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旅遊業發展現狀
Ⅰ 烏鎮旅遊規劃
D1 烏鎮分共東柵、西柵、南柵和北柵。目前開放的是東柵和西柵景區。東柵開放較早,景區較小,餐飲購物較為繁華,消費便宜。西柵為2007年新開發景區,面積大,河道長,集中著一批高檔的住宿、娛樂會所,甚至在古宅深巷中還隱藏著時尚的酒吧和SPA會所,西柵的夜景猶為迷人,劉若英代言的就是烏鎮的西柵景區。 第一天抵達烏鎮,從遊客停車場進入,先從東柵景區游起。一路游覽東柵的市景繁榮景象,品嘗小吃和烏鎮有名的羊肉面。東柵保留了眾多民間傳統藝術,如花鼓戲、船拳、高竿船鄧,在景區內分時段上演,是西柵所沒有的。在東柵用過晚餐後,18點後進入西柵景區,游覽西柵夜景。自由自在的徜徉在泛著淡淡光暈的大街小巷中。老街小巷上除了幾盞古色路燈外,照亮古老的雕花窗、門樓、風火牆的全是環保節能的LED光源,點映著毫不刺目的寂寞。 一路游到西柵深處,在那裡的民宿里住下過夜。西柵烏鎮民宿為沿著整條西柵大街的一座座兩層樓老房,每一座的地理位置、房型都不同。民宿根據床型不同,價格不同,1.5的大床房價為780元左右,含雙早。早餐都集中在16號民宿使用。民宿總台在3號民宿邊上(周末住民宿需提前1-2周預定,容易客滿)。D2睡到自然醒,清靜的西柵里空氣清新。用過早餐後開始慢慢游覽白天的西柵美景。午餐可以挑家中意的民宿,點個紅燒羊肉和土雞煲,非常美味。西柵里還隱蔽著許多高級的西餐廳、咖啡館、SPA,如五間堂鹽浴、金蓮酒吧、景行枯咖啡廳等。一路逛到西柵口,結束休閑得二日度假。烏鎮是四鄉輻輳的名鎮,餐飲業十分發達。鎮內大小飯店遍布,菜館以經營本幫菜的「首肉」、「荷葉粉蒸肉」著稱的百年老店九江樓、三山館,以山羊大面聞名的錢長榮菜館;應家橋堍的三珍齋醬鴨店也是聞名遐邇。烏鎮最有名的地方特色菜是紅燒羊肉,酥酥的,甜中帶辣,特別是冬至後的羊肉味道最為鮮美。烏鎮白水魚也是當地特色菜。 一般的家常菜還有烏鎮醬雞、霉菜扣肉、小龍蝦、小螺絲、以及各類時鮮蔬菜。有名的小吃有臭豆腐乾、定勝糕、荷葉粉蒸肉、小餛飩等。在西柵的通安客棧和錦堂會所里都有高檔餐飲服務,各具特色。在西柵的各所民宿內,房東均可單獨經營餐飲,且都燒得一手好菜,但桌頭不多,每家只有1到3桌。菜譜和價格都是大致統一的,土雞煲35元,紅燒羊肉48元。挑家靠水臨閣的民宿,坐下來品嘗下房東的拿手菜,也是很愜意實惠的。在幾個作坊、醬園邊上,都開有小吃店,賣炸臭豆腐(5元/份)等小吃,配料多得眼花撩撩,風味獨特。在東柵小吃店更普遍,羊肉面隨處可見,10元一份,紅燒羊肉也只要35元,還有蠶花糕、桂花糕等特色糕點,但環境不如西柵清幽干凈。
Ⅱ 烏鎮成為特色旅遊聖地的原因是
烏鎮成為特色旅遊聖地的原因:
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烏鎮是江南四大名鎮之一,是個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的古鎮,其有著原汁原味的水鄉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很多的遊客來游覽。
古鎮景色優美,是典型江南水鄉特徵,完整地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
地理位置優越。烏鎮位於東經120°54′,北緯30°64′。地處浙江省嘉興市(地級市)桐鄉市(縣級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南潯區,北接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為二省(浙江,江蘇)三市(嘉興,湖州,蘇州)交界之處。
烏鎮地處浙江省桐鄉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為二省三市交界之處。烏鎮原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解放後,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全鎮轄13個社區居委會和18個行政村。
烏鎮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是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烏鎮是典型的江南地區漢族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
2014年11月19日始,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
