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湖南省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基地

湖南省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基地

發布時間: 2020-12-11 12:50:47

A.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觀是什麼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強調旅遊資源開發要與保護相協調,發展速度要與發展質量相協調,發展規模要與自然承載能力相協調,經濟效益要與生態效益相協調,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只有得到精心保護,處在良性循環狀態的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才能促進人們將旅遊願望轉化為現實的旅遊需求。
作為旅遊業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景區景點則是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載體。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之一是如何確保景區景點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景區景點經營效益的持續獲取。「恢復西湖歷史水面90頃,新建、恢復景點160餘處」,短短六年,杭州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

B. 區域旅遊產業可持續性發展管理創新研究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
區域旅遊產業發展規劃

(一)區域旅遊發展規劃的基本技術流程一

1.兩個分析

資源條件分析和市場環境分析。

2.一個確定

確定產業目標體系,包含三方面內容:

(1)從資源品位、開發層次、經營規模定性確定該區域內旅遊業的產業地位; (2)定量確定本旅遊地的旅遊產業的發展指標體系;
(3)制定分期發展計劃及發展目標。

3.三個落實

(1)落實形象訴求:基於旅遊業區域性、聯合性的特點,結合資源開發現狀條件,找出高度概括表現該地域地脈、文脈、史脈的本體形象,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提升策劃,找出差異性,落實形象訴求、形象定位、產品設計理念等系列規劃工作。

(2)產品結構:以資源為基礎、市場為主導來設計「工藝經營系統」,規劃開發不同配比、不同側重的觀光、度假、專題等產品類型,使區域旅遊發展在產品層面上形成一個對應市場,由此規劃富有競爭力且相對穩定的旅遊產品結構。

(3)開發格局:劃定規劃區域內的重點區塊、線路(或設施、事件);有所為有所不為、主次分明地確定開發的時序,形成區域內空間組織;充分考慮周圍相接區域聯網組線的現狀及可行性,以及因道路新建成而對大型旅遊吸引物所造成的各種變數;確定規劃區域的重點建設項目,進行項目企劃。

4.四個配套

(1)產業鏈配套:根據目標體系確定「吃、住、行、游、購、娛、制、網、教、設」10大要素的不同比重及演化方向,隨之規劃住宿、餐飲、交通、游覽點、購物供給、娛樂配套等相關產業的綱要性發展方案。

(2)政策資金配套:包括機制、體制、土地政策、金融政策、財稅政策、信貸政策及人才政策等多個方面。

(3)基礎設施配套:包括道路、給排水、電力電訊、綠化美化、環境保護、安全保障六個專項。

(4)執行措施配套:規劃的價值體現在規劃的執行落實、制定了規劃「戰略」,必須有使該規劃落到實處的「戰術」措施。

總而言之,區域旅遊規劃的成果是一份藍圖的完成、一份方案的啟動。就藍圖來說:應具備前瞻性、系統性、展示性的特點,服務於政府的決策導入;就方案來說:
應具備實戰性、有序性、約束性的特點,服務於行業操作。

(二)區域旅遊發展規劃的基本技術流程二

吳必虎在《區域旅遊規劃原理》一書中總結了多位旅遊規劃專家關於區域旅遊發展規劃編制方面的研究成果,結合自身區域規劃方面的經驗,提出了「1231」的基本規劃模式。即:「確定一個發展目標,進行兩個基本分析、做好三個發展板塊設計、構建一個支持系統」。

1.確定一個發展目標

區域旅遊規劃的目標包括總體目標和分目標兩個部分,總體目標是提出規劃期限末規劃地區希望實現的綜合地位,分目標則分別就旅遊活動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提出需要實現的藍圖。

區域旅遊發展目標的確定,將決定旅遊業的產業地位和發展速度,是整個旅遊發展規劃都要圍繞它展開的核心中的核心,是旅遊發展的綱領性指標體系。

2.進行兩個基本分析

(1)對旅遊市場的分析

對於市場研究來說:其表層的內容就是對客源市場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態勢進行分析、預測;里層的內容就是確定目的地的旅遊形象,並向潛在的遊客、遊客市場進行有效的市場營銷,使潛在的市場轉變為真實的客源市場。
(2)對旅遊資源的分析

對於資源的研究來說:其表層的內容就是對各類旅遊資源現狀進行調查、評價;里層的內容就是對旅遊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和利用進行綜合功能配置,構架空間網路,布局重點開發地段。

3.設計三個板塊

在分別對市場和資源進行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提出今後旅遊發展的各種規劃方按或政策措施。

第一板塊為前位板塊,它是指直接吸引旅遊者前來參與旅遊活動的旅遊吸引物,即狹義的旅遊產品和開發項目;

第二板塊為中間板塊,它是指為前來的旅遊者提供各種旅遊服務,包括交通、住宿、餐飲、娛樂、購物等服務的旅遊相關行業、設施和服務;

第三板塊為後位板塊,它是指旅遊區內外的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 以上三個板塊層層緊扣、相互依存,構成了區域旅遊發展的主要支撐。

4.構建一個支持系統

規劃方案能否得到有效的實施,有賴於規劃的管理和支持保障措施的落實。規劃方案及政策的施行,將會對規劃區域的社會、經濟、環境等各方面帶來影響,採取何種政策和措施控制這些影響,也是規劃需要加以監測和管理的問題。在規劃中需考慮如何從政府的角度對旅遊發展規劃方案及其影響進行有效管理,提供相應的政策保障。這些支持系統的內容包括政府管理、政策、法規、人力資源、投資金融、社區支持、科技保障等。

