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陝西鎮安京台山文化旅遊區

陝西鎮安京台山文化旅遊區

發布時間: 2020-12-07 19:04:25

『壹』 陝西著名旅遊景點有哪些

如果可以可否給個採納,謝謝

1、華山AAAAA

推薦1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興起於隋,鼎盛於唐,因安置釋迦牟尼佛的舍利而成為舉世仰望的佛教聖地。法門寺塔,又名「真身寶塔」,塔初建時名阿育王塔,唐貞觀年間改建成四級木塔,後因地震倒塌。1579年扶風縣佛教徒募化錢財,重建真身寶塔,歷時30年。將原來木塔改建為八棱十三層磚塔。該塔建造的極為壯觀,高47米,1至12層共有89個佛龕,為仿木結構建築形式,每層有出檐斗拱,工藝精湛,紋飾華麗。塔底還有題額,分別為「真身寶塔」、「美陽重鎮」、「舍利飛露」、「浮圖耀日」等字。由於年久失修在1981年8月24日因陰雨連綿寶塔崩塌,僅留半個塔面危立在殘台破磚之上。1987年,國家拔款重建法門寺塔,在清理塔基時意外的發現了石函封閉的地宮。根據這次在地宮里發現的碑文記載,佛祖舍利藏在法門寺塔基內。同時在地宮中發現了深藏千年之久的釋迦牟尼指骨舍利和供養舍利的大批珍貴文物。法門寺地宮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佛塔地宮,由磚砌踏步、……[詳細]

『貳』 鎮安縣金台山景區的作文

秋風送來爽,一轉眼,秋天又到了自。我最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是金黃色的,代表著豐收,代表著農民的喜悅。周末,我和幾個同學去領略秋天的美。
我們剛下到田裡,就看見一大片玉米林,每根玉米彷彿是一座座「城堡」。每根結實的玉米棒子就彷彿是「衛兵」。穿過玉米林,我們來到一條小河邊,小河已乾涸了。躺過河床,我們來到甘蔗大家園,每根甘蔗都足足有2米高。幾個同學看著這些甘蔗直流口水,但這些都是農民伯伯千辛萬苦種出來的,我們有忍了回去。繞過「甘蔗大家園」。我們有來到了金色的海洋。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看到前面的稻穀是綠色的,可後面卻是黃色的。大概是秋姑娘開的玩笑吧、走進稻穀基地,好像有一種幻覺,覺的我們金色的海洋里游泳。再放眼望去,農民伯伯們揮舞著鐮刀,臉上露出豐收在忘的神情。一排排大雁從頭上飛過,邊飛邊鳴叫著,好像在說:「南方的人們,你們好啊,我們回來啦。」過了一會,我們的肚子鬧「空城計」了。我說:「我們回去吧。」當我最後一眼望向這片田野的時候,彷彿看到了秋姑娘美麗的笑容!

『叄』 陝西有哪些可以帶給外地朋友的小吃特產

陝西小吃特別多,關中的什麼水圍城、泡饃、鍋盔、千層餅、肘子、脆冬棗的,內陝南的熏豆腐容、陝北的鐵鍋羊肉,不過要說帶走的,能郵寄到外地的,最好是能找口味還正宗、包裝還健康、讓人放心的,最好還是找正規廠家的。關中客。

『肆』 發現身邊的歷史之我愛我家,要深圳和陝西鎮安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歷史故事這些材料啊!謝謝!

