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旅遊業發展
㈠ 高速鐵路對旅遊業影響方面有哪些
(一)高鐵將改變我國旅遊交通格局
在鐵路「綠皮車」時代,乘汽車旅行比乘火車都要快,很多旅客選擇坐汽車出行。「綠皮車」由於受線路和速度的限制,在整個旅客運輸市場中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公路和航空蠶食自己的地盤。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高速鐵路將為跨區域的300~1000公里的中遠途旅行提供了新的交通選擇。它的下端將擠占部分公路客運市場,上端將對航空客運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從過去近兩年的客運情況來看,高鐵(包括250公里時速的動車)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不僅影響到了公路客運,對航空客運也帶來的重大影響。與動車組同一方向的長途汽車幾乎都敗下陣來,上座率和票價應聲而降。合(肥)武(漢)鐵路的開通,武漢至南京之間的動車運營時間由過去的10小時左右縮短至3小時,二等動車票價僅180元。這一現狀直接導致武漢到南京的汽車票價從208元陡降至110元左右,而且上座率也大幅下降,也使得南京往返武漢的航班全部停飛。這也是高速鐵路在武漢和南京之間開通運營以來,逼停的第一條民航航線。高鐵(動車)擠占公路和民航客運市場的情況在北京-太原、武漢-廣州、上海-溫州、西安-鄭州等線路上也在上演。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高速鐵路網的逐漸建成和完善,高鐵將改變旅遊交通格局。
(二)「快旅慢游」時代將到來,「散客自由行」將呈現較快增長
在高鐵出現以前,由於交通的不便,普通旅遊者的整個旅遊行程,花在路上的時間佔了大部分,留在景點觀光的時間就很有限。遊客來去匆匆,最後留下的就是幾張照片,證明自己曾經到此一游。如今,由於高鐵帶來的交通便利,遊客可以減少花在路上的時間,增加在景點景區遊玩的時間。「快旅慢游」時代在高鐵的推動下正向我們走來。
參加團隊旅遊盡管省心,不用我們遊客自己花時間制定旅遊行程,只要跟旅行社簽訂旅遊合同、交好費,然後跟牢導游就可以了。但其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遊客幾乎沒有什麼自由度,行程非常的呆板。盡管如此,2005年以前,人們出遊多半都還是跟團出遊,因為團隊旅遊相對來說,價格要便宜一點,而且不用擔心旅遊過程中遇到的的各種問題。隨著人們旅遊經歷的不斷增多,旅遊交通等公共服務的改善,「散客自由行」越來越受到廣大旅遊者的青睞。自由行也稱自助旅遊、半自助旅遊,在國外稱自主旅遊(Independent Tour),它是由遊客自行安排旅遊行程,零星兌付各項旅遊費用的旅遊形式。散客自助游因其靈活、自由、可選擇性強等特點,深受遊客喜愛。歐美各主要旅遊接待國的散客市場份額達到70%~80%,經營接待散客旅遊的能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旅遊業成熟的重要標志。在散客自由行成為國際旅遊主流的背景下,高鐵將推動我國散客自由行呈現較快增長。
(三)高鐵沿線旅遊資源品位高、以前被忽視的區域將成為新的旅遊熱點
從經濟的角度看,高鐵開通受益最直接的應該就是旅遊業。旅遊業是靠客流支持的行業,客流對旅遊業來說就是財富。沒有客流,再美的的旅遊景點也沒有意義。高鐵沿線那些旅遊資源品位高,原來由於交通不便,養在山中人未識的區域,高鐵開通後,將給其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例如,山西省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山西大槐樹、關帝廟、五台山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根,這是多少中國人心馳神往的聖地。然而由於交通的限制,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石太客運專線動車的開通,拉近了山西與京津塘環渤海地區的時空距離,不僅讓旅遊業急劇「升溫」,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樣,衡陽素有「文化重地、宗教聖地」的美譽,是武廣高鐵旅遊黃金線上一個重要節點。