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古鎮旅遊產品
⑴ 准備去成都旅遊,想知道平樂古鎮怎麼去安仁鎮,再去黃龍溪呢~需要詳細的大巴車或者公交車路線~謝謝啦
樓主你好
你可以抄把你的問題說的更加襲詳細一些么。我才能給出你最優質的回答啊啊
樓主有的時候去陌生的城市或不熟系的地方不知道駕車路線,又不知道准確的公交線路,有的時候真的是兩眼發蒙啊,後來我的一個同事他也是總出差就給我下載了一款騰訊地圖。只能要是輸入你要去的地方就能規劃好,駕車路線,公交線路,步行路線。解決了我的苦惱。樓主我的回答希望能讓你找到你想要找到的回答,望你的採納
⑵ 成都大邑縣安仁古鎮旁邊是不是要開發新旅遊項目
大邑縣安仁古鎮目前沒有新的旅遊項目開發,目前華僑城正在進行前期相關建設准備工作。
⑶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有什麼旅遊景區
就是個安仁古鎮啊,大邑還有一個劉氏庄園,花水灣溫泉和西嶺雪山
⑷ 去成都旅遊怎麼樣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成都的變化日新月異,很多高樓大廈比北京的都有氣派。不過我感覺成都味兒越來越少了。
去成都,最重要的體驗是小吃。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出名的旅遊攻略上的名店名小吃什麼的,大都可以忽略不計。比如錦里,都是外地遊客去,本地人都不去,感覺就像北京的王府井小吃街,體驗很差。
去成都吃小吃,一定要找老成都人給你介紹。我曾經對成都非常失望的時候,有個成都朋友帶我去了好幾個地方吃小吃,我又恢復了對成都的渴望,因為當地人知道哪裡的東西好吃,夫妻肺片她帶我去菜市場上買的,火鍋是在李雪那裡吃的(一定要點微辣,微辣就已經很辣了),還有幾個地方想不起來了。不過有一個地方我印象特別深刻,就是大邑縣安仁古鎮的游血旺,實在是太好吃了!!!!!我太愛那些菜了。還有些路邊涼粉,也都超級好吃。
成都旅行應該抽一天時間去安仁古鎮看看,除了好吃的以外,那裡還有中國最大的博物館聚落「建川博物館」,由民間人士樊建川建立的。裡面有幾十個博物館,不僅有共產黨的,也有國民黨抗戰的博物館,這個挺不容易的。此外還有戰俘博物館、三寸金蓮博物館、毛主席像章博物館等等,有很多民間故事藏在裡面,非常值得去看。博物館規模很大,賠錢也很厲害,大家也應該去支持一下。另外汶川地震的豬堅強也在這兒呢,每天下午3點多鍾會在外面溜達,現在胖的都沒樣了。。
還有一個地方特別難忘,就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實在是太神奇了,各種造型好像是外星人的造型。在幾千年前就能有這種復雜的青銅工藝,讓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議。我覺得這里是必去的景點之一。
此外雅安、望魚古鎮、上里古鎮可以安排兩日游,我在上里古鎮睡的那個晚上,感覺睡的特別足,環境很好。另外閬中現在商業化比較大,去的人也比較多,所以看個人情況吧,不過地方還是很不錯的。
成都市裡,我個人是不太喜歡去什麼寬窄巷子的,去一些老茶館、菜市場轉轉感覺挺有意思的,還是有很多藏在民間的小吃。以前跟朋友去的國土賓館的餐廳,東西也是好吃極了。
圖片部分:
在成都的早餐,好吃的就這么多
安仁古鎮的游血旺,我的最愛,至今難忘
游血旺的美食,泡飯吃無與倫比
建川博物館的戰俘博物館,進去看一看還是挺壓抑的。。
地震中的豬堅強,現在都胖死了
神奇的三星堆,特別推薦。。
⑸ 我要寫一篇關於成都古鎮的考察報告,可否推薦一篇 主要去了安仁古鎮、平樂古鎮、街子古鎮
平樂古鎮旅遊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一、平樂鎮基本概況
平樂鎮位於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崍市西南18公里處,距國道318線9公里,東接臨邛、成都,西連雅安、康藏,與水口、油榨、孔明、臨濟、道佐、火井等鎮鄉毗鄰,轄6個社區和21個行政村、189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3.2萬人(其中集鎮區1.30萬人)。幅員面積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鎮區面積1.28平方公里)。平樂鎮是國務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國重點鎮 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鎮之一,也是成都市30個重點鎮之一。
