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城市特色旅遊景區發展理論依據

城市特色旅遊景區發展理論依據

發布時間: 2020-12-14 06:08:36

⑴ 城市發展旅遊業要具備那些地理區位優勢

地理區位優勢;1.旅遊資源豐富,集聚效應好,具有美學、科學、歷史文化,經濟等價值。
2.旅遊資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好,
3.鐵路,航空等交通條件好,交通通達性好。
4.經濟發達 ,遊客數量多,客源充足。
5.客源地距旅遊景區近。
6.旅遊資源所在地基礎設施好,(交通,水電,住宿)
7.經濟發達,有充足的資金促進旅遊資源的開發

⑵ 在旅遊景區管理中,景區創新時依據的原則是什麼

一般考慮的是:(一)層次性與整體性原則從空間上考察,一個景區新產品要回經歷從概念答信息到具體投入運行,從產品到產品鏈或群等多個層次;從時間上考察,產品創新要經歷市場研究、功能規劃、成本設計、市場開發等多個階段。因此,景區經營管理創新也必須採用新的方式與手段,從抽象到具體,從簡單到復雜,逐層分析,層層建立評價、優化、決策的創新機制。(二)目的性與開放性原則旅遊景區進行管理創新必須始終圍繞景區發展的目標,並為其服務。景區在各個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目標,如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景區利潤、消除競爭對手等,針對不同的目標,景區推出的服務產品是不同的,所以景區管理創新的方法與手段也是不同。

⑶ 簡答題:我國旅遊景區發展的特點

第一,三大市場「兩增一減」,出境、國內旅遊增長有所放緩,入境旅遊持續下降。

第二,大資本進軍旅遊行業,旅遊投資主體多元化,民間資本旅遊投資額約佔全年旅遊直接投資總額的57%,民間資本成為旅遊投資的主力。

第三,泛旅遊現象日趨顯著,旅遊消費行為自主化、多樣化,旅遊空間日趨泛化,城市、鄉鎮以及村落皆是重要的旅遊活動空間,同時產業融合進一步增強,催生了創意旅遊、在線旅遊、會展旅遊、旅遊地產等多種旅遊新業態。

第四,在線旅遊發展勢頭迅猛,在線旅遊市場初具規模,市場交易規模較2008年增長近5倍,達到2204.6億元,在線旅遊預訂使用率持續上升,發展潛力巨大。

第五,旅遊管理走向法制化,《旅遊法》的實施標志著我國進入了全面依法興旅、依法治旅的新階段。
謝謝採納!

⑷ 城市建設與旅遊發展的關系是什麼

城市建設與旅遊發展,這是一個非常綜合性的題目,有兩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就是城市,第二個是是旅遊。把這二者也起來,房地產如何促進這三方面的發展,也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重要的問題。第一個「旅遊」。
這個項目先把它定位為旅遊項目,旅遊到底是什麼?旅遊在今天房地產怎麼配合旅遊。旅遊的特點最主要的不是「游」,不是到哪兒去,而是願意來這兒休閑。休閑將是旅遊的最主要的特徵之一,這是要引起注意的。我們國家專門有旅遊局,也有旅遊的行業,房地產為旅遊到底應該做什麼。旅遊行業將是持續的最持久的行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
圍繞發展旅遊經濟與城市建設相輔關系的主題,以國際化的新理念,從城市建設與旅遊開發、城市建築風貌改造、新農村建設與旅遊開發、項目包裝與招商等四個方面,深入淺出了解在城市建設中營造城市客廳、城市特區、城市景區;城市特種建設項目與各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旅遊開發區的現代營造理念與技巧;探索總結出的通過旅遊建築建設、城市建設等旅遊資源綜合開發,解決資金與城市、旅遊發展之間矛盾的具體方法。
繼承和保護城市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本身就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在建設中採取嚴格措施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從而使城市現代化與歷史文化遺產渾然一體,交相輝映,既顯示了現代文明的嶄新風貌,又保留了歷史文化的奇光異彩。長陽豐富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是少有的,當人們為自己擁有如此珍貴的資源歡欣鼓舞時,往往忘記了保護和開發的合理方法。
為了刺激經濟的發展,決策者們往往允許對其隨意承包開發,有的並無多大資本,開發檔次低,有的無詳細、科學的規劃,隨意性大。於是,問題接踵而至,在風景區大搞度假村建設和人為景觀建設,巍然成風。他們自以為能吸引遊客,殊不知眾人最反對這種畫蛇添足、急功近利之舉。更為嚴重的是,珍貴的資源遭到了再也無法恢復的徹底性破壞
一. 強化文化意識 豐富城市內涵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和根,沒有厚重的歷史傳統和絢麗文化的城市,會讓人感到蒼白和淺薄。近年來,文化部門在以文化建設提升城市品味上有著成功的做法,,令八方遊客沉醉其間,把美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優雅的城市環境融為一體,努力創造出民族傳統文化和時代氣息相輝映的城市文化,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銜接和交融。
二. 強化生態意識 優化城市環境
加快經濟發展是民眾的最大願望,搞好生態建設也是群眾的迫切要求,只有處理好「生計」與「生態」的關系,建設富而美,富而安,才真正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城市可持續發展」,這是21世紀城市發展的主題,也是體現「以人為本」,實現從生存型城市到生活型城市轉變的必要條件。城群山環抱,大河繞城而過。城在山中,水與城相擁,依託這一自然地理優勢,對城市進行美化、綠化和亮化,創造出渾然天成的城市自然山水環境,把城市帶入「小橋流水人家」的詩境。在工作中重點規劃建設了一批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綠地、園林街道、花園式單位及小區,積極構建生態城市格局,逐步造就「城中有園、園中有城、水清城秀」的城市生態環境,塑造城市「窗口」的良好形象。
三. 強化經營意識 拓寬籌資渠道
採取「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辦法,充分挖掘市場潛力,將凡是能進行市場化運作的城鎮有形、無形資產全部投入市場運營,大力發展房地產,推進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努力拓寬籌資渠道,高效益經營管理的城市。近年來,引進一批實力較強的外來企業參與小城鎮建設,吸納各類城鎮建設總資金,有力地促進了城市化進程。目前,城市發展過程中對經營性項目採取市場化方式運作,充分利用社會閑散資金和外來資金,參與城市開發建設,有效地盤活了縣城資產存量,擴大了土地有償使用范圍,實現城市資源優化配置,加快了丘北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⑸ 旅遊經濟與哪些理論有關 有何觀點

