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世界旅遊發展貢獻
① 新中國取得的成就
1、政治方面的成就:
港澳回歸,一雪百年恥辱;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亞洲投行,由中國主導,打破日本美國控制的亞洲開發銀行對亞洲基建方面的壟斷;杭州G20峰會,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
2、經濟方面的成就
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世界上10萬億俱樂部成員,是日本GDP的2倍。高鐵2萬公里,佔世界6成。鋼鐵產量,世界16億噸,中國佔8億噸;中國高速公路12萬公里,佔世界的52%,力壓美國佔世界第一;有六個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橋。
3、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望遠鏡;北斗衛星,世界排名第二位;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我國是世界第三個把飛行員送入太空的國家;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進行試驗;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世界第一。
4、體育方面的成就
成功舉辦北京奧運;男足曾實現歷史性突破,闖入2002年韓/日世界盃賽;跳水從夢之隊時代到里約奧運會中國隊的金牌第一的超級夢之隊;中國橫掃世界乒壇;中國女排東山再起,兩奪世界冠軍,更奪得了里約奧運會金牌。
5、軍事方面的成就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航母服役;四代重殲,世界第二個能造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國家;雙體穿浪導彈艇,世界上第一種雙體穿浪軍用船隻;機動登陸平台艦,世界上只有美國和中國有的半潛式運輸艦;蛟龍600,世界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
(1)中國對世界旅遊發展貢獻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1、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座大山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
2、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3、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② 丁真媽媽對兒子入職國企很滿意,如今丁真對家鄉做出了哪些貢獻
人生真的很奇怪,很多人為了能夠紅絞盡腦汁,想盡了辦法都沒有夢想成真,有的的人只是一個視頻,幾張照片就紅的一塌糊塗,這就是人生,你不得不服人生就是這么變化無常。丁真我相信大家應該不會陌生,一組視頻莫名其妙就紅了,而且紅的讓人嫉妒,人生的命運也改變,丁真作為這樣的幸運兒,他成名之後為家鄉做了哪些貢獻?這是很多人非常關心的,我說說我的看法,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為家鄉發展做出貢獻。
甘孜州大家應該比較了解,相對來說屬於比較貧困的地方,因為丁真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大家也了解到甘孜州比較貧窮,很多人開始為這里的孩子捐贈書籍,購買這里的特產,讓農民的土特產有了更好的銷路,也能夠為家鄉的變化做出自己的貢獻,丁真希望自己的家鄉越來越好,我相信這個願望一定能夠實現。
③ 中國現代科技的發達給人們帶來了什麼便利
在如今的中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其實無時無刻都享受著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它們很多就像空氣和水一樣在我們的身邊,而我們卻常常忽視著它們的存在。
網購
試問一下自己有多久沒有使用過現金了呢?移動支付可以說是已經完全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你很難察覺,其實這也是一件科技的創新。現在我們無論是在大商場購物、或者是在路邊攤購買零食;無論是在打車,抑或是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只要掃一個碼,交易就立馬完成了。而在國外很多國家還在使用信用卡支付等等較麻煩的支付手段。在如今的中國,手機可以說是完全代替了錢包的作用,便利了我們的交易。
其實除此之外,共享單車、無人超市等等現代科技都在無時無刻便利著我們中國人的生活,相信在以後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便利。
④ 中國電影電視有哪些獎項
電影領域:- 大眾電影百花獎
百花獎創辦於年,是由中國歷史最長、發行量最大的電影雜志《大眾電影》根據當年中國國產電影發行放映情況,提出候選名單、刊發選票、組織讀者、觀眾投票的評獎活動。1963年舉辦了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自2005年起,百花獎與金雞獎隔年評選一次。
