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成都會展業旅遊發展的建議
A. 會展業發展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建議
會展業發展的相關因素和作用日益凸現會展業涉及工業、農業、商貿等諸多產業,對結構調整、開拓市場、促進消費、加強合作交流、擴大產品出口、推動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等發揮重要作用。具體體現在:
第一,能產生強大的互動共贏效應。會展業不僅能帶來場租費、搭建費等直接收入,而且還能拉動或間接帶動數十個行業的發展,直接創造商業購物、餐飲、住宿、娛樂、交通、通訊、廣告、旅遊、印刷、房地產等相關收入;不僅能集聚人氣,而且能促進各大產業的發展,對一個城市或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和催化作用。據有關統計表明,一個好的會展對經濟拉動效應能達到1:9,甚至更高。
第二,能獲得優質資源。會展業匯聚巨大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意味著各行業在開放潮中,在產品、技術、生產、營銷等諸方面獲取比較優勢,優化配置資源,增強綜合競爭力。會展業發展可以不斷創造出"神話",博鰲效應就是其中的一個最典型範例,窮鄉僻壤的博鰲建成國際會議中心後,以其良好的生態、人文、治安環境,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會議組織者、參會者、旅遊者等。
第三,能提升支持力度。各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製造業要生存和提升競爭力,需要相關服務行業的協作,加快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更離不開會展業的支持和助力。其中會展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服務內容,作為特殊的服務行業,會展經濟能服務於和增強城市面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所以,會展經濟有巨大的效能。
會展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順應規則,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進入wto後,政府痛下決心順應規則,轉變職能,退出對市場經濟運作的直接干預管理。政企不分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而企業可盼的關系協調、信息傳遞、市場規范等服務與管理的職能將由行業協會來實施。因此應發揮協會組織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和協調。盡早成立全國性的會展行業管理組織,並採用計算機網路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覆蓋全國的信息網路;理順與海關、稅務等相關部門的關系,取消價格多軌制,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展覽環境和競爭秩序,在操作上力爭盡快實現規范化,並與國際慣例逐步接軌。另外,政府職能的轉變並不意味著市場的完全自由化,相反政府的宏觀調控會對展會的質量和會展公司的資質進行市場化、動態化和評估和認證,逐步從審批制過渡到標准制和登記制。使會展業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據悉,目前我國政府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展覽業管理方面的相關法規,一些地方政府也在著手會展業的立法工作。如國內展覽業的第一個地方法規--上海展覽法規,已進入起草階段,主要內容是理順行政主管部門和海關、商檢、工商、稅務等部門之間的法律關系,克服多頭管理的弊病,也將考慮展覽公司辦展的資質要求和法律程序。
(二)改進服務水平,加快人才培養。會展業屬於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它不同與第一、二產業,是一個營銷的過程,關鍵是人才、客戶和服務,對資金的需求並不突出。服務水平的提高不僅要提高軟體服務,如設立相關的服務商、法律咨詢機構、專業觀眾檢錄系統,還要改善硬體設施建設,如設立郵局、必備的商務服務部門和專線交通等。加入wto後將有更多的外資和展覽管理人員進入中國,將會帶來國際會展業的先進經驗、理念。有了好的理念,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會展人才,制定規則和制度,提高軟硬體服務。會展專業人才奇缺是制約會展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加快會展專業人才培養迫在眉睫。有關部門應及時組織舉辦展覽專業人員的培訓班、講座。這種培訓班、講座非常重要,因為大專院校學習的學生從現在起少則3年,多則4到5年才能掌握專業理論,日子久遠,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從事展覽工作的人員大多具有實踐經驗而缺乏理論知識和先進、現代的展覽管理手段,若能通過短期培訓,可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三)會展應走向產業化和品牌化。加入wto後,隨著我國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外國會展公司的大舉進入加劇了我國會展市場的競爭,促使了我國會展業面向市場,在競爭中進行跨地區、跨部門的戰略重組,組建展覽集團、實現資本擴張,提高企業組織規模,走上產業化之路。
