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雲南省十二五旅遊發展規劃

雲南省十二五旅遊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 2020-11-22 17:39:32

㈠ 雲南省政府為什麼鼓勵和扶持民營企業的發展

一、充分認識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是民營經濟的主體,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是全局性、戰略性的重要問題,是新時期雲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我省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省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促進全省經濟增長、產業發展、城鄉繁榮、就業再就業和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在全省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但與全國發達地區相比,我省民營經濟存在起步晚、產業發展層次低、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尤其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金融供求矛盾較大,制約了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各級、各部門和金融機構要充分認識金融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重要意義,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部署和工作要求,用好用足國家各項扶持政策,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健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機制,加快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著力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貸款難、擔保難、融資成本高等問題,創造良好的民間投資環境,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雲南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全省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一)基本思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沿邊開發開放戰略、橋頭堡建設和 「十二五」規劃實施等重大機遇,堅持「非禁即入」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原則,以擴大民營經濟規模、促進全省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以增投資興產業、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為重點,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創業成長力度,不斷擴大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和規模,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優化金融環境,實現民營經濟與金融業互促發展。
(二)目標任務。 「十二五」期間,要確保全省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貸款年增速高於全省貸款平均增速,增量高於上年水平,對 3000戶優質小企業開展信用貸款試點,其中,省工業信息化委會同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等部門優選 2000戶左右的專精特新小微企業,省農業廳和省林業廳分別組織優選 600戶和 400戶左右的特色農業、林業產業化小微企業;支持民營企業不斷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力爭實現 10戶民營企業上市,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債券;積極引導民營資本參與股權投資,爭取到 「十二五」末全省股權投資基金發展到 200支,募集資金規模達到 1000億元;積極推動保險業更好地服務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爭取保險資金對民營企業投資取得新突破;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爭取小額貸款公司達到 500個,推動地方金融機構健康快速發展,為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達到 7000億元提供強有力的金融保障。
三、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
(一)拓寬民間資本投資實體經濟的領域。根據國家關於促進民間投資的有關政策,積極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止進入的行業和領域,營造公平競爭、平等准入的條件和環境。重點支持民間資本進入交通、水利、電力、石油天然氣、電信、環保、土地整治和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市政公用事業、保障性住房、文化產業、社會事業、商貿流通等領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完善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有效機制,著力營造引商、親商、留商、活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大力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促進金融產業發展壯大。
(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領域。支持民間資本投資地方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參與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的增資擴股。鼓勵民間資本按照集約化發展、地域適當集中的原則,規模化、批量化參與設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三)鼓勵民間資本設立小額貸款公司。落實國家適當放寬小額貸款公司單一投資者持股比例限制等政策,按照《雲南省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組建小額貸款公司,重點推動在經濟發展滯後、金融服務不完善的縣(市、區)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盡快實現小額貸款機構和服務的縣域全覆蓋。積極發展專業性小額貸款公司,支持優勢特色產業領域中的民營企業加快發展。進一步完善小額貸款機構的市場准入評審制度,加強日常監管和現場檢查,發揮小額信貸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扶優懲劣,規范發展,有效遏制高利率化傾向,引導小額貸款公司加大對我省小微企業、「三農」和縣域經濟發展的資金支持。鼓勵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向小額貸款公司提供融資支持,增強其貸款能力。鼓勵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積極向村鎮銀行轉變。
(四)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行業自律、政策扶持、規范發展 」的原則,充分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政府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的引導作用、國有資本的示範帶動作用、民間資本投資的主體作用、雲南股權投資發展中心和股權投資基金協會的行業管理服務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設立公司制、合夥制的私募基金、創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股權類投資企業,開展專業化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投資咨詢等業務,推動全省股權投資事業健康規范發展。
(五)推動民間資本參與其他金融活動。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在遵循有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創辦融資擔保公司、產業投資公司、創業投資公司、租賃公司、財務公司、資信調查與評估公司、典當拍賣及會計師事務所等金融中介服務機構,有序參與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的改制重組。
四、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力度
(一)完善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財政與金融聯動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健全完善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財政與金融聯動機制。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大對符合產業政策、發展前景良好的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處於轉型期的民營企業,要做好融資幫扶工作,指導和支持企業轉型發展。財稅部門要全面落實對小微企業和服務小微企業金融機構的各項稅收優惠、財政補貼政策,引導信貸資金加大對獲得財政扶持的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投入力度。對符合轉型升級要求但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要按照規定及時落實稅費減免優惠政策。逐步擴大中小企業專項資金規模,合理統籌使用各項產業化發展資金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研究建立小微企業新增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資金周轉困難。
(二)建立鼓勵創業富民的長效機制。積極借鑒其他省(區、市)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加大財稅配套扶持力度,建立鼓勵創業富民的長效工作機制,引導民間資本加速創業。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支持創業「貸免扶補」小額擔保貸款的規模,把有發展潛力、誠實守信、盈利能力強的優良創業項目作為業務增長點,完善創業帶動就業的信貸和金融服務體系,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農村富裕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復轉軍人、留學回國人員以及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加強創業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創業集群建設,有效匯聚各類社會資本,形成支持創業的良好環境,發揮創業集群效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三)創新信貸服務方式。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快組建小微企業信貸專營機構,構建專業化的經營與考核體系,完善小微企業信貸人員盡職免責機制和考評機制,改進貸款評級、授信、貸款審查和審批等業務流程,強化對單戶授信總額 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有效滿足小微企業 「短、頻、快 」的資金需求。根據小微企業的需求,創新信貸業務和抵質押方式,大力開展聯保聯貸、網路循環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並購融資、信用保證類貸款等系列信貸業務,穩步增加對小微企業的授信規模,並向小微企業提供結算、匯兌、代理等綜合金融服務。
