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峰文化旅遊局張萬華
1. 鶴峰縣文體局在鶴峰縣什麼位置
文體局屬於政府比較重要的部門,通常設立在當地政府辦公樓內,即使不在一個地方辦公,也會是在離政府辦公地不太遠的地方,建議到當地縣市政府辦公地看看。
2. 湖北恩施鶴峰勞動局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點下採納
3. 鶴峰縣的社會事業
鶴峰民族文化底蘊豐厚。以明清之際「田氏詩派」為代表的文人創作使土家族文學發揚光大、盛傳不衰;撒爾嗬.擺手舞、柳子戲、穿號子、四道茶、儺戲等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品位極高;鶴峰還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湘鄂邊革命根據地之一。
鶴峰因歷史悠久而神奇。這里古稱柘溪、容米、容陽。早在新石器時代,土家族的先民容米部落就繁衍生息於斯。唐宋以來,為容美土司領地,田氏土王世襲相承,雄踞一方,800餘載,「在楚蜀諸土司中最為富強」。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廢除了土司制度。
1928年到1933年,賀龍在此建立根據地,使鶴峰蘇區成為湘鄂邊根據地的中心。建有湘鄂渝黔邊區規模最大的滿山紅烈士陵園,屬全國重點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共和國的「第一號烈士」段德昌等就安葬在這里。 ● 鶴峰柳子戲
以「柳子戲」冠名的戲曲,好幾個省市都有,但其形式和風格均不同於鶴峰柳子戲。鶴峰柳子戲,又名楊花柳,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五大地方劇種之一。鶴峰柳子戲是土司末期從四川梁山一帶傳入的民間戲曲。主要流傳於鶴峰走馬、五里、鐵爐一帶以及湖南省的石門縣、張家界市的部分地區,是僅存的土司劇種。1980年,鶴峰走馬成立了業余柳子戲劇團。1983年,該團參加了全國烏蘭牧騎式文藝匯演。
● 撒爾嗬
撒爾嗬是流行於清江流域悼念亡人時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跳撒爾嗬,又稱「跳喪」、「打喪鼓」。土家族跳撒爾嗬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隋書·地理志》中記載的「繞棺」。到唐宋時期,撒爾嗬已基本定型,唐樊綽《蠻書》載:「初喪,鼓以道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此乃盤瓠白虎之勇也。」至元明清時期,地方史志對撒爾嗬的記載更為完備:「舊俗,歿之日,其家置酒食,邀親友,鳴金伐鼓,歌舞達旦,或一夕或三五夕。」(嘉慶《巴東縣志》) 容美土司三洞,即今鶴峰縣的萬全洞,萬人洞、情田洞,是容美土司在戰爭時期防禦的岩洞。
● 萬全洞
萬全洞在縣城東北二十華里的平山北側,其洞址在一堵如刀切的絕壁上,崖頂兩里許為平山之新烽,是容美土司舊址。洞口下乃萬丈深淵,潛水奔騰咆哮而過。洞口呈圓形,入口處為工藝精細的石條壘砌,內有直遁洞底的寬敞走向,台階還依稀可見。右側靠入口—上方,有如碉堡的石台,是守洞的關卡。洞內有一獸形鍾乳石,泉水淚漓成井,有—花台,台周的坍池完整,有四尺見方的魚池。洞壁兩側,有不下百處的人工開鑿的石埒、百杵,系當年建築亭台樓閣的佐證。從石埒,石榫的遺跡看,洞內有三層樓的建築。洞口左側的石壁上,有一兩米見方的光滑石板,石板上鐫刻《萬全洞記》,可能是改土歸流在急,而未刻成記文。據記載,康熙年間,容美土司田舜年帶領土民建成亭台樓閣和入洞棧道,以此作為防守堡壘。雍正年間,清兵進入容美時,宋代土司田旻如在洞內自縊。這里不僅是當年土司的防禦工事,而且是土司藏書之處,清代詩人顧彩,就曾親臨洞中,會見土司田舜年,並寫下許多詩篇。
● 萬人洞
萬人洞地處龍溪潭頭。龍溪是一巨大伏流,由此出口。洞前是一堵巍峨的城門,城門後有一道石牆,為石條砌成,城牆把石洞封得很嚴密。洞內寬敞空曠,頂部有涓流滴落,泉滴之聲如擊鈿而歌。鍾乳石鱗次櫛比。洞中有一石碑,鐫刻土司田舜年的詩作《萬人洞記》。田舜年是土司中很有文學修養的一個土司。他著有《二十一史纂》和許多散文詩歌。這座山洞建於清順治年間,為土司田甘霖所建,以後又加以續建。
● 情田洞
情田洞在離縣城三十餘里的太平鄉集鎮附近。有一座怪石嶙峋,撥地而起的絕壁,石壁上有大小不等的十多個洞口,而正中一洞為最大,其頂部鐫有「情田洞」三字。主洞和側洞的洞口都壘有石堡,顯然是守洞的防禦工事。中洞深而長,洞門外的石壁上刻有《情田洞記》,在一個側洞中,還有著名的梳妝台。據傳說,當年土司被迫退守在洞中作戰時,婦女們困於側洞,因而得名。 屏山,因山頂平曠、山側屏立而得名。容美土司在屏山建造有規模宏大的爵府建築群,迄今存有爵府、老街、萬全洞等遺址50餘處,出土過上千件歷史文物。2006年,容美土司遺址被國務院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屏山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吊腳樓星羅棋布、土家擺手舞、情歌對唱、哭嫁歌等歷久弭新,以「咂酒」「甩碗酒」「四道茶」為代表的民俗獨具特色。三百多年前,顧彩在《容美紀游》發出了「人言此是桃源地,不信桃源如許奇」的喟然慨嘆。 董家河景區位於鶴峰縣燕子鄉縣境內,距離鶴峰縣城45公里,距五峰柴埠溪景區120公里,離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張家界170公里;這里到世界第一面板堆石壩的水布埡不到60公里;董家河景區自2006年開發,是2009年國家旅遊局首批公布的中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董家河景區最獨特的地方在於這里典型的坡立谷地貌, 「九進九出」董家河坡立谷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大坡立谷,比南斯拉夫發現的六重坡立谷還多三重。坡立谷一詞源於南斯拉夫語,原意是田野,地貌上是指大型的岩溶盆地,這種大型盆地四周多被峰林石山圍繞,谷坡坡陡,橫剖面呈槽形,故又稱槽谷,俗稱「壩子」。 滿山紅烈士陵園即湘鄂邊蘇區革命烈士陵園,國家2A景區,是全國110所國家級烈士陵園和全國三十條紅色精品旅遊線路景點之一,位於鶴峰縣城溇水河畔。共和國一號烈士段德昌、湘鄂邊蘇區創始人之一紅三軍第九師參謀長王炳南、賀龍元帥胞姐賀英等革命英烈長眠這里。