平樂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所轄邛崍市西南部,是邛崍市轄最大的建制鎮,素有 「一平、二固、三夾關」之美譽。平樂古鎮歷史悠久,古稱「平落」,其歷史可追溯至上古時代,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史前蜀王開明樂時期,平落這塊四面環山的平坦綠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興農桑而起聚落,平落因此而得名。北宋開寶三年,火井縣治設在平落達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後屬邛州直隸州,民國29年建置平落鄉,新中國成立後沿用此名。1950年鎮、鄉分置,1983年4月撤鄉建鎮,稱平落鎮,實行鎮管村體制,1993年3月更名為平樂鎮,2004年9月,邛崍市實施區劃調整,撤消緊鄰平樂的下壩鄉建制,將原下壩鄉行政區域並入平樂鎮,統稱平樂鎮。
二、平樂鎮的歷史機遇
平樂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但由於長期以來的這里交通條件閉塞,缺乏與外界足夠的交流與發展,千年古鎮一直以一個沉睡者的姿態被掩映在青山綠水中。鎮區僅有兩三條明清時期延續下來的古街道,這里逢集是附近鄉鎮村民購置農資、買賣農產品的場所,平時則清閑得像個小村寨;農村地區則是泥濘的村道、土木結構的農房和一望無際的農田。人們辛苦一年只能勉強過上溫飽生活,而生活在廣大山區的人們長期在溫飽線上掙扎。
改革開放以來,國道318的修建讓這個曾經的偏遠小鎮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鎮區與縣城邛崍的兩條公路相繼實現了路面硬化,同時鎮區也在逐漸擴張、發展,特別是迎賓路的修建讓這個古老的集鎮增添了別具城市風格的建築元素,鎮上的居民第一次有了生活在城裡的感覺。隨著一輪又一輪的街區建設的完成,整個鎮區逐漸形成依託沿河舊街區背河道放射形擴張的格局。
整個平樂鎮的發展黃金轉折點還得從古鎮建設開始。自2004年以來,平樂鎮堅持實施 「旅遊立鎮」的發展戰略,以旅遊開發帶動產業結構調整,以政府引導撬動民間資金,就地盤活資源要素,就地集聚人才資本,就地實現群眾增收,就地轉變農民身份,創造了兼顧古鎮保護、建設、開發的「平樂速度」,有效推進了「三個集中」,促進了平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發展旅遊業給向來依靠傳統農業和重污染企業的小鎮帶來的不僅是面貌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每年遊客潮水般涌來,猶如給沉睡中的小鎮注入了一支強心劑。一輪蓋過一輪的改造建設、街道規劃,帶來了可謂翻天覆地的變化。
諸如農貿市場、濱河公園、污水處理廠以及伴隨旅遊業而生的大型停車場、遊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發展古鎮建設最直接的受益人群當屬鎮上居民,古鎮良好的發展契機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商機,促進了商業資源的利用、人員的成功創業和就業,原本僻靜的場鎮迅速成為了人氣旺盛、充滿商機的寶地。
在農村,首先是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實現了危舊房的改造,實現了水泥路面、有線電話的「村村通」,接踵而來的又是建立聚居點,實行集中安置;農業生產方面也由過去的繳稅到免稅,再到現在的國家發種糧補貼。廣大農村地區的人民從生活條件的提高和生產環境的優化方面切實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給自己帶來的改變。
發展古鎮建設令當地經濟的發展實現了長足的飛躍,平樂鎮四年以來旅遊人數及收入統計:
2004年旅遊人數為8.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50萬元;
2005年旅遊人數為68.6萬人次,創旅遊收入5500萬元;
2006年旅遊人數132萬人次,旅遊收入為1億元;
2007年旅遊人數17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6億元。
2008年截止7月份旅遊人數11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73億元。
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的同時也離不開艱辛的付出,其中最直觀的便是巨大的經濟投入。近年來的旅遊項目資金投入:
2004年旅遊開發總投入2000萬元;
2005年旅遊開發總投入3000萬元;
2006年旅遊開發總投入6000萬元;
2007年旅遊開發總投入8000萬元;
2008年截止7月分份旅遊開發總投入5000萬元。
三、旅遊推動平樂鎮經濟快速發展