鎮安縣自然景觀俯拾即是,名不虛傳。木王國家森林公園山雄、林豐、花艷、竹茂、谷幽、洞奇,水瑩石巨,野生動物成群結隊,珍稀植物漫山遍野,木王鎮莽林十里野生杜鵑花帶,余師鄉文家廟村的燕子岩百米瀑布,景色絕倫。月河鄉是遠離城市污染的樂土,河水冰青玉潔,瀑布連潭,溶洞幽遠,奇石繁多,是遊人垂釣、探險、狩獵的理想之地,其漢白玉礦石更是馳名國內。縣東南茅坪、高峰、米糧、青銅關鎮、關坪河鄉部分地區屬喀斯特地貌,地下河流溶洞眾多,地表古海洋生物化石琳琅滿目,是有待開發的地下宮殿,亦乃北方聖景!縣河龍頭灣度假山莊,冷水河、旬河漂流;鐵廠鎮石板街、三里峽迴流泉、廟梁子、黑龍洞、倪家莊園;雲蓋寺鎮的三觀廟、白侍郎洞、西洞峽一線天;米糧鎮張氏宗祠、龍洞泉;張家鄉西坡尾龜山溶洞等自然景觀相映成趣,美不勝收。正像唐代詩人王維在《終南別業》中描述的:「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睡,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史,談知無還期。」

羊台疊翠
地點:位於寶安區的羊台山

亮點:近年來休閑體育概念漸成,羊台山國際攀岩比賽頗有名氣。

景觀展示:羊台山主峰海拔587.3米,山下分布著石岩、鐵崗、西麗、高峰和賴屋山等10多個水庫,每逢雨季,雲煙縹緲,變幻莫測,山上林木繁茂,野生動物出沒其間。羊台山有溪之谷、嫩七娘峒等勝景。抗戰期間,羊台山游擊隊從日寇佔領下的香港,拯救出以茅盾、鄒韜奮、何香凝等為首的數百文化界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安全地轉移到羊台山區,故羊台山有「英雄山」的美譽。

大鵬所城

地點:位於龍崗區大鵬鎮。

亮點:一處訪古憑吊、了解歷史、領略明清古風的好地方。

景觀展示:大鵬所城全稱「大鵬守御千戶所城」,佔地11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27年(1394年),是深圳目前惟一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用條石和青磚砌建的東、西、南三座城門至今巍然屹立,雄偉壯觀。城內有東西、南北向的街道各4條,古樸的清式建築保存完好。鴉片戰爭時抗英名將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和福建水師提督劉啟龍的「將軍第」規模宏大,氣勢不凡。

梅沙踏浪

地點:位於深圳市大鵬灣畔。

亮點: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是市民及外來遊客消暑、趕海的理想之地。

景觀展示:大小梅沙,海沙黃白細膩,平坦柔軟,猶如一彎新月鑲嵌在蒼山碧海之間,人稱「東方夏威夷」。大梅沙山邊發現有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文化遺地,沙丘上發現有春秋時代遺址,自古以來,大小梅沙地區就是人們生息繁衍、趕海踏浪的地方。

蓮山春早

地點:位於深圳市中心區北端。亮點:在山頂可以俯瞰中心區全貌。

景觀展示:因山形似蓮花,故名。蓮花山總面積達166公頃,是中心區最大的公共綠化空間,建有蓮花山公園,曲徑通幽,綠草如茵。蓮花山是深圳最重要的市政公園之一,景觀豐富,山水靈秀。蓮花山的主要景觀有人工湖、風箏廣場、疏林草地、椰風林大草地和休閑茶館等。

僑城錦綉

地點:位於深圳市區西部的華僑城景區。

亮點:華僑城片區是我國目前為止最具規模、最為壯觀、效益最好的主題園區。

景觀展示:華僑城景區包括「錦綉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歡樂谷」等主題公園,集中華傳統文化、民俗文化與世界文化精華於一體,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於一爐,並採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表現手段,配之以東方「百老匯」式的歌舞演出,動靜結合,花樣翻新,令人流連忘返。

深南溢彩

地點:位於深圳市區中心地段的深南大道。

亮點:夜色下的深南大道最有韻致,立交橋、人行天橋色彩絢麗,道路兩邊的燈光和色彩濃淡相宜,構成遠近相間、內外相透、動靜結合的夜景奇觀。

景觀展示:深南大道是深圳最繁華的道路,全長17.2公里。沿線集中了深圳建築的精華。東段以現代寫字樓為主,有地王大廈、賽格大廈等;中段以行政、文化功能為特色,集中了市民中心、中信廣場、五洲賓館、高交會館等;西段有著名的華僑城景區和深圳科技工業園,是我國城市道路建設的精品。

