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遊及其發展論文
① 寫有關中國近代的旅遊景點的論文1000字
智慧旅遊背景下鄉村旅遊的發展及對策研究
--以江西婺源為例
XXX系 XXX專業
學號:XXXXXXXX 姓名:XXX 指導老師:XXX
摘要: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進程中,旅遊已經成為人們文化娛樂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部分。而近年來,隨著信息化產業的發展,智慧旅遊的概念也被提了出來。江西婺源是我國的最美鄉村,近年來,其藉助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婺源在進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也實現了不斷的創新,促使自身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信息化平台建設,從而打造出智慧鄉村旅遊管理體系、服務體系以及人文體系等多重內容的智慧旅遊新品牌。因此,本文在研究開展的過程中,以江西婺源地區為例,藉助文獻研究法、實例分析法等方式,就其在進行智慧旅遊發展背景下的具體做法、成效、出現的問題及相應解決對策等內容進行了論述。通過本文的論述,就婺源鄉村旅遊發展的現狀,以及其在進行發展過程中如何通過有效的對策改善其發展現狀等內容展開了深入的論述。
關鍵詞:智慧旅遊;鄉村旅遊;發展對策;江西婺源
Study on the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of wisdom
Jiangxi -- TakingWuyuan as an example
XXX XXX professional
Number: XXXXXXXX Name: XXX Instructor: XXX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urism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section. In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instry, the concept ofthe wisdom of tourism has also been put out. Jiangxi Wuyuan is the mostbeautiful villag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Wuyuan rural tourism instrydevelopment is also a continuous innovation, make themselves realize the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so as tocreate a new brand of wisdom tourism, rural tourism multiple content managementsystem intelligence service system and cultural system etc.. Therefore, in theprocess of research, taking Jiangxi Wuyuan area as an example, by using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case analysis method, the specific practices, inthe wisdo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achievements,proble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Wuyuan, and howthrough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it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o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arried out in-depth discussion.
Keywords: Wisdom tourism;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Jiangxi Wuyuan
目 錄
目 錄..................................................................... 3
1.引言..................................................................... 4
2. 婺源的旅遊發展的優勢分析................................................ 4
2.1 優美的自然環境..................................................... 4
