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溫泉旅遊發展現狀
⑴ 溫泉旅遊策劃主要包括哪些模式溫泉遊憩方式多樣化模式是怎樣的
一、頂峰國際規劃設計公司認為溫泉開發盈利模式隨著溫泉的資源稟賦、依託的市場條件等諸多因素可以將其分為三類模式。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以不同的方式為主導溫泉旅遊的開發,如果您有這方面的疑問,
歡迎投資單位聯系頂峰國際規劃設計公司。
溫泉旅遊度假村的開發模式,從戰略上直接決定著溫泉度假村的盈利效應,不僅使一大批已建成的溫泉度假村亟待通過改造來重塑吸引力,而且新開發的溫泉度假村更需要通過創新來構建核心競爭力。
目前我國一大批先行的溫泉度假村,實際上已經在多年經營實踐中,通過開發模式的創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六大經典開發模式:
特色溫泉景區模式——特色溫泉+景區、溫泉會議中心模式——溫泉+會議休閑、溫泉休閑樂園模式——溫泉+運動游樂、溫泉康復基地模式——溫泉+康復療養、溫泉生態庄園模式——溫泉+生態農庄
、溫泉度假社區模式——溫泉+旅遊地產。
第一,尋求溫泉主題概念的突破。這是實現景區特色化差異化經營、建立獨家優勢、塑造品牌價值的關鍵所在。
第二,結合歷史養生體現溫泉的文化特質。在我國,溫泉獨到的養生保健功用,自古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可以結合歷史文人和當地的文化特質。
第三,在景觀環境上做出創新突破。例如打造一系列主題的建築景觀、生態景觀、小品景觀、夜間景觀。
第四,在管理服務上下功夫。溫泉的服務人員上可以在服裝和設備上做一些特色的點綴,給旅客留下一個與其它溫泉景點不一樣的深刻印象。
目前溫泉資旅遊開發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比較凸顯的問題是重概念輕內涵、重硬體輕軟體、重大眾市場輕細分市場、重模仿輕創新。溫泉旅遊開發的盈利為三大模式:多元整合模式、縱向創新模式、橫向聚焦模式。
二、頂峰國際規劃設計公司認為溫泉旅遊開發受到其空間區位、資源特色等影響,以及社會經濟、地域文化的影響,其開發模式諸多不同。我公司在溫泉旅遊開發規劃實踐中認為,其開發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類型是主題游樂式。該類型溫泉開發功能以觀娛樂為主。該類景區滿足區域以及周邊旅遊市場、屬於大眾消費。
第二是主題度假式的開發,該類型開發功能一旅遊度假為核心,發展醫療修養、保健養生、會議度假為一體的開發模式。該類景區開發有明確的主題開發、依託於大中型城市的旅遊客源市場,其消費群體屬於高端消費。
第三種類型是綜合開發類型模式,該類型開發以觀光、度假、娛樂、會議、房地產等開發模式,該類型溫泉開發整合區域的農業、體育、商業等特色資源,形成綜合開發模式。
⑵ 溫泉旅遊的啟示與小結
通過對溫泉旅遊進行深度分析後,首先,我們了解到溫泉旅遊所依託的溫泉資源屬於一種稀缺的不可再生資源,且極易被破壞,因此,在利用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科學開發。同時了解到我國溫泉旅遊資源相對豐富,隨著經濟的發展,對於養生、康體的市場需求將會激增,溫泉旅遊市場發展前景一定無限光明。但是也必須認清楚,未來人們只會對高質量、高品位溫泉旅遊產品感興趣。
⑶ 溫泉設計建造有哪些注意事項
我國認識溫泉、利用溫泉差不多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最近幾十年快速發展,溫泉從帝王貴族來到了大眾視野,成為全民休養方式。溫泉開發第一步就是規劃設計,國內溫泉項目如雨後春筍,規劃設計公司也不斷發展壯大。天沐旅遊、海森文旅、恆藝溫泉設計、亮點景觀、巔峰智業 ,奇創旅遊。近年來,通過不斷發展,眾多溫泉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國內開發的溫泉數量與日俱增,而溫泉開發大多粗獷,同質化普遍,甚至是向日本、歐洲等拿來主義,要注意這些問題:
1、溫泉實踐跟不上溫泉研究,開發者對溫泉資源的脆弱性認識不足,溫泉旅遊產品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研究比較欠缺。
2、溫泉旅遊資源的稀缺性認識不足,忽略區域聯動作用,單純注重建築形態,忽視文化品位,對市場度假需求預測不足。
3、開發模式不盡科學,溫泉旅遊建設的雷同化及產品缺乏創新與文化。
相比國外,我國的溫泉旅遊產業剛剛起步,上述問題一時成為發展的阻礙,規范以及完善溫泉的開發建設和運營,解決上述問題是首要的。
1、發掘溫泉旅遊資源價值。溫泉度假村能夠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
2、綜合開發,形成規模效應。集度假、體驗、娛樂、康體為一體的休閑旅遊方向發展,對溫泉旅遊區進行逐步升級。
3、加強溫泉旅遊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根據不同遊客的不同需求層次,提供不同的旅遊產品。
4、根據市場制定合理的發展模式。應充分考慮潛在市場狀況,定出自己的目標消費人群,有針對的選擇合適市場需求的開發模式,並根據客人的喜好對產品進行整合、打包,體現個性化消費。
⑷ 溫泉的發展趨勢