以下都是旅遊經濟理論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章 旅遊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教學要求:
通過研究旅遊經濟活動的產生與發展,掌握推動旅遊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研究對象,任務和內容;了解旅遊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內容結構:
第一節 旅遊經濟活動的產生和發展
一,旅遊經濟活動的產生
1. 旅遊經濟活動的概念
2. 旅遊經濟活動的產生
二,旅遊經濟活動的發展
1. 第一個時期,初步發展時期
2. 第二個時期,蓬勃發展時期
第二節 旅遊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一,國內外對旅遊經濟的研究
1. 國外對旅遊經濟的研究
2. 我國對旅遊經濟的研究
二,旅遊經濟學的產生
1. 旅遊經濟學是一門具有獨立性的專門學科
2. 旅遊業是一個新興產業
三,旅遊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1. 旅遊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率喲經濟活動中旅遊產品的供給與需求的矛盾
2. 旅遊經濟學研究旅遊經濟活動運行過程中的經濟現象,經濟關系與經濟規律
四,旅遊經濟學的研究結構
五,旅遊經濟學研究的主要任務
1. 解釋影響合作用於旅遊經濟活動的基本經濟因素和經濟關系
2. 選擇旅遊經濟發展的最佳途徑
3. 為制定旅遊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提供理論基礎
六,旅遊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旅遊產品的生產與供給
旅遊需求及旅遊需求與旅遊供給的矛盾運動和調節機制
旅遊產品的消費
旅遊經濟效益
旅遊經濟結構與旅遊經濟發展
第三節 旅遊經濟學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
一,游經濟學與經濟學的關系
二,旅遊經濟學與旅遊學的關系
三,旅遊經濟學與其它旅遊學科的關系
第四節 旅遊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相結合的方法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本章重點(重要問題):
旅遊經濟活動的發展,旅遊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第二章 旅遊產品
教學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旅遊產品和旅遊產品特點,掌握旅遊產品組合與旅遊產品開發的涵義與原則.
內容結構:
第一節 旅遊產品的概念和構成
一,旅遊產品的概念
旅遊產品是指旅遊經營者憑借著旅遊吸引物,交通和旅遊設施,向旅遊者提供的用以滿足其旅遊活動需求的全部服務.
二,旅遊產品的構成
旅遊吸引物
旅遊設施
可進入性
旅遊活動
三,旅遊產品的內外部關系及其轉化
旅遊產品構成間的互補關系
旅遊產品構成間的互代關系
旅遊產品內外部的互補關系與互代關系的轉化
第二節 旅遊產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
一,旅遊產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特點
1. 旅遊產品的價值
2. 旅遊產品的使用價值
二,旅遊產品的價值構成
服務價值量
吸引物價值量
第三節 旅遊產品的特性
一,綜合性
旅遊產品既包括物質的,精神的勞動產品,又包括非勞動產品和自然物.
二,無形性
旅遊產品主要表現為旅遊服務,具有無形性.
三,不可轉移性
旅遊產品的物流和商流是分離的,物流只表現為旅遊產品信息的流動而不是旅遊產品的轉移.
四,旅遊產品生產與消費的不可分割性
旅遊服務和旅遊消費在時空上同時發生和同時結束表現為旅遊產品的生產和消費的不可分割性.
五,游產品的不可貯存性
旅遊產品的核心是服務,因此不可貯存.
六,旅遊產品的易波動性
旅遊產品受季節,假日,氣候以及政治,經濟,戰爭等多種因素影響,具有較大的波動性.
第四節 旅遊產品的組合與開發
一,旅遊產品的生產要素及其組合
全面全線組合
專項系列組合
專業性組合
二,旅遊產品開發的原則
根據目標市場需要對旅遊資源,旅遊設施和旅遊業人力資源進行規劃,設計,開發和組合.
第五節 我國旅遊產品的發展歷程(自學)
本章重點(重要問題):
旅遊產品及其特點,旅遊產品的組合與開發原則
第三章 旅遊需求與供給
教學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旅遊需要與供給的基本規律與影響因素,熟悉需求與供給彈性及我國旅遊供求關系的發展演變過程.
內容結構:
第一節 旅遊需求
一,旅遊需求概念
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餘暇時間的人們在一定時間內,願意按照一定價而購買某一旅遊產品的數量.
二,旅遊需求產生的條件
1. 旅遊需求的客觀條件:支付能力;可支配的時間.
2. 旅遊需求的主觀條件:動機(心理類型,文化修養,年齡性別等)
三,旅遊需求規律
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條件下,人們在一定時期內對旅遊產品的需求量與旅遊產品價格呈負相關.
四,需求彈性和需求彈性系數
旅遊需求量隨某一因素的變化而出現相應變化的現象稱為需求彈性.
旅遊需求價格彈性
旅遊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五,影響旅遊需求的因素
客源國方面的因素:總人口,人口結構,城市化和程度;
目的國方面的因素:旅遊供給因素(旅遊資源,設施,交通等);通貨膨脹因素;
雙方相關因素:經濟距離,貨幣匯率,政治因素.
六,旅遊需求指標
入境旅遊人次;
旅遊者消費總額;
旅遊者人均消費額;
旅遊者停留天數或旅遊人天數;
旅遊者人均數
旅遊出遊率(旅遊密度)
旅遊重遊率(旅遊頻度)
