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旅遊產品研究現狀
❶ 淺談雁盪山旅遊客源市場.1。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2。國內外研究的現狀
要認真分析雁盪山所處的發展階段和面臨的主要任務,深刻剖析雁盪山旅遊發展的優勢和劣勢,提出,雁盪山在第三次跨越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打造「山水雁盪、神奇雁盪、文化雁盪、休閑雁盪」的目標,以科學規劃為龍頭,向環境整治要品位,向優質服務要品牌,向宣傳促銷要市場,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向隊伍建設要活力,發展和諧旅遊,建設和諧景區,努力推進雁盪山旅遊產業在發展內涵上有新拓展,在發展層次有新提升,在發展水平上有新飛躍。
(一)做精規劃。實現率先跨越,必須堅持規劃先行,首先突破。要邀請重量級的專家和領導進行把脈,進行深層次的設計開發。要在綜合考慮資源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對雁盪山的旅遊發展進行科學定位,高起點編制旅遊詳細規劃和深度開發規劃,使雁盪山在發展理念、目標定位、具體舉措上實現新的突破。堅持長規劃、短安排,分階段實施,大力度推進。
(二)做實整治。雁盪山能否出新形象,關鍵要靠整治。雁盪山能否實現跨越發展,也要看整治力度。整治出形象,整治出生產力。要進一步加大整治建設進程,拉動景區快速發展。按照景物和諧的原則,強力推進景區環境綜合整治。景區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山,一店一牌,都要嚴格按照規劃,按照自然和諧的標准進行建設,使景區呈現到處是精品,到處是特色的效果。當前,按照規劃的要求,重點抓好三線地埋、立面改造、遊客集散中心、污水處理廠等工程,推進林曦明藝術館等一批文化設施的建設,抓好一批富有時代特色的休閑旅遊項目,改變景區老舊形象,確保實現一項工程,建設一個精品,不留絲毫遺憾,雁盪山的硬體更硬,形象脫胎換骨。
(三)做強產業。做強旅遊產業,關鍵要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要加大市場主體培育力度,搭建景區快速發展平台,旅遊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今後三五年內,雁盪山要再打造2—3個像仙樂一樣的全國百強旅遊企業,培育5—10個華東區域旅遊龍頭企業,靠企業去拓展市場,佔領市場。同時,要加強旅遊營銷攻勢,保持雁盪山旅遊持續升溫態勢,改變傳統宣傳促銷思路,進一步細分旅遊市場,以擴大旅遊市場份額為目標,出台刺激客源市場的優惠政策,加強與旅遊客源地大型企業的合作,挖掘一批、成熟一批、佔領一批旅遊市場。要進一步優化組合創新旅遊產品,緊緊把握旅遊市場脈搏,推出觀光、休閑、娛樂、科普、益智等各類旅遊產品,舉辦豐富多彩的旅遊活動,營造雁盪山一個又一個的旅遊熱點亮點,確保雁盪山的各種旅遊產品能滿足不同旅遊消費群眾的需求,適應旅遊市場需要,符合旅遊發展方向。
(四)做細服務。大力推行景區精細化、人性化、檔次化服務,積極推行ISO9001旅遊服務質量體系標准,從細節入手,把遊客身邊的一些小事當作關系景區形象的大事去做,大力提升服務窗口和服務一線人員的素質,著重抓好導游、司乘、景區管理人員、飯店服務人員、景區經營戶的服務水平,使他們都成為景區品牌形象的代言人和宣傳者。大力完善雁盪山集散中心功能設置,提供咨詢、導覽、預訂、投訴、購物等服務。
