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文化論文1000字

旅遊文化論文1000字

發布時間: 2020-12-12 12:35:32

A. 有關旅遊文化的論文可以寫什麼

論文的寫作要求、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一、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B. 以"旅遊"為話題的議論文 800字 急用!!!!!!!

旅遊途中

小時候隨同父母旅遊,頭一天晚上基本上是無法安心睡好覺的,心早已飛出去了,一心想著快點到達目的地,一路上盼著、渴望著快點到達目的地,想向著目的地的美好,可是真的到了目的地,基本上人也累得全身無力,到了旅館就是大睡,嚴重的時候甚至於由於暈車而嘔吐不止。那時不懂得何為旅遊,也不了解旅遊的真正意義。
現在人已長大,出玩的機會多起來,發現旅遊的樂趣在於路途中每一個小節,更重要的是一種好心情。從背上行囊的開始,就已經是在旅遊了,而一路上的風景,就是我們最應該珍惜的!
印像最深的還是去年夏季與老公結婚旅遊的情景,臨行的前一天,開始准備各種食品、衣服、用具,一大早,坐上火車背上行囊,到葉聖陶老人書中的《蘇州園林》去遊玩。
在北方看得最多的,就是綠油油的稻田、或者是如綠海一般的玉米地、高梁地,連綿起伏的青山,圍繞於山峰的幾縷輕煙。小時候,我總以為青山裡住的人必是得仙的老道,美貌的仙子,很想走進他們,體驗他們的生活,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而現在依然羨慕山中的人們,看著或隱或現的幾戶人家,仍然想走近他們,了解他們的生活,尋求另一種生活,另一種規則、另一種快樂。
我是一位從小到大,一直沒有離開過北方的人,那是第一次隨同老公到南方。南方的景色與北方完全不同,途中更多的則是翠綠的蓮葉、彎彎的河流、南方特有的小屋,家家是二層小樓,白牆黑瓦,每戶人家的樓上都有一個太陽能熱水器,黑夜裡,從屋子裡發出來桔色的燈光,使家變得更加溫馨起來了。我的心也隨同他們一樣,變得快樂起來,盼著自己新組建的家庭也如同他們一樣,就這樣和老公平平淡淡、相依相偎到一生……
那時,真的希望路就這樣走下去吧,我們根本不急於到達目的地,更不會像小時一樣忽略了途中的風景。生活過的不就是一個過程嗎?
我看見母親一輩子省吃儉用,我們給她買的新衣服,她總是掛於衣架之中,不捨得穿一下,原因很簡單,她總是希望有重大節日的時候,或者要出遠門的時候,才會穿上新衣。然而,人的一生能有幾個節日?又有幾次遠行呢?為何要用更多的時間去等待一個遙遠的結果,而忽略了平日的生活呢?
細細品味,發現生活如同旅遊一樣,重要的是生活的過程,而並非是一個遙遠的結果,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如同節日一般,過得充實、快樂,你會發現,旅遊的途中要比旅遊本身更有意義!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收入的普遍增加旅遊熱必然到來。
旅遊是人們生活的異地性、業余性有享樂性的集中體現。旅遊是人們心中嚮往之地然後暫時離開家鄉,到嚮往之地短暫生活一段時間。
去旅遊是有錢有閑而又有文化的高人雅士的專利品,現在全面小康社會的的福蔭旅遊已是尋常百姓共同的業余愛好了。
旅遊是我國各地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各地為發展旅遊業都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特點,使盡渾身解數,搞大建設大開發,大包裝大宣傳,以吸引遊客,發展旅遊經濟。有的建城,有的造景,有的不斷完善和提升旅遊設施,旅遊市場競爭激烈,消煙四起。因為旅遊是投資少見效快的無煙工廠。誰佔了先機就能推動誰的旅遊市場的紅火。
旅遊是一種經濟。旅遊者的食住行游娛購都要花費錢財。旅遊的組織者如旅行社,旅遊目的地都會有旅遊收入。而且旅遊產品的開發包裝越好,越能把遊客留住就越能增加收入。旅遊經濟已佔當地經濟的重要比重。旅遊經濟發展了還會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交通、餐飲、旅館、金融、地產品開發、地方文化等諸多產業的發展。
旅遊是文化。旅遊離不開文化。現在講旅遊都是文化旅遊。旅遊首先是一種文化活動也是文化消費。我們到旅遊目的地首先感受的是那裡的文化,有的景點本身就是文化遺存。也有旅遊地組織開展的系列文化活動。旅遊者在參觀景點文化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當然旅遊者本身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
旅遊是精神愉悅。人們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旅遊典型的是見異思遷。到異地去遊山玩水,看人觀景都是心情,心情好處處皆景。出門旅遊的人不在乎吃住,但很看重自己的感受。因而旅遊很大程度很大層面在於自己的心情。這又和人的素養有關。出門在外不要逞強,更不能斤斤計較,不然就會因一點小事而壞了自己的心情,而使整個景色失色。
旅遊感悟人生。人生就是宇宙的過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世上有很多好的風景,我們只能游覽觀看,誰也不可能獨占。不管是誰再有權和錢也不能把明天買下。因而我們不能奢望太多。再好的景點都是天造,都有美中不足。人生也沒十全十美。總有缺憾。
旅遊沒到過的地方,聽介紹可能很誘人,很動心,當你費盡周折去了那裡,也覺不過如此,這樣的事常有。人生許你想要的拚命去要,付出了很大代價,得來後也只是「到此一游」。旅遊是欣賞自然,走向自然。做人要順應自然,融入自然。
旅遊可以換個環境,換個心情,常旅遊的人興許還會換個別樣人生。

