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曹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壹』 山東曹縣有練洪傳太極拳的嗎
今年9月下旬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洪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李駐軍老師「十•一」長假期間在山東菏澤舉辦「洪式太極拳首期全國培訓班」。我本已對傳統武術失去希望,但心底又對傳統功夫的神奇「割捨難放」,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我曾走訪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幾位練習形意、大成、太極、渾圓功等拳派的名家拳友,恕我直言,許多功夫說的神奇,事實卻讓學者傷心。上輩的傳奇功夫,現今成了某些人掙錢的金字招牌,自己到底繼承了多少,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現存的那些真正大家只能讓我們這些工薪階層的武迷「望門興嘆」了,我這次下決心做最後一次對傳統功夫的探尋,如果還是「天橋把式」的話,從此免談傳統功夫,此行也就當做一次假期旅遊吧。
經過10多個小時的顛簸,我於9月30日凌晨2點30分到達菏澤,菏澤天氣不好,下著小雨。駐軍老師冒雨到車站迎接我和一位威海來的拳友(李老師為了接我們一夜都沒有睡好)。駐軍老師的熱情讓我非常感動,但並沒有消除我心中的疑慮,可側面我感覺到李老師對人的真誠。
10月1日上午李老師開始講課,他首先為學員講了太極拳的傳承、洪式太極拳的形成與發展及其風格特點、練拳與做人之間的關系等。隨後開始進入正題,教學員進行洪式太極拳的基本功法學習----劃圈,李老師說「劃圈」是洪式太極拳的核心功法,它是以手部的自轉運動形成一個橢圓形的運動軌跡,又稱作「公轉」,公轉又分為正反旋,平時都叫「正反圈」。劃圈可以單手劃,也可以兩手同時劃圈,在劃圈時要配合腰襠轉動,也就是腰襠勁。它是洪式太極拳纏法的體現,更是獲得纏絲勁的根本,我想這也是李老師將它定位於「核心功法」的原因吧。
為了讓學員感受「劃圈」的重要性,李老師開始讓學員在他身上試手(李老師叫「試驗」)。看到李老師主動找學員試驗,我也有點驚奇,感到了李老師與一些大師的不同,因為我拜訪了好多名家大師,當想向他們討教一些技法時,他們從不給你機會,總是先下手打你,而失去了公平。我想機會來了(我這次來也是為了看一下李老師的太極功夫是否真的象傳說中的那樣厲害),因為大多數學員都是有功底的,剛好也是對李老師的一個檢驗。我先在一旁觀看,第一上去試驗的是一個來自青島膠州叫蔣猛的學員,有20多歲。就在他一拉架子的瞬間,李老師一進步,一個看上去象正圈的擠法,右手放在左手的手腕部配合著左手走了個雙里纏,就在接觸蔣猛身體的一瞬間,蔣猛已經飛出3米遠。李老師快捷的身手和發人的效果引發了大家的興趣,紛紛上前同李老師動手試驗。更令我不解的是,不管對手練拳時間長久、體重多大,就在試手者發力時都會在他的一個微小的轉動中雙腳離地或往上一躍。我以為是安排好的,就提出試一試,於是伸出右手往他身上「叭」一按,突然兩腳一跳往後退了兩步。李老師一笑,我再次伸出雙手猛一按,這次彈的更高,要不是李老師一伸手把我拽住,我會摔出很遠。
我十分驚奇,問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李師解釋說這就是太極拳的螺旋力,來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強。比如一個飛速旋轉的車輪,你用石子去投它,你用的力越大、速度越快,它被彈出去的速度也就越快、距離越遠,就是這個道理。初試身手讓我十分興奮。怎樣才能求出這種螺旋力呢?帶著問題我詢問了李駐軍老師。他解釋說:洪式太極拳有一套嚴謹、精妙的訓練方法,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並加以刻苦練習和實踐,人人都能掌握。