(五)做優管理。以數字化景區建設為契機,全方位提升雁盪山管理水平。建立景區監控指揮中心,完善景區監控系統建設,提高對景區管理工作的指揮調控和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加強改革和創新,爭取上級支持,逐步建立起利於集中管理、利於統一管理的景區管理模式,建立起設置科學、權責分明、運轉高效的「管理、服務、經營、執法」四大系統。不斷加大對景區旅遊市場經營秩序、旅遊秩序的整治力度,實行經營戶「景區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稅務登記證」四證統一的管理辦法。完善主景區門票一票制管理辦法。探索下屬企業轉變經營方式新路子,支持其加強軟硬體建設,增強造血功能。加快旅遊行業協會建設,逐步建立完善的行業自律機制,提高市場監督和服務水平,促進行業公平競爭,健康發展。建立景區市場長效管理機制,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
(六)做活機制。進一步更新管理理念,跳出雁盪山看雁盪山,用管理企業的理念管理雁盪山。要在全局上下開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幹事創業、加快發展」大討論,組織考察先進景區管理經驗,舉辦各類理論、素質、技能培訓班,切實增強全局上下「機遇、危機、大局、責任、開放、市場」六個意識,樹立「高起點考慮、高標准要求、高效率工作、高質量完成」的四大工作準則,切實增強全山上下幹事創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作風建設年的要求,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完善幹部考核機制,加強後備幹部隊伍建設,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機制。著手理清機關編制和內部人事關系,引進一批急需的人才。
❷ 救命 誰能提供一些關於電視旅遊節目的文獻綜述的資料(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外文文獻有,翻譯沒有,翻譯得靠你自己了,希望能滿足你的需要,能幫到你,如果需要直接網路Hi中留言同時貼出問題的鏈接地址和郵箱地址即可,或者告知其他安全可靠方式提供,多多給點懸賞分吧,急用的話請多選賞點分吧,這樣更多的知友才會及時幫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時間的
如果需要直接網路Hi中留言同時貼出問題的鏈接地址和郵箱地址即可,或者告知其他安全可靠方式提供
留下郵箱地址如dgfgafd的126q郵箱
一六*零****八二*二QQ郵箱
❸ 國內外紅色旅遊的開發的研究現狀和有待解決的問題的什麼
我以前也不知道,就因為我拚命找拚命找,所以找到了兩種方法:1、直接在游覽器上輸入「網路待解決的問題」就可以了。2、點擊「網路首頁」然後再點「知道」,進入知道網頁後,網頁中間有三個選項,第一個是「待解決的問題」,第二個是「投票中的問題」,第三個是「新解決的問題」,點擊「待解決的問題」,就可以了。如果找不到,就直接點我的參考資料好了,但最好還是自己找,自己找的話,以後就會了。以後有問題就找我,如果我不知道的話,你就只能找別人了。以前我有個2級的號,但是被盜了,所以有些知識我還是懂的。
❹ 國外app研究現狀,兩三百字即可!
2008年7月,蘋果藉助App Store成功打造了「操作系統+終端+內容」的閉環式生態系統,產業鏈各方紛紛效仿,應用商店遍地開花。轉眼4年過去,國內外的應用商店發展如何,又有哪些趨勢?