2.2 歷史文化資源....................................................... 5
2.3 豐富的鄉村資源..................................................... 6
3.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6
3.1 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 6
3.2 婺源鄉村旅遊發展的問題............................................. 7
3.3 智慧旅遊信息化背景下婺源鄉村旅遊的問題闡述......................... 9
4 婺源智慧旅遊的對策研究................................................... 9
4.1 智慧旅遊與鄉村旅遊的結合........................................... 9
4.2 智能服務的提供.................................................... 10
4.3 重視智慧化人才的培養.............................................. 10
結論...................................................................... 10
參考文獻:................................................................ 11
1.引言
婺源是我國知名的鄉村旅遊勝地,有著「最美鄉村」的稱謂。在進行婺源的旅遊產業發展過程中,其形成了以鄉村旅遊為主導的旅遊產業鏈發展模式。在進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婺源藉助自身的資源優勢,大力拓展鄉村旅遊的影響力,從而打造出一個獨具優勢的鄉村旅遊知名品牌。
隨著旅遊形式變更的加快,互聯網、雲計算、電子商務等科技信息技術相繼進入旅遊市場發展的新浪潮,初步實現開發基於信息技術的智慧旅遊的想法被提出,而婺源也被列入江西智慧城市三大試點城市之一,在智慧旅遊積極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將鄉村旅遊發展與其相結合才能使旅遊事業朝著更加規范明智的方向邁進,才能促進婺源旅遊的健康態成長正是我們急需研究的課題。
藉助智慧旅遊這一旅遊形式的誕生,發展婺源旅遊需要認知自己在旅遊形式中的確切地位,在智慧旅遊的背景下能適應時代,從單純的產品宣傳轉型到服務性宣傳,通過服務來帶動產品,轉變觀念才能更適應新媒體時代。所以必須立足根本發現問題,從而形成一種可行對策方案來促進婺源鄉村旅遊的進一步發展。利於婺源的旅遊品牌的建設,完善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活躍婺源的旅遊建設,為婺源的鄉村旅遊在智慧旅遊的背景下結合發展提供科學性依據。
2. 婺源的旅遊發展的優勢分析
在進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婺源地區可謂是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真寫優勢促使婺源能夠在進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的將自身的優勢資源整合起來,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新發展。
2.1優美的自然環境
首先,婺源本身擁有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被稱為「中國最美鄉村」。其中最美的是李坑村、江灣等景區。每年的三四月份,婺源地區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開的時候,整個婺源處於一片花的海洋之中。
優美的自然風景賦予了婺源發展旅遊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此外,在婺源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其擁有十分豐富的林木。許多古樹資源直到現在仍然保存完好,這也給婺源的旅遊資源產業開發提供了獨有的自然條件。而且,婺源境內山水資源豐富。其境內近乎百分之八十的區域都是以山地為主,造成了連綿起伏的山地景觀。
此外,婺源還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每年春天,潺潺的流水給整個婺源增添了幾分婀娜多姿的美感。藉助婺源的山地資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景色宜人。
山水的聯合作用,也促使婺源地區形成了十分豐富的溶洞資源。各種大大小小的溶洞中布滿了各具特色的鍾乳石。千姿百態的鍾乳石景觀也讓前來參觀游覽的遊客驚嘆不已。
