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旅遊業數據統計
1. 請問吉林省冰雪旅遊產業總體旅遊規劃這個案子也是巔峰智業做的么
是的,名為《吉林省冰雪旅遊產業總體旅遊規劃》 項目名稱: 《吉林省冰雪旅遊產業總體規劃》 委託客戶: 吉林省旅遊局 項目背景: 吉林作為國內冰雪資源大省,擁有豐富的冰雪資源和有利的區位條件,但是其冰雪旅遊市場及產品開發卻一直落後於鄰省——黑龍江省,與成為冰雪旅遊強省的目標仍有相當距離。面對目前國內冰雪旅遊市場快速發展的機遇和國內多個冰雪資源大省激烈的競爭與挑戰,吉林省旅遊部門充分意識到開發冰雪旅遊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故期望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積極把握國內冰雪旅遊新興市場快速發展的機遇,激活省內冰雪資源的潛力,推進冰雪旅遊及其相關產業的大力發展。 北京達沃斯巔峰旅遊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在參與項目前期競標並中標的前提下,有幸承擔了《吉林省冰雪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的任務。冰雪旅遊作為一種新興旅遊形式在國內興起,黑龍江、河北等地先後進行了滑雪旅遊產業的專項規劃,為各自區域內的冰雪旅遊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國內其他地區如新疆、內蒙等地也都依託自身豐富的冰雪資源開始面向國內重點的客源市場開發特色冰雪旅遊產品。 項目期限: 本規劃為冰雪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為使本規劃與相關規劃對接,確定規劃期限為2010~2020年。 規劃意義: 國內首個冰雪旅遊產業規劃,第三例相關冰雪旅遊的專項規劃 另外兩例規劃分別是《黑龍江省滑雪產業發展規劃》,2003年由世界旅遊組織及黑龍江人民政府共同編制完成;《河北省張承地區滑雪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09年由河北省旅遊局與北京達沃斯巔峰旅遊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共同編制完成。 規劃將推動吉林由冰雪資源大省發展成為冰雪旅遊強省。 目前國內能稱為「冰雪旅遊強省」的只有黑龍江省。吉林省作為冰雪旅遊資源大省,一直以來由於對自身冰雪旅遊產業的培育發展不足,使得冰雪資源大省沒有發展成為冰雪旅遊強省,本次規劃將通過有效的產業規劃手段,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整合相關產業,培育發展冰雪旅遊產業,從而將吉林發展成為冰雪旅遊強省。 冰雪旅遊產業將成為吉林省區域經濟發展中新的經濟支柱產業 冰雪旅遊產業將在吉林省旅遊產業中佔有重要位置,必須發揮其支柱性的作用。本次規劃產業規劃多角度整合資源,培育冰雪旅遊產業,將吉林省最具特色的冰雪旅遊產業發展起來,從而可以更好的促進吉林旅遊產業整體的發展,冰雪旅遊產業也將成為吉林省區域經濟發展中心的經濟支柱產業。 核心命題: 從「冰雪資源大省」——到「冰雪產業強省」 從規劃手段上來看:吉林作為重要的冰雪資源大省,應充分利用東北雄厚的工業基礎以及我國世界工廠的優勢,加大對上游雪場設備、滑雪板、服裝等的研發和製造,加大對下游交通、食宿等的開發,這要求吉林冰雪旅遊產業發展要多頭並進,突破以單純滑雪場為核心的冰雪旅遊規劃。 從規劃階段上看: 面對國內眾多冰雪資源大省的激烈競爭,吉林省冰雪旅遊產業規劃應分階段實現在國內的冰雪旅遊強省地位,在科學的產業規劃的指導下突破傳統的旅遊產業規劃理念,爭取將吉林冰雪旅遊品牌知名度從國內推向國外,成為中國冰雪旅遊發展最具代表性的區域。 從規劃重點上來看:吉林作為冰雪旅遊資源大省,其產業規劃的重點主要從冰雪基礎旅遊產業、冰雪文化產業、冰雪科研教育產業、冰雪體育產業、冰雪商貿產業五大重點關聯產業入手,制定產業培育規劃,落實到空間,指導空間項目策劃內容。 (完整內容請參閱 http://www.davost.com/Case/bingxuelvyou/2010/05/06/1448158431.html)
2. 哪些地方有冰雪旅遊
冰雪旅遊是以冰雪資源為依託的旅遊項目,也是森林旅遊發展的重要新業態。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帶動了冰雪運動和冰雪旅遊的蓬勃發展。發展冰雪旅遊,在推動我國北方地區特別是重點國有林區的森林旅遊發展中具有特殊意義,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徑之一。
3. 急求冰雪旅遊的准確定義最好附帶幾篇關於遼寧冰雪旅遊發展的論文
假日經濟與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摘 要] 以我國目前假日經濟為研究背景,闡述了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發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揭示了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發展現存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豐富我國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的理論研究,並為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 冰雪旅遊產業 假日經濟 體育產業