(四)提高擔保服務能力。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擔保機構的監督管理,加快完善信用擔保的行業准入、風險控制、損失補償、再擔保和退出機制,促進各類擔保機構規范經營,強化信用擔保行業自律,綜合運用資本注入、風險補償和獎勵補助等多種方式,提高擔保機構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能力。鼓勵各類擔保公司加強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合作,多渠道籌措資本金,增強資本實力和壯大業務規模,改變單一的以固定資產、有價證券抵質押為主的擔保辦法,按照民營企業運行特點和融資需求,將無形資產等納入融資抵質押范圍,拓展擔保業務,逐步完善覆蓋全省、布局合理、資本多元化、運作市場化、管理規范化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鼓勵小微企業之間加強合作,通過構建互保聯盟、互保基金和 「企業發展互助資金會」等方式,為會員企業提供應急保障資金,保證企業正常運轉。
(五)創新監管服務機制。金融監管部門要按照國家政策要求,落實存貸比扣除、風險權重優惠和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容忍度等優惠政策,支持地方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因地制宜制定科學、審慎的小金融機構市場准入細則,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提升監管容忍度,不斷提高監管技術和監管有效性。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嚴格自律,切實承擔起社會責任,按照針對小微企業的 「三嚴五禁」監管要求,嚴格落實貸款新規,防止貸款資金被挪用或外流,確保貸款資金真正進入實體經濟;嚴格落實利率風險定價,合理確定利率;嚴格落實全省小微企業信用貸款試點任務,切實轉變過於依賴抵押擔保的信貸方式;加強現場監管,禁止存貸掛鉤、禁止一切不合理收費、禁止搭售金融產品、禁止向民間借貸中介機構融資,禁止將銀行自身考核指標壓力轉嫁給企業,有效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切實幫助小微企業破解資金困境。
(六)鼓勵支持中小企業 「走出去」。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民營中小企業「走出去」提供靈活高效的融資、結算、匯兌、信息咨詢等金融服務。發揮我省人民幣跨境金融服務的獨特優勢,鼓勵和支持民營中小企業在人民幣跨境貿易試點地區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為中小企業結售匯提供便利化服務。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的政策性作用,積極為民營中小企業對外貿易、投資提供政策性保險服務和融資支持,為我省民營中小企業積極開拓東南亞、南亞市場搭建風險規避、融資促進、信息咨詢的平台。
五、進一步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
(一)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優化信貸管理制度,建立統一的適合民營企業特點的信用評級制度,簡化貸款手續,提升信貸審批效率,增加信貸規模,加快信貸產品和金融服務創新,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努力滿足民營企業的信貸需求。各政策性銀行要結合自身特點,積極為民營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要積極向總行爭取政策,加大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不斷豐富和完善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發揮服務民營企業的主力軍作用。郵儲銀行要加快改造機構網點,完善小額貸款功能,提升對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城市商業銀行要准確把握市場定位,篩選和培育優良客戶,為民營經濟主體提供高效信貸服務,在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中贏得自身發展空間。農村信用社要在全力服務「三農」發展的同時,適當集中資金,積極扶持縣域民營經濟發展,加大 「貸免扶補」支持力度,促進城鄉創業帶動就業。
(二)大力推動民營企業上市。充分發揮省直接融資部門聯席會議的作用,進一步明確省直有關部門推進企業上市工作職責,構建企業改制上市的統籌協調機制和綠色通道,簡化各項審批程序,明確審批時間,提高企業改制和發行上市工作效率,加快我省民營企業上市步伐。落實推動企業上市的扶持政策,降低企業上市融資成本。對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盈利能力強的民營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要在輔導、培訓和推薦上下功夫,引導其通過中小板、創業板實現上市融資。證監部門要強化對擬上市民營企業的培育工作,督促處於輔導期的民營企業按照上市公司標准規范運作;指導已上市的民營企業利用定向發行、配股等方式積極擴大再融資規模。
(三)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多渠道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信託融資等方式擴大融資規模。鼓勵和支持大中型民營企業通過債券融資、股權融資和引入保險資金等方式擴寬直接融資渠道。
(四)進一步提高保險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能力。保監部門要結合我省民營企業發展特點,鼓勵保險機構開發手續簡化、保障充分、責任清晰、理賠快速的各類保險產品,重點為民營企業提供財產險、責任險、意外傷害險、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等保險產品。積極做好民營企業信用貸款保證保險試點工作,穩妥開展保險資金對優質民營龍頭企業的股權、債權投資,推動保險資金投向民營醫療衛生和養生養老產業。合理釐定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保險費率,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為員工投保商業性醫療、養老保險,支持民營企業積極運用保險產品保障員工合法權益。
(五)積極拓展新型融資方式。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採用定向募集等方式增資擴股,採取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租賃融資、信託融資、基金融資等方式開展融資。規范和發展產權交易市場,有效吸納和集聚民間金融要素,推動民間資本的流動和重組。探索開展民營企業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有效提高民營企業的融資能力。
六、優化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
(一)明確部門職責。省級建立中小微企業融資聯席會議制度,由省工業信息化委、金融辦和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牽頭,省科技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工商局、工商聯和雲南銀監局、雲南證監局、雲南保監局等部門以及有關金融機構參加,有效發揮金融工作協調職能,建立完善政府、銀行、企業、保險四方聯動機制,組織開展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化行動;制定優質小微企業信用貸款試點方案,認真遴選優質小微企業,扎實推進優質小微企業信用貸款試點工作;加強對民營經濟金融服務的政策研究,加快建設民營企業項目庫;完善促進創業富民的政策措施,為民營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省財政廳、地稅局、國稅局要貫徹落實好國家支持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運用貼息、風險補償等間接方式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省國土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環境保護廳、知識產權局、工商局等部門要不斷健全規范中小微企業不動產和動產抵質押等中介服務,降低或減免小微企業登記、確權、認證、評估、擔保、轉讓、審計、驗資等服務收費。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雲南銀監局、雲南證監局、雲南保監局要密切配合、加強協作,督促和指導金融機構貫徹落實好國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搭建銀行、證券、保險機構與小微企業及擔保機構的聯系協作平台,創新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等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擴展民營企業融資渠道,提高民營企業的融資能力和水平。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要牽頭開展專項統計,做好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監測分析工作,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企業失信懲戒機制,增強民營企業的信用意識;加強對民間借貸的監測,配合公安機關加大對非法集資等金融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營造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金融環境。
(二)強化考核獎勵。省金融辦要會同省工業信息化委、科技廳、財政廳、農業廳、林業廳、工商聯和省級金融監管部門完善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考評獎勵辦法,將各金融機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納入全省金融工作年度考核獎勵內容。各級政府要結合自身財力情況,統籌安排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專項配套資金,支持當地銀行業金融機構及時化解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各級工業信息化、科技部門要安排必要的專項資金,對民營企業上市和發行債券給予適當補助。各級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各類獎勵、補助和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發揮效益。
(三)形成聯動機制。各地、有關部門要共同搭建高效務實的信息平台、項目平台、園區平台、市場平台和融資對接平台,積極向金融機構推薦優質民營企業,密切民營企業與金融機構的聯系對接,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便捷條件。各金融機構要強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宣傳,主動向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推薦符合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工商聯和各類行業協會、商會要加強對民營企業的幫助指導,著力培養一批民營企業帶頭人,支持民營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內部管理,提高生產、財務、經營信息的透明度,增強融資能力。民營企業要通過規范經營,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做強主業、做大企業,爭取各類金融機構的支持,講求企業信用,切實維護金融機構債權,形成民營企業與金融機構互促共進、互利共贏的良好發展格局。