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自然景觀,促使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前往婺源旅遊,在花海、山海徜徉中享受難得的閑適時光。而這也為婺源發展鄉村旅遊產業提供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基礎。因此,其也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前往觀光。
2.2歷史文化資源
婺源地區擁有十分悠久的發展歷史。在歷史的進程中,也促使其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底蘊。這也為婺源地區發展旅遊產業提供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在婺源,最知名的莫過於李坑、江灣等景區。在江灣地區,匯集了春秋時期吳太子鴻墓,以及西漢的吳苪墓和朱熹的祖墓等。這些知名的歷史文化遺跡吸引了許多國內外遊客的觀光瀏覽。
圖1 婺源的徽派建築
2.3豐富的鄉村資源
除了歷史文化遺跡之外,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鄉村文化特色的體現。婺源地區擁有一百多個村莊,許多村莊發展至今已經擁有上百年、上千年的發展歷史。而隨著鄉村旅遊口號提出,這些古村落也成為婺源地區發展旅遊文化資源的重要構成要素。
在婺源的村鎮產業發展的進程中,有知名的偉人故居——江灣,其整個的建築風格以徽派建築為主(如圖1),具有濃郁的鄉村文化意境。迄今,婺源的173個鄉村中有超過50%的村鎮被納入到旅遊產業發展的規劃中。
3.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婺源婺源地區風景優美,景色宜人,被海內外媒體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婺源縣人民政府憑借自身的自然、歷史優勢,在進行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較好的發展態勢。
3.1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
目前,婺源在進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模式。其也成為我國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領軍代表。綜觀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可以看出,其在近年來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從整體的旅遊人數接待,還是從旅遊產業收入方面都實現了較高的提升。圖2 中展現的鄉村旅遊的產業鏈構成。
圖2 鄉村旅遊的產業鏈構成
圖3中展示的是今年1-3月婺源在發展鄉村旅遊方面的接待人數和營業收入情況。由於1-3月並非婺源旅遊的旺季,因此其在接待人數方面數量不多,而整體收入情況也相對較低。進入到4月份後,婺源迎來油菜花開的季節,其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營業收入將呈現直線的增長。
婺源在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季節性特徵。
圖3 2015年婺源鄉村旅遊情況
3.2婺源鄉村旅遊發展的問題
雖然婺源地區在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進程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也有一些固有的問題凸現出來。
3.2.1 旅遊產業結構單一
雖然婺源有「中國最美鄉村」之城,但是其在進行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僅有鄉村旅遊和自然觀光作為旅遊產業發展的支撐。其整個旅遊產業結構單一。隨著我國旅遊產業發展的提速,目前在中國的許多地區也都開始了鄉村旅遊的發展進程。諸如上海、北京等地區都推出了郊區旅遊。相對來說,這種郊區旅遊的內容實質上與婺源的旅遊產業結構相差無幾,都是前往鄉村觀光住宿,感受鄉村文化的意境。所不同的是,婺源的鄉村文化更多的是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就目前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來說,其更多的也就是進行觀光、品農家菜,住農家院等。並沒有太多新穎的元素納入進來。
就婺源來說,婺源地區擁有十分豐厚的文化資源底蘊。但是其在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的過程中並沒有合理的將這些文化傳承、民俗內容等在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進行呈現。所以導致婺源地區在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的過程中形成了單一的旅遊產業結構,不利於婺源鄉村旅遊產業的長久發展。
3.2.2 經營理念及水平不足
