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周城扎染文化的旅遊產品開發策略
Ⅰ 雲南有什麼特產
1、文山三七
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明代葯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雲南三七分布較廣,在海拔1200米、1700米的地區都有種植,以文山州各縣為主要產區,該州的硯山、馬關、西疇等縣栽培三七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
2、雲南白葯
雲南白葯是一種中草葯。1979年、1984年、1989年三度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章,產品有傳統瓶裝和膠囊劑兩種。被稱作療傷聖葯「萬應百寶丹」,後稱雲南白葯。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處方是中國政府經濟知識產權領域的秘密。
3、龍陵紫皮石斛
龍陵縣紫皮石斛屬於蘭科石斛屬的一類優質石斛,其代表種為齒瓣石斛,主要分布於龍山、龍江、象達、平達、木城等鄉鎮,該類石斛以莖條表現為紫紅色為顯著特徵。以開花期不同分為春紫,夏紫,秋紫三種類型。
4、富民楊梅
富民楊梅是薔薇科,杏屬,杏的栽培品種落葉喬木。地生,植株無毛。葉互生,闊卵形或圓卵形葉子,邊緣有鈍鋸齒;近葉柄頂端有二腺體;地理標志保護產地是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清泉鎮、姚渡鎮、龍王鎮、福洪鄉、人和鄉5個鄉鎮所轄行政區域原生黃杏品種。
5、普洱咖啡
普洱咖啡顧名思義即來自美麗的雲南省普洱市所特產的咖啡,普洱咖啡的味道獨特,受到中外咖啡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
普洱是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這里生態優越、資源富集、物產豐富,是一個南亞熱帶山地濕潤季風氣候為主體的高原氣候區,森林覆蓋率67%,市土面積4.5萬平方公里,熱區面積佔51.6%,是世界咖啡種植的黃金地帶。
Ⅱ 什麼是扎染、
扎染,是大理白族和彝族民間傳統的手工藝品,古稱雜花布,又叫絞纈染,起源版於1000多年前的中原地權區,如今主要保存在大理周城和巍山縣城等地製作。
大理扎染全靠手工製作,經過設計、手工繪圖、上稿、扎縫、浸染、拆線、漂洗、整檢等工序製作而成,主要以純棉布、絲棉綢、麻紗、金絲絨、燈芯絨等為面料。目前除保留傳統的土靛染藍底白花產品之外,又開發出彩色扎染的新品種。產品有匹色布、桌巾、門簾、服裝、民族包、帽子、手巾、圍巾、枕巾、床單等上百個品種。
大理扎染採用民間圖案,通過對傳統的扎染工藝進一步渲染和藝術加工,使之成為藝術化、抽象化和實用化融為一體的工藝品,製作過程中傾注了民間藝人的藝術匠心,每一件扎染產品也就是一幅生動的美術作品。特別是大理周城生產的扎染布與其它扎染布在圖案上有很大的區別,周城扎染比一般的扎染更加絢麗多彩,豐富多樣,越洗越明晰、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