以前也是受交通的制約,旅遊產業的潛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高鐵開通後,旅客增長迅猛。2010年1-5月份,全市共接待遊客760.0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7.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1%和38.4%。出現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好形勢。不久前開通的京滬高鐵也正在給山東濟南、泰安、濟寧等地旅遊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可以預見,未來幾年隨著越來越多高鐵線路的開通,一些新的旅遊目的地將呈現在遊客面前,我國的旅遊目的地版圖將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寫。
(四)區域旅遊合作將呈現新的態勢
高速鐵路將導致遊客在更大范圍內流動,也必將推動區域間旅遊合作的進程。以前的區域旅遊合作呈現的是塊狀合作,更多是臨近區域的旅遊合作。高鐵將帶動高鐵沿線城市之間的旅遊合作,旅遊合作將會呈現出線狀的特徵。如何在更大范圍內整合旅遊景區景點資源,設計旅遊線路,實現合作共贏,將成為高鐵時代一個新的命題。制定更大范圍的區域旅遊規劃,探索解決制約區域旅遊發展的新舉措,實現區域之間的無障礙旅遊,消除體制障礙,建立異地投訴、聯合執法制度將是大勢所趨。
㈡ 西成高鐵的開通將助力旅遊經濟的發展嗎
據報道,12月6日,我國首條穿越秦嶺的高鐵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將實現全線開通運營,如今,西成高鐵開通在即,「3小時經濟圈」即將展露鋒芒。
西成高鐵的開通還將助力地方旅遊經濟發展,在西成高鐵沿線,分布著豐富的著名旅遊景點,如氣勢磅礴的秦始皇兵馬俑,艱難險峻的劍門關,未來,這些聞名全國的旅遊景區,將在西成高鐵提供的快捷交通下,吸引更多來自全國更多的遊客,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
希望高鐵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㈢ 西成高鐵將促進兩地間旅遊業的發展嗎
據報道,12月6日,我來國首條穿越秦源嶺的高鐵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將實現全線開通運營,如今,西成高鐵開通在即,「3小時經濟圈」即將展露鋒芒。
西成高鐵的開通還將助力地方旅遊經濟發展,在西成高鐵沿線,分布著豐富的著名旅遊景點,如氣勢磅礴的秦始皇兵馬俑,艱難險峻的劍門關,未來,這些聞名全國的旅遊景區,將在西成高鐵提供的快捷交通下,吸引更多來自全國更多的遊客,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
㈣ 高鐵對旅遊業的影響..
武漢大學生網報道: 武廣高鐵線路近日成為春節假期出遊的熱門。記者從廣州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時間長度適中,又可能看到雪景使武廣團遊客明顯增長。 記者從廣州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春節假期國內游線路中,雲南、四川、貴州、北京、東北、華東線路最受歡迎。其中,湖北、湖南方向的兩湖「高鐵團」,由於行程多在三四天,所以成為常規七天假的市民最愛。受春運影響,2月初武廣高鐵出遊人數受到一定抑制。年三十至年初六期間,武廣高鐵團的參團人數便大幅上漲,高鐵團迎來日日出遊高峰。 南湖國旅·西部假期方面表示,與往年相比,春節期間湖北湖南板塊的遊客有將近四成的增長。「武廣高鐵開通後,老廣飛馳看雪,兩三天就可跑個來回。」該旅行社相關負責人稱,這個原因也使得湖北、湖南將成為春節新晉的熱門賞雪線路。(南方都市報熊薇 林月明) 「高齡情侶」帶三代同堂出遊 往年大年初一都是以家庭式遊客為主,今年卻發生了改變,情侶遊客數量大幅提升。 昨天,600對「情侶」早早便在廣州南站集中,他們有的是兩人情侶甜蜜出行,有的是一家三口「拖兒帶女」的大家庭情侶,也有是三代同堂出遊的「高齡情侶」組合。崔亮和太太兩人帶上了他們5歲大的兒子,一同乘坐武廣高鐵參加「湖北武漢高鐵四天游」。崔亮表示,「往年和太太很少慶祝情人節,今年可以一家出遊,覺得很有意義。」 此 前暴露出來的武漢旅遊業的多塊短板:交通、餐飲、住宿、導游服務等。