C. 旅遊文化論文怎麼寫

個人覺得從文化的延續、保護與傳承下手比較好
旅遊景點的開發總的來說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當然對現在的人來說 或許經濟性更重要 但這是一個發展方向

D. 關於旅遊文化方面的論文

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
(一) 旅遊文化蘊含真實的歷史文化。歷(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隻腳,表示人穿過樹林。漢代徐慎所著的《說文解字》里便說:「歷,過也,傳也。」「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藝術、宗教、神話、法律、風俗以及其它社會現象。」(英國.IB.泰勒)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歷史和文化,應該「真實」,這種真實,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是靠拉幾個「洋專家」,「土權威」捏造、篡改的歷史。在這場「絲路起點」爭論中。河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河南大學易學考古研究所所長蔡運章在古籍《穆天子傳》找到了佐證:西周時期穆天子從洛陽出發,西遊到昆侖山會見西王母。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佐證」,只能是傳說而已,筆者認為並不能構成歷史文化的真實場景。獲取歷史本真的方法很多,特別是「絲綢之路」作為涉及氣象、宗教、貿易、藝術等方面的特質「旅遊產品(旅遊資源)」,更應運用現代的考古方法進行科學斷定,通過多方面尋找史料,多方論證,才能還原其本真性。
(二) 旅遊文化的真實性也是相對的。要絕對復原「絲綢之路」是不可能的。在研究時,我們應盡可能的在現階段考慮周全。在張騫出使西域前,也有零碎的絲綢資料可走。蔡運章先生認為,早在張騫出使西域前,絲綢之路已經開通。商代時期,中原到西域就有一條「玉石之路」,安陽殷墟富豪墓以及洛陽一些富豪墓里出土的玉器有不少是來自新疆的和田玉。事實上,商州時期,直至張騫出使,長安以西是蠻荒之地,漢朝對此冷淡,甚至有放棄掉「涼州」的打算。我們研究問題,要用哲學的觀點,應該分清主次和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關系。研究「絲綢之路」要首先確定其歷史概念上的內涵和外延。唯有張騫是代表大漢政府主權國家出使西域的,這是其一;學術界認可研究絲綢之路的起止時間和起止路線已有定論,就應在這個范疇內深入研究,這是其二。絲綢之路陸路有三條,在歷史中有過演變,但應有一個公認的界定。當然,我們不應反對歷史的置疑和推敲,但任何一種顛覆是要有根據的。所以,旅遊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對的,應考慮旅遊、歷史、文化三者的最佳結合。這樣才有研究價值和意義。一些考古的東西僅限於歷史的范疇,對旅遊文化的作用應有所選擇。經過慎重考慮,中國專家目前側重於主張以張騫出使西域時間為起點,清中期為時間終點,這一主張在「新疆會議」上基本被中亞沿線國家接受。
(三) 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還表現在它的「真實性」不受政府及其媒體的歪曲。政府出於政治目的,經濟意識或者為了迎合某種觀點、理論,主導宣傳、媒體轟炸,造成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在體驗、傳播中褪色或者變味。西安、洛陽媒體報道時各有偏頗,缺乏「中立」立場,這也許是為了製造新聞「賣點」。但有點「禍國殃民,貽誤子孫」。洛陽媒體在對「新疆會議」上的《初步行動計劃》表述有意篡改,這種「黑色幽默」有悖於職業良知。
旅遊文化主體從心理上需要真實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作為一種學術探討,不應將民間調查上升到學術依據。旅遊客體應反映客觀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媒介需要掌握、了解真實、准確、最新的歷史文化。我們應尊重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探首溯源,賦於客觀真實歷史意義上的旅遊文化,才能發展本地、本區域、本民族的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的市場商品性
(一) 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旅遊主體、客體、媒介各種關系的總和,在初期表現為旅遊資源,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旅遊產品。一旦形成旅遊產品,其市場商品性隨之而來。「絲綢之路起點」之爭,說白了是一種旅遊資源、旅遊產品與旅遊文化之爭,西安、洛陽兩城市都想站在文化的「高地」,用「絲綢之路起點」這種旅遊文化世界知名品牌支撐自己的城市文化,塑造城市良好的品牌形象,讓城市在整體競爭中獲勝。