溫泉最大特點就是人性化的服務。大多數溫泉都分室內、室外和兒童區,室內內除了有容各式按摩池外,化妝間內更會免費提供毛巾,化妝品、吹風機、飲用水、體重機、搓背機等,十分體貼周到。針對女性的服務更是琳琅滿目:搓澡、全身美容按摩,經絡按摩、腳按摩、拔絨毛、修指甲、敷艾草等美容項目。據說韓國女人之所以漂亮起來一是泡溫泉洗澡;二是化妝。韓國的溫泉在形成方式上同國內不同,中國的溫泉大多為火山生成,水會刺激人體;那較濃的硫磺等溫泉味有點「烤驗」人。而韓國的溫泉則是從花崗岩中湧出,水溫較低、水質細膩,對皮膚大有益處。還有從地下120米深處抽取的岩層海水同綠茶混合的海水綠茶溫泉,浸泡在融合了綠茶的溫泉中,茶香彌漫,全身松軟舒適。
「三伏溫泉」是由現代養生科學依託古法而倡導的夏季養生保健新理念,主要是根據中醫學科中的冬病夏治衍生而來。由於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泄,進行三伏溫泉療養,有效成分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從而收到輔助冬病夏治,養生健體的效果。因此,泡三伏溫泉日漸成為都市娛樂休閑一族的新時尚。
⑸ 地區旅遊業的發展情景應怎樣規劃
讓清遠溫泉走向世界促清遠旅遊整體提升
———陳家記市長就溫泉節答記者問
關於第二屆溫泉節記者:溫泉作為廣東的拳頭產品,不僅能帶動其他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而且也能提升廣東獨特的溫泉文化品牌。溫泉在清遠旅遊中占據著怎樣的位置?2007年6月,清遠的溫泉被評為「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景區」,請簡單介紹一下清遠溫泉的發展歷程以及其在清遠旅遊乃至廣東旅遊的地位?
陳市長:據有關資料顯示,廣東的溫泉資源僅次於西藏、雲南,在全國名列第三。清遠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溫泉資源得天獨厚,經中國礦業協會專家勘察,清遠的溫泉資源位居廣東之首,現已發現溫泉資源24處,分布在全市各個縣(市、區)。
清遠溫泉的發展歷程,還得從清新溫礦泉說起。1998年,全國首創的大型園林式露天溫泉度假區———清新溫礦泉度假區建成並正式向遊人開放,產生了極大的轟動效應。在此帶動下,清遠的溫泉旅遊得到了迅猛發展。至今,全市有20多個企業在經營溫泉旅遊項目,以天然溫泉、原生態環境為依託,集休閑度假、康體娛樂、體育運動、商務會議於一體的,上規模、上檔次的溫泉景區、度假酒店有10多個。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旅遊的需求已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旅遊市場已由過去的觀光型、簡便型等單一型旅遊逐步向休閑度假型、文化生態型、體育探險型等復合型旅遊轉變。溫泉旅遊因集療養、休閑、娛樂於一體,符合現代人的旅遊需求,在崇尚自然生態的今天倍受人們青睞,清遠溫泉也因此被評為「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景區」。在清遠旅遊業中,溫泉的地位舉足輕重。近幾年,清遠的溫泉旅遊在年接待遊客、旅遊收入兩項指標中約佔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一。今年,清遠僅溫泉旅遊一項,全年接待遊客預計可達400多萬人次,旅遊收入預計為13億元人民幣。溫泉旅遊已成為清遠,乃至整個廣東旅遊業中名副其實的拳頭產品。
記者:去年首屆溫泉在陽江舉辦,今年第二屆國際溫泉節落戶清遠,將在哪些地方有所突破?世界級溫泉專家雲集於此,又將對清遠旅遊業發展帶來怎樣深遠的影響?
陳市長:有了首屆溫泉節的寶貴經驗,我相信,今年在清遠舉辦的第二屆國際溫泉節一定會新的突破。這些突破,我認為將體現為「三個更」:一是准備更充分。今年5月份,省旅遊局批准我們的申請,同意本屆溫泉節在清遠舉辦。6月,清遠市政府就專門召開了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各項籌備工作。之後,我市各級各有關部門緊密配合、團結協作,緊鑼密鼓做好溫泉節的各項准備工作。9月20日,籌備工作基本完成,我們在廣州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公布了溫泉節舉辦的各項具體問題。從開始籌備到溫泉節開幕,歷時近半年,時間安排和各項工作準備十分充分;二是形式和內容更豐富。本屆溫泉節的內容包括:國際溫泉學術報告會、廣東溫泉形象代言人大賽、廣東溫泉旅遊生活展、體驗溫泉普及月、《泉在廣東》書刊首發、文藝表演等,可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三是水準更高。本屆溫泉節我們不僅邀請了溫泉企業界的行家裡手、新聞媒體的朋友們,還邀請了國內及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外溫泉專家學者來參加。這么多世界級的溫泉專家雲集溫泉節,共同研究探討溫泉旅遊發展大計,使本屆溫泉節的規格、水準更高。
這次溫泉節能邀請到這么多高水平的專家,不僅能促進清遠與國內、國際溫泉旅遊界的企業家、專家朋友們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擴大清遠的知名度,而且,這些專家帶來的新觀念、新理論,將開闊清遠各界,尤其是旅遊界的視野,使我們在今後的旅遊業發展中,進一步創新觀念、創新規劃、創新體制、創新管理,推動清遠旅遊業在更高層次上發展。
記者:據了解,「廣東溫泉形象代言人」的評選活動正在進行中,入圍者,將接受為期一個月的溫泉禮儀、公關等系統課程的培訓,您怎樣看待這樣的評選?您心目中合適的廣東溫泉形象代言人是怎樣的?
