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區發展策略研究
❶ 景區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有哪些舉措
主要從以下6個方面來推進:
(一)創新發展戰略,改革管理體制
發展全域旅遊,是一項改革創新工程,重在圍繞適應旅遊發展兩個綜合需求(綜合產業發展和綜合執法需求),改革創新旅遊體制,從旅遊市場監管、旅遊公共服務、旅遊產業促進、擴大旅遊開放、旅遊管理體制和基礎制度等推進綜合改革。
一是要改革創新全域綜合統籌發展的領導體制,構建從全局謀劃和推進、有效整合區域資源、統籌推進全域旅遊的體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門聯動的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充分考慮旅遊配套設施及其公共服務的需求,促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的融合、銜接。
二是改革創新旅遊管理的綜合協調機制,推進旅遊管理體制的綜合改革,適應旅遊業從單一業態向綜合產業、從行業監管向綜合服務升級的客觀需求,這也是地方政府對旅遊發展認識升級的最典型和最生動表現。
三是改革創新旅遊綜合執法機制,鼓勵推進旅遊綜合執法隊伍等改革創新,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綜合執法保障。要把旅遊市場環境治理,納入到城市綜合治理的范疇內,加大治理力度,形成管理聯動。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主體負責」的旅遊安全責任體系與工作機制。設立旅遊警察和旅遊巡迴法庭,是許多國家通行的做法。許多國家早已設立旅遊警察,包括西班牙、德國、俄羅斯、希臘、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埃及、阿根廷、孟加拉等等。這些旅遊警察大多會外語、著裝醒目、在酒店和旅遊景區隨處可見,小到問路、物品遺失,大到被敲詐勒索,他們都會馬上介入解決。旅遊警察提升了國內外遊客的安全感,這是最重要的旅遊環境。旅遊警察還是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有力增強旅遊吸引力和保障力。
(二)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旅遊規劃
發展全域旅遊,不能因循傳統規劃思路,必須改革創新規劃。
一是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理念,將旅遊規劃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旅遊資源與其他資源合理配置。
二是改革規劃體制,推進多規合一。
三是創新旅遊規劃。全域旅遊模式的規劃與景點旅遊模式的規劃不同,不再只是規劃景點景區、賓館飯店,需要系統全面規劃景點景區內外協調發展各、整合各類資源要素。
(三)改革評價體系
發展全域旅遊,必須樹立科學的旅遊觀念,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相關的統計監測和評價體系。
一是將發展旅遊作為區域內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發展目標和重要考核內容,形成明確的任務分工要求,形成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合力。
二是創新旅遊數據徵集、分析體系。按照旅遊發展的新業態、新特點、新趨勢設置評價指標。探索建立適應全域旅遊特點的旅遊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與旅遊電商企業合作,建立現代旅遊的科學評價機制。
三是加強綜合效益評估,擺脫門票經濟「依賴症」。我國大多數景區仍然處於門票經濟。2014年,除黃山門票占總收入的17.5%外,其餘景區門票佔比均超過40%,有的景區門票佔比更是超過80%。從門票經濟向全域旅遊經濟轉變,首先就要建立全域旅遊的綜合效益評價體系,逐步擺脫對門票收入的嚴重依賴。
(四)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
推進全域旅遊,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支撐。這需要巨大的投資,迫切需要抓住供給側改革的機遇,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PPP等投融資模式改革創新,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旅遊企業和旅遊項目融資支持,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吸引國際資本參與重大旅遊項目開發,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五)創新旅遊業態