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提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百花獎自創辦以來只設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5個名目的獎項,從1980年的第三屆評獎開始,「最佳故事片」得獎名額由前兩屆的1個增至3個。目前百花獎的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
⑤ 流浪地球真的好看嗎可以說一說你們對電影流浪地球的觀後感嗎
挺好看的,《流浪地球》是一部讓人倍感驚詫的作品,這不僅在於電影擁有著足以媲美好萊塢的特效製作,更在於電影將國人的鄉土情懷尤為出色的融入到了一個恢弘的末世科幻故事中,使電影作為中國首部真正意義上的硬科幻電影,所帶來的並不僅是視效上的震撼,更還有著情感上的共鳴。
(5)中國對世界旅遊發展貢獻擴展閱讀
基本信息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該片於2019年2月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
⑥ 托馬斯·庫克對近代旅遊發展有哪些貢獻
1、1855年 ,博覽會在法國巴黎舉行,他又組織50餘萬人前往參觀,使旅遊業第一次打破了國家界限,走向世界。
2、托馬斯·庫克包租了一列火車,將多達570人的遊行者從英國中部地區的萊斯特送往拉巴夫勒參加禁酒大會。往返行程11英里,團體收費每人一先令,免費提供帶火腿肉的午餐及小吃,還有一個唱贊美詩的樂隊跟隨。
這次活動在旅遊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托馬斯·庫克組織的這次活動被公認為世界第一次商業性旅遊活動,因此,他本人也就成為旅行社代理業務的創始人。它是人類第一次利用火車組織的團體旅遊,它是近代旅遊活動的開端。
3、1845年正式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旅行社——托馬斯·庫克旅行社(即現今的托馬斯庫克集團,中國官方授權的品牌名為「托邁酷客」),成為旅行代理業務的開端。
(6)中國對世界旅遊發展貢獻擴展閱讀:
所獲榮譽:
托馬斯·庫克是近代旅遊業之父,又被稱為「監護旅遊之父」,為旅遊業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是旅遊界的偉人。120年前的1892年,一位先驅者離開了人間,終年84歲。因為他對世界的貢獻,英國出了兩篇評論,他偉大之處就是發現一個需求,並且加以滿足。
這種需求不言而喻叫旅遊,這種滿足明明白白告訴我們,是按照市場的需求研究產品,這位經營一輩子旅遊業的庫克先生,以他偉大的業績給我們提供了契機,就是旅遊從業人員必須不間斷的發現遊客的新興趣,提出有特色的新服務。
托馬斯·庫克一生創造性地經營著新興的旅遊業,在世界旅遊史上創造了許多項第一。托馬斯·庫克作為世界近代旅遊業的創始人,他的名字已成為旅遊的代名詞。
⑦ 世界古代旅遊活動貢獻
真正意義上旅遊,是19世紀中葉才開始發展起來的。隨著資本主義國家產業革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快速的發展,同時,人們財富的增加,交通工具的改進,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等一系列有利條件大大地推動了旅遊活動的發展,以致於在19世紀中葉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馬斯·庫克旅行社。該旅行社的出現標志著旅遊作為產業開始,也標志真正意義上旅遊活動的開始。
1、古希臘時期(公元前5世紀)
醫療旅行:公元前3世紀,希臘旅遊者開始外出旅行,前往葯神所居住的勝地訪問。
宗教旅行:公元前5世紀,希臘的宗教旅行的發展最為突出。古希臘的提洛島、特爾斐和奧林匹斯山是當時世界著名的宗教勝地。在建有宙斯神廟宙斯神廟宙斯神廟宙斯神廟的奧林匹亞,名為「奧林匹亞慶典」是最負盛名的慶典,宙斯大祭之日,前來參觀著絡繹不絕,節日期間,舉行賽馬、賽車、賽跑、角斗等運動,這種運動後來發展為奧林匹克運動。導游手冊在公元前4世紀已經問世,其中介紹了雅典、特爾斐、斯巴達等地點,從這一時期開始,廣告也以標牌的形式出現了,沿著標牌所引的方向,參觀者可以找到路邊的旅店。
2、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前30年到公元476年)
跨地域旅遊:到羅馬帝國時期,旅行才開始變的重要起來,羅馬帝國的錢幣為各國所接受,拉丁語成為當時的通用語言,羅馬人可以到西西里、希臘、羅得島、特洛伊和埃及旅行,而且從公元3世紀起還前往聖地旅行。羅馬人還推出了他們的導游手冊,用不同的符號來表明各個客棧的等級。本土旅遊:本土旅遊也出現繁榮的景象,早期最受青睞的游覽地集中在那不勒斯灣一帶。大約在公元前150年,羅馬人為了軍事目的,開始修建公路。到了圖拉真皇帝時(公元98—117年),羅馬已經擁有8萬公里的公路網,北到蘇格蘭英國和德國、南到埃及和地中海南部沿岸,東至波斯灣,即現在的伊拉克和科威特。隨著公路網的完善,在公路邊出現了專門住宿設施,如驛站。這些有利條件促使羅馬人作遠途旅行。
3、阿拉伯帝國時期(公元前5世紀—16世紀中葉)
宗教朝聖:西方中世紀封建社會比較黑暗,旅行活動處於低潮。但是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極大地推動旅遊活動的發展。阿拉伯帝國橫跨亞、非、歐洲,在公元8、9世紀到達鼎盛時期,帝國以巴格達為中心,驛道四通八達,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規定每為信徒要到麥加、麥地那或耶路撒冷朝覲,所以在驛道上宗教朝聖的旅客,絡繹不絕。
4、資本主義擴張時期(15世紀起)
海外擴展:15世紀,西方資本主義開始萌芽,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已是海上強國,開始對外擴張和財富掠奪。
