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產業發展的調研文章
❶ 如何圍繞五大發展理念做強做大旅遊產業的調研報告
圍繞五大發展理念做強做大旅遊產業的調研報告必須原創給你。。。。。。
❷ 關於進一步強化旅遊業對縣域經濟發展帶動作用的思考的調研報告
旅遊業是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在服務業中占據先導地位,具有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等諸多優點。作為一門新興產業,旅遊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一、郴州旅遊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郴州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通過全市各級、各部門及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郴州的旅遊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目前已初成規模。
1、旅遊收入位居全省前列。據統計,2007年全市旅遊總收入為55.6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國際旅遊外匯收入94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2.0%,國內旅遊收入55億元,同比增長10.3%;接待國內外遊客909.1萬人次,同比增長21.0%,其中:接待國際旅遊人數35168人次,同比增長30.1%;全市主要景區接待各類遊客379.0萬人次。隨著我市旅遊業的快速增長,其省內市場佔有率也不斷上升,旅遊總收入規模居前。2007年郴州旅遊總收入佔全省的比重為7.6%,旅遊總收入在全省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3位。
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據測算,2007年,郴州旅遊產業共創造增加值28.4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為4.4%,與2005年(4.3%)比,比重上升了0.1個百分點。2007年,全市GDP增長12.3%,其中旅遊產業帶動的約為0.32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2.6%。旅遊產業對我市經濟發展的貢獻逐年加大,支柱產業地位已逐步形成。
3、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07年底,全市旅行社已發展到35家,旅遊星級飯店31家,總床位4萬多張。不僅完成了對莽山、熱水溫泉、東江湖等古老景區、景點的改造、擴建和整修,提升旅遊產品檔次,而且加大了對新景區、景點的開發力度,開發出了陽山民居、王仙嶺、五島一村等一批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新旅遊景區。到2007年底,全市國家等級景區和工農業旅遊示範區達16家,並通過加大交通設施建設,實現了各城市與景區之間、景區與景區之間的便利往來,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門類齊全、交通便利的旅遊網路體系,並被國家評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4、「優秀品牌」吸引力不斷增強。作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郴州市區和資興市的山水美景對省內外和港澳台地區旅客的吸引力不斷增強。2007年,郴州市區及資興市旅遊收入為30.0億元,佔全市旅遊收入比重的53.9%,同比分別增長10.6%、0.1%;接待旅遊人數387.5萬人次,同比增加42.6萬人次,增長12.4%。可以看出,作為優秀旅遊城市仍是全市旅遊業發展的主力,且吸引力在不斷增強。
❸ 旅遊業社會調查報告
人力資源調查報告
作為旅遊業的四大支柱之一,旅遊飯店是旅遊者補充能量的重要基礎設施。旅遊飯店具有人力資源密集的特點,且其服務產品質量直接與員工的工作狀況相關。因此旅遊飯店的人力資源開發就顯得猶為重要。基於此我們小組在對天泉賓館人力資源現狀進行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分析了其在人力資源管理開發中的不足,並提出了解決對策和措施。
我們小組於2006年4月20日對天泉賓館進行了實地的調查。並設計了「人力資源薪酬制度調查問卷」與「人力資源績效管理調查問卷」。通過對天泉賓館服務人員的調查。並對回收後的有效問卷和訪談記錄進行認真的審核,整理,歸納和分析。調查顯示天泉賓館人力資源基本狀況如下:
1.1 年齡結構
21~30歲這一年齡段的員工最多,佔36%;31~40歲的佔25%;20歲以下的佔17%;41~50歲的佔12%;50歲以上的最少只有6%。年齡結構逐漸趨向於合理。中級管理層中25~35歲這一年齡最多佔42%。而一般員工中21歲以下的佔31%。因為一般員工從事各項具體服務工作,勞動強度較大,無須具備太多管理經驗,所以年齡是較為年輕的。
1.2 性別與學歷結構
女性佔59%,男性佔41%。整體員工隊伍中高中或中專學歷所佔比例最高為28%。其次是大專佔21%,初中居於第三佔19%,本科佔18%,研究生最少。女員工中初中學歷比例最高,為22%;其次是高中或中專,大專,本科分別是15%,10%,3%。男性員工中則是高中或中專學歷比例最高,佔28%。以下為初中,大專,本科所佔比例分別是18%,12%,5%。可見飯店中男員工學歷普遍高於女員工。
1.3 培訓
天泉賓館員工的培訓形式主要以飯店自己培訓為主,培訓時間較低,培訓支出較低。
