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廣州旅遊業火爆嗎

廣州旅遊業火爆嗎

發布時間: 2020-12-09 20:02:54

① 廣州將打造世界旅遊名城是怎麼回事

房車、遊艇、低空飛行、世界級主題公園……未來廣州將越來越好玩!近日,廣州市府辦公廳印發了《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市旅遊接待總人次達2.5億人次,旅遊產業規模、綜合效益達到世界先進旅遊城市水平,廣州將成為世界旅遊名城和重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集散地。

南沙口岸郵輪入境或可15天內免簽

《意見》提出,依託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國際航運樞紐優勢,深化與香港、澳門、佛山、惠州等周邊城市的旅遊合作,積極推進穗港澳遊艇自由行,推動旅遊資源整合,塑造整體形象,聯合開發不同類型的「一程多站」旅遊產品,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此外,根據市場需求適時增開國際航線與班次,鼓勵和支持南航打造「廣州之路」品牌,構築便捷的國際交通樞紐。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支持,將廣州「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延長到144小時,爭取實施外國旅遊團經南沙口岸乘坐郵輪入境15天內免簽政策,積極申報中國(廣州南沙)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落實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在重要口岸新增進境免稅店。同時,完善外幣兌換、跨國支付、快遞物流、通訊通郵等服務。

② 廣州現在旅遊行業好做嗎

北京、上海和廣州一直是中國城市旅遊的紅色三角,加上今年的廣州亞運會,廣州註定掀起新一個亞運旅遊熱。
在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把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確立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旅遊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被譽為「朝陽產業」。《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圍繞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大力發展旅遊、文化、體育和休閑娛樂等面向民生的服務業。 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推進,中國旅遊業面臨重大發展機遇: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必將對旅遊需求增長發揮基礎性的支撐作用;城鄉居民收入將穩定增長,到2020年人均GDP將達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這將進入世界旅遊界公認的旅遊業爆發性增長階段;國家擴大內需的經濟發展方略和加快推動服務業的發展,將為旅遊業進一步發展創造新的機遇;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將為我國旅遊業在國際市場和世界舞台更好地發揮作用,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中國政通人和,社會安定,將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隨著對現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將形成巨大的國內旅遊消費市場。盡管當前面臨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但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機遇沒有發生逆轉,我國旅遊業發展仍屬於上升期。基於以上分析,中國旅遊業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並呈現一系列鮮明的特徵。

③ 廣州市旅遊業發展思路做法和成功經驗

都是旅遊業發展思路,做法和經驗,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以誠為本?以信為本才能贏得顧客

④ 廣州與深圳旅遊業那邊發展比較好

當然是深圳可以去香港方便

⑤ 廣州統計年鑒中旅遊業總收入下的住宿和飲食業的收入總和要遠大於地區生產總值中住宿、餐飲業的值,為什麼

根本居國內生產總值演算法,要減去成本

⑥ 廣州舉辦亞運會對廣東旅遊業的影響

2010年亞運會主辦城市最終歸屬中國廣州,其蘊涵的意義和影響是深遠的、多方面的。有效地促進了入境旅遊的發展;迅速提升了舉辦國、舉辦地的旅遊品牌形象與核心競爭力;巨大地拉動旅遊業的外匯收入;更好地改善與提高旅遊業的軟、硬體水平;旅遊產業政策得到了更合理的調整。也給廣州、廣東帶來許多機遇與挑戰,但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因此,需要採取許多相應的對策,從實現體育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一)有效地促進了入境旅遊的發展。資料顯示,亞運會期間,入境的遊客持續巨量猛增,而每一屆亞運會比上一屆,在旅遊與亞運的結合上,都會越做越好,創造出越來越成功的模式。亞運會與旅遊完美的結合,已成為超大型「人文旅遊品牌」的楷模,其對國際遊客的吸引力逐步為世人所關注,其地位無可替代。

(二)迅速提升了舉辦國、舉辦地的旅遊品牌形象與核心競爭力。在亞運會舉辦的准備期間及舉辦中,舉辦國、舉辦地成為全世界注目的焦點,將會產生巨大的聚焦效應,而成為舉辦國、舉辦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最佳傳播載體,價值難以估量,影響深遠。由此可見,2010年亞運會將會對廣州、廣東、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產生了巨大影響。

