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文化旅遊項目
Ⅰ 我想請問旅遊項目立項需要哪些
旅遊項目立項一般採取備案制,可到各省政務服務網登記注冊後,提交項回目信息,直接列印登記備答案證明即可。
但在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或其他特殊區域建設的項目可能不在此列,這個各省有各省的規定,可以參照本省《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處理。
Ⅱ 安徽泗縣最近的旅遊那個市最好玩
釋迦寺大殿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大殿為磚木結構,長米,寬15.5米,面積248平方米。據嵌在大殿後牆上的《敕賜釋迦寺重修藏經樓施地圍牆碑記》和《泗虹合志》記載,釋迦寺大殿建於北宋英宗年間,原名壽聖寺,後明太祖朱元璋將其改為釋迦寺,它是我國唯一的一座以釋迦牟尼的名字命名的寺院。釋迦寺原有殿宇兩進,後有藏經樓,寺院內有銀彀樹、羅漢石、九欹松、琵笆井、香水橋、透亮碑、皂角樹等。現僅存大殿一座,皂角樹一棵。 霸王城坐落在我縣墩集鎮境內。據《泗縣志》載:「縣城東南20餘華里,石樑河東岸。楚漢相爭時,霸王項羽駐兵於此,壘土成城,故名。今已無跡可尋。」2006年,經央視「走遍中國·走進宿州」現場考察,霸王城並不是「今已無跡可尋」,經實地丈量,該城周長1200米,面積約76000平方米,由於年代久遠加之自然風蝕和人為取土等諸多原因,雖造成城牆高低不均,但城址清晰可辨。殘存城牆最高約6米,最低約1米。城牆周圍有護城河環繞。城的東、南、西部,距平地約有六、七米高的城牆保存完好,城牆上長滿了雜樹、蒿草,中間還有有一條人行小道。護城河尚斷續有水,蹤跡依稀可辨。城牆處處可見陶器碎片和秦磚漢瓦。 據2006年8月,央視4套走遍中國 走進宿州欄目組帶員考證,這座霸王城是在淮北地區同名的三座霸王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在《泗虹合志》載:「霸王城在城東南20餘里,石樑河東岸,楚漢相爭時,霸王項羽駐兵於此,壘土成城。」根據對該城內外的考查,發現地面上和土層內有部分戰國時期的陶片和秦漢時期的殘磚碎瓦。由此可知,該城在時間上與楚漢相爭相吻和,與正西十餘里外的漢王台相對應,可以確定為霸王屯兵之處這一史實。 補充: 泗縣位於安徽省東北部,黃淮海平原南端,地處蘇皖兩省五縣交界地帶,地近沿海,背靠中原,位於北緯33°16′~33°46′,東經117°40′~118°10′之間。是安徽省東向發展戰略重點發展的23個縣(市、區)之一。泗縣歷史悠久,古稱虹縣、泗州,1912年廢州設縣。泗縣是著名皖東北抗日根據地,是彭雪楓、江上青等戰斗和獻身的地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泗州戲的發源地。泗縣隸屬宿州市,轄15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787平方公里,人口90萬,其中農業人口75萬人,勞動力47萬人,富餘勞動力26萬人
Ⅲ 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的項目介紹
2009年石龍湖濕地被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縣政府也把建設內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容園,發展生態旅遊,打造「濕地泗州」作為促進泗縣發展的一個有力支撐。科學編制旅遊業發展規劃,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加快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溫泉勘查就是石龍湖濕地公園建設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約定,省地礦局327地質隊將在泗縣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地熱預查勘測活動,為石龍湖溫泉的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2010年1月15日,縣政府與安徽省地礦局327地質隊正式簽定委託書,由省地礦局327地質隊負責在泗開展石龍湖濕地公園溫泉勘查工作,這標志著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溫泉開發建設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Ⅳ 想了解安徽定遠古城文化旅遊項目 ,誰知道是具體是個什麼樣的項目
這個是古鎮來運營專家偉光匯通新源的文化旅遊項目,11月11日在定遠古城舉行了開工奠基儀式,項目將以「定遠首個國家4A級景區」為目標,憑借高品質的文化體驗、濱水休閑、度假養生、生態人居、特色商業、餐飲娛樂等復合業態,將定遠古城打造成為集人文文化參悟、民俗文化體驗、市井文化消費於一體的文旅產業綜合體。
Ⅳ 安徽泗縣有什麼好玩的沒!
