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旅遊的發展潛力
Ⅰ 陝西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毫無疑問,榆林是五年後陝西最富裕的城市,其次是延安。十年後這兩個陝北城市的人均GDP甚至會超過浙江 ,這是很多南方人都不敢相信的,甚至認為我在放屁,因為他們還以為陝北人現在還都住窯洞,呵呵。其實陝北的發展速度現在遠超過當年的深圳。但是,油氣資源不能永遠保持榆延的經濟競爭力,必須要留後路,下游產業要大力發展。還有,趁現在有錢,多高綠化。現在的陝北,綠化得很不錯,再加油,十年後會變成大公園的。如果機遇好,陝北能發展成中國的科威特。 陝南三市,漢中條件最好,但經濟也一般,商洛和安康還沒有脫貧。但這里生態很好,有點象奧地利。乾脆多建立幾個國家森林公園,搞搞綠色產業,對丹江口的水資源保護也有好處。發展些秘密軍工企業也可以,作為醫療養老基地也是絕好選擇,西安的那麼多高校也可以遷移些過來。陝西以前是中國生態較好的地區,以後也會是。因為陝西其實就是中部,不是什麼西部省份。陝南當初是川地,劃給陝西有政治考慮,因為軍事上也從成都軍區劃到了蘭州軍區,有利於中央對西南地區的控制;但是在經濟上,陝南又沒有完全融入西北,因此現在是全省最窮的地方。現在要做的首要事情就是修好穿越秦嶺直達西安的鐵路和高速公路。 西安把咸陽合並改為長安吧,市區發展方向可學習日本的京都,環境第一,城市建設要有古都風格,別搞成那個芙蓉園一樣不倫不類;西安軍工科教絕對是優勢,但市場化不夠,全盤照搬南方模式絕對不行,應該走德國式的軍工改造之路;還有,西安思想觀念更新必須加快,不然真的會變成廢都。西安農村的發展還是大規模機械化,關中平原非常適合大規模機械化的農業。 陝西這樣的歷史文化大省,3700萬人口,應該要有自己的模式。全世界內陸國家發展好的只有瑞士奧地利這些小國,都和陝西差別太大。俄羅斯的新西伯利亞也許可以讓西安借鑒一下,但差別還是顯而易見。因此陝西的路還要探索幾年。
Ⅱ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的文化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充分展示了黃土高原獨特的地質地貌,結合洛川豐富的農業回生態旅遊答資源、陝北地域文化資源和革命歷史文化資源,具有發展成融觀光、生態、休閑、紅色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產品潛力,逐漸成為陝北旅遊新亮點。
經過近幾年的建設,修建了公園的門樓、標志碑、管理中心、遊人步道等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以及黃土博物館、人工湖、北方植物觀光園等23處新建景點,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游覽內容,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接待和服務能力。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最佳旅遊時間延安處於暖溫帶,地勢較高,平均海拔1000米。由於海拔較高,致使延安的晝夜溫差較大,氣候稍顯乾燥,年平均氣溫9.3℃。
此外,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延安地區都會舉行規模龐大的「我在延安過大年」秧歌節等多項旅遊節慶。
Ⅲ 陝北該如何發展
推薦參考:
陝北原來很窮,後來有了石油和天然氣,再加上煤炭,農村的情況有所改善,各級政府的財政狀況也有所好轉,一些人也迅速富了起來。但其代價卻是環境的極大破壞。三北防護林正在萎縮,老化。鹽鹼地,沙漠化范圍正在擴大,乾旱,缺水的威脅甚於往日,農牧業難以為繼。更為嚴重的是氣候的惡化,沙塵天氣增多,烈度增加,並且直接影響到中國全境。去年春天強烈的沙塵暴天氣就是最好的註解。對於此種情況,陝西的領導,長慶油田的老總心裡也明明白白。我猜想,總理可能也知道。然而,誰來解決這個問題?用什麼樣的創新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似乎並沒有人去研究。我作為一個從陝北出來的,有著很深的陝北情結的關中漢子,總是感覺有一種責任感,一種對陝北人民,陝北這塊土地的責任感。在責任感的驅使下,我作了認真的思考,認為可以採取能源綠色組合的方式形成合力,解決問題。
從銅川煤都北上進入延安的延長,吳旗,前出至榆林的靖邊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能源走廊。然後由靖邊向西入定邊,向東經橫山至神府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能源走廊。這兩個走廊形成丁字形,構築了陝北的能源基地。這一地區同時又是乾旱缺水,地表植被稀落的丘陵地帶。而且令人驚奇的是,這個丁字形地區又同時是阻止西,北寒流東去,南下,造成沙塵天氣的屏障。在這一地區有著除了能源以外的其它豐富的物產。如對糖尿病有抑製作用的蕎麥;產量高,易保存,運輸,作主食,當蔬菜皆宜的土豆。還有肉質鮮美,不膻腥的牛羊肉和質量上乘的皮毛。這簡直是一個天作之合的丁字形。然而由於條塊分割的體制和利益的分割,這一地區的優勢不僅沒有得到極大的發揮,而且帶來了生態破壞的惡果,令人扼腕長嘆。我們黨向來有打破框框的勇氣和舉大事的志向。如果採取行政措施將這一地區組合成一個能源,經濟,生態建設的行政實體。那麼,情況就會大為改觀,實現一加一無窮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構想如下:
設立陝北經濟特區,組建一個旨在能源建設,經濟建設,生態建設,社會發展四個方面全面推進的特區政府。
其機制如下:
一,打油氣井的企業機器設備,技術完全可以打深水井,以解決乾旱,缺水。
二,煤,油,汽產出的巨額收益可以有力的支撐生態建設,重建防護林,治理沙漠,豐化地表植被,保護水土,遏制沙塵東去南下,改善局部氣候條件。
三,能源建設,水源建設,地表植被的豐化以及局部氣候條件的改善給農,牧業發展提供條件,提高農牧民的收入,改善人民生活。
四,宜人居住的環境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推動城市化進程,推動社會的文明進程。
五,產業鏈,生態鏈和城市群的形成創造了成倍的就業機會,可以轉化大量的農牧業人口,降低農牧民對土地的依賴性。土地的空間資源和生化資源返回來進一步支撐了生態和能源建設。
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能源是有限的,必有枯竭的一天。但土地的生化能力是無限的,是可持續的。當能源漸漸枯竭的時候,陝北的生態環境必然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農,林,牧,副,漁必將替代能源成為陝北經濟發展的支柱。城市化的實現,又進一步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綜上所述,其鏈條簡單清晰可見。那就是:煤田,油氣井 + 水井 + 林帶 + 農田 + 城市。
Ⅳ 如何利用陝北文化發展陝北旅遊業,具體舉例。
所謂陝北其實地理范圍包括的還是挺大的,但是就行政劃分而言卻只有延安市和榆林市兩個地級市! 在旅遊方面還是得把兩個地區分開來說!