洪老先生首先在拳學上提出了公轉與自轉,並賦予了它合理科學的練習方法和運用方法。公轉就是劃圈,在練習「劃圈」時,眼看固定目標,以側馬步站立,立身中正,尾骨微微外翻。這樣,小腹的下側斜向里收,不但氣能自然沉於丹田,大腿根內側的兩條大筋也自然松開,襠(會陰部)也自然開圓。洪式要求身體的總重心應在小腹——丹田,要求隨遇平衡,所以腰只許在中間左右旋轉,而不許搖擺、移動,因此,不可能有公轉。一般身體向左或右轉體45°,當身體旋轉超過45°時,身體旋轉的角度隨之放大。另外加上腳尖隨身體的轉動外擺或里扣,而上下相隨,使身法中正安舒,時時保持重心的平衡。手臂的自轉分為順、逆(里、外),凡順纏時手上翻,要小指內鉤,大指外碾;逆纏下翻時,要大拇指內裹,小指向外上挑。無論順纏還是逆纏勁都圍繞著中指旋轉,洪式拳稱作「中指領勁」。腰部的自轉帶勁,手臂的公轉與自轉配合,雙腿的順纏和逆纏,膝部的一提一落,其整體配合之精妙,讓人叫絕。這種巧妙配合產生的力就是螺旋勁。陳鑫在其著作「陳氏太極拳圖說」中提出什麼是太極拳,並說:「太極拳,纏法也」。但沒有說明具體練法,洪老先生說:「太極是朋勁,動作走螺旋」,可謂一語道破太極真諦。(注筆者自悟:整身力再好,沒有螺旋力你也打不起人來,你只是撞人而已,大師們不肯說出來罷了或根本說不清)駐軍老師嚴格遵循了師訓、師教進行育人,授人以理法,渡人之迷茫。
幾天的接觸和實踐以及眾多的青年學員的細微反映讓我感覺到:駐軍老師對洪老先生及何淑淦、韓保禮兩位老師所傳授的洪式拳法的修為在洪式這一流派的第三代中已達到了較高的造詣更成為青年一代的拳學偶像人物。教學第四天進入高潮,為了讓學員掌握好各個招式的用法,李老師開始逐招拆解。正好河南商丘孔德恆先生來看望駐軍老師。孔是駐軍先生在河南商丘培訓班的學生,學洪式拳快兩年了,但他學習太極拳的歷史已有10多年了,他以前是學混元陳式太極拳的。李老師請他作陪練,為了保護試驗者,李老師安排學員在孔的身後鋪了好多墊子(學習班在菏澤亞龍健身俱樂部進行的)。推手以朋、擠、按等打輪的方式進行,在李老師的手裡,孔先生好象一個玩具,一會兒被發或仰面摔倒或倒地後一個後滾翻。有一次駐軍老師一個采帶發力,孔先生竟然向前跑出去幾米遠才止住步;然後李老師又示意孔可以隨意進攻,但無論孔先生如何進攻,最後的結果不是被拋出,便是被拿摔在地上。孔先生幾個回合下來堅持不住了,不知為什麼他一眼望到了我,請我替他陪練。我只好硬著頭皮上了。雖然我身高與李老師差不多,體重也有70公斤,但這幾天下來我深知先生的功力,他跟我交手簡直就是大人和小孩之間的游戲。我上前同先生說好不準先生擒拿和發力,但交手後照樣是倒地後做出了不少自己無法控制的動作,如倒地後向後滑後滾翻、雙膝跪地、跳起等,我的感受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不由自主的現象呢?是因為一旦先生的力傳到你身上,做出不由自主的動作來,是為了卸力,如果卸不出去,身上會很難受的。就如同我們快步跑時,突然腳下一絆,你會隨力奔跑或翻滾倒地。孔先生為什麼跑那麼遠才停下,如果他不跑臉會栽在地上的,只不過這種力是由先生控制罷了。如你不去親身試驗,你根本不會相信,但是,李先生用力之巧妙,確實讓人叫絕。當今但凡講太極者,大都必講陰陽八卦之學,讓人聽起來很難或根本聽不懂,你越聽不懂大師們才越感到自己的神秘和法力無邊,李老師則運用力學角度和受力方向加以說明,讓你一聽就懂。不必再拿八卦圖去找什麼乾、坎、艮、震,去對東南西北,破除了太極拳的神秘感,令人更容易理解。
我多年拜師訪友的經驗是先看看他們徒弟的功夫怎樣。有些大師們的功夫很好,而弟子卻功夫平平,證明他是不善於施教育人的,這些老師大都只有自己心裡明白或自己根本說不清,我認為這也是傳統功夫一輩不如一輩的原因之一吧。但現代人有一種功清,我認為這也是傳統功夫一輩不如一輩的原因之一吧。但現代人有一種功夫已超越了前輩們數倍功力,那就是「嘴上功夫」和「廣告用語」,這種現象是傳統功夫的悲哀,更讓成千上萬的武術愛好者欲哭無淚,傷財更傷心。
