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文化傳承與全域旅遊有機結合

文化傳承與全域旅遊有機結合

發布時間: 2020-12-14 19:18:11

1. 如何推進全域旅遊和綠色轉型發展

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傳統的以抓點為特徵的景點旅遊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無法支持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需要對國家旅遊發展戰略再定位,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發展全域旅遊,通過有機整合區域資源、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社會共建共享,豐富旅遊業的內涵和外延,放大旅遊業的經濟、社會、環境的綜合效益,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使旅遊業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今年上半年,國家旅遊局公布了首批262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名單。這262家單位不僅覆蓋了全國31個省區市,也囊括了旅遊業發展的重點區域,成為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依託。
浙江桐廬縣提出「全方位保障、全景化打造、全產業融合、全領域覆蓋、全社會參與」的五全舉措;南京市江寧區提出「規劃引領與規劃指導相結合、分類試點與分批推進相結合、功能布局與體系完善相結合、示範創建與項目支撐相結合、運營管理與宣傳推介相結合、督查指導與組織保障相結合」的六結合措施。一些地方還從省域層面探索全域旅遊發展模式創新,雲南以「旅遊+互聯網+金融」模式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貴州成立全域旅遊品牌國際傳播發展中心,京津冀成立鄉村旅遊協同發展平台等。
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域旅遊創建驗收寧缺毋濫,成熟一批公布一批,使全域旅遊創建工作取得切實成效。」
如果想了解全域旅遊相關項目的話可以關注雲途智旅。

2. 旅遊管理體制改革,未來文化與旅遊如何做到融合發展

隨著大眾旅遊的興起以及全域旅遊的大力推進,人們對旅遊品質的需求不斷提高,文化旅遊日受青睞。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去體驗不同地方豐富多樣的特色文化。文化與旅遊如何融合?前瞻產業研究院通過調研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立足實際,切實加強規劃引領作用。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重在規劃。要深刻把握方針政策,結合旅遊發展的新時代、新階段和新要求,突出前瞻性和實用性,編制出台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專題規劃,進一步凸顯獨特的文化與地域資源稟賦,為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提供更為科學、可行的引導。
2、深入挖掘文化旅遊資源。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不是簡單疊加、硬性配對,只有選擇那些具有市場價值、具備在旅遊產業上發光發熱的文化資源,才能真正推進文化與旅遊的有機融合。
3、創新理念,打造文化旅遊個性品牌。品牌是文化旅遊業的名片,要打造一批具有吸引力、影響力、競爭力的文化旅遊品牌,使文化旅遊具有更鮮明的總體品位和整體形象。
4、依託資源,積極開發文化旅遊商品。發展適銷對路的特色文化旅遊商品,完善旅遊整體文化形象,增加旅遊業的附加值。

3. 郯城全域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郯城美栗世抄界生態旅遊襲度假區美栗世界以神舟古栗園古栗樹群落為依託,以栗林生態保護和郯城文化傳承為主題,科學規劃,巧妙布局,匠心營造,通過靚麗環境、迷人景觀和多彩體驗有機融合,是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娛樂體驗、科普教育、生態保護為一體的綜合型生態休閑旅遊區。美栗世界生態旅遊度假區一期預計於2017年5月1日對外開放。
法定代表人:徐秋霜
成立時間:2016-04-22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132200000040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北外環路51號

4. 李金早在什麼會議上提出了全域旅遊的概念

2016年1月19日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在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提出:中國旅遊要從「版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轉權變。至此,「全域旅遊」這個概念開始受關注。
所謂「全域旅遊」,是指將一個區域作為旅遊目的地來建設和運作,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突破行業、部門、區域局限,把旅遊業放到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大格局中來謀劃,促進旅遊業與生態、文化、體育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多點支撐的大旅遊發展格局。在全域旅遊格局中,到處都是風景,而非到處都是景點景區;到處都有接待服務,而非到處都是賓館飯店。
相應地,全域旅遊目的地就是一個旅遊相關要素配置完備、能夠全面滿足遊客體驗需求的綜合性旅遊目的地、開放式旅遊目的地,是一個能夠全面動員(資源)、立足全面創新(產品)、可以全面滿足(需求)的旅遊目的地。
專業的全域旅遊解決方案及大數據服務提供商-中景合天,助力景區全域旅遊建設。

