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兒庄旅遊發展展望論文
❶ 去了微山湖、台兒庄這兩個地方,要求以看見或聽見為題,寫一篇議論文,最好有些深意
1 台兒庄
據《清嶧縣志》記載:「台兒庄跨漕渠,當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饒給,村鎮之大,甲於一邑,號為天下第一庄」和「入夜,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漕運的興起帶來了南北、中西文化的交融,孕育了台兒庄古城多元建築風格、宗教文化和民俗風情。現保留的古河堤、古碼頭、茅草房等遺跡,被世界旅遊組織譽為「活著的運河」、「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
台兒庄古城,佔地2平方公里, 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八種建築風格融為一體,七十二座廟宇匯於一城,南北交融、中西合璧,是運河文化的活化石;擁有京杭運河僅存的最後3公里古運河,被世界旅遊組織稱為「活著的運河」,是京杭運河最後一段活著的運河;城內擁有18個汪塘和7公里的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搖曳、遍游全城,是名副其實的東方古水城。同時這里也是國台辦批準的全國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是兩岸交流的重要平台。
台兒庄古城面積2平方公里,53處戰爭遺跡保存完好,重建後的台兒庄古城,成為世界上繼華沙、龐貝、麗江之後,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戰城市,全國唯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台兒庄古城景區在文化展示上,圍繞大戰文化、運河文化和魯南文化,規劃建設運河奏摺展館、蘭祺書寓等具有國內外一流水平的博物館,逐步將整個古城打造成為一本大網路全書;在經營業態上,主要以國內高端品牌的酒吧、茶樓、客棧和運河沿線及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為主,用「創態」的理念,豐富業態的主題文化內涵;在景區運營管理上,叫響「天下第一庄」著名品牌,打造精品旅遊品質,按照國家AAAAA級景區標准進行運營管理,在經營體制、商業特色、管理服務上,達到國內外一流水平。把台兒庄古城打造成為集「運河文化」和「大戰文化」為一城,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為一域,極具人文魅力的旅遊目的地,成為沿運獨有、世界知名的旅遊度假休閑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一塊瑰寶。
2 微山湖
微山湖鍾靈毓秀,人文薈萃,自然風光秀麗,是山東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被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命名為「天人合一家園」,並入選「中華100大生態親水美景」口碑金榜榜首。每年盛夏,周圍十萬畝野生荷花連片盛開,蔚為壯觀。華東地區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微山湖紅荷濕地(國家AAAA級)風景區】是重點原生態濕地及鳥類保護區、江北唯一的野生紅荷保護區,攝影家協會拍攝、釣魚協會垂釣比賽基地。湖上觀光,並可登上【盤龍島】、參觀【乾隆問診處】、鐵道游擊隊【作戰的舊址】和芳林嫂等英雄居住的漁村【小 李庄】等著名景觀。
微山湖
在今微山島附近。這些小湖陸續出現於明弘治至嘉靖年間。初現時各自為湖。萬曆《兗州府志·山水》載:「微山在(滕縣)城南一百里,其下為微山湖,黃溝水入焉,又東南為郗山,其下為郗山湖,又稍南為呂蒙山,其東南為呂孟湖。」朱衡開鑿漕運新渠時,郗山、呂孟諸小湖尚未連成片,西距武家湖甚遠。
明隆慶至萬曆十八年(1567~1590年),微山、郗山、呂孟湖連成一片,統稱呂孟湖。萬曆十九年(1591年)河道尚書潘季馴主持開鑿李家口河,「自夏鎮呂公堂(昭陽老壩村)迤西,轉東南,近微山(島),經龍塘至內華閘(徐州張谷山東南),以接新開鎮口河,共一百里」(民國《沛縣志》)。由此可知,當時這一線尚未成湖,呂孟諸湖與留城一帶的積水尚有一段距離。但不幾年李家口河便「黃水沖射堤岸,胥圮於水」,使呂孟諸湖與留城一帶的積水相匯了。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徐、沛、魚、滕諸郡邑,雨潦大作,泉湖湓溢,汪洋滔天,漕堤凡潰二百餘里,……鄒、滕諸山之水,匯於赤呂諸湖,周回數十里」。尚書舒應龍主持開鑿韓庄支渠,以泄湖中之水。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黃河於單縣、曹縣決口,「灌昭陽湖,入夏鎮,橫沖運道……」次年秋,黃河又在豐縣決口,入昭陽湖,穿李家港口,南出鎮口。經過幾次黃水灌注,郗呂諸湖與西部的武家湖連接起來。
