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張道陵文化旅遊2016
『壹』 開車從徐州到韓庄八街需要多長時間
60分鍾
『貳』 江蘇徐州的歷史
1.徐州歷史:
徐州歷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勞作。原始社會末期,堯封彭祖於今市區所在地,為大彭氏國,徐州稱彭城自始起。
春秋戰國時,彭城屬宋,後歸楚,秦統一後設彭城縣。
楚漢時,西楚霸王都彭城。西漢設彭城郡,東漢設彭城國、都彭城。
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於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
魏晉南北朝各代曾設彭城國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時設徐州,後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與彭城郡名稱多次互易,中後期徐州為節度使駐地。
五代時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領7縣。
宋元兩朝都置徐州,隸屬和轄領變化較頻。
明初徐州曾直隸京師,後屬南京。
清初,徐州先後為江南省和江蘇省所屬直隸州,雍正末年升為徐州府,轄領1州7縣。
民國初,府廢,徐州府地附郭銅山縣,後曾設徐海道,治所在銅山(徐州)。
日偽時由銅山縣析置徐州市,曾為偽淮海省省會。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屬江蘇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保留徐州市,初為山東省轄市,後劃回江蘇省,並同時成立徐州專區,駐徐州市,轄11縣市。此後,徐州市和徐州專區並存,不同時期轄屬有所變化。1983年,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撤徐州專區,將所轄6縣劃歸徐州市。徐州市現轄5區6縣(市)。
徐州古稱彭城,已有6000年燦爛文化。帝堯時建大彭氏國。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夏禹治水時,把全國疆域分為九州,徐州即為九州之一。
徐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漢高祖劉邦的故鄉,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尤其是兩漢文化遺存十分豐富,其中的漢墓、漢俑、漢畫像石並稱「漢代三絕」。兩漢彩繪兵馬俑,是繼咸陽和西安兵馬俑之後的第三批重要發現。為開發利用漢文化資源,組織成立徐州市兩漢文化研究會,籌建修復了北洞山漢墓、龜山漢墓、白集漢墓、獅子山楚王陵、漢兵馬俑博物館、漢畫像石藝術館等一系列重要文物景點。
徐州還是南北朝宋武帝劉裕的故鄉,唐代白居易,宋代蘇東坡、文天祥,清代方孝儒、潘季馴,當代國畫大師李可染和著名音樂家馬可都曾在徐州任職或生活過。
徐州交通發達,基礎設施較完備,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是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京滬、隴海兩大鐵路干線在此交匯。境內公路四通八達,有國道5條,省道20條,正在建設中的京滬、霍連高速公路通過徐州。京杭運河穿境而過,沿岸建有四個內河大港。
徐州市位於華北平原的東南部,域內除中部和東部存在少數丘崗外,大部皆為平原。丘陵海撥一般在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積約佔全市9.4%。丘陵山地分兩大群,一群分布於市域中部,山體高低不一,其中賈汪區中部的大洞山為全市最高峰 ,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於市域東部,最高點為新沂市北部的馬陵山,海拔122.9米。平原總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約占土地總面積的90%,海撥一般在30-50米之間。
徐州市地處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諸水的下游,以黃河故道為分水嶺,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湖沼、水庫星羅棋布,廢黃河斜穿東西,京杭大運河橫貫南北,東有沂、沭諸水及駱馬湖,西有夏興、大沙河及微山湖。
擁有大型水庫兩座,中型水庫5座,小型水庫84座,總庫容3.31億立方米,以及眾多的橋、函、渠、閘等水利設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運、水產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庫相連的水網系統。