5. 對鄉鎮發展全域旅遊有何意見建議

以「慢游、慢生活」為載體,推動美麗鄉村示範建設。美麗鄉村只有全域推進、突出特色,才能扮靚美麗常山,可在生態環境較好的鄉鎮建設美麗鄉村升級版先行點,給予政策、資金上的支持,力爭到2020年全縣創建2至3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鄉鎮。一是提升美麗鄉村連片創建水平。以全域景區化」「村莊景觀化」的理念,堅持農村建設與保護、培育與傳承相結合,建精品亮點、串精品線路、成精品板塊。將美麗鄉村精品村培育建設與農家樂特色村、農房改造示範村等進行深度融合,加快串點成線。二是注重美麗鄉村差異化打造。結合各創建村的產業、山水田園風光、歷史文化等特點,集中建設一批特色明顯、發展前景大的精品村莊,全面彰顯「一村一品、一村一業、一村一韻」,把農村建成「來了還來、迷戀駐足」的特色美麗鄉村。三是加強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與利用。充分根據地域特色文化,迎合現代人慢生活、健康養生的消費需求和心靈歸依,結合民居改造,重點做好有特色的文化古村的保護和開發,開發民俗風情文化體驗游產品。可探索「外引內蓄」機制,通過項目引導、貼息引導、稅收引導,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利用。依託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利用助推文化集聚區建設,打造成重要節點。建議你多關注下北京中景合天就知道了~

6. 如何發展全域旅遊

"全域旅遊"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以"全域旅遊"的理念指導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將有利於各行各業統一發展目標。以旅遊為導向,文物保護、旅遊開發和城鎮建設同步推進,對國土資源整理、資金投入整合也大有好處。統籌各方力量,全域發展旅遊事業,旅遊業將成為一項民生工程。
二、以全域旅遊理念指導旅遊業發展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旅遊可以加快城鄉之間的互動融合和統籌發展,可以促進民族之間的互動交流,用「全域旅遊」的理念來指導一個區域內的旅遊業發展,在布局上將更為合理。
(一)戰略規劃上的必要性
截至目前,我國有184處5A級旅遊景區;12 163家星級飯店(其中四星級酒店2 424家、五星級酒店808家),在第二季度的營業收入合計為514.11億元。但盡管如此,我國的旅遊業仍存在散、小、發展不均衡、亮點不多的問題,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旅遊缺乏一個統攬全局的總體規劃,對旅遊發展的戰略定位沒有清晰的思路。因此,我們要借用專家和群眾的智力,通過編制規劃,明確定位,理清發展思路,確定實施路徑,避免在發展道路上走彎路。因此,把「全域旅遊「提升到戰略定位的層面上十分必要。
(二)行業轉型升級上的必要性
第一、二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已到了一個層面,只有第三產業的空間還未全面發揮出來。
據國家信息中心旅遊規劃研究中心課題組2015年7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2014兩年旅遊產業對GDP直接貢獻都超過7%,旅遊產業對GDP綜合貢獻都超過10%;旅遊產業間接帶動增加值超過15 000億元,對GDP增長拉動點數在1%左右,對GDP增長率貢獻超過10%;在間接帶動各產業中,對第三產業的帶動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二產業、第一產業。其中交通運輸、住宿、旅遊購物、餐飲等四個行業對旅遊業增加值貢獻近90%。
發展全域旅遊是旅遊業長遠發展的需要,是大眾消費升級的需要,是我國一、二、三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是穩增長保運行拉動投資消費的需要。
(三)旅遊者需求上的必要性
旅遊消費需求是多樣化、個性化的,全域旅遊發展要適應城市群發展的需要、適應交通快速發展的需要,達到道路建設風景化、交通體驗休閑化、環境影響最小化的效果;要利用「互聯網+」把智慧旅遊項目包裝成大項目,從交通和信息上最大程度地方便遊客,從而帶動投資。
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就指出「全域旅遊對生產要素的配置,更能發揮旅遊的導向作用!如果我們工作的重點仍然局限在景區景點,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和宏觀效果都會受限。要用全域旅遊的概念,布局旅遊產業發展,發揮全域旅遊對生產要素布局的導向作用。」只有通過全域旅遊才能合理配置資源。旅遊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水平,對資源的需求已不再局限於景區景點。
三、以「全域旅遊」指導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
旅遊業涵蓋了多個層面,薈萃了古建築、陶瓷、民俗、宗教和邊塞等多種文化,具有不可限量的開發價值。
(一)「游」
有數據顯示,未來20年,我國人均GDP將超過1.5萬美元,50%以上的居民進入中等收入之列。如果居民人均年出遊超過5次,全國旅遊市場規模將超過70億人次,旅遊將成為大多數人的普遍性消費。
(二)「住」
我國現有12 163家星級飯店(其中四星級酒店2 424家、五星級酒店808家),在2015年第二季度的營業收入合計為514.11億元。此之還有眾多的民宿,為我國旅遊出行提供了穩定的保障。
(三)「行」
中國旅遊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旅遊市場實現平穩增長,國內旅遊36.11億人次,同比增長10.67%;中國出境游市場首次過億,達到1.07億人次,已連續兩年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客源地,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出境游消費國。預計2015年,出境遊人次同比增長16%以上,客源將進一步向中西部地區、二三線城市乃至農村地區延伸。
(四)「旅遊+」
「旅遊+」是指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拉動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為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遊平台,插上「旅遊」的翅膀,形成新業態,提升其發展水平和綜合價值。在此過程中,「旅遊+」也有效地拓展旅遊自身發展空間,推進旅遊轉型升級。
長期以來,關於旅遊的認識停留在簡單的消費層面,旅遊同樣是增強國民幸福感、提升國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的新增長點;是優化區域布局、統籌城鄉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增長點。
推進「旅遊+」,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就業具有重要意義,可以「一業促五化」,有利於推進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網路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發展生態化。
全面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將有利於各行各業統一發展。以旅遊為導向,文物保護、旅遊開發和城鎮建設同步推進,對國土資源整理、資金投入整合也大有好處。統籌各方面力量,全域發展旅遊事業,旅遊業將成為一項民生工程。