釋迦寺大殿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大殿為磚木結構,長16米,寬15.5米,面積248平方米。據嵌在大殿後牆上的《敕賜釋迦寺重修藏經樓施地圍牆碑記》和《泗虹合志》記載,釋迦寺大殿建於北宋英宗年間,原名壽聖寺,後明太祖朱元璋將其改為釋迦寺,它是我國唯一的一座以釋迦牟尼的名字命名的寺院。釋迦寺原有殿宇兩進,後有藏經樓,寺院內有銀彀樹、羅漢石、九欹松、琵笆井、香水橋、透亮碑、皂角樹等。現僅存大殿一座,皂角樹一棵。 霸王城坐落在我縣墩集鎮境內。據《泗縣志》載:「縣城東南20餘華里,石樑河東岸。楚漢相爭時,霸王項羽駐兵於此,壘土成城,故名。今已無跡可尋。」2006年,經央視「走遍中國·走進宿州」現場考察,霸王城並不是「今已無跡可尋」,經實地丈量,該城周長1200米,面積約76000平方米,由於年代久遠加之自然風蝕和人為取土等諸多原因,雖造成城牆高低不均,但城址清晰可辨。殘存城牆最高約6米,最低約1米。城牆周圍有護城河環繞。城的東、南、西部,距平地約有六、七米高的城牆保存完好,城牆上長滿了雜樹、蒿草,中間還有有一條人行小道。護城河尚斷續有水,蹤跡依稀可辨。城牆處處可見陶器碎片和秦磚漢瓦。
據2006年8月,央視4套走遍中國 走進宿州欄目組帶員考證,這座霸王城是在淮北地區同名的三座霸王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在《泗虹合志》載:「霸王城在城東南20餘里,石樑河東岸,楚漢相爭時,霸王項羽駐兵於此,壘土成城。」根據對該城內外的考查,發現地面上和土層內有部分戰國時期的陶片和秦漢時期的殘磚碎瓦。由此可知,該城在時間上與楚漢相爭相吻和,與正西十餘里外的漢王台相對應,可以確定為霸王屯兵之處這一史實。
補充:
泗縣位於安徽省東北部,黃淮海平原南端,地處蘇皖兩省五縣交界地帶,地近沿海,背靠中原,位於北緯33°16′~33°46′,東經117°40′~118°10′之間。是安徽省東向發展戰略重點發展的23個縣(市、區)之一。泗縣歷史悠久,古稱虹縣、泗州,1912年廢州設縣。泗縣是著名皖東北抗日根據地,是彭雪楓、江上青等戰斗和獻身的地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泗州戲的發源地。泗縣隸屬宿州市,轄15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787平方公里,人口90萬,其中農業人口75萬人,勞動力47萬人,富餘勞動力26萬人
Ⅵ 想做文化旅遊產業類的項目怎麼樣
你好,隨著國內經濟生活水平的提升,文化旅遊產業類項目越來越受歡迎,成長空間很大。
文化旅遊產業的主要事項:
前期投資巨大
做好文化創意相關配套工作
積極宣傳推廣
Ⅶ 江蘇省泗縣景點有哪些
泗縣旅遊景點
一、瑞麟庵本不是庵,原址為「鎮水廟」,但一度時間廟里無人居住。明崇禎年間有幾位尼姑化緣到此,見廟宇空閑,地處鄉間,難得清靜,便據廟為庵。後因尼庵上空突然現出狀似麒麟之物,時人以為祥瑞,因而稱為「瑞麟庵」。
據駱氏家族譜牒記載,駱姓自元初時因避亂徙居虹鄉,俟後家族稍有寬裕,於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6)設立家堂廟,佔地約30畝。其後於順治11年(1654年)、道光四年(1824年)、咸豐五年(1885年)、1996年、2008年先後5次重修,其中順治11年,道光四年,咸豐五年留有碑文,現存於庵中。
泗縣人民政府於2003年12月將瑞麟庵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由泗縣人民政府出資10萬元及當地村民集資重建瑞麟庵。
2010年12月,泗縣人民政府再次將瑞麟庵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盤龍山,俗稱老山,位於縣城東北30華里。環山之石,盤伏如龍,故名。山上曾建玉皇廟,前後兩進,有王母殿、靈官殿、彌陀殿、地藏王殿。山南有百子堂,三官殿。民國37年(1948),全部建築毀於炮火。今盤龍上處處是斷瓦殘碑,礁鱗狀山石尚存。西南山腰有古銀杏一棵,粗需兩人合圍,30里外清晰可見,現已被山民還願焚香燒死,旁植小銀杏一棵。山頂重建的廟宇,雄偉壯觀,內塑大佛,供人瞻仰,香火不斷。為泗縣游覽聖地。
三、隋唐大運河途經豫、皖、蘇三省,在安徽境內有150多公里。當年隋煬帝開鑿大運河通濟渠出河南後,經安徽淮北、宿州、泗縣,在江蘇盱眙入淮。安徽境內的隋唐大運河除個別段落被改造使用至今,其餘段落已淤塞。目前,唯一「存活的」的隋唐大運河遺址處在我縣境內,西起唐河交叉點,橫穿泗城後向東北至濉河,全長約25公里的,遺址基本保持了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原貌,功能已經發生改變,但仍可發揮著灌溉、分洪的水利作用。
Ⅷ 文化旅遊項目該如何發展
仲量聯行與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結合城市旅遊指標數據及宏觀旅遊經濟數據,從文旅開發程度和文化生活需求兩大維度,研判不同能級城市文化旅遊項目發展的實施路徑,從而審視中國文化旅遊項目發展的城市格局。想了解更多的話可以搜一下仲量聯行的《新文旅時代:消費升級與去地產化趨勢下的產業創新發展》研究報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