陳市長:開展「廣東溫泉形象代言人」評選活動,我覺得這也是本屆溫泉節的創新之舉。這樣的評選,其實也是一種旅遊促銷手段,是對廣東溫泉的宣傳與推介,它對進一步擴大廣東溫泉的品牌效應,提高廣東溫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廣東溫泉旅遊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將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作為一名「廣東溫泉形象代言人」,我認為,首先必須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尤其是要有較為深厚的旅遊文化和溫泉文化知識;其次是要熟悉廣東的旅遊資源、旅遊發展歷史和現狀;第三是要熱愛旅遊事業,尤其是溫泉旅遊事業。當然,良好的個人形象和儀表儀態,也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只有具備上述條件的代言人,才能代表文化底蘊深厚、熱情開放的廣東,才能展現廣東溫泉旅遊廣闊的發展前景。
記者:作為溫泉節重頭戲的國際溫泉學術報告會落戶清遠,無疑將極大地提升清遠溫泉的國際地位。您認為,清遠溫泉能走向國際水準的最大優勢是什麼?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做改進?
陳市長:清遠溫泉能夠走向國際水準的最大優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一是資源優勢。全市五縣二市一區都有溫泉資源,儲量居廣東省首位,而且清遠溫泉水質優良,含多種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礦物質;二是品牌優勢。近年來,我市打造了多個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溫泉品牌。其中,清新溫礦泉是全國首個溫泉類4A級景區;去年,清遠榮獲全國首個「中國溫泉之鄉」稱號;今年6月,清遠溫泉又被評為「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景區」,是廣東唯一入選景區;三是環境優勢。清遠山青水秀,環境優美,交通便捷,2002年就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最近,清遠又榮獲「中國宜居城市」、「中國生態休閑旅遊城市」和「海外華人眼中最具魅力的休閑度假之都」稱號。這些,都是清遠溫泉走向世界的強大優勢。
但是,清遠溫泉要達到國際水準,還有許多地方要改進:一是要進一步提升品位與檔次。清遠溫泉項目還比較零散,具有國際水準的高檔次的溫泉景點還不多。必須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把目前各地相對散亂、各自為政的溫泉資源進行優化重組,完善配套設施,做大做強溫泉品牌。同時,要大膽開拓思路,挖掘潛力,推陳出新,不斷開發和推出一些新、奇、特項目,進一步豐富溫泉旅遊的內涵,提升溫泉旅遊品位;二是要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加快制定包括溫泉旅遊在內的旅遊行業標准,大力推行旅遊合同制和同業誠信公約,進一步規范旅遊市場秩序,重視抓好導游隊伍管理和購物環境治理,促進旅遊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以優質、熱情、周到的服務吸引遊客;三是進一步擴大知名度。充分利用外事、僑務、對台、文化、出版等對外渠道,加大清遠溫泉的宣傳推介力度。同時,通過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積極舉辦或承辦各種國際性、全國性會議、展覽、賽事等大型活動,集聚人氣、積累經驗,提高清遠溫泉旅遊及其它旅遊資源的知名度,擴大旅遊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關於清遠旅遊記者:「第二屆廣東國際溫泉旅遊節」在舉辦之初,有很多市都希望競選到此次活動的舉辦權。請問您們有何旅遊資源及特色優勢,爭取到此次活動的舉辦權。
陳市長:今年初,我們就有舉辦清遠溫泉節的計劃,後來,我們得知省要舉辦第二屆國際溫泉旅遊節,市委、市政府認為這是做大做強清遠溫泉旅遊、提升清遠知名度的大好機遇,就向省旅遊局申請舉辦第二屆廣東國際溫泉節。能夠爭取到此次活動的舉辦權,既體現了上級部門、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對清遠的支持與厚愛,同時,也充分證明,清遠具備舉辦全省第二屆溫泉節的獨特優勢。除了剛才所說的溫泉旅遊優勢之外,清遠在旅遊業發展方面的優勢還包括:一是旅遊資源豐富,旅遊產品多樣。清遠具有獨特的地形地貌、湖光水色和民族風情,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溫泉、漂流、山水、奇洞、風情等五大品牌和五條旅遊熱線,是廣東新世紀旅遊發展的四大熱線之一。來清遠旅遊,可以尋幽訪勝、休閑度假,也可以探險健體、品味民俗風情。清遠一年四季都有旅遊項目,可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二是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清遠地處珠江三角洲與粵北山區的結合部,距廣州市區僅60公里,是廣東與內地市場連接的經濟走廊,也是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的重要橋梁。清遠交通基礎設施完備,境內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廣清高速公路、106國道、107國道縱貫南北,大、小北江通達港澳,市區距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僅半小時車程,特別是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及其配套設施清遠客運站、清連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樞紐的相繼動工建設,使清遠形成了"海、陸、空"齊全的發達交通體系,來清遠旅遊輕松暢快。三是舉辦大型活動的經驗豐富。近年來,清遠相繼成功舉辦了世界飛碟大賽、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陽山四驅越野車節、清遠國際漂流錦標賽等國家級和國際性活動或賽事,積累了舉辦大型活動的寶貴經驗。我相信,本屆廣東國際溫泉旅遊節定在清遠舉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清遠有優勢、有能力、有信心將這屆溫泉節舉辦好。
記者:打造旅遊產業鏈是近年來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清遠將如何利用溫泉優勢,整合相關旅遊資源,帶動整個旅遊業的全面發展。
陳市長:打造旅遊產業鏈也是清遠今後加快旅遊業發展的目標與任務。清遠目前有大大小小的旅遊景區(點)70多處,但仍是「星星多,月亮少」,存在各自為政、效益不高等突出問題。溫泉作為我市旅遊的重頭戲,我們將進一步將其做大做強,並充分發揮它的品牌效應,帶動整個旅遊業的全面發展。一是樹立「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的觀念,打破部門分割、條塊分割的格局和部門、行業壁壘以及區域限制,通過合並重組、發展連鎖企業、統一冠名、集中發展等措施,圍繞做大做強溫泉產業,將「漂流、生態休閑、溶洞奇觀、民族風情」等旅遊產品進行整合,形成旅遊產業鏈,推動整個旅遊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二是充分發揮政府及旅遊部門的主導作用,在旅遊資源的開發、旅遊項目的布局上加強引導,促進各景區景點加強協作與配合,使同類型或相關聯的旅遊項目集中發展、連片經營,在避免資源浪費與重復建設的同時,發揮旅遊整體效應,實現景區景點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與共同發展,提升清遠旅遊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記者:為了促進清遠旅遊業可持續發展,你們在優化當地旅遊環境上有何措施?未來清遠兩、三年內旅遊發展有怎樣的大體規劃?