徐州市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由於東西狹長,受海洋影響程度有差異,東部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西部為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大。年日照時數為2284至2495小時,日照率52%至57%,年氣溫14℃,年均無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56%。氣候資源較為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主要氣象災害有旱、澇、風、霜、凍、冰雹等。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潮頻襲。
2.與徐州有關的歷史名人
"徐州十大歷史名人"評選揭曉 (附名單)
徐州日前評選出了十位歷史名人。他們(以時代先後為序)是:彭祖(堯舜
)、徐偃王(西周)、項羽(秦末)、劉邦(西漢)、解憂公主(西漢)、張道
陵(東漢)、劉裕(南朝)、李煜(南唐)、李蟠(清)、李可染(現代)。
由中共徐州市委宣傳部、徐州報業傳媒集團主辦,中國電信徐州分公司全程冠名
,銅山縣張集鎮政府、徐州迅達車輛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電信天翼3G杯「徐州十
大歷史名人」評選活動,自8月3日啟動以來,經過媒體宣傳、讀者推選、專家學
者的反復論證,適當考慮到入選名人朝代和角色的分布、歷史成就與貢獻等因素
,最終確定了徐州十大歷史名人。
相關鏈接
1【彭祖】
彭祖,姓篯名鏗。顓頊玄孫,生於夏代,至殷末時已767歲(一說800餘歲)。事
見《神仙傳》及《列仙傳》。舊時因以彭祖為長壽的象徵。又據《楚辭·天問》
:「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王逸注謂彭祖善調雉羹以事帝堯,
得到帝堯賞識,受封於大彭(今銅山縣境內)建國,始稱彭祖。彭祖的主要業績
是:一建立大彭氏國,由大彭氏國擴展延續繼而開始譜寫徐州(彭城)的建城歷
史(公元前586年);二是開創了華夏飲食文化,親烹「雉羹」;三為教民以「術
」養身。彭祖功業遺產,成後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2【徐偃王】
徐偃王,名誕。西周時徐戎的首領。統轄今淮、泗一帶。《後漢書·東夷傳》稱
:「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貢的「三十有六國」。曾聯合九夷伐周。穆王因其勢
大,承認其為東方霸主。後為楚所敗。在戰爭與和平之間選擇了仁義避戰。其事
載《竹書紀年》、《後漢書》、《屍子》、《博物志》、《路史》諸書。《博物
志》謂:「徐君宮人有娠而生卵,以為不祥,棄之水濱。孤獨母有犬鵠蒼,獵於
水濱,得所棄卵,銜以來歸。孤獨母以為異,覆暖之,遂孵成兒。生時正偃,故
以為名。」徐偃王僭越「伯」位而稱「王」之後,實質上即是與周王(天子)分
庭抗禮。作為「徐文化」的代表人物,徐偃王當之無愧是徐州文明史的奠基人、
開拓者和領袖人物。
3【項羽】
項羽 (前232—前202)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名籍,字羽。祖籍下相(今江蘇宿
遷)。楚將項燕之後。少時有大志。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從叔父項梁在
吳(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戰死後,秦將章邯圍趙,楚懷王任宋義為上將軍,
羽為次將,率軍往救。宋義到安陽(今屬河南)逗留不進,他殺死宋義,親率兵
渡漳水救趙,在巨鹿之戰中摧毀秦軍主力。秦亡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大封諸侯
王,定都彭城,為家鄉添上一筆濃墨重彩。楚漢戰爭中,為劉邦擊敗。最後從垓
下(今安徽靈璧南)突圍到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於烏江自刎。人稱項羽是
一位「失敗」的英雄。
4【劉邦】
漢高祖劉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字季,沛縣(
今屬江蘇)人。曾任泗水亭長。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他起兵稱沛公,初屬項梁
。乘項羽與秦軍主力在巨鹿決戰,率軍入關。前206年,攻佔咸陽,推翻秦朝統治
,約法三章,廢除嚴刑苛法,得到秦人擁護。同年,項羽入關,大封諸侯王,他