「用事實說話」是駐軍先生教學中時常出現的用語,而先生也是用事實和實力征服了無數前來交流切磋和學習的武術愛好者,並成為師生和朋友。和我住同一間客房的是來自山東威海的陳師傅。陳師傅從學於多位太極名家,練陳式太極拳多年,功夫很好。他在剛到菏澤時還有點疑慮,通過與李老師的交手試驗、對洪式拳法的不斷了解後,他深為贊嘆,說:「原來還有這么科學的拳法!」興奮之情難以言表。陳先生在當地也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太極拳師,推手也很有水平,但他在與李老師弟子王勝利、孫青海推手時勁力全無,反而一動被發,感言道:如果早知李駐軍老師,那要少走多少彎路啊。在培訓班的研討總結會上,陳先生激動地說:「可惜我認識洪式太極拳太晚了,認識李老師太晚了,洪式太極拳的科學性及李老師這種不保守的治學態度、合理的教學方法是我從沒有見過的。今後我會將所有的精力用到練習和研究洪式太極拳上,為洪式太極拳的發揚光大奉獻自己的力量!」李駐軍老師也幽默地回復陳先生說:「陳先生學習了洪式太極拳等於進入了『第二青春期』,是武學的青春期,希望洪式太極拳使您青春煥發,保您壽康的同時讓您的武學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駐軍老師培養了一批有實力的弟子(業余練習),在培養出這些學生後駐軍先生總是通過各種渠道為他們找到合適的工作,讓學生有了學有所獲、學有所用,通過練拳可以改變自己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思想和意識,對於拳學流派的發展延續提供了保障。聽駐軍先生的弟子宋聚輝介紹說,現在李師學有所成的弟子如宮志偉、郭傳光、吳兆光、張沖、郭繼軍、田淼、蘇躍金等人分別在常州、深圳、珠海、崑山、紹興、南京、北京等地工作並進行洪式太極拳法的傳播,在當地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小宋說這些話我是相信的,因為在培訓班期間我看到了駐軍先生身邊的幾個弟子孫青海、尹新生、閆西牛、朱效振、孔慶勇的練拳與推手,他們練拳時間雖短卻已頗具功力。象孫青海2002年學拳,已經連續2年分別獲得山東省2004年、2005年太極拳錦標賽的52公斤、56公斤級的推手冠軍,並在隨師外出教拳時屢勝挑戰者,2005年8月以來受師命先後到吉林蛟河、山東青島、章丘等地獨立授拳,得到了拳友們好評;尹新生練拳不到一年的時間參加2005年山東省太極拳錦標賽就獲得了52公斤級的推手冠軍,成績之迅速令人刮目相看;閆西牛也是在學拳半年多的時間參加2005年的山東省太極拳錦標賽獲得了70公斤的推手亞軍,今年9月中旬在參加河南電視台舉辦的「武林風」風雲爭霸的擂台賽的預選賽中僅用了30秒就將對手「KO」。尤其是在這期培訓班的推手交流中,西牛將體重身高大於自己許多的對手頻頻旋轉摔出,英雄出少年之語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最值得一提的是朱效振,他在「武林風」風雲爭霸的預賽時合理運用太極拳的技法1分半鍾將對手摔到5次,在10月15日這期比賽中,12名英雄閃亮登場,開始了淘汰賽。第一輪中朱效振不畏對手人高馬大,頑強拼搏,運用太極拳的技法4次將對方摔到,順利勝出;第二輪比賽開始前,節目主持人進行了賽前煽情,朱效振自信地說我可以勝出,比賽伊始,雙方不相上下,在第二回合中朱效振以一個野馬分鬃接住了對方的一個前蹬腿並將對手掀落台下;緊接著對方發起了猛攻,效振避開對方的重拳貼近對手並將其摔倒,體現了太極拳近身靠摔的技法,連續獲得二輪的勝利。難得可貴的是,朱效振在兩輪比賽中當將對手摔到時並沒有向其他選手那樣按照規則連續擊打倒地的一方,體現了太極人的風度;孔慶勇也是練拳一年,分別取得了山東省2005年太極拳錦標賽的65公斤級的亞軍(分數與冠軍平)、河南商丘首屆太極拳錦標賽中量(60-70公斤)級冠軍。象他們這些年輕人練習太極拳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的驚人成績,原因主要在於駐軍先生突破傳統的教學理念,敢於讓學生運用傳統太極拳的技法走向搏擊擂台。駐軍先生可謂是「第一人」,同時也證明了洪式太極拳的實戰性和先生在洪式拳法上的高深造詣。
在教拳過程中,先生每講完一個招法的運用後,總是請學員在他身上試手,讓學員領悟拳的勁力。我曾戲言,您不怕我們把您放出去嗎,先生笑答:「能把我放出去是好事,證明你領悟了,水平超過我了,我要向你學習呢!」先生講拳最怕學生沒有問題,教起人來從不保守,他常講:「教你還怕你學不會,保守你就更學不會了。」因人施教、及時鼓勵是先生教學的特點,比如我在做「金剛搗碓」第一動作時後手總不能到位,先生說這就是你抽煙時必做的動作啊!我一試驗果然是這樣,道理真正明白了,動作也就一下做到位了;而在學生一旦掌握住部分要求時,先生總是及時鼓勵,給予肯定,讓學習的人不斷有成就感,學習的動力也不斷增加,一個大學生學員偷偷地告訴我說李老師這是使用的「鼓勵教學法」。
