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嶺南旅遊文化節

嶺南旅遊文化節

發布時間: 2020-12-08 19:04:46

㈠ 順德區一日游去邊到最好

順峰山公園、德勝廣場、清暉園、寶林寺、碧江金樓、小龍樂園(包括李小龍祖居和生態樂園)、陳村花卉世界、樂從傢具城、逢簡水鄉、西山廟 德勝廣場(德勝夜色) 順德德勝廣場,位於區政府辦公大樓前方。始建於2001年1月,於2002年3月全部工程落成使用。德勝廣場是新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具有區政、文化、休閑復合功能的城市廣場,為一300米×318米的方形廣場,它充分考慮順德的氣候特徵,以「大樹廣場」為設計基調,採用多樣化的樹種,形成有一定空間序列的、並有強烈色相、季相變化的廣場特徵。她作為展現順德新城區中心的窗口,是順德獨特的市民文化和社會生活舞台,是順德在廣東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標志性工程。 順峰山公園(順峰覽勝) 順峰山公園是順德區「青、碧、藍」建設重點工程和城市化建設的主要配套工程,同時,也是一個多元化的景點,以滿足不同個性品位需要,集休閑、娛樂、旅遊於一體的現代化旅遊景區。包括太平山、神步山、大嶺山、二嶺山、桂畔海等區域。景點有入口廣場、五行橋、石牌坊、九曲橋、玉帶橋、迎春亭、青龍閣、環湖路、環山路及兩大湖等,以及桂海芳叢、汀芷園、步雲逕、南薰別館、雅正園等五個景區。 小龍樂園(疊翠藏龍) 小龍樂園位於珠三角腹地的均安鎮,是李小龍品牌與生態樂園整合項目。樂園佔地1700多畝,園內基塘眾多,大小山峰22座,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樂園把李小龍武術文化與景點的其他部分有機、柔性地結合起來,將建設成為一個旅遊產業與文化建設相結合,集景點觀賞、歷史文化交流、特色休閑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旅遊景點。 寶林寺(寶林瑞氣) 順德寶林寺始建於唐末五代之南漢時期,即大約公元94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今日的寶林寺,易地重建,1998年10月11日落成開光。寶林寺坐落在順德區大良太平山麓。左臨德勝河,右矚舊塞、青雲雙塔,主體殿堂依山而建,氣勢恢宏、古樸庄嚴。主體是仿宋明代建築。寶林寺作為地方首剎,人們視之為勝地。 清暉園(清暉毓秀) 佛山新八景;中國十大名園、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幾經修復擴建,古老的清暉園面積從原來的7000多平方米擴大到2.2萬平方米。新擴建的庭院,吸收了嶺南園林建築的精粹,更借鑒了江南和北方園林的造園藝術,使之園中有園,景內有景,步移景換,體現了我國園林建築中雄、奇、險、幽、秀、曠的特點。 樂從傢具城(傢具之都) 位於325國道順德樂從路段的傢具市場延綿十里,經營商鋪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容納了海內外3400多家經銷商戶,展示各式傢具2萬多種,每日前來參觀、購物的國內外顧客絡繹不絕。其促成的銷售量居全國傢具市場之冠,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傢具市場,在世界的傢具行業有著廣泛的影響力。目前,傢具市場內的酒店、餐飲、交通等的各項配套已十分完善,已形成了集觀光旅遊、購物休閑、商務貿易為一體的特色區域景觀。 碧江金樓(古宅金輝) 碧江金樓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北碧江,是明清時期積淀了幾百年文化精華的嶺南水鄉豪宅。 碧江金樓作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的「金樓及古建築群」共有七處古代建築,目前已經修復好。 陳村花卉世界(花海奇觀) 作為佛山新八景——花海奇觀的陳村花卉世界整個布局是以花卉為主題,以現代農業、觀光、旅遊為中心構想。總佔地面積約5000畝,規劃10000畝,總投資達6.8億元,花卉品種達5000多個,是國內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是集花卉生產、銷售、科研、花卉展覽、花卉觀光旅遊於一體的大型花卉交易中心和花卉文化主題公園。 西山廟(鳳嶺朝暉) 西山廟位於順德大良的鬧市之中,是順德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之一,也是順德博物館的原址所在,它的古建築集中了嶺南建築特色,這里收藏了順德自遠古時期到革命年代許多珍貴的文物,還有記載順德歷史的珍貴碑廊。 西山廟的山門,集中了始創於清康熙時期具有典型嶺南建築風情的陶塑瓦脊,南方磚雕纖細秀麗風格的代表掛線磚雕,圓渾剛勁的石雕,描繪了日神月神、鶴鹿同春、麟鳳朝陽、渭水求賢、太獅少獅等典故。廟內的順德博物館原址是道教三元宮以及順德農軍幹校,現在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收藏了順德自遠古時期到革命年代的許多珍貴文物。碑廊收藏了十六塊石碑,記載了順德特定時期的歷史。 逢簡水鄉(書香水韻) 逢簡水鄉地處杏壇鎮北端,錦鯉江畔,水資源以及水環境極優。繞村居水道達十公里有餘,轄區水道達28公里之多。水光接天,碧波盪漾,曲折迂迴有不盡之感覺。遠離繁囂,空氣清新宜人,自然環境和諧,嶺南古村格局猶存。古屋有百餘間,古樹遍布,石板古道縱橫。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派詩情畫意。 逢簡是順德最早有人聚居地之一。兩座宋代三孔石古橋見證千年歷史,從而被首推為佛山市三孔橋之古魁,成為省級文物。明代八景之確立及其有「小廣州」之稱的代石,印證昔日順德逢簡之繁華;御賜金桂、清代金鏊石拱橋、進士坊木牌樓是深厚人文的沉澱。 十個重點旅遊發展項目 長鹿休閑度假農庄、桂洲文塔、新世紀農業園、順風灣、甘竹灘、錦岩廟、桂畔路休閑文化街、冰玉堂、樂從陳家祠、奎福寺。