「要車沒車,要導游沒導游!」武漢一旅行社經理反映,「另外,目前武漢市適合高鐵旅遊團隊的中檔飯店和高品質三星級酒店、商務酒店數量不多,旅遊團經常會面臨一床難求的難題。」 記者了解到,餐飲方面也存在難題。有導游反映,旅遊團隊用餐價格標准一般是每人每天20-35元,而這樣的標準星級酒店因利潤小不願做,又沒有專業的旅遊餐飲企業支持,這直接影響了旅行社接團業務。 針對「高鐵游」暴露出來的問題,武漢市旅遊部門推出了多條措施加強服務,留住高鐵遊客。武漢市旅遊局景區飯店處韓熠介紹,將遴選一批餐飲企業作為旅遊團隊接待用餐酒店,向社會推薦。同時還將在武漢各中心城區做好規劃,迅速興建一批旅遊餐飲企業,解決遊客用餐的問題。 作為旅遊元素之一的購物環節,目前武漢市正規的旅遊購物點基本是空白。武漢春秋國旅總經理齊心向記者介紹,雖然廣州購物業較武漢發達,但廣州遊客來武漢,需要采購的是有當地特色的商品。武漢不乏特色商品,但購物點相對分散,不能滿足遊客的集中購物需求。 高鐵旅遊時代,武漢旅遊部門意識到,還需要一些大型的旅遊實景演出劇目以吸引外地遊客。目前武漢市在大型旅遊節慶活動中,多演出本地特色的《夢幻九歌》等,但該表演時有時無。為滿足遊客需求,旅行社經常帶遊客去一些娛樂場所看演出。而其他省份旅遊業的一些實景演出項目,如廣西的《印象劉三姐》,杭州的《印象西湖》,都值得借鑒。武漢市旅遊局相關人士介紹,計劃將在今年打造具有濃郁武漢地域風情的大型旅遊實景演出劇目。
希望採納
㈤ 高鐵的開通帶給旅遊產業怎樣的改變
一:高鐵的開通出盡了旅遊產業的發展,使旅遊產業掀起了新的一頁。使遊客旅遊更加方便快捷。帶動了旅遊產業鏈的發展壯大和旅遊城市的經濟發展。
二:高速鐵路全部採用自動化控制,可以全天候運營,除非發生地震。據日本新干線風速限制的規范,若裝設擋風牆,即使在大風情況下,高速列車也只要減速行駛,比如風速達到每秒25~30米, 列車限速在160公里/小時;風速達到每秒30~35米(類似11、12級大風),列車限速在70公里/小時,而無須停運。飛機機場和高速公路等,在濃霧、暴雨和冰雪等惡劣天氣情況下,則必須關閉停運。座席寬敞舒適,走行性能好,運行非常平穩。減震、隔音,車內很安靜。乘坐高速列車旅行幾乎無不便之感,無異於愉快的享受。高速列車極高的准時性深得旅客信賴。
㈥ 為何說高鐵會推動旅遊產業的轉型發展
據報道,隨著多條高鐵新開通,今年國慶黃金周許多城市的旅行社發現新一輪巨大商機,各條高鐵的開通,在給沿線旅遊市場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大力推動了旅遊產業的轉型發展。
專家表示,隨著高鐵網路不斷健全,過去匆匆忙忙的『跟團游』會更多地被自助游和深度游替代,變傳統觀光型旅遊潮為多元融合型旅遊經濟,對沿線景區城市來說,這是最直接的受益。因為高鐵,國內旅遊步入了黃金時代。
㈦ 鐵路出遊將會成為旅遊發展的新引擎嗎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鐵路出遊將會成為旅遊發展的新引擎。
在世界范圍內,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受到廣泛認可,鐵路網路不僅改變著人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也體現著強大的國家實力與擔當,未來將有更多中國遊客通過鐵路出遊的方式,游覽世界各地的不同風光。
專家表示,在國內旅遊產業快速發展的當下,鐵路出遊必將成為新的發展引擎,推動中國旅遊經濟邁入新的階段。
㈧ 京滬高鐵將極大地帶動沿線旅遊業的發展,寫出沿線下列城市的旅遊資源。
上海:玉佛寺,豫園,孔廟,方塔,醉白池
蘇州:甪直,蘇州園林,古鎮木瀆,周庄
無錫:宜興善卷洞,靈山元——麗星溫泉,靈山大佛,梵宮勝境
鎮江:中日梅櫻園,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焦山定慧寺
南京:紫金山,莫愁湖,玄武湖,夫子廟,古林公園
滁州:鳳陽山,神山,女仙湖,吸水洞,碧雲湖
徐州:乾隆行宮,獅子山漢墓,白馬泉,徐州泉山森林公園
曲阜:泰山,孔子精華苑,家庭墓地孔林,後聖顏廟
濟南:四大泉群,大明湖,解放閣,環城公園
滄州:獻縣漢墓群,泊頭清真寺,海豐鎮遺址,獻縣單橋
天津:大沽口炮台,天尊閣,楊柳青古鎮,獨樂寺
北京:故宮,長城,天壇,頤和園,水立方
㈨ 高鐵時代到來對旅遊業有什麼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積極的方面是大大縮短了旅程,短途可以朝發夕回,消極的方面是在外住宿、餐飲的時間大大縮短,減少景點的收入!
㈩ 高鐵能帶動哪些相關產業的發展!急!急!!
