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中國旅遊業發展數據

中國旅遊業發展數據

發布時間: 2020-12-10 13:39:02

1. 權威數據:我國旅遊產業對GDP的綜合貢獻有多少

國家信息中心旅遊規劃研究中心課題組按照旅遊衛星賬戶方法,以國家統計局、國家旅遊版局正式公布的各年權度統計公報、相關年度旅遊抽樣調查、統計年鑒數據為基礎,測算了我國旅遊產業對GDP直接和綜合貢獻。
(1)2013、2014兩年旅遊產業對GDP直接貢獻都超過7%,旅遊產業對GDP綜合貢獻都超過10%。(2)旅遊產業間接帶動增加值超過15000億元,對GDP增長拉動點數在1%左右,對GDP增長率貢獻超過10%。在間接帶動各產業中,對第三產業的帶動作用最大,其次是二產、一產。(3)交通運輸、住宿、旅遊購物、餐飲等四個行業對旅遊業增加值貢獻近90%。
國家旅遊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共有41.2億人次國內或出境游,相當於全國人口一年旅遊近3次。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C)把它放到GDP裡面一比較,中國旅遊產業對GDP綜合貢獻達到了10.1%,超過了教育、銀行、汽車產業。

2. 我國旅遊業發展現狀分析

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所謂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當今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的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但是相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模仿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市場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和兆絕享受型極少;國內旅遊熱門地區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旅遊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4A級以上景區。自助旅遊增多,團隊出遊減族碼姿少;度假村的區域『生特徵已經比較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東北等區域的度假村經營都各顯特色。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重慶等經濟發達地區度假村數量明顯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這說明我國旅遊房地產度假村細分市場的區域格

3.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19》中提到了國內旅遊發展的哪五個特點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19中渠道國內旅遊發展與前景和規劃

4. 2018年國內旅遊將達多少億人次

7月6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組織專家團隊編寫並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清晰直觀地展現了2017年國內旅遊發展的總體情況、市場特徵、產業特徵、旅遊客流空間特徵、節假日市場特徵,並就2018年發展趨勢提出建議。據預測,2018年國內旅遊人數將達到55.01億人次, 同比增長10%; 國內旅遊收入達5.07萬億元, 同比增長11%。

其中,國內旅遊市場方面,休閑度假的比重提升是現實的市場主導特徵。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出遊以觀光游覽為目的者佔32.9%,以休閑度假為目的者佔25.0%。2017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22.1%和30.1%。2010年,我國農村居民出遊以觀光游覽為目的者佔12.2%,以休閑度假為目的者佔6.0%。2017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21.8%和20.7%。據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城鎮居民旅遊消費約佔到全國的80%,其人均旅遊花費約1115.2元,主要集中在交通、餐飲、住宿及購物四個方面。某種程度上,城鎮居民的出遊特徵引領了中國居民的整體特徵。綜合判斷,觀光游覽的比重下降已經成為國民旅遊市場的中長期趨勢,休閑度假的比重提升則是現實的市場主導特徵。

5. 求《2015年中國旅遊業統計公報》或者2015年中國旅遊業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數據

旅遊抄業的年度統計公報出來較晚,襲一般在下半年,下面的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全年國內遊客4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5%,國內旅遊收入34195億元,增長13.1%。入境遊客13382萬人次,增長4.1%。其中,外國人2599萬人次,下降1.4%;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10783萬人次,增長5.6%。在入境遊客中,過夜遊客5689萬人次,增長2.3%。國際旅遊收入1137億美元,增長7.8%。國內居民出境12786萬人次,增長9.7%。其中因私出境12172萬人次,增長10.6%;赴港澳台出境8588萬人次,增長4.4%。

6. 誰知道我國近年來旅遊業發展數據

2007年中國旅遊業統計公報http://www.cnta.gov.cn/html/2008-9/2008-9-10-11-35-98624.html

國家旅遊局綜合旅遊統計http://www.cnta.gov.cn/html/zh/index.html

基本上我國旅遊業發展情況的內數據都能在上面找到,如果還有容需要,可以在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年鑒上查http://www.stats.gov.cn/tjsj/