一街兩制

地點:位於鹽田區沙頭角鎮中英街。

亮點:走進中英街,一種歷史的滄桑和現代繁華的奇特感受同時撲面而來。

景觀展示:1898年刻立的「光緒24年中英地界第×號」的界碑立於街中心,將沙頭角一分為二,東側為華界沙頭角,西側為英(港)界沙頭角,故名「中英街」。至今仍為「一國兩制」分界線的標志。中英街以其「一街兩制」的獨特政治歷史聞名於世,其周圍還有著其他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有中英街歷史博物館、界碑、古井、碉堡和警世鍾等人文景觀和吳氏宗祠、天後廟和老街故巷等民俗風情景點。

梧桐煙雲

地點:位於羅湖區梧桐山。

亮點:梧桐山主峰高944米,傳聞為珠三角第一峰,峰上有天池,為舊新安八景中的「梧嶺天池」。

景觀展示:梧桐山景區以山峰挺拔秀麗、飛雲繚繞、澗溪幽邃、古木蒼勁、藤蘿綿密、山海毗鄰、動物成趣聞名。現建有森林公園、體育公園,是登山、觀光、眺遠、探幽的最佳景點之一。站在好漢坡一帶,眺望香港、大鵬灣、鹽田港和沙頭角,海闊天空,心曠神怡,頗有鳳兮來儀、飄飄欲仙之感。