B. 成都發展會展業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成都發展會展來業有其城市經營體系的源內在要求。第一,會展業帶來的聚焦效益、名片效益和宣傳效應,對成都在完善產業結構、改善投資軟環境、創建國內最佳旅遊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二,成都第三產業在GDP中的比重,遠遠超過了工業產業,2005年分別為49.8%和28.1%,會展活動聚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有利於改變成都的資本和勞動力擁有狀況,推動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第三,成都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使城鄉經濟矛盾和就業壓力日益突出,會展業所帶動的相關行業的發展和就業崗位的增加,使得會展業成為成都首選扶持產業之一。
C. 成都旅遊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利:1 水路交通便利
2 自然風景美麗 歷史悠久
3 經濟較發達
3 人口密集 知名度高 市場廣闊
4 基礎設施較好
不利:1自然災害頻繁
2 風景破壞嚴重,交通設施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D. 如果調查問卷需要寫對旅遊業發展的意見或建議,怎麼寫
要宣傳和培養大眾對於文明旅行的意識,提高旅遊業的服務質量,比如景區設施不完善設備不足等情況
E. 成都旅遊業發展的意義
造福地方經濟!保留歷史文化
F. 會展管理與策劃課 對會展業未來發展有何建議
盡最大程度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例如交通、餐飲、住宿等
獲取政府明文的政策支持
完善高校教育體系,學做結合,配圖專門的人才
其次就看市場環境,大家起頭迸發了。
G. 如何發展會展旅遊
目前中國會展業的各方面發展遠沒有旅遊業成熟。會展對旅遊的推動更多表現在客觀方面,而沒有象旅遊業對會展的推動那樣積極主動。但隨著會展業的發展,會展旅遊就需要更多會展業的政府主管部門去尋找恰當的切入點,積極主動地開展推動旅遊的活動。所以,要將中國的會展旅遊業發展起來,其關鍵就是如何去尋找旅遊與會展互相推動的切入點,並且更深一層地理解旅遊與會展的互動模式,然後採取一套行之有效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方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會展旅遊業。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北京會展旅遊發展的一個案例。政協北京市第九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委員提案答復(第0705號提案的辦理報告)中指出,「北京由於是中國的首都,交通便利、信息渠道多,加上外語人才和機場設施等軟、硬體條件,相對中國來說較為突出,有開展會展旅遊的明顯優勢,但如果不抓緊,就會放棄這個優勢。國外會展專家對北京會展旅遊的暗訪結論是:北京已經具備接待大型國際會議的條件。正因為會展旅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市旅遊局已經把會展旅遊作為今後旅遊業新的增長點來認真嚴肅地好……」。這個提案答復清楚地表明了,北京旅遊局對於會展將是旅遊業發展中新增長點這一點的認識,是比較早並且比較清晰的。
在政策開路的狀態下,北京的旅遊局在會展與旅遊之間架起了通暢的橋梁。除了對申辦國際會議的組織機構提供培訓服務以及各種旅遊宣傳光碟、書籍等實物支持外,在每一個國際會展申辦成功後,旅遊局會免費提供各種信息咨詢及其他服務,比如,可以根據主辦者要求提供住宿、餐飲、娛樂、旅遊等各方面信息,甚至還可以出面對會展活動中的各消費場所進行價格方面的協調,為會展活動主辦者做好服務。
北京旅遊局的理念和做法,是應當在中國發展會展旅遊過程中大力推崇的。然而,在國內絕大多數城市,會展業和旅遊業存在著脫節現象,兩者之間的關系模式可以用「外推」兩個字來概括。所謂外推,單從字面意義上來講,即指會展活動將參展商、與會者和觀展人員推向旅遊部門,旅遊企業滯後接待、被動受益;旅遊部門在整體促銷、配套服務等方面都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旅遊業對會展活動的支撐效果不明顯。在外推的模式下,會產生以下一些弊端:
1.在管理體制上,會展活動既沒有歸口給旅遊部門統一管理與規劃,也沒有專門的會展管理機構提供指導,會議或展覽主辦者大都忙於申請審批和具體接待事務,很少考慮到同旅遊部門合作;
2.在市場促銷上,由於行業多頭管理、企業單純利潤導向等局限性,政府在組織會展公司和旅遊企業聯合開展宣傳促銷時存在很大困難,更何況沒有專業會展管理機構來牽頭;
3.在活動內容上,由於缺乏有效引導和相關服務,參展商、與會者及觀展人員的主要目的僅限於參加或觀看會展,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參與游覽、購物或文娛活動,而且,即使有這類活動也是小規模的、自發的;
4.在配套服務上,旅遊部門提供給參展商及觀眾的服務主要是住宿和餐飲,文娛表演、購物向導和游覽活動組織等服務項目明顯不足;
5.在展會效益上,會展活動給旅遊企業帶來的綜合效益不夠大,旅遊業內部各行業的收益不平衡,住宿、餐飲、交通獲利多,游覽、購物、娛樂獲利少,現有旅遊資源尤其是城市及周邊地區的景點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但需要說明的是,國內有些會展業起步較早的城市正在積極探索會展活動與旅遊業實現有效對接的道路,並已經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大型會議或展覽活動,如1999 年在上海舉行的「財富論壇」、』99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第六屆北京國際汽車展、深圳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及一年一度的廣交會等。
會展旅遊是否能夠得到深度發展,取決於會展業與旅遊業之間是否能夠保持良好的對接關系狀態,而其終極標准就是旅遊業是否能夠全程參與會展活動。我國會展業和旅遊業之間的關系優化必須全力朝這個目標努力,建議可朝以後五個方面著手建設:
1)鑒於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水平和會展業的明顯旅遊屬性,在管理體制上,會展業可納入旅遊部門統一管理、統一促銷;
2)在市場營銷上,會展部門應和旅遊部門協作,開展聯合促銷,即使是會展企業單獨開展促銷活動,也應將展會與城市及周邊的旅遊資源和旅遊接待設施結合起來,這一點與第一個方面是吻合的;
3)在客源預測上,會展部門應與旅遊部門聯合開展調研和預測,以增強展覽會對參展商的可信任程度,但兩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前者側重專業觀眾,後者側重一般旅遊者;
4)在配套服務上,旅遊企業應積極為參展商、與會者和觀眾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一系列服務,並盡量將豐富多彩的旅遊節慶活動與大型會議或展覽結合起來;
5)在場館後續利用上,除會展企業繼續開展大型展會以吸引觀眾外,旅遊部門可考慮將具有本城市特色的現代化場館作為都市觀光的一個重要目的地,以提高場館的利用率。
H. 會展業對旅遊業的積極影響
1、會展帶動旅遊
2、會展推進旅遊景區和旅遊線路推廣
3、旅遊是會展的延續
4、會展的硬體建設可轉化為新的旅遊景點
5、會展文化對當地旅遊文化的提升
7、人財物流因會展而加速流動,促進旅遊的提升
8、會展帶動當地會展服務業發展。
……
桂林風景會展有限責任公司,歡迎交流!
I. 運用所學的經濟生活知識,分析促進成都市會展經濟快速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又用所學的經濟生活知識分析,促進成都市會發展經濟快速,這個的專業人士
J. 會展業和旅遊業的關系
會展業與旅遊業、房地產一起,被並稱為三大新經濟產業,會展經濟的發展將直接刺激貿易、旅遊、賓館、交通、運輸、金融、房地產、零售等行業的市場景氣。
相關介紹:
會展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會展業涉及工業、農業、商貿等諸多產業,對結構調整、開拓市場、促進消費、加強合作交流、擴大產品出口、推動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等發揮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構建中顯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並日益顯現出來。
(10)對成都會展業旅遊發展的建議擴展閱讀
盡管會展業和旅遊業是兩個獨立的產業部門,但是會展與旅遊的相互介入是經濟活動發展普遍聯系的外在表徵。會展業和旅遊業同屬於第三產業,具有較強的產業關聯性,舉辦會展不僅使當地的展覽館、飯店、餐飲服務業受益。
而且對相關的電信、交通、購物、旅遊服務以及城市市政建設,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從事會展業是旅遊有多元化戰略之一,而會展業則可以利用旅遊業提供的各種服務和資源,二者緊密相連、相輔相成、互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