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旅遊發展挑戰
❶ 曲江的曲江現狀
曲江新區原名西安曲江旅遊度假區,是陝西省人民政府於1993年批准設立的省級旅遊度假區版,2003年7月,經西安市政權府批准,更名為「曲江新區」。曲江新區屬於雁塔區,位於西安城東南,區內有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曲江海洋世界、大唐不夜城等旅遊點。曲江新區以聞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園林遺址為中心,近期規劃面積15.88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47平方公里。其是西安市城市中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五年西安城市建設的重點區域。區內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名勝古跡眾多,是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俗風情及現代都市文化的薈萃之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大雁塔風景區已成為中外遊客來西安的必游之地,年接待遊客200多萬人次,境外遊客達40多萬人次。
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是西安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在轄區范圍內履行市級管理許可權。實現項目審批、規劃定點、建設管理、土地出讓、企業管理一條龍服務,為投資者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同時設有曲江新區發展有限公司。
目前曲江新區分曲江新區、曲江二期兩大版塊。
❷ 西安曲江城牆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西安抄曲江城牆旅遊發展有襲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1月1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楊進
成立時間:2010-01-13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1013310000564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西安曲江新區芙蓉西路99號
❸ 西安曲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為什麼主要運作都是旅遊開發項目
曲江新區位於西安市東南部,是陝西省、西安市確立的以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為回主導的城市發展新區,答是西安市「五區一港兩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承載區,是國家文化部授予的首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曲江新區核心區域面積51.5平方公里,同時輻射帶動大明宮遺址保護區、西安城牆景區、臨潼國家旅遊休閑度假區和樓觀道文化展示區等區域,形成文化產業全新發展格局。
成立的時候定義的就是這個,當然就以旅遊開發項目為主體了。
❹ 全國旅遊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是什麼
文化內容和內涵發掘不足,無法形成特色,即特有的核心競爭力
❺ 西安曲江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的上市風波
6月5日,國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長劉威在「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經驗交流會」記者招待回會上表示,寺廟道觀答是滿足信教群眾宗教活動需求的場所,是民間非營利組織。綜觀世界其他國家,從沒有將宗教活動場所打包上市的先例。發展市場經濟應該有邊界,要符合社會的基本底線。
在此,國家宗教局局長王作安在上海稱,風景名勝區內的宗教活動場所要協調好與旅遊、園林、文物部門之間的利益關系,尤其是「不得將宗教場所作為企業資產打包上市」,「現在有些地方還對打包上市蠢蠢欲動,國家宗教局將會商有關部門研究起草專門文件,明確政策界限,進行指導監督。」
王作安在強調反對寺廟宮觀以任何方式進行股份制、中外合資、租賃承包經營的同時也指出,需要對企業個人捐贈與投資參股行為加以區分,他說:「前者是可以的,而後者是商業行為,這種借教斂財的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的。」
❻ 我國旅遊產業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1、旅遊業也存在「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問題,是一個對化石燃料等能源有著高依賴度的產業。
2、盲目開發、過度開發造成生態失衡、環境磁壞,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
3、旅遊地文化受到威脅。旅遊業的過度發展也會對旅遊地傳統文化帶來威脅和沖擊,如傳統習俗的商業化使之歪曲和不可持續。
4、旅遊垃圾泛濫,危害大。旅遊垃圾主要來源於旅遊者、旅遊服務企業、生物新陳代謝、建設項目、辦公等方面。
5、以GDP為導向的政績考核機制短時間內很難改變,這使得地方官員往往只局限於短期行為和短期利益。
6、政府監管缺乏力度,社會監督機制尚不完善。
7、環境補償機制急需健全。目前,我國尚未真正形成涵蓋全國的地區間生態環境補償機制,以致於生態脆弱或資源豐度高的地區的利益長期散失。
8、目前,我國綠色旅遊消費和旅遊業綠色化發展的意識尚不濃厚,雖然綠色經濟、綠色旅遊、綠色消費等新名詞、新概念或新理念的提出已有一定的時間。
❼ 如何解決我國旅遊產業面臨的挑戰
(1)、政府層面。A、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消除某些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盡快形成綠色旅遊消費的意識、氛圍和時尚。
B、全面清查綠色旅遊資源,加強綠色旅遊資源的統計與規劃工作。
C、加大價格改革、政策調控和資金支持的力度,構建綠色創新的激勵與動力機制。
D、建立和完善綠色旅遊標准化體系。
E、建立健全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體系。
(2)、旅遊企業層面。A、旅行社。旅行社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必須切實貫徹「綠色」理念。
B、旅遊飯店。旅遊飯店經營應堅持「綠色飯店」模式。