被封為漢王,佔有巴蜀、漢中之地。不久,即與項羽展開長達五年的戰爭。前202
年,戰勝項羽,即皇帝位,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在位期間,繼承秦制,實行中
央集權制度。先後滅異姓諸侯王,遷六國舊貴族和地方豪強到關中,以加強控制
;實行重本抑末政策;制定《漢律》九章。這些措施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中
央集權的鞏固。
5【解憂】
解憂(前120—前49),即劉解憂,西漢楚王戊之孫女。建元三年(前138年),
為對付匈奴,武帝決定聯絡西域大月氏和烏孫。烏孫位於匈奴右側,有騎兵18萬
。太初中(前104-前101)漢「復以楚王戊孫解憂為公主」嫁烏孫王。王死,從烏
孫俗,嫁肥王,後又嫁狂王。匈奴發兵討烏孫。解憂請漢支援。漢發兵15萬,五
道並出,與烏孫兵兩面夾擊,大獲全勝。烏孫有倒向匈奴跡象,解憂一面要漢出
兵1.5萬至敦煌,呈准備出擊之勢;另一方面派侍者馮嫽持漢節作其使,行賞賜於
西域各地,說動新烏孫王願意降漢。後,解憂所生之子繼烏孫王位,「眾心皆附
」。解憂70歲時,攜烏孫3人返回京師,後二年死。
6【張道陵】
張道陵(34—156),原名張陵,字輔漢,因其創立的「五斗米道」亦稱「天師道
」,故又被人稱為「張天師」。漢代沛國豐邑(今徐州豐縣)人,傳為漢初功臣
張良後裔。張道陵少年熟讀《老子》及河圖洛書,後入太學,研讀儒家五經,舉
為「賢良方正極諫科」,東漢明帝時出任巴郡江州令。因悟沉浮仕途無益年命之
理,便辭官隱居洛陽北邙山,修長生之道。朝廷數次徵召,皆不從。順帝時(125
—144)攜弟子入蜀,居鶴鳴山修道。精研煉丹術,造作道書二十四篇,自稱「三
天法師正一真人」,創立「五斗米教」,此即道教正源。張道陵「白日飛升」後
,其子孫世代相傳,道教教主皆以「天師」相稱。豐縣阿房村為張道陵故里,有
古碑記其事。
7【劉裕】
劉裕(363—422),即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公元420—422年在位。字德輿
,小字寄奴,彭城人,遷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幼年貧窮,後為東晉北府兵將
領。元興三年(公元404年),擊敗桓玄,掌握東晉大權。官至相國,封宋王。元
熙二年(420年),代晉稱帝,國號宋。手握東晉軍事大權後,劉裕先後進行了兩
次北伐,以收復失地,統一中國。積功,劉裕被封晉相國、宋王。420年,禪晉建
宋,為宋武帝。
8【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徐州人。為南唐烈祖李升之孫、中主李璟之子。李
氏一族出唐憲宗李純第六子建王李恪一脈。李煜高祖李志為徐州判官,故定居徐
州。李煜作為皇子,自幼長於深宮,不知創業之艱、守成之難,唯喜書畫詩文。
961年繼位為國君時,南唐已處在宋太祖趙匡胤強大的軍事壓力之下。975年宋滅
南唐,李煜與其小周皇後被俘解於汴京,開始了囚徒生活。三年後的「七夕」之
夜,李煜被宋太宗趙光義以「牽機葯」毒殺。就在這段囚徒生活中,李煜經歷了
從「人上人」到「階下囚」的巨變。發而為詩,這便成全了李煜詞俯視唐宋的巔
峰性成就。李煜詞風,影響深廣,悲憂纏綿,難以超越。
9【李蟠】
李蟠(1656—1728),字仙李,又字根庵,號萊溪。是科舉考試取士歷史上徐州僅
有的一名狀元。幼承家訓,年少聰穎,天賦過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舉人
,三十六年(1679年)中進士。殿試卷《廷對制策》,文筆雄勁,氣勢磅礴。內容
涉及軍政、吏治、河防、靖務等治國要略,見解獨到。康熙皇帝欽點為一甲一名(
狀元),授官翰林院修撰,入國史館,撰修《大清一統志》,有「天朝第一人物」
之美譽。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李蟠為順天府鄉試主考官。受鄉試中舞弊案影
響流放沈陽,3年後蒙賜故里,吟詩作賦。此後終生未仕。李蟠的文章和墨跡非常
出名,在當時備受推崇,留有《偶然集》和《根庭文集》。
10【李可染】
李可染(1907—1989),原名李永順。室名師牛堂,徐州市人。美術教育家,中
國山水畫一代宗師。13歲從師鄉賢錢食芝學畫,後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杭州國
立藝術院學習,參加「一八藝社」。抗戰時從事抗日救亡宣傳工作。師從齊白石
、黃賓虹,曾在徐州藝專、徐州民眾教育館、重慶國立藝專、國立北平藝專任教
。長期執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等
職。有《李可染畫集》等。擅山水、重寫生,借鑒西畫的明暗處理,創山水畫黑
、滿、重、亮的新畫風,促進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嬗變與升華.