(二) 旅遊文化應該在市場上商品化,但不能違背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西安、洛陽之爭,不僅僅看到聯合國對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經濟援助,還在於旅遊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城市文化內涵的提升。在今天,各個旅遊城市利用文化品牌進行城市經營,加快國際化旅遊城市進程中,應尊重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走市場化道路,不要大肆鋪張,大建一些虛無的城市廣場、城市標志等,違背商品的市場價值規律。
(三) 旅遊已成為城市的「名片」,旅遊文化更是「名片」的「晶元」。西安、洛陽兩城市渴望自己的城市明確定位,希望早日打造城市的旅遊文化品牌,應該按照旅遊、歷史、文化的規律辦事,並要分析、研究旅遊文化的特殊性,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風貌,不要一方面大搞古城拆遷,一方面大搞新城建設。筆者看到西安、洛陽兩個城市及兩個城市在旅遊文化經營方面舊城已經破壞十分嚴重,新城的快速建設讓旅遊文化消失殆盡。所以說,旅遊文化不是一種簡單的文化,應統籌考慮,從城市的色彩定位、形象等各個方面來最終確定自己的特色。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廣東的漢奸別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遺址,長安古樂等等旅遊文化內容(類別)應有選擇性的接收或者傳承。
七、結尾
西安、洛陽兩城市爭奪「絲綢之路起點」這一事件,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兩個城市對旅遊文化的重視,旅遊文化已成為旅遊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走向共贏」是最好的選擇,但這種選擇,不是打著中華民族「和為貴」的旗幟,漠視旅遊文化歷史本真性的選擇。也不是為了保住洛陽加入申遺名單,在「不影響西安」的前提下,將始點由西安東移至洛陽。絲綢之路在世界的商貿、文化、交流上是有重要作用,當前,商貿交易有「回潮」趨勢,備受沿線各國關注。其申遺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巨大的工程,任何一國無法單獨申報,申遺工作應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據悉,這個政府關於絲綢之路申遺的准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西安作為起點城市,在重新設立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漢長安城、唐大明宮、西安碑林等將作為絲綢之路的捆綁項目出現;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全長1600公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察組對天水麥積山、武威文廟、天梯山石窟、張掖大佛寺,以及嘉峪關和魏晉墓等文物點進行了重點考察,包括10處石窟、6處古建、7處古遺址、4處古墓葬在內的物質遺存,被列入了申遺保護方案;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由之路,新疆已經啟動了近兩年的對沿線遺址的調查、研究、保護工作
除了陝西,甘肅和新疆三省,將河南(洛陽)也納入了絲綢之路申遺項目單位,但並不是以「絲綢之路起點」的名義納入的,主要還是考慮了其絲綢之路的遺跡。筆者考慮,可能是為了全面展示絲綢之路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甘肅在打「絲綢之路」品牌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如成立甘肅省絲綢之路協會,辦《絲綢之路》雜志,新疆,陝西也不例外。絲綢之路已成為一種馳名世界的旅遊品牌,例如舉辦「絲綢之路國際模特大賽」等等,影響甚廣。
關於旅遊文化及其歷史所謂本真性和市場的商品性問題,筆者只是泛泛而談,希望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更多的師長們加入到研究旅遊文化學科建設、基礎理論、發展探究等等問題的隊伍中來,不斷創新,為發展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盡自己一點心意。