從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源頭來說,其多數是由鄉鎮和農戶自發組成的旅遊村。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往婺源地區觀光旅遊,這些農戶本身也就成了當地旅遊產業和旅遊資源的經營者。對於這些經營者來說,其並沒有經過專業的旅遊經營學習和培訓,因此在進行旅遊資源的經營過程中無論是從理念還是水平方面都有著較明顯的欠缺。
由於經營理念和經營水平的不足,促使其在進行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個人主觀思想和主觀意識的影響,其往往更多看重的是眼前的經濟效益。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其會造成整個婺源旅遊產業發展的制約,不利於經濟效益的提升。所以,這些經營者在進行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盲目的進行投資,對居住環境、建築設施等大加改造,而忽視了鄉村旅遊本質的內容改善。比如在進行農家樂的菜品設置上,農戶們更加重視的菜品的質量,以及遊客的不同口味需求。但是從遊客的視角來說,其重視的是在其它地區所不能吃到的菜品,其中最關鍵的是當地的原材料供應,以及周邊古樸的本真環境。所以經營理念的差異,促使婺源地區在進行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逐步的將原有的特色內容逐漸的改進,直到沒有特色。這對於婺源地區鄉村旅遊產業的長遠發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3.2.3資金匱乏導致產業發展步履維艱
資金是發展的基礎,也是根本前提。即便是進行鄉村旅遊產業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發展的支撐。從目前婺源地區的發展來說,資金匱乏的問題影響著其整個產業的發展速度和發展前景。
由於資金的不到位,導致婺源地區在進行一些傳統文化資源保護方面舉步維艱。而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和保護,也往往會導致這些傳統歷史古跡的破壞甚至消失。這是婺源地區在發展鄉村旅遊產業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
3.2.4 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婺源地區發展旅遊的過程中,強調的農村生態旅遊。因此其應該強化對環境的保護和重視。但是從縣長來說,似乎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其在發展旅遊的過程中,一方面是由於遊客素質的低下,導致在進行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帶來許多人為的環境破壞。其次是經營者為了更好的吸引遊客,盲目開發旅遊資源,也導致了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不應該以破壞環境為前提。對於婺源這樣一個以生態鄉村旅遊的地區來說,其在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更是應該加強對這點內容的把握和重視。但現實卻並非如此。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對婺源鄉村旅遊產業的長久發展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影響。
3.3智慧旅遊信息化背景下婺源鄉村旅遊的問題闡述
而今,越來越多的地區在發展旅遊的過程中強調智慧旅遊的概念。但其是否真的對智慧旅遊的概念有所了解卻值得推敲。
3.3.1 信息化發展水平滯後
由於婺源本身地處江西境內,其無論是從新技術的引進,還是新資源的開發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壓力。對於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婺源地區更是存在較大的滯後性。這種滯後性的存在,促使其在進行智慧旅遊發展的過程中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突破。
3.2.3資金和技術匱乏
信息化的發展同樣離不開資金的支撐。婺源地區要想實現鄉村旅遊的智慧化發展,就必然要通過大量的資金投入進行智慧化體系和相關系統的建設。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其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的投入。
首先從資金方面來說,在前面的論述中也曾提到過,婺源地區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資金匱乏的問題十分突出。對於智慧旅遊以及鄉村旅遊信息化的發展也是一樣。由於資金的匱乏,致使婺源在進行信息化旅遊產業建設的過程中面臨重重困境。
其次是技術的匱乏。由於江西地區本身在我國的省市中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婺源在科技的研發和技術實現方面往往比許多一線城市而言,存在較大的困難。技術實力的欠缺,導致婺源地區在實現智慧化旅遊發展的過程中心有餘而力不足。