C. 如何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強調旅遊資源開發要與保護相協調,發展速度要與發展質量相協回調,發展規模要與自然承答載能力相協調,經濟效益要與生態效益相協調,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只有得到精心保護,處在良性循環狀態的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才能促進人們將旅遊願望轉化為現實的旅遊需求。
作為旅遊業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景區景點則是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載體。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之一是如何確保景區景點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景區景點經營效益的持續獲取。「恢復西湖歷史水面90頃,新建、恢復景點160餘處」,短短六年,杭州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

D. 怎樣實施實現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和市場聯合,現在的旅遊業不僅是旅遊,看風景,關注當地的特色和美食,文化等

E. 為什麼說可持續發展是旅遊業發展的一個永恆主題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強調旅遊資源開發要與保護相協調,發展速度要與發展質量相協調,發展規模要與自然承載能力相協調,經濟效益要與生態效益相協調,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只有得到精心保護,處在良性循環狀態的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才能促進人們將旅遊願望轉化為現實的旅遊需求。
作為旅遊業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景區景點則是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載體。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之一是如何確保景區景點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景區景點經營效益的持續獲取。

F. 旅遊業為什麼要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

如何實現科學的旅遊發展觀,我理解應該有以下五條准則: 第一準則:「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的旅遊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科學旅遊發展觀中「以人為本」的「人」主要是指旅遊者(或遊客)和社區居民。旅遊發展首先應該研究人、關注人,然後才是物質設施。旅遊開發應把「以人為本」作為第一要義,以滿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為目標,注重人的生命質量、生活質量的提高(即要為旅遊者提供審美價值、愉悅價值、健康價值、文化價值、知識價值、精神價值、道德價值等),也要為當地人帶來相應的福利。旅遊需求是一種高級的需求,它是基礎物質需求滿足後才產生出來的。通過有效的規劃和導引,使遊人在親近自然、欣賞山水、接觸社會、感受人文、體驗風情、享受休閑、美食購物的旅遊過程與服務過程中體驗到身心愉悅!對應於科學發展觀,就是要為遊客著想,滿足遊客的需求,即看什麼、玩什麼、吃什麼、買什麼、住哪裡等。事實上,真正抓住了這些要素,也就是抓住了消費的賣點,就能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第二准則:「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價值觀應成為旅遊科學發展觀的又一指導思想,這也是中國旅遊發展創新的根本和哲學理論基礎。「天人合一」的實質,就是要求把旅遊開發建立在環境承載力之上,要與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的融合、和諧。為此,就要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在旅遊與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和諧統一的條件下開展旅遊活動,全面、協調地發展旅遊業,從而實現經濟發展目標與社會發展目標的統一;要實現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還必須對旅遊的社會文化效應予以高度重視,堅持「經濟-文化」二元統一論和「資源-市場-文化」的綜合導向;多搞「軟開發」,少搞「硬開發」,走內涵集約式發展的道路。 第三準則:「4Z主義」,即「資源、資本、制度、智慧」的結合,發揮智慧在資源、資本之間的橋梁作用,最有效地使旅遊資源資本化,同時依靠制度創新來保障和推進旅遊業的發展。旅遊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行業,這一行業的特點就是「事在人為」,企業應對市場的機制及穩定的人才團隊,是企業成功的關鍵。旅遊又是一「富民行業」,它可以通過帶動老百姓的創業、就業,致富一方百姓。 第四准則:「五種眼光」,即多學科專家、政府官員、投資者、媒體和旅遊者五種眼光的結合。專家的眼光可以保證科學的開發,避免少走彎路;政府官員的眼光可以體現出很強的現勢把握感;投資者的眼光可以更好地把握效益,把握投入產出及利潤;媒體的眼光通常對市場比較敏銳、能把握住賣點;旅遊者是最終的買單者,因此必須關注和引導旅遊者的需求。 第五准則:「規劃體驗」,也就是把消費者的消費融入情景設計中,以服務為舞台,產品為道具,環境為布景,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感受到美好的體驗。從設計者出發,要達到全方位的創造,使旅遊者的體驗達到全身心的感受。在旅遊產品的設計開發上,以各具特色的體 驗為中心設計旅遊產品,給遊客更多快樂和富有情調的消費體驗。

G.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觀是什麼

作為旅遊業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強調旅遊資源開發要與保護相協調,發展速度要與發展質量相協調,發展規模要與自然承載能力相協調,經濟效益要與生態效益相協調,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只有得到精心保護,處在良性循環狀態的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才能促進人們將旅遊願望轉化為現實的旅遊需求、恢復景點160餘處」,短短六年,景區景點則是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載體。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之一是如何確保景區景點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景區景點經營效益的持續獲取。「恢復西湖歷史水面90頃,新建

H.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有哪些理論

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逐步認識和熱切關注,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理論。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劇增、工業化的迅猛發展,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給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和資源帶來越來越嚴重的破壞,嚴重危害世界各國的健康、穩定發展,人類迫切需要協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人們為尋求一種新的長期發展模式進行了不懈的探索,這種模式可以達到環境和資源都能承受的程度。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向聯合國大會提交的《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綜合概念,涉及經濟、社會、文化、技術及自然環境,包括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三個方面。參考《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旅遊可持續發展可以被認為是在保持和增強未來發展機會的同時滿足目前遊客和旅遊地居民當前的各種需求。旅遊可持續發展實質,即公平性、持續性和共同性,要求旅遊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生存環境形成一個整體,以協調和平衡彼此之間的關系,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經濟發展目標和社會發展目標的統一。

I. 為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建議

1.加大旅遊宣傳與旅遊促銷工作.
2.國家政府旅遊局要放寬旅遊政策.
3.積極推動旅遊的設施建設.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