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民俗文化旅遊吸引力
① 介紹下你熟悉的一個國家(一定是外國)民俗旅遊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經驗
日本男女混浴及入浴文化
男女混在一個池子里泡溫泉就叫做混浴了。這種場面在中國也不少,但中國人在大池子里是穿著游泳衣褲泡的,日本人不穿。
無論在家裡的浴室還是公共浴場或溫泉,日本人都喜歡在浴缸或浴池裡泡。不過他們決不在裡面洗身子,他們一定會在浴缸或浴池外洗干凈身子後才進去泡的。條件好一點的日本人家庭里都有浴缸,一般比較深,有80公分以上吧。一般是讓客人先泡,之後是父親,然後是孩子,最後是母親,都是泡那池熱水,不換的,全部人泡完之後才把水全部卸掉。孩子還小的話,有時候也會全家一起泡。
普通的公共浴場或溫泉都是男女完全分開的。各有各的更衣室,洗身場和熱水池。一般的所謂混浴溫泉,只不過是男女混在一個池子里泡而已。男性女性各自在洗身場洗干凈後,都領了店裡的專用大浴巾,一般是白色的。男的圍到腰上,女的圍到胸口以上,同到一個池子里泡溫泉,這也就是正宗的所謂「男女混浴」了。
盡管這樣,還是有可能碰到尷尬的情況。有一次,我們去群馬縣旅行,住在一個溫泉旅館。這個旅館其實也不算小,不知為什麼池子只有一個,更衣室和洗身場也只有一個,而且面積也不算小。店裡的規定是晚上8點以前男性專用,8到10點女性專用,10點以後男女共用。那天才9點多,同行的女士們就衣衫不整,大呼小叫地跑了回來,原來她們還在洗身場的時候,有幾個日本老太婆帶了幾個老頭沒到10點就闖了進來。我本來打算10點以後去嘗試一番的,聽說都是些老人家在那裡嬉鬧,也就改變主意了。
還有一次是在鬼怒川的一個溫泉。因為是男女完全分開的,從洗身場出去溫泉池就沒有圍大毛巾。下水後發現男女池之間是只用一竹排柵分隔,對面有異性的嘻哈聲,盡管竹子排得很密,但看上去還有一點縫隙,說不定可以飽飽眼福呢。我們快走到竹排柵的時候,卻看到縫隙後有幾隻眼睛往這邊張望,日本女人也太大膽了吧。我們沒理由示弱,偏把眼睛往後頭有眼睛的縫隙湊上去,後面的眼睛果然逃開了,隱約看到近處有幾個中年婦女在那裡笑個不停。
崇尚習武的日本端午節
黃金周的最終一天(五月五日),是男孩節。早在公元834年,日本的<<靈義解>>中,就把從中國傳來的1月1日(元旦),3月3日(上已),5月5日(端午)定為節日。生活在日本的人們都知道,每年男孩節時,可以看見很多鯉魚型的彩色風箏在藍天下飄舞,這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在日語中「鯉」。十四世紀的室町時代,只有武士家才有資格在竹竿上懸掛這種風箏。到了江戶時代,漸漸在民間流傳開來。形狀也變得更加漂亮,一直延用到現在。這個在我國已經淡化了的端午節放鯉魚型風箏的習俗,其實起源於"鯉魚跳龍門"的傳說。鯉魚每年三、四月都要聚集在黃河中游的龍門處,如果能逆流而上,越過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頭地成為龍.那一條條迎風而起舞的鯉魚,真正的表達了長輩們望子成龍的心情。端午節的習俗,傳到日本之後,被吸收改造成為日本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在戰亂不停的室町時代,被武士們所提倡。日語中,"菖蒲"與"尚武"的發音相同。每年這一天,武士們都要把自己的鎧甲,頭盔放在日光下晾曬。到了江戶時代,為了使男孩子從小就能養成尚武的精神,期望將來能夠武藝高超,做個出人頭地的英雄。
② 你的家鄉民俗中有哪些具有旅遊吸引力
您好,我家鄉是一個小的縣城,其實沒有什麼風景勝地,所以估計也沒有人去那兒旅遊。
③ 國外民俗文化研究的現狀
國外民俗文化研究的目前主要著重於:高度重視民俗文化的價值,不斷完版善民俗文化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民俗文化保護和市場開發相結合,注重對廣大民眾的宣傳教育,為保護和發展民俗文化提供學術保障等。
在國外相關文獻與研究成果中,對於民俗旅遊的研究主要注重關於對民俗文化的真實性的保護問題的研究。博納和克什布蘭特認為,旅遊中的民俗表演不是要提供真實,而是為遊客提供一種旅遊現實感,一種可以讓他們體驗當地文化的舞台。
(3)外國民俗文化旅遊吸引力擴展閱讀
中國的民俗文化發展:
中國的民俗文化包括中國人生儀禮、歲時節日、生產、飲食、服飾、居住、交通、游藝、信仰等各類民俗事象的產生、發展及其在當今社會的形態。深入了解中國民俗文化的發展與變遷,認識中國不同特色的風俗、習慣、心態、制度等,充分感受中國民俗文化的恆久魅力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影響。