高速鐵路的影響林林總總,各不相同。我們應該提前認識到它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並從中發現它所蘊藏的機會。協調區域經濟 滬寧高鐵開通之後,社會普遍反映「被高鐵」,票價過高是主要因素。鐵道部正在研究制訂高鐵月票,提供一些優惠政策。不過真正要實現優惠,其前提條件是運輸能力得到大力提高。 鐵道部運輸局副局長蘇順虎指出,高鐵對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明顯,加快了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高速鐵路具有全天候運輸、方便快捷和運能強大的特點,最適應現代社會城鎮人口的出行。隨著京津、武廣、鄭西、滬寧等一批高速鐵路的通車運營,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關中城市群、武漢城市圈等區域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明顯加速,新的經濟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高鐵也推動了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我國人口資源分布、經濟發展不均衡,決定了生產過程與市場消費需要高速度、長距離、大運量的鐵路運輸通道來實現。高速鐵路的開通運營,大幅度提高通道內客貨運輸能力,促進了區域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跨區域快速流動,已經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促進了產業升級,比如帶動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中小城鎮迎來發展良機 在國內,有不少城市被稱之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大的省會城市如鄭州、石家莊等,中等城市如蚌埠、攀枝花,再小一些的城市如懷化、十堰等,可見鐵路對區域經濟的提升作用之巨大。現如今,高速鐵路的修建,對經濟發展又將是怎樣一番情形呢? 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勒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認為,高速鐵路的建設,將極大促進沿線城市經濟發展。因為鐵路具有集聚生產要素的典型特徵,能夠將城市連點成線,帶動各城市的人員流、資源流和信息流,從而促使區域經濟發展。 此前受鐵路運力制約,鐵路站點建設只能重點考慮大站,小站被放在次要位置。而高速鐵路則改變了這種做法,如已經建成的滬寧城際高鐵,便將快捷的鐵路交通輸送到了中小城市。這種改變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促使更多的生產要素向高速鐵路沿線集中,因而沿線的中小城鎮必將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最先受益的行業無疑是第三產業。中小城鎮由於受到交通條件的限制,缺乏資源、信息等,因此一直在低谷徘徊。而高速鐵路的建設,則使得這種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同時其商務成本較低、人力成本低廉的優勢,給了中小城鎮追趕的機會。長期助推二三線樓市市場 2010年7月1日,滬寧高速鐵路開通,上海至南京由原來的2個多小時最快縮短到73分鍾,長三角正式進入「1小時生活圈」。中原集團研究董事程澐認為,長遠來看,高鐵將為沿線城市的發展帶來影響。但根據中原近期對蘇州、鎮江、南京、無錫等沿線城市的調研結果,盡管不少樓盤藉此炒起了「高鐵」概念,但滬寧高鐵的開通並未直接帶動異地購房的熱潮。 相比房價已經很高的上海,高鐵沿線的長三角二、三線城市對高鐵開通表現得更為敏感。2010年1月至今,蘇州高鐵站,最沿線樓盤均有2%~20%的價格增幅。對於樓市仍處冰凍期的常州和無錫,高鐵效應已初步顯現。長期來看,高鐵的啟動必將帶動沿線城市尤其是小站點周邊新一輪的城區規劃及配套建設。在高鐵帶動下,預計二線城市的新興區域,如無錫新區、蘇州工業園區等區域,房地產市場將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三線城市如丹陽、龍潭等地,也將在與周邊大城市邁向一體化的同時,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產業重組機遇迥異 五合國際總顧問劉力博士指出,京滬高鐵的建設的確能給沿線城市迎來新的發展良機。但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高鐵本身並不能直接帶動沿線城市經濟的發展,只有當高速鐵路與其所服務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類型發生關聯時才能促進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如果沿線城市缺乏相應的發展規劃引導和銜接,有可能產生新的「屏蔽效應」,造成區域經濟與過境運輸分離的「新二元結構」。因此,在京滬高鐵的利好環境下,沿線城市仍需結合自身的經濟基礎,合理發揮產業競爭優勢。 國外經驗表明,高鐵建成後必將打破原有的經濟發展格局。高鐵的建設不僅能夠帶動土木建築、原材料、機械製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其縮短了時空距離,降低了時間成本,從而促進人員流動,加速和擴大了信息、知識和技術的傳播,最終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縮小區域差距。 京滬高鐵對各個區域的影響各不相同。北京、上海兩座商務城市受益最大,上海對安徽和蘇北地區,北京對山東半島的影響力將會大大增強。這將有效緩解資源、能源和勞動力等因素對兩座城市發展的限制,對其旅遊、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就旅遊業來說,山東和江蘇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兩省分布著濟南-泰安-曲阜-棗庄以及南京-無錫-蘇州這2條黃金旅遊線。就製造業方面來說,安徽受益最多,徐州-宿州-蚌埠-滁州無疑是這些製造業的重點轉移區域。 由此看來,各個區域只有結合各自的特點來進行資源整合,才能更好地利用高鐵帶來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