『叄』 徐州好不好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宛如斜掛於歷史蒼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為代表的兩漢文化最為奪目。作為漢文化發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將舉辦漢文化國際旅遊節。自古徐州是兵家必爭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戰場,今有淮海戰役新遺跡。而以雲龍山水、泉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中心的風景區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使徐州成為一個獨具特色優秀的風景旅遊勝地。
兩漢文化重鎮
代表性景點/區:徐州漢文化景區(包括獅子山楚王陵,漢兵馬俑),龜山漢墓,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茅村漢畫像石墓,徐州博物館,徐州漢城,沛縣漢城等。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兩漢看徐州」。兩漢400年間,徐州共有13位楚王、5位彭城王。城周圍漢墓林立,已經出土發掘的漢墓有200多座,均是兩漢的王侯、國戚的墓葬,豐富而寶貴的漢代文化遺產為中國國內所罕見。構造各異的漢墓、栩栩如生的漢畫像石、惟妙惟肖的漢兵馬俑,並稱為「漢代三絕」。1995年「獅子山楚王陵」的發掘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被評為中國20世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墓內出土的玉棺、金縷玉衣,為世上稀有珍品,令人嘆為觀止。漢文化遺址在這里也是處處皆是。西漢一代楚王劉交墓,龜山楚襄王劉注墓,卧牛山楚王劉紆墓,東洞山楚王劉延壽墓等,都是以山為陵,坡鑿通道,建築地下宮,形成了巨大的地下宮殿群。除豐縣漢皇祖陵外,徐州還有張良圮橋受書處和子房山,項羽的戲馬台、范增墓、劉邦的拔劍泉、泗水亭等,漢文化遺跡多不勝舉。
1)「三絕」之漢墓
徐州漢代十八陵經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獅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馱藍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龜山第六代楚王墓、東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東漢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漢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北洞山楚王陵、龜山漢墓和獅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領風騷。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餘件彩俑;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鐵鎧甲、玉棺、玉豹;小龜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帶釣、劉注銀印、火山漢墓出土的銀縷玉衣;土山漢墓出土的鎏金獸形硯;睢寧劉樓漢墓出土的銅牛燈等珍貴文物,皆屬國寶。
2)「三絕」之漢兵馬俑
獅子山兵馬俑,位於楚王陵西側400米,是楚王陵園的一個組成部分,象徵著衛戊楚王陵的部隊。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種類繁多,顯示出豐富的內容:有博袖長袍的官員俑、冠幘握兵器的衛士俑、執長器械的發辮俑、足登戰靴和抱弩負弓的甲士俑等十餘種。
3)「三絕」之漢畫像石