風景名勝
烏鎮具典型江南水鄉特徵,完整地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陳運和詩《烏鎮剪影》贊「一個現代文明影響不大的世界 一張古老色彩依然濃重的史頁」。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築因素,體現了中國古典民居「以和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古鎮的空間魅力。
總體格局,河網在烏鎮內和主幹道重合,連橋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這個水網體系連接京杭運河、太湖和烏鎮的池塘、水井,理想地解決了農作、飲用、排水、觀賞、運輸等水問題。在烏鎮的布局中,由於歷史上曾地跨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烏程、歸安、崇德、桐鄉、秀水、吳江、震澤),加之吳越文化的積累、沉澱,觀念上明顯受中國傳統儒文化和運河商業文化的影響,多軸線明確、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
小橋流水,橋是江南水鄉古鎮不可或缺的。現30多座其中西柵有通濟橋、仁濟橋,中市及東柵有應家橋、太平橋、仁壽橋、永安橋、逢源雙橋;南柵有福興橋和浮瀾橋;北柵有梯雲橋和利濟橋。這些橋最早建於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於明清,有些橋還題有橋聯。
東柵
東柵區,2001年,烏鎮保護開發東柵工程東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一期景區面積約0.46平方公里,保護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是中國著名的古鎮旅遊勝地。景區遊程達2公里,由東柵老街、觀前街、河邊水閣、廊棚組成,工程全部完工後,東柵景區佔地面積約為0.9平方公里,設有十多個景點。
西柵
景區西柵,西柵位於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並有公路直通江蘇、蘇州和桐鄉市區,交通十分便利,與東柵以旅遊觀光為主題不同,西柵打造的是商務旅遊、休閑度假為主。西柵景區佔地3.4平方公里,縱橫交叉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橋72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25萬平方米,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度達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里余。景區北部區域則是五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濕地。
江南百床館
江南百床館,江南百床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館,坐落在烏鎮東大街210號,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內收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館內第一展廳陳列的有: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等,採用木架構造形式,強調傢具形體的線條形象;第二展廳的有清·拔步千工床等床,用料為黃楊木,長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後共有三疊,此床歷時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餘,故有其名。[4]
江浙分府
江浙分府,江浙分府明代稱浙直分署,是烏鎮歷史上特有的一個政府機關。職掌巡鹽捕盜,兼理地方詞訟,俗稱二府衙門。自明朝嘉靖間設立,至民國初撤銷,幾經革復,數易其址,歷時三百七十餘年。
江南民俗館
江南民俗館,展示了晚清至民國時期烏鎮民間有關壽慶禮儀、婚育習俗和歲時節令等民俗。蠟像塑出婚喪嫁娶的話劇。衣俗廳以實物、蠟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餘年前江南民間穿著習俗。節俗廳通過一年不同節氣中烏鎮人不同的生活習俗,比如春節拜年、元宵走橋、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龍大會、天貺曬蟲、中元河燈、中秋賞月、重陽登高、冬至祭祖等,展示江南水鄉。婚俗廳以喜堂拜堂為中心,通過新人、媒婆、父母等人物以及花轎、嫁妝等實物展示婚慶的熱鬧場景。壽俗廳以老人祝壽為主題,通過廳堂的吉慶實景和字畫、壽幛、壽桃、壽面等特有的做壽物品。