假日體育經濟主要是指由人民群眾在節假日中的體育消費行為而實現的商品價值總量。假日體育經濟是體育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好轉和改善,使人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用於健身娛樂、休閑旅遊消費的比重日益上升, 使越來越多的人們參與到冰雪體育活動中來,帶動了區域體育產業的發展,它的迅速發展勢必成為部分地區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冰雪體育是風行世界的廣大群眾都喜歡的活動,是一項集休閑、健身、娛樂和度假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運動項目。體育冰雪旅遊的開展,有助於增進國民的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增進國際間的交流,弘揚民族的傳統文化。
一、體育冰雪旅遊產業在假日經濟中的地位
在假日經濟發展潮流中,一個最大的特徵就是經濟活動中文化含量日益擴大,文化的作用滲透到商品經濟的各個領域,也滲透到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現代市場經濟的動力。冰雪旅遊文化資源的開發及其產業化,是一種極具開發價值的可持續發展的朝陽產業。因此,冰雪旅遊產業的發展,必將推動假日經濟的加速發展,而假日經濟的發展又必然促進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的復興。如今,從東北三省省會城市到西北的新疆,全國已有27個城市打出了「冰雪牌」,體育冰雪旅遊在國內正形成強勁的發展勢頭。發展體育冰雪旅遊,既能豐富和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增強國民體質,培養冰雪體育運動人才,又能帶動和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促使體育產業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拉動體育需求,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二、假日經濟中的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發展前景
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節假日的增多為冰雪體育旅遊產業的發展帶來新契機
首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民收入增加,為假日體育消費奠定了經濟基礎。為拉動經濟發展,政府提出鼓勵消費、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自1999年國務院根據居民的需求,增加法定假日之後,2007年11月再次調整法定節假日,為居民消費、休閑度假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從而奠定了假日經濟堅實的基礎。同時,人們利用假日閑暇時間開展諸如體育旅遊、娛樂等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來調節身心。人們渴望在輕松歡樂的文化氛圍中,使平時為了謀生而忙碌的人們疲勞倦困的身體得到逐步恢復,緊張壓抑精神得到解脫,身心得到自我調適,人類對健康的需求也為冰雪體育旅遊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2.假日經濟的發展為體育冰雪旅遊產業開發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隨著假日經濟的發展,物質消費所佔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小,而精神文化消費將會越來越大,消費者追求生活質量,渴望滿足享受型、發展型消費觀念日趨成熟化,並日益趨向理性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和體育價值的新取向.由於人們對體育健身、體育娛樂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體育消費支出的比例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也逐步增加。健康加快樂等於幸福的理念正在被國人所認同,花錢買健康己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時尚,也為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的開發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三、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缺乏相關的政策扶持和宏觀調控
對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遠遠不夠,缺少扶持冰雪體育產業發展的明確政策,尤其在用地、稅收和投資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夠。在宏觀調控方面,由於體育冰雪旅遊產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對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的管理還處於探索階段,有關調控機制還未形成,由此造成的產業項目重復投資現象嚴重,尤其在滑雪場建設上,眾多企業蜂擁而上,造成整個行業利潤下降,也引出了諸如無序競爭等間題。
2.產業內部發展不協調
