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杏花村文化旅遊區簡介
㈠ 池州市區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九華山第1名
池州市青陽縣九華山風景區
AAAAA級景區
花台景區第2名
池州市青陽縣九華街芙蓉路九華山風景區內
天台寺(天台峰)第3名
池州市九華山鎮二一九省道
蓮峰雲海景區第4名
池州市青陽縣蓉城鎮百花村
AAAA級景區
百歲宮第5名
池州市青陽縣九華山鎮二一九省道
㈡ 詩人杜牧筆下的杏花村到底在何地方
杜牧一生未踏足山西杏花村,而在池州住過刺史,不用想的,他筆下的杏花村是池州杏花村。
㈢ 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遊景區屬於哪個街道
屬於貴池區 辦事的話在秀山門派出所
㈣ 2009池州導游詞
各位遊客:
大家好!非常歡迎你們到杏花村古井文化園參觀游覽,我是景點導游×××。
池州杏花村以杜牧的《清明》詩而聞名,古有杏花村十二景,復建杏花村是池州幾代人的夢想,這座牌坊就是杏花村復建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正前方這座山,上面刻有杜牧的《清明》詩,是大書法家啟功的手跡,讓我們走近看看。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首詩的書寫不是按照正常的四句詩進行排列的,其實古時候人寫字很多都是這樣的。傳說古時候有個書法家用此詩為人題寫紙扇,持扇者不知扇上為杜牧之詩,便把它讀成:「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樣一讀便成了一首絕妙的好詞,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藝術家的共同靈感,我們啟功老先生寫這首詩也是這樣的。有關《清明》詩的有趣話題很多,相傳清代大文人紀曉嵐,就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紀曉嵐,覺得該詩不夠精煉,便每句刪去兩字,成了五絕:「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後來也有不少人改過此詩,但真正流傳到現在的還是杜牧的這首《清明》詩。(關於《清明》詩的傳說還有很多故事,大家有興趣可以買一本我們公司編的《旅遊指南》看看。)
接下來我們看山的另一側,是公園的園記和杜牧的生平簡介。下面我就把杜牧的生平作一下簡單介紹:
杜牧,陝西人,靠近現在的西安市,是晚唐著名的詩人,後人為區別杜甫稱其為「小杜」。公元844年開始杜牧在池州做了兩年的州官,當時叫刺史,足跡遍布池州美麗的山水。留下詩歌4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明》詩。杜牧在池州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減輕賦稅、抓社會治安、造計時器、修建一些頗有影響的建築等等。但真正和旅遊有關的還是保護九華山的寺廟,當時在845年的時候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滅佛」活動,杜牧對九華山剛興起的寺廟進行了有效的保護,為後來九華山旅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不然我們今天看到的九華山可能就是兩樣的,所以池州老百姓永遠地記著他,現在池州市的很多地名也和他有關,如杜湖、杜塢大橋等。我們在規劃中准備在公園的東側建一座杜公祠(杏花村過去就有杜公祠,是杜氏後人所建,清代知府李暲撰寫《建杜公祠記》。
㈤ 九華山附近還有什麼景點
附近往黃山方向有太平湖景區。往池州方向有大王洞,平天湖,杏花村、百歲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