E. 對生態旅遊的認識論文1500字左右

出門長學問,旅遊本身就是文化產業。所有旅遊者出行,的動機都是暫時離開所在的熟悉環境,但不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的環境去尋找一種新的體驗,以豐富自己的閱歷。但旅遊的項目和目的決定了其文化含量,於是除了常規旅遊項目外,還有許多為滿足專門目的開展的旅遊活動,如:漢詩旅遊、歷史探秘旅遊、書法學習旅遊、圍棋交流旅遊、名人足跡尋訪旅遊、民族風俗旅遊-----,可謂種類眾多,文化深厚,這類旅遊活動酒杯冠名為文化旅遊,其實這種稱謂並不科學,應當稱**專項文化旅遊。其特徵是有明確的求知目的,通過旅遊有目的地學習某種專業, 研究發現對這一專業的現狀,發展和運用價值等方面的認識,使得參加這種旅遊活動的人,在這一專項領域,掌握更多的信息資料,以便更好的施展才幹,提高技能,有所作為。
文化旅遊泛指以鑒賞異國異地傳統文化、追尋文化名人遺蹤或參加當地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為目的的旅遊。尋求文化享受已成為當前旅遊者的一種風尚。素稱「音樂之都」的維也納,憑借眾多著名音樂家的遺跡成為歐洲著名的文化旅遊中心。布拉格、威尼斯、巴黎盧浮宮、敦煌莫高窟等也分別以音樂會、電影節或藝術寶庫而成為舉世聞名的文化旅遊勝地。在形式多樣的文化旅遊中,以親身體驗雖已消失但仍然留在人們記憶中的某些生活方式為主題的懷古文化旅遊,是當今頗為風行的專題游覽項目之一。如坐落在詹姆斯河與約克河間的美國古城威廉斯堡,由於完整地保存了18世紀英國殖民地時代的城鎮風貌,使參觀者彷彿時間倒流了200多年,從而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歷史名勝之一:亞洲的泰國故城、香港宋城和北京大觀園也都以模擬古代生活方式而成為門庭若市的文化旅遊勝地。
文化旅遊既不是一種產品,又與旅遊文化大不相同,所謂文化旅遊,關鍵在文化,旅遊只是形式。文化旅遊之「文化」應解釋為對旅遊之效用及旅遊之目的所作的定性。故
文化旅遊定義:通過旅遊實現感知、了解、體察人類文化具體內容之目的的行為過程。
文化旅遊,是最近幾年才出現並流行的一個名詞,它的出現與遊客需求的轉變密切相關。因此,其目前較為流行的定義是「那些以人文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旅遊活動,包括歷史遺跡、建築、民族藝術和民俗、宗教等方面」。還有說法認為文化旅遊屬於專項旅遊的一種,是集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等於一體的大旅遊活動。
綜上所述,文化旅遊就是以旅遊經營者創造的觀賞對象和休閑娛樂方式為消費內容,使旅遊者獲得富有文化內涵和深度參與旅遊體驗的旅遊活動的集合。
中國文化旅遊可分為以下四個層面,即以文物、史記、遺址、古建築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層;以現代文化、藝術、技術成果為代表的現代文化層;以居民日常生活習俗、節日慶典、祭祀、婚喪、體育活動和衣著服飾等為代表的民俗文化層;以人際交流為表象的道德倫理文化層。在我國,發展旅遊業,開展文化旅遊是相當重要的,它不僅可以增強產品吸引力,提高經濟效益,還可大力弘揚中國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同時也可改變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懂中國文化這一狀況。
文化旅遊的核心:創意
文化旅遊的概念明晰之後,「創意」是文化旅遊的核心便順理成章了。創意的本質在於尋求特色和差異,與旅遊的本質一致。
一般旅遊主要是從資源的角度出發尋找差異和特色,不管其挖掘過程是否考慮了市場需求和競爭關系,著眼點仍不能脫離資源。文化旅遊則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資源的束縛,它能夠綜合各種因素,包括資源、環境、市場、社會背景等諸多方面進行創造,亦即創意。離開了創意,文化旅遊亦將會失去生命力。
實際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創意產業在世界各地已經興起。其中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較為典型,由政府親自出面來推動創意產業。創意產業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廣播、影視、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印刷、建築設計等眾多方面。與文化旅遊較為密切的創意產業如演藝娛樂、民間工藝品生產銷售、會議展覽、文化節慶等。這樣,文化旅遊其實也在創意產業范疇之內。
創意產業也叫文化創意產業或文化產業。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籠統地談論二者的區別和聯系。但文化旅遊業可以劃入文化產業范疇,原因一在於它們同以創意為核心;二在於它們的概念同是從經營者的角度出發界定的。文化產業源自創意,並以創意、創新為動力,文化旅遊業亦是如此。