(三)巨大地拉動旅遊業的外匯收入。亞運會舉辦期間,入境遊客無論在交通、住宿、餐飲、通訊、觀看比賽、娛樂消費,還是紀念品、吉祥物等旅遊商品購物的消費都會大幅度增加,從整體上將會推動舉辦地、舉辦國旅遊業外匯收入的增長。因此,旅遊業將成為舉辦地、舉辦國的重要外匯收入行業。
(四)更好地改善與提高旅遊業的軟、硬體水平。舉辦亞運會將會給舉辦地帶來巨大的投資規模效應,更好地改善舉辦地旅遊基礎配套設施硬體的建設,極大地提升舉辦地旅遊服務質量與素質,營造舉辦地一流旅遊環境,增強舉辦地旅遊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舉辦地旅遊業的進一步成熟和可持續發發展。

(五)旅遊產業政策得到了更合理的調整。亞運會的舉辦帶來最大的受益將會是國家給舉辦地提供更為科學與合理的產業政策,而旅遊業無疑將是最大的受惠者,旅遊產業政策的拉動,將會更好地促進舉辦地的旅遊業更上一層樓,同時也會更關注旅遊法治及環境保護。
更好地帶動廣東旅遊文化名城的發展。深圳、東莞、中山、珠海、佛山、江門、肇慶、韶關、清遠等作為廣州市近鄰,與廣州共同組成了廣東主打旅遊產品,在海外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廣州、深圳作為國際都市,東莞的商務旅遊,丹霞山作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所在地,肇慶星湖為中心的千里旅遊走廊等對海外國際遊客也具有較強吸引力。亞運會期間把國際遊客吸引廣東各地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品味千年歷史文化,帶動廣東旅遊文化名城的發展是共同需要研究的課題。

更好地改善廣東入境旅遊市場的客源結構。亞運將會完善入境旅遊旅遊市場的薄弱環節,為推動廣東、廣州的入境旅遊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機遇。尤其是,亞運會將讓亞州、世界了解廣州、廣東,讓廣州、廣東走向世界。

⑦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廣州旅遊業發展如日中天,帶動了相關行業的興


D

⑧ 廣州旅遊業的現狀與發展

上中國期刊網上找

⑨ 旅遊業人士請進:廣州深圳珠海的旅遊團餐廳

這個問你同行啊
這里沒人告訴你的
問問你的前輩
他們知道

⑩ 急求。。廣州的旅遊業的發展史。。。最好有一定的數據。。。我要寫論文啊。。麻煩大家幫幫忙。。。

李玉鶯於1978年至1989年歷任國家旅遊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國旅遊協會秘書長、副會長兼秘書長,親身經歷和參與了建立旅遊管理機構,引進外資建造旅遊飯店等旅遊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最近,筆者專訪了這位歷史的親歷者,請她回憶了中國旅遊業的風雨歷程——

30年前,北京僅有7家涉外飯店,用來接待外賓的床位實際上不到1000張

中國旅遊業的真正起步應該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當時小平同志非常重視旅遊業,他指出:「旅遊事業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
」1978年的中央8號文件提出,各部門的外語幹部可以借給旅遊部門,也可以調到旅遊部門,在這期間我就調到了旅遊局。當年我國向世界旅遊者打開了大門,海外來華人數猛增,造成旅遊住房嚴重不足,北京、上海、桂林等重點旅遊城市經常「住房告急」,以北京最為緊張。幾乎每天都有遊客抵京後無住處,不得不先參觀游覽,後進房休息,有的則改變行程,連夜用飛機、汽車運送到南京、天津等地,沒送走的就在飯店大廳過夜。我就曾陪同美國旅遊團在北京飯店大廳沙發椅子上坐了一夜。當時國家旅遊局設在東長安街6號,有幾次海外遊客就找到了旅遊局,要求安排住處。那時北京僅有北京飯店、民族飯店、前門飯店等7家涉外飯店、5200張床位,而實際用於接待旅遊外賓的床位不到1000張。有一個時期,國務院有四位副總理管外賓住房。為根本解決旅遊住房問題,中央決定利用僑資、外資興建旅遊飯店,引進資金、設備和管理技術。國務院專門成立了以谷牧、陳慕華、廖承志為首的利用僑資、外資建設旅遊飯店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籌辦。同時加大挖潛改造力度,增加旅遊用房,以應急需。當時小平同志還親自作出決定,把北戴河中央領導人休假的住房都拿出來,還有過去各地給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和國賓用的高級賓館也都拿出來給外賓使用。盡管如此,北京、上海的住宿問題仍然緊張。那時80%的旅遊外賓都要到北京,因為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北京就等於沒有來過中國。