陳市長:在優化旅遊環境方面,我們的主要措施有:一是繼續開展旅遊創建活動。通過大力開展「創優」、「創強」和「創A」活動,推動旅遊景點檔次的提升、旅遊配套設施的完善和旅遊服務質量的提高。目前,連州市、英德市正在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清新縣在榮獲廣東首個「旅遊強縣」稱號之後,又馬不停蹄創建「中國旅遊強縣」;佛岡縣、連南縣也計劃在明年初啟動創建「廣東省旅遊強縣」、「資源特色縣」活動;各旅遊景區(點)也在積極開展創建國家4A級以上景區(點)活動,到2010年,預計全市將創建10個國家4A級以上景區。二是規范旅遊市場秩序。加強對景區景點的管理,堅決打擊欺客宰客、隨意降低服務標准等行為,規范旅行社經營和導游服務行為。健全旅遊安全體系,確保遊客的健康與安全;加大旅遊人才的教育與培訓,加快旅遊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業務精通、服務一流的旅遊從業人員隊伍。三是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大力開展城市環境整治,加強生態保護,創造整潔、舒適、衛生的城市環境。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展以「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為主要內容的公民道德建設,進一步弘揚新時期清遠人精神,提升市民素質,使人人都成為旅遊的形象大使。同時,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大力打擊各種違法犯罪,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讓遊客來得安心,玩得開心,走得放心。
在旅遊發展規劃方面,今年上半年,清遠市政府投入上百萬元,請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重新編制了《清遠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按照旅遊發展全市「一盤棋」的要求,圍繞打造「漂流、溫泉、山水、奇洞、風情」五大品牌,對清遠今後的旅遊業發展進行了總體規劃。同時,我們還邀請了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對清遠北江至英德沿線的旅遊資源進行了整合規劃。總的來說,清遠今後的旅遊發展要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旅遊開發與建設要做到高起點、高標准,旅遊項目要突出清遠的特色,體現清遠的個性,展示清遠的文化內涵。我相信,隨著旅遊總體規劃的實施,清遠在旅遊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旅遊形象等方面都將有很大的創新,清遠的旅遊業在未來兩、三年內將有一個新的飛躍。
記者: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曾說,文化是旅遊的靈魂,而旅遊是文化傳播很好的載體。清遠溫泉業及旅遊業在文化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還應該做到什麼來促進?
陳市長:邵局長對旅遊與文化之間的關系的論述,令我們深有同感。不管是溫泉業,還是其他旅遊業,沒有文化的交融是沒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近年來,為豐富我市溫泉業及旅遊業的文化內涵,我們重建了千年古剎飛來寺,開發了連南千年瑤寨,在陽山修建了韓愈紀念館,在清新縣修建了陳可鈺將軍紀念館,還有碧桂園的「故鄉里」,把歷史文化、古跡文化、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等融入到旅遊之中,提升了清遠旅遊的品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比較深厚,早在2000多年前,清遠就有兩處地方被道教列入天下七十二福地,一處是十九福地飛來峽,另一處是第四十九福地連州的抱福山,這在廣東省也是僅有的。今後,我們將在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清遠歷史文化保護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挖掘力度,將人文歷史、飲食文化、風土人情融入旅遊產品中,賦予旅遊項目以更多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特色,進一步豐富旅遊產品的內涵,塑造具有清遠個性魅力的旅遊產品。此外,充分發掘清遠民族文化、歷史文化、宗教文化的特點,打造文化精品,豐富文化娛樂活動,使其逐步成為我市重要的旅遊品牌,促進旅遊與文化的互動交融。
⑹ 溫泉鎮的旅遊
溫泉鎮圍繞「可持續發展的東方溫泉小鎮」定位,彰顯溫泉特色,打造旅遊品牌,知名度持續提高,旅遊業已成為該鎮的主導產業之一。先後獲得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溫泉開發利用示範區、省環境優美鄉鎮、省園林小城鎮、連雲港市文明景區等榮譽稱號。
重點景點
羽山風景區
羽山海拔269.5米,是東海縣的最高峰,位於溫泉度假區北5公里處與山東交界。羽山在我國的許多古文獻著作中都有殛鯀的記載。《史記·夏本紀》、《山海經》、《左傳》等古文獻及著作中也記載羽山在東海境內,如《舜典》註:羽山在東海祝其縣西南。《元和郡縣志》、《通典》均載:羽山在朐山縣。《辭海》:羽山在山東郯城縣東北。羽山上奇石林立、古跡眾多,山下的大禹湖碧波盪漾,美不勝收,目前正在進行綜合開發利用。
