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生態文化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

生態文化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

發布時間: 2020-12-10 13:51:44

❶ 鄂西北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的目標和措施是什麼

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戰略決策,將投資1664億元,著力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激活鄂西地區生態、文化、民俗等資源優勢,破解交通、通訊、體制、機制等瓶頸障礙,使其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目的地,以推進鄂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湖北東西部相對均衡發展。這也是湖北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
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包括位於湖北西部的襄樊、荊州、宜昌、十堰、荊門、隨州、恩施、神農架等8個市州(區),其人口總量、版圖面積分別佔全省50%和70%,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最大的水電基地,也是湖北重要的農產品基地和製造業基地。 鄂西地區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鄂西地區擁有2個世界文化遺產、9個國家自然保護區、35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及3個國家級地質公園。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及旅遊景區等佔全省比例均在一半以上。具有生態、歷史文化、工程建設奇觀、地域民俗、區位等五大資源優勢:森林面積佔全省54%,神農架是全球中緯度地區唯一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森林;集中了楚文化、三國文化、巴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湖北5大文化體系中的4大文化;擁有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以土苗少數民族風情和武當山地區民間故事為代表的民俗文化;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入川陝湘渝的重要通道,與世界知名的湘西、西安、川西等風景名勝旅遊區道路相連。而另一方面,鄂西地區又聚老、少、山、窮、庫區為一體,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其貧困縣佔全省67%,貧困人口佔全省70%。 鄂西8個市州(區)能否克服各種困難,發揮比較優勢,實現快速發展,對湖北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成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十分重要,尤其是對當前湖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至關重要。 目前鄂西地區旅遊發展總體水平不高,資源優勢發揮有限。從省內來看,鄂西雖佔有全省60%以上的旅遊資源,但接待遊客總人數和旅遊總收入佔全省比重偏低,2007兩項指標分別佔全省43%和36%。 從全國來看,鄂西旅遊業與發達地區及周邊地區也有很大差距。以景區來比較,2007年,武當山接待遊客僅102萬人次,與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風景區的地位極不相稱,大大低於同類景區:峨眉山256.8萬人次、樂山大佛276.7萬人次、少林寺突破400萬人次;神農架接待遊客約90萬人次,而同為生態旅遊景區的四川九寨溝為252人次、湖南張家界各景點為1780人次;三峽大壩接待遊客125萬人次,而同為水利工程樞紐的都江堰為219.6萬人次。
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需要破解五大瓶頸因素:
一是交通瓶頸制約嚴重。鄂西的旅遊資源大多分布在「老、少、窮、庫」等山區,交通、通訊、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公共服務設體系不健全,導致旅遊目的地尚未真正形成,過境游、接待游、出差游等現象突出。 景區公路等級低。鄂西地區到核心景區的高等級公路少,不少景區景點之間是「斷頭路」「回頭路」,路況較差。武當山-神農架-宜昌之間距離不足400公里,由於道路等級較低,通達時間達8小時以上,導致景區分立、市場分割,三地旅遊資源難以集成規模效應。據對神農架、武當山兩地遊客行程調查統計,80%遊客因交通不夠快捷,游完一個景區就原路返回。 連接省外的快捷通道不暢。如宜昌、恩施與重慶、張家界和湘西等地區之間缺少快速通道對接,鄰省國際級風景區的客源因交通障礙難以流入鄂西。鄂西地區雖有機場,但缺乏起降大型客機的條件,不僅無直飛國際航班,飛國內各省會城市、旅遊城市的航班也少,區域外遊客進出難仍比較嚴重,一些高端遊客望而卻步。
二是配套設施建設滯後。鄂西地區大部分是山區,一直以來各地對旅遊的財政投入非常有限,許多景區的通訊、市政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落後,食、住、娛、行、購、游的配套水平較低。眾多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更是落後,可進入性很差。
三是資源開發水平不高。鄂西旅遊資源豐富,但旅遊業規模不大,吸引遊客較少,而且遊客的消費度低。去年鄂西80%的遊客是「一日游」,遊客平均消費500元,消費額僅達全國平均水平的70%。 旅遊資源整合不夠,存在行業分割、地方分割問題,缺乏統一規劃和有效合作,各自為政、分散經營,旅遊市場無序競爭嚴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現惡性競爭;各地仍習慣於孤立地發展旅遊,旅遊業與其他產業缺乏有效銜接,大旅遊產業體系尚未建立;資源深度開發不夠,還停留在簡單的觀光旅遊和淺層次休閑度假功能上,對文化內涵和地域文化價值的挖掘與創新不夠,有特色的旅遊產品少,附加值低。如武當山道教文化旅遊缺乏深度開發和包裝,遊客尚停留在看山、看廟的觀光游層面,無法滿足遊客體驗道教文化的深層次需求,仍未形成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品牌和產品。對旅遊資源的保護也不夠。如,清江闖灘曾是國內品質最高的水上漂流項目,恩施過去有很多瀑布、峽谷和溶洞景觀,都因為開發水電站而不復存在。
四是市場運作能力較低。一方面,缺乏高水平的市場化包裝和營銷。各地在對外宣傳和旅遊策劃上往往各自為政、手段落後,旅遊知名度較低。多年來,鄂西旅遊業依舊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等客上門」的粗放型經營階段。另一方面,缺乏規模大、實力強的旅遊業市場主體。目前湖北大型旅遊企業不多,省內尚無一家本土上市旅遊企業。由於旅遊開發項目普遍投入小、運作能力低,一些景區因自身無力開發,又找不到有實力的開發企業,只好允許小業主、小商人低水平開發,或出讓土地給某些部門、單位建招待所。
五是存在體制、機制性障礙。一些景點、景區管理體制不順。旅遊部門和文化、環保、建設、林業、國土等許多部門職能存在交叉,同一個景點多頭管理;跨區域景區往往因行政障礙影響資源整合、協同發展。如,大洪山地跨荊門、隨州三個縣市區,旅遊發展規劃由誰牽頭至今難以確定。同屬神農架林區的不同景點,由於條塊分割的景點管理體制,分屬於不同部門各自發展,協調管理難度非常大。 投入、經營機制也不夠靈活。大部分地區在旅遊開發投入機制上仍是政府主導型模式,市場化、產業化、組織化程度不高,吸引社會資本能力不強,投入能力不足。有的景點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產權不清,不利於市場化運作;有的景區思想不夠解放,缺乏資源整合、市場合作理念,開發經營方式單一,直接影響旅遊產業的發展活力。
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湖北省委、省政府近期已明確發展目標:要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創新體制機制,力爭用五至十年的時間,改變鄂西地區的現狀,使其成為集生態觀光、民俗體驗、康體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圈、生態文明圈、科學發展圈,並以此促進這一區域乃至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9年,湖北省在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開工建設十堰至宜昌鐵路工程、神農架機場、武當山旅遊擴復建工程、清江畫廊整體開發項目、神農架生態保護與利用景觀建設工程等12個重點工程,總投資1222億元[1]。