5日上午先生在給我們講靠法時,先生的一位師兄鄭某想試一試。鄭先生曾求教於國內幾位大家,體重有105公斤,先生欣然接受了他的試驗。就在鄭先生用肩猛的一靠先生胸部時,先生順勢一收,鄭先生雙腳沒動「啪」一聲臉朝下直趴倒在地上,速度之快,勁力運用之巧妙令人咂舌。先生講對於來力不能硬頂,要隨勁而動,出手要隨式變化,收就是放,合既是出。他比喻當我們和朋友一起吃飯時,當你和對方同時伸筷子去取同一盤的同一個食物時,為不失禮貌,我們會不自覺會改變快要取到食物的筷子的方向,取向別的食物,而不是與人爭搶那個食物,這就是勁路的變化,如同舉手投足般的自然流暢。先生已把太極溶入了生活,先生常講,練習太極拳圈越化越小,而胸懷卻要越練越大,這般合太極拳理論和矛盾論。
駐軍先生在突然發力時,有王者之霸氣;對同門和武友又有著王者之胸懷。很多先生的師兄和武友在辦班期間,不辭辛苦冒雨從外地趕來祝賀和助興表演。5日王善德老師從鄆城趕來學習班祝賀,我和隨王先生同來的李海軍師傅聊了起來。李師傅言談之中充滿了對駐軍先生的人品和功夫的敬佩之情,我笑著問:「您和李老師交流過嗎?您怎麼會知道李老師的功夫高深啊?」李師傅說:我最有發言權了,因為我是親身感受過李老師的功夫的。於是他講起了他與駐軍先生交流的經過。原來李師傅從小習武,練習二紅拳、佛漢拳等,並且從小好鬥,街頭巷戰的經驗豐富。他在聽王善德先生講李駐軍太極拳的功夫多麼厲害巧妙的時候心中頗不服氣,並對王說等李駐軍來鄆城的時候我和他切磋一下。2004年的9月份正好駐軍先生有事情去鄆城,幾個朋友把李海軍師傅叫來感受太極拳功夫。兩人一見面先寒暄了一下,駐軍先生提出可以讓李師傅隨便進攻。就在李師傅剛拉架勢准備進攻之時,駐軍先生一個進步,同時左手貼在了其胃脘部,而右手以手指節的背部按在左手的掌心上一個發力,李海軍師傅騰空出去2、3米遠坐在了地上。當時他疼痛萬分,身體都不敢直立,連連說怎麼會這樣啊?就在晚上吃飯時,雖然他面前擺了很多自己喜歡吃的肉食,卻抱著肚子不吃,當朋友問時,他說自己的胃裡如翻江倒海般地難受,直想嘔吐,怎敢吃什麼東西啊!李師傅說經此一試知道了太極功夫的存在和神奇,但再也不敢和李駐軍老師交手了。現在駐軍先生和李師傅他們成為了好朋友,充分體現了「以武交友」之精神,這也讓我明白了老師講課時所講的練太極拳要先學會做人的道理。
洪均生老先生在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融匯自己幾十年實踐經驗所編創的洪式太極,結構更加嚴密精妙,每一動作都有內涵,配合上絲絲入扣,所以對功架要求非常嚴格,學習期間我曾細讀過洪先生的著作「實用拳法」一書,駐軍老師所演繹的洪式拳法每一式堪稱洪式正宗翻版。在學習期間我還結識了專門來菏澤向李老師請教推手技藝的李老師的師兄丁少鋒先生,丁先生來自山東章丘,和韓保禮老先生是老鄉,所以常常去韓師家裡學拳。韓先生近年因身體原因長期住在老家,李老師在每年的大、小假期都要去看望恩師,每次都是丁先生驅車陪同前往,二人關系十分好。從丁先生處獲悉2004年10月1日國慶長假期間,李老師去看望韓先生,當時陪李老師看望韓先生的還有王善德、張生建、藤培華等人,李老師拿出三盤自己在2004年錄制的練拳光碟讓恩師「批改作業」,韓先生(駐軍先生的授業恩師,現已故)用了3個多小時仔細觀看了得意弟子的練拳、推手光碟後感慨地說「駐軍,這兩年你的進步太大了!現在沒有幾個人能給你糾正得了拳架了!」言語之中充滿了對愛徒的贊賞和鼓勵。韓保禮被洪老先生稱為「科班出身」,每逢有重大活動,總讓韓保禮先生演練拳法,還贊許地稱他為自己功夫的「磨刀石」,對其非常喜愛,也是得洪先生拳法藝術最多者之一。駐軍先生得何淑淦、韓保禮二位先生的傳授,並得師爺洪均生先生的傳授與指點,爾後又得到師叔蔣家駿先生的指點,深得這些前輩的喜愛,總是把他當作教育其他學生的楷模。先生雖學拳至今僅僅10餘年,但功夫已入佳境,造詣頗深,我相信這將會造福千萬武術愛好者,圓你一個遲來的夢想。
當今太極拳界,練習者可謂多有百萬,而具有真功者卻少,而有真功並善於教學並對學生不保守者更是難尋,象李駐軍先生這樣擁有太極真功並善於教學,並將研究傳播太極拳法做為一生追求者更是少之又少。面對這樣一位少有的明師,我和幾位學員親切地稱李老師為「太極明師」,以表達對先生苦心研究國粹、盡心培養後學的敬佩之情和對先生的詮解!