1.4 目前急需人才
按需求緊急程度依次是高級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營銷人才等。所佔比例分別為42%,29%。17%。
1.5 員工流失狀況
天泉賓館的流失率較高。流失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員工對薪水,福利,環境,條件以及升遷機會等不滿意。21~30歲是這一年齡段的員工流失率最高。而這一年齡段的員工占飯店員工人數的比重為36%。其流動對飯店管理的影響較大。
基於以上調查的基礎數據和相關資料,天泉賓館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存在以下隱性和顯性問題,主要表現在:
2.1 人員分布的不合理性,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奇缺
天泉賓館硬體設施已有較大發展,而配套軟體飯店人才卻是極其稀缺。天泉賓館旅遊飯店人力資源結構分布不平衡。從縱向來看,飯店不僅需要大量操作型服務人員,更需要大量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而且目前初中,高中與本專科等高級管理人才比例嚴重失調。同時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最為缺乏。相比而言,飯店中最受歡迎的是旅遊職校的學生。因為這個學歷層次的學生既有專業知識,又有操作能力,而學歷較高的本科生則在旅遊飯店實踐上有著較大的欠缺。
2.2 員工流失率高
人力資源是飯店生存和發展的保證,是飯店競爭制勝的關鍵因素。其服務產品的質量高低直接與員工的工作相關聯。員工的工作過程就是產品的生產與提供過程。天泉賓館對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如何開發認識不足,人力資源開發的手段方法落後。尤其是培訓作為開發的重要手段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創新意識較弱,未體現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對員工的管理也未從落後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轉變。這使員工得不到合理提升,必然選擇流動來達到目的。據統計,天泉賓館員工的年流動率一般超過了30%,一線操作服務人員流動最為頻繁,由於這部分員工目前缺口很大,加之其在飯店中的經濟待遇較低,而勞動強度很高,往往導致熟練員工的流動頻繁。
2.3 考核管理與提升機制不足
考核和提升機制是飯店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問題。對於天泉賓館的人員流失,從調查中可以看到,收入太低只是表面原因,而不能得到個人的發展空間是他們選擇離開的主要緣由。再深入分析,是其飯店人力資源機制存在問題。人力資源的培訓不被重視,大多數培訓缺乏新穎性和創造性,培訓方法不具吸引力,內容也不豐富,由於飯店考核和提升機制的不完善,加之飯店業本身具有季節性,脆弱性,綜合性的特點。行業特點決定了員工的流動是必然的。
天泉賓館人力資源開發對策
飯店的管理,可謂最為細微復雜的管理,而人的管理又是最根本的管理,抓人的素質管理,對飯店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保證服務產品質量,提高飯店效益的根本所在。所以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在飯店新一輪發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3.1 實施「人性化」管理,完善考核和提升機制,增強員工對飯店的歸屬感。
只有滿意的員工,才有滿意的客人。飯店員工的高流動性是目前存在於許多飯店的普遍現象,天泉賓館也不例外。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就要求賓館在經營管理中向他們的員工傳遞「員工第一」的人本思想。員工追求的不僅僅是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且是有發展前途的工作。因此,要加強飯店的文化建設,構建學習型賓館,培養員工的團隊精神,建立具有特色的激勵文化,加強員工與飯店的溝通,增強歸屬感。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賓館可以在內部推行競爭上崗。賓館還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關注員工職業生涯的規劃,使員工可以看到自己未來的發展目標,將個人目標與飯店
目標相連,使員工對賓館充滿信心和希望,使員工在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也使飯店
得到不斷發展。
3.2 實施以人力資本投資驅動的發展戰略
不少品牌飯店發展結果已經證實了這樣一個事實,飯店人力資本貢獻率的大小,與飯店對人力資本的投資能力和對人力資本的重視程度相關。天泉賓館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加大對飯店人力資源的開發強度。優化中高層管理人員隊伍的結構,加強飯店對全體員工的在職培訓的投資力度,使天泉賓館由物質資本投資驅動向人力資本投資驅動的階段轉變。如針對培訓,首先做好培訓的需求分析,即按照員工的需求差異(優勢,基礎,劣勢等)擬定可行的培訓計劃,實施有效的評估,制定出正確的培訓方案。培訓的內容應體現出及時性,多樣性等特點,並根據員工的需求進行培訓,使員工在培訓中真正受益,達到培訓的預期目的。
http://www.szhr.com.cn/index/rdjj/20051002-3.html
都是按你的要求找的,希望對你有用!!!!!!