旅遊開支率(旅遊消費率)
第二節 旅遊供給
一,旅遊供給的概念
旅遊供給是旅遊目的地在一定時期內以一定的價格向旅遊市場提供旅遊產品的數量.
分為基本旅遊供給和輔助旅遊供給.
二,旅遊供給的內容
旅遊資源
旅遊設施
旅遊服務
旅遊基礎設施
旅遊供給規律
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願意並且有能力向市場提供的旅遊產品的數量將隨著市場價格的漲落而增減.
游供給價格彈性
旅遊供給價格彈性
旅遊供給價格彈性系數
影響旅遊供給的因素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環境容量
當地政府對發展旅遊業的態度和政策
第三節 中國旅遊供求關系的發展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遊供給的發展
旅遊飯店業的發展
旅行社的發展
旅遊景點,景區建設
旅遊交通的發展
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遊需求的發展
1. 入境旅遊市場需求
2. 國內旅遊市場需求
三,中國旅遊供求關系發展的階段性
1. 限制發展階段
2. 不協調發展階段
3. 比較協調發展階段
本章重點(重要問題):
旅遊需要的產生及運動規律和旅遊供給的產生及運動規律
第四章 旅遊經濟運行與調節
教學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認識旅遊經濟活動的規律與特點,掌握旅遊價格調節和市場競爭調節的機理,理解宏觀調控對旅遊經濟運行的作用及其應用.
內容結構:
第一節 旅遊經濟活動運行規律與特點
一,旅遊經濟活動運行規律
旅遊經濟活動是旅遊主體,旅遊客體和旅遊媒介體之間的經濟聯系和所反映出來的經濟關系.遊客與旅遊經營者之間供給與需求的矛盾運動構成旅遊經濟活動的主要內容,供求規律,價值規律等經濟規律都也體現在旅遊經濟運行過程中.
二,旅遊經濟活動運行特點
旅遊經濟活動中物流與商流是分離的
一次集中組合,多次銷售
需求的明顯指向性和供給的常年性
第二節 旅遊市場調節
一,旅遊供求矛盾的運動與主要表現
旅遊接待能力與遊客總人次之間的矛盾
旅遊供求在地域上的矛盾
旅遊供求在季節上的矛盾
旅遊供求在結構上的矛盾
二,旅遊供求矛盾的靜態均衡與動態均衡
1. 旅遊供求矛盾的靜態均衡
2. 旅遊供求矛盾的動態均衡
三,旅遊價格調節機制
旅遊價格的概念與構成
旅遊價格的制定及其影響因素
旅遊價格的制定的目標與策略
旅遊價格的實現
旅遊競爭調節機制
旅遊市場競爭的目標
旅遊市場競爭戰略與策略的形成
第三節 旅遊經濟的宏觀調控
一,旅遊經濟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二,旅遊經濟宏觀調控的主體
1. 政府管理部門
2. 行業管理組織
三,旅遊經濟宏觀調控的對象與內容
1. 旅遊經濟宏觀調控的對象
2. 旅遊經濟宏觀調控的內容
四,旅遊經濟宏觀調控的手段
對旅行社業進行宏觀調控
對旅遊涉外飯店業進行宏觀調控
對旅遊服務質量等級進行宏觀調控
對旅遊信息方面的宏觀調控
旅遊發展規劃方面的宏觀調控
本章重點(重要問題):
旅遊供求矛盾的運動與主要表現,旅遊供求矛盾平衡,旅遊價格調節和市場調節
第五章 旅遊消費效用理論
教學要求:
通過本章內容學習,使學生掌握旅遊消費的特點,認識旅遊消費者最大效用均衡的分析方法和旅遊消費效果的評價原則.
內容結構:
第一節 旅遊消費的性質與特點
一,旅遊消費的性質
二,旅遊消費的特點
旅遊消費是綜合性消費
旅遊消費是一種以勞務為主的消費
旅遊消費與旅遊產品生產交換的同一性
旅遊消費的不可重復性
旅遊消費是彈性較大的消費
三,旅遊消費在旅遊經濟運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節旅遊消費的構成
一,旅遊消費結構的概念和分類
二,影響旅遊消費結構的因素
遊客的收入水平
遊客的構成
旅遊產品的結構
旅遊產品的質量
旅遊產品的價格
遊客的心理因素
三,旅遊消費結構的合理化
1. 要在旅遊消費多樣化的基礎上實現結構的優化
2. 要有利於實現旅遊消費市場供需的平衡
3. 要有利於旅遊環境的保護
第三節 遊客效用滿足最大化
一,旅遊消費者最大效用均衡
1. 無差異曲線分析法
2. 無差異曲線在分析旅遊消費效用最大化中的應用
二,研究遊客效用滿足最大化的意義
第四節 旅遊消費效果評價
一,旅遊消費效果的涵義
二,評價旅遊消費效果的原則
1. 旅遊商品價值與使用價值的一致性
2. 微觀旅遊效果與宏觀旅遊效果的一致性
3. 旅遊消費效果與生產效果與社會效果的一致性
本章重點(重要問題):
旅遊消費及其構成,旅遊者效用滿足最大化,旅遊消費效果評價
第六章 旅遊經濟效益
教學要求:
通過本章內容學習,了解旅遊經濟效益的內涵;熟悉旅遊經濟運行產生的乘數效應與收漏損現象;掌握旅遊經濟效益評估的方法.
內容結構:
第一節 旅遊經濟效益的涵義與范疇
一,旅遊經濟效益的涵義
二,旅遊經濟效益的研究范疇
1. 旅遊微觀經濟效益的概念
2. 旅遊宏觀經濟效益的概念
第二節 旅遊經濟運行的乘數效應
一,乘數效應
二,旅遊收入的乘數作用
收入乘數
居民收入乘數
就業乘數
政府收入乘數
進口額乘數
三,旅遊漏損
1. 旅遊漏損的概念
2. 減少旅遊漏損的途徑
第三節 旅遊經濟效益的評估與測量
一,主要旅遊統計指標
人均停留天數
國際旅遊(外匯)收入
客房出租率
營業收入
營業稅金及附加
全員勞動生產率
利潤總額
人均實現利稅
利潤率
平均職工人數
二,旅遊微觀經濟效益分析方法
損益平衡分析法
目標利潤分析法
最佳利潤分析法
成本結構分析
三,旅遊宏觀經濟效益分析
遊客消費及其影響
衡量旅遊成本
估計旅遊的純經濟效益
第四節 我國旅遊經濟效益測評
一,我國旅遊業不同發展階段的效益水平
二,旅遊業是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本章重點(重要問題):
旅遊經濟效益的范疇,旅遊經濟運行的乘數效應,旅遊經濟效益分析方法
第七章 旅遊產業結構和產業政策
教學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認識旅遊產業結構及其優化的基本知識,了解我國旅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實施旅遊產業政策方面的實踐情況.
內容結構:
第一節 旅遊產業的構成
一,關於旅遊業構成的"局限論"與"寬泛論"