通過連續幾年的投資,完成了旅遊環線繞場公路、茶馬大道、河濱生態走廊、生態攔水壩、客運站、生態停車場、安置小區一期工程、日產5000噸自來水廠、日處理1500噸污水處理廠、黃金堰綜合整治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啟動了安樂堰綜合整治工程、安置小區二期、蘆溝繞場線延伸線、邛名高速等項目。三年累計新增道路8公里,完善雨污管網3800多米,常住人口增加0.37萬人,城鎮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城鎮輻射聚集能力明顯提升,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
2004年2月,平樂鎮被國家六部委列為全國重點鎮,2005年被國家環保總局列為全國環境優美鎮,2005年被建設部、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被評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成都市旅遊「十佳」景區及成都市(九個)旅遊文明鎮之一。2007年成功申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平樂鎮花楸村被列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始於宋代、被乾隆皇帝欽點的花楸貢茶也是名聲在外。2008年又申報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並已通過驗收程序。
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通過政策引導,培育和發展旅遊產業。該鎮先後投入1600萬元完成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景區的創建工作,修復完善古鎮2萬多平方米古民居、古戲台、興樂橋等,建成天工應物風情園、引水入鎮一期、生態攔水壩、平落堂、遊人接待中心、「水上人家」農家樂休閑帶等旅遊項目。建成客棧200多家,餐館、茶莊120餘家。發揮旅遊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鞏固提高酒業、電纜、農產品加工業,突出抓好竹編、旅遊產品、制茶、食品加工業發展。三年來,培育規模以上企業3家,新增個體工商戶360餘家,二、三產業創業人數達1.3萬餘人。竹麻號子、瓷胎工藝竹編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孔明燈成功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特色活動方面,應對節假日調整的新特點,積極調整思路,舉辦特色鮮明的主題活動聚斂人氣,舉辦了首屆「平樂清明河燈會」系列活動,同時舉辦和承辦了水中啤酒節、麻辣情人節、國際南絲路旅遊文化節等系列活動。
同時,旅遊業廣闊的市場也給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帶來了長足的機遇。而且,隨著旅遊業發展的不斷成熟,本土農業和手工業也將迅速發展成為旅遊業的配套產業。
對接 「五龍出海」農業發展,結合平樂鎮鄉村旅遊的發展,探索「六化合一」現代農業模式,建成西南最大的集養殖、觀光、休閑為一體的黑天鵝繁育基地;建成集品茗、觀光、體驗為一體制1500畝新花茶主義園區。
先後組建東山村生豬養殖合作社、馬流村集中養殖示範區、花楸茶業合作社、花楸村鄉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蘆溝竹海聯營協會等5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完成馬流村土地整理項目,整理土地7000餘畝,新增耕地1537畝,實現土地規模流轉2000餘畝。
四、平樂未來的旅遊新篇章
震驚中外的汶川5.12特大地震,令古鎮的旅遊業短期內受到影響,但因古鎮區房屋多為土木結構或全木結構構造,明清時期保存至今的川西古民居經受住了突如其來的嚴峻考驗,並在災後利用傳統節慶活動,在短短的100餘天內,迅速恢復了旅遊業,並創造了平樂古鎮旅遊新的高潮。
在堅持「南方絲綢之路民俗風情第一古鎮」的形象定位,以旅遊總體規劃為先導,以民俗文化、山鄉休閑和生態旅遊為特色的旅遊立鎮戰略引導下,平樂古鎮抓搶成都市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歷史機遇,將通過項目建設、旅遊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的突破,打響文化旅遊品牌,構建一個產業發達、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新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