F. 求一篇旅遊文化的論文.

游文化的歷史本真性
(一) 旅遊文化蘊含真實的歷史文化。歷(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隻腳,表示人穿過樹林。漢代徐慎所著的《說文解字》里便說:「歷,過也,傳也。」「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藝術、宗教、神話、法律、風俗以及其它社會現象。」(英國.IB.泰勒)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歷史和文化,應該「真實」,這種真實,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是靠拉幾個「洋專家」,「土權威」捏造、篡改的歷史。在這場「絲路起點」爭論中。河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河南大學易學考古研究所所長蔡運章在古籍《穆天子傳》找到了佐證:西周時期穆天子從洛陽出發,西遊到昆侖山會見西王母。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佐證」,只能是傳說而已,筆者認為並不能構成歷史文化的真實場景。獲取歷史本真的方法很多,特別是「絲綢之路」作為涉及氣象、宗教、貿易、藝術等方面的特質「旅遊產品(旅遊資源)」,更應運用現代的考古方法進行科學斷定,通過多方面尋找史料,多方論證,才能還原其本真性。
(二) 旅遊文化的真實性也是相對的。要絕對復原「絲綢之路」是不可能的。在研究時,我們應盡可能的在現階段考慮周全。在張騫出使西域前,也有零碎的絲綢資料可走。蔡運章先生認為,早在張騫出使西域前,絲綢之路已經開通。商代時期,中原到西域就有一條「玉石之路」,安陽殷墟富豪墓以及洛陽一些富豪墓里出土的玉器有不少是來自新疆的和田玉。事實上,商州時期,直至張騫出使,長安以西是蠻荒之地,漢朝對此冷淡,甚至有放棄掉「涼州」的打算。我們研究問題,要用哲學的觀點,應該分清主次和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關系。研究「絲綢之路」要首先確定其歷史概念上的內涵和外延。唯有張騫是代表大漢政府主權國家出使西域的,這是其一;學術界認可研究絲綢之路的起止時間和起止路線已有定論,就應在這個范疇內深入研究,這是其二。絲綢之路陸路有三條,在歷史中有過演變,但應有一個公認的界定。當然,我們不應反對歷史的置疑和推敲,但任何一種顛覆是要有根據的。所以,旅遊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對的,應考慮旅遊、歷史、文化三者的最佳結合。這樣才有研究價值和意義。一些考古的東西僅限於歷史的范疇,對旅遊文化的作用應有所選擇。經過慎重考慮,中國專家目前側重於主張以張騫出使西域時間為起點,清中期為時間終點,這一主張在「新疆會議」上基本被中亞沿線國家接受。
(三) 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還表現在它的「真實性」不受政府及其媒體的歪曲。政府出於政治目的,經濟意識或者為了迎合某種觀點、理論,主導宣傳、媒體轟炸,造成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在體驗、傳播中褪色或者變味。西安、洛陽媒體報道時各有偏頗,缺乏「中立」立場,這也許是為了製造新聞「賣點」。但有點「禍國殃民,貽誤子孫」。洛陽媒體在對「新疆會議」上的《初步行動計劃》表述有意篡改,這種「黑色幽默」有悖於職業良知。
旅遊文化主體從心理上需要真實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作為一種學術探討,不應將民間調查上升到學術依據。旅遊客體應反映客觀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媒介需要掌握、了解真實、准確、最新的歷史文化。我們應尊重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探首溯源,賦於客觀真實歷史意義上的旅遊文化,才能發展本地、本區域、本民族的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的市場商品性
(一) 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旅遊主體、客體、媒介各種關系的總和,在初期表現為旅遊資源,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旅遊產品。一旦形成旅遊產品,其市場商品性隨之而來。「絲綢之路起點」之爭,說白了是一種旅遊資源、旅遊產品與旅遊文化之爭,西安、洛陽兩城市都想站在文化的「高地」,用「絲綢之路起點」這種旅遊文化世界知名品牌支撐自己的城市文化,塑造城市良好的品牌形象,讓城市在整體競爭中獲勝。
