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產品呈現
Ⅰ 旅遊方式呈現多樣化,哪些方式更省錢省心
自助游——「自由」價更高
自助游,是常見的一種旅行方式,分為徒步、騎車和自駕三種。家住東城區的王先生表示,自己是一名旅行愛好者,微信里有「驢友群」「戶外群」等眾多由同樣喜歡旅行的好友群,大家在閑暇時會相約一起出去轉轉。「自助游控制好開支,也可以很省錢,但如果任性旅遊,可能是花費最高的。」王先生說道。
據了解,去年,王先生和自己的驢友們到西藏遊玩十幾天,花費了6000餘元。王先生介紹說,由於出發點不在同一個地方,驢友們先乘火車到拉薩會合,然後在當地租輛車開始自駕之旅。「我們的隊友都是興趣相投、可以同甘共苦的,所以旅途十分愉快。另外,我們是一個小團隊,住宿、吃飯的費用盡量選擇團購,這樣可以省下一部分錢。」談到外出旅遊,王先生建議,出行前一定要做足准備,對當地車費、景點門票、住宿價格、吃飯費用等做到充分的了解,否則不僅會花掉很多冤枉錢,還有可能很鬧心。
王先生還告訴記者,他曾作為背包客「游」過大別山,兩天的時間只花銷 300元。外出旅遊花費這么少,他是怎樣做到的呢?王先生說,他是與十幾位同伴租了一輛大巴車,一天700元,十幾個人平攤下來也就100多元。當天晚上住農家小院花費60元,晚餐加早餐花費40元左右。進山的時候自帶食品和帳篷,白天在山裡走一圈,晚上就在山裡支帳篷睡覺,第二天早上再走回來,到農家小院會合。「一句話,能省則省,在山裡徒步,吃的用的都是自帶的。」王先生自豪地說,雖然這樣的旅行很苦很累,但是感覺特別有意義。
對此,市民劉女士持有不同意見,她認為旅遊最重要的是舒心。「去年,我和家人自駕到上海、杭州等地遊玩,隨心選擇路線,晚上走到哪裡就住在哪裡。雖然沒有經過規劃,花費高了點,但路上的風景很美,可以邊走邊欣賞,身心都可以得到放鬆。」劉女士說道。
據劉女士統計,十幾天的旅行她共花費10000餘元,其中不包括購物費用。
跟團游——更省錢省心
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去年4月份,他以自助游的方式帶著父母去三亞玩了四天,三個人共花費12000元,主要包括機票、住宿、餐飲、交通、景點門票等,其中往返機票花去了支出的大部分,共6000元。「我在出遊前做了准備,提前十幾天訂的打折機票,正常的機票價格會更高。」李先生說道。
記者從我市一家旅行社得知,目前三亞五日游的跟團價在每人1340元—2680元不等,主要景點包括分界洲島、愛立方海濱樂園、蜈支洲島、南山、天涯海角等。該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中一個報價為2680元的三亞五日游路線,旅行社保證全程住宿是高端品牌酒店,並保證有足夠的游覽時間,可以充分感受海島風光。「根據線路和住宿的條件什麼價位的都有,確定走哪個路線可以再優惠。」該工作人員介紹道。
哪種旅遊方式最省錢省心呢?李先生認為,其實跟團游還是比較方便的,旅行社對路線、食宿等方面都比較熟悉,吃住不用操心,價格方面由於是「團購」,也更實惠一些。「但是跟團遊行程安排得比較緊,要保證有足夠的體力才行,自己父母年紀比較大了,怕體力上吃不消,所以選擇了自助游,行程上也比較自由些。」李先生說道。
記者調查發現,在眾多旅遊方式中,跟團游占據很大的比例。目前我市旅行社根據各景點制定了適合各類團體的旅行。婺源、恩施、巴厘島、雲南、越南等多條受歡迎路線,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基本能夠滿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記者提醒廣大出遊市民,不管選擇哪種出遊方式,在旅行前還需做足各項准備,這樣旅行才會更舒心。
Ⅱ 什麼是旅遊新業態項目
最近幾年,旅遊業無論是政策還是市場,均在發生深刻調整。當前,旅遊業呈現出以下五種新業態值得關注。
第一,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推進全域旅遊可以說是我國新階段旅遊發展戰略的再定位,是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變革。
第二,體育旅遊。剛剛結束的歐洲杯在吸引無數球迷關注的同時,還引爆了中國遊客暑期赴歐洲旅遊的熱情。資料顯示,本屆歐洲杯預計平均每場比賽的直播有1.47億人次觀看,整個賽事累計觀眾達到66億人次,僅在中國就有超過12億人次觀看了歐洲杯,體育旅遊可以說是市場潛力巨大。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鮑明曉認為,體育旅遊是體育產業最大的「蛋糕」,當前,中國正處在體育旅遊被全面激活的前夜,市場潛力巨大。
第三,文化旅遊。眾所周知,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吸引人的東西,尋求文化享受已成為當前旅遊者的一種風尚。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廣文化旅遊方面應該關注如何改變提升產品,從而能夠更好地去滿足創新需求,而且,最好有故事蘊含在其中。例如,去故宮旅遊,不要總說故宮有多少年的歷史,多麼宏偉,而是要把每座宮殿建造過程中的歷史、歷代帝王、後妃等與之相關的故事融入其中,這些故事是獨一無二的,才會使人印象深刻。只有這樣,文化旅遊才能夠真正吸引人,消費者才能夠獲得文化享受。
Ⅲ 旅遊需求相比,未來我國鄉村旅遊需求將呈現哪些變化
未來,鄉村旅遊的發展趨勢一:發展個性化鄉村旅遊產品
由於市場選擇和需求趨向個性化,所回以鄉村旅遊也答向個性化方向發展。到鄉村旅遊的人,希望看到的是鄉村旅遊點應有的個性和獨特性。如果幾年之間一直是「農家樂」「漁家樂」,那旅遊者也不會再選擇它。所以鄉村旅遊必須適應市場變化,策劃出自己的特色項目。
二、與實現「三農」目標相結合
解決農村、農民、農業問題,推動社會小康目標,發展鄉村旅遊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農民可以通過租金、薪金、保障金等等收入,獲得較大的利益。