㈡ 雲南十二五規劃與橋頭堡戰略的重要內容

中共雲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國共產黨雲南省第八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通過)

科學編制「十二五」規劃,對於我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富民強省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精神,結合雲南實際,提出如下建議。

一、緊抓難得機遇,增強科學發展的信心

(1)「十一五」時期雲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十一五」時期是雲南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面對百年不遇特大旱災的嚴重影響,面對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的嚴峻考驗,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省第七次、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奮力克難攻堅,不斷開拓創新,勝利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效。全省生產總值實現翻番,人均生產總值接近翻番,糧食連續8年豐收,工業增加值實現翻番,旅遊等第三產業快速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8萬億元,比「十五」時期增加2.2倍,發展基礎更加牢固。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效。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有序推進,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6‰左右,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進一步鞏固。改善民生取得重大成效。城鄉居民就業不斷擴大、收入持續增加,城鎮社保覆蓋面進一步擴大,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全面加強,民族貧困地區發展加快,累計減少貧困人口210萬人,全省各族人民居住、生活、交通、通訊條件全面改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重大成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七彩雲南保護行動」深入實施,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和重點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節能減排目標如期完成,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森林雲南」建設有序開展,森林覆蓋率達到53%,城鄉環境明顯改善。今天的雲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民族團結、邊境安寧,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五年來,在推進科學發展的偉大實踐中,我們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始終堅持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始終堅持增強後勁提高質量,始終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始終堅持統籌協調維護穩定。五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

(2)「十二五」時期是我省跨越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為我省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和促進生產要素重組提供了有利條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雲南發展,作出了把雲南建成中國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的重大部署,為我省發揮優勢、彰顯特色、全面發展、實現跨越提供了重大契機。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更加重視邊遠、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發展,為我省進一步打牢基礎、培育產業、改善民生、建設生態提供了難得機遇。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繼續加快,增長動力更加重視內需拉動,生產要素更加突出技術創新,為我省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營造了良好環境。尤其是經過多年的積累,雲南進入了厚積薄發新時期,支撐發展的產業平台更加扎實,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得到有效緩解,各族人民群眾加快發展、奮力崛起的內在要求不斷增強,為我省加速發展積蓄了強大能量。

(3)全面做好「十二五」時期各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十二五」時期是我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是我省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是我省加速發展、進一步提升競爭實力的重要時期。必須認清形勢,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齊心協力建和諧,使雲南豐富的資源優勢迸發出巨大的活力,使雲南優越的區位條件迸發出巨大的活力,使雲南多年積累的基礎條件迸發出巨大的活力,使雲南各族人民加快發展的激情和干勁迸發出巨大的活力,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二、著力調結構、轉方式,推動科學發展上水平