4 婺源智慧旅遊的對策研究
4.1智慧旅遊與鄉村旅遊的結合
首先,在智慧旅遊與鄉村旅遊的結合方面,婺源地區應該學習我國其它地區的先進經驗,在進行旅遊發展的過程中,結合智慧旅遊的要求來進行鄉村旅遊的推動。
首先是對智慧旅遊的理解。智慧旅遊指的是以信息化的手段運用推動旅遊產業的發展,提升旅遊產業發展進程中的技術內涵和實力。藉助信息化的手段推動智慧旅遊,能夠促使整個產業的發展速度得到提升,同時也實現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和便捷化。
在進行婺源的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針對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可以藉助智慧旅遊的方式來進行改善。通過智慧旅遊與鄉村旅遊的結合,促使其在進行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模式。以信息化為主導,促使其在旅遊要素的規劃、旅遊基礎設施的配備以及旅遊文化活動的監管方面都能夠實現電子化、]信息化的運營。
4.2智能服務的提供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移動終端的快速普及,遊客對旅遊資訊獲取的及時、准確以及方式或途徑的多樣性需求,變得越來越突出。
因此,鄉村旅遊建設在優化資訊網站功能、增強服務信息交互的同時,還需要在旅遊目的地引入一些智能化服務實施,以迎合這種新型旅遊趨勢和豐富遊客體驗方式。鄉村體驗農具的智能儲管箱、度假屋的客房智能感應系統、遊客體驗影音回放系統、遊客記賬式消費管理系統、電子票單等預定服務系統,這些在國外已經成熟應用的信息化系統和智能化解決方案將使得鄉村旅遊目的地的服務更具有人性化、現代化。事實上,這種智能化服務理念和企業化經營思路,已經觸動了我們很多經營管理者「將鄉村旅遊打造成休閑風景區、自然體驗區,而不只是吃農家菜、住農家屋的普通田園農庄」的神經。
4.3重視智慧化人才的培養
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培養高學歷、新型鄉村旅遊管理人才,是婺源鄉村旅遊長遠發展的主要支撐。婺源鄉村人力資源豐富但是農民總體素質低,高學歷實用人才奇缺,這嚴重製約了我過鄉村旅遊的發展。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完善婺源人才政策支持體系。政府應進一步加大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在制定政策時充分考慮各地的獨特性採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努力提升高學歷實用型人才的待遇水平。落實人才培養機制,深刻認識原有規章制度中的不足,用科學、專業的眼光推進人才培養工作上升到一個新的台階。
結論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物聯網、泛在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智慧旅遊成為了推動旅遊業發展的一股新浪潮。2011年,國家旅遊局長邵琪偉提出要用十年的時間在婺源初步實現基於信息技術的「智慧旅遊」。2014年是婺源的智慧旅遊年,智慧旅遊的建設如火如荼。 婺源鄉村旅遊的發展受基礎環境、農村經濟以及服務配套設施等客觀因素限制,較之旅遊景區、旅行社、旅遊飯店等成熟的旅遊經濟業態,發展相對緩慢。隨著《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和鄉村旅遊經濟在旅遊客源結構優化過程中越發明顯的調節作用,近些年婺源各地相繼加大了對鄉村旅遊發展的重視,在資源開發、產銷一體、品牌推廣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舉措。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自2011年以來,在以北京、南京、揚州等智慧旅遊試點城市為代表的鄉村旅遊智慧建設帶動下,一大批諸如旅遊商品在線營銷、鄉村旅遊電子商務采購、鄉村旅遊資訊等平台開始成為建設主流,並有效推動鄉村旅遊在智慧化應用和運營中的發展。從愛爾蘭、葡萄牙、澳大利亞等國外鄉村旅遊的成熟發展經驗來看,未來鄉村旅遊的發展將變得越來越智慧,越來越「非農村化」。
參考文獻:
[1] 徐舒.基於智慧旅遊的秦皇島市旅遊公共信息服務建設[J].商,2013(11):32-34
[2] 朱珠,張欣.淺談智慧旅遊感知體系和管理平台的構建[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第2版
[3] 張凌雲.智慧旅遊:個性化定製和智能化公共服務時代的來臨[J].旅遊學刊,2012(02):40-42
[4] 金衛東.智慧旅遊與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J].旅遊學刊,2012(02):18-19
[5] 於萍.鎮江市旅遊資源評價與開發策略[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第2版
[6] 呂禎婷,羅世俊,謝晶晶.皖南黃山區鄉村旅遊資源評價及開發建議[J].黃山學院學報,2009(02):第3版
