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劉銘傳故里旅遊發展對策

劉銘傳故里旅遊發展對策

發布時間: 2020-12-10 14:10:35

❶ 劉銘傳故居的介紹

劉銘傳故居原建有房屋數百間,是合肥郊縣當時一處規模宏大的私家圩宅,原內建築現多數不容存。故居四周清雅靜穆,風景怡人,現仍有當年劉銘傳親手栽植的廣玉蘭,雖經百年滄桑,至今仍高大挺拔,香飄四方。據說,廣玉蘭是慈禧太後賜給淮軍的,後來被劉銘傳等淮軍將領帶回合肥栽種。廣玉蘭如今已成合肥市的市樹。

❷ 游劉銘傳故居作文要500字作文!急!急!急!

游劉銘傳故居作文
周末去小團山玩,順便去了一趟劉銘傳故居——其實離小團山只有幾百專米,但是因屬為沒有指示牌,而且故居尚未修繕完工,沒有對外宣傳。因此知道的人很少,我們去的時候一個遊客也沒有。跟幾百米開外遊人如織的小團山形成鮮明對比。不過相信過不了多久,等故居修繕完工對外開放,會有不少遊客前往的。所以不想人擠人的去看人工建造的景觀的筒子們,趁著還沒有收門票,加快腳步去吧!
劉銘傳故居基本保留了原始的狀態,只在原有的房屋基礎上加以修繕,還沒有完工,宅子里雜草叢生,青磚石凳散落在樹叢中,彷彿能穿越看到一百多年前的樣子。
宅邸其實很大,雖然幾十年無人打理已經雜草叢生,破舊不堪。但仍然隱約可以看見當年綠樹掩映亭台樓閣的樣子。我忍不住感嘆,現在這個時代,要是能給我這樣一套宅子,就算拚命一輩子也值了!!

❸ 我國旅遊發展狀況如何,主要存在哪些發展問題,應該採取哪些對策

雖然近年來我國旅遊業蓬勃發展,但是目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諸如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卻限制了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本論文主要分析了我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