『伍』 陝西歷史遺跡

大明宮遺址,大雁塔,青龍寺

重點文物
陝西境內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延安革命遺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至宋 漢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興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牆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漢至近代 西安市
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銅川市
半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豐鎬遺址 周 西安市長安區
阿房宮遺址 秦 西安市
漢長安城遺址 西漢 西安市
大明宮遺址 唐 西安市
黃帝陵 黃陵縣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臨潼區
茂陵(漢武帝劉徹墓) 西漢 興平市
霍去病墓 西漢 興平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禮泉縣
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 唐 乾縣
順陵(武則天之母楊氏墓) 唐 咸陽市
陝西境內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西安事變舊址 1936年 西安市
藍田猿人遺址 舊石器時代 藍田縣
周原遺址 西周 扶風縣、岐山縣
司馬遷墓和祠 西漢至宋 韓城市
陝西境內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瓦窯堡革命舊址 1935年 子長縣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1937-1946年 陝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縣
鍾山石窟 北宋 子長縣
昭仁寺大殿 唐 長武縣
西嶽廟 明至清 華陰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遺址 東周 鳳翔縣
秦咸陽城遺址 戰國至秦 咸陽市
黃堡鎮耀州窯遺址 唐至元 銅川市
長陵 西漢 咸陽市
杜陵 西漢 西安市長安區
橋陵 唐 蒲城縣
扶托村 商周 西安市戶縣
陝西境內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姜寨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臨潼區
鄭國渠首遺址 戰國 涇陽縣
魏長城遺址 戰國 華陰市、大荔縣 、韓城市
統萬城遺址 十六國 陝西省靖邊縣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包括青龍寺遺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隋、唐 麟游縣
灞橋遺址 隋-元 西安市
華清宮遺址 唐 西安市臨潼區
武侯墓 三國 勉縣
泰陵 隋 咸陽市
永陵 西魏 富平縣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縣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縣
西安鍾樓、鼓樓 明 西安市
水陸庵 明 藍田縣
延一井舊址 清 延長縣
陝西境內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甜水溝遺址 舊石器時代 大荔縣
花石浪遺址 舊石器時代 洛南縣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縣
康家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商 西安市
櫟陽城遺址 戰國至漢 西安市
京師倉遺址 西漢 華陰市
良周遺址 秦、漢 澄城縣
東渭橋遺址 唐 高陵縣
玉華宮遺址 唐 銅川市
西漢帝陵 西漢 咸陽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縣、蒲城縣、三原縣、涇陽縣、禮泉縣、乾縣
三原城隍廟 明 三原縣
鳩摩羅什舍利塔 唐 戶縣
公輸堂 明 戶縣
倉頡墓與廟 明、清 白水縣
泰塔 北宋 旬邑縣
香積寺善導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隍廟 明、清 西安市
白雲山廟 明、清 佳縣
八雲塔 唐 周至縣
涇陽崇文塔 明 涇陽縣
彬縣開元寺塔 北宋 彬縣
韓城普照寺 元 韓城市
韓城文廟 明 韓城市
韓城城隍廟 明 韓城市
黨家村古建築群 明、清 韓城市
耀縣文廟 明 銅川市耀州區
澄城城隍廟神樓 明 澄城縣
鎮北台 明 榆林市
重陽宮祖庵碑林 元至清 戶縣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縣
洛川會議舊址 1937年 洛川縣
楊家溝革命舊址 1947~1948年 米脂縣
陝西境內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龍崗寺遺址 舊石器時代至漢 南鄭縣
石峁遺址 新石器時代 神木縣
石摞摞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 佳縣
李家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鄉縣
北首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寶雞市
東龍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漢 商洛市
橫陣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陰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澗縣
梁帶村遺址 周 韓城市
楊家村遺址 周 眉縣
法門寺遺址 南北朝至清 扶風縣
麟州故城 唐至明 神木縣
秦東陵 秦 西安市
張騫墓 漢 城固縣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倫墓和祠 清 洋縣
精進寺塔 唐至宋 澄城縣
長安聖壽寺塔 唐 西安市
長安華嚴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壽聖寺塔 唐 合陽縣
昭慧塔 唐 高陵縣
開明寺塔 唐 洋縣
大秦寺塔 宋 周至縣
太平寺塔 宋 岐山縣
武陵寺塔 宋 永壽縣
神德寺塔 宋 銅川市
法王廟 宋至清 韓城市
北營廟 元 韓城市
五門堰 元 城固縣
吳堡石城 明至清 吳堡縣
周公廟 明至清 岐山縣
榆林衛城 明至清 榆林市
張良廟 明至清 留壩縣
扶風城隍廟 明至清 扶風縣
玉皇後土廟 明至清 韓城市
玄武廟青石殿 明 合陽縣
慶安寺塔 明 渭南市
咸陽文廟 明 咸陽市
盤龍山古建築群 明 米脂縣
姜氏庄園 清 米脂縣
豐圖義倉 清 大荔縣
靈岩寺摩崖 漢至民國 略陽縣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縣
楊珣碑 唐 扶風縣
萬安禪院石窟 宋 黃陵縣
易俗社劇場 民國 西安市
渭華起義舊址 1927年 華縣
吳旗革命舊址 1935年 吳起縣
保安革命舊址 1936年~1937年 志丹縣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西安、延安、韓城、榆林、漢中、咸陽。

『陸』 陝西安康有什麼歷史事件

石器時代
人文史可上溯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境內即有先民在月河川道及漢江兩岸繁衍生息。據文物部門調查和考古發掘,在全區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四十餘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安康五里花園柏樹嶺、柳家河、張家壩;嵐皋肖家壩;漢陰阮家壩;紫陽馬家營;旬陽李家那,龔家梁,新天鋪等遺址,比較完整地展現了先民的聚落。出土的新石器文物,既有半坡文化類型的特點,也有廟底溝文化風格,同時也有李家村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類型風采,又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特點。
夏代

夏代,安康屬梁州的一部分。據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記載,將全國分為九州,稱「華陽黑水惟梁州」,唐代學者認為梁州為今漢中、安康、商洛一帶。
商周