雲南經濟社會發展雖然取得了巨大進步,但由於集邊疆、民族、山區、貧困於一體的特殊省情,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突出,集中表現為綜合經濟實力較弱、發展方式粗放、產業支撐力不強、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城鄉居民收入偏低、公共服務體系不夠健全、維護社會穩定任務繁重、少數黨員幹部的能力素質與科學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等。必須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加周密地做好應對困難和挑戰的准備,更加准確地把握發展中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充分發揮我省資源富集、市場廣闊等潛在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努力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4)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強省和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戰略目標,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教育現代化,加快改革創新,加大開放步伐,加強統籌協調,強基礎、快發展,調結構、上水平,惠民生、促和諧,不斷推進富裕民主文明開放和諧雲南建設邁上新台階。

——必須突出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發展是解決雲南所有問題的關鍵,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期待。在新形勢新階段條件下,我們要爭取一個更高起點、更高標准、更高質量的發展,全面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千方百計使雲南在科學發展軌道上走得更好更快,走出一條更有效率和更富活力的科學發展之路。

——必須突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我省經濟發展層次不高、環境約束較大,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尤為迫切、尤為重要。要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重大任務,大力調整經濟結構,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使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轉變。要下更大決心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著力解決需求結構失衡、供給結構不協調、要素利用效率低、環境損害大、空間布局不夠合理等突出問題,著力提升我省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抗風險能力。

——必須突出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教育現代化這個抓手。雲南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歸結起來是因為「四化」進程緩慢。要更加有力地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教育現代化,努力形成「四輪驅動」的良好局面,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為加快發展提供強大推動力。

——必須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個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發展的最終目的,也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戰略舉措。要更加註重社會建設,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發展手段和目的的有機統一。

——必須突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這個重要保障。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鞏固雲南生態優勢的必然選擇,是破解資源環境制約的有效辦法。要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必須突出改革開放這個強大動力。改革開放是實現科學發展、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要適應國內外環境和條件的新變化、新要求,進一步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創造參與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

(5)「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要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兩強一堡」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就業持續增加,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全省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總值確保實現兩位數增長,力爭實現翻番。

——結構調整邁上新台階。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步伐加快,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消費率持續上升,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增加。農業基礎更加牢固,傳統產業得到優化提升,服務業比重進一步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成長,非公有制經濟比重提高,產業結構和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人民生活水平邁上新台階。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城鄉居民收入明顯增長,貧困人口比例明顯降低,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各族群眾生活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

——社會建設邁上新台階。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民族文化強省建設取得新進展,各族群眾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社會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保持更加和諧穩定。

——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江河湖泊水質進一步好轉,「森林雲南」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持續降低,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和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循環經濟取得新進展,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明顯增強。

——對外開放邁上新台階。橋頭堡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開放合作平台和機制進一步完善,國際大通道建設全面推進,「引進來」和「走出去」實現重大突破,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打牢「三農」發展基礎

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進一步強化對「三農」的投入,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6)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繼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農業基礎產業、農民基本素質、農民基本保障、農村黨員幹部隊伍基本隊伍建設。推進「百億斤糧食增產計劃」,提高單產和品質,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嚴格保護耕地,加強農村土地整理復墾,推進中低產田地改造和「興地睦邊」農田建設工程,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增加旱澇保收的高穩產農田。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優質農產品基地和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提高優勢特色經濟作物和生態畜牧業的比重。加強農業良種基地建設,發展現代種業,擴大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快山區綜合開發,大力推進中低產林改造和木本油料基地建設。引導外商投資發展現代農業,支持優勢農產品擴大出口,提高農業對外開放水平。

(7)加快農業產業化。以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為核心,完善和落實支持農業產業化的政策措施。引進和培育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積極發展各種類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廣泛推廣訂單生產,完善生產、加工、儲運、銷售、服務鏈條,形成有效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8)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要求,突出地方特色,搞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健全農村綜合信息化服務體系,強化農村基層科技推廣、動植物防疫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繼續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和農村公路建設,加大農村危舊房和林區、墾區、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力度。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探索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完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和宅基地管理機制。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開展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繼續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農墾改革、供銷社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培育小型農村金融機構,推廣農村小額信用貸款。

(9)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繼續實施「農民收入翻番計劃」,廣泛開辟農民增收渠道。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與農民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持續增收。鼓勵農民優化種養結構、提高效益,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加快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加大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扶持力度,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增強農民轉移就業的穩定性和增加收入的可靠性。建立和完善支持農民創業的政策體系,促進農民就近就地創業就業。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民直接補貼力度。建立健全大宗農產品價格保護機制。

四、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提升經濟競爭能力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必須選准突破口,抓好具有支撐作用的大產業,培育具有領軍作用的大企業,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著力打造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10)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產業政策為導向,加大工業投入力度,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繼續發揮煙草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作用,深度開發糖、茶、膠等優勢資源,積極發展特色鮮明、市場廣闊、吸納就業人員多的食品、葯品、生活用品、石材和工藝品加工等產業。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推動有色、冶金、化工等傳統行業向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方向發展,提升裝備製造業。完善礦電結合政策,加快發展現代新型載能產業。統籌發展配套產業,增強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龍頭企業的配套能力。

