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城市經濟發展
1. "全球15個旅遊最佳實踐樣本城市"中國有哪些城市入選
中國三個入選城市,在城市旅遊實踐中各領風騷。
北京,3000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內嶺長城等眾多名容勝古跡,是國際級的大都市,舉辦過奧運會、APEC等國際會議項目,擁有國際竹藤組織、亞太空間合作組織、亞太農業工程與機械中心、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等一批地位、作用和威望顯著的國際組織總部的「落戶」;
天津,有著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擁有自貿區,經濟產業服務周邊、輻射全國。
杭州,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旅遊對城市產生的積極而卓越的社會文化影響,是她作為「世界旅遊組織杭州樣本」的優點和突破口。UNWTO專家組在1.2萬字的報告中,如此列舉杭州入選的理由:超前的旅遊發展理念,對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的旅遊創新性保護和開發,對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的旅遊基礎設施持續性投入,並抓住大型活動的契機,以文化為核心,以旅遊為媒介,通過對「生活文化」的精準詮釋,創新手段在國際舞台上精準營銷杭州……
2. 論旅遊城市的文化建設
得個分真不容易給你找兩小時
文化市場是指以商品形式進入流通和消費專領域的文化產品和文屬化娛樂活動所形成的市場。文化市場是由文化產品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相互作用促成的,文化需求的大眾化和文化工作者隊伍的分化導致了當代文化大市場的生成。文化市場的生成,工業化、市場化的文化產品生產和流通方式,以及大眾傳媒、科技產品的全民共享現實,對城市文化市場的建設與管理工作有著深遠地影響。
3. 橫店集團以影視文化旅遊為切入點發展文化產業,將整個城市建成一個龐大而完備的影視產業配套和後勤服務基
①經濟是基礎,文化的發展是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的。浙江民營經濟的發展、橫店集團強大的經濟實力為橫店建設文化影視城奠定了基礎②文化反作用於經濟橫店影視文化的發展,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③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橫店影視文化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大文化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社會和諧、文明、健康的發展④正是這種文化和經濟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是橫店成為時尚城鎮。(8分)
4. 如何實現文化與城市建設,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宏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在城市區域的總和。中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的總和。微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學藝術、廣播電視以及各種社會性、群眾性的娛樂性活動的總和。 5. 文旅產業發展視角下的城市格局是什麼樣的 在去地產化的背景下,我們應當重新審視中國文化旅遊項目發展的城市格局。回仲量聯行以建立答的中國大陸城市體系為基礎,本文選取其中的超一線、一線、1.5線、二線城市共21個樣本,建立二維模型,並將這21個城市分為五個發展類型進行了系統分析。 6. 城市建設與旅遊發展的關系是什麼
城市建設與旅遊發展,這是一個非常綜合性的題目,有兩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就是城市,第二個是是旅遊。把這二者也起來,房地產如何促進這三方面的發展,也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重要的問題。第一個「旅遊」。 7. 恆山文化與旅遊城市形象有什麼關系
北嶽復恆山,是文化旅遊資源中絢麗制燦爛的瑰寶,是中華錦綉河山的傑出代表,是古代中國疆土四至的重要地理標志,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自古就是中華江山社稷的象徵,具有無法替代的國山地位。不僅具有五嶽的共同文化特徵,而且它還有北嶽之崇、道教之盛、古建築之獨特和特有的塞外風光、特殊的軍事地位而著稱。北嶽恆山「和」文化更有典型意義。 8. 雲南麗江這個旅遊文化資源深厚的城市,經濟發展也一樣強大嗎 雲南自古就有不少人對這里充滿幻想,想感受它的四季如春,想體驗它的溫風細雨,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去圓它的雲南夢,這一方面也極大地帶動了雲南省內各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其中發展最明顯的當屬省會昆明,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逐漸發達的第三產業,它的GDP已經高達6475.88億元,現在更是力挫無錫,位列我國新一線城市的行列,然而在雲南省內還有一座名氣甚至是要蓋過昆明的城市,它的經濟發展卻異常緩慢,成為省內最掉鏈子的一座城市。