商周時期,安康成為庸國的封地,史稱上庸,為「群夷之國」。商朝建立政權後,對周圍的部族大加征討和掠奪,漢水流域的各部族也未能倖免。在武王伐紂的戰役中,庸人參加,並能征善戰。西周時期,曾破昭王膠船,使昭王君臣溺死於漢水。後來穆王、宣王相繼南征,均無功而返。後王室衰微,郡國兼並,東周安康隸楚、隸蜀、隸秦,更變頻繁。這一帶部族也被新起的五霸之一楚兼並。據《太平寰宇記》載:「金州於戰國為楚地,附庸地,後為楚所滅,復為楚地」。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安康處「秦頭楚尾」,地扼南北要沖,公元前611年庸國被秦、巴、楚三分,安康成為秦楚必爭之地。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在安康漢江北岸台地(今天的中渡台)設西城縣,屬漢中郡,郡治設在西城。秦統一六國(前221年),劃漢水上游為漢中郡,西城縣為漢中郡治,領十二縣,轄今漢濱、漢陰、石泉、紫陽、嵐皋、平利、鎮坪七縣。
西漢

西漢沿襲秦制,漢中郡下設西城、安陽、長利(今天平利縣)、旬陽、錫(今天白河縣)五縣,治所西城縣。西城縣轄今天漢濱區的大部和紫陽、嵐皋全境。東漢建武元年至六年(25-30年)劉秀遣將軍李通領兵,與巴蜀公孫述戰於西城,取漢中地,郡治改遷南鄭,隸益州刺史部。西城縣轄今漢濱區、嵐皋、紫陽、平利和鎮坪五縣。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5年),曹操攻佔漢中,分郡之東部即安康為西城郡,劃歸荊州,西城郡轄今漢濱、嵐皋、紫陽、平利和鎮坪五縣區。
三國

三國曹魏黃初二年(221年),取「曹魏興盛」之義,設魏興郡,轄七縣。
西晉

西晉沿之。據《興安府志》載: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為安置巴山一帶流民,取「萬年豐樂、安寧康泰」之意,將安陽縣更名為安康縣,「安康」從此得名。
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安康先屬南朝,後屬北朝,先稱直州,西魏廢帝三年(554年)設金州,因月河川道出麩金得州名,隸屬魏興郡。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撤西城縣改稱吉安縣。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治所遷回西城,縣城改建漢江南岸,轄今漢濱、嵐皋、平利和鎮坪四縣區。北周末年廢縣,復設魏興郡。
隋朝

隋朝復設西城郡。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稱吉安,屬金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撤金州,設西城郡,吉安改稱金川,轄六縣。十三年(公元617年)郡縣俱廢。
唐五代

唐、五代、宋設金州安康郡,轄西城、漢陰、平利、旬陽、淯陽、石泉等六縣。
元朝

元朝設金州,屬陝西行中書省興元路。至元年間(1279-1294年),金州改為散州,下不轄縣,轄區相當於今漢濱、平利、鎮坪、白河、旬陽、紫陽、嵐皋、漢陰、石泉和鎮安十縣境地。
明代

明代仍設金州,萬曆十一年(1583年)漢江洪水覆沒金州城,遂於城南趙台山下築新城,並易名為興安州,屬漢中府。二十三年(1595年)興安州從漢中府劃出,直屬陝西布政司,領漢陰、平利、旬陽、紫陽、白河、石泉等縣。
清朝

清順治四年(1647年)興安州遷回老城。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改設興安府,並漢陰縣地設安康縣,領安康、平利、旬陽、白河、紫陽、石泉等六縣,屬陝西布政司領。
民國

辛亥革命後,即民國二年(1913年)陝西省撤消府、州、廳,省下設道、縣兩級,安康在清代六縣基礎上新增四縣歸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廢道而直隸於省;二十四年(1935年)設為陝西省第五行政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十縣。
新中國

建國後,1950年設市,1954年撤銷安康市改設城關區,隸屬安康縣管轄。1988年9月15日復設市,中共安康地委和安康地區行政公署駐地安康市。公元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安康地區撤地設市。
新組建的中共安康市委員會、中共安康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於2000年12月正式對外辦公,撤地建市後,原縣級安康市改為漢濱區。
地級安康市於2001年元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安康市人大常委會、安康市人民政府、政協安康市委員會、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安康市人民檢察院相繼對外辦公。地級安康市下轄漢濱區、漢陰縣、石泉縣、寧陝縣、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旬陽縣、白河縣1區9縣。
陝西省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南宋墓葬上許家台古墓,在地處陝南的安康市建民鎮佘家窯村被初步發掘整理。該墓葬是南宋抗金名將王彥為其父母所建的合葬墓

