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攝影推動旅遊業的發展

攝影推動旅遊業的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2-08 06:59:06

㈠ 舉辦國際攝影展對於促進旅遊業發展有什麼作用

旅遊業就是一個發現美、開發美、包裝美、營銷美的產業。而攝影就是發現美、營銷美的直接推手。

㈡ 攝影比賽帶來的經濟效益

攝影比賽帶來的經復濟效制益,一般比賽都是就某一景點或某一主題開展,這樣通過攝影能夠擴大景區的知名度,帶動旅遊業的發展。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而就某一行業所舉辦的攝影比賽。它具體的經濟效益一般來說就是取得攝影比賽的稿件版權和使用權,能夠在以後的使用中獲得一定的收入。

㈢ 電影拍攝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

國內旅遊業界也日益看重影視劇對旅遊的宣傳促銷作用。如常德市政府、瀟湘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電視劇《桃花源記》日前在湖南省常德市順利封鏡。

該劇以常德市旅遊產業主導品牌——桃花源景區為拍攝地,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為旅遊景區策劃並實現旅遊營銷的電視劇,旨在利用影視傳媒強大的傳播效應,實現影視與旅遊產業的互動,做大做強常德旅遊產業。

影視作品之所以能成為旅遊營銷的有效手段,是因為影視作品引發的旅遊吸引力是其他營銷方式所不能達到的。正如Riley和Van Doren(1992)指出的那樣,與廣告相比,電影對旅遊地有更長時間的展現;

故事情節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刺激了旅遊者的慾望;特技效果的應用、明星效應和最佳的拍攝角度使當地的形象得到了強化。電影外景地是作為藝術形式出現的,其影響效果是潛移默化的,一部成功影視作品所依靠的長盛不衰的藝術魅力使任何旅遊宣傳品望塵莫及。

(3)攝影推動旅遊業的發展擴展閱讀:

旅遊業重要性:

旅遊業包括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兩個部分。兩者由於接待對象不同而有所區別,但其性質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經濟發達國家的旅遊業,一般是從國內旅遊業開始,逐步向國際旅遊業發展。

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落後,經濟建設需要外匯,大多是從國際旅遊業開始發展的。國內旅遊業和國際旅遊業是密切相聯的統一體,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能夠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共同發展。

旅遊業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通過旅遊使人們在體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況,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旅遊業的發展以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並受其制約,同時又直接、間接地促進國民經濟有關部門的發展;

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旅館業、民航、鐵路、公路、郵電、日用輕工業、工藝美術業、園林等的發展,並促使這些部門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設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日益顯示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㈣ 如何運用影視藝術來推動旅遊業的發展

目前,隨著人們旅遊需求的日益個性化和多樣化,各種新興的專項旅遊應運而生。影視旅遊便是其中一種時尚的特色旅遊。人們憑借個人經驗認為,影視作品對人們如何選擇旅遊目的地會產生影響。但國內有這方面的研究甚少,除了旅遊休閑類雜志和一些影視期刊中對影視劇外景地做過一些描述性介紹外,很少有學術性的研究對影視作品與拍攝地旅遊業的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本文在此就影視作品對旅遊業的促進作用提出一些淺薄的看法,以期引起相關學者的注意,進而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一、影視作品是一種有效的旅遊促銷手段

對很多人來說,電影除了提供物質與精神的享受之外,還吸引他們到電影的拍攝場地去旅遊。旅遊業界的促銷人員正是看到了電影對旅遊者的旅行決策的誘導作用,所以巧借電影造勢,對旅遊目的地開展全方位的宣傳促銷。以「100%純凈」為口號的紐西蘭,雖然風景如畫,但知名度並不高,可自從《指環王》三步曲問世以來,紐西蘭美麗的風景變得家喻戶曉,尤其是《指環王3:王者歸來》在第76屆奧斯卡金項獎頒獎典禮上,創紀錄地奪得好萊塢的11項大獎以後,更是在頃刻之間將紐西蘭的美好形象傳播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從而創造了一個以電影宣傳旅遊的成功範例。據紐西蘭旅遊局統計的數字,2003年紐西蘭接待的觀光客人數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2004年1月,紐西蘭的遊客數目比去年同期驟增11%,達到244300人。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指環王》系列的熱播以及由此激發的人們對紐西蘭的濃厚興趣。《指環王》系列影片堪稱最成功的紐西蘭風光宣傳片,它超凡的想像力和宛如仙境的畫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片的拍攝場地遍及紐西蘭供150多個地方,目前這些取景地多數已成為熱門旅遊勝地,開始接待旅遊者。曾有調查顯示,每十個外國遊客中就有一個聲稱是《指環王》把他們吸引到了紐西蘭[1]。