❹ 一篇有關蕪湖方特的旅遊現狀及發展前景的調研論文
蕪湖方特現象帶來的思考與啟示
【來源:蕪湖統計局】 【日期:2008-12-01】 【瀏覽次數:463】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蕪湖市統計局 王松
(2009年4月28日)
由深圳華強投資的蕪湖方特歡樂世界開業一年多來,在省內及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名氣急劇上升,經營業績斐然,並正在努力打造為中國旅遊「名牌」;同時,蕪湖方特的興起,也提升了蕪湖城市的知名度,帶動了地方旅遊業以及整個第三產業的發展。蕪湖方特的形成及其未來發展走向,以及對蕪湖經濟的影響已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同時,其統計以及相應增加值核算的缺位也引發了業內人員的思考。按照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要求,本文在調研的基礎上,就蕪湖方特現象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相應的分析,期望能對推動蕪湖旅遊業以及整個第三產業的發展,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統計制度有所貢獻。
一、蕪湖方特的形成與發展
1.蕪湖華強及蕪湖方特的基本情況。蕪湖方特的投資主體是深圳華強公司,由長江大橋綜合經濟開發區在2004年引進。2006年在蕪設立了蕪湖華強旅遊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目前在蕪有兩大投資板塊,一是旅遊,二是房地產。截至2008年末,旅遊板塊已累計完成投資17.42億元,其中方特歡樂世界主題公園投資15.92億元,佔地125萬平方米;房地產板塊累計完成投資6.58億元,開發面積逾25萬平方米,有醇美華城和澳然天成2個項目。現旅遊板塊旗下有3家企業,分別是:蕪湖方特歡樂世界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方特歡樂世界主題公園經營管理企業)、蕪湖方特假日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蕪湖華強文化科技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方特夢幻王國主題公園經營管理企業);房地產板塊有4家企業,為華強旅遊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方特假日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華強旅遊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華強城市廣場商鋪租賃經營管理企業)和華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蕪湖分公司。從經營內容和行業性質上看,其商業管理公司、方特假日酒店也應劃歸為旅遊版塊。2008年末,華強在蕪企業全部從業人員1377人,總資產36.46億元;其中方特歡樂世界旅遊發展公司從業人員990人,總資產13.59億元。
2.蕪湖方特及其發展現狀。蕪湖方特歡樂世界(以下簡稱蕪湖方特)坐落於蕪湖長江大橋綜合經濟開發區,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題公園,總面積約125萬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約53萬平方米,水面面積約72萬平方米。文化旅遊項目已建成「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蕪湖方特歡樂世界主題公園,包括15個主題項目及各種游樂、休閑及景觀項目300多個,年接待遊客能力達300萬人次。2007年10月18日試營業,2008年4月18日正式營業,至2008年末,累計接待遊客208.64萬人次,門票收入2.79億元;其中2008年,接待遊客180.64萬人次,門票收入2.37億元,稅收總額1511萬元,當年虧損855萬元(虧損原因主要是當年提取折舊達9310萬元)。由於經營時間較短或經營戶較少並施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方特假日酒店、商業管理公司、方特假日旅行社營業績效並不太好,其中,方特假日酒店主營營業收入326萬元,商業管理公司主營營業收入20萬元,方特假日旅行社尚未開張,且3家企業全部虧損。