清順治中期,呂孟湖和昭陽湖全部銜接起來。康熙《滕縣志》載:「順治中(1644~1661年),廢鎮口河,專用泇河,微山、郗山、呂孟並昭陽等湖即匯而為一,李家口諸河故跡遂沒。」連接成片的赤呂諸湖,北邊與昭陽湖銜接起來,東自韓庄,西至故留城西,南抵茶城,「東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的微山湖形成了。現今的微山湖周長130公里,湖面積531.17平方公里,湖底最低海拔30米。
❷ 台兒庄古城研學作文
游台兒庄古城
今年的國慶假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享有「江北水鄉」美譽的台兒庄,游覽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十里畫廊卷不住」的壯麗古城。
走近古城風景區,遠遠地望去,一座年代久遠、飽經滄桑的古城,巍峨聳立在前方,厚厚的城牆,高高的城樓,青色的磚,灰色的瓦,古樸而又庄嚴。城門上方鑲嵌著「台兒庄」三個白色大字,特別醒目。進了城門,一派古代建築群落,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有高大威嚴的官府,插著彩旗的店鋪酒肆,古色古香的客棧;也有江南的小橋流水,假山奇石,綠樹成行;還有穿著古代服裝拖著長聲吆喝叫賣冰糖葫蘆的小販,穿梭在運河上五彩斑斕的畫舫,特別是金壁輝煌的天後宮、文學家賀敬之就讀過的翠屏學館、熱鬧非凡的水駁碼頭,以及文匯酒樓、謝裕大茶行、
三恪堂等景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突然使我彷彿置身於另一個世界,時光倒流,回到了過去。
在古城展覽館,我們了解到台兒庄過去是古代京杭大運河上一處重要的水上驛站,南來北往的商人都樂於在此經商買賣,這里曾有著「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榮景象,據說當年乾隆皇帝路過此地,看到這繁華的景象,寫下了「天下第一庄」題字。是的,古城大門前「水陸通」的牌坊,也一定見證了台兒庄往日的繁榮。
台兒庄還是一座抗戰名城,在台兒庄大戰紀念館,一邊瀏覽圖片,一邊聽爸爸講述那場戰役的故事,1938年,李宗仁將軍帶領中國軍隊在這里一舉擊敗了侵華日軍,取得了重大勝利,大長了中國人士氣,看到這里我更加喜歡這里了!
台兒庄古城游記
說起台兒庄,許多人對其印象還停留在半個多世紀以前的那場著名戰役。如今,這里的硝煙早已散去,而近年來修復改造的「台兒庄運河古城」已成為當地傾力打造的「江北水鄉、運河古城」的城市名片。
歷史上的台兒庄,曾是一座商賈雲集、建築風格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的秀美古城。據當地縣志記載「台兒庄跨漕渠,當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饒給,村鎮之大,甲於一邑,號稱天下第一庄」。據說當年這里是「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一派繁榮景象。但是數百年的戰火摧殘,尤其是1938年台兒庄大戰時日軍的炮火把這座文明古城夷為廢墟。
近年來,為了傳承古運河之文明,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當地政府把「台兒庄運河古城」的修復重建作為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存古、復古、創古」的理念,「台兒庄運河古城」一期工程已於2010年「五一」正式對外開放。說實話,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我去過不少原汁原味的歷史名城,如雲南的大理古城、山西的平遙古城等,對這個現代重建的「台兒庄運河古城」我是持懷疑態度的,當然也是抱著挑剔的眼光來游覽的。
進入景區,首先給人的印象是彷彿來到了江南水鄉:亭台樓榭依河而建,河渠縱橫四通八達,舢板舟楫悠悠穿行,好一派水鄉雅韻喲。
走馬觀花似地游完了「台兒庄運河古城」,總的印象非常好。據了解,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可的重建的古城有三座:華沙、龐貝、麗江。那麼「台兒庄運河古城」將是第四座重建的古城,整個古城建設全部完成後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未來還可能會考慮包裝上市。重建後的「台兒庄運河古城」,承載了大戰文化、運河文化和魯南地域文化,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氣、神,真可謂是大手筆啊。
台兒庄古城游記
遊玩了台兒庄古城後,思想受到了一種撞擊,認識得到了一種顛覆。因為曾經已經固化了的「真善美」概念,在這里被「假善美」所演繹。
台兒庄在古運河邊,屬於山東棗庄市的一個鎮,界臨蘇北。在明清時期曾是一座繁華古鎮,也是因為運河,使這里商賈雲集、水路通衢。就連乾隆下江南也在此小住,所以,台兒庄堪為中國北方一個具有商業代表性的古城。
古城的悲劇命運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李宗仁將軍指揮下的台兒庄大戰,雖書寫了中華兒女杭日的民族豪氣,也與此同時把一座完好的古城,以及古城的文化,在戰火中夷為平地。據載,解放後在偌大的古城遺址上,僅存的破舊不堪的商宅民居已不足十幾家。
古城不在,昔日難尋。
