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遊資源的什麼所在
① 淺談挖掘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
內容摘要: 拉薩歷史文化底蘊濃厚,民族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而有特色,要高起點進行規劃,明確長遠發展目標;深化體制改革,整合文化旅遊資源。通過文化與旅遊資源的有效整合,既凸現資源優勢,也形成文化業和旅遊業互動共進的良性循環,應整合各種資源,開辟科學合理的旅遊路線。
西部大開發十年來,拉薩市旅遊業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9年,拉薩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20萬人次,實現收入32.8億元,旅遊業總收入佔全市GDP比重超過20%。
近年來,拉薩市又開始著力打造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眾所周知,拉薩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但是生態環境脆弱。要讓民族文化繼續發揚光大,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必須保護好生態環境,使經濟、效益、生態平衡發展,旅遊也要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文化旅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拉薩擁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生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拉薩旅遊開發必須注重高原生態環境的保護。要堅持規劃先行、實現科學開發,堅持保護為先,堅持精品路線,堅持科技創新和生態文明建設。從旅遊從業人員培訓、市場宣傳促銷、旅遊服務等多渠道多層面加強旅遊環保宣傳教育,做好道路沿線和重點旅遊景區(點)的垃圾污染清理整治工作。在景區景點周圍禁止採石、采礦、挖沙、開荒、狩獵和採伐林木等破壞景觀的行為。遵循旅遊環境承載力規律,加強旅遊資源的保護。著力推進生態旅遊和綠色旅遊,積極推廣生態旅遊產品,如徒步旅遊、鄉村生態旅遊,使遊客在旅遊過程中親身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
一個地區的旅遊吸引力主要來自其旅遊資源的特色,而這種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拉薩歷史文化底蘊濃厚,民族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而有特色,要高起點進行規劃,明確長遠發展目標;深化體制改革,整合文化旅遊資源。
拉薩的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但是這些資源尚未得到合理的開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就要向產業領域拓展,把文化優勢放到旅遊市場加以發揮,把廣闊的旅遊市場作為發展文化事業和產業的平台。旅遊業要將文化、文藝隊伍作為發展、繁榮旅遊產業的有生力量,充分發揮專業、民間文藝人才和開發商的作用,把文化推向旅遊市場,挖掘獨特的文化資源,活躍旅遊市場。通過文化與旅遊資源的有效整合,既凸現資源優勢,也形成文化業和旅遊業互動共進的良性循環,應整合各種資源,開辟科學合理的旅遊路線。
② 旅遊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文化的概念是什麼
旅遊文化資源:廣義上講,記錄人類生存、發展、變化的載體的總合。
旅遊資源文化: 由各種社會環境,社會生活,歷史,文化,民族風情和物質生產構成的人文景觀,
③ 寫出十種你知道的作為旅遊吸引物的旅遊資源,他們分別屬於哪種文化旅遊資源如
協助是說你知道的作業可寫旅遊的旅遊資源,他們屬於哪種文化旅遊的資源,你就北京,上海,大連,張家界,他們說一個月生活。
④ 中國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有哪些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五千年文明的積淀,成就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
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1.北京: 故宮 長城 明十三陵等
2.陝西西安:秦始皇兵馬俑 大雁塔
3.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
4.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5.陝西敦煌:莫高窟
6.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7.江蘇南京:中山陵
8.山東泰安:泰山
9.山東曲阜:孔廟
10.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⑤ 佛教旅遊文化資源是什麼
第一,文來化性:
1、佛教自的流傳代表著文化的交流融合,體現著佛教在中國環境下的中國特色。
2、佛教的歷史演變、佛法的演繹傳播,都與文化的進步有關系,佛教在歷史上有多樣的發展狀況,在建築、美術、文學藝術等都有體現,從中可以看到思想、藝術等多方面的發展脈絡,是民族文化的集成。
所以,加強佛教旅遊,代表著對文化的保護和尊重,以及更好地傳承。
第二,歷史性:
1、佛教大傳播歷史與中國的歷史有緊密的聯系,從佛教歷史、寺廟沿革歷史中可以佐證和參考社會歷史的變革。
2、佛教的文化也是歷史的產物,園林建築、美學藝術等等都是文化發展史的一部分。
所以做好佛教的理由和保護,可以對認識中國社會歷史的變遷、文化歷史的傳承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古來名山僧佔多,寺廟的存在多與優美的景觀和豐富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相聯系。
綜述,佛教文化的地理位置、寺廟建築、歷史沿革、佛教文化的各種表現形式,都構成了旅遊文化資源的一部分。
⑥ 民族文化旅遊的資源有哪些
對少數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思考
〔摘 要〕 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正面臨著來自外來文化的沖擊,以至造成少數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價值降低等一系列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注重對少數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在保護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在開發的基礎上強化保護,以推動少數民族文化旅遊和諧持續發展。
〔關鍵詞〕 少數民族文化;旅遊資源;少數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保護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ourism, the minority culture is facing the impact of foreign culture. This impact will devalue the culture resources of minorities and lead to a series of negative influence. Therefore, Chin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minority culture, to develop the culture reasonably at the foundation of protection and to protect the culture at the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 ,thus, to push the minority culture tourism into the development with harmony and continuance.
Key words: minority culture;tour resources;the tour resources of the minority culture; development;protection
【全文見引用地址】
⑦ 平遙的文化旅遊資源是什麼
最著名的就是平遙古城,其他還有
平遙縣衙博物館
平遙日升昌-中國票號博物館
平遙文廟學宮博物館
⑧ 我國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特點
我國的旅遊資源,可分為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部分。前二者
相沿悠久,後者剛剛興起,但前景十分廣闊。自然風光是天然的,是永恆的;歷
史文化是社會發展的產物,能夠幫助外國人了解中國,幫助中國人了解自身的傳
統,但有局限性,表現在上層的帝王將相和下層的宗教信仰,很難代表中華民族
文化傳統的全貌;就各個分布地域來說,這些歷史遺跡只在中國版圖上占著有限
的一塊地盤,且分布很不均勻。民俗文化卻在層次和地域上占著絕對優勢。它首
先是民族集體創造與集體傳承,其內容豐富,門類齊全,從衣食住行的物質文化
到再生產、交易的經濟文化,以及人生儀禮和民間藝術的精神文化。若進行比較,
歷史文化(例如陵寢、宮殿、寺廟)是過去的文化,民俗文化卻是活的文化,既
是傳統,又活在民間。例如,春節的社火及其他民間節日活動,無論上層、下層
人民,無論中國、外國都能接受,可以代表民族文化的重要傳統。
任何一種文化現象之所以能夠存在,主要是它的功能決定的。傳統的民俗文
化有許多事象正在喪失它們在現代社會存在的功能,但能通過游游業的開發,使
它們以另一種嶄新的方式保存起來,滿足現代人對傳統的認識和審美的需要,豐
富現代人的文化生活。
⑨ 如何開發利用旅遊業中的文化旅遊資源
這事先得靠政府的大力宣傳,讓政府在所有旅遊者心目中樹立起旅遊地的文化形象。然後才專是旅遊目的地,屬目的地要展現出特色——屬於當地獨有的特色。還要百花齊放,各不相同,繽紛的旅遊目的地特色文化又恰好體現出當地的旅遊文化。最後就是導游和旅行社,酒店的事了。要讓旅遊者體味出特色,就要全程為他們服務,讓他們時時刻刻處於文化的包圍之中,就算離開了這里還能感受到文化和服務帶來的魅力!這樣的組合拳打出去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