延安:延安首先毋庸置疑的就是其紅色旅遊資源,這不用說誰都知道,延安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性,同時是我黨歷史上其重要的性不可估量的! 從在抗戰時建立陝甘寧革命根據地,一直到解放戰爭勝利延安便一直就是以中共首都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所以其旅遊資源主要是紅色旅遊,說白了就是那些革命舊址!
例如:鳳凰山麓革命舊址
編輯本段楊家嶺革命舊址
棗園革命舊址
王家坪革命舊址
魯迅藝術文學舊址
吳旗鎮革命舊址
瓦窯堡革命舊址
保安革命舊址
洛川會議舊址
志丹縣毛主席舊居
王家灣革命舊址
陝甘寧邊區政府禮堂舊址
延安革命紀念館
新聞出版革命紀念館
延安南區合作社紀念館
「四、八」烈士陵園
民族英雄劉志丹烈士陵園
民族英雄謝子長烈士陵園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
這個夠你喝一壺了吧! 還有再加上壺口瀑布啊這就很是得天獨厚了!
至於這個榆林這個已經有上千年歷史,而又充滿了濃厚的華夏文化底蘊的古城就應該發展這些了!
紅鹼淖
紅鹼淖位於爾林兔鎮東北角,總面積54平方公里,為陝西省最大的內陸湖。平均水深15—16米,最大深度20米,總水量為8.1億立方米。有札薩毫賴河、蟒蓋兔河等7條季節性河流注入湖。
紅石峽
紅石峽(溫盤峪)位於子房湖南,峪內夏日涼爽宜人,隆冬苔卉蒔草翠,故稱紅石峽。它集泉瀑溪潭澗諸景於一谷,融雄險奇幽諸美於一體,被風景園林專家稱贊為
Ⅳ 跪求陝北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及經濟,社會狀況,自然條件,謝謝!
陝北潛力城市說白了不多~
陝北縣上是很多暴發戶的
比如 安塞 延長 志丹 吳起 子長 神木 府谷 定邊內容 靖邊
都是有煤礦石油的地方.
這些地方有很多暴發戶
但是窮人卻非常多...
如果說有潛力
我覺得這幾個有錢的縣城 沒潛力 因為他們已經固定了 就是靠煤礦石油
而這些東西一般人搞不成
我認為還是畜牧業 農業 為本的縣城還是很有潛力的..
黃陵黃龍甘泉富縣洛川延川
這幾個縣都是主要發展農業的縣城唉...
具體發展的如果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洛川的農業發展的很快 而且還被中央高度重視過 視為模範縣...
你自己去考察一下吧 ~
Ⅵ 我國旅遊業潛力驚人有待釋放嗎
近日,聯抄合國世界旅遊組襲織發布一則報告:中國遊客成全球旅遊業引擎,已承包全球出境消費逾兩成。事實上,中國旅遊業對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遠不止消費,在投資、出口、就業、減貧、人文交流和區域合作等領域都可以作用更大,貢獻更多。
如果這些已經列入國家「十三五」旅遊規劃的問題能夠引起重視,形成各部門統籌合力,並在全域旅遊、旅遊+、優質旅遊發展戰略指導下得到有效解決,那麼未來五年旅遊業完全可以對中國和全球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貢獻。
Ⅶ 旅遊業有發展前景嗎
Ⅷ 在中國西北五省區中那些省區的發展潛力最大
新疆吧,那裡的能源還有很大的開發潛力,第二應該是青海
Ⅸ 陝西省的那個市最有發展潛力
西安,主要因抄為: 1國家襲政策支持。西安作為關中_天水經濟帶的最重條的城市,還會有升級的空間。這對年輕人來說,就有很多機會。2、目前來看,西安生活成本較低,主要是住房相對一些一線城市還不是很遺。3、城市配套比較完善,文化氛圍比較濃厚。比較適宜人居住。4、這兩年,到西安投資的企業越來越多,(這是我的切身感受)所以,會有很多的就業崗位。基於以上幾點,作為西安人也會有很多的機會,努力吧,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