"局限論"中旅遊業的構成
"寬泛論"中旅遊業的構成
二,關於旅遊業構成的傳統認識
三,世界旅遊組織旅遊衛星賬戶中的旅遊業的構成
四,關於旅遊業構成的理論分析
界定旅遊業構成的特殊性
旅遊業構成的約定性
約定化思想需要統一可比的標准
第二節 旅遊產業結構及其優化
一,關於產業結構的基礎知識
產業
產業結構研究的特點
產業結構的研究內容
產業結構研究方法的特性
二,旅遊產業結構
旅遊產業結構的概念
旅遊產業結構研究中的困難
產業結構優化和旅遊產業結構優化
第三節 旅遊產業政策的理論基礎與實踐
一,產業政策的特點及分類
1. 產業政策的特點
2. 產業政策的分類
二,產業政策實施的手段及作用
1. 產業政策的實施手段
2. 產業政策的作用
三,旅遊產業政策實踐
四,我國國家旅遊產業政策的制定
我國國家旅遊產業政策的發展背景
我國國家旅遊產業政策制定的原則
我國國家旅遊產業政策的內容
本章重點(重要問題):
旅遊產業構成及其理論分析,旅遊產業結構及其優化,旅遊產業政策的理論基礎及其實踐
第八章 旅遊經濟發展模式與發展趨勢
教學要求:
通過本章內容學習,使學生認識旅遊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及其分析,掌握影響旅遊經濟發展戰略制定的因素和我國旅遊產業發展的狀況及戰略選擇.
內容結構:
第一節 旅遊經濟發展模式
一,旅遊經濟發展模式概念
二,旅遊經濟發展模式類型
超前型發展模式與滯後型發展模式
市場型旅遊產業發展模式與政府主導型旅遊產業發展模式
延伸型旅遊產業發展模式與推進型旅遊產業發展模式
三,旅遊經濟發展模式比較
四,旅遊經濟發展模式的主要特徵
概括性
階段性
相對穩定性
特指性
第二節 我國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分析
一,確定我國旅遊經濟發展模式的依據
我國具備發展旅遊產業的條件
我國發展旅遊產業面臨的問題
我國旅遊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
二,我國旅遊經濟發展模式的主要特徵
1. 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是以經濟基礎條件較好的中心城市和東南沿海地區的旅遊業發展為先導,然後向中心城市以外的地區逐漸推進的
2. 旅遊產品以觀光旅遊為主向多種旅遊產品推進
3. 旅遊形式以團隊旅遊為主向散客旅遊居優勢,團隊旅遊與散客旅遊相結合的方向演進
4. 旅遊設施建設以高級為主,有高等級向中低等級推進,最終形成以中等級為主體的高,中,低等級結合的設施體系
5. 旅遊產業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主導作用由主要進行微觀的支持和管理向宏觀的調控和管理演進
第三節 世界旅遊經濟發展趨勢
一,世界旅遊經濟發展概況
世界旅遊經濟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
世界旅遊經濟的產值不斷增長
世界旅遊產業對世界經濟的推動不斷增強
二,世界旅遊經濟發展趨勢
第四節 我國旅遊業發展戰略選擇
一,不同類型的旅遊發展觀
經濟動力型發展觀
雙重動力型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觀
二,制定旅遊經濟發展戰略的依據
1. 旅遊經濟發展戰略
2. 制定旅遊經濟發展戰略的依據
三,我國旅遊經濟發展戰略
1. 適度超前戰略
2. 可持續發展戰略
本章重點(重要問題):
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及其特徵,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分析及其戰略選擇,我國旅遊發展戰略
重 點 章 節
第一章:第2,4節;
第二章:第1,2,3節;
第三章:第1,2節;
第四章:第1,2,3節;
第五章:第1,2,3,4節;
第六章:第2,3節;
第七章:第2,3節;
第八章:第2,4節.
參 考 書 目
⒈ [美]斯蒂格里茨,1998:《 經濟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⒉ 黃亞均 郁義鴻,2000:《微觀經濟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⒊ 黃亞均 袁志剛,2000:《宏觀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⒋ 林南枝,2000:《旅遊經濟學》,南開大學出版社,
⒌ 張輝,191:《旅遊經濟學》,陝西旅遊出版社
⒍ 鄒海梅,1998:《現代旅遊經濟學》,青島出版社
⒎ 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旅遊經濟》
⒏ 國家旅遊局,1998:《中國旅遊統計年鑒》,中國旅遊出版社
⒐ 魏小安,1993:《中國旅遊業:產業政策與協調發展》,旅遊教育出版社
⒑ 張建春 金世勝,2001:《旅遊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⒒ 羅明義,1998:《旅遊經濟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⒓ 威廉瑟厄波德,2001:《全球旅遊新論》 中國旅遊出版社
⒔ 張伯山,1998:《旅遊文獻檢索與利用》 南開大學出版社
⒕ WTO.Recommendations on Tourism Statistics
⒖ Witt,Stephen F. and Luiz Moutinho.Tourism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Handbook, New York:Prentice-Hall,1998
課 時 分 配
章次
章 節 名 稱
總計課時
授課課時
輔導練習
課時
1
旅遊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2
2
0
2
旅遊產品
3
3
0
3
旅遊需求與供給
6
4
2
4
旅遊經濟運行與調節
4
4
0
5
旅遊消費效用理論
6
4
2
6
旅遊經濟效益
6
4
2
7
旅遊產業結構和產業政策
3
3
0
8
旅遊經濟發展模式與發展趨勢