2011國慶大假,我在回家路上走進了台兒庄古城。行前的旅遊願望並不迫切,因為已知這是一座復古作品,不是原滋原味,肯定會處處泛假。而做為假的東西也不會透出文化之美,這是我的先見想法。
但不是先見之明,因為想法在走進古城的那一刻就被顛覆了。
這是一個壯筆巨作呀!不是模仿是復原,是恢復幾百年前的古鎮,從原本的每間屋宅商鋪到街道、碼頭,都是從數百個老人的記憶中,從數千個流落在國內外有關古城的文獻記載中,經過專家、學者、畫家的整理、研討,愣是把原來的繁華舊貌包括文化,都一股腦的折騰出來了。
我是在燈火闌珊中入住古城的,隨便找了一家客棧住下。之後便是瀏覽古城屋檐下紅燈串串的夜景,由於晚間少有遊人,所以,恍如時空逆轉,回到了幾百年前,感受到了在靜謐中那份古
❸ 請問怎麼把台兒庄旅遊市場推廣到濟南市場還有未來台兒庄古城的發展前景到底怎麼樣
個人認為:古城發展後勁不足,有衰敗之勢,怕以後收不回成本,畢竟現版在很多地反復都在權開發旅遊資源,泰山、黃山在國人中的地位已是不可動搖,古城畢竟是新興的,最主要的還是要靠台灣的優勢能讓本省的一些官員來支持,從而可以把很多事業單位的假期旅遊和古城合作起來賺點錢,但是想讓外省的老百姓來自願買單來旅遊我感覺還是誘惑力不足的,
❹ 關於台兒庄的作文
要來台兒庄看看,我們便開始了台兒庄一日游。一日游第一站到了台兒庄大戰紀念館,第二站便是運河古城。運河古城門票散客30元/人,十一之前優惠每人20元,憑票可參觀古城內的3個展館。目前已建成台城舊志景區。
台兒庄古城簡介(摘自門票背面):台兒庄古城,是一座二戰遺存最多的抗戰名城,被世人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是古運河畔唯一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名城,融八大建築風格融為一體,七十二座廟宇匯於一城;是京杭大運河上唯一一座古碼頭、古駁岸等水工遺存完整的運河古城,城內留存有3公里明清時期的古運河,被世界旅遊專家稱為「活著的運河」;是中國唯一一座東方古城,擁有7公里古水街水巷,可以船船楫搖曳,遍游全城。
台兒庄,形成於漢,發展於元,繁榮於明清。據《嶧縣志》記載:「台兒庄跨漕渠,當南北孔道,商旅所萃,民居繞給,村鎮之大,甲於一邑,被乾隆稱為『天下第一庄』」,呈現出「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榮景象。1938年春發生的台兒庄大戰,使這座古城化為廢墟。2008年,中共棗庄市委、市政府決定重建台兒庄古城。
台兒庄古城,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包括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按照「大戰故地、運河古城、江北水鄉、時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復古、創古」的理念,將保存下來的大戰遺址、古城牆、古碼頭、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廟宇、古會館等歷史遺產科學的進行修復。台兒庄古城集「運河文化」和「大戰文化」為一城,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為一城,是極具人文魅力的旅遊目的地,是沿運獨有、世界知名的旅遊休閑度假區。
台城舊志景區簡介
台兒庄古城台城舊志景區,佔地38155平方米,建築面積30295平方米。主要有參將署、天後宮、翠屏學館、台庄驛、日升昌記、文匯酒樓、謝裕大茶行、扶風堂、天水堂、三恪堂、魯南民居、閩南民居、久和客棧、臨水商鋪等17處風格迥異的明清建築。
❺ 介紹台兒庄古城作文100字
台兒庄古抄城位於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坐落於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區和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古城肇始於秦漢,發展於唐宋,繁榮於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稱(清乾隆賜)。
台兒庄古城,被世界旅遊組織稱為「活著的古運河」、「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台兒庄古城按照「大戰故地、運河古城、江北水鄉、時尚生活」的形象定位,遵循「留古、復古、揚古、用古」的理念,打造中國民居建築博物館;可以說是運河文化的活化石,體現出獨具特色的旅遊價值。
(5)台兒庄旅遊發展展望論文擴展閱讀:
台兒庄古城坐落於山東棗庄市東南,處於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地處於北緯34°32′28.24″東經117°47′14.00″。佔地2平方公里。
台兒庄古城屬溫帶季風氣候,受海洋的調節和影響很大,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全年平均氣溫14℃,年平均降水量794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182.3小時,無霜長。
❻ 台兒庄古城作文450字數
你可以到 棗庄旅遊論壇 上看看有沒有相關文章,似乎 我以前看到過!