江南木雕陳列館
江南木雕陳列館,這里原是東柵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廳,以其木雕精美而聞名。的正室偏屋內更陳列了豐富的中國古代木雕精品器件。木雕館里的木雕取材豐富,有「八仙過海」、「郭子儀祝壽」等民間傳說,有「打漁」、「鬥蟋蟀」、「敲鑼打鼓」等生活場景,也有「龍鳳呈祥」、「松鼠吃葡萄」、「梅蘭竹菊」等傳統圖樣,刻畫出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風情。
余榴梁錢幣館
余榴梁錢幣館,余榴梁,土生土長的烏鎮人,錢幣收藏大家,著有《中國花錢》、《中國鑒賞與收藏》、《錢幣》、《錢幣漫談》、《錢幣學鋼要》、《世界流通鑄幣》等十多部學術專著。他苦心集藏四十年,擁有世界上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歷代錢幣近26000餘種,其中有金屬流通貨幣、紙幣、花錢等,材質有金、銀、銅、鐵、錫、鋁、鉛、銻、陶、鎳、紙、竹、骨、琉璃、塑料等15種,上起夏商,下至現代。
文昌閣
文昌閣,立志書院門前河埠上有一幢樓閣,名文昌閣。書院與閣之間,僅隔一條不寬的觀前街。舊時讀書人到文昌閣,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來。小船就泊在閣下的河埠邊,讀書人上樓,下人就在過道兩旁的長凳上坐著等候。
宏源泰染坊
中國的藍印花布世界聞名,烏鎮則是藍印花布的原產地之一。宏源泰染坊始創於宋元年間,原址在南柵,清光緒遷址於此,系藍印花布製作基地,也是藍印花布製品集散中心。在宏源泰染坊,可以看到傳統工序的全過程演示,也可以在前面的店鋪中帶一些藍印花布的成品回家。 對門還有一家藍印花布原料作坊,有幾個老媽媽在軋棉籽、紡紗線、織棉布。[5]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茅盾故居是嘉興市迄今唯一的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烏鎮市河東側的觀前街17號,四開間兩進,層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約450平方米。故居分東西兩個單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兩次購買。故居包括卧室、書房、餐廳等建築,其傢具與布置仍是茅盾當初居住時的樣子。
古戲台
古戲台,修真觀戲台是道觀的附屬建築,建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與修真觀一樣屢遭毀損,但1919年的那次修繕後,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戲台佔地204平方米,北隔觀前街與修真觀相對,南臨東市河,東倚興華橋。戲台為歇山式屋頂。台為兩層,底層用磚石圍砌,進出有邊門和前門。邊門通河埠,底層後部有小梯通樓台,亦可通過翻板門從河埠下到船里。樓台分前後兩部分,後部是化妝室;前部是戲台,正對廣場。
匯源當鋪
在應家橋和南花橋之間,五開間的門面,樓上樓下,1.8米高的櫃台。據《烏青鎮志》記載,烏鎮典當行最多時達13家,到了1931年,只有匯源當1家還支撐。當鋪四周有高牆圍護,靠外牆腳均用一人頭高的條石築就,使盜賊無法翻牆、掘洞,更有高出屋頂的更樓有人日夜瞭望。大門用不易著火的厚實的銀杏木製成,外包鐵皮,內有堅實的門閂、落地閂。進門有關帝堂,以示忠義為本,兼有驅除邪惡的企求。頭埭為店廳,是收兌典物的交易場所,除匯源當外都設有高櫃台、木柵欄。當典物者遞上衣物後,聽憑當里朝奉居高臨下吆喝開價,低人一頭。後埭是庫房,為了防火,埭與埭的舍房各不相連,庭院中放了不少挑滿水的七石缸,稱之為「太平缸」。匯源當是徐東號第九世孫徐煥藻(茗香)於道光年間創辦的。
昭明書院
昭明書院得名於曾在烏鎮築館讀書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書院坐北朝南,半迴廊二層硬山式古建築群。主樓為圖書館,收藏有文化、社會科學、藝術、休閑旅遊等方面的圖書和雜志可供閱覽,並設有電子閱覽室、講堂、書畫、教室等。中為校文台,為著述編校之處。前方庭園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參天,濃蔭匝地。