⑹ 求度假旅遊的發展趨勢,最好有事實根據例如調查報表那些,不要純理論。

一. 項目概況
1. 項目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遊客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消費心理日趨成熟。遊客不再盲目地追潮流、趕時髦,而是開始講求時尚、品味,根據自己個人愛好,追求消費的個性化。力求避免消費大同,消費需求進入了個性化需求時代。他們對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針對每個消費者與眾不同的個性化需求,提供一個滿足消費者個性需求的平台,已經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特別是在經濟發展到今天程度相對較高的國家,越來越多的人們追求個性化服裝、飾品等各種生活物品,急切盼望有一個能提供高質量、高服務的個性化定製平台。人們希望自己的穿著、住的與眾不同,但是市場上出售的物質越是優質的,購買的人也就越多,也就更缺少個性。因此,一個能提供個性定製的平台,必然能獲得市場的認可,必定能贏取個性市場的份額。我們現在做的這個項目是集養生保健,休閑娛樂,住宿,特色旅遊,文化傳播與交流一體,打造陽朔駱駝水鄉鄉村旅遊餐飲,住宿娛樂綜合型龍頭項目,領路業界!
2、旅遊概況
一,陽朔,地域遼闊,地形復雜,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甲天下山水」之稱,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現以中國旅遊標志——灕江山水,遇龍河風光及田園鄉村小路而聞名於海內外。近年來,在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旅遊業以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抓住大開發戰略機遇,始終圍繞建設旅遊這一總體目標,堅持走先導性產業——主導性產業——支柱性產業的發展路子,大力開發旅遊資源,著力打造「中國山水旅遊標志之城」、「中國陽朔金桔的故鄉」、等旅遊品牌,初步形成了適應不同層次旅遊消費者需求的行、游、住、食、購、娛相配套的一條龍服務體系,旅遊業已成為全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對外開放的窗口性行業。 縣內旅遊資源豐富,有奇異壯美的自然風光——灕江,遇龍河。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豐富多彩的文物古跡——漁村,朗梓,留公,。由於地域遼闊,地形多樣,氣候特殊,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卡斯特地貌大自然景觀區,為發展,休閑、山攀、鄉村尋奇,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為主的特色旅遊已成為新的旅遊熱點,鄉村小路、無公害種植、特色養殖等相配套的觀光農業發展迅速,「農家樂」旅遊休閑方式已逐步替代城鎮居民傳統的思想觀念。現已形成以體驗農家生活,觀賞田園風光為特色的新的旅遊景觀。 民俗風情濃郁,文化生活豐富。近年來,在縣委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縣旅遊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旅遊接待能力增強,全縣現有三星級旅遊涉外賓館,定點飯店,,國際旅行社,,國內旅行社,,旅遊定點商店,,醫院,鄉村旅遊鄉村(占武),風味小吃市場,酒吧街,購物街。
二、項目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陽朔旅遊業發展很快,一年跨上一個新台階,2002年,陽朔接待遊客達到281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41億元,2004年更是達到創記錄的新高320.2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38.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06億元,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產值已佔全縣GDP的40%,對縣財政的貢獻率達51%。
交通便利對旅遊業的發展可謂至關重要。一個地區或景點,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備程度決定著其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可進入程度。以2003年遇龍河景區柏油路的建成為標志,陽朔境內所有景區景點間全部實現了柏油路(水泥路),並且開通了環保電瓶車直達景區、景點的公交,極大的方便了遊客遊玩。資源開發(生態旅遊)與「三農」問題◇
陽朔山水文化的核心就在於向遊客充分展示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自然造就了人,自然養育著人,自然滋潤著人;人利用了自然。人改造了自然,人要保護自然。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鄉土文化,如古樸典雅的建築群(漁村、舊縣、留公)、朴實無華的泥瓦房、中國書畫、中國象棋、中國功夫、中國畫扇等民間手工藝術,經過精心保護,都在這里與現代文明和諧共存。陽朔要做的,不僅是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還要發展先進文化打造新的旅遊文化品牌。