漢畫像石是漢代(BC206-AD220年)人們刻劃在墓室、祠堂上帶有鮮明主題的裝飾石刻畫。它生動地描繪了漢代社會的典章、衣食住行、神話故事;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生活的依戀、死後的傺祀;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區出土漢畫像石700餘塊,收藏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的畫像石500餘塊。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佔地1萬平方米,收藏珍品漢畫像石350餘塊,由當代藝術大師李可染先生題寫館牌,於1989年10月1日建成開放。徐州漢畫像石中的牛耕圖、紡織圖、九仕圖、迎賓圖、百戲圖及八米長卷押囚圖,堪稱藝術珍品、鎮館之寶。
山靈水秀
1)雲龍山風景區
山上文化古跡眾多,從北魏至民國期間,留有北魏時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鶴亭、招鶴亭、飲鶴泉、張山人舊居;明代的興化禪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會館、船廳、御碑亭、碑廊等歷史文物古跡。解放後雲龍山又修復和新建了幽邃軒、洞天小廬、跨雲閣、雲龍書院、杏花村、觀景台、同心台等一大批歷史景點。
2)雲龍湖風景區
國家AAAA級景區,2005。1994年12月11日與杭州西湖結為「姊妹湖」,雲龍湖水面共5.80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還大一些,碧水青山,煙波浩渺,是徐州市璀璨的明珠。
雲龍湖十八景: 桃霞煙柳、杏花春雨、荷風漁歌、蘇公塔影、石壁留蹤、臨湖嘗鮮、兒童稚趣、寒波飛鴻、長堤雪月、別有洞天、果樹盆藝、水上世界、萬人游波、湖濱垂釣、沙島渡閑、雲湖泛舟、湖光燈影、索道滑道。
3)燕子樓公園/雲龍公園
面積361畝,其中水面面積120畝,是建成較早,緊靠市中心、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公園。雲龍公園採用自然式園林布局手法,有盆景園、知春島、荷花廳水榭、假山花廊、花圃、游樂區6個景區。景區內主要建築為燕子樓,為古代徐州五大名樓之一。
4)環城國家森林公園/泉山森林公園(包括生態鳥園「鳥悅園」)
位於市區南部,總面積3500餘畝。泉山由五座山峰組成,又稱「五老峰」,為彭城第一山。佔地面積5.3萬平方米,罩網區面積3.1萬平方米,網中柱高46米,全國最大的生態鳥園「鳥悅園」坐落在公園內,還有牡丹園、桃花園、林蘭園等植物專類園。園內還有其他各種文娛設施,集吃、住、行、觀、娛樂、野炊、商務洽談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5)彭祖園/南郊公園(包括動物園)
佔地520畝,西與雲龍山相連,南與小泰山、鳳凰山相望,其地形猶如天地間一把養生的太師椅,這里就是4000多年前彭祖修煉養生的風水寶地。彭祖園是江蘇省一級園林,是彭祖文化的發源地和集萃地,擁有眾多的彭祖文化遺跡和景觀。全園有珍貴植物200多種,每年這里將舉行櫻花節。園內還有動物園,游樂園。
美麗的顯紅島6)稼悅園
位於三環東路奔馬雕塑北1500米外,該園佔地300餘畝,共分三個區:養殖觀賞區、種植觀賞區、休閑區
7)微山湖旅遊
微山湖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有萬畝荷花美景,有各種野生魚鮮,湖中微山島上有張良墓、微子墓、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等景點。微山湖西岸和南岸是徐州的沛縣和銅山縣,距徐州市區僅數十公里。
8)新沂馬陵山景區
國家AAAA級景區,2005。馬陵山景區以蜒綿南北的五峰為主體,山中分布著大小七個自然湖泊,這里集中了花廳古文化遺址、項梁墓、乾隆行宮遺址等60多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9)漢皇祖陵景區
漢室初祖皇陵為漢朝興起的風水寶地,祖陵所在地風光優美,是劉姓尋根問祖,研究兩漢文化的勝地。
10)豐縣宋樓道教文化景區
天師張道陵出生地 ,道教文化聖地。景區風光優美,綠化面積約4000畝,建築佔地1000多畝,水面3000畝,共分四大片17個旅遊景點。
11)大沙河百里觀光帶景區
為國家級農業旅遊觀光帶,聯合國農林組織指定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綠色產業示範區,國家生態示範區。大沙河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帶由徐豐公路與豐黃公路(豐縣段)沿線農業生態觀光帶、大沙河沿岸風景線和鳳城鎮旅遊景點組成。其他景點/區:邳州銀杏博覽園,雲龍湖水上世界,快哉亭,興化寺等。