尹灣漢墓
尹灣漢墓位於溫泉度假區西南2公里處,1993年2月被尹灣村民取土時發現,墓葬出土了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郡級行政文書檔案,史學價值極高。共發掘漢墓6座,出土了大量銅、鐵、陶、骨角、漆木、玉、琉璃器和紡織品。在6號墓中出土木牘23枚,竹簡133枚。竹簡有《神烏傅》、《元延二年日記》、《刑德行時》,木牘有《東海郡吏員簿》、《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籍》、《東海郡屬吏設置簿》、《永始四年武庫兵車器集簿》、《神龜占·六甲占雨》、《博局占》、《元延元年歷譜》、《元延三年歷譜》、《君兄衣物疏》等,文字近4萬字,內容十分豐富,反映了西漢末年政治、經濟、軍事及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它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最完整的郡級行政文書檔案。其中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五月之歷譜是我國迄今所發現最早的完整的日書。1998年9月,第13 屆國際檔案大會在我國召開,郵電部將尹灣漢墓簡牘作為特種郵票《中國古代檔案珍藏》的圖案之一。2003年公布為江蘇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聽泉亭、閱泉碑廊
聽泉亭。聽泉亭位於溫泉旅遊度假區湯姑路西側,九龍灣河畔,秉承明清南派古亭建造風格,三層六角,取「三六九向上走」之意。亭內三層各色圖案均為人工彩繪,分別記載了溫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層繪有溫泉地區廣為流傳的湯姑攜神水救治百姓的美麗傳說;二層繪有溫泉旅遊度假區的發展現狀;三層繪有溫泉旅遊度假區未來的美好發展前景。遙想過去、喜看今昔、展望未來,似神女湯姑在惦念、聞聽、感懷,故亭謂之「聽泉」,「聽泉」匾額由我國當代書法名家、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尉天池所題。聽泉亭高20.01米,寓意溫泉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成立於2001年,環形繞塔台階66階,寓意溫泉人民平安吉祥、事事順心、六六大順。
閱泉碑廊與聽泉亭相呼應,總長60米,共有碑刻26座,收集泉字46幅,書法作品集真、草、隸、篆等多種流派於一廊,有竹刻尹灣漢墓出土的《神烏賦》全篇,碑刻清代許桂林所題《溫泉銘》全文、羽山傳說及湯姑傳說等,另外還碑刻歷代部分書法名家所書「泉」字,因廊內碑文內容以「泉」字為中心,故得名「閱泉碑廊」。
漢韻文化長廊
旅遊文化長廊位於溫泉廣場南部,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廊上飛檐翹壁、古樸自然,兼具秦風漢韻及江南園林小品的神韻,廊內既有歷代書法名家的「泉」字集錦,又有東海旅遊風光的集中展示。
溫泉水煮蛋
溫泉地熱水屬氟硅復合型醫療型熱礦水,內含近30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主要有鈉、鎂、鉀、氮和氡等。用溫泉水煮出來的雞蛋,吸泉水之精華,吃起來蛋清特別嫩滑,蛋黃非常綿軟,有一股濃郁的礦泉氣味和淡淡的鹹味,口感特別,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有一定的滋補作用。溫泉廣場建造溫泉景觀湯井,湯井可以煮蛋、煮花生等,增強了遊客的互動性和參與性。
溫泉廣場
湯姑噴泉廣場分為南、北兩部分,南廣場有溫泉景觀湯井、聞香廊、水雲榭、待霜亭、假山跌水等10多個各具特色的景點,配備了籃球場、燈光網球場等健身設施。 北廣場布景協調,有大型音樂噴泉、紫金廊、神女湯姑雕像、法桐景觀林、寬敞的節慶場地。
九龍灣景觀帶
九龍灣濱河景觀帶位於區西部,九龍溫泉會館南側,南至南環路,全長1367米,總佔地面積約51000平方米,總投資2000萬元,景觀帶分為觀賞、休憩、防護及集散四部分。以濱水風光為主題,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從總體上營造濱河親水空間和植被群落的多樣性。是溫泉的生態綠色長廊,有木棧道、湖心亭、景石灘、環形景觀廊架、環形汀步等親水景觀。
⑺ 溫泉旅遊市場如何從單一利用走向綜合開發
泡溫泉不僅是一種休閑娛樂活動,還具有增進健康的功能。中國最早的溫泉遺跡「驪山湯」,就是秦始皇為了療瘡而建立的。除了溫泉水富含的礦物質可以調節皮脂分泌、改善皮膚瘙癢等症狀,泡溫泉時溫泉的浮力、水壓和水溫會使得人體的血壓循環更加順暢,促進身體健康。溫泉的獨特功能,迎合了現代人的度假休閑消費需求。
溫泉旅遊不僅僅是泡泡這么簡單,其內涵應該是旅遊者對溫泉文化的體驗,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溫泉文化背景和文化元素。隨著休閑度假成為旅遊行業的發展趨勢,溫泉項目的開發模式也在向多樣化發展。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溫泉行業將進入重新洗牌的階段,規模小、資金弱、功能單一、設施落後的一大批溫泉度假村將被整合,規模化、綜合性、復合型溫泉度假區將會成為溫泉休閑市場的主流模式,溫泉將從單一利用時代走向綜合開發時代。
⑻ 溫泉旅遊的特點(不是簡單的溫泉特點)麻煩各位了解的,提供專業的回答