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本體產業滯後、中介產業缺位。由於我國經濟體育管理體制的改革尚不到位,俱樂部制並沒有在冰雪體育項目中推開,致使冰雪體育競賽表演業的市場主體不明確,競賽電視轉播權收入和廣告收入都十分低,使得冰雪體育的巨大投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從而影響社會資本向冰雪體育本體產業的流動。相對於體育冰雪旅遊產業和冰雪健身娛樂業的發展,競賽表演業的發展速度十分遲緩,並與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發展脫節。此外,由於中介產業的缺位,一方面使冰雪體育本體產業的發展活力不夠,效益不高;另一方面也影響到了外圍產業規模的拓展和效能的升級。
四、假日經濟環境下體育冰雪旅遊產業化發展對策
1.轉變觀念,加強組織領導
體育冰雪旅遊產業資源的開發是假日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整時期社會資金尋求新投資領域的必然選擇,將會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為體育冰雪旅遊走產業化道路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發展途徑。在經濟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實現體育冰雪旅遊與假日經濟的互融、互動和互促。充分利用各地區資源,有重點的突出挖掘、培育具有地域、民族、傳統特色的體育冰雪旅遊產業。
2.形成完整的冰雪產業體系
首先要有一個高水平的規劃。在規劃中應對最優的冰雪資源結合配套設施,結合可藉助條件,組合成若干個在時間、空間上布局比較合理的冰雪旅遊區。政府扶植,多元化投人,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對冰雪產業實行聯合開發,盡快形成以冰雪旅遊為龍頭的冰雪產業完整體系,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開發,開發系列冰雪旅遊及配套產品,推動冰雪產業市場化、規模化,使冰雪旅遊真正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
3.培養一支合格的體育冰雪旅遊文化產業隊伍
體育冰雪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關鍵在人才,冰雪旅遊地區要致力於本地區冰雪體育資源的存量盤活,就要真正認識到體育冰雪旅遊經濟超常規增長必須依靠科學技術,把知識與人才作為第一生產力,必須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開拓精神的高層次的體育冰雪旅遊產業經營人才。應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文化修養高,即懂體育冰雪旅遊知識,又有經濟頭腦的專業管理隊伍,加強對冰雪體育旅遊市場的預測分析及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建設和完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創新體系,為假日經濟環境下民族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基礎。
4.發揮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優勢
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雙重性,構成了體育冰雪旅遊的厚重性與區域性,要開發北方地區冰雪旅遊資源優勢,要考慮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和自身的積累與投資能力,不能盲目攀比和模仿照搬。凸現體育冰雪旅遊產業在假日經濟發展中的潛在力量。形成規模效應,通過極化和擴散效應,加速要素的集中和重新配置,形成真正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冰雪體育旅遊產業和產業群。要以市場為導向,經濟效益為核心,產品為中心,資本為紐帶,進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聯合,組成聯合艦隊,不斷提高市場竟爭力,形成具有民特色和地域特色優勢突出的冰雪體育旅遊產業新格局。
5.實施體育冰雪旅遊升級戰略,做大做強冰雪旅遊
通過開發體育冰雪旅遊、冰雕雪塑、地域文化、北方民俗、特色餐飲組合性產品增強綜合競爭力,打造大型冰雪樂園。要指導具備建設條件的滑雪場、滑冰場,做好大型兒童滑雪、滑冰場項目建設。要積極與宣傳、廣電部門協調,力爭在衛星電視開通滑雪旅遊頻道,加大人們對冰雪旅遊的了解。要延伸冰雪旅遊產業鏈條,通過引資合作,發展雪具、滑雪服裝、索道、纜車、造雪機、壓雪機、雪地摩托等滑雪用品和裝備,逐步發展壯大體育冰雪旅遊配套產業。
因此,有關部門要提高體育冰雪旅遊對假日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到體育冰雪旅遊潛藏的巨大商機和社會效益,對體育旅遊資源的開發提供政策性的優惠和支持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大體育雪旅旅遊的宣傳力度。把體育冰雪旅遊作為無形產品可以拓寬居民的消費領域,引導人們改變傳統的消費結構,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教育、健康、審美等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楊萍等:我國假日體育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2)