一、國外應用商店發展現狀
應用商店是滿足移動互聯網用戶個性化、長尾化需求的平台,主要提供者有操作系統廠家、終端廠家、電信運營商和獨立第三方,其中,操作系統廠家為市場主導者。
操作系統廠家主導的應用商店主要有4個:Google Play Store、Apple App Store、Windows phone store(2012年8月前曾名Marketplace)和BlackBerry App World。綜合考慮用戶數、應用數、應用下載量、盈利能力等因素,Apple App Store無疑是市場的領先者,2012年6月App Store應用數超過65萬,下載量突破300億。2012年3月谷歌調整了應用商店的發展戰略,將Android Market 和 Google Music合並為Google Play大平台,融合了應用、音樂、電子書、視頻等內容。10月,Google Play應用程序數量達到70萬,與App Store不相上下,但盈利性相對較弱,據App Annie Intelligence報告,2012年10月App Store的收入為Google Play的四倍。微軟Marketplace自2010年10月推出以來,應用數量的增長速度僅次於蘋果,用時20個月應用數就已超過10萬。BlackBerry App World自2009年4月正式啟用以來,受到的關注較少,在2012年6月應用下載量突破30億,9月應用數超過10.5萬。
終端廠家都推出自己的應用商店,如諾基亞的Nokia Store(原名Ovi Store),索愛的PlayNow,三星的Samsung Apps,MOTO的智件園,HTC的HTC商城。由於終端廠家自身的應用商店只是操作系統應用商店的補充,以提供精品應用為主,其發展相對緩慢。其中,摩托羅拉被谷歌收購之後,由於智件園和Google Play有較大的重合,將於2012年12月26日關閉智件園。
電信運營商用戶資源豐富、計費能力和產業鏈凝聚力強,但是在發展應用商店時卻困難重重。為了解決多廠家、多終端、多操作系統帶來的挑戰,運營商們期望通過合作來共同應對外部競爭。2010年2月沃達豐、軟銀、AT&T、西班牙電信等運營商推動成立大規模應用社區WAC (Wholesale Applications Community),制定和發布通用的開放標准。但運營商的應用商店未對操作系統廠家的商店起到威脅作用,並出現難以為繼、退出競爭的現象。2012年9月,Vodafone宣布將於2013年1月31日前關閉應用商店AppSelect;2012年11月,Verizon對外公布,將於2013年1月關閉其應用商店Verizon Apps。
獨立的第三方應用商店以Getjar為典型代表。Getjar於2004年成立,為BlackBerry、Symbian、Windows Mobile 、Android等操作系統的手機提供跨平台應用,截至2012年1月,已為超過1500萬用戶提供超過20億的下載量。
二、國內應用商店發展現狀
在移動互聯網快速成長期,國內產業鏈各方不放棄任何可能商機,積極布局應用商店,爭取在移動互聯網中擁有一席之位,甚至掌控話語權。但由於用戶付費習慣的缺失、盈利模式的局限、內容同質化等原因,國內應用商店生存環境惡化,至今仍沒有一家公司對外公布其應用商店已經開始盈利。
市場競爭激烈
由於Google play 不在國內經營,而且蘋果App Store已佔據iOS系統的應用市場,因此國內的應用商店以基於Android操作系統居多,並可以劃分為4個陣營,其競爭非常激烈。第一,由技術論壇發展而來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如安卓網、安智網、機鋒網和APPCHINA應用匯;第二,互聯網企業向移動互聯網拓展而建設的應用商店,如騰訊應用商店、網易應用、360手機助手;第三,電信運營商牽頭建設的跨平台應用商店,如中國移動mobile market、中國電信天翼空間、中國聯通沃商店;第四,終端廠家為品牌手機開設的應用商店,聯想、中興、宇龍等大部分廠家都有自己的應用商店,與此同時,國外終端廠商通過代理方式將自己的商店轉交給國內第三方運營,如索尼愛立信將「PlayNow」 中國區的運營、技術支持工作外包給國內網游廠商第九城市。
用戶付費習慣尚未形成
用戶在桌面互聯網時代形成的免費習慣繼續延伸至移動互聯網。App Annie Intelligence報告顯示,10月份iOS月應用下載量佔比中,中國僅次於美國的26%,占總下載量的15%,緊跟著的是日本,佔6%;但是在收入佔比中,中國低於5%,收入貢獻度遠低於美國的33%、日本的14%。此外,中國的大部分iPhone用戶會在購買新機後進行「越獄」,以獲取一些免費應用。
應用內容同質化嚴重