溫泉旅遊發展歷史、現狀與問題
溫泉旅遊是旅遊者以體驗溫泉,感悟溫泉沐浴文化為主題,達到溫泉養生、休閑、度假為目的的旅遊。旅遊者通過親身體驗溫泉水,得到的一種感覺,一種精神的、生理的、體能的享受,是心、身、魂的升華。溫泉旅遊的核心是溫泉沐浴文化、養生文化、休閑文化、度假文化。溫泉旅遊集旅遊、休閑、健身於一體,正在成為休閑度假旅遊的一大熱點,溫泉經濟更是被稱為朝陽產業中的朝陽。在北京、廣東、福建、東北、四川、雲南等溫泉資源豐富的省份,近年來溫泉已經成為各大旅行社省內游增長最快的板塊。
一、溫泉旅遊的發展歷史
我國是世界上溫泉最多的國家之一,又是溫泉利用最多的國家之一,溫泉文化燦爛輝煌,五千多年的溫泉文化史從未斷裂過,這是中國溫泉溫泉文化有別於外國溫泉文化最為顯著的特點。
中國溫泉文化的起源,遠可追溯到五千年前「浮丘與軒帝」的時代,在北宋唐佐所寫的《黃山湯泉》記載了軒轅黃帝曾在黃山湯泉浸泉七日、皺紋消除、返老還童的傳說。從正史來看,西漢司馬遷《史記》,中國溫泉利用史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神農」時代。春秋戰國時期,湖北房山縣的人民群眾已譜寫利用溫泉洗浴、灌溉的歷史了。到了秦始皇時,開始修建離宮別墅,名「驪山湯」,西漢武帝時擴建為「離宮」,東漢張衡寫下了《溫泉賦》贊美溫泉的「六氣淫錯,有疾病兮」。
唐朝溫泉大規模的利用,唐太宗、唐玄宗等酷愛溫泉,宋代是溫泉文化的又一個發展時期,元代,內蒙古的敖漢溫泉、克什克騰旗溫泉已經開發利用,明清時期是中國溫泉的有一個的發展時代,有「天下第一泉」之稱的雲南安寧溫泉、騰沖熱海溫泉都是這個時期由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和大學者楊慎親自實地考察發現的。
中國溫泉經歷了古代帝王將相享樂天堂、民間的輔助治療疾病的階段之後,在近、當代得到了迅猛發展。建國初期,在葉劍英、方方等倡導策劃下,在從化建立了廣東省政府第二招待所(現廣東溫泉賓館)專為接待毛主席,這是我國最早期的元首接待、冬休療養基地之一,從此從化溫泉享譽天下。到了20世紀90年代,廣東溫泉又從賓館形式發展到了大型露天溫泉形式,賓館變成了溫泉的配套,以廣東清新溫泉、金山溫泉、御溫泉等為代表的廣東溫泉開創了全新的中國溫泉旅遊時代。
綜上所述,中國溫泉文化彪炳千秋、從未間斷、世界嘆然。
二、溫泉旅遊的發展現狀與問題
中國是個多溫泉的國度,已探明的有2600多處。全世界已經發現的溫泉共有6000多處,中國佔了2/5,居世界首位;而且分布較廣,幾乎每個省都有溫泉,尤以雲南、西藏、廣東、海南、福建、台灣、江西等省為溫泉密集區,其中組多的是雲南,有400多處。開發數量最多的是廣東,現已發現的有311處,以開發的達到100多處。此外,北京、南京、福建、江西等省溫泉開發如火如荼,中國溫泉呈現出「百泉齊涌、百泉齊鳴」的可喜局面,僅廣東溫泉旅遊年接待人數就達600多萬人次,直接銷售超過10億元人民幣。溫泉已經成為了旅遊度假休閑產業中的生力軍,成為經濟發達地區人們日常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的部分,成為了人們傳達情意、溝通交流的一個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平台。同時,溫泉也為所在地方政府增加稅收收入、解決勞動就業、改善投資環境、完善旅遊經濟圈等諸多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溫泉旅遊最常見的開發模式是溫泉與運動游樂的結合,其核心是在溫泉泡浴的基礎上,通過發展滿足旅遊者體驗性、參與性需求的運動游樂項目,有力提升溫泉度假村的整體吸引力,延長遊客停留時間甚至改善溫泉度假村的淡季經營問題,提高人均消費水平,從實現整體開發經營的突破。以下主要介紹四個典型:溫泉+水游樂,溫泉+高爾夫,溫泉+滑雪場,溫泉+綜合游樂。
縱觀我國溫泉旅遊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發到90年代年末的大規模商業運作,競爭日益激烈,至今,各種形式、各種規模的溫泉旅遊企業遍布全國,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國溫泉產業發展的形勢、趨勢和主流是好的。但是,我們要從溫泉大國強國走向世界級品牌的標准要求,還普遍存在盲目開發、自建自營、文化內涵不足、同質同構現象嚴重、產品雷同、管理混亂、缺乏規范、缺乏熱色、缺乏品牌、服務質量不過硬、人才良莠不齊等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一、積極招商,卻保護開發不足。國人向來就有「一窩蜂」盲目跟隨的習慣,由於相關部門還沒有做好走狗的准備、在項目立項、審批、監管、保護資源等方面還沒有制定相應的政策,為了招商引資,一個溫泉開發區允許多家溫泉企業同時開發,池底面積過大、用水量也大就過量抽取溫泉水,造成了無序過度開發。二、競相開發,卻創新發展不夠。「中國溫泉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在普遍認同溫泉開發的回報後,為了規避風險、坐享其成,後來的溫泉投資者和經營者從規劃、定位到建設都存在克隆現象。三、重視宣傳,卻品牌意識不強。現在溫泉在品牌建設和營銷中選擇一些媒體、活動等進行炒作,不注意從質量和服務方面去提高。四、追求豪華,卻文化內涵不深。現在的溫泉出物價因素、人力成本上升以外,都在追求豪華的設施、設備,但仍然沒有挖掘溫泉文化。五、關注服務,卻個性化不突出。我國溫泉服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但是還停留在「鞠躬敬禮、擺拖鞋、送飲料、披毛巾」等初級階段,服務員不懂溫泉文化和知識,不能審時度勢無法給不同遊客的不同需要提供體貼入微的服務。所以,溫泉服務應該是不拘一格的超前服務,在客人示意之前想客人所想,給客人所需,凸顯和彰顯自己獨有的個性化服務。