創新旅遊產品,積極培育旅遊新業態,構建新的發展載體。推進旅遊小鎮、旅遊風景道、旅遊綠道、旅遊度假區、旅遊產業集聚區、特色旅遊基地、研學旅遊基地、養老旅遊基地等新興旅遊業態和產品建設。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閑農業、鄉村度假、古鎮村落、特色民宿為代表的鄉村旅遊新業態,推進特色旅遊目的地、國家休閑區、休閑旅遊示範城市等目的地建設。推進旅遊+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旅遊+研學(教育)、旅遊+交通、旅遊+休閑度假、旅遊+新型養老、旅遊+健康養生、旅遊+購物等,大力培育全域旅遊的新產品新業態。要加快特色提煉,在創建精品旅遊品牌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區域自然人文資源優勢,創建區域品牌。
(六)試點先行、示範引領
各地情況千差萬別,不可強求一律。作為推進全域旅遊主體的地方黨委政府,有必要積極務實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突出本地特色的全域旅遊的好經驗、好做法。國家每年遴選一批市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分步實施,滾動發展,上不封頂,下不設限,試點先行,示範引領。要採取系列措施支持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
了解更多全域旅遊內容,可以關注下北京中景合天。
❷ 面對雲南省發展戰略大學生應該怎麼做
麗江瀘沽湖省級旅遊區管理委員會
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目 錄
第一章 瀘沽湖景區旅遊發展的環境分析 …………………………………………2
第一節 瀘沽湖地區旅遊發展的機遇 …………………………………………2
第二節 瀘沽湖地區旅遊發展面臨的挑戰 ……………………………………5
第二章 瀘沽湖景區的市場定位與戰略框架 ………………………………………7
第一節 瀘沽湖景區戰略研究的出發點和幾個旅遊發展原則 ………………9
第二節 瀘沽湖地區的資源及其特徵 ………………………………………10
第三節 瀘沽湖地區的產品和市場現狀………………………………………14
第四節 瀘沽湖的定位與戰略主題體系………………………………………16
第三章 瀘沽湖旅遊產品的構成與提升途徑………………………………………22
第一節 旅遊產品及其開發原則………………………………………………22
第二節 瀘沽湖旅遊產品的開發與提升………………………………………22
第四章 瀘沽湖景區產業群的建設與管理…………………………………………29
第一節 瀘沽湖景區旅遊產業及產業集群……………………………………29
第二節 瀘沽湖景區區域競爭力模型…………………………………………36
第五章 瀘沽湖景區品牌的建設與管理……………………………………………45
第一節 瀘沽湖品牌的定位……………………………………………………45
第二節 瀘沽湖品牌的建設和管理……………………………………………48
第六章 瀘沽湖景區的經營與管理模式……………………………………………57
第一節 瀘沽湖景區整體開發模式……………………………………………57
第二節 瀘沽湖景區投融資模式………………………………………………59
第三節 瀘沽湖景區相關利益者關系管理……………………………………61
第四節 瀘沽湖景區質量管理…………………………………………………67
第五節 景區顧客服務質量管理………………………………………………71
第六節 瀘沽湖景區與四川的合作機制………………………………………73
附件1:一級土地開發中的三種模式…………………………………………77
附件2:LAC原則………………………………………………………………83
第一章 瀘沽湖地區旅遊發展的環境分析
瀘沽湖地區位於雲南西北的麗江市,在雲南省建設大香格里拉旅遊圈和麗江市建設以摩梭文化、瀘沽湖風景名勝區為重點的東部精品旅遊區旅遊政策的規劃下,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但由於自身自然人文資源、地理位置,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一些限制性因素,瀘沽湖的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在基於對瀘沽湖環境分析的基礎上,瀘沽湖發展的戰略框架得以提出。
❸ 旅遊景區管理咨詢是怎樣分類的
(一)、旅遊景區全局性的咨詢。
全局性的管理咨詢一般時間較長,任務較多,大到景區的戰略思路、企業的發展方向,細到營銷方案、營銷手段、景區升A、業務培訓、人力組織與薪酬體系等無不納入管理咨詢范圍內,這就相當於一定時間的委託管理。
(二)、旅遊景區局部的咨詢。
主要包括:
1.戰略類管理咨詢