[2]連桂紅:假日經濟與體育產業發展的互動[J].體育文化導刊,2002(4)
[3]劉 曉:我國假日經濟與促進體育消費關系之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11)
[4]陶玉晶:冰雪體育的產業化發展[J].冰雪運動, 2004(7)
[5]騰盤石:對我國冰雪體育發展戰略對策再思考[J].冰雪運動, 2001 (2)
遼寧冰雪旅遊相關資料:
http://www.ln.xinhuanet.com/zhuanti/bingxue/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4. 分析冰雪旅遊漸入尋常百姓家的原因
山西冰雪旅遊形成百家的人,沒看見過,你看看
5. 同質化是冰雪旅遊發展的主要瓶頸
據報道,近日相關負責人在冰雪旅遊研討會上指出,2022年,我國將舉辦的第24屆冬奧會,正在激發我國民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未來冰雪旅遊發展空間巨大,但是面臨著同質化的瓶頸。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那些擁有冰雪旅遊資源的目的地,發展冰雪旅遊要規劃先行,各地不能只等著政府來做投入,還需要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吸引更多開發商來打造冰雪旅遊,只有這樣才可以打破制約發展的瓶頸。
6. 冰雪旅遊越來越受到人們喜愛了嗎
在旅遊消費人群中,冰雪旅遊熱度增幅也較往年有了更大提升。螞蜂窩大數據顯示,近一個月內,「滑雪」關鍵詞熱度環比增長105%,新增的滑雪主題類游記環比增長154%,滑雪相關游記的瀏覽量環比增長80%,滑雪相關問答的瀏覽量環比增長103%。
冰雪旅遊正成為中國旅遊市場的重要支柱。中國旅遊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6-2017年冰雪季,我國冰雪旅遊市場規模達到1.7億人次,冰雪旅遊收入約合2700億元,中國已經成為冰雪旅遊的大國。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相當於2025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的五分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7. 冰雪旅遊中有多少人將參與冰雪運動
中國旅遊研究院在吉林省吉林市發布了《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17年)》,報告指出,隨著專冰雪旅遊政策效屬果顯現,冰雪旅遊正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新支柱,中國將在2022年超額完成「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
在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契機下,中國冰雪旅遊發展迎來了黃金發展機遇。2016—2017年冰雪季,中國冰雪旅遊市場規模達到1.7億人次,冰雪旅遊收入約合2700億元人民幣。
該報告預計,在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中國冰雪旅遊人數將達3.4億人次,收入達6700億元,冰雪旅遊將帶動旅遊及相關產業的產值達2.88萬億元。「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也將在2022年超額完成。中國旅遊研究院博士韓元軍表示,上述結論主要基於相關省份的冰雪旅遊規劃和產業實際,並分別以年均15%、20%的人數和收入復合增長率計算而得來。
8. 冰雪旅遊如何科學開發
冰雪共識——基於生態優先和以人為本的開發原則
為了推動「冷資源」變成「熱經濟」,冰天雪地早日變成金山銀山,2015年,由冰雪旅遊大省黑龍江倡議發起,吉林、遼寧、北京、河北、內蒙古、新疆等七大省級旅遊機構共同創立了中國冰雪旅遊推廣聯盟,並發布了《哈爾濱公約》。
對於中國冰雪旅遊的未來,可以用《哈爾濱公約》作為一種具有前瞻性的發展共識——冰雪是自然賜予人類的瑰寶,冰雪可以滋養萬物,可以強健體魄,可以豐富我們的審美,也可以賦予人類精神上的恬靜、愉悅和熱情。
通過尋找、開發、打造更多具有視覺沖擊力、多樣化的冰雪景觀,策劃、舉辦、創意更多有趣味的、豐富多彩的冰雪活動,不斷提升冰雪旅遊的管理水平和服務品質,我們將讓冰雪旅遊如雪蓮一般,綻放於中國旅遊產業的沃土,成為遊客歡迎、世界矚目的榮耀之花。
9. 東北冰雪旅遊已發展成為品牌了嗎
據報道,中國東北,在建設「世界級冰雪旅遊目的地」的指引下,沉睡千年的林海雪原,歡騰著,躁動著,在給數以千萬計的遊客帶來樂趣的同時,冰雪、冬捕等冷資源正在成為熱產業。
遼寧推出「嬉冰雪、泡溫泉」系列旅遊活動,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特色開展冰雪游。撫順市旅遊委副主任趙軍說,撫順依託自然資源優勢,充分開發冰雪產業,遊客可以體驗撫順特有的雪野、雪鄉穿越,「林海雪原」探秘,雪地登山的激情與刺激。
數據顯示,2016至2017年雪季,吉林接待遊客6199.08萬人次,同比增長19.36%;實現旅遊收入1160億元,同比增長27.12%。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和吉林萬科松花湖旅遊度假區,接待人次雙雙突破30萬。
希望東北冰雪旅遊行業品牌可以早日享譽世界!
10. 東北冰雪旅遊收入,最好是專業人士回答
http://index..com/
網路指數。很方便的,不知道你在專網路上忙的是什屬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