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交通運輸業與旅遊業融合

交通運輸業與旅遊業融合

發布時間: 2020-12-13 00:10:06

『壹』 簡述旅遊業與航空運輸業的關系

交通對旅遊者出行的影響
在旅遊目的地選擇上,交通的便利與否是影響旅遊者決策的重要因素。在旅遊者評估選擇直至最後確定旅遊目的地的過程中,區域旅遊的可進入性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交通運輸的便利條件還影響到旅遊者的出遊半徑。在一定的引力和外推力的作用下,遊客流量與距離影響力是成反比的。用數學式表示為:
F=T1T2/f(d)
式中:T1為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T2為旅遊客源地的外推力,d為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其中遊客對距離的直觀感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交通便利條件。因此,交通對旅遊者的出遊選擇在心理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據統計,在旅遊效果影響要素中,與住宿、飲食、景點及其他服務消費等項目相比,60%左右的人將交通列為首位。在我國交通是影響旅遊者出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交通對旅遊質量的影響
通過對遊客意見調查征詢,發現遊客在文化、地域、經濟、興趣、性格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從而對食、宿、游3方面的質量評價彈性較大,而對交通質量的評價則比較一致。在對眾多旅行社的調查中發現,反映旅遊質量問題的投訴中,交通問題占相當大的比例,旅遊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旅遊交通的質量。尤其是當旅遊業由「飢渴型」向「溫飽型」、「享樂型」發展時,更是如此,如果要了解旅遊交通行業的知識可以上優麥網去上看一下,上面的知識很全面。

『貳』 如何度量交通運輸與旅遊之間的關系

交通流量度量,按車流量和噸流量。

車流量又分為自然車流量,和回折算車流量,自然車是指答實際通過的車輛總數,折算車流量是指將車輛按照車型分解為標准車(小型轎車),一般 1中型車=2小型車,1大型車=4小型車。

噸流量多用於貨運,是指貨物實載量的總流量。

交通運輸和旅遊的關系,主要是顯性關系和隱性關系:

顯性關系是指客運能力、通過能力、服務能力,即客運公司、旅遊公司的客運總量,交通硬體設施狀況,各項服務軟體水平等。硬指標比較多,容易衡量。

隱性關系是指其他方式運輸同旅遊運輸的關系,是否擠占旅遊型車線路和交通資源等,軟指標比較多,不易衡量。

『叄』 如何理解"互聯網+"它對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旅遊業分別產生什麼影響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西雙版納憑借其優越的位置和資源,發展了旅遊業,使旅遊業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故選:C.

『肆』 如何貫徹落實《關於促進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若干意見》

不久前,交通運輸部、國家旅遊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於促進旅遊交通融合發展提出了很多務實有效的具體措施。《若干意見》提出「把交通和旅遊功能納入統一規劃」,要求各地在編制旅遊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時,將旅遊標識標牌、觀景設施與交通基礎設施統一規劃、設計;「為遊客構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進』交通網路」,提出要依託高鐵、城際鐵路、民航、高等級公路等「快進」交通網路,力爭實現一種及以上「快進」交通方式通達4A級景區,兩種及以上通達5A級景區;「創新交通旅遊產品」的措施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如增開高鐵、豪華列車、旅館列車等特色旅遊專列,開發適合旅遊特點的特種觀光列車等裝備,發展郵輪旅遊,形成分布合理的郵輪開發港口體系,建設郵輪旅遊集散樞紐等。
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教授李小波認為,《若干意見》具有較強的務實性,一是機制驅動力,六個部門聯合推動,有利於解決旅遊部門「小馬拉大車」的局面;二是經濟保障力,所提出的多種投融資渠道,有利於解決建設資金問題;三是技術創新力,交通與旅遊融合應是服務質量、產品體系、信息體系的全方位創新融合。
《若干意見》針對哪些現實發展問題?李小波分析,一是歷史古道與現代交通的錯位問題。歷史古道中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會在快速的現代交通中「一閃而過」,容易造成遊客「仰而不信」問題。二是文化線路與旅遊品牌的脫節問題。嚴格說來,目前中國沒有一條旅遊線路擁有自己獨特的知識產權。三是旅遊線路上產業要素的缺失問題。除了服務站或者重要節點提供的基本食宿外,沒有產業化發展意識。
「當前,中國旅遊交通建設形成了實踐倒逼發展的局面。如草原天路2016年共接待遊客200多萬人次,自駕車輛55萬輛次,旅遊旺季人滿為患,遠遠超出道路通行設計能力,帶來交通擁堵、生態環境破壞、設施不足、旅遊體驗較差等一系列問題。」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主任工程師楊星說,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類似像草原天路的交通線路,一開始並未按照風景道標准進行打造,但實際中卻發展成了線性旅遊目的地。因此,旅遊風景道建設必須從頂層架構入手,提前謀劃,提前部署,避免旅遊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如何推動《若干意見》落地實施?李小波建議,一是建立全程快樂新理念;二是開啟全域文化新模式,思考如何促進交通和旅遊融合,使散布的點狀景區,變為文化上有機關聯的整體;三是發展全線產業新經濟,目前各地依賴「門票經濟」,缺乏線路統籌的產業觀,旅遊和交通融合發展要加快探索和實踐的步伐。
楊星認為,《若干意見》對未來旅遊交通發展提出了非常好的構架和宏偉藍圖,要實現《若干意見》的預期目標,需關注以下問題:一是各地應成立針對旅遊交通工作的銜接部門或組織機構。二是融資渠道與穩定性問題,要在政府的引導下充分發揮企業的積極性,爭取國家政策及資金支持,從而形成旅遊交通尤其是旅遊風景道建設的穩定資金來源與融資渠道。三是統籌協調交通建設與旅遊需求的技術標准。如高速公路服務區如何完善旅遊功能,普通公路服務區、養護道班等如何與旅遊公路驛站有機結合,旅遊風景道服務設施、內容及設置標准如何確定,道路交通指路標志與旅遊風景道標識系統如何對接等,都是迫切需要解決和關注的問題。