從應用商店的經營模式而言,並不存在同質化問題,因為大家都是學習效仿蘋果模式,採用分成模式,為開發者和用戶提供一個軟體交易平台。但是由於國內大量的軟體基於Android開放平台,在一方開發出來之後,復製成本很低,導致盜版、山寨應用泛濫,開發者利益難以保障。此外,獲得用戶廣泛認可的應用在各大應用商店都可以下載,個性化和差異化應用少之又少,各大應用商店的應用軟體相似程度非常高。
三、應用商店發展趨勢
應用內購買及分析
應用內購買(in-app purchase)將成為應用商店應用收入的主要來源。由於下載付費將受到免費應用的沖擊,且app廣告費受到手機屏幕大小、用戶體驗要求提高等挑戰,發展空間受到限制,而通過應用程序內購買額外內容、特殊服務、功能升級將成為移動應用貨幣化的主要方式。同時,應用內分析(in-app analysis)將成為開發者開發程序時的重要考量因素。隨著移動應用市場的不斷成熟,應用商店或者第三方研究機構發布的分析報告已不足以支撐用戶需求的准確定位,開發者需開展存量經營,充分利用已有用戶資源,通過對應用內用戶的使用習慣、偏好等進行監控、分析,以更好地實現用戶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營銷精細化。
應用商店安全管理
惡意軟體甚至病毒、山寨應用、隱私保護漏洞、刷排名等惡性競爭帶來的安全風險越來越高。國外應用商店已對安全隱患採取措施,如蘋果公司要求客戶填寫三個與App Store賬號相關的安全問題,Google Play引入運行在雲端、可檢測App是否含有惡意代碼的安全系統服務。但是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應用商店安全意識比較薄弱,而且缺乏體系化的個人隱私保護制度,安全問題將日益突出,其工作任重道遠。
網頁應用HTML5
2012年9月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表示,過去兩年最大的失誤是在HTML5上投入過多,將投入iOS的本地應用開發。這個消息表示HTML5的發展之路並不平坦,其瀏覽器兼容難、載入速度慢、缺乏發布平台等問題仍需解決。但是,跨平台HTML5應用依然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一方面,開發者具有較強的參與動機,由於熟悉HTML5語言,可以一次性開發基於瀏覽器的應用,解決Android、iOS等跨操作系統平台的問題,而且不需要向應用商店分享下載提成,開發成本將會有效降低。另一方面,隨著網路載入速度的提升,用戶可在使用體驗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不需要將應用下載到本地,從而不佔用本地存儲成本、更新成本、性能消耗成本,並能實現不同終端輕松使用同一應用。
個人簡介:
寧雪蘭,就職於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泰爾管理所,高級咨詢師,工學碩士,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主要從事電信企業運營管理、流程管理以及市場研究,曾為中國移動廣東、湖南、廈門等分公司提供咨詢服務。
❺ 國外旅遊研究進展情況如何旅遊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國外旅遊研究一直重實踐輕理論,注重對於細節化的研究,如旅遊預定(包括住宿、景點、交通等等),甚至可以具體到航空公司在某一季節的機票定價問題。
旅遊學的研究對象:旅遊學的研究對象是旅遊活動的內在矛盾,旅遊學的任務就是通過研究來認識這種矛盾的性質及其發生原因、形態結構、運動規律和它所產生的各種外部影響。
❻ 求:國外旅遊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研究現狀
職位名稱 總經理 職位代碼 所屬部門
職 系 職等職級 直屬上級 董事會
職位版概要:
制定和實施公司總體戰權略與年度經營計劃;建立和健全公司的管理體系與組織結構;主持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實現公司經營管理目標和發展目標。
工作內容:
一、根據董事會或集團公司提出的戰略目標,制定公司戰略,提出公司的業務規劃、經營方針和經營形式,經集團公司或董事會確定後組織實施。
二、主持公司的基本團隊建設、規范內部管理。
❼ 國內外旅遊營銷發展狀況