『柒』 陝西省安康市 的歷史資料

安康市地處「秦頭楚尾」,位於陝西最南邊,山川秀麗,資源豐富,歷史悠久。

陝西省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南宋墓葬上許家台古墓,近日在地處陝南的安康市建民鎮佘家窯村被初步發掘整理。該墓葬是南宋抗金名將王彥為其父母所建的合葬墓。
陝西安康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這座古墓全長三十二點零四米,墓道長二十四點七四米,寬二點零二米,墓深五點二四米。墓道由十九排九千三百餘塊方、條形封門磚砌成,墓底有完整的排水系統。墓門正面寬七點零五米,高三點五五米,為仿木結構磚雕建築。墓室門前立二石碑,左書「宋故贈武略大夫綏德府君王公之墓」,右書「宋故太碩人綏德府君王公妻馬氏」,該形制較為少見。碑刻文字介紹了墓主人姓名、籍貫、卒年,王彥官職、食邑,以及王彥於紹興三十年(即公元一一六零年)八月十五葬其父衣衾與其母遺體於金州石泉縣來蘇鄉越瓜里的經過。

王彥是與岳飛齊名的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在朝廷身居要職。他領導的八字軍英勇頑強,在抗敵衛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彪炳青史。此次發現的王彥父母合葬墓中,仿木磚雕結構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石碑上關於王彥的出生地、官階等記載可補充史書的不足。另外,據此還可推斷地理志所載石泉與今天石泉縣的范圍不同。

該墓葬在考古研究上還存在以下疑點:一是墓道雕花數量眾多而在墓室中卻找不到;二是墓中沒有人骨;三是南宋葬俗,墓中多俑,而該墓沒有任何陶俑殘片;四是碑文載「意先君平皆出處之大節也,見於志銘,故不復書」,其父母生平事跡應見於墓誌,而墓室中並無墓誌。這些疑點有待於專家在進一步研究中逐一揭密。

人文史可上溯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境內即有先民在越河川道及漢江兩岸繁衍生息。據文物部門調查和考古發掘,在全區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四十餘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安康五里花園柏樹嶺、柳家河、張家壩;嵐皋肖家壩;漢陰阮家壩;紫陽馬家營;旬陽李家那,龔家梁,新天鋪等遺址,比較完整地展現了先民的聚落。出土的新時器文物,既有半坡文化類型的特點,也有廟底溝文化風格,同時也有李家村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類型風采,又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特點。

夏代,安康屬梁州的一部分。據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記載,將全國分為九州,稱「華陽黑水惟梁州」,唐代學者認為梁州為今漢中、安康、商洛一帶。

商周時期,安康成為庸國的封地,史稱上庸,為「群夷之國」。商朝建立政權後,對周圍的部族大加征討和掠奪,漢水流域的各部族也未能倖免。在武王伐紂的戰役中,庸人參加,並能征善戰。西周時期,曾破昭王膠船,使昭王君臣溺死於漢水。後來穆王、宣王相繼南征,均無功而返。後王室衰微,郡國兼並,東周安康隸楚、隸蜀、隸秦,更變頻繁。這一帶部族也被新起的五霸之一楚兼並。據《太平寰宇記》載:「金州於戰國為楚地,附庸地,後為楚所滅,復為楚地」。

春秋戰國時期,安康處「秦頭楚尾」,地扼南北要沖,公元前611年庸國被秦、巴、楚三分,安康成為秦楚必爭之地。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在安康漢江北岸台地(今天的中渡台)設西城縣,屬漢中郡,郡治設在西城。秦統一六國(前221年),劃漢水上游為漢中郡,西城縣為漢中郡治,領十二縣,轄今漢濱、漢陰、石泉、紫陽、嵐皋、平利、鎮坪七縣。