❷ 對一個地方進行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的問卷調查可以提什麼問題

你可以去人人調查網找找類似問卷調查,我有看到過,而且還能免費在上面發問卷調查,很方便

❸ 論文:文化旅遊與生態旅遊興起的原因的探討

濱V旅遊網一直在關注環保

❹ 分析羅嶺鄉發展特色生態文化旅遊業的有利區位條件

3C羅嶺鄉發展特色生態文化,旅遊業的有利,條件有很多。

❺ 觀光農業生態園規劃中存在哪些的問題

1 缺乏科學的規劃設計和經營管理
觀光農業生態園建園主要目標是進行生態示範,進一步拓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的功能。但一些生態園的設計並沒有結合其建園主要目標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充分發掘現代生態園豐富的資源內涵,因而造成園內功能分區不明確、旅遊路線設計不合理、產品結構單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資源。另外,以旅遊度假為主題的觀光農業生態園受本身規劃設計影響,客源渠道比較單一,很難吸引到較遠城市的外地遊客。再者,園區提倡採用自然生態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園內管理人員文化素質低,生態知識貧乏,致使服務質量較差,管理比較混亂。
2 旅遊形象定位模糊,觀光性不強
生態園開發既以觀光農業為核心,就需要整體定位和科學思考,需要加大旅遊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使農業和旅遊開發齊頭並進、相輔相成。現在一些觀光農業生態園中只是憑籍溫暖的氣候及特色風情,大建別墅和娛樂場所,開發大規模度假村而偏離生態農業旅遊主題。如一些觀光農業生態園中農業生產和布局單一,沒有突出兼具多種功能的「生態農業旅遊」特色和「綠色產業」優勢,導致觀光性不強;在開發旅遊產品時只盲目追求「大而全」,沒有「培植精品」的觀念,缺乏拳頭產品和特色產品。所以整個生態園形象不明顯,品牌不突出,沒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最終導致旅遊項目單調,缺乏吸引力,難以深度開發。因此,在制定規劃和投入資金時應突出主題、把握方向,避免偏離「農業旅遊」的主題,失去現代生態農業觀光園的特色和優勢。
3 生態示範作用不強
觀光農業生態園是採用生態園模式進行園內農業的布局和生產,以生態農業作為農業觀光的基礎,體現「整體、循環、協調、再生」原則和「生態文化」內涵。有些生態園開發只以觀光農業為幌子,單純追求營利,沒有採用生態農業的模式來設計和生產,生產的無公害產品也是以高投入換來高產出,沒有完全遵循有機農業的生產模式。這種缺乏文化內涵的生態園經濟,其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將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難起到相應的生態農業示範作用,同時也不具備通過有機農業來進行綠色食品生產的能力,很難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三者的統一。

❻ 對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生態文化旅遊協同發展有何具體思路和建議

你好,

對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生態文化旅遊協同發展有何具體思路和建議如下:
1、《規劃》是指導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和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規劃期為2014-2020年。
2、《規劃》涉及水利工程、生態建設、產業發展、城鄉統籌、基礎支撐和民生改善等各類綜合和單體項目超過600個。
3、
《規劃》提出了5大戰略定位:
建設全國大湖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突出長江流域和湖泊生態特色,加快構建綠色生態產業與和諧人水新關系,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為全國大湖地區綜合保護、治理和開發探索道路;
保障糧食安全的現代農業基地,率先建成中部地區現代農業示範基地;
「兩型」引領的「四化」同步發展示範區,為全國「兩型」建設和大湖地區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同步發展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
水陸聯運的現代物流集散區,簡稱覆蓋全區域、聯接中西部、對接長三角、面向海內外的現代物流集散區;
全國血吸蟲病綜合防治區,打造血吸蟲病感染零風險區。

❼ 旅遊業發展對地方經濟有何促進作用對生態化境和傳統文化有何不良影響

促進作用:
1.景點的門票收入;
2.賓館收入;
3.餐飲收入
4.交通收入
5.購物收入
不良影響:
1.遊人的到來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包括自然,文物,衛生,生活方式。
2.商業的沖擊影響傳統的習俗,是習俗商業化,如麗江;生活方式活習慣商業化;語言普通話化;

自己拓展吧,300字不難

❽ 什麼是生態文化旅遊

「生態旅遊」這一術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