(11)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准確把握未來市場需求變化和技術發展趨勢,立足於現有產業基礎,確定重點領域,加強政策支持,大力培育和發展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光電子及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突破一批前沿性、關鍵性、基礎性技術,抓好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培育一批創新型龍頭企業,加快形成一批新興產業集群。

(12)積極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重視企業在產業建設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增強企業的創新力、競爭力和綜合實力。鼓勵兼並重組,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培育發展更多擁有核心競爭力、國內外知名的大企業大集團。加強與國際大企業的戰略合作,推動「央企入滇」取得更大成效,積極引進知名民營企業來滇發展。加強產業園區建設,支持優勢企業向園區聚集,促進產業集群式發展。

五、進一步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

更加註重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完善以內需促發展的內生機制,進一步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13)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加快提升傳統商貿業,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業,積極拓展新興業態。著力抓好農村消費市場體系的配套建設,健全農村流通網路,搞活農產品流通。加快推進社區便民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組織形式。規劃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流通企業集團,在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一批大型商業中心。加強政府儲備和商業儲備體系建設。

(14)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進一步完善激勵政策。著力提高城鄉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改善居民消費預期,增加即期消費。改善消費環境,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積極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大力培育文化、體育、保健、旅遊、汽車等新的消費熱點。合理引導消費行為,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消費。

(15)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推進旅遊業「二次創業」,加快旅遊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強資源整合、項目開發、品牌培育和市場開拓,促進文化與旅遊互動發展,推動雲南旅遊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省級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建設一批現代物流園區,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業集團和大型商品集散市場、專業市場,把雲南建成連接國際國內市場的重要物流樞紐。堅持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業並舉,大力發展金融、信息、科技、商貿、服務外包、會展以及社區、餐飲、家政、養老等服務業。拓展新領域,發展新業態,推進服務業規模化、品牌化、網路化經營。加大財稅、金融、投資、土地等政策扶持力度,營造有利於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 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推進城鎮化

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加強薄弱環節的要求,以產業為依託,以城鎮為載體,加速人口、資源和其他生產要素的有序集中,加快形成優勢互補、定位清晰、分工合理、布局得當的區域發展格局。按照統籌城鄉、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科學定位城鎮功能,推進城鎮化快速健康發展。

(16)完善生產力布局。加快實施滇中城市經濟圈規劃,將其培育成全省加快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中國西部重要的經濟聚集區。重視建設沿邊對外開放經濟帶。通過規劃和產業政策的引導,吸引各種生產要素向城鎮、園區和重要交通沿線聚集發展,形成一批輻射力強的增長極和對內對外開放的經濟走廊。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突出區域發展特色,防止同質無序競爭和重復建設,逐步形成以優勢產業為標志的特色經濟區域。著力培育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和優勢產品,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培育一批經濟強縣。進一步開展擴權強縣試點,擴大縣級管理許可權。

(17)優化城鎮體系和管理。遵循城市發展規律,加快構建大中小並舉、分布合理、優勢互補、特色鮮明、協調發展的城鎮化體系。做強大城市,做優中小城市,做特小城鎮,做美鄉村,加快推進城鎮村落一體化,推動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融合。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培育發展城市群、城鎮帶和組團型城市,促進不同規模的城市和小城鎮共同發展。重視集約、節約用地,多利用荒坡荒地、緩坡丘陵搞建設,強化土地、水、能源和環境等要素保障。堅持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良性互動,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戶籍限制,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注重從制度上維護好農民工權益,研究解決農民變市民後的土地、山林、宅基地、生育及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實際問題,力爭「十二五」時期末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著力構建城鎮管理長效機制,提高城鎮管理水平。規范發展住房市場,有效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應,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18)推進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把民族地區發展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優先安排與各族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公益性項目,不斷壯大民族地區經濟實力,有效改善民族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大對革命老區、貧困地區、邊境地區、高寒山區和石漠化地區的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增強欠發達地區的內在發展動力。加快我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繼續推進興邊富民行動。以扶持邊遠、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深度貧困群體脫貧發展為突破口,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推進扶貧工作,重點解決深度貧困群眾溫飽問題。加快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開發步伐,推進青藏高原東緣地區、烏蒙山區、滇西邊境山區整體脫貧。

七、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條件

堅持擴大投資規模和優化投資結構並舉,多方籌集建設資金,增加對民生和社會事業、農業農村、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生態環保、資源節約等領域的投入,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功能完善、安全高效、適度超前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

(19)突出加強水利建設。科學規劃,統籌實施,掀起新一輪水利建設高潮。繼續推進「潤滇工程」建設,以農村人畜飲水安全、農田水利配套、城鎮用水供給為重點,完成一批骨幹水源工程、「五小水利」工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加快推進滇池補水工程,力爭開工建設滇中引水工程,從根本上解決滇中地區的缺水問題。開展地下水普查和規劃,科學利用地下水資源。繼續開展六大江河干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和防洪體系建設,提高重點城市和農村集鎮、糧食主產區的防洪保障能力。加強跨界河流防護治理,確保國土安全。

(20)構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建設鐵路新通道,大幅增加鐵路營運里程和運輸量,加快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和城際高速鐵路,努力構建完善的鐵路運輸體系。繼續完善公路網路,提高等級和路網密度,基本建成連接各州市、通達周邊的高速公路網和覆蓋全省的高等級公路網,實現州市高速路、縣縣二級路、縣鄉柏油路、鄉村硬化路的目標。完成昆明新機場建設,擴建、遷建、新建一批支線機場。加強港口、航道等航運設施建設,增加通航里程,提高通航能力。