為了讓更多的武術愛好者了解傳統太極拳功夫、從而更好地推廣洪式太極拳法,讓更多的人受益,李駐軍老師准備以後每年的「五•一」、「十•一」長假期間舉辦推手學習班。
『貳』 山東曹縣什麼地方風景好啊
曹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和獨特的自然景觀,並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
一、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
曹縣夏朝前屬東夷之地,境內有許多大汶口、龍山、岳石文化遺跡,為堯舜禹活動之地,商王在此立國建都,春秋戰國之世諸侯爭霸會盟多在次地,有「天下之中」之譽,劉邦項羽合力征秦創業於此。政治昌盛、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名人薈萃,歷史人文資源極為豐富。有大聖夏禹、大聖商湯、元聖伊尹、名聖惠施、道聖莊周、兵聖吳起、農聖氾勝之、科聖燕肅等,有三位狀元、幾百位進士、功臣名將數不勝數。許多名人留有遺跡或安葬於此,如湯陵、盤庚陵、箕子墓、伊尹墓、萊朱墓、穰侯魏冉墓、春申君墓、項羽龍須崗、澹檯子羽祠等。塗山是夏禹會萬國諸侯之地、商湯會三千諸侯之地,景山是商湯受命之地,青山是項羽發跡之地,歷史古跡遍布曹縣各地,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
二、獨特的自然景觀
曹縣屬濟水中游,金代以後,黃河過境,在縣境造成三條故道,屢次決口泛濫,造成曹縣復雜的地質地貌。1855年黃河改道後遺留下來的故道,自西向東貫穿庄寨、桃源集等15處鄉鎮,這條黃河故道總面積41.3萬畝。故道區內大堤、灘塗,地域寬廣,適宜種植多種果樹、速生豐產林、植藕養魚等。現在整個故道區已形成了一條綠色長廊。
另外,曹縣還有幾處具有較大開發價值的水域。
一是位於縣城東南部的八里灣水庫。因距老城區八里得此名。是由古黃河決口沖擊而成的低窪潭坑,經幾屆政府開發建設,現已配套了水利設施,水位深淺可任意調節,水質良好、土壤肥沃。該水庫地形特殊,它四面環水,水庫的形態是:中心島110畝,島外環水500畝,水外圍堤200畝。新開挖兩坑塘300畝。庫區共有水陸使用面積1200多畝。水利、電力設施齊全,各種房舍100間,累計投資資金120萬元,建設公園式度假村已具備初步條件,是人們較為理想的休閑娛樂場所,深受縣內外開發商的青睞。在曹縣八里灣庫區建成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綜合園區不但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且還有極大的社會效益。
二是位於仵樓鄉境內的的鴨子圈和東河潭。鴨子圈位於黃河故道東河潭彎道與太行堤水庫交界處。南北長4000米,東西寬1000米,平均水深1.5米,周圍大小土堤環繞,圈內水質良好。東河潭位於鴨子圈南,與其一堤相隔,面積近萬畝,盛產各種魚蝦。屬於商丘的東河潭南半部分已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開發已初具規模。自助性的野味餐,在蘆葦、荷花叢中泛舟、戲水,亭閣中娛樂、納涼等吸引了許多遊客。
三是位於魏灣鎮境內的太行堤第二、三水庫。庫區面積5.4萬畝。引黃干線橫穿庫區,沙性土質,適宜種植蓮藕、水稻等。庫區蓮藕面積8500畝,盛夏時節,十里荷花香,被譽為萬畝荷塘,是旅遊觀光、休閑避暑的理想之地。
三、紅色旅遊資源價值可觀
一是魯西南烈士陵園。位於縣城西北28.4公里,韓集鎮孫庄村東北200米處。該園是為紀念「九.二七」殉難烈士而建。陵園內分北、東兩處墓區,共安葬烈士261人。東墓區葬有豫東縱隊政委魏克仁、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周柱安,曹縣縣長王雪靜,中共齊濱縣委副書記向奉之,湖西專署稅務局長毛宜軒等烈士。北墓區除葬有「九.二七」死難烈士外,又陸續接納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共253名。陵園屬山東省革命紀念地重點保護單位。
