批世界地質公園」、「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三塊金子招牌於一身,可以說是享譽全球,聞名遐邇。
三、區位優勢日趨顯現
從全國來看,張家界地處中部,鐵路、航空、公路交通條件十分便利,作為一個中等旅遊城市,具有「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優勢,以張家界為中心輻射到國內外各主要客源地的交通運輸,具有距離和成本上的優勢。
四、產業成熟度相對較高
張家界旅遊開發與改革開放是同步進行的,歷經20年發展,在旅遊基礎設施、旅遊行業管理成熟有效的建設和管理經驗。通過景區大拆遷,制定《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使景區規劃管理走上了科學、環保、資源永續利用的依法管理的軌道,走出了一條旅遊開發與資源保護並重的旅遊產業發展新路。景區管理也正在由粗放型向精細化、標准化方向發展。旅遊從業人員素質較建市之初,已有了質的飛躍。尤其是導游管理日趨規范,導游素質在全國旅遊界享有美譽。
五、人文民俗積淀深厚
張家界市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由於地處湘西北,歷史上民族遷徙、交流、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以硬氣功、民族歌舞為特色的土家族文化和白族文化等民俗文化遺產豐富。賀龍元帥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地等也是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紅色人文旅遊資源。
六、旅遊管理具有首發優勢
無論是行業管理,還是景區管理,無論是服務質量,還是服務設施,無論是常規旅遊,還是假日旅遊,在張家界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為規范,基本做到了安全、衛生、文明、有序、滿意。
七、巨大的旅遊市場
據統計,從1988年至今,張家界市旅遊接待人次和旅遊總收入除個別年份外,總體上是呈逐年大幅上升趨勢
八、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張家界旅遊業是湖南省旅遊業的龍頭。在湖南省規劃的50個產業集群中,省政府又適時將張家界旅遊商品開發編入到產業集群戰略之中,這既是對張家界旅遊商品開發多年來工作的肯定,也是下一階段的工作基礎。市委市政府多次會議提出,要大力培育發展旅遊商品產業集群,是張家界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選擇,是抓住中部崛起給予,培育壯大旅遊商品產業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