我國改革開放後,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鄉居民普遍開始關注和重視自己的生活質量,於是度假、休閑等旅遊需求急劇增加,國內旅遊的發展如火如荼。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加深入發展,新世紀的中國旅遊業開始從新的經濟增長點邁向新的支柱產業,從世界旅遊大國邁向世界旅遊強國。中國旅遊業正處於蓬勃興旺時期,近年來取得了輝煌成就,中國旅遊業已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代。各地的旅遊開發也蔚為壯觀,旅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它們紛紛展示自己的優勢,加大宣傳力度,極力吸引遊客,形成了激烈的旅遊市場營銷競爭,面臨這種現象,研究旅遊市場營銷十分必要。
一、我國旅遊市場發展概況
旅遊業正在發展為世界上最大和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中國旅遊市場在21世紀將進一步擴大,其不斷發展的有利條件有:中國豐富的旅遊資源不斷得到開發;旅遊產品結構不斷完善;旅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旅遊的大環境逐漸優化,這些都為中國旅遊市場的擴大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入境旅遊市場:入境旅遊市場將會繼續擴大,亞洲是中國的最大客源市場,隨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過去,東南亞、日本的經濟復甦,亞洲客源肯定有較大的發展;歐美遠程客源國來華人數都在不斷增長,在中國國際旅遊市場上,來自歐美的遊客只是一個全球的平均水平,歐美來華旅遊的潛力顯然很大。出境旅遊市場:中國對出境旅遊的政策是「適度發展」,但中國出境旅遊的發展速度很快,自2000年因私出境的人數首次超過了因公出境人數。隨著一批高收入者的隊伍不斷擴大,中國的出境旅遊將有一個大的發展,出境的目的地也將由目前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及近鄰國家擴展到歐美發達國家。國內旅遊市場:20世紀90年代國內旅遊出遊人數平均每年以18.5%的增長速度發展,城鎮居民和農民的出遊率不斷上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比重的增大,節假日的延長,閑暇時間的增多,必然會極大的促進國內旅遊的發展。假日旅遊的火爆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發達國家發展旅遊業的經驗表明,在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以後,旅遊的大眾化、普遍化便開始迅猛發展,我國已經接近於這一臨界值,說明我國的大眾旅遊時代很快就要到來。按國際慣例,國際旅遊收入與國內收入的比例為1:8或1:9,,我國目前僅達到了1:2.35,潛力很大。中國的國際旅遊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入境過夜旅遊人數只及法國的一半,國際旅遊收入還不到美國的1/5。由此可見,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潛力巨大。
中國的市場正處於轉型階段,與西方成熟市場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而中國旅遊業同樣在承受著經濟轉型的洗禮,於是在旅遊市場營銷方面必然經歷一個由市場初級階段向市場高級階段轉化的過程。雖然整個旅遊行業的營銷意識普遍不強,營銷能力不高,甚至有些地方還沒有旅遊營銷意識,有些地方因為政府行為因素造成體制問題、資金問題、利益問題大於營銷問題等現象的存在,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隨著中國加入WTO,國際先進理念和成功的運作經驗也隨著一片「狼來了」的驚呼聲進入了中國,這些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將被有識之士通過與中國特色的有效「對接」,合理運用到我國的市場實踐當中,從而有效促進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作為世界旅遊資源第一國,又擁有著世界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並且2020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目的地國。在這種供需雙向互動下,中國的旅遊業前景輝煌。