二是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位於縣城西北30公里韓集鎮境內。包括劉崗、伊庄、曹樓三村,呈品字形,為抗日戰爭時期魯西南革命根據地策源地,素有「小延安」之稱。1977年被省命名為「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是王廠戰斗遺址。曹縣城西南十餘公里,有一高十餘米的大堤。1943年9月,日偽軍調集3萬餘人,對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進行「秋季大掃盪」。我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魯西南專署專員袁復榮等首長率軍分區指揮所、專署機關、民軍第一團、軍分區騎兵連等,撤至鄭庄村中土圍子,但終因眾寡懸殊,朱程司令員、袁復榮專員等將士壯烈殉國。
『叄』 我在山東省曹縣想去周邊城市旅遊都去那能好玩一些
泰安
『肆』 山東省菏澤市曹縣有哪些好的遊玩地有哪些名吃
旅遊資源 曹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和獨特的自然景觀,並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一、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曹縣夏朝前屬東夷之地,境內有許多大汶口、龍山、岳石文化遺跡,為堯舜禹活動之地,商王在此立國建都,春秋戰國之世諸侯爭霸會盟多在次地,有「天下之中」之譽,劉邦項羽合力征秦創業於此。政治昌盛、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名人薈萃,歷史人文資源極為豐富。有大聖夏禹、大聖商湯、元聖伊尹、名聖惠施、道聖莊周、兵聖吳起、農聖氾勝之、科聖燕肅等,有三位狀元、幾百位進士、功臣名將數不勝數。許多名人留有遺跡或安葬於此,如湯陵、盤庚陵、箕子墓、伊尹墓、萊朱墓、穰侯魏冉墓、春申君墓、項羽龍須崗、澹檯子羽祠等。塗山是夏禹會萬國諸侯之地、商湯會三千諸侯之地,景山是商湯受命之地,青山是項羽發跡之地,歷史古跡遍布曹縣各地,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 二、獨特的自然景觀曹縣屬濟水中游,金代以後,黃河過境,在縣境造成三條故道,屢次決口泛濫,造成曹縣復雜的地質地貌。1855年黃河改道後遺留下來的故道,自西向東貫穿庄寨、桃源集等15處鄉鎮,這條黃河故道總面積41.3萬畝。故道區內大堤、灘塗,地域寬廣,適宜種植多種果樹、速生豐產林、植藕養魚等。現在整個故道區已形成了一條綠色長廊。另外,曹縣還有幾處具有較大開發價值的水域。一是位於縣城東南部的八里灣水庫。因距老城區八里得此名。是由古黃河決口沖擊而成的低窪潭坑,經幾屆政府開發建設,現已配套了水利設施,水位深淺可任意調節,水質良好、土壤肥沃。該水庫地形特殊,它四面環水,水庫的形態是:中心島110畝,島外環水500畝,水外圍堤200畝。新開挖兩坑塘300畝。庫區共有水陸使用面積1200多畝。水利、電力設施齊全,各種房舍100間,累計投資資金120萬元,建設公園式度假村已具備初步條件,是人們較為理想的休閑娛樂場所,深受縣內外開發商的青睞。在曹縣八里灣庫區建成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綜合園區不但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且還有極大的社會效益。二是位於仵樓鄉境內的的鴨子圈和東河潭。鴨子圈位於黃河故道東河潭彎道與太行堤水庫交界處。南北長4000米,東西寬1000米,平均水深1.5米,周圍大小土堤環繞,圈內水質良好。東河潭位於鴨子圈南,與其一堤相隔,面積近萬畝,盛產各種魚蝦。屬於商丘的東河潭南半部分已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開發已初具規模。自助性的野味餐,在蘆葦、荷花叢中泛舟、戲水,亭閣中娛樂、納涼等吸引了許多遊客。三是位於魏灣鎮境內的太行堤第二、三水庫。庫區面積5.4萬畝。