借鑒國外經驗,保護並發展好我國的民俗文化,必須完善機構設置,落實相關政策,重視民俗旅遊景觀的開發,加強田野調查和科學研究,開展民俗文化進校園活動,促進民俗文化保護的規范化、大眾化、專業化和產業化。
④ 東西方傳統文化對旅遊者行為的影響
旅遊者的行為包括決策行為、時間—空間行為、消費行為、心理行為
外出旅遊之前,人們首先要收集各種相關的信息,然後根據自己的主觀偏好,作出決定,這個過程稱為旅遊決策行為。影響旅遊決策行為的主要因素為感知環境、最大效益原則和旅遊偏好
出遊時間的選擇是旅遊者重要的時間行為規律。一般來講,旅遊者個體出遊時只會考慮個人(或者自己家庭)的閑暇時間,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是否有假期
旅遊者空間行為個體旅遊者對旅遊景點的選擇
旅遊者消費行為實際是指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的消費(者)行為,具體而言是指旅遊者在旅遊途中的購物行為。
歐美旅遊者。歐美各國的傳統文化與我國的傳統文化相比,存在很大的差異。正是東西方文化的這種差異,使我國對歐美旅遊者具有強大吸引力。歐美旅遊者來我國的主要目的是欣賞我國幾千年的文化
⑤ 談談民俗風情為什麼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
從旅遊資源的定復義:凡能對制旅遊者產生吸引力,並具備一定旅遊功能和價值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原材料,統稱為旅遊資源。它是發展旅遊事業的基本物質條件,在范疇上屬於社會資源之列。我們可以看出:旅遊資源的本質屬性——吸引功能;旅遊資源的作用對象——旅遊者;旅遊資源內容——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總和;旅遊資源可開發性——旅遊價值和原材料。因此一切都是建立在旅遊吸引的基礎之上,所以說旅遊吸引力是判別旅遊資源的重要依據。
⑥ 日本旅遊特色是什麼 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日本的旅遊特色?購物 溫泉 滑雪 賞櫻花 還有北海道風情特別是北海道富良野薰衣草花田
真的是日本人別出心裁的地方太多了 實在是說不完啊 有時間我們網路HI 慢慢講吧 有時間多看看《東京印象》
⑦ 如何提高民俗旅遊資源吸引力
突出宣傳當地的特點,民俗的文化,歷史沿革以及飲食文化各個方面。
⑧ 中外民俗文化
第一章 民俗概論
第一節 民俗的定義與分類
一、民內俗的定義
二、民俗的分類
第二節容 民俗的特徵與社會功能
一、民俗的特徵
二、民俗的社會功能
第三節 民俗的構成、養成與傳承
一、民俗的構成
二、民俗的養成
三、民俗的傳承
第四節 民俗的調查與研究
一、民俗的調查
二、民俗的研究
第五節 民俗文化旅遊資源開發
一、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范疇
二、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分類
三、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特點
四、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
第二章 物質生產民俗
第一節定義與特徵
一、定義
二、特徵
第二節 自然生態民俗
一、生態民俗的定義
二、動物生態民俗
三、植物生態民俗
四、自然生態民俗舉例
第三節農業生產民俗
一、農業生產民俗的產生
第三章 服飾民俗
第四章 飲食習慣
⑨ 結合人類學理論,談談民俗文化旅遊現象興起的原因及意義 謝謝大家!
原因是市場經濟和全球化,激發了民眾的經濟動機和功利思想,理性人的假設版不斷實現權。
加上部分地區缺少發展其他產業的優勢,而城市人口有追求返樸的沖動,尋找生活的意義和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由此形成了民俗文化旅遊的基礎。
意義在於實現了資源的整合,促進了區域經濟均衡發展,弘揚某些民俗文化。同時也加劇了某些文化的流失,導致了許多次生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