(二) 旅遊文化應該在市場上商品化,但不能違背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西安、洛陽之爭,不僅僅看到聯合國對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經濟援助,還在於旅遊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城市文化內涵的提升。在今天,各個旅遊城市利用文化品牌進行城市經營,加快國際化旅遊城市進程中,應尊重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走市場化道路,不要大肆鋪張,大建一些虛無的城市廣場、城市標志等,違背商品的市場價值規律。
(三) 旅遊已成為城市的「名片」,旅遊文化更是「名片」的「晶元」。西安、洛陽兩城市渴望自己的城市明確定位,希望早日打造城市的旅遊文化品牌,應該按照旅遊、歷史、文化的規律辦事,並要分析、研究旅遊文化的特殊性,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風貌,不要一方面大搞古城拆遷,一方面大搞新城建設。筆者看到西安、洛陽兩個城市及兩個城市在旅遊文化經營方面舊城已經破壞十分嚴重,新城的快速建設讓旅遊文化消失殆盡。所以說,旅遊文化不是一種簡單的文化,應統籌考慮,從城市的色彩定位、形象等各個方面來最終確定自己的特色。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廣東的漢奸別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遺址,長安古樂等等旅遊文化內容(類別)應有選擇性的接收或者傳承。
七、結尾
西安、洛陽兩城市爭奪「絲綢之路起點」這一事件,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兩個城市對旅遊文化的重視,旅遊文化已成為旅遊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走向共贏」是最好的選擇,但這種選擇,不是打著中華民族「和為貴」的旗幟,漠視旅遊文化歷史本真性的選擇。也不是為了保住洛陽加入申遺名單,在「不影響西安」的前提下,將始點由西安東移至洛陽。絲綢之路在世界的商貿、文化、交流上是有重要作用,當前,商貿交易有「回潮」趨勢,備受沿線各國關注。其申遺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巨大的工程,任何一國無法單獨申報,申遺工作應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據悉,這個政府關於絲綢之路申遺的准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西安作為起點城市,在重新設立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漢長安城、唐大明宮、西安碑林等將作為絲綢之路的捆綁項目出現;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全長1600公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察組對天水麥積山、武威文廟、天梯山石窟、張掖大佛寺,以及嘉峪關和魏晉墓等文物點進行了重點考察,包括10處石窟、6處古建、7處古遺址、4處古墓葬在內的物質遺存,被列入了申遺保護方案;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由之路,新疆已經啟動了近兩年的對沿線遺址的調查、研究、保護工作
除了陝西,甘肅和新疆三省,將河南(洛陽)也納入了絲綢之路申遺項目單位,但並不是以「絲綢之路起點」的名義納入的,主要還是考慮了其絲綢之路的遺跡。筆者考慮,可能是為了全面展示絲綢之路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甘肅在打「絲綢之路」品牌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如成立甘肅省絲綢之路協會,辦《絲綢之路》雜志,新疆,陝西也不例外。絲綢之路已成為一種馳名世界的旅遊品牌,例如舉辦「絲綢之路國際模特大賽」等等,影響甚廣。
關於旅遊文化及其歷史所謂本真性和市場的商品性問題,筆者只是泛泛而談,希望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更多的師長們加入到研究旅遊文化學科建設、基礎理論、發展探究等等問題的隊伍中來,不斷創新,為發展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盡自己一點心意。