1、旅遊消費需求總量迅速增大。據統計2001年我國國內旅遊者為7.84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為3522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次數將達到19.82億人次,大致相當於每個國民一年出遊1.5次,國內旅遊收入將達到30436.6億元,相當於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的8.7%左右,僅國內旅遊的貢獻就足以確立旅遊業的支柱產業地位。
2、國民的非工作時間更長,旅遊休閑的機會更多。我國的「十五」規劃綱要已經明確規定:在「十五」期間將推行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合理調整居民的非工作時間將增至3-4周,這就意味著國民的非工作時間將增至130-140天,閑暇時間的增多勢必為國民創造更多的出遊機會。20年後,工薪階層一年出遊2——3次將成為尋常之事。
3、國民出遊的空間范圍進一步擴大,出境旅遊將成為國民的重要旅遊活動。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出境旅遊將躍居世界第四位,年出境人數將達到1億人次。隨著消費出境旅遊將從目前的邊境、港澳、毗鄰國家等近距離的出境旅遊逐漸向中遠程的洲際旅遊轉變,由目前的觀光旅遊逐漸向休閑度假旅遊發展。
4、旅遊消費漸趨理性化、個性化。「半軍事化、拉練式、追求看最多景點的觀光旅遊」逐漸轉向「追求舒適靜謐」為主要目的的休閑度假旅遊和「體現個性審美」的民俗文化、生態環保、體育健身等特色旅遊。出遊方式也將從目前「隨團出遊」逐漸轉向自行組織、自駕私家車的「自助旅遊」。
跨入新世紀,旅遊業正逐步由資源時代進入一個財智新時代。傳統旅遊時代對旅遊業的投入是以資源、資金、設備為主,有形資產起決定性作用;而新經濟時代的現代旅遊業,營銷、知識、智力、管理、創新等無形資產的投入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著市場競爭的勝負。因而旅遊業也被形象地稱為「點子」產業、「注意力」產業和「創新」產業,旅遊資源深層次的開發、旅遊市場的有效推廣和旅遊產業高效率的運營都離不開市場營銷。顯然,旅遊市場營銷,在未來的旅遊事業發展進程當中,將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❽ 國內外親子游市場需求的研究現狀、發展動態
文獻綜述就是用資料,只不多有一個比較固定的格式。主要是,關於你的論文主題,國內外學者提出多點看法和主張。某某學者在某某文章中,就你的論文主題,提出看法認為如何如何都是這樣的語句,寫出來就ok了。需要大概七八篇文章的論述,最好是高級的人物寫的文章,發表在高級期刊上的。知網搜索文章,搜出來的文章,看看摘要就能寫進綜述里了,不用下載,中國知網,自己搜索合適採納啊不懂可以追問主要是知網找找資料發展動態就是理論層面上有些什麼理論啊啥的,未來偏向於親子游市場需求分析的什麼具體方向一類的給你一些參考文獻,你可以借鑒下,附件;
❾ 影視旅遊的國內外影視旅遊發研究展概況
國外對影視旅遊的定義主要依據伊萬斯(Evans)的廣義定義:影視旅遊是指由描述物吸引電視、廣播和影片引致的旅遊。國外影視旅遊起步較早,對其的研究也相應較早,主要集中在影視旅遊的概念、外景地旅遊興起的原因、影視作品對外景地旅遊形象的作用、影視作品的上映對外景地旅遊社區的影響等幾個方面。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中期,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的一些經濟類專家就開始了關於影視旅遊的探討。他們把它稱「Movie and TV Inced Tourism」,他們把它的范疇界定為「所有因影視活動的開展並引致的旅遊成果」,包括影視拍攝地旅遊、影視節事活動地旅遊、影視文化演繹出的旅遊等,統稱為影視旅遊。
2004年11月,劉濱誼和劉琴在旅遊學刊上發表了《中國影視旅遊發展的現狀及趨勢》,由此揭開了國內關於影視旅遊學術性研究的序幕,這篇文章也成為中國影視旅遊的開山之作。文中,作者提出了目前較為認可的關於影視旅遊定義:以影視拍攝、製作的全過程及與影視相關的事物為吸引物的旅遊活動。作者給出了影視旅遊的三個特徵,簡單探討了我國影視旅遊的發展概況和現狀,指出了當時影視旅遊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認為我國的影視旅遊尚處在發展階段。作者認為,從1987年開始,我國即進入了旅遊者以動靜結合、注重參與、互動娛樂為特徵的對影視城及影視主題公園的參觀娛樂活動,其旅遊目的為全方位、高強度、綜合性的娛樂感受和生活享受,能夠愉悅身心,增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