烏鎮大戲院
烏鎮大戲院里經常有傳統演出,演出的曲目除了評彈、大書外,還有烏鎮地方說唱---三跳。三跳是長期流行於烏鎮一帶農村的以說唱古今通俗小說為主體的敘事性曲藝形式,藝人演出時所用道具為三段毛竹板,俗稱「三跳板」,故名其曲藝為「三跳」。
Ⅲ 關於烏鎮旅遊有幾個問題
關於攻略:
1、東柵,如果你一定要逃票,我看到東柵這里真的有很多的漏洞,實際上網上的許多攻略都談到了這個問題,但我覺得,你既然來到了烏鎮,那就不妨買個聯票,好好的去品味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
2、西柵,許多人說游西柵要晚上住下來,感受夢里水鄉的寧靜,但我覺得白天游或許更能觀賞水鄉的水墨世界,更能在寧靜中體驗畫中游的感覺。
3、一些特產實際上在外面的超市有賣,還便宜一點。
4、在烏鎮的飲食普遍貴一些,不管是景區內還是景區外,不過為了感受,要捨得花錢。
5、如果你有時間,坐著黃包車游游沒開發的古鎮也是不錯的選擇。
Ⅳ 【地理】 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召開對烏鎮旅遊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1提升烏鎮知名度
2永久舉辦地創建品牌旅遊效應
3促進烏鎮旅遊服務保障
4保護環境
內容有點省略,可以自己組織下語言
地理有什麼問題可以找我,我高考地理92
Ⅳ 求關於烏鎮旅遊資源介紹的現成PPT
http://wenku..com/view/b62272d6195f312b3169a53a.html
這個來是要付積分的5分
你可自以上網路文庫找一下O(∩_∩)O哈!
有很多滴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你如何看待烏鎮旅遊的發展
說實話我感覺烏鎮沒啥好玩的,烏鎮那些老房子和我小時候記憶里的老家老街上的房子差不多,7,80年代還留存很多那種建築風格,到了今天倒是越來越少了,感覺還是周庄和宏村這種小村落要精緻一點,烏鎮如果要發展旅遊應該要開發一些有自己特色的東西來吸引遊客。
Ⅶ 烏鎮主要屬於哪種類型的旅遊資源品味高低烏鎮的開發現狀和保護情況
屬於人文旅遊資來源。屬於自八大旅遊資源中的遺址遺跡類。大眾品味,中檔。目前烏鎮有較為完善的開發和利用,宣傳力度也不錯,在全國有較高的知名度。對於景點的保護,基本做到不過度開發,保護其原有形態,不過由於旅遊人數過多而造成對遺跡的破壞時肯定有的,這也是旅遊業發展所不得不觸及到得問題。
Ⅷ 影響烏鎮旅遊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又是純理論的啊,這種你自己做個問卷調查可能會更好哦,也會更有說服力~
個人感覺烏鎮門票貴了一點,150記得好像,因為原住民都遷出去了,人氣不夠旺,淡季更明顯。裡面的消費比起其他水鄉也偏高。還有就是水鄉太多啦簡直是,我現在都不想去了。
Ⅸ 淺析古鎮旅遊發展現狀 以烏鎮為例怎麼寫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近幾年來,古鎮旅遊受到越來越多旅遊者的喜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現代化的景觀、景物隨處可見,中國各地各具特色的傳統景觀卻十分罕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鎮以其獨特的建築風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深厚的人文內涵以及特有的古樸環境氛圍受到了人們的青睞,成為旅遊市場中的一支新生力量,那些保存較完整、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古鎮吸引著大批的旅遊者前去觀賞。近幾年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安徽幾處民居宅院、雲南麗江古城以及未被列入世界遺產的江蘇周庄等地在旅遊黃金周期間,遊人如織,其數量直追山水風光景區的客源。由此可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古鎮旅遊,其市場前景不可低估。
Ⅹ 烏鎮旅遊介紹
烏鎮附近旅遊景點非常多,西塘古鎮就不錯,還有酒文化博物館 種福堂等有特色專的地方,我屬建議你去用一個一號查詢的微信服務號去查,非常方便,裡面可以查詢到每個城市的一些風俗,風味等,,我現在出去玩都用這個查當地的一些美食,然後每個美食都吃到,絕對不能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