『肆』 徐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么
自古徐州是兵家必爭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戰場,今有淮海戰役新遺跡。位於徐州邳州的艾山九龍溝風景區、國家4A級風景區,山清水秀,建有國內最大的噴泉,另有由漢白玉打造的連玉大道,也為徐州的美麗加分。而以雲龍山水、泉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中心的風景區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使徐州成為一個獨具特色優秀的風景旅遊勝地。
彭祖故里
彭祖故里景區:彭祖廟,彭祖井,彭祖墓,大彭山,大彭溝,大彭氏國遺址。
徐國遺跡
徐夷文化的原生地:徐偃王石室,梁王城遺址,季子掛劍台,偃王燈塔,小蘿卜頭紀念館。
楚風漢韻
代表性景點/區:徐州漢文化景區(包括獅子山楚王陵、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水下兵馬俑博物館、駱駝山竹林寺),漢皇祖陵,漢高祖原廟,徐州漢楚王陵墓群,龜山漢墓,北洞山漢墓,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茅村漢畫像石墓,徐州博物館,徐州漢城,沛縣漢城,圯橋,拔劍泉,泗水亭, 范增墓,王陵母墓,劉向墓,龔勝墓。
亭台樓閣
代表性景點/區:快哉亭,三讓亭,泗水亭,放鶴亭,招鶴亭,馬跡亭,代筆亭,望洪亭,觀道亭,戲馬台,歌風台,青陵台,轅門射戟台,彭祖樓,霸王樓,燕子樓,黃樓,奎樓,五省通衢牌樓,鍾鼓樓,彭祖園大彭閣,戲馬台風雲閣,邳州艾山鐵佛寺。
園林景觀
代表性景點/區:彭祖園,彭城金石園,徐州百果園,徐州稼悅園,徐州鳥悅園,雲龍公園,珠山公園,徐州植物園,青山公園,奎山公園
徐州
徐州
,珠山宕口公園,下邳公園,邳州銀杏博覽園,邳州桃花島,邳州艾山風景區(國家4A級風景區),豐縣大沙河百里觀光帶景區,江蘇睢寧白塘河濕地公園。
山靈水秀
青山綠水古徐州: 故黃河,大運河,雲龍湖,九里湖,金龍湖,大龍湖,九龍湖,佩劍湖,潘安湖,懸水湖,微山湖,泉山,雲龍山,子房山,戶部山,九里山,楚王山,東珠山,呂梁山,邳州九龍山,邳州桃花島,邳州艾山,新沂馬陵山。
旅遊名鎮
窯灣古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國家級服務業標准化試點,國家4A級旅遊景區),柳泉鎮(中國綠色名鎮,全國生態文明鎮),漢王鎮(中國綠色名鎮,中國最具特色旅遊名鎮),鐵富鎮(國家銀杏博覽園,國家銀杏基地,4A級風景區----艾山風景區),利國鎮(全國首家「中國蘇軾文化名鎮」)[28]。
戰爭風雲
軍事文化的策源地:九里山古戰場,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淮海戰役紀念館,徐州國防館,碾庄戰斗紀念館,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徐海道署,吳亞魯舊居,郭樂山舊居,「小蘿卜頭」紀念館,雙擁碑。
民俗勝跡
代表性景點/區:徐州性文化博物館,徐州食文化博物館,張伯英藝術館,李可染藝術館,徐州美術館,徐州音樂廳,徐州聖旨博物館,徐州博物館,徐州民俗博物館,徐州動漫博物館,徐州水上世界,徐州市檔案館,徐州城市規劃館,徐州科技館,徐州古建館,徐州乾隆行宮,徐州文廟、權瑾牌坊,戶部山古民居,奎山塔,百步洪廣場,東坡廣場,邳州小蘿卜頭紀念館。
張道陵故里
張道陵故里
宗教信仰
代表性景點/區:豐縣宋樓道教文化景區,張道陵紀念館,葯盒子,蟠桃佛教文化景區,子房祠,龍華寺,竹林寺,興化禪寺,台頭寺,白塔寺,東山寺,平山寺,白雲寺,宗善禪寺,耶穌聖心堂,崇真堂,九鏡塔,諸佛寶塔,楚王山千佛洞,九里山白雲洞,泉山果老洞,邳州鐵佛寺。
『伍』 徐州市哪裡有道觀
徐州市第一家道觀「泰和碧霞宮」道院在銅山縣馬坡鎮後八段建成開光接待香客。
徐州是回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答的故里,道教文化源遠流長。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原有的道觀均不復存在。前日在馬坡鎮投入使用的「泰和碧霞宮」,始建於清光緒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現在好像就這一個!