❹ 促進三門峽紅色旅遊發展有哪些對策

看看其他地方的案例
一、延安紅色旅遊的內涵及發展現狀分析
延安作為中國革命聖地和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特別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辛苦戰鬥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培養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革命舊址。延安發展以紅色旅遊為首的文化旅遊產業,對於提升延安GDP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紅色旅遊的內涵
紅色旅遊主要是針對其歷史、精神、物質、文化等方面內涵而提出的。不同學者對此內涵有不同的認識。毛日清提出紅色旅遊是指遊客通過參觀革命歷史文化遺跡,使革命先輩的功績與歷史事件浮現在眼前,印記於心腦,達到豐富革命歷史文化知識,影響思想意識,起到教育激勵作用的旅遊[1]。李宗堯認為是以游覽革命老區和遺跡為主,在過程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旅遊方式[2]。潘碧秀提出紅色旅遊是以革命聖地和紀念地為主要旅遊吸引物的旅遊產品的觀點[3]。
綜合以上觀點:紅色旅遊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立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的物以及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和精神吸引並接待旅遊者,並且組織旅遊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體性旅遊活動[4]。
(二)紅色旅遊的功能及其發展意義
我們對於紅色旅遊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功能、教育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等方面。其中劉建平、伍先福是較早分析紅色旅遊的學者,提出紅色旅遊具有政治教育、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三大功能[5]。周振國、周海生(2008)主要從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意義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6]。現在大家比較贊同的觀點是紅色旅遊至少具有四種功能,即政治教育功能、經濟發展功能、傳承文化功能和凝聚民心功能。總的來說我們研究的重點就是紅色旅遊的經濟功能如何實現。
(三)延安紅色旅遊資源及其發展現狀
1.紅色旅遊資源。延安是舉世矚目的中國革命聖地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這塊紅色的革命聖地上,共存有革命舊址351處,是全國保存面積最大、最完整的革命遺址群。
全市共有各類文物遺址5805處,其中古文化遺跡2956處,古墓葬491處,石窟177處,石刻1344處,古建築180處,革命舊址350處[7]。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名單的有9種,省級保護的有13種。這些文物遺址成為延安紅色文化產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2.延安紅色旅遊的發展現狀。延安精神產生於特定的歷史時期,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從上海成立到井岡山會師、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時期、從西柏坡到奪取全國勝利的每一個時期、每一次成功中所表現出的理想追求、精神風貌、思想品德、行為准則和工作作風[8]。
據統計,2013年全市累計接待海內外遊客2847.7萬人次,創旅遊綜合收入151.90億元人民幣。如圖可以看出「十一」黃金周七天各主要景區接待人次最低為影視城0.6萬人次,最高接待人數為13.8萬人次。壺口瀑布接待人次達影視城的20餘倍。各大賓館飯店節假日期間客房七天平均出租率達到92.1%,其中10月2、3、4、5日寶塔區范圍內連續客房出租率為100%。
據數據分析顯示,2009~2013年短短五年間,延安紅色旅遊業產值增幅高達98.02億元,增長率為181.92%,逐年穩步提升。2011年接待中外遊客突破2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00億元,以紅色旅遊為核心的旅遊產業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同時也成為延安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從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增長貢獻度評價指標角度分析得到,旅遊業對延安經濟增長的貢獻由2009年的7.48%增長到2013年的11.22%,旅遊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穩步增強,平均貢獻率為9.44%,成為拉動延安經濟增長的主要因子之一。
二、延安紅色旅遊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延安是我國開放最早的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優秀旅遊城市,擁有悠久革命歷史的紅色旅遊資源,在發展旅遊經濟和文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發展的態勢良好。然而近年來在延安旅遊業的發展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基礎設施落後、旅遊規劃項目策劃開發等工作滯後、紅色旅遊資源利用率太低,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等等。
(一)經濟基礎薄弱,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
交通的暢通和通訊的發達是形成開放型紅色旅遊的必要條件,特別是當前紅色旅遊突飛猛進的階段,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滯後則成為制約紅色旅遊發展的一大難題,而且這個難題將直接影響到革命老區的脫貧致富和紅色旅遊景區的長足發展。因此,加快完善紅色旅遊景區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二)紅色資源開發利用率低,宣傳活動不到位
我們要遵循旅遊市場的發展規律,發展紅色旅遊。遊客接待規模越來越大,年齡在18~40歲之間的佔63.9%,旅遊目的主要是觀光、學習和休閑度假等[9];青年比例較高、學生市場和中老年人市場構成紅色旅遊的核心目標市場,而小學生和初中生的佔有比例較低,機會目標市場是專業修學市場[10]。但是我們卻沒有抓住客源特點,准確開發遊客喜歡的紅色旅遊景點。 另外,雖然延安紅色旅遊資源豐富,但景區景點開發與利用有限,紅色資源的開發單一化、程序化,景點形式基本一樣。整體規劃不足,項目開發、宣傳活動、產品研製開發等工作落後,導致參與型和學習體驗型的旅遊項目過少。
(三)延安紅色旅遊景區形式單一,大大削減了遊客的興趣
旅遊是一項廣義的文化活動,是人們一種高雅的文化享受,延安地區有著豐富多彩的名俗文化,例如陝北秧歌、陝北民歌信天游、民間剪紙、安塞腰鼓等,但延安紅色旅遊景區卻多以展覽館、紀念館等靜態的呈現方式向遊客展示,這種形式單調無趣,對於旅遊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難以引起旅遊者的興趣和互動,使旅遊者的參與程度降低。
三、促進延安紅色旅遊發展的對策
延安務必要抓住中央加快紅色旅遊發展的機遇,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抓住旅遊重點區,加大宣傳力度、豐富旅遊形式、提高服務人員素質等手段力爭將自身建成全國一流紅色旅遊景區。
(一)加大紅色旅遊投入力度,確立紅色旅遊長遠發展戰略
紅色旅遊是一種新型主題的旅遊,它既具有傳統旅遊的風格,又具有現代旅遊的特質,是有形與無形相結合的特色產業。在交通條件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延安紅色旅遊要樹立長遠發展的意識,增加旅遊產業的投入,例如拓寬馬路,改變交通擁堵現象,加快建設4G網路全覆蓋,在旅遊的同時留下對延安的美好回憶等等。
注重打造以紅色品牌為目標,優化投資政策環境,鼓勵當地多元化的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投資,將餐飲、娛樂、住宿有機結合,不僅要將紅色旅遊納入延安社會經濟發展計劃之中,更重要的是要把以紅色旅遊為主的延安旅遊業上升為延安的精神支柱產業。
(二)傳播延安紅色旅遊歷史文化,塑造中國延安紅色旅遊網路品牌
延安旅遊的龍頭是紅色旅遊。目前正面臨著國家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的契機,我們延安應結合政府主導模式,把紅色旅遊資源保護納入法治軌道。
抓住紅色旅遊人群特點,拓展以青少年目標人群為主的旅遊形式。調查表明,遊客的文化程度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提高,因此延安紅色旅遊產品開發須注重知識性和趣味性,提高文化品位,如利用博物館動態宣傳充實紅色旅遊文化,用新金屬的音樂風格演繹紅色歌曲,並讓遊客親身感受紅色歌曲,豐富延安旅遊的文化內涵。
利用網路,加強與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推出「指尖上的延安」等活動,使遊客利用網路、手機將延安文化盡收眼底;並採用網路購票優惠政策讓絕大部分人有機會游延安,最終實現口碑宣傳、網路宣傳雙豐收的效果。
(三)豐盈旅遊產品,激發遊客旅遊興趣
以豐富的文化主題項目創新豐盈文化旅遊產品,包括融合多元素的旅遊線路,提高遊客對延安人文氣息的游覽追索興趣。讓旅遊者穿上革命服飾參加各種文藝活動親身體驗革命精神,加強與遊客的互動。扶持和創辦窯洞主題賓館,讓遊客感受黃土風情與特色住宿文化,配套提供延安特色小吃和紅軍餐,設計使用凸顯革命時期特色的糧票、餐票、水票等為購買形式。恢復一些極具代表性的知情舊址,開展「知情游」等活動,加強它的文化底蘊。
在建立方便快捷的旅遊環境的同時,大力改善餐飲住宿設施,在干凈整潔、朴實實用的同時,凸顯延安紅色旅遊區特色, 建議扶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產作為特色旅遊商品,如吳起蕎麥醋,甘泉豆腐乾、子長糜子黃酒等,讓遊客購得滿意;
紅色旅遊概念的提出適應了世界旅遊業的發展形勢和需求;紅色旅遊工程的啟動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弘揚延安精神,發展延安文化,拉動延安經濟新增長,成為當下建設和諧延安的新需求,未來我們將打造一條展示西北紅軍革命和戰斗歷程的精品旅遊線路,全面展示延安紅色旅遊文化內涵,使延安紅色旅遊更「火」!