G. 1000字的文章關於旅遊業態的

旅遊業的興起使旅遊文化進入學術研究的視野,且日顯重要.旅遊與文化的相互交織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要求.旅遊文化具有移動傳播性、時代性、民族性、階層性等特點.旅遊文化在人文教化與審美、經濟方面及文化交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信息時代,第三產業已經成為主導產業.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休閑、旅遊、交流,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當代文化的顯著特徵.我們在研究旅遊的同時,決不可忽視其文化功能.誠然,旅遊者經常徜徉於山水林田之間,飽覽自然之美,獲得的是旅遊者在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馬克思說:「憂心忡忡的窮人甚至對再美的景色也無動於衷.」旅遊是人擺脫了生存壓力後的一種非功利性的自由活動,綜合游戲、學習、審美於一身.山水林田本身是自然,但欣賞它們的活動卻是文化.禪宗有雲,初參禪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到深處,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作為一個旅遊者,僅僅知道旅遊,只是一個看客;不僅知道旅遊,而且知道文化,才是一個真正的旅遊者,才稱得上一個旅行家.同樣,僅僅研究旅遊,可以成為一個旅遊業的指導者或一個有知識的商人;只有不僅研究旅遊,而且研究旅遊文化,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旅遊專家.而現在,奇特的自然風光和不同的文化魅力,吸引著人們奔走於全球各地,旅遊的跨文化交流功能日益明顯和重要.亨廷頓曾預言2l世紀是「文明的沖突」的世紀.這更使我們意識到加強旅遊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旅遊是人類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兼具勞作與休閑雙重性質的人類非遷居性旅行活動.偏重於勞作性質的旅遊為價值創造性旅遊,側重於休閑性質的旅遊為價值欣賞性旅遊.人類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勞作性旅遊逐漸轉向休閑性旅遊,這實際上是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轉變的重要進步.在此過程中,參與旅遊活動的社會階層必然日益擴大.旅遊的結果是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日漸廣闊地契合與共進,以及文化空間的不斷跨越與聯結.不同文化圈的不斷溝通與交融,從而導致旅遊個體審美能力的提高及整個人類社會多樣性的統旅遊文化的本質取決於人的本質屬性.人類超越自然、追求自由和完善的本質屬性,使人類天生具有「出走」的動機和「超越」的願望,從而導致了旅遊活動的產生.規章制度下快節奏地生活,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心理苦悶、焦慮和緊張的情緒,這就需要暫時地回歸自然,以使人性重新獲得舒張和調適,以達到更高層次的自由和完善.不同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不同的地理位置,就會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風俗文化.不同的文化通過不同的途徑交流,就會產生對原有文化環境的出走和超越、對異質文化的體驗和比較.旅遊的實質就是對這種文化差別的尋求和不同文化的交流.旅遊是暫時離開原居住地的一種活動,對於旅遊主體而言就是對原有文化環境的出走和超越,也就是尋求新的文化內容.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旅遊是文化空間上的跨越.人的本質屬性是追求個性自由和人性完善,文化是人類在追求自由和完善過程中創造的成果,而旅遊就是旅遊主體為完善其人格和人性而進行的橫向吸取和交流,結果是使不同文化空間相互聯系和交融.旅遊文化是以旅遊主體的本質完善為主線的綜合性的文化樣式,是旅遊主體為追求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塑造完善的文化人格及民族性格,實現的對自然的超越與回歸.旅遊客體除了自然界外,還包括留有文化印記的人文景觀.旅遊客體在旅遊主體追求自由和完善的過程中,促進了旅遊主體審美的發生,並參與主體文化人格的塑造
每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值得驕傲的民族文化、歷史遺產、傳統習俗和精美藝術,這些要進行旅遊業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在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方面具有不可磨滅的價值.

H. 求一篇旅遊文化的論文,3000字。

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的深刻根源是生產社會化與私人壟斷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私人壟斷已難以適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迫使國家不得不直
接參與社會資本的再生產過程,調節社會經濟的運行;同進也迫使私人壟斷資本運動依賴於國家政權,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溶合起來,形成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具體說來,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轉變有下列原因:
1)科技革命和生產社會化的高度發展,私人壟斷資本的積累已無法滿足社會再生產所必需的條件,必須由國家進行投資或者由國家給予私人資本以資助。
2)私人壟斷統治擴大了資本主義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必須由國家採取一定手段干預國民經濟,減輕經濟危機的程度,緩和社會矛盾。
3)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單純依靠私人壟斷資本的力量和市場的自發調節已難以解決由結構失衡所造成的經濟動盪,必須依靠國家採取行政的或經濟的措施調整國民經濟結構。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國家及其職能發生巨大變化,促使國家力量與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所以,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的轉變,具有客觀必然性。