環球旅行:西方科學已經證明地球是圓的,並且土耳其占據遠東、近東,通往印度、中國的海上通路被割斷,所以尋找新的航路勢在必行,後來才有了哥倫布哥倫布哥倫布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麥哲倫的環球旅行。
5、文藝復興時期(17世紀初開始)
大旅遊:從17世紀初開始,大旅遊成為文藝復興運動所預示的追求自由、渴望知識這一潮流的直接產物。在伊麗莎白的統治下,想在宮廷中謀求一職的年輕人都受到鼓勵,紛紛到歐洲大陸旅行以完成學業。西方從17世紀初開始,上流社會的人認為完成紳士教育的人,「大旅遊」是其必走的一步。1670年,「大旅遊」一詞已經得到使用,參與這種活動的人要在一位導師的陪同下,花3年或3年多的時間,遍游歐洲各大文化中心。旅遊日程旅遊日程旅遊日程旅遊日程首先在法國長時間逗留,主要是巴黎,然後再在義大利呆上一年,參觀熱那亞、米蘭、佛羅倫薩、羅馬和威尼斯,最後經德國和低地國家(荷蘭、盧森堡和比利時三國),取道瑞士返回。18世紀末,這種風尚已在社會的中上階層中牢固地確定下來。⑧ 鄭和下西洋的旅行活動及對中國旅遊文化的貢獻
鄭和下西洋所體現的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睦鄰友好、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明初鄭和出使西洋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是中國擁抱外部世界的象徵;鄭和以多元宗教文化為先導,打通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踐,將中國的航海事業銘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鄭一鈞在主題為《人類歷史轉軌時期偉大的和平實踐》報告中提出,1405年,鄭和首次下西洋,揭開了世界性大航海活動的序幕。鄭一鈞說,由於世界性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東西方交通為之大變,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往來,逐漸打破了全球東西方之間、各大洲不同地區之間相對封閉隔絕的狀態。這對人類社會與國際關系,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導致人類社會日益具有世界性,從此進入一個帶根本性的歷史轉軌時期。在這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發生於東方的鄭和航海壯舉,讓大批中國人走出國門,走向海洋,在人類文明交匯的大舞台上,以偉大的和平實踐,譜寫了十五世紀初人類文明史上的壯麗篇章。台灣中華鄭和學會理事王桂岩與鄭一鈞觀點相近。王桂岩說,鄭和率領兩百餘艘船隻、兩萬七千餘人員的龐大艦隊出使遠航,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首航,是了不起的偉大成就,同時也將海上交通推上高峰,震驚了西洋的航海冒險家,激起了他們東來的慾望,進而使世人認識了海洋,開辟了海上航道,增進了世界經濟繁榮及文化交流。
嘗試建立和平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
專家們認為,與同時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人大航海,推動大批中國人以空前的規模走向海洋,是為了以中國人傳統的政治道德理念,嘗試建立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鄭一鈞說,中國傳統的政治哲學,是以「仁」、「恕」為核心的價值理念。鄭和使團在海外努力傳播中華文教,與古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和諧發展,是一脈相承的。這種「大同」與「和諧」的理想,也是各國人民嚮往「世界大同」理想的一種表現,反映了海外各國人民嚮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印度尼西亞三寶壟市儒學會會長林義彪從自己家鄉人民對鄭和的崇拜來表述鄭和下西洋和平之旅的意義。林義彪認為,鄭和下西洋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是中外關系的豐碑。鄭和航海圖也被以後的西方航海家所利用。他說,鄭和下西洋,向各國推廣中國的農業和手工業的先進技術,傳播了文化文明,促進了各國經濟的發展。
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
鄭和下西洋,固然有其貿易上的貢獻,因為當時明代的陶瓷、絲綢、錢幣等,多為東南亞各地人民所喜愛及需要;而產自南洋各地的香料、染料等,也為國內所需要,這種各取所需的現實,使鄭和的遠航彰顯了貿易的重要性。但專家們認為,鄭和遠航影響之持久深遠的,還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海洋科技系教授瓊斯把鄭和下西洋傳播東方文化的旅程稱為傳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稱其比穿越中亞的絲綢之路影響更為深遠。王桂岩則認為,一方面,就中華文化的西傳而言,鄭和所到之處,往往立石紀功,宣揚中國文化;另一方面,西洋基督教大量傳入中國,同時使西洋的數學、理化、天文等學術教材也隨之傳入,使西洋現代化的科技學術啟蒙了當時的高級官員及知識分子,這也是鄭和出使對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