❺ 劉銘傳故居的周邊景觀

在劉銘傳故居附復近,還制有劉銘傳本家、淮軍記名提督劉獻延營造的劉五房圩子;劉銘傳家侄、「銘軍」後期統軍劉盛休的蟠龍墩圩子;劉銘傳孫輩、江蘇候補知縣劉朝璞的鴿子籠圩子和淮軍創始人之一、兩廣總督張樹聲所建的張老圩子;張樹聲之弟、記名提督總兵張樹屏所建的張新圩子;淮軍將領周盛波、周盛傳兄弟所建的周老圩子,以及淮軍將領唐定奎、葉志超、潘鼎新、王孝祺等人和他們的家庭所建的大大小小圩子,星羅棋布,方圓百里,形成了一個十分壯觀的獨特建築群,被世人稱為「淮軍故里圩堡群」。

❻ 劉銘傳逝世至今,他的遺骨為何歷經六次搬遷

六次搬遷原因:
1、1896年1月12日,劉銘傳在六安麻埠劉新圩去世,遺骨暫時安放在圩內,擬擇時安葬。1896年春,一場大水沖毀劉新圩,劉銘傳家人將棺材放在竹筏上運回肥西,葬於離劉銘傳故居劉老圩十幾里遠的金橋吳家院牆。

2、1958年「大躍進」時,平整土地,劉銘傳墓被挖開。在當時省政府的支持下,劉銘傳曾孫劉肅曾先生的夫人和親戚去劉銘傳墓地察看,發現劉銘傳隨葬品僅剩帥袍等少數物件。他們把遺骨撿出,包以帥袍殘片,帶回合肥火化,珍藏家中。

3、1964年,劉銘傳的後人劉朝望的夫人周宗文由上海來合肥時,受劉肅曾先生的委託,將劉銘傳骨灰盒連同後人劉朝望的骨灰送往蘇州天平山靈岩寺保管。

4、1966年秋,蘇州天平山靈岩寺住持通知將存放的骨灰盒取回。周宗文委託娘家侄兒周國保將劉銘傳及劉朝望骨灰帶回老家長豐縣三十頭村,趁天黑埋入村後墳地,堆成兩個相連的小墳包。周國保及家人從來不敢透露這是劉銘傳的墳墓,恐遭人盜掘。周國保去世後,由其老伴和子女負責看護祭掃。