(21)推進信息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鄉寬頻網路、無線通信、衛星通信等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發展,提高農村和邊遠地區的信息網路普及水平。推進物聯網研發應用。突出抓好城鎮路網改造、通訊、能源、給排水、防災減災設施和無障礙設施建設,提高城鎮承載能力。積極開展園林綠化,加強城鎮綠化體系建設。

(22)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轉變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把雲南建成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地。積極開發利用水電,提高火電清潔化水平,加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開發,探索發展核電,進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生產中的比重。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積極發展沼氣等農村新能源,大幅提升水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在全省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完善省內城鄉電網,提高西電東送、雲電外送能力。加快發展石油天然氣化工產業。

八、深入實施科教興滇戰略和人才強省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及省中長期科技、教育、人才規劃綱要,推進科技創新,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發揮人才資源優勢,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奠定堅實的科技和人才基礎。

(23)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繼續實施創新型雲南行動計劃,把科技進步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善民生緊密結合,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深入實施科技創新重大工程,推進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努力在共性和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強化基礎性、前沿性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究平台建設。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廣泛開展科技服務,加強科普工作。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積極推進質量興省戰略。

(24)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按照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以鞏固義務教育和發展職業教育為重點,全面發展各級各類教育,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積極調整優化教育布局,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積極發展學前教育,鞏固提高義務教育,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強分類指導,積極推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加快發展繼續教育,積極發展民族教育,關心支持特殊教育,促進各類教育全面協調發展。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探索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質量評價制度。加強教師隊伍能力培訓和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健全教育資助體系。努力提高教育國際化水平。

(25)強化人才支撐。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指導方針,全面加強黨政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以及工業人才、技能人才等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政府宏觀管理、市場有效配置、單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擇業的體制機制,增加人力資本投資。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產業為牽引的人才引進機制,重點引進我省發展急需緊缺的專門人才和高端人才。營造尊重人才的社會環境、平等公開和競爭擇優的制度環境,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改進人才管理方式,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動人才事業全面發展。

㈢ 求《雲南省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等資料。

關於重金屬的普查數據、規劃是保密信息,不予公開。除非你認識環保廳的人,否則拿不到。

㈣ 雲南省經濟發展情況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面對種種矛盾和困難,圍繞「兩強一堡」戰略,著力保增長、穩物價、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了「十二五」開門紅。

全年除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略高於計劃目標外,主要經濟指標圓滿完成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預期目標。其中,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9%;城鎮登記失業率4.05%;人口自然增長率6.35‰;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22%;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9.6%;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4.9%,漲幅居全國末位。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態勢具體表現為以下11個方面:

(一)國民經濟實現較快發展。全省生產總值實現8750.95億元,是30年來最好水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10.8億元,增長27.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929.6億元,增長28.2%。經濟效益總體保持較高水平。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較快增長,1-11月實現利潤478.38億元;在38個工業大類中,22個行業利潤增長。

(二)擴大內需成效顯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109.7億元,增長27.4%。阿海、糯扎渡等一批重大項目得到國家核准加快建設。全省共爭取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的中央投資163.3億元,超額完成年初130億元的目標。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水平提高,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0.1億元,增長20%。旅遊業總收入1300.29億元,增長29.7%。

(三)「三農」工作進一步加強。扎實推進十項科技增糧措施的落實,全年糧食總產量1755.6萬噸,糧食實現連續9年增產。省級財政新增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2億元,整合10億元涉農產業發展資金用於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357萬畝。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22元,增長13.9%,創1997年以來最高增幅。

(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推進。煙草工業銷售收入和利稅雙雙突破千億,鋁、錫等有色金屬深加工率提高,一批傳統輕工業重大項目快速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成長,非公經濟佔GDP的比重由40.6%提高到42.1%。首次實現了國家重點支持的8個高新技術領域全覆蓋,有力地支撐了我省產業發展。

(五)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仁和至麗江鐵路實現建成通車運營,59條政府收費還貸二級公路基本建成,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主體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設推進順利,即將實現轉場運營。滇中引水工程前期工作穩步推進,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中緬油氣管道和石油煉化基地開工建設。風電產業迅猛發展,累計投產70萬千瓦。

(六)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全省規劃建設的248個治污項目累計完成202個;完成污水處理項目111個;完成垃圾處理項目91個。加強供水設施建設,供水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第二批1500個省級重點建設村省級補助項目實施完畢。貧困地區投入力度加大,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啟動實施「十二五」興邊富民工程。

(七)社會民生得到較大改善。全省新增校舍面積308萬平方米;呈貢新區9所高校有11萬學生入住;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862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18%;文化設施建設累計投入中央資金1.6億元,省級配套7913萬元。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7.6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32萬人。新建城鎮保障性住房累計開工30.95萬套;安排22億元資金,補助農村危房及地震安居房共30萬戶。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9%,比全國低0.5個百分點。

(八)橋頭堡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爭取到國務院出台《國務院關於支持雲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國發〔2011〕11號文件),召開橋頭堡動員大會,制定貫徹落實國務院11號文件任務分解方案和實施意見;爭取到多個部委、央企與我省簽訂橋頭堡建設合作協議。