引黃干線橫穿庫區,沙性土質,適宜種植蓮藕、水稻等。庫區蓮藕面積8500畝,盛夏時節,十里荷花香,被譽為萬畝荷塘,是旅遊觀光、休閑避暑的理想之地。三、紅色旅遊資源價值可觀一是魯西南烈士陵園。位於縣城西北28.4公里,韓集鎮孫庄村東北200米處。該園是為紀念「九.二七」殉難烈士而建。陵園內分北、東兩處墓區,共安葬烈士261人。東墓區葬有豫東縱隊政委魏克仁、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周柱安,曹縣縣長王雪靜,中共齊濱縣委副書記向奉之,湖西專署稅務局長毛宜軒等烈士。北墓區除葬有「九.二七」死難烈士外,又陸續接納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共253名。陵園屬山東省革命紀念地重點保護單位。二是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位於縣城西北30公里韓集鎮境內。包括劉崗、伊庄、曹樓三村,呈品字形,為抗日戰爭時期魯西南革命根據地策源地,素有「小延安」之稱。1977年被省命名為「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是王廠戰斗遺址。曹縣城西南十餘公里,有一高十餘米的大堤。1943年9月,日偽軍調集3萬餘人,對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進行「秋季大掃盪」。我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魯西南專署專員袁復榮等首長率軍分區指揮所、專署機關、民軍第一團、軍分區騎兵連等,撤至鄭庄村中土圍子,但終因眾寡懸殊,朱程司令員、袁復榮專員等將士壯烈殉國。四、科技資源特色鮮明。山東銀香集團公司是魯西南新興的民營科技型企業,位於曹縣東城開發區內,西臨京九線,是我國首批本土克隆牛的誕生地。佔地3000畝,固定資產6800萬元,年產值近億元,無形資產2.5億元。集團公司有兩大主體企業:偉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大地乳業有限公司。公司集農牧林種養、加工、科研、生態、示範、服務、信息、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高科技企業集團,被譽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五、曹縣素有「戲曲之鄉」」的美譽,戲曲資源獨具魅力。曹縣劇種頗多,素有「戲曲之鄉」的美稱,先後流行的劇種有梆子、柳子、弦子、二夾弦、花鼓丁響、皮影戲、京劇、評劇、四平調、豫劇等;流行於曹縣的曲藝主要有山東琴書、山東落子、河南墜子、木板打鼓、魚鼓、鶯歌柳書、山東快書、評詞等。曹縣面積大、人口多、民俗、地方特產、風味名吃等很有特色;宗教文化特濃、建有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特別是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為曹縣增添了異域情調。
『伍』 2020年2月9號山東曹縣汽車站恢復正常嗎
到二月十曰後打電話到客運公司詢問一下。客運交通是分批開通的。
『陸』 山東菏澤曹縣印刷生庄村今日有電嗎
山東菏澤曹縣印刷生庄村,今天有電嗎?有電。
『柒』 山東曹縣的景點是什麼,有什麼好玩的啊
曹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和獨特的自然景觀,並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
一、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