C、旅遊交通。綠色旅遊交通倡導在旅行過程中盡量選擇使用安全、節能、低排放,低污染的新能源和新燃料,盡可能選擇乘坐新型能源車、公交車、電動車、自行車甚至徒步旅行,少坐飛機、火車、輪船。
D、旅遊景區。綠色旅遊景區應堅持:以環保、節能、低碳的理念規劃開發和建設,建築和建築附著物及室內裝飾均盡可能使用環保型材料。政府部門和中介組織對景區進行環境評估。確定最佳生態環境容量。
旅遊者層面。一是盡可能選擇綠色住宿方式,如綠色飯店、青年旅館等;二是盡可能選擇綠色餐具和綠色餐飲,拒絕使用一次性或非環保的餐具,拒絕品食珍稀野生動植物;三是盡可能選擇節能環保的交通工具;四是選擇生態旅遊景區或郊遊,並自覺處理好垃圾廢棄物;五是不購買過度包裝的旅遊物品,不使用或少使用塑膠購物袋;六是選擇文明、健康、環保的娛樂場所和娛樂方式,不製造或盡量少製造超標的噪音。
❽ 我國可持續發展旅遊面臨哪些挑戰
景區發展面臨重大挑戰
1.旅遊需求快速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均GDP已經從1978年的不足250美元增至2010年的4000多美元,旅遊需求快速增長,2010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已達21億人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旅遊也成為我國城鄉居民生活的基本內容。同時,我國公眾假日、休息日(不含帶薪休假)等休息時間共115天,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但目前我國每年人均出遊次數只有發達國家的七分之一左右,市場發展空間巨大。預計到2015年我國人均GDP將突破6000美元,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三大區域的一大批中等以上城市的人均GDP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51.5%,城鎮人口將首次超過農村人口,這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業歷史大國和人口大國,是劃時代的歷史轉折。由此,必將帶動旅遊需求的強勁增長,預計到2015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將達到33億人次,到2020年將達到50億人次,以現有大大小小2萬家景區的規模和接待能力而言,景區供給不足的局面將長期存在。
2.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一是國家層面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十二五」時期,國家旅遊局將計劃投入20多個億的資金重點用於景區廁所、遊客服務中心、標識系統等方面的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旅遊局正在編制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也將旅遊景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作為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的重點內容之一。農業、文物、林業等部門的相關投入,也都將直接或者間接地改善景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二是地方層面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據統計,2011年僅各省級旅遊部門用於旅遊項目的資金就達20億元,其中至少60%用於景區的投入。如山東、湖南、河北等省旅遊局聯合省交通部門完成了省內高速公路對4A級以上旅遊景區的標識設置。河北省單列4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對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的單位進行獎勵,南京市江寧區對於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的獎勵達1500萬元等。三是金融層面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國家旅遊局先後與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均把景區作為支持的重點;僅中國農業銀行「十二五」時期對旅遊項目的授信額度就達5000億元。各地金融部門也明確將4A級以上景區列為重點支持的對象。據了解,河南等一些省旅遊局也與本地銀行簽署了金融支持協議。證券部門也在加大對景區企業上市融資的支持力度。
3.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到2015年,將新建鐵路營業里程2萬多公里,新建高速公路3萬多公里,農村公路40多萬公里,民用機場50多個,沿海港口深水泊位500多個,投資總量達上萬億元。屆時,我國將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初步形成安全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快速鐵路實現對5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基本覆蓋,高速公路實現對2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基本覆蓋,民航實現對全國83%人口的覆蓋。同時,以景區為重點依託的支線公路和支線機場也將加快發展。交通設施的持續改善為國內外遊客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舒適的旅遊旅行條件。
4.經濟發展方式轉型
「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將面臨外需疲軟,內需不振,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等不利挑戰,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壓力進一步加大。景區作為綠色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領域,整個社會發展旅遊、開發景區的熱情高漲。近期,山東省召開了全省旅遊重點項目現場會,其中絕大部分是以景區為主的綜合類項目;江蘇省常州市啟動了「510行動計劃」,重點推進包括旅遊在內的五大類58個項目,旅遊項目以景區項目為主;甘肅省新近了成立公路航空旅遊投資集團,將景區作為投資發展的重點。據初步統計,今年1-10月份全國旅遊景區投資快速增長,共完成投資247億元,居各項旅遊投資的首位。以主題公園為例,近三年全國主題公園計劃投資800億元,涉及173個項目,其中,總投資額上億元的項目有104個,上10億元的項目有2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