又如,土耳其是一個旅遊業發展較為成熟的目的地,尤其受到歐洲遊客的青睞。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土耳其對中國遊客的影響卻與其擁有的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不相稱。然而,借著好萊塢大片《特洛伊》在我國各地的熱映,土耳其旅遊部門開始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宣傳攻勢。土耳其大使館文化新聞處在北京舉行了「特洛伊之夜」晚會,向媒體和旅行社代表介紹了特洛伊與土耳其的淵源以及其他尚不為國人熟知的旅遊資源和產品。這種促銷手段的效果是顯著的,北京一些反應迅速的旅行社已經開始推出以特洛伊之旅為主題的土耳其一地游產品,如康輝的「特洛伊古城8日探秘之旅」、北京神舟國旅出境公司的「特洛伊古城」之旅[2]。雖然一些業內人士對《特洛伊》的熱映能否為土耳其入境市場帶來豐厚的利潤持懷疑態度,但該片掀起了土耳其旅遊宣傳促銷的高潮,有利於消除中國遊客對土耳其的陌生感,使土耳其的中國旅遊市場向縱深發展。

國內旅遊業界也日益看重影視劇對旅遊的宣傳促銷作用。如常德市政府、瀟湘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電視劇《桃花源記》日前在湖南省常德市順利封鏡。該劇以常德市旅遊產業主導品牌——桃花源景區為拍攝地,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為旅遊景區策劃並實現旅遊營銷的電視劇,旨在利用影視傳媒強大的傳播效應,實現影視與旅遊產業的互動,做大做強常德旅遊產業[3]。影視作品之所以能成為旅遊營銷的有效手段,是因為影視作品引發的旅遊吸引力是其他營銷方式所不能達到的。正如Riley和Van Doren(1992)指出的那樣,與廣告相比,電影對旅遊地有更長時間的展現;故事情節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刺激了旅遊者的慾望;特技效果的應用、明星效應和最佳的拍攝角度使當地的形象得到了強化。電影外景地是作為藝術形式出現的,其影響效果是潛移默化的,一部成功影視作品所依靠的長盛不衰的藝術魅力使任何旅遊宣傳品望塵莫及。

二、國外有關影視作品對旅遊業促進作用的研究

國外學者收集了大量的案例來驗證影視作品的旅遊價值,以可靠的數據證明了優秀的影視作品在客觀上加強了外景地的吸引力,使其在影視劇放映期間及放映之後的一段時間里加速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1、國外研究狀況介紹

雖然傳媒和旅遊業都認同優秀的影視作品有利於旅遊吸引力的提高,但有關這方面的學術研究並不多。國外學者也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才介入這方面的研究。Urry(1990)在他的《旅遊的樂趣》中指出:「遊客對旅遊地的選擇是基於對娛樂、實現夢想以及參與的願望,而願望卻可能是由電影、電視、文學作品和雜志等非旅遊因素構成的」。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國外學者一致認為,影視劇是一種有效的旅遊促銷手段,這種營銷方式能以獨特的效應把人們吸引到銀幕上見過的地方去旅遊,而且,影視作品引致人們進行旅遊的吸引因素並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吸引因素綜合的結果。一般來說,影視作品對旅遊活動的影響不只限於自然景觀的吸引力,其象徵意義、故事情節、人物關系、出演的明星、驚險場面和激動人心的結局也一樣引起人們旅遊的興趣。甚至一些沒有外景拍攝的卡通片,如《美女與野獸》、《獅子王》、《巴黎聖母院》等也吸引很多遊客到動畫片的拍攝現場進行參觀。

Riley和Van Doren(1992)探討了電影作為一種旅遊促銷手段的特性和優勢,以美國影片和澳大利亞影片為例子說明了電影對旅遊者到訪拍攝地的推動作用[4]。Tooke和Baker(1996)就英國的電視劇對旅遊業的影響進行了一系列調查[5]。被調查的四部電視劇在播出後,拍攝地的客流量均有大幅度上升。Riley和Baker(1998)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對12部知名的美國電影進行數據處理,以這些影片放映前的10年期間和放映後的5年期間拍攝地遊客接待量為樣本,建立線性趨勢曲線,進行定量研究。從而得出結論認為,影片對拍攝地旅遊的影響至少歷時4年,使遊客量增長了40%-50%。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所選的12部影片遵循了以下四條原則:①所選影片是否獲得票房上的成功,這是電影吸引大量觀眾到拍攝地去旅遊的先決條件;②影片本身是否具有與可進入的拍攝地相關的顯著的吸引力;③能否獲得拍攝地有關遊客接待情況的數據,這些數據是否易於分析;④拍攝地是否記錄了影片放映前有關該地的遊客接待情況的數據,因為將影片放映前後的數據進行比較是非常必要的[6]。這些原則增強了有關電影促進旅遊的定量研究的說服力和可操作性,也成為今後進一步研究的可借鑒之處。