要解決以上溫泉所存在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樹立科學發展觀、保護開發有限的溫泉資源,注重文明傳承、因地制宜地開發主題溫泉,突出個性宣揚、恰如其分的樹立品牌溫泉,重視營造歡樂、有聲有色地開展溫泉節慶活動,注意承前啟後,做好溫泉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力求彰顯華彩、打造世界溫泉之都。
中國溫泉旅遊產業發展現狀思考
我國溫泉歷史文化悠久,溫泉資源豐富。縱觀我國溫泉旅遊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初步開發,到90年代末的大規模商業運作,至今,各種形式、各種規模的溫泉旅遊企業遍布全國。據了解,被稱為溫泉大省的廣東省去年開發溫泉約130多處,到今年已升到200多處,競爭日益激烈,呈現「白熱化」態勢。
然而,這是否意味著我國的溫泉旅遊市場已經基本趨於飽和了呢?據相關部門統計,廣東省2006年溫泉遊客接待總人數僅600多萬人次,不到廣東省總人口的10%。在這樣一個占據全國約1/3溫泉企業數量的高密度開發省份,本地溫泉旅遊市場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全國乃至世界性市場,應該具有更大的可開拓空間。中國溫泉旅遊產業方興未艾,如何避免「白熱化」態勢的蔓延,促使溫泉旅遊產業持續穩定發展,需要業內付諸積極的思考與努力。
第一,溫泉旅遊產業症結凸顯,市場呼籲個性化溫泉旅遊。
我國的溫泉旅遊產業經歷了一個極其短暫的擴張過程。從「葯療」的認識階段過度到溫泉休閑旅遊的全國走紅,只有短短數十年。
1998年,廣東省珠海御溫泉度假村正式成立,宣告了中國溫泉旅遊產業的產生。溫泉旅遊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產物,這個新興的產業很快就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得到眾多開發商的青睞。至本世紀初,上規模的溫泉企業僅廣東省就有百餘家,其驚人的發展速度可想而知。
我國豐富的資源蘊藏量為溫泉旅遊全國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其在廣東省形成的良好市場反應帶動了全國性的開發投資熱潮。開發商們都認准了這個市場的香餑餑,竭盡全力尋求溫泉資源進行開發。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溫泉旅遊已經出現了中部溫泉、西部溫泉、東部溫泉、北部溫泉和南部溫泉等板塊。
溫泉旅遊產業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國民提供了新的休閑養生方式,其不尋常的發展速度是值得欣慰的,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隱患也不能被忽視。一是溫泉企業符合規范的程度不高。相當數量的溫泉旅遊企業存在著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欺騙、隱瞞現象,導致消費者對整個產業的質疑。二是產品的同質化。某些開發商開發溫泉心切,沒有做好足夠的准備工作,造訪幾個溫泉企業或找來一兩個有過幾年行業工作經驗就自詡為專家的人後就開始大興土木,結果往往是消耗大量的資金開發出一些只有其表而無其里,毫無特色與內涵可言的產品。更有甚者,企業經營無從下手,高額的開發資金打了水漂。
產業弊病如得不到及時治理,不可避免地,產業的競爭就會衍變為價格的比拼、規模的較量。同業間的無序競爭、惡性循環,不僅使企業疲於應付、效益下滑,而且嚴重損毀著整個產業的品牌形象。如何規避企業間的「自殘」?一方面要加強規范產業秩序,制定嚴格的市場准入制度,另一方面,要以差異化的競爭戰略樹立個性鮮明的品牌,以競爭對手為導向,從產品、服務、品牌形象等方面積極尋找空白點、不同點,開發新產品、新服務、新功能,或賦予品牌新的附加值、新價值、遞增價值等等,從而建立起具有獨特優勢的個性品牌。
第二,溫泉旅遊產品多自產自銷,以國內遊客為主。
相對於歐洲、日本等地的溫泉產業,我國的溫泉旅遊興起較晚。加上特殊的溫泉歷史文化,直到今天,仍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不能正確認識溫泉資源的價值。因此,一方面要引導消費認知。消費者對溫泉的認知參差不齊,而任何企業要求得生存發展就必須以消費者為依據。針對我國復雜的消費群體,企業是兼顧還是只對特定人群;是全面性消費引導,還是針對性消費引導……等等問題都為溫泉企業的發展增加了困難。另一方面,產業規范不完善,產業道路靠摸索。這是一個年輕的產業不可避免的問題。我國溫泉旅遊無前車可鑒,靠的就是業內的共同努力。可喜的是從1998年到2008年的十多年發展時間里,也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溫泉企業,他們在發展過程中敢於探索和創新,同時以自身的發展引領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同質化、跟風現象引起另一個突出狀況就是企業本土文化的匱乏,溫泉產品國外遊客吸引力弱,只能是自產自銷。日本溫泉、瑞士溫泉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他們都有著自己成功的文化內涵,而這些文化全都出自本國度的濃厚文化。中國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歷史文化悠久:嶺南文化、湘楚文化、吳越文化……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背景文化和元素,不同的歷史時段有不同的文化體現。只有以文化為基礎賦於產品不同的個性,才能創造出別人無法復制的產品價值和吸引力。