[7]胡秋媛,陳煥雄.婺源鄉村旅遊發展的SWOT分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05):第3版
[8]高曾偉,高暉.鄉村旅遊資源的特點、分類及開發利用[J].金陵職業大學學報, 2012(03):第2版
[9]張玉改,蘭貴秋.開發鄉村旅遊資源芻議[J].商業時代,2013(24):33-35
[10]高曾偉,王志民.論鄉村旅遊資源[J].鎮江高專學報,2011(01):第4版
[11]金學良,陳常優.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摘錄)[J].人文地理,2009(03):36-38
[12]曾天雄,馬昌群.論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第2版
[13]彭明勇,鄉村旅遊資源的模糊評價法[J].職業時空,2007(03):26-28
[14舒象連.我國鄉村旅遊資源及其開發散論[J].旅遊研究與實踐,2011(02):22-23
② 智慧旅遊論文
一篇智慧旅遊的論
肯定有更多的內容
③ 學習方法
1.理解記憶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記憶背誦。背誦課文要盡量運用意義記憶,既加強理解記憶。要反對不求甚解的死讀書的學習方法。背誦一篇或一段文章時,首先要通讀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後了解文章的層次,來龍去脈,掌握文章的語言特點,抓住一些起關聯作用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先分析、後綜合,這樣背誦起來就快得多了。背誦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誦議論文,可以從分析論點、論據、論證入手;背誦記敘文,可以從了解和掌握有關事實、記敘順序入手。 2.快速誦讀法 背誦是在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熟悉書面材料的結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後,要始而反復朗讀,繼而反復默讀。只有熟讀,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誦。實驗證明,持續性的緩慢閱讀,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會使記憶信號中斷;反之,讀熟課文之後,逐步加快閱讀速度,則可在大腦皮層形成連貫的信號刺激,從而強化記憶效果,提高背誦速度。 3.提綱挈領法 古人雲:「舉一綱而萬目張。」文章的「綱」便是文章的脈絡,而文章的脈絡又體現著作者的寫作思路。所以,背誦課文時,一定要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順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後連,上遞下接,環環緊扣,連綿不斷。這樣,不但背得快,而且記得牢。只要我們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邊讀邊想,邊想邊背,背誦也就不太困難了。 4.求同存異法 某些詩文具有「重章復唱」的特點,各章(段)字句大體相同,因此,我們在背熟第一章(段)後,只要找出其餘各章(段)不同的字句並記住它們就可以了。 5.關聯詞提示法 關聯詞不但能體現復句關系和句群關系,而且也能體現議論文的內在聯系,有人說,關聯詞是議論文的語言軌跡。因此,及時把握關聯詞這個「語言軌跡」,對背誦議論文是有很大幫助的。例如,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文中有這么一段:「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使舉國之少年而查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這段文字中含關聯詞「……而……使……則……使……則……故……而……」其中第一句中的「而」連接兩個分句,表並列關系;第二句中的「使……則……使……則」構成兩對關聯詞,分別表示假設關系;第三句中的「故」連接上下兩個句子,表因果關系;「而」連接兩個分句,表並列關系。我們只要把握住這些關聯詞,弄清它們表示的關系,邊想邊背,句句銜接,環環緊扣,背誦這段文字也就不大困難了。 6.辭格勾連法 教科書中要求背誦的課文皆為名家名篇,而名家名篇在修辭格的運用上自有獨到之處。因此,從背誦課文所用的修辭格入手,採用上勾下連的方式,往往可以收到意料不到的背誦效果。例如,背誦課文《口技》中有這么一段文字先用排比句式「百千……百千……百千……聲……聲……聲」,接著用「頂針」句式「人……手,手……指……人……口,口……舌……」生動地描寫了發生火災時人們驚恐萬狀的忙亂場面。所以,我們只要按照作者所用的這種修辭格的句式特點逐句對照,上勾下連,背誦這段文字同樣是不太困難的。 7.聽錄音背誦法 生理學家認為,讓視覺和聽覺共同參與記憶,要比單用視覺和聽覺,提高記憶效果30%—40%,這種記憶方法,人們稱為「協同記憶法」。根據這一理論,在練習背誦時,可適當播放課文錄音,使學生邊讀課文,邊聽錄音,從而形成記憶信息的雙向刺激,以強化記憶效果。 