鄉村旅遊項目的開發和建設,必須走品牌化之路。在眾多的旅遊景區中,陽朔已成功打造出西街(異國風情外語游)、月亮山(田園、民居生態游)、錦綉灕江、夢幻遇龍河、印象劉三姐(以「灕江漁火」為主題進行水上文藝展演,藝術而生動地展現了灕江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和勞動之美:夜幕下的灕江水面上,星星點點,漁火點點,劉三姐們的歌聲在這里響起,那分明是勞動的贊歌,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僅2004年6月開演以來,門票年收入僅次於桂林灕江船票收入。)等五塊品牌。
西街:這條長僅517米的小街,本是最傳統的南國小鎮街道,石板路面,灰磚騎樓,可她又是最洋氣的:幾乎所有的招牌都是英文。如今在街上,你能看到的外國人比中國人還要多。2003年,僅西街景區就有工商戶近4000家,賓館、飯店182家,床位逾萬張,餐飲87家(其中西式42家,中式45家)。各種攤點星羅棋布,擺滿大街小巷兩側,攤位3000多個。
然而,景區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旅遊初期確實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實惠,提供了一些諸如開辦家庭旅館、擺攤銷售土特產品和農副產品等新的維持生計的方式,但隨著旅遊的產業化發展、旅遊區管理的規范,這些維持生計的方式漸漸不再適用。農民在資金、文化、技能等方面的劣勢,使得他們在喪失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土地的權利後,無法分享旅遊發展所帶來的諸多好處。
一直的興趣在於農村,因為農村是家鄉,是養育自己的熱土,更因為鄉村養育人類,是大自然無限美麗的體現,因此放棄了許多,雖流浪輾轉於城市邊緣,但心之所向一直還是鄉村,經營於幾年城市的客棧生活於是幾年的有感於鄉村別墅鄉村旅遊的合作,心中一直有種想法,是不是可以嫁接這種模式於農村的土地開發建設上來?
現在我們的小鎮是以發展和諧生態的旅遊業為主,我們鄉村,由於種田利潤很低,所以很多鄉人都湧向城市謀生,從而造成了許多土地的荒廢或疏於經營,進而造成了極大的土地利用浪費!!!另外,就是許多農村地區還有大量閑置土地,由於不適宜種植莊稼以及當地農民缺乏信息以及資本經營開發等原因而常年荒廢,這些狀況均很普遍,因此若引入農村土地建鄉村酒店或農家休閑山樁模式,將許多有多種開發價值的農村閑置土地,通過直銷的形式,以銷售租賃承包等協議轉讓給城市感興趣的居民,這樣不僅引導了城市閑散資金向農村轉移投資,更促進了城鄉之間的各種交流與合作,必然產生極大社會經濟效應,為發展農村經濟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縮小城鄉差距解決就業等等,多方面均具有鮮明綜合作用,可以說,操作得當,肯定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基本模式就是將有利用價值的鄉村土地,進行統計.分割.展示.推介.聯營.協議等步驟流程,進行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最終實現各方的保障與權益!!!!
陽朔是一個以農業和旅遊為經濟主導的縣城,圍繞農業生產發展旅遊業得天獨厚,,農業生產的發展,休閑、娛樂、餐飲、旅遊為一體的小城鎮。,為發展「農家樂」旅遊項目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經過慎密的調研和細致的分析,擬選址陽朔一駱駝水鄉鄉村開發「農家樂」住宿、餐飲、娛樂一體化項目。
三、項目的必要性
1、旅遊業發展的需要。 當前,回歸自然,走近農家生活已成為現代旅遊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藉助現有的日光溫室等農業設施開發「農家樂」項目,既可充分挖掘潛在的資源,為旅遊者提供一處體驗農家生活、返樸歸真的旅遊場所,還能更好地展示農業、農村建設中取得的先進成果,符合旅遊業發展的需要。
2、陽朔駱駝水鄉「農家樂」項目的開發建設是當地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然趨勢。 全鄉特色優勢產業得到長足發展。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旅遊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已經受到政府高度重視。利用現有的農業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已成為陽朔鄉村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是陽朔駱駝水鄉農民快速致富奔小康的需要。目前,農業生產已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農民的積極性很高,如果再利用現有設施農業開發「農家樂」旅遊項目,既能夠解決一部分農業剩餘勞動力,還能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是一個一舉兩得的項目。