『陸』 徐州屬於哪個省
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1-2] ,江蘇省地級市
徐州
(江蘇省地級市)
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1-2] ,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連蕭縣,東臨連雲港,南接宿遷,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3] 。徐州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遊、醫療、會展中心,也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1]
原始社會末期,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徐州稱彭城自始起,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3] ,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6] 。徐州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7-8] 。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因其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跡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被稱作「東方雅典」。[9-10]
徐州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11] ,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江三角洲區域中心城市[12] ,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
徐州總面積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037平方公里。徐州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約佔全市面積的90%。現轄5個市轄區、3個縣、2個縣級市。徐州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3]
徐州有雲龍湖、雲龍山、彭祖園、楚王陵、戲馬台、窯灣古鎮、徐州潘安湖濕地公園等旅遊景點,有彭祖、劉邦、孫權、李煜、張道陵等歷史名人。
『柒』 江蘇徐州空勤學院具體位置
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1-2],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連蕭縣,東臨連雲港,南接宿遷,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3]。徐州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遊、醫療、會展中心,也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1]
原始社會末期,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徐州稱彭城自始起,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3],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6]。徐州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7-8]。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因其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跡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被稱作「東方雅典」。[9-10]
徐州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11],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江三角洲區域中心城市[12],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
徐州總面積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037平方公里。徐州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約佔全市面積的90%。現轄5個市轄區、3個縣、2個縣級市。徐州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3]
徐州有雲龍湖、雲龍山、彭祖園、楚王陵、戲馬台、窯灣古鎮、徐州潘安湖濕地公園等旅遊景點,有彭祖、劉邦、孫權、李煜、張道陵等歷史名人。
『捌』 徐州介紹
徐州,簡稱徐來,古稱彭城,江源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
徐州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遊、醫療、會展中心,也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
徐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原始社會末期,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