2008年1-11月,省內黃山景點門票收入3.88億元,九華山景點門票收入1.90億元;與之相比,蕪湖方特同期門票收入低於黃山而高於九華山。在正式開業的第一年,蕪湖方特即一躍成為安徽旅遊的第二大景點。其以全年主營營業收入23719萬元、年末資產13.59萬元、從業人員990人的經營規模,參照其他行業的劃型標准(目前旅遊業暫無企業劃型標准),已為名符其實的大型旅遊業企業。現其年末尚無負債,按主營營業收入計算的勞動生產率達23.96萬元,起步之初,即表現出良好的運營業績、優良的經營效率。
二、對蕪湖經濟的影響
2008年,我市共接待國內遊客541.6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3.4%;這其中,蕪湖方特貢獻了180.64萬人次,佔33.4%,增長貢獻率更是達到了139.0%,拉動32.5個百分點。實現旅遊總收入48.81億元,比上年增長28.8%;這其中,蕪湖方特貢獻了2.37億元,佔4.9%,增長貢獻率達18.3%,拉動5.2個百分點。當然,蕪湖方特的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與其他地方和方面的遊客人數和相應收入並不是簡單疊加匯總的關系,但上述數字也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方特對蕪湖旅遊業的影響力和貢獻度。此外,蕪湖方特創造的403萬元營業稅,佔全市文化、體育娛樂業營業稅的36.9%、整個服務業營業稅的0.4%,對兩個營業稅的增長貢獻率分別為83.5%和1.8%。年末990人的從業人員,佔全市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應當從屬的行業)單位從業人員的50.9%,占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54.4%(稅收暫行劃歸的行業),占整個服務業單位從業人員的1.0%;雖然單位從業人員的統計口徑不全,也未包括方特的從業人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蕪湖方特的影響力和帶動力。
在200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中,按GDP初步核算口徑,依據營業稅發展速度推算的蕪湖方特增加值為6035萬元,占信息傳輸業外的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的2.1%、第三產業增加值的0.2%,相應的兩個增長貢獻率為11.6%和2.2%。目前,蕪湖方特的營業稅按文化業3%的稅率徵收,應徵收711.6萬元,而實際只徵收403萬元;而一般服務業的稅率為5%,所以上述推算結果偏小。如果按5%的稅率徵收並到位,而其他情況不變,則推算的蕪湖方特增加值為11020萬元,分別占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第三產業增加值的3.9%和0.4%,相應的增長貢獻率為21.3%和4.0%。而使用2008年其上報的經濟普查數據資料直接核算,則蕪湖方特的增加值為11253萬元,分別占上述兩個行業增加值的3.9%和0.4%,增長貢獻率為21.7%和4.1%,與按5%的稅率推算結果基本相近,而大於實際推算結果,對蕪湖經濟的影響和貢獻也就更大一些。
此外,蕪湖方特還對交通運輸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商務服務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間接的帶動作用。2007年10月-2008年年底,蕪湖市有新開業的快捷酒店等住宿業企業 10家,餐飲企業40家;其中2008年住宿業企業新開業6家,餐飲業企業29家。一些知名的餐飲業和娛樂業企業,如耿福興、金寶、醬出名門酒店和巴比倫KTV等紛紛在其附近開設分店或連鎖店。離其不遠的漢爵陽明大酒店,2008年營業收入達11200萬元,比上年增長63.1%。
三、方特現象帶來的思考與啟示
蕪湖方特的興起,為蕪湖旅遊業及整個第三產業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給統計工作帶來了現實的挑戰。我們既要抓住機遇,促進蕪湖的發展;亦必須迎接挑戰,破解服務業統計的難題。
1.借力壯大本地旅遊產業,努力構築區域旅遊中心。蕪湖方特的橫空出世,使蕪湖旅遊景觀資源從匱乏走向豐富,並將使蕪湖由旅遊弱市逐步變為旅遊強市。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好蕪湖方特這個題材,認真做好蕪湖旅遊這篇文章,努力將蕪湖建成區域旅遊中心;並藉此壯大蕪湖第三產業發展規模,提升服務業層次水平。