㈡ 關於鳥的天堂的資料

原來,「鳥的天堂」是廣東省的一個聞名中外的旅遊風景區。在距廣州市100公里外的新會縣天門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歷史的奇特的大榕樹。這棵樹的樹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為新的樹干。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棵大榕樹竟獨木成林。林中棲息著成千上萬只白鶴、麻鶴、灰鶴和其它鳥雀。白鶴、麻鶴朝出晚歸,灰鶴則夜作晝息,它們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構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鳥的世界」。
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來到這里游覽後,有感而發,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散文——《鳥的天堂》。如今,「鳥的天堂」已成為一個著名的風景點,吸引了千千萬萬的遊客。◆ 鳥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約500年樹齡的大榕樹,它位於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著天馬河河心島上約20多畝土地,獨木成林。乘小艇從近處看,枯藤交錯,猶如原始森林;從遠處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樹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白鶴在早晨飛出覓食,至傍晚歸巢;而灰麻鶴正好相反,是晚上飛出覓食,天亮時歸巢休息。它們每天早晚一進一出,盤旋飛舞,交互更替,很有規律,場面頗為壯觀。

1933年,巴金到新會訪友時,路過此處,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鳥的天堂》(一說是《小鳥的天堂》),更使鳥的天堂美名傳揚四海。現在大榕樹已成了一處旅遊勝地,它的南面50米處建有觀鳥樓,可以觀賞「鳥的天堂」、熱帶植物、農舍風光等。天馬河中有遊艇,可供遊客觀鳥和遊玩。

榕樹常綠喬木,樹干分枝多,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的榕樹,樹枝可長出黑色的根須直垂地下,當它扎入土中時,又成為樹干。榕樹的葉、根、樹皮均可入葯。