2、國外的研究案例

國外學者對影視作品的旅遊價值進行過大量的案例研究,以可靠的數據說明了影視作品對旅遊宣傳促銷起到的積極作用。筆者將所檢索到的國外案例,以時間為順序列入下表(見表1)。

三、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啟示

1、我國影視作品對旅遊業的促進作用

中國影視劇對旅遊地的宣傳也起著很大作用。電影《五朵金花》對雲南大理蝴蝶泉風光和少數民族風土人情的表現一直是雲南大理的旅遊標志;電影《敦煌》所展現的大漠風光和神秘的宗教色彩使身處偏遠的莫高窟成為了中國西部絲綢之路旅遊的熱點;描寫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俑》更是在國內和港澳台掀起了參觀秦始皇兵馬俑的熱潮;影片《末代皇帝》在國際上掀起了北京紫禁城旅遊熱;《紅河谷》以其高原風光和神秘色彩引起了西藏旅遊熱。隨著四大古典名著搬上電視屏幕,為拍攝電視劇修建的外景地,如三國城、水滸城、大觀園等也成為著名仿古旅遊景點[7]。瓊瑤的一部《水雲間》,再度燃起了國內遊客對西湖、對蘇堤的熱情,直到如今仍有不少遊客一到西湖就詢問拍攝該劇的地點。又如,2001、2002年,隨著內地版《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在浙江舟山桃花島的成功拍攝,以及這兩部大型電視劇的熱播,桃花島的名聲遠播,到桃花島領略影視文化魅力,體驗金庸武俠文化情趣成為各地遊客的一大熱點。再如,電視劇《似水年華》吸引了大批遊客到訪浙江烏鎮,領略江南水鄉的古樸與恬靜。

表1 影視作品對旅遊推動作用的案例

影視作品名稱
放映時間(年)
拍攝地
對旅遊產生的推動作用

第三類接觸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1979 懷俄明州魔鬼塔國家公園(Devils Tower WY) 該片放映後遊客人數比上一年上升了74%,以後幾年有所下降,但均未達到影片放映前的下線。
To the Manor Born 1979 薩默塞特

(Somerset, UK) 1978-1980兩年之間,遊客人數增加了65106人,比增37%
Bergerac 1981 澤西島

(Jersey, UK) 在1991-1992年到訪澤西島的遊客的調查中顯示,40%的夏季遊客和30%的冬季遊客承認他們是受電視劇的吸引來島旅遊的。
Brideshead

Revisited 1981 北約克郡的霍華德城堡(Castle Howard in

㈤ 推動旅遊業的發展有哪些因素

交通~配套~旅遊項目夠不夠吸引人,附近還有沒有其他旅遊景觀形成一地多游。當然少不了就是廣告的推廣了。

㈥ 攝影的發展是怎樣的

攝影術,起源於十九世紀的法國。法國畫家達蓋爾把鍍銀銅板曝光後,用水銀蒸汽固定住了影像,稱為「銀版法」。1839年8月19日,法國發表了「達蓋爾攝影術」,這一天也被世界公認為攝影術的誕生日。

技術的革新給攝影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特別是從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數字技術在攝影領域迅速的普及,使得人們獲取影像變得越來越簡單。今天人們可以通過照相機、手機、掃描儀、攝像頭、行車記錄儀等設備獲取影像,甚至是利用無人機載入相機從空中鳥瞰大地。正是由於新技術的層出不窮,攝影術也在不斷地創新。今天,互聯網已經根植於人們的生活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變化。在這個發生巨變的時代里,攝影將會如何發展。我們將拭目以待。

法國人路易斯達蓋爾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用攝影術的發明人。達蓋爾的銀版照相法是利用鍍有碘化銀的鋼板在暗箱里曝光,然後以水銀蒸汽顯影,再以普通食鹽定影。此法得到的實際上是一個金屬負像,但十分清晰而且可以永久保存。