三、注重保持鄉村自然河人文環境的原真性
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是發展鄉村旅遊的個性特徵,也是城市居民前往遊玩的追尋目標。作為鄉村原真性的景物、景觀,更是不能改變其原本面貌。但保持原真性,絕不是在保護鄉村環境的落後面。
四、注重產品的多樣性和形式的多樣性
在一個地區,必須要有多樣化的鄉村旅遊類型,發展不同的旅遊品牌。遊客對鄉村旅遊品牌的多樣性、內容的豐富性和體驗的差異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鄉村旅遊目的地就要盡快改變產品雷同、內容泛華的局面,創新出產品的特色,使遊客有更多的選擇。——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Ⅳ 文化旅遊為何會呈現出火爆的景象
據報道,數據顯示,2016年故宮博物院接待觀眾數量達到16018540人次,較上年增加6.19%,再次刷新內接待記錄,這容也是故宮建院91年來首次年接待觀眾超1600萬人次,文化旅遊呈現出了異常火爆的情況。
專家表示,文化旅遊在備受關注和高速增長的同時,出現了產品同質化嚴重、產業鏈條單一、文化意識不強等問題也在困擾著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只有破解這些難題,才可以讓文化旅遊走的更遠。
Ⅳ 今年重陽節期間的銀發游產品呈現出了品類細分的趨勢嗎
本周六即將迎來重陽節,一說到老年游,市場上多是以觀光類的線路產品為主,而今年重陽節期間的銀發游產品明顯呈現出了品類細分的趨勢,美食游、溫泉游、康養游、郵輪游、專列游等,品類呈現細分趨勢能反映出銀發族已經日漸提高了對於旅遊品質的要求,旅遊觀念也發生了顛覆性改變。遵從民俗傳統的同時,追求自身享樂和旅途中的多樣化體驗成為當下老年人出遊的最大特點。
今年國慶剛過就接連下了幾場秋雨,隨著氣溫日漸下降,來一場熱騰騰的湯泉之旅,也成為老年人休閑放鬆的不二之選,以舒適休閑養生為主的日本溫泉游線路受到不少老年遊客的青睞。「長假過後氣溫驟降,預計溫泉游的熱度將持續升溫。」途牛旅遊網表示,途牛「日本大阪-京都-奈良-富士山-東京8日游」、「日本-本州6日游」等產品將帶給遊客觀光與養生的雙重體驗。
Ⅵ 今年上半年江西旅遊市場呈現哪些特徵
《2018上半年江西旅遊市場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8上半年全省旅遊市場呈現出七個方面的特徵:國內旅遊與入境旅遊實現雙突破、全省旅遊消費向深度發展、遊客年齡結構呈年輕化趨勢、自駕旅遊市場實現持續擴容、遊客對組合型旅遊產品需求增加、交通可達性影響遊客目的地選擇、「風景獨好」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報告顯示,2018年全省旅遊市場規模有望保持20%以上的增幅,入境旅遊市場將呈現較大幅度的增長,重點景區門票減免、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等將倒逼旅遊產業結構、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提升,以廁所為代表的旅遊公共服務更加健全,遊客對優質旅遊的滿意度提高。
Ⅶ 上半年旅遊市場呈現哪些特點
8月2日,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旅遊達到了28.26億人次,同比增長11.4%,入境旅遊6923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2.45萬億,同比增長12.5%。
歐曉理介紹,文化方面,據初步測算,今年上半年全國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5%,今年一季度全國5.7萬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是19052億元,同比增長了10.5%。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總計320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國產電影票房189.65億元,佔全國總票房的近60%。目前,全國電影銀幕超過5萬塊,居世界第一。總之,文化方面呈現出投資消費兩旺的局面。
Ⅷ 元旦旅遊市場呈現出什麼特點
元旦抄旅遊市場呈現以下襲3個特點:
周邊短途游占據元旦假日出遊的主流。調查顯示,2018年一季度居民總體旅遊意願達到83%,其中選擇1月份出遊的超過1/4。元旦假期時間較短,多數居民假日期間將選擇周邊短途游,自駕車成為首選交通工具。闔家團聚仍是重要的假日主題,父母和孩子、兒女和老人共同出遊人數增多,家庭游、親子游備受青睞。隨著氣溫降低,老少皆宜的溫泉度假旅遊產品普遍熱銷。
假日旅遊將拉動消費持續增長。旅遊已經成為滿足廣大人民對於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途徑,假日旅遊休閑度假成為居民的生活剛需。遊客在假日旅遊的過程中不止追求簡單的觀光游覽,更加註重服務質量和旅遊體驗,舒適度高、體驗性強的深度旅遊線路受到廣泛關注。線下新零售發展持續活躍、節日優惠活動延續,元旦至春節前親友聚會、公司團建活動增多,假日期間旅遊對消費的拉動作用更為顯著。
Ⅸ 旅遊業發展呈現了全球化的趨勢嗎
據報道,自「十三五」以來,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戰略產業,目前旅遊業發展的同時全球化趨勢明顯。
未來十年,將有更多的國際品牌加快中國布局,國內旅遊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將加快,中國旅遊產業全球化趨勢更加明顯。為此,中國旅遊企業要主動融入國際分工體系,成為中間的一環,從渠道到目的地都要加速資源掌控,爭奪國際分工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