西漢沿襲秦制,漢中郡下設西城、安陽、長利(今天平利縣)、旬陽、錫(今天白河縣)五縣,治所西城縣。西城縣轄今天漢濱區的大部和紫陽、嵐皋全境。東漢建武元年至六年(25-30年)劉秀遣將軍李通領兵,與巴蜀公孫述戰於西城,取漢中地,郡治改遷南鄭,隸益州刺史部。西城縣轄今漢濱區、嵐皋、紫陽、平利和鎮坪五縣。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5年),曹操攻佔漢中,分郡之東部即安康為西城郡,劃歸荊州,西城郡轄今漢濱、嵐皋、紫陽、平利和鎮坪五縣區。

三國曹魏黃初二年(221年),取「曹魏興盛」之義,設魏興郡,轄七縣。

西晉沿之。據《興安府志》載: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為安置巴山一帶流民,取「萬年豐樂、安寧康泰」之意,將安陽縣更名為安康縣,「安康」從此得名。

南北朝時期,安康先屬南朝,後屬北朝,先稱直州,西魏廢帝三年(554年)設金州,因越河川道出麩金得州名,隸屬魏興郡。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撤西城縣改稱吉安縣。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治所遷回西城,縣城改建漢江南岸,轄今漢濱、嵐皋、平利和鎮坪四縣區。北周末年廢縣,復設魏興郡。

隋朝復設西城郡。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稱吉安,屬金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撤金州,設西城郡,吉安改稱金川,轄六縣。十三年(公元617年)郡縣俱廢。

唐、五代、宋設金州安康郡,轄西城、漢陰、平利、旬陽、淯陽、石泉等六縣。

元朝設金州,屬陝西行中書省興元路。至元年間(1279-1294年),金州改為散州,下不轄縣,轄區相當於今漢濱、平利、鎮坪、白河、旬陽、紫陽、嵐皋、漢陰、石泉和鎮安十縣境地。

明代仍設金州,萬曆十一年(1583年)漢江洪水覆沒金州城,遂於城南趙台山下築新城,並易名為興安州,屬漢中府。二十三年(1595年)興安州從漢中府劃出,直屬陝西布政司,領漢陰、平利、旬陽、紫陽、白河、石泉等縣。

清順治四年(1647年)興安州遷回老城。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改設興安府,並漢陰縣地設安康縣,領安康、平利、旬陽、白河、紫陽、石泉等六縣,屬陝西布政司領。

辛亥革命後,即民國二年(1913年)陝西省撤消府、州、廳,省下設道、縣兩級,安康在清代六縣基礎上新增四縣歸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廢道而直隸於省;二十四年(1935年)設為陝西省第五行政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十縣。

建國後,1950年設市,1954年撤銷安康市改設城關區,隸屬安康縣管轄。1988年9月15日復設市,中共安康地委和安康地區行政公署駐地安康市。公元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安康地區撤地設市。

國務院2000年6月23日國函〔2000〕81號批復:

一、同意撤銷安康地區和縣級安康市,設立地級安康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漢濱區。

二、安康市設立漢濱區,以原縣級安康市的行政區域為漢濱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五星街。

三、安康市轄原安康地區的漢陰縣、石泉縣、寧陝縣、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旬陽縣、白河縣和新設立的漢濱區。
新組建的中共安康市委員會、中共安康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於2000年12月正式對外辦公,撤地建市後,原縣級安康市改為漢濱區。地級安康市於2001年元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安康市人大常委會、安康市人民政府、政協安康市委員會、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安康市人民檢察院相繼對外辦公。地級安康市下轄漢濱、漢陰、石泉、寧陝、紫陽、嵐皋、平利、鎮坪、旬陽、白河十縣區。

『捌』 陝西省鎮安縣與河南省元氏縣距離多遠

這題實在是太難了,偶要回答下一道。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