5、2000年12月,因鄉村土地統一規劃需要遷墳,劉銘傳遺骨運回了合肥劉氏家中掩藏;
馬騏老先生說,2000年12月13日是劉銘傳骨灰發掘的日子,他作為合肥市地方誌專家,和合肥市文物考古專家程如峰先生,應邀作為見證人和記錄人。當時,二十多位劉銘傳後人齊聚發掘現場。劉銘傳骨灰盒出土時已嚴重腐爛,一碰就破,不過,骨灰保存基本完好。此後,劉銘傳骨灰暫時放在其後人家中輪流保管。

6、2011年4月12日魂歸故里
劉學亞介紹道:「4月12日上午7:36,劉家家族後輩數百人將在小東門小花園集中,從那兒護送我們的先祖、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從小東門順著長江路慢行到大西門,我們護送到大西門的時候再沿著合六路奔向先祖的故鄉。」

❼ 要寫一篇關於某地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對策研究的論文,但是完全沒有頭緒,不知道從何下手,求大神幫忙

可以先去網路文庫看看,如果嫌資料不多的話還可以去萬方這類網站看看。如果對於論文的要求比較高,免費的論文無法滿足需求,只能找網上那些付費的論文了,或者去圖書館找資料。
一般的論文,分為分析的目的和意義、目前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也可以加一個實例來加以分析。

❽ 請分析當前我國各大旅遊區的旅遊發展優劣勢及其對策

景區內的樓堂館所及生活設施也隨之巨增。而且、旅遊資源的粗放開發和盲目利用 許多地區的政府有關部門在開發旅遊資源時

❾ 淺談旅遊業發展對策研究

(一)強化旅遊大管理意識
貴州要加快發展旅遊業就必須對旅遊業實施全面、全方位、權威性的管理,覆蓋全行業,對市場的多層次發揮作用,形成調控體系,實現由單一部門管理旅遊向相關部門共同管理旅遊的方式轉變。旅遊的綜合性 和依託性使行業跨度大、行業界線模糊,旅遊市場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門多,旅遊管理部門不可能包攬其它管理部門的職能,對旅遊市場的有效管理必然是一種聯合管理,應處理好旅遊管理部門與相關部門管理的關 系。相關部門必須把涉及到本部門旅遊方面的管理作 為自己份內的事來抓.職責到位.形成有效的旅遊管理體制 。
(二)塑造旅遊形象,加強宣傳促銷力度
盡管貴州在塑造旅遊形象的道路上走得很艱難,而且成效甚微。但筆者認為貴州還是必須堅持塑造出一個鮮明、易記的旅遊形象,因為形象樹立對於貴州旅遊持續發展的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發現幾乎所有旅遊業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在旅遊開發時都是追求一種將整體而非若干景點作為旅遊吸引力因素來推動市場,依靠形象吸引旅遊者前來旅遊。貴州過去塑造的旅遊形象、打出的宣傳口號變化太多、特色不明。如今貴州旅遊形象定位應站在全國這個角度,從旅遊者心理感應和市場需求的角度來考慮,貴州旅遊形象設計既要符合自己的資源特色和歷史文脈,又要對市場有吸引力。在對外進行旅遊宣傳時,應在建立一個總體旅遊形象的基礎上再針對客源市場的特徵予以區劃。如貴州的總體旅遊形象可定為「神奇貴州多彩風」,然後針對沿海地區推出「原生態自然風光、五彩民族風情」形象;www.bfblw.com/lw1.asp?ID=177對中原市場推出「綠色喀斯特王國、秀美山水之鄉」形象。諸如此類,讓貴州首先在世人心中留下一個深刻旅遊形象後,又在不同的客源市場擁有獨具特色、不可替代的旅遊吸引形象。
(三)突出旅遊文化內涵,打造特色旅遊精品
當前在文化與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新形勢下,旅遊經濟注入的文化內涵越多,開發出的旅遊產品檔次和附加值越高,競爭力就越強。貴州的旅遊文化本底是豐富的,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特色文化資源。但現在缺乏挖掘、整合及宣傳。貴州可在紅色文化、古鎮文化、夜朗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屯堡文化、酒文化等方面深度挖掘,讓貴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內涵緊緊纏繞在一起。在挖掘整合基礎上,要將貴州旅遊文化性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推廣出去。其中,舉辦文化節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文化節是結合地方特有人文資源與文化資產所舉辦的節慶活動,喚起民眾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更成為觀光客的主要吸引力,2005年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節所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貴州風」就是一個成功的示例,它為貴州旅遊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提升了貴州旅遊的文化和品位,但該節目在畫面精緻性、市場運作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要想打造貴州旅遊品牌,提高貴州旅遊經濟效益,僅憑一個黃果樹瀑布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我們貴州擁有一批在國內乃至國際上具有吸引力、競爭力的高品位旅遊產品。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