8.趣味背誦法 在學生練習背誦達到一定程度時,為了進一步強化記憶,消除持續背誦造成的單調感、疲勞感,依據「寓教於樂」的原則,無妨採用以下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背誦興趣:①「對歌」式背誦法。即摹仿山區或某些兄弟民族「對歌」的方式,由甲、乙兩個學生每人一句,輪流背誦;②「接力賽」式背誦法,即摹仿體育運動中接力賽跑的方式,由三個學生每人一句,上遞下接,循環往復;③「疊羅漢」式背誦法,即摹仿雜技演員「疊羅漢」的方式由第一人背誦第一句,第二人接背二、三句,以下依次每人遞增一句,連續不斷,直到背完為止。以上方法不但趣味性強,而且參與面廣,並能增強學生的群體意識,不妨一試。 9.分層背誦法 理解是記憶的前提和基礎。分層背誦法,就是先理解背誦部分的總的意思,然後把它分為幾個層次,歸納概括出每層的意思,了解層與層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思路理清,將各層的意思連貫起來,在此基礎上,再反復誦讀幾遍,就能較快地背誦下來。這種方法適合於背誦段落或篇幅不長的課文。比如《為學》這篇課文,首先要注意理清思路,劃分層次,找出聯系。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為第一大段,提出全文的觀點:人求學確實有難易之別,但只要努力去學,就能變難為易。要記住這一段,一是要理清它的主要觀點,二是要理清由一般事物到具體事物的推理過程,三是要抓住對照的寫作特點。第二至第六自然段為第二大段,是用「僧之南海」的事例證明上述觀點。第二自然段頭一句是第一層,交待地點、人物;第六自然段是第三層,交待結果;中間貧富二僧的兩次對話是第二層。最後一自然段為第三大段,總結全文,勉勵晚輩應向貧僧學習,樹立遠大的志向,並為之而努力奮斗。前一句承上文而引出後一句;後一句順著上文而來反問點明題旨。經過這樣梳理一番,再反復讀幾遍,就很容易背誦了。 10.圖表背誦法 圖表是一種直觀的簡化的表達方式。採用這種方法,首先要把背誦章段的結構,用主要詞語(最好是原文)設計成圖表(也可藉助教師的板書設計),然後對照圖表誦讀幾遍,再依據圖表嘗試背誦,就能較快地背誦下來。如《扁鵲見蔡恆公》便可設計如下圖表幫助背誦: 11.輔助背誦法 指利用某些起指示作用的語文標志幫助記誦。比如,《詩經》二首的《伐檀》、《碩鼠》,都運用了重章迭句、反復詠唱的形式,每章只在韻腳處換了幾個字,其餘字句不變,所以,只要背過一章和換韻的那幾個字,文章就都會背誦了。《庖丁解牛》一文,可利用片語熟誦課文:目皆全牛——目無全牛——神遇全牛——游刃有餘——技經肯綮——批郄導款——目不轉睛——躊躇滿志。屈原的《涉江》詩,可利用「涉」的路線,理清脈絡:抒理想——渡瀟湘——上沅水——入漵蒲——憶歷史——寫「亂」章。諸如課文線索、情節發展、人物順序、邏輯軌跡、時間推移、地點轉換、空間方位、領頭字句等等,都可作為背誦的標志和助手。這就好比旅遊,有了向導或導游圖,游覽得既快又好,心曠神怡。 12.整體背誦 把課文作為一個整體,一遍又一遍地、從頭到尾地進行記誦。優點是脈絡連貫、加深理解。缺點是內容太多,容易疲勞。 13.整分背誦 顧名思義就是整體背誦和分層背誦的有機結合。優點是取其整體背誦和分層背誦的利而去其弊,揚長而避短,符合整體——部分——整體的認識規律。背誦較長的詩文,常常是最前面的部分容易記住,即心理學上說的「初始效應」;中間部分則往往記不住,即心理學上說的「中遠效應」。因此,運用此法時要強化「中遠效應」,增加復習率,形成強刺激。 14.嘗試背誦 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讀幾遍,合上書本嘗試記誦:看看哪裡易背,哪裡難背,哪裡會背,哪裡不會背。難背、不會背的地方要重點朗讀,熟讀直至會背。這種理解、朗讀、背誦三位一體的方法,比一遍又一遍地機械記誦的效率高得多。 15.「三步記憶法」 第一步是抓住文章的思想用腦默記,第二步是閉目回憶,實在回憶不起來時,就「偷看」一下,第三步是迅速反復,多次誦讀。 16.「五次反復法」 為了使背誦的課文長期不忘,有的教師就採用此法,即早讀時重背昨天課堂上背過的內容,這是第一次反復。第二次批復是每個單元結束後,同時進行第三次反復,這就是把上單元已過關的課文再重復背誦一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復,主要是結合期中、期末的復習進行。 1:興趣是最好的方法,培養興趣 2:讀書是智慧的鑰匙---猶太人的精神財富 3:你自己是你過去的累積形成的,你的成功是你的過去點滴累積的,所以平時要注意積累,要養成正確的思維模式。要重視積累,才能成功。 4空杯心態:舉例:小孩子心態,即保持一種好奇心。 5學習的一種方法只要復制他人的行為就可以.絕對重要,復制學習好的人的好習慣,名人成功的總結.雖然一個人一種方法,但也可以借鑒一下。 17.「色彩記憶法」 第一步先把每篇課文的生字塗上色彩,色彩能夠讓你較好的記憶,最好用多種顏色。
④ 畢業論文題目,論智慧杭州背景下的生態旅遊發展,我應該寫智慧旅遊還是生態旅遊格式搞不清楚啊!
是的,不能偏題,還是幫你寫一個提綱好了
⑤ 智慧旅遊論文一千五百字
可是我不會a
⑥ 本科畢業論文題目選智慧鄉村還是鄉村旅遊行為研究,哪個題目好寫還有廣東哪個村適合做研究
本科畢業論文題目只選智慧鄉村還是鄉村旅遊?為研究哪個題目好?其實現在智慧鄉村很熱門,你可以試試。
⑦ 急急急!!!本科畢業論文,寫蘇州智慧旅遊方面的,題目怎麼寫比較好
那就的按你的畢業論文內容來寫的。煩請您的採納!!