攝影從產生並發展到現在,沒有超過兩百年,若它算做一門藝術的話,那麼比起其它類藝術,它發展的時間長度算是比較短。通過對照其它藝術類型的發展過程,攝影的發展也是一段不斷出現各種新流派從而促使攝影逐漸演變推進的歷史。從最早的繪畫主義攝影、印象派攝影、寫實攝影到後來的抽象攝影、「達達派」攝影和主觀主義攝影等等,截止到「達達派」攝影,均可歸類為戰前攝影流派(即二戰結束之前),而我個人覺得從主觀主義攝影之後直到現在出現的流派可歸類為後現代攝影流派。(攝影流派不是攝影分類)

當時出現的每一個攝影流派,自有其努力遵循的綱領,但都有其不可彌補的缺陷。而從今天看來,它們出現的必要性及起到的作用無可置疑。它們從不同的方面探索了攝影的各種可能性,豐富了攝影表達的范疇,且在充實攝影表現技法方面功不可沒,直到現今我們能看到的所有攝影作品中,都會或多或少的發現有這些流派的一些特點(具體每種流派的特點我不再敘述)。

攝影人是旅遊景點的掘寶人,為旅遊景點打開了財富之門。攝影的創新視角決定了攝影在促進旅遊業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一是通過攝影鏡頭可以更好地發現黃岡的山川之美。山川處處有美景,關鍵在於去發現。一個地方、一個景點的美是由多角度、多景點、多看點構成的。攝影人為了創作,通過其獨特的視角去尋找美、發現美。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季節反復去聚焦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去捕捉一個個出色的瞬間,使景點不斷有新發現,讓旅遊者不斷有新感覺和新吸引力。比如羅田天堂寨的哲人峰從另一個角度看就發現是一個將軍峰了,麻城的龜峰、偉人峰都是從不同角度進行欣賞得到的審美感受。通過攝影鏡頭可以更直觀真實的記錄、宣傳當代黃岡改革發展的歷史變遷及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善美。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是旅遊資源,當代發展成就、新時代的建設者更是當代新文化的載體,同樣是旅遊資源。黃岡的遺愛湖公園、黃岡大橋、大別山紅色旅遊公路、現代化的生態農庄、熱情好客的社區居民都是當代旅遊的重要吸引物之一。

㈦ 旅遊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在線旅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專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屬 前瞻》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在網上預訂過機票、酒店、火車票或旅行行程的網民規模達到1.81億人,年增長6910萬人,增幅61.9%,使用率提升至29.3%。
近年來,資本市場對於在線旅遊企業的投資熱情高漲,足以反映出在線旅遊作為服務類電商在中國的巨大發展潛力。
從投資方向來看,近年投資的重點集中在兩個:一個是針對休閑度假等產品,另一個是旅遊信息媒體類網站。前者體現出繼機票、酒店等產品之後,度假產品將成為在線旅遊下一個支柱型產品;後一類公司「輕」(信息媒體類網站僅做相關的信息聚合和流量轉移工作,發揮媒體價值,並不直接持有庫存和銷售產品)的特點決定了其在資本推動下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時效性更強,而信息媒體的快速發展也預示著是在線旅遊行業必將持續景氣。

㈧ 發展旅遊業有哪些意義

1、旅遊業的發展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通過旅遊使人們在體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況,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

2、旅遊業的發展以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並受其制約,同時又直接、間接地促進國民經濟有關部門的發展,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旅館業、民航、鐵路、公路、郵電、日用輕工業、工藝美術業、園林等的發展。

3、旅遊業的發展促使這些部門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設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日益顯示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8)攝影推動旅遊業的發展擴展閱讀: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

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㈨ 「全域融合」如何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國旅遊經濟快速增長,產業格局日趨完善,市場規模品質同步提升,旅遊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全域旅遊」從提出概念到上升為國家戰略,正是我國旅遊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據統計,過去五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次由8300萬增加到1.3億。2017年中國旅遊總收入為5.4萬億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長15.8%;2017年全年國內和入境旅遊人數超過51億人次,比五年前增長69.1%,年均增長11.1%。

國務院辦公廳的上述《意見》中,重點部署了「推進融合發展,創新產品供給」工作,包括推動旅遊與城鎮化、工業化和商貿業融合發展,推動旅遊與農業、林業、水利融合發展,推動旅遊與交通、環保、國土、海洋、氣象融合發展,推動旅遊與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融合發展等。融合發展有助於旅遊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將融合發展戰略用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形成旅遊業發展的「全域融合」思維,推動一定區域以及更大區域內旅遊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並以旅遊業帶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這將是我國旅遊業發展戰略的一次重大提升。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