⑺ 旅遊景區項目策劃的理論是什麼旅遊景區項目策劃的案例有哪些

旅遊景區項來目策劃的理論是什麼自?旅遊景區項目策劃的案例有哪些?關於旅遊景區項目策劃,綠維創景結合實踐經驗進行了諸多研究。我們認為,景區策劃對景區的產品設計、運營管理等具體操作事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綠維創景秉承「創意經典·落地運營」的服務理念,將景區策劃內容劃分為四大部分:遊憩模式設計、收入模式設計、管理模式設計、營銷模式設計。其中遊憩模式設計是景區策劃內容的主體部分,也是後面三種設計的基礎。

因此,遊憩模式策劃對景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綠維創景將景區遊憩模式策劃歸納為五個步驟,稱為「景區遊憩模式策劃五部曲」,並以河北某山嶽峽谷型景區的相關策劃內容進行闡釋。我們認為,「遊憩線索」體現在總體定位和功能分區上,要求主題明確。

「遊憩節奏」體現在游覽線路設計上,要求有鮮明的階段性和空間序列變化的節奏感;「遊憩方式」體現在參與性項目設計上,要求增強體驗性,使遊客主動參與;「遊憩內容」體現在功能性項目設計上,要功能復合、集約利用、節約土地;「遊憩氛圍」體現在觀光方位、體驗角度上,要立體化塑造。【旅遊景區項目策劃:綠維創景】

⑻ 高分求 一篇關於「沈陽地區特色旅遊發展方案」的實質性文章不要理論的。。。

「五一」將至,全國各旅遊城市紛紛出手,採取系列措施吸引本地、外地乃至國外客源。那麼,沈陽究竟有哪些代表性的旅遊線路,在旅遊業曙光初現之時能夠瞬間喚起人們出遊的慾望?4月9日,從「活力之都、魅力沈陽——旅遊產品特賣會」上獲悉,經過兩個多月的實地考察、精心編制,沈陽七大精品旅遊線路、沈陽十大特色旅遊線路新鮮出爐。這些線路將為沈陽及沈陽經濟區和周邊城鎮居民提供最新的旅遊選擇。 春節晚會上,小品《不差錢》讓國人認識了「小沈陽」,也重新認識了「二人轉」。以前,外地遊客來沈陽,晚上看場「二人轉」算是個人消遣。如果外地遊客今後再來沈陽,看「二人轉」就會變成「有組織」的消費了。在旅遊產品特賣會上了解到,在剛剛出爐的沈陽七大精品旅遊線路和十大特色旅遊線路中,「二人轉」及「二人轉」主要表演場所,如劉老根大舞台、盛京紅磨坊等,均被列入了向中外遊客推薦的旅遊線路中。
市旅遊局負責人表示,在這次整合本地優質旅遊資源中,不但充分利用了「小沈陽」效應,加大力度拓展文化旅遊市場,還整合大沈陽——沈陽經濟區和其他城市的旅遊資源為我所用,同時對老沈陽——沈陽厚重的歷史文化進行了重新包裝。
據了解,剛出爐的沈陽七大精品旅遊線路有歷史遺跡游、綠色觀光游、生態休閑游、工業遺產游、農業觀光游、冰雪娛樂游及紅色經典游。七大類資源可自由組合成二日游至多日游線路。十大特色旅遊線路包括生態觀光游、生態農業游、體育健身游、都市休閑游、工業文化游、冰雪休閑游、神奇體驗游、民國風情游、宗教文化游、自助購物游,共17條線路。
在十大特色旅遊線路中,出現了以前從未有過的「半日游」線路,如沈陽鑄造博物館—勞動公園勞模大道—工人村生活館—鐵西規劃展覽館,以及皇寺廣場—實勝寺—延壽寺—西塔街等。據參與線路編排的設計人員介紹,之所以要推出「半日游」,是要充分滿足各類人群對旅遊產品多樣化的需求,這也符合旅遊市場細分的規律。
沈陽「一日游」線路也從觀賞的關聯性、差異性出發,進行了精心組合。如,在神奇體驗游線路中,就安排了三山梅花鹿農業示範基地、隕石山科普基地、沈陽怪坡、東坡假日花卉基地、後腰堡葡萄園、輝山乳業等參觀點,線路緊湊,內容豐富。
除劉老根大舞台、盛京紅磨坊等「二人轉」劇場被大張旗鼓地列入旅遊熱點推薦名單外,沈陽非常有名氣、但一直欠包裝的公館文化此次也成了旅遊新亮點。其中,在民國風情一日游中,除了旅遊者熟知的張氏帥府外,沈陽金融博物館、楊宇霆公館、常蔭槐公館等重要的近現代歷史遺跡,也被作為代表沈陽旅遊特色的精品向遊客推出。
沈陽位於瀋水之陽,「水」自然也有可看之處。今年夏天,新包裝的「夏夜渾河賞景」也將首次與遊人見面,五里河公園、瀋水灣公園等處的親水景觀使得夜晚不再靜悄悄。