『伍』 國民經濟的基礎、國民經濟的主導和經濟發展的「先行官」分別是指()A.交通運輸業、旅遊業、農業B.

國民經濟的基礎、國民經濟的主導和經濟發展的「先行官」分別是指農業、工業和交通運輸業,選項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陸』 伴隨著旅遊發展的交通工具和旅行社是如何發展的

旅遊業的發展離不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不斷完善。而今,交通運輸內不僅是旅遊業發展的基容礎支撐和先決條件,兩者的有機融合更是旅遊業轉型發展的新趨勢。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交通運輸情況還無法完全滿足旅遊業市場提出的要求,伴隨著不斷攀升的旅遊出行需求,旅遊交通網路體系、旅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旅遊產品創新等問題都仍有待進一步完善提高。

『柒』 旅遊交通運輸法規的概念是什麼

旅遊交通管理法規是調整旅遊運輸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旅遊交通管理法版規是由權一系列法律規范構成的,它不僅包括各國國內鐵路、航空、公路、內河、沿海及遠洋旅客運輸等方面的運輸規范,而且由於交通運輸具有國際性,國際上制定的有關旅遊運輸公約、規則也於與一國國內的旅遊交通運輸立法互為影響。

『捌』 交通對旅遊的影響有哪些

任何旅遊者要實現從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間的旅行;都必須藉助良好的交通條件和運輸工具這兩個載體。旅遊交通是旅遊業發展的首要條件。在我國,隨著旅遊活動從低級的以趕景點為主要目標的「苦行游」,向包含文化內涵的以休假與游覽結合為主的「康樂游」、「享樂游」、「休閑游」等方向的轉化,需要重新認識旅遊交通的地位與作用。

1 交通對旅遊的影響與制約

1.1 交通對旅遊者出行的影響

在旅遊目的地選擇上,交通的便利與否是影響旅遊者決策的重要因素。在旅遊者評估選擇直至最後確定旅遊目的地的過程中,區域旅遊的可進入性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交通運輸的便利條件還影響到旅遊者的出遊半徑。在一定的引力和外推力的作用下,遊客流量與距離影響力是成反比的。用數學式表示為:

F=T1T2/f(d)

式中:T1為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T2為旅遊客源地的外推力,d為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其中遊客對距離的直觀感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交通便利條件。因此,交通對旅遊者的出遊選擇在心理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據統計,在旅遊效果影響要素中,與住宿、飲食、景點及其他服務消費等項目相比,60%左右的人將交通列為首位。在我國交通是影響旅遊者出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交通對旅遊資源開發的影響

旅遊資源依賴旅遊者光顧而產生效益。沒有安全便捷的交通,就不可能有規模化和長期發展的旅遊經濟。旅遊資源潛力再大,如果沒有快捷便利的交通做後盾,也將無法發揮其優勢。

1.3 交通對旅遊質量的影響

通過對遊客意見調查征詢,發現遊客在文化

『玖』 英國的交通運輸系統是如何促進國內和國外旅遊業的發展的

交通更加方便了,自然就能夠促進人口流動,自然就能夠促進旅遊發展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