第一,積極拓展旅遊資源。一是加快方特夢幻王國建設步伐,使之與方特歡樂世界相互映稱、共同發展。在建的方特夢幻王國,佔地面積約130萬平方米,投資規模約25億元,年接待能力250萬人次,集動漫產品、數字電影、游戲軟體、文化衍生產品等多個文化產業研發、生產基地為一體,以發展體驗旅遊為中心,兼有研究、生產、旅遊、休閑、住宿等多種功能。此項目的建成,必將進一步延展蕪湖旅遊的產業鏈,豐富蕪湖的旅遊資源,壯大蕪湖的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二是進一步豐富方特歡樂世界的游樂方式,使廣大遊客能玩得好、留得住。目前蕪湖方特基本上以一日游為主,不管是散客、還是團隊,絕大多數都是當天來、當天走,很少有停留二日及以上的,這樣遊客在蕪湖就難以有更多的消費;並且在旅遊旺季,由於項目較多、排隊時間較長,使遊客能真正遊玩的項目較少,高峰期甚至只能遊玩二、三個項目。如果方特門票能夠象九寨溝等景區一樣,二日內有效,則可以留下更多人在蕪消費,並可以使遊客玩得相對盡興,而吸引更多的遊客來蕪旅遊。此外,在旅遊淡季,還可以發展短時間、少項目的商務旅遊、兒童旅遊,使由於受時間、年齡等限制而只能遊玩少數幾個項目的人群,如因公出差來蕪人員、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兒童等,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里,少花一部分錢體驗一下在方特歡樂世界裡的快樂。
第二,加大配套設施、配套產品建設開發力度。一方面,要加快發展住宿和餐飲業。雖然近一、二年我市快捷酒店發展較快,也誕生了五星級酒店;但快捷酒店規模總體偏小,整體接待能力還是不足。據不完全統計,節假日大部分星級賓館的入住率基本上在100%,2008年全年星級賓館入住率也達到了70%以上。此外,蕪湖目前最缺乏的還是能夠承辦大中小型各類會議的中低檔賓館酒店,快捷酒店大多沒有會議室,餐飲接待能力也不足,而三星級以上賓館酒店費用又過高,由此而影響蕪湖旅遊業、會展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要積極開發旅遊產品。首先,要把方特嘟嚕嘟比娃娃推介出去,並且後期還要不斷推出更新更好的形象產品,使之能夠象迪斯尼的米老鼠、唐老鴨那樣深入人心,廣為流傳。其次,要努力開發其他旅遊產品,蕪湖目前真正的旅遊產品很少,只有傻子瓜子、鐵畫(大多還不便攜帶),還有才開發的裕溪口香菜,而且銷售網點很少、渠道十分狹窄,遠不能滿足發展旅遊業的需要。為此,要開發賞、用、吃等各類具有蕪湖地方特色的旅遊產品,包括有一定知名度的鐵畫、腌菜苔、小籠湯包等,並使之生產產業化、包裝精品化、攜帶便捷化。
2.積極建立統計調查制度,努力完善行業核算方法。目前,在國家和省級的層面上,第三產業中除了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開發業有一定的統計調查制度,其中限額以上(或有資質等級)企業統計調查較為全面外,其他行業均沒有建立完整的統計調查制度,其行業增加值也只能藉助於部門等相關數據進行推算,包括蕪湖方特所屬的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也是如此。為改變統計缺位的狀況,我市在2008年初步建立了其他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對一些重點服務業企業、單位進行調查;雖然調查搜集了蕪湖方特等重點企業、單位的一些數據,但還遠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為此,必須建立全面的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服務業增加值的核算方法。一是要在廣泛深入學習調研的基礎上,利用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成果,建立以重點調查為基礎的、覆蓋整個第三產業的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二是要針對調查單位眾多(我市服務業單位約佔全市單位總數的60%)、人力嚴重不足(市區街道目前尚沒有專職的統計人員)、統計網路不全(市區統計機構設立只到縣級)的實際,加強統計機構和統計網路建設,在縣、區普遍建立服務業調查中心,建立健全市、區(縣)、街道(鎮)、社區(村)四級統計網路。三是要積極爭取上級統計部門支持,在建立全面的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的核算方法,努力改變服務業增加值核算現狀,由按部門等相關數據間接推算的核算方法,最終轉變為按服務業企業、單位活動的實際數據進行直接核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