(九)改革開放繼續深入推進。各項重點改革繼續深入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可按期實現三年改革目標,積極研究電價改革試點省實施方案。對外貿易較快增長,全省對外貿易實現進出口總額160.5億美元,增長19.6%,整體規模再創新高。

(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預計下降3.22%,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預計分別削減3.17%、3.22%、2.53%和0.87%。深入實施「七彩雲南保護行動」、「森林雲南」建設。

(十一)經濟社會發展繪就新藍圖。全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描繪了「十二五」「五增長、五優化、三控制、兩同步、一確保」的發展目標。我省鈦產業進入國家三大釩鈦資源開發利用基地,千萬噸級煉油及石油化工項目、昆鋼草鋪項目、騰沖「三頭在外」鋼鐵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列入國家重點產業生產力布局規劃。

二、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宏觀調控預期目標建議為: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7%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以上;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24‰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2%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以上。為實現上述宏觀調控目標,重點抓好10個方面的措施:

(一)千方百計擴大內需,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一是著力發揮投資拉動作用。加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投入力度,提高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優化調整投資結構,努力提高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抓好任務分解落實,建立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的總量目標和結構調整目標責任制。對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實施滾動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是積極擴大消費需求。貫徹落實好促進消費的政策,努力釋放城鄉居民消費能力。重點培育10個省級大型批發市場和20戶大型流通企業。鞏固和擴大房地產調控成果。三是強化運行協調,提供要素保障。加強經濟運行分析、年度計劃制定等工作,確保「十二五」規劃目標分年度落實。強化煤電油氣運水運行監測和調節,保障經濟運行要素供給。

(二)全面實施橋頭堡戰略,推動雲南實現跨越發展

一是推進專項規劃研究編制。以11號文件為指導,統籌推進3個跨境經濟合作區和5個邊境經濟合作區發展規劃等一批重大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二是開展政策措施的細化研究。對11號文件16項任務和30條政策措施逐一提出細化落實方案。三是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啟動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推動一批橋頭堡重大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加快推進一批在建項目。四是推動國家盡早出台《橋頭堡建設總體規劃》。五是協調召開部際領導聯席會議。六是繼續爭取國家傾斜支持,落實國家支持橋頭堡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

(三)抓好「三農」工作,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

一是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力爭糧食播種面積不低於6500萬畝,總產量增加50萬噸,早日把雲南建成全國糧食主產省。二是推動農業科技進步。鼓勵和支持農業科研機構與農業龍頭企業間的合作,加快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提高農民的科技水平。三是夯實原料基地,壯大龍頭企業,培育特色品牌,強化公共服務支撐,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四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完成300萬畝中低產田地改造、400萬畝中低產林改造任務、新開工40件水源工程和40萬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五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

(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發展方式轉變

一是著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著力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率先在具有比較優勢和特色的生物醫葯產業發展上取得突破;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打造雲南特色煙草文化;優化發展化工產業;加快發展輕工業。二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三是積極落實差別化產業政策,編制雲南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規劃報國家審批。四是提升園區經濟的產業集聚和放大效應,全面落實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五是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出台實施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建立縣域經濟發展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爭先進位的機制。六是深入實施創新型雲南行動計劃,以雲南科技創新園為重點,打造國家科技創新與技術轉移基地。

(五)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水利方面,加快推進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建設,加強骨幹水源建設。鐵路方面,推進成昆鐵路擴能改造等項目前期工作,抓好雲桂鐵路等重點在建項目建設;推進昆明市軌道交通建設。公路方面,加快大麗等在建高速公路項目的建設,蒙自至文山至硯山等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民航方面,確保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全面建成並轉場運營。水運方面,積極實施瀾滄江五級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抓好全省內河重點港口工程收尾工作。能源方面,加快推進重點煤礦建設;繼續加快大江幹流水電項目建設和前期工作,中小水電實現科學有序開發;推進中緬油氣管道及1000萬噸級煉化項目建設。

(六)以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全面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一是培育增長極。加快滇中經濟區一體化進程,抓緊編制實施「六群七廊」規劃,使我省形成以滇中為引擎,6個城市群為依託,7條經濟走廊為連接的區域發展格局。二是切實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進一步規范空間開發秩序,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的空間開發結構。三是高度重視省際邊界地區發展,促進省際邊界地區跨越式發展走上良性軌道。

(七)加強價格監管,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一是積極保障市場供應。認真落實《2012年雲南省穩定物價保障市場供應責任書》,保障重要商品供應和價格穩定。繼續完善和落實「米袋子」、「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二是努力降低流通成本,實現農副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低稅收、低收費。三是增強價格調控能力。加快建立省級及州市價格調節基金,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確保低收入群體生活。四是加強市場監督,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確保社會穩定。

(八)統籌推進各項改革,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

一是深化各項改革。進一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推進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領域改革,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國企改革,積極推進財政、金融體制改革,深化昆明、紅河綜合試點改革等重點改革。二是積極擴大開放。以橋頭堡建設為龍頭,加快推進沿邊開放和招商引資,全面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優化對外合作平台,加快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招商引資步伐,著力打造沿邊開放新格局。