4. 請問鶴峰醫保局在什麼地方
拐多,現學現賣奧。我跟你說了哈。在農行上面。就白部凳那裡。還不詳細么、
5. 鶴峰新大新 簡介
、基本情況
湖北 鶴峰經濟開發區(原名:鶴峰縣八峰高新技術開發區)於1995年2月經縣委、縣政府批准設立,管轄范圍為鶴峰縣八峰村的管轄范圍,1996年11月省開發區管理辦公室批准為省管開發區,2004年7月被省政府列為全省保留的140家開發區之一。
該開發區位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境內的八峰山上,距鶴峰縣城8公里,宜昌港154公里,張家界火車站170公里,恩施機場178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海拔1640米,最低海拔459米,常駐人口逾2000人。
鶴峰經濟開發區的原規劃面積為937公頃,其中包括904公頃山地、岩地、河流、溝壑等。在本輪土地清理過程中,經湖北省國土資源廳兩次審核調整並報國土資源部備案, 鶴峰經濟開發區的面積已由1995年批准時的937公頃調整為現在的33公頃。目前,已開發面積為33公頃,出讓面積為33公頃,已建成面積為13.63公頃,按審核調整後的面積計算,開發和出讓面積的比例均為100%。開發區投資強度為1735.58萬元/公頃,投入產出比為1:8.01。
設立開發區以來,開發區的經濟建設突飛猛進,截至2004年,開發區累計引進外資額111萬美元,引進內資額61032萬元,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8948萬元,累計向國家繳納稅收12598萬元,「十五」以來年均納稅2000萬元以上,占當地縣級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成為鶴峰縣域經濟的支柱。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165萬元,上交財政稅收2178萬元,完成出口交貨值6754萬元。該開發區內目前正興建國家產業化示範工程工業園,預計建成投產後每年可新增銷售收入4.8億元,新增所得稅2431萬元,新增出口創匯2550萬美元。
二、發展情況
鶴峰經濟開發區產業特色極其鮮明。本著高起點、高標準的發展指導思想,突出發展氨基酸產業,堅持實施「科技興區、精品名牌和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現已形成以二產業為主,一、三產業為輔的經濟產業布局特點。其中二產業產值占開發區總產值的比例高達99%,生物高新技術產業成為八峰開發區的經濟支柱和最響亮的品牌。開發區內現有一家科技部認定的「全國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命名的「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是全國最大的氨基酸國產化和產業化基地之一,也是湖北省四大醫葯產業基地之一和湖北省政府確定的「三個三工程」之一,被譽為「深山明珠」。
為加大經濟開發力度,鶴峰經濟開發區開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為主、其他工業和資源加工產業項目為輔的招商體系,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目前已引進9家企業進區,其中中外(日)合資企業1家,產品注冊商標共有23件,其中「八峰牌」商標已連續多年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今後十五年,八峰經濟開發區將堅持推進新型工業化,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科技興區、精品名牌、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不斷優化「以氨基酸系列產品開發為主,以農業綜合開發及社會服務、生態旅遊、廣播電視等第三產業為輔的」產業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具有八峰特色的和諧社會。到2020年,全區社會總產值將達到50億元,工業產值達到48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2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額500萬美元,實現利潤20億元,上繳國家稅收3億元,上繳財政收入1億,創外匯6000萬美元,經濟保持快速、持速、健康增長。主導產業進一步鞏固在國內的領先地位,成為中國氨基酸行業的領頭羊、代言人,與此同時,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通信、廣播電視、旅遊、服務、環保等基礎產業保持協調同步發展。
三、投資環境情況
鶴峰經濟開發區的投資環境良好,各項配套功能日趨完善。開發區內建立了開發區黨委、管委會及人武部、財政分局、研究所、學校、醫院、電視台、廣播電台等行政事業機構,設有近40個財政編制崗位。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區內企業,開發區武漢、北京、廣州、上海、南京、重慶、成都、宜昌等城市設立了辦事機構,專門為區內企業提供金融、商檢、海關等相關業務的咨詢及具體辦理服務,使區內企業完全可以得到與平原地區和城市開發區內企業同等的高效、便捷服務。另一方面,開發區十分重視並不斷加大共公基礎設施的建設,目前,區內的水、電、路、汽、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發展很快,功能較為齊全,能夠很好地適應經濟開發的需要。在發展工業經濟的同時,開發區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建立了省級森林公園,生態環境得到了保護,實現了經濟與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