主要進行以下方面的管理咨詢:負責研究景區總體發展目標、發展戰略、經營戰略,提出旅遊景區可持續性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和資源整合、配置的意見; 參與旅遊景區重大管理項目的推進,對重大投資項目進行戰略審計和評估; 建立和優化旅遊企業戰略管理制度流程; 制定並推進旅遊企業戰略管理程序的開展,支持、指導各業務板塊、職能部門制定各自發展戰略;研究國家的相關政策,以便更好的爭取政策......等等。這一類咨詢可以是分期進行的,也可以單獨進行某一子項目。
2.開業類管理咨詢
這是目前我們從事較多的管理咨詢項目。一些景區在開園之前,由於缺乏經驗,希望一開始就能走上正規,因此和管理咨詢機關合作的慾望比較強烈。
3.營銷類管理咨詢
這類咨詢是景區管理者最迫切需要的。任何一個發展較慢的景區都認為是自己的營銷策略、實操能力有限,才導致景區業務發展滯後,經濟效益比預想得要差,希望通過外力提升營銷的整體水平,打破瓶頸限制。
4.提升管理咨詢
此類管理咨詢一般在於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景區提升自身管理水準的要求,一是景區外部形象的要求。我們常見到的是(1)景區新項目新產品的打造,(2)標准化體系認證,(3)景區升A的需要,如升四A或者五A。
5.培訓類管理咨詢
此類管理咨詢以景區業務培訓為主要內容。許多旅遊景區僻處邊遠地區,受區域經濟差異、薪資等方面的原因,管理人員服務人員素質較差,急需通過專業的管理咨詢機構提升從業人員的管理素質和服務水平。
2016年富瑞泰景區管理應邀對天意谷景區進行了管理咨詢,主要在於對景區工作人員的培訓。項目組根據景區的要求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從業務架構、產品服務、自身素質等方面進行了培訓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甲方好評。
6.人力組織與薪酬類管理咨詢
這一類培訓涉及到企業的深度管理,景區管理者希望通過此類咨詢服務,挖掘潛力,建立較強的激勵機制。
7.景區重組類管理咨詢
此類管理咨詢目前涉及到的也比較多,目前一流景區資源集中在各地政府手中,但國有企業管理制度較為僵化,發展動力不足,急需民營企業民營資本進入,或獨資或合作,景區重組類的管理咨詢應運而生,景區重組類咨詢涉及到架構的重新設置,營銷體系的變更等一系列的問題。
❹ 旅遊景區規劃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包括哪些
根據國家標准《旅遊規劃通則》(GB/T18971--2003)和《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GB50298--1999),我國景區開發需要編制景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遠景設計院現就三類規劃內容和要求分別加以論述。
一、旅遊景區總體規劃
任何一個景區開發建設前,原則上應當編制景區總體規劃。景區總體規劃編制以景區所在地的旅遊業發展規劃為依據,對景區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幫助景區實現社會、經濟、環境多重效益。
(一)規劃時限
景區總體規劃的期限一般為10-20年,同時可根據需要對景區的遠景發展做出輪廓性的規劃安排。對於景區的發展布局和主要建設項目,也應做出建設規劃,期限一般為5年。
(二)任務和作用
總體規劃的對象是一個具體的景區。其基本任務是綜合研究旅遊資源、客源市場,確定旅遊地性質、環境容量及接待規模;劃定旅遊區的用地范圍及空間發展方向;統籌安排區內各項建設用地和交通組織;合理配置各項旅遊服務設施、基礎設施、附屬設施和管理設施;提出開發實施戰略,處理好發展與建設的關系,指導旅遊的合理發展。編制旅遊總體規劃對更好地推動和實現旅遊的開發計劃和發展目標,確保旅遊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其實現最佳利用價值,確保設計的旅遊產品與實際旅遊市場需求的統一性,確保旅遊地與所在區域間有關的各項事業在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資料收集的內容
收集的內容包括地形圖、專業圖以及氣象、水文、地質、自然資源、歷史文化、人口、行政區劃、社會經濟、企事業單位、交通運輸、旅遊設施、基礎設施、土地利用和環境等方面的資料。
(四)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
(1)綜合評價旅遊業發展的資源條件和基礎條件。
(2)全面分析市場需求,科學測定市場規模,合理確定旅遊業發展目標。
(3)確定旅遊業發展的指導思想、規劃依據和發展戰略。指導思想是旅遊規劃的主題,是體現一定規劃時段內總目標的一種設想。
(4)明確景區區域、旅遊產品重點開發的時間序列、土地利用的空間布局,根據需要劃定緩沖區的范圍,包括旅遊服務設施、附屬設施、基礎設施和管理設施的總體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