畫眉鳥身體棕褐色,腹部灰白色,頭、後頸和背部有黑色斑紋,有白色的眼圈,叫的聲音很好聽。
「小鳥天堂」四面環水,有一株巨大古榕樹,樹冠的覆蓋面積達一公頃,數以千計的白的、灰的鷺鷥棲息其間。白天,白鷺飛出覓食,夜間歸來。傍晚,灰鷺飛出,晨早歸來。鳥群悠閑自樂,見了人也不受驚。

著名作家巴金曾來此游歷後寫了一篇游記《鳥的天堂》,因而這棵榕樹便有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稱——「小鳥天堂」。相傳,此樹植於明代景泰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小鳥天堂位於新會城區以南10公里的天馬村河中。

這里是全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這里是人們心馳神往的旅遊勝地。小鳥天堂是僑鄉廣東新會著名的國際級生態旅遊景點,位於距城區10公里的天馬村。她以數百年的悠久歷史,佔地達18 畝,遠看像一片浮動綠洲的古獨榕,堪稱南國奇觀。而每天棲息在這棵美麗大樹上數以萬計的各種野生鷺鳥,暮出晨歸,嘎嘎而鳴,翩翩起舞,更蔚為壯觀。這一自然景象出現在人口稠密區,生生不息,已延續了384年(明萬曆戌午年公元老派1618年始於「雀墩」),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典範,實屬罕見。歷年來,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慕名而至。

「一株榕樹便天堂」,一句詩概括了小鳥天堂的特點。三百八十多年前,這里原是一個水中泥墩,一棵榕樹經長期繁衍,成為覆蓋面積達一公頃的「獨木林」,泥墩也成為綠島。島上的榕樹長期棲息著數萬只的十多種小鳥,尤以白鷺和灰鷺最多。白鷺朝出晚歸,灰鷺暮出晨歸,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盤旋飛翔,嘎嘎而鳴,蔚為奇觀,形成「獨木成林古榕樹、百鳥出巢、百鳥歸巢」三大自然奇觀。380多年來,天馬人一直用「愛樹護鳥,愛護自己,愛護子孫」的祖訓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用各種各樣方式保護這個賴以生存的環境,使這個自然奇觀完好無損地保護至今。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游後寫了散文《鳥的天堂》,「小鳥天堂」從此得名。

㈢ 廣州旅遊的歷史遺址

1、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1983年發現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是嶺南地區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

墓中出土文物一萬余件,其中「文帝行璽」金印、玉角杯、錯 金銘文虎節、印花銅板模、平板玻璃銅牌飾等文物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反映了兩千年前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

南越王墓是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大考古發現之一,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入選國家AAAA級景區,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南越國遺跡》與《海上絲綢之路》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狹義上講,應是1924年~1930年國民黨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興辦的一所軍校,校址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當時校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廣義上講,即是1924年以後,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政府興辦的各個軍事學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內。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3、六榕寺

六榕寺位於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六榕寺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

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六榕寺的別稱)以塔顯」之稱。

4、洪秀全故居

洪秀全故居,花都區新八景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大布鄉官祿布村。故居始建於清代末期,是一排六間泥磚、瓦頂木結構平房,石砌牆基,總面闊16.5米,進深5.5米。

洪秀全的居室是一單間小屋,泥牆,無間隔。洪秀全在故居居住生活了三十餘年,青少年時期在此度過。故居的附近還有洪秀全讀書和教書的私塾、洪氏宗祠等。故居原建築曾被清政府焚毀,新中國成立後重建。現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紀念館,洪氏宗祠辟為紀念館輔助陳列室。

5、大佛寺

廣州大佛寺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在北京路西側、廣州百貨大樓正南方)。廣州大佛寺始建於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龑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

明代擴建為龍藏寺,後改為巡按公署。清順治元年(1649)公署毀於火。平南王尚可喜於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師官廟制式,兼具嶺南地方風格重建殿宇,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觀賞價值。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