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在雲南省的麗江這座被名氣給誤會的城市。 麗江作為一座遊客們最愛的城市,雖然它現在的經濟發展狀況還不是很理想,但是相信憑借它發達的旅遊業,在它的經濟發展也會配得上它現有的知名度的,你認同嗎? 9. 發展旅遊業有哪些意義 1、旅遊業的發展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通過旅遊使人們在體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況,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 2、旅遊業的發展以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並受其制約,同時又直接、間接地促進國民經濟有關部門的發展,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旅館業、民航、鐵路、公路、郵電、日用輕工業、工藝美術業、園林等的發展。 3、旅遊業的發展促使這些部門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設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日益顯示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9)文化旅遊城市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 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10. 古代旅遊的發展特徵 文章摘要: 中國古代城市旅遊經歷了起步、興盛、成熟和普及四個發展階段,由事務型旅行逐步走向休閑娛樂,並最終成為一種城市文化生活時尚。中國古代城市旅遊活動有其獨特的風格與魅力,體現了中國古代旅遊發展的最高水平,在世界古代城市旅遊發展史上也不多見。 (共4頁) 文章關鍵詞: 古代城市旅遊 發展 特點 文章快照: 地和旅遊集散中心,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旅遊發展水平和特色的重要體現。第二,古代城市旅遊由事務目的的旅行逐步走向休閑娛樂,並最終成為一種城市文化生活時尚。早期城市旅遊活動的主體由從事貿易的商人、辦理公務的「使者」、傳教佈道的信徒等構成,活動內容旅有餘而游不足,帶有較濃的功利色彩。隨著城市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進步,城市商務、公務、宗教活動日趨頻繁、規模擴大的同時,以游樂、休閑為主題的城市節慶盛會、市容觀光、游園賞花、看戲逛街,城郊踏青游春、秋日登高等活動興起,並逐漸成為城市旅遊活動的主角,都市生活的一部分。旅遊活動主體范圍也逐漸擴大,上至君臣、貴族,下至普通民眾。一8一旅遊科學2002年第4期由於旅遊吸引物的不同,與自然山水旅遊相比,中國古代城市旅遊的人文特徵、游樂性更凸現。第三,受古代生產力發展狀況和自然環境制約,中國古代城市游樂活動與農耕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並深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與古代希臘、羅馬城邦國家的城市游樂活動有很大的差異。作為農業國家,中國古代城市游樂活動的時間安排大多與氣候季節有關,如春節團圓、元宵燈會、清明游春、中秋賞月和重陽登高,而西方多宗教節日,如雅典娜女神祀祝節、祭奠宙斯的奧林匹亞節;游樂主題中國以古代農業社會敬重神道、祈求豐年、追求「人和」為特點,好靜倫理性較強,而西方為祭神慶典、戲劇觀賞、體育競技、礦泉沐浴等活動,好動娛樂性更強。從世界范圍看,中國古代城市旅遊活動也許不及巴比倫城古老,不及古希臘、古羅馬熱烈,但卻連綿幾千年而未中斷,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魅力,其歷史之悠久、內容之多樣、規模之大、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在世界古代城市旅遊發展史上也不多見。從中國歷史發展長河看,由古代政治都會、商埠中心、文化古城、軍事重鎮、交通樞紐等組成的100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人文旅遊資源精華所在,為當今城市旅遊活動的開展留下了極其珍貴、絢麗多彩的精神和物質雙重遺產。2001年,中國l38個優秀旅遊城市中歷史文化名城44個,約合三成;中國旅遊創匯前23個城市中,歷史文化名城l7個,佔73.91%。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1)這17個城市只佔100座歷史文化名城的l7%:(2)中國旅遊創匯十大城市中,歷史文化名城僅為6個,約合名城總數的6%:(3)中國100座歷史文化名城中,目前只有平遙、麗江兩個小城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為總數的2%,擁有「世界遺產」古城l4個,占總數14%;(4)位於中國西部的名城有32個,占總數的32%。百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待開發、有待保護.更有待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全面發展。旅遊強國需要旅遊強市,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方針,將為古城旅遊再度輝煌創造良好的空間環境。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