7. 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區域格局是什麼

區域旅遊業的發展水平與國民經濟的發達程度有較強的正相關性,不管版是國內旅遊還是入境旅權游,我國旅遊業的區域格局呈明顯的東、中、西部梯度推移態勢。就旅遊經濟規模和效益來說,東部沿海特別是珠三角的廣東省,長三角的浙江省、江蘇省,環渤海的山東省明顯高於其他省份,年旅遊總收入均超過100億元,是我國旅遊經濟效益最好的地區。這些省區經濟較發達,區位條件較好,旅遊交通與賓館飯店等設施完善,因而在我國旅遊業中居主導與核心地位,是我國的旅遊大省。中部的北京、河南和四川、湖南、湖北也是我國國內旅遊收入較多的城市和省份,其效益與規模在全國居中間水平和過渡地位。旅遊經濟效益較低的省份大多分布在我國的西部地區,這些省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旅遊業配套條件較差,因而旅遊產業規模較小。但西部地區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旅遊產業發展空間較大。

8. 找近幾年影響中國旅遊收入因素的數據

旅遊業是對安全因素極其敏感的產業,尤其在發生美國「9·11」和印尼巴厘島等一系列恐怖事件後,安全問題成為制約國際旅遊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1、有利因素 (1)宏觀經濟持續增長、國民收入不斷提高、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向居民傾斜以及由此帶動的旅遊消費升級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和發展契機。 《中共中央關於制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011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將個人所得稅的免徵額提高到3,500元/月,隨著這些政策、法規的落實,我國居民的可支收入將穩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將是我國「十二五」期間的重要發展任務,政府支出中用於改善民生和社會事業的比重將進一步增加,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這也將有利於居民消費預期的形成,促進旅遊消費需求的增長。我國人口基數大,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旅遊消費傾向增加,再加上不同收入層次的居民旅遊消費的升級,我國旅遊業將迎來巨大的市場和發展契機。 (2)基礎設施的改善使得旅遊活動愈加便捷和舒適,交通等配套支撐體系不斷完善,為旅遊業提供更加穩固的發展基礎。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基礎設施尤其是公共設施不斷改善,旅遊目的地的易達性不斷提高,旅遊活動更加便捷。鐵路方面,根據《中國鐵路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建立省會城市與大中城市間的快速客運通道以及四個城際快速客運系統,形成「四縱四橫」的高速鐵路基本框架,高鐵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航空方面,根據《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至2020年全國民用機場總數將達244個,航線也會大大增加;公路方面,根據《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我國高速公路網採用放射線與縱橫網格相結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大通道,總規模達到8.5萬公里,全部建成後將連接全國所有的省會級城市、城鎮人口超過50萬的大城市以及城鎮人口超過20萬的中等城市,覆蓋全國10多億人口;實現東部地區平均30分鍾上高速,中部地區平均1小時上高速,西部地區平均2小時上高速,從而大大提高全社會的機動性,為人們旅遊、休閑提供快速通道。 「十二五」期間,高速交通體系的初步建成大大拓展了遊客出行距離和產業發展空間,加上水上交通、城市內部交通的發展,以及酒店數量的增加與服務的改善,使我國旅遊業發展的配套支撐體系不斷完善,各種發展大眾旅遊的條件正在成熟,發展基礎逐步穩固。 (3)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為我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旅遊業是對安全因素極其敏感的產業,尤其在發生美國「9·11」和印尼巴厘島等一系列恐怖事件後,安全問題成為制約國際旅遊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與不少國家和地區政局動盪、社會動亂、恐怖主義活動頻發不同,我國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為旅遊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4)國家政策支持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重要機遇。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以及各省市區根據該意見精神出台的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為我國旅遊業發展營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從宏觀上說,「十二五」時期我國將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和「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將積極發展旅遊業作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同時將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收入分配調整。這一系列政策將推動我國旅遊業的加快發展。 (5)以信息化為代表的科技進步以及現代商業模式的創新,將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 隨著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的發展,用現代化的新技術、新裝備改造和提升旅遊業,正在成為新時期旅遊業發展的新趨勢。在這一進程中,科學技術不僅創造出大量新的旅遊業態和新的旅遊需求,引導新的旅遊消費,還將極大地推動服務方式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今後一段時期,信息技術將會更加廣泛地運用到旅遊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正在推行的「三網融合」,將促進不同網路之間的信息兼容,實現網路資源的共享,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傳統的旅遊消費方式、旅遊經營方式和旅遊管理方式,將推動旅遊業向現代服務業的運行模式發展,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

9. 中國旅遊業發展現狀

國內的旅遊業變態的很多的,我覺得不妨從商業化這方面入手,旅社安排的商業色彩太濃,導致旅遊變態了。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