徐州是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徐州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
(8)徐州張道陵文化旅遊2016擴展閱讀:
徐州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氣溫14℃,年日照時數為2284至2495小時,日照率52%至57%,年均無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56%。
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潮頻襲。
『玖』 徐州室內景點哪裡有好玩的
1)雲龍山風景區
山上文化古跡眾多,從北魏至民國期間,留有北魏時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鶴亭、招鶴亭、飲鶴泉、張山人舊居;明代的興化禪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會館、船廳、御碑亭、碑廊等歷史文物古跡。解放後雲龍山又修復和新建了幽邃軒、洞天小廬、跨雲閣、雲龍書院、杏花村、觀景台、同心台等一大批歷史景點。
2)雲龍湖風景區
國家AAAA級景區,2005。1994年12月11日與杭州西湖結為「姊妹湖」,雲龍湖水面共5.80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還大一些,碧水青山,煙波浩渺,是徐州市璀璨的明珠。
雲龍湖十八景: 桃霞煙柳、杏花春雨、荷風漁歌、蘇公塔影、石壁留蹤、臨湖嘗鮮、兒童稚趣、寒波飛鴻、長堤雪月、別有洞天、果樹盆藝、水上世界、萬人游波、湖濱垂釣、沙島渡閑、雲湖泛舟、湖光燈影、索道滑道。
3)燕子樓公園/雲龍公園
面積361畝,其中水面面積120畝,是建成較早,緊靠市中心、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公園。雲龍公園採用自然式園林布局手法,有盆景園、知春島、荷花廳水榭、假山花廊、花圃、游樂區6個景區。景區內主要建築為燕子樓,為古代徐州五大名樓之一。
4)環城國家森林公園/泉山森林公園(包括生態鳥園「鳥悅園」)
位於市區南部,總面積3500餘畝。泉山由五座山峰組成,又稱「五老峰」,為彭城第一山。佔地面積5.3萬平方米,罩網區面積3.1萬平方米,網中柱高46米,全國最大的生態鳥園「鳥悅園」坐落在公園內,還有牡丹園、桃花園、林蘭園等植物專類園。園內還有其他各種文娛設施,集吃、住、行、觀、娛樂、野炊、商務洽談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5)彭祖園/南郊公園(包括動物園)
佔地520畝,西與雲龍山相連,南與小泰山、鳳凰山相望,其地形猶如天地間一把養生的太師椅,這里就是4000多年前彭祖修煉養生的風水寶地。彭祖園是江蘇省一級園林,是彭祖文化的發源地和集萃地,擁有眾多的彭祖文化遺跡和景觀。全園有珍貴植物200多種,每年這里將舉行櫻花節。園內還有動物園,游樂園。
6)稼悅園
位於三環東路奔馬雕塑北1500米外,該園佔地300餘畝,共分三個區:養殖觀賞區、種植觀賞區、休閑區
7)微山湖旅遊
微山湖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有萬畝荷花美景,有各種野生魚鮮,湖中微山島上有張良墓、微子墓、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等景點。微山湖西岸和南岸是徐州的沛縣和銅山縣,距徐州市區僅數十公里。
8)新沂馬陵山景區
國家AAAA級景區,2005。馬陵山景區以蜒綿南北的五峰為主體,山中分布著大小七個自然湖泊,這里集中了花廳古文化遺址、項梁墓、乾隆行宮遺址等60多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9)漢皇祖陵景區
漢室初祖皇陵為漢朝興起的風水寶地,祖陵所在地風光優美,是劉姓尋根問祖,研究兩漢文化的勝地。
10)豐縣宋樓道教文化景區
天師張道陵出生地 ,道教文化聖地。景區風光優美,綠化面積約4000畝,建築佔地1000多畝,水面3000畝,共分四大片17個旅遊景點。
11)大沙河百里觀光帶景區
為國家級農業旅遊觀光帶,聯合國農林組織指定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綠色產業示範區,國家生態示範區。大沙河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帶由徐豐公路與豐黃公路(豐縣段)沿線農業生態觀光帶、大沙河沿岸風景線和鳳城鎮旅遊景點組成。其他景點/區:邳州銀杏博覽園,雲龍湖水上世界,快哉亭,興化寺等。
戰爭風雲
1)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
國家AAAA級景區,2001。紀念淮海戰役,淮塔園林佔地1200畝,經過近40年的建設,如今的淮塔園林擁有紀念塔、紀念館、淮海戰役碑林、總前委群雕、國防園等五大建築,粟裕骨灰撒放處、胡耀邦植樹處、青年湖等十大景點。
2)項羽戲馬台
前區為兩組宏偉的仿古皇家建築群,以豐富的資料展示西楚霸王悲壯的一生,包括雄風殿、巨鹿大戰、霸王別姬、鴻門宴、定都彭城等展室;後區,依山就勢,設計為百米長廊,長廊以古來詠台詩詞。景區內遍植名木異卉,更有霸業雄風鼎、重九台、烏雅槽、系馬樁、項王武庫、人傑鬼雄石等諸景點綴其間,使戲馬台景區疏密有致,尉為大觀。其他景點/區:九里山古戰場等。
民俗勝跡
代表性景點/區:徐州民俗博物館,白雲洞、白雲寺,黃樓等。俗稱為「五樓」的霸王樓、彭祖樓、黃樓、奎樓、燕子樓,代表了徐州傳統文化特色。戶部山,雲龍山興化寺及其石佛,九里山的白雲洞,戶部山的戲馬台,以及古建築、現代文物和革命文物如乾隆行宮、興化寺、文廟、權瑾牌坊、彭祖祠、道台衙門、吳亞魯舊居、郭樂山舊居都受到政府的重視並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