⑧ 學習方法
給你個試試。
隨身帶一個小本,把一天的計劃在早晨做好,包括自學時間回的分配、學習內容答安排、吃飯睡覺時間、鍛煉身體時間。每天的計劃比較細,甚至把時間按分鍾計算。比如:午飯後用15分鍾回憶一下上午老師講的內容,再用15分鍾看看老師下午要講的內容,午睡20分鍾到半小時。下課後用3分鍾時間回憶當堂課講的內容,提前進入教室3 分鍾看看即將上課的內容。這樣及時復習預習,效果非常好。晚上睡覺時,花幾分鍾時間對自己的計劃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拿出那個小本來,完成了就打鉤,沒有完成就分析原因。後來乾脆把完成情況分成若干項,包括上課聽講情況、作業完成質量、錯題更正是否及時、自習課效率、零碎時間利用情況、心情指數、晚上睡眠質量、鍛煉身體情況等等十來項,以表格的形式貼在書房裡,每天在表上打分,總結自己每天的得失,好在第二天改進。這種方法,初看起來有點浪費時間,但仔細一想,「磨刀不誤砍柴工。」總結昨天,把握今天,預計明天,才不會走彎路,能充分地利用時間,向單位時間要效率,這樣才感覺自己每天過得充實而有成效,累並快樂著,這是學子最最期待的事情。
⑨ 聯系實際談談大學生如何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公共生活領域的不斷擴大,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的必然反映。在共同的生活當中,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了一種希望,希望以社會的力量和公眾的名義制定人們的行為規則,以保障公共秩序協調有序。社會公德就是在歷史上逐漸形成的一定社會的全體成員為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所遵循的最起碼的生活准則和行為規范,它是整個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公德的作用在於解決在社會公共生活中社會對其成員的要求與其在實際行為之間的差距,引導社會成員自覺遵守公德要求,以適應社會公共生活的需要。大學生是社會整體文化素質水平較高的青年群體,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公德的修養和實踐水平有更高的期望與要求。大學生對宣傳和維護社會公德也有不容推辭的責任,社會公德與人們在社會中的實踐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培養社會公德意識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增強社會公德意識,努力做社會公德規范的傳播者和實踐者。 對於一名大學生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社會公德意識。 (1)加強學習,形成對社會公德的認知,培養社會公德的情感。通過對社會道德活動中的社會公德相關知識和規范進行認知和體驗,可以逐步形成公德判斷意識與是非評價標准。我們不僅要知道社會公德的具體要求,還要有實踐社會公德的感情。在社會公德實踐中,要培養自己以遵守社會公德為榮,以違背社會公德為恥的道德情感,正確地進行道德行為與活動的選擇和判斷。另外,我們要不斷磨煉自己的意志。社會上也存在種種不良風氣,但是我們要用自省和慎獨等修養方法,抵禦外界的不良影響,自覺、主動地選擇符合社會公德的行為。通過經常性的道德行為,體驗遵守社會公德的樂趣,養成遵守社會公德的好習慣。 (2)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參與志願者服務等公益事業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了解社會、拓展實際工作能力,尤其是對增強社會責任感有極大的幫助,並且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本身也是一種學習,可以從實踐中體會到什麼是符合社會公德規范的行為,什麼是不符合社會公德規范的行為,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社會公德素養,並積極帶動他人,做社會公德意識的宣傳員。我們可以參加社會公益組織,參加社會公德的宣傳活動普及社會公德規范,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有選擇性地參加一些社會公益組織或活動,發揮自己的作用。 (3)從小事做起,從小節做起,帶頭踐行社會公德規范。社會公德規范的行為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為細節,因此,社會公德意識要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養,「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一些微小的事物中,甚至一舉一動就可以體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同樣,在細微處我們也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升華自己的社會公德境界。 另外,我們要學習基本的法律知識,在遵守道德規范的同時,時刻不忘用法律保護自己、他人和社會的合法利益。 總之,我們要積極利用各種有利的資源和環境,培養自己的社會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並積極履行社會公德規范,不辜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同時也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利於社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