(九)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促進可持續發展

一是加強節能降耗。進一步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嚴格限制承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產業轉移;對有色冶煉、鋼鐵等行業加大關停、淘汰力度。二是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繼續加大以滇池為重點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力度,強化三峽庫區上游工業水污染防治和鉻渣治理項目的管理。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強節水工作,研究制定節水政策,實施一批節水重點項目。三是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全面實施低碳發展十大重點工程,推動低碳試點省建設。

(十)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全面發展社會事業。確保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0%,加強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族地區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進艱苦邊遠地區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繼續實施「光明工程」;加快社區服務基礎設施和養老居家設施、小區老年服務中心建設。二是促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深入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提高文化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加快清理對文化企業的各種不合理收費。三是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重點推進興邊富民工程「五大任務」、「十大工程」和「十項保障」建設,促進藏區長治久安和跨越發展。四是提高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力爭全年實現新增就業崗位100萬個以上;實現城鎮基本醫療參保人數達865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保持在96%以上。新開工建設(改造)60萬套保障性住房。五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㈤ 如何查找政策文件的文號

我看了下,你提供的材料有的並不是文件,只有文件才會有規范的發文單位、發文字型大小,我覺得
《雲南省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雲葯產業化研究》
這些都不大可能有文號,《關於加快發展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產業的決定》可能會有,你可以上雲南政府網站上查,應該會有政府文件公開之類的欄目,有的可能會查到,如果沒有的話,也只有在政府部門的文件存檔中查詢了,當然,在政府部門那裡查可能能查到的最多。

㈥ 曲靖作為雲南十二五重點建設的工業城市在交通方面有什麼優勢

曲靖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東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毗鄰,南與文山州、紅河州接壤,西與昆明市、東川市連接,北靠昭通地區和貴州畢節地區,是邊疆中的內地。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的曲靖,距省會昆明市135公里,地區面積33,821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多樣,民族風情各異。來這里可領略到彝、壯、苗、瑤等各民族獨特的語言、服裝、風俗和信仰。曲靖還是古代爨(cuan)文化的發祥地,主要風景名勝有珠江源、爨寶子碑、爨龍顏碑、大理三十七部會盟碑、千佛塔及羅平多依河、九龍瀑布群、魯布革風景區等。
雲南第二大城市——曲靖市,位於雲南省東部。曲靖市是中國第三大江、南方第一大江——珠江的發源地,因此也被稱為珠江源頭第一城。 曲靖市地跨東經102°42』—104°50』,北緯24°19』—27°03』之間。東與貴州、廣西毗鄰,西與省會昆明接壤,南連文山、紅河,北與昭通、貴州畢節相連,是雲南連接內地的重要陸路通道,素有「滇黔鎖鑰」、「入滇門戶」、「雲南咽喉」之稱。曲靖是雲南第二大城市,也是雲南第二大經濟體,雲南重要的工商業城市。曲靖現今面積:面積28904平方公里,人口:人口587.5萬(07年)。下轄一區一市七縣,分別是:麒麟區、沾益縣 、宣威市 、羅平縣、富源縣、會澤縣、馬龍縣、師宗縣、陸良縣。這里地形地貌多樣,民族風情各異。來這里可領略到彝、壯、苗、瑤等各民族獨特的語言、服裝、風俗和信仰。 曲靖是我國南方第一大河——珠江的發源地,曲靖也因此得別名——珠江源頭第一城。明代徐霞客曾遍踏滇東大地,寫下了《盤江考》一文,探明珠江源就在曲靖市沾益縣的馬雄山,並盛贊了馬雄山「一水滴三江」的地理奇觀。曲靖市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曲靖交通快捷,通迅方便。雲南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條鐵路,第一條電氣化鐵路,第一條城際列車線路都誕生於曲靖。曲靖西距省會昆明135km,距昆明新機場僅有80多公里,未來時速350KM的滬昆高鐵也將經過曲靖。全市境內有貴昆、南昆,內昆等鐵路干支線穿境而過,全市除了會澤一個縣外,均有鐵路通過(會澤鐵路也在規劃中)。 曲靖在歷史上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秦漢「五尺道」是最早開辟出的雲南「內引外聯」之通道。西漢五朝時期己在曲靖設置味縣。公元225年諸葛亮南征「七擒孟獲」在曲靖會盟設建寧郡。西晉王朝設寧州,曲靖成為全國19州之一。之後500年曲靖一直是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夜曲靖
曲靖市內地形多由山地、丘陵和盆地等組成,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為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5°,極端最高氣溫35.7度,極端最低氣溫一16.2度,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19.7度,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現居住著漢族、彝族、回族、壯族、布依族、苗族、瑤族、水族等各族人民,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4萬人。境內有烏蒙、梁王兩大山系。主要河流有南盤江、北盤江、牛欄河、黃泥河等,分屬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曲靖境內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己探明礦產資源有30種,煤、鐵、磷、鋁、鉛、鋅、硫等儲量在全省位居前列,其中,煤炭品種齊全,品質優良,探明可開採的近百億噸,佔全省儲量1/3,原煤,焦煤產量均佔全省40%以上,境內還有全省最大的硅藻土、硫鐵礦等礦床及遍布地下的優質礦泉、溫泉和熱泉,開發利用極為方便。有國家級和省級保護植物和國家珍稀動物各30餘種。屬國家和省級保護植物有樹蕨、野茶花、木蘭、辣子樹等37種。列為國家珍稀保護動物的有大靈貓、獼猴、水獺、黑熊、金貓、豹、斑羚、黑頸鶴等30種。人均水資