形勢與政策課程作為高校思想理論教育的主陣地和基本環節之一,加強其課程建設,是廣大高校「兩課」教師面臨的緊迫任務。本文立足於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的
特點,嘗試提出一些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新的思考,以期提高課程教育的有效性。一、形勢與政策課的基本任務及特點形勢與政策課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
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國家改革與發展所處的國際環境、時代背景,正確理解黨的基本路線、重大方針和政策,正確分析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從而增強其民
族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促使他們積極把握未來、勤奮學習、成才報國。因而形勢與政策…
審美能力是現代文明人的重要素養之一

俗話說,人都有愛美的天性。這里所說的"天性",並非是指人生來就懂得愛美,而是指人的一種社會本質的規定性。審美,作為人的精神自由境界,已成為文明的重要范疇之一。市民要提高本身的文明水準,審美能力的加強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


感和審美意識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享受,是人們在審美活動中對於美的主觀反映、感受、欣賞和評價,是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人的審美意識不是先天的天賦
能力,而是自然界長期發展和社會實踐的產物,在改造社會中人的感覺、審美的感受也隨之而確證。人的審美能力是指人們對美的事物或藝術的欣賞和鑒別的能力,
包括審美感知、審美判斷、審美理想。由於一個人的實踐經驗不同,修養水平不同,對同一事物的審美能力上存在差異,這里還有生活條件、階級地位、民族狀況、
道德、宗教、政治觀點影響和制約。

美是通過各種形態表現出來的。美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現在,人類已經認識和確認的關的形態有自然美、社
會美、生活美、藝術美、整體美、含蓄美、形式美、真善美,等等。自然美包括無機界的美、動物美、植物美和宇宙美;社會美包括勞動美、人體美;生活美包括人
的體態美、服飾美、語言美、心靈美、行為美、品質美、道德美等;藝術美包括各種形式如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書法、電影、電視等表現的美;
整體美包括主和次、點和面、局部與局部達到和諧統一的美;含蓄美包括事物寓意性、象徵性和哲理性使得人感到神韻無窮,發人深思產生的美感;形式美包括比
例、對稱、和諧、整齊、均衡、節奏、對比、多樣統一給人產生的愉悅;真善美是美的特殊形態,真是美的原因,善是美的內容,關是真善的形式。

I. 旅遊文化論文怎麼寫

論文的種類

為了探討和掌握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論文進行分類。由於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
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1.專題型論文
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
2.論辯型論文
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
3.綜述型論文
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4.綜合型論文
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

論文格式

1、論文題目
(下附署名)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內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6、參考文獻
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J. 關於旅遊文化方向的論文怎麼寫呢

論台灣旅遊業的若干作用和發展特點
http://www.zk168.com.cn/INFO/Study/FreeThesis/EconomyManagementThesis/TourManagement/12350956.html

我國旅遊業發展中的環境問題用其對策
http://www.zk168.com.cn/INFO/Study/FreeThesis/EconomyManagementThesis/TourManagement/12350990.html

略論宗教文化與旅遊業的關系
http://www.zk168.com.cn/INFO/Study/FreeThesis/EconomyManagementThesis/TourManagement/12350934.html

廣西與東南亞旅遊業的比較和啟示
http://www.zk168.com.cn/INFO/Study/FreeThesis/EconomyManagementThesis/TourManagement/12350932.html

重新認識國內旅遊業
http://www.zk168.com.cn/INFO/Study/FreeThesis/EconomyManagementThesis/TourManagement/12350943.html

關於旅遊業利用外資問題的研究
http://www.zk168.com.cn/INFO/Study/FreeThesis/EconomyManagementThesis/TourManagement/12350920.html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http://www.zk168.com.cn/INFO/Study/FreeThesis/EconomyManagementThesis/TourManagement/12350936.html

發展旅遊與保護環境
http://www.zk168.com.cn/INFO/Study/FreeThesis/EconomyManagementThesis/TourManagement/12350944.html

中國古代的旅遊活動
http://www.zk168.com.cn/INFO/Study/FreeThesis/EconomyManagementThesis/TourManagement/12350965.html

論國內旅遊業
http://www.zk168.com.cn/INFO/Study/FreeThesis/EconomyManagementThesis/TourManagement/12350983.html

論旅遊業極限容量及其確定問題
http://www.zk168.com.cn/INFO/Study/FreeThesis/EconomyManagementThesis/TourManagement/12350927.html

還有更多:http://www.zk168.com.cn/INFO/Study/FreeThesis/EconomyManagementThesis/TourManagement/index.html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