第三,以文化經營為主導,引領溫泉產業走向世界。
御溫泉是國內依託文化經營取得良好發展的溫泉企業之一。成立初期,御溫泉就明確了以「御」為核心的品牌文化,「御」代表的是御溫泉核心的文化力,「御」標志著尊貴獨有。御溫泉具有鮮明的品牌個性,即:盛唐新風、尊貴獨有。御溫泉穩扎穩打,踏踏實實地做品牌,企業文化從各個層面彰顯出來。譬如以「情」、「和」為中心的東方服務。從中可以看出,御溫泉之「御」,不僅只是中國「皇帝」的概念,還隱含了東方「御」字中的「尊重」、「敬意」和「自謙」的內涵,在御溫泉人人都能享受到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東方服務。「御」文化體現在產品上,就是一種十分苛刻的精緻,這種精緻表露在每一個細微之處,不管是裝飾物還是點綴品,都力求完美。品牌文化決定品牌的生命力,御溫泉在大陸開發建設了陝西華山御溫泉、陝西太白山御溫泉、石家莊國大御溫泉等。御溫泉加快了品牌輸出步伐,把其卓越的品牌、管理、服務推向全國。
御溫泉只是一個特例,目前,在業內能堅持做自己品牌並擁有深厚品牌文化的溫泉企業為數不多。絕大部分企業經營者已經意識到企業文化對品牌發展的重要,但行動不夠迅速。文化是企業最根本的核心競爭力。以文化經營為主導,就必須加強溫泉旅遊縱橫創新,打造出個性化的溫泉品牌。縱向創新是指企業文化的創新。企業文化建設不是一勞永逸的工作,而是須依時代與發展所需,不斷創新的過程。所謂企業文化創新是企業在繼承原有優秀文化元素的基礎上,不斷吸收與借鑒外部新文化、新知識和新思想中的符合自身企業發展所需的優質文化養分及不斷挖掘、提煉與總結企業在發展歷程里所沉澱的優秀文化元素,去充實現有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文化在執行中充實、在充實中提升。橫向創新是指產品、服務等的創新。產品是做大做強的載體,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必須樹立以需求為導向的創新觀,開發有企業特色、地域特色的個性化產品,並以差異化的服務創新,不斷滿足市場對溫泉旅遊產業的需求。
一味效仿的方式不能帶來具有本土氣息的濃厚企業文化,急功近利的經營原則也不能創造出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強勢品牌。文化不能架空,市場的反應就是最好的驗證。企業應放足長遠,以文化為引導,根據實際情況,扎扎實實經營,引領中國溫泉旅遊產業走向世界
希望對你有用!
⑼ 新疆康養旅遊產業發展情況如何
「我是從內蒙古來的,這趟就是沖著康養來的,你看這里入眼滿滿的綠色,原始森林與茫茫草原一望無垠,空氣非常清新。」8月7日,65歲的遊客劉金鳳說,她預定了景區內20天的森林中醫理療養生,准備在這里好好調理一下身體。
近年來,新疆各地依託森林草地、溫泉、沙漠等療養資源,在原有休閑度假基地的基礎上,著力打造一批康養基地和康養游線路。
「溫泉之鄉」養生游帶動多行業發展
在新疆,素有「中國溫泉之鄉」的溫泉縣,眼下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泡溫泉。溫泉縣位於新疆西北部,博爾塔拉河上遊河谷地帶。近年溫泉縣圍繞「中國溫泉之鄉」這塊金字招牌,推出了溫泉養生。
「這里的溫泉可是出了名的,這次特意帶上家裡的老人一起來泡下溫泉,放鬆一下。」來自烏市的遊客王清峰一家選擇以自駕游的方式,來到溫泉縣旅遊。
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溫泉縣旅遊總收入達2869.23萬元,接待遊客人數31.5萬人次。目前,溫泉縣已經形成了以溫泉為產業的洗浴、康養等旅遊產業,帶動了酒店、餐飲等多個行業的快速發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工作人員說,康養旅遊是旅遊業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是推動新疆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傳統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根據規劃,到2020年,新疆建立全區康養旅遊先行先試區10個縣市,康養旅遊示範基地3家,中醫葯健康旅遊示範基地3家,中醫葯健康旅遊示範項目10個。
⑽ 「溫泉+N」是未來溫泉旅遊發展方向嗎
1月20日,萬寧興隆依雲華美達溫泉度假酒店推出「濱河休閑+南葯溫泉養生+東南亞風情餐飲+興隆溫泉度假生活」的綜合服務,利用溫泉資源優勢,對酒店產品內容與營銷方式進行了革新。興隆溫泉號稱「世界少有,海南無雙」,南葯與溫泉相結合,對美容養顏,養生保健均有一定的好處。萬寧興隆依雲華美達溫泉度假酒店是國內首家以南葯溫泉養生度假為主題的高端國際品牌酒店。酒店除了南葯溫泉這一特色,根據氣候和客人體質量身定做的葯膳也是一大亮點。
王健生認為,溫泉開發必須進行「溫泉+N」,在拓展、延伸產業鏈上下功夫。溫泉+景區、溫泉+酒店、溫泉+會議、溫泉+運動、溫泉+游樂、溫泉+佛道、溫泉+科技、溫泉+生態、溫泉+SPA、溫泉+節慶等,圍繞溫泉做出豐富多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