曹縣夏朝前屬東夷之地,境內有許多大汶口、龍山、岳石文化遺跡,為堯舜禹活動之地,商王在此立國建都,春秋戰國之世諸侯爭霸會盟多在次地,有「天下之中」之譽,劉邦項羽合力征秦創業於此。政治昌盛、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名人薈萃,歷史人文資源極為豐富。有大聖夏禹、大聖商湯、元聖伊尹、名聖惠施、道聖莊周、兵聖吳起、農聖氾勝之、科聖燕肅等,有三位狀元、幾百位進士、功臣名將數不勝數。許多名人留有遺跡或安葬於此,如湯陵、盤庚陵、箕子墓、伊尹墓、萊朱墓、穰侯魏冉墓、春申君墓、項羽龍須崗、澹檯子羽祠等。塗山是夏禹會萬國諸侯之地、商湯會三千諸侯之地,景山是商湯受命之地,青山是項羽發跡之地,歷史古跡遍布曹縣各地,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
二、獨特的自然景觀
曹縣屬濟水中游,金代以後,黃河過境,在縣境造成三條故道,屢次決口泛濫,造成曹縣復雜的地質地貌。1855年黃河改道後遺留下來的故道,自西向東貫穿庄寨、桃源集等15處鄉鎮,這條黃河故道總面積41.3萬畝。故道區內大堤、灘塗,地域寬廣,適宜種植多種果樹、速生豐產林、植藕養魚等。現在整個故道區已形成了一條綠色長廊。
另外,曹縣還有幾處具有較大開發價值的水域。
一是位於縣城東南部的八里灣水庫。因距老城區八里得此名。是由古黃河決口沖擊而成的低窪潭坑,經幾屆政府開發建設,現已配套了水利設施,水位深淺可任意調節,水質良好、土壤肥沃。該水庫地形特殊,它四面環水,水庫的形態是:中心島110畝,島外環水500畝,水外圍堤200畝。新開挖兩坑塘300畝。庫區共有水陸使用面積1200多畝。水利、電力設施齊全,各種房舍100間,累計投資資金120萬元,建設公園式度假村已具備初步條件,是人們較為理想的休閑娛樂場所,深受縣內外開發商的青睞。在曹縣八里灣庫區建成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綜合園區不但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且還有極大的社會效益。
二是位於仵樓鄉境內的的鴨子圈和東河潭。鴨子圈位於黃河故道東河潭彎道與太行堤水庫交界處。南北長4000米,東西寬1000米,平均水深1.5米,周圍大小土堤環繞,圈內水質良好。東河潭位於鴨子圈南,與其一堤相隔,面積近萬畝,盛產各種魚蝦。屬於商丘的東河潭南半部分已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開發已初具規模。自助性的野味餐,在蘆葦、荷花叢中泛舟、戲水,亭閣中娛樂、納涼等吸引了許多遊客。
三是位於魏灣鎮境內的太行堤第二、三水庫。庫區面積5.4萬畝。引黃干線橫穿庫區,沙性土質,適宜種植蓮藕、水稻等。庫區蓮藕面積8500畝,盛夏時節,十里荷花香,被譽為萬畝荷塘,是旅遊觀光、休閑避暑的理想之地。
三、紅色旅遊資源價值可觀
一是魯西南烈士陵園。位於縣城西北28.4公里,韓集鎮孫庄村東北200米處。該園是為紀念「九.二七」殉難烈士而建。陵園內分北、東兩處墓區,共安葬烈士261人。東墓區葬有豫東縱隊政委魏克仁、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周柱安,曹縣縣長王雪靜,中共齊濱縣委副書記向奉之,湖西專署稅務局長毛宜軒等烈士。北墓區除葬有「九.二七」死難烈士外,又陸續接納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共253名。陵園屬山東省革命紀念地重點保護單位。
二是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位於縣城西北30公里韓集鎮境內。包括劉崗、伊庄、曹樓三村,呈品字形,為抗日戰爭時期魯西南革命根據地策源地,素有「小延安」之稱。1977年被省命名為「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是王廠戰斗遺址。曹縣城西南十餘公里,有一高十餘米的大堤。1943年9月,日偽軍調集3萬餘人,對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進行「秋季大掃盪」。我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魯西南專署專員袁復榮等首長率軍分區指揮所、專署機關、民軍第一團、軍分區騎兵連等,撤至鄭庄村中土圍子,但終因眾寡懸殊,朱程司令員、袁復榮專員等將士壯烈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