❼ 台兒庄大戰紀念館的教育意義
利用這一陣地,台兒庄區各級黨政和各界團體,廣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紀念館本身,也在不斷地豐富完善館藏內容,提高教育功能和服務水平的基礎上,堅持開門辦館,先後與周邊和省內外120多所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結對子,開展了「共建共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育跨世紀合格人才」活動,成功地舉辦了「迎香港回歸,觀錦綉中華,看台兒庄滄桑巨變」的大型藝術展覽和每年一次的「九一八」勿忘國恥萬人簽名活動。時任國務委員彭佩雲也在「九一八」勿忘國恥萬人簽名活動中簽名留言。市區黨政和有關方面也在這里舉行各類紀念性活動和經貿洽談活動。紀念館還創造性地精選館藏內容,製作成「民族之光」流動展覽,在全區和周邊地區巡迴展出,並應邀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等地舉辦展覽。「活動」使台兒庄大戰紀念館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強化與深化,促進了全區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建設,改變了各級各界的精神風貌。全區上下搶抓機遇,深化改革,幹事創業,加快發展,把台兒庄建成了集齊魯風姿與江南秀色於一體的河港商貿旅遊城、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城,躋身於山東省旅遊強縣之列。
台兒庄成就的取得,台兒庄大戰紀念館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功不可沒。在今後的時日里,它仍將為此源源不斷地提供著不可低估的精神動力。
❽ 台兒庄未來發展前景怎麼樣
台兒庄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很好的,如今棗庄的煤炭資源枯竭,現在以旅遊為重點,主要的口號就是「江北水鄉 運河古城」現在台兒庄也在大力度的投資旅遊這塊,在過幾年台兒庄將會是整個棗庄市最重要的旅遊地區之一!
❾ 台兒庄古城參觀記作文200字
游台兒庄古城
今年的國慶假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享有「江北水鄉」美譽的台兒庄,游覽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十里畫廊卷不住」的壯麗古城。
走近古城風景區,遠遠地望去,一座年代久遠、飽經滄桑的古城,巍峨聳立在前方,厚厚的城牆,高高的城樓,青色的磚,灰色的瓦,古樸而又庄嚴。城門上方鑲嵌著「台兒庄」三個白色大字,特別醒目。進了城門,一派古代建築群落,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有高大威嚴的官府,插著彩旗的店鋪酒肆,古色古香的客棧;也有江南的小橋流水,假山奇石,綠樹成行;還有穿著古代服裝拖著長聲吆喝叫賣冰糖葫蘆的小販,穿梭在運河上五彩斑斕的畫舫,特別是金壁輝煌的天後宮、文學家賀敬之就讀過的翠屏學館、熱鬧非凡的水駁碼頭,以及文匯酒樓、謝裕大茶行、
三恪堂等景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突然使我彷彿置身於另一個世界,時光倒流,回到了過去。
在古城展覽館,我們了解到台兒庄過去是古代京杭大運河上一處重要的水上驛站,南來北往的商人都樂於在此經商買賣,這里曾有著「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榮景象,據說當年乾隆皇帝路過此地,看到這繁華的景象,寫下了「天下第一庄」題字。是的,古城大門前「水陸通」的牌坊,也一定見證了台兒庄往日的繁榮。
台兒庄還是一座抗戰名城,在台兒庄大戰紀念館,一邊瀏覽圖片,一邊聽爸爸講述那場戰役的故事,1938年,李宗仁將軍帶領中國軍隊在這里一舉擊敗了侵華日軍,取得了重大勝利,大長了中國人士氣,看到這里我更加喜歡這里了!
❿ 台兒庄旅遊
台兒庄的核心景點呢就是台兒庄古城。2008 年起,在紀念台兒庄大戰勝利70周年的活動上,回棗庄市投巨答資恢復台兒庄運河古城。著力把台兒庄古城打造成為中國第一座二戰紀念城市,打造成為沿運獨有、國內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旅遊品牌。
台兒庄古城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包括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 29個景點,按照「大戰故地、運河古城、江北水鄉、時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復古、創古」的理念,將保存下來的大戰遺址、古城牆、古碼頭、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廟宇、古會館等歷史遺產科學地進行修復。它集「運河文化」和「大戰文化」為一城,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 為一域,是極具人文魅力的旅遊目的地,是沿運獨有、世界知名的旅遊休閑度假區。
另外呢,有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台兒庄大戰戰事陳列館烈士陵園。李宗仁史料館,賀敬之文學館。另外就是運河濕地公園。可以看看古運河。
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古城,還是戰史,還有這里淳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