7. 發展全域旅遊的現實意義與必要性有哪些

  1. 發展全域旅遊是旅遊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重要內容和重要標志。

  2. 發展全域容旅遊是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3. 發展全域旅遊是推進我國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

  4. 發展全域旅遊有助於全面提升我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發展全域旅遊是順應旅遊業發展新趨勢的有效途徑,有助於全面提升我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

8. 全域旅遊背景下,文化如何為旅遊注魂

全域旅遊背景下,處處是景區、時時可旅行,人人是遊客,這就需要旅遊產品以獨特性取勝,而文化無疑成為激活綠水青山的一大法寶。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景區、酒店要發展,必須回答好3個問題——遊客為什麼要來?遊客來了干什麼?遊客會不會再來?」
全域旅遊背景下,人人都是遊客,但是人們的需求也不一樣。全域旅遊的內涵包含三個層次,一是處處是景區,處處是景點,但是每個景區都有不可替代性。二是,時時可旅行。度假分長短期,針對這個特點我們可開發「碎片化旅遊產品」。三是人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遊客。無論個人的經濟條件如何,都可以隨時旅遊。

9. 如何將我國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很好的有機結合,來促進旅遊事業的發展

(一)旅遊對傳統民俗文化的積極影響。? 1、增加民族地區人們的經濟收入,改善其生存和生活條件? 旅遊業的發展,能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這是大家公認的事實。旅遊業帶來外匯收入,增加地方政府財政稅收,提供當地人更多的就業機會,他們的家庭收入增加,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旅遊業的發展需要有一定的基礎設施和旅遊設施,它們在供旅遊業使用的同時,亦供當地居民享用。這樣就會改變民族地區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如交通設施、照明設施、家庭住宿環境和條件等的改變,讓他們有了更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漸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2、拓寬民族地區人們的視野,使其更快走上「全球化」道路? 伴隨著旅遊活動的開展,外來人員大量湧入,隨之也帶來許多新鮮事物和外來文化。當地人們從主動抵制到完全認可,甚至去接納旅遊者的文化,這是一個視野逐漸拓寬的過程。從而他們心理上對外來文化的容忍和接納能力也逐步增強。世界「全球化」在當今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不能簡單地認為傳統民族文化一旦進入全球化,就會喪失自己的特色。根據全球化與民族文化雙向影響的原理,各民族並非被動地接受外來文化,在接受的同時,也通過全球化過程使本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一個民族文化的世界化程度越高,對該民族的發展就越有利,該民族文化就能獲得更文泛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視野的拓寬,使民族地區人們有 了更全面的心理准備,在全球化過程中能採取更主動的姿態,獲得更多機會。? 3、增強民族自信心,實現傳統民族文化的復興?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現代話語對民間的、邊緣的、非主流文化的排斥,使之賦予了一系列迷信、落後、愚昧的形象,民間的、邊緣的、非主流文化的持有者也已經將這一系列迷信、落後、愚昧的形象內在成為自我認同的一個方面」。而在80年代以後,隨著旅遊業的開展,民族文化被開發利用,且倍受青睞,喚起了民族地區人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他們去重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文化。這種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喚起,以及經過重新認識和評價之後對自我文化的重新肯定,激起他們去恢復原有的現已消失或幾近消亡的民族傳統文化的巨大熱情,推動了傳統民族文化的復興。反過來,這也促進了民族旅遊的發展。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