⑼ 旅遊景區策劃的根本原則

但是為什麼現在很多旅遊景區的旅遊規劃都無法凸顯項目本身優勢呢呢?其實原因就在於規劃的時候漏洞百出,出現了很多不切實際、不符合當下旅遊景區發展形勢的內容。


01

規劃混亂,策略不當

策劃和規劃有什麼區別?「策」是策動、策略,是無中生有。「規」是規矩、規定,是按規定辦事。策劃就是戰略、創意、策略,規劃就是根據策劃的規定思路畫圖畫線。很多旅遊規劃公司做的方案策劃嚴重缺失,只有規劃沒有策劃所以導致景區毫無吸引力。

反而在不動腦筋的事上大費周章,比如停車場要有幾個車位、游步道要多寬等,反復糾結於這種全國有統一標准答案的地方。旅遊策劃和旅遊規劃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賣圖表和理論體系的,景區永遠只用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把大量遊客吸引過來。

一個旅遊規劃方案,如果沒有兩三個大創意能夠出乎意料、讓人震撼,那這個方案基本就是毫無意義方案。

02

販賣模式,不會思考

很多旅遊規劃方案一上來就總結模式,假設項目是湖泊旅遊,就把全世界各種湖的旅遊模式總結一遍,十幾個模式一擺,佔了三分之一的篇幅,這些模式,大部分有兩種成功的原因,一是天罩著,二是錢罩著,參考意義並不大。

說白了就是資源太好了、投錢太多了。好的策劃和規劃需要做的是研究自己,考察學習的結果往往帶來的是抄襲模仿,考察學習不僅要學習別人好的,更要思考我怎麼跟你不同。

還有理論越多離題越遠,景區怎麼賺錢?有什麼景觀是遊客沒有見過很想見的?有什麼項目是遊客沒有玩過很想玩的?什麼樣宣傳口號會讓遊客有重遊的沖動?這些問題才是最實際和有用的。


03

濫用文化,實則空洞無物

一提到旅遊策劃人人都會說要挖掘歷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這是對的。但很多時候,大家會為文化而文化,忘記了根本目的是吸引遊客、發展經濟。任何一個景區或城市的文化都有其特點,但是這個特點不一定是賣點。特點是與眾不同之處,賣點是消費者願意掏錢買單的特點。

消費者不願意買單,再特別也沒用。消費者願意為什麼樣的文化掏錢呢?那就是世界級的文化、獨一無二特別有吸引力的文化、數一數二的文化。但是很多城市和景區根本不具備這種量級的文化。

北京、西安、洛陽是千年古都,這就是一流的文化,這些城市搞旅遊靠古人就可以賺錢了。絕大多數城市和景區的文化是有特點,但缺乏足夠的量級和吸引力。

所以,做旅遊策劃和規劃時,不能僅僅反映地方歷史文化,更要根據旅遊市場和遊客的需求來提煉和升華。


04

復製成風,毫無特色

絕大多數旅遊規劃公司的第一招就是:把別人的項目創意拿過來套到項目上,抄襲復制相似的項目就能矇混過關。最後,導致中國旅遊景區千景一面,高度同質化。

這就是中國80%的旅遊景區賺不到錢的根本原因。不是投資不到位,不是設施不完善,是被平庸的旅遊規劃方案限制了,定位、產品全部是平淡無奇的、全是雷同的。其實,旅遊就是販賣差異性,旅遊就是販賣新奇特。

旅遊規劃方案需要新思路,並且符合旅遊景區自身特點和消費者心理需求,不能盲目跟從和只做不切實際的東西。

旅遊景區的規劃需要根據區位等資源要素進行綜合分析,找出自身特色,精準定位。對於小鎮名稱、組織規劃、建設運營及管理模式等方面有針對性地進行定位和策劃。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