籌建北京建國飯店之初,搞不到砂石料,我們說要去找鄧小平才給解決

改革開放初期,發展旅遊是很困難的,需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舉個例子,我曾負責引進外資籌建北京建國飯店,建國飯店那塊地皮要組織拆遷,拆遷時需要砂石料。那個時候砂石料是有指標的,我到物資總局去要。物資總局局長說:「你們年初怎麼沒報計劃,現在怎麼能有呢?」我說:「年初怎麼能報?確定引進外資建飯店是今年小平同志才決定的,這個項目是6月份經黨中央、國務院16位領導同志審批的,年初還不知道要引進外資呢。」我說反正情況就是這樣,不行的話我們就得向小平同志匯報。他聽說我們要向小平同志匯報,就說他們再研究研究解決辦法,後來就解決了。那個時候發展旅遊,需要協調的關系和工作很多。所以,為了統一領導全國的旅遊事業,1978年3月5日中央批准成立了旅遊工作領導小組,耿飈是組長,陳慕華、廖承志是副組長,由計委、經委、中聯部、外交部、中調部、民航、鐵道、輕工、商業、外貿、財政、公安、交通和人民銀行等部門一共17個負責人組成。但是,這個領導小組工作時間不長。

1979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開了20天,李先念副總理曾到中南海聽取情況匯報

1979年的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從9月1日開到9月20日,這么長時間的會議,就是為了傳達學習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有關發展旅遊的指示,研究具體落實措施以及如何挖潛改造現有住房,以解決北京「卡脖子」的問題。9月16日,李先念等所有的副總理在中南海聽取了全國旅遊工作會議情況匯報,並對改革旅遊體制等若乾重要問題做出決定。那時各地來開會的領導人和旅遊局長大多是參加過革命戰爭的,大家都說要拿出革命戰爭年代的精神來辦旅遊,決心非常大。會後形成了一個文件,即《關於大力發展旅遊事業若干問題的報告》。1979年11月29日,國務院批准了這個報告,並轉發全國貫徹。

1981年 4月1日,國務院重新組建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是陳慕華,副組長是吳慶彤和韓克華,韓克華當時是國家旅遊局局長,吳慶彤是國務院副秘書長,主管旅遊工作,成員是那些和旅遊業密切相關的部門,如國家計委、民航、鐵道、交通、國務院僑辦、商業部、國家文物局等。旅遊領導小組是一個議事的非常設機構。當時在國務院,像領導小組這種非常設機構一共有14個,1982年機構改革的時候國務院把14個非常設機構全部撤銷。旅遊工作領導小組也隨之被撤銷,業務工作就由國家旅遊局來承擔。因為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跨地區跨行業的、國際性和關聯性很強的一個行業,單獨一個部門是不行的,它必須得有這么一個協調機構,因此1985年的時候又成立旅遊協調小組,1988年5月,旅遊協調小組被撤銷,後又成立了國家旅遊事業委員會。國家旅遊局現有全國假日部際協調小組、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協調小組,分別負責節假日和紅色旅遊相關工作的協調。

1986年全國「七五」計劃把旅遊業列入在內,是旅遊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1986年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批准了全國的「七五」計劃,旅遊業列入第三十七章,提出:要大力發展旅遊業,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加強旅遊城市和旅遊區的建設,加快培養旅遊人才和擴大旅遊商品的生產銷售等。這是旅遊業第一次在國家計劃中出現,應該說是旅遊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標志著我國的旅遊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旅遊業列入國民經濟計劃充分調動了人們發展旅遊的積極性。1987年全國入境旅遊總人數是2690.2萬,比1985年增加50.8%;1987年的旅遊外匯收入是18.6億,比1985年增長 48.9%;1987年旅遊外匯比1986年凈增了3億美元,相當於1978年全年的總和還多。從此旅遊業開始了持續快速發展。

數字說話: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入境旅遊接待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7年,我國入境旅遊人數達13187.33萬人次,其中外國人2610.97萬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達419.19億美元。到2007年末,全國共有星級飯店13583家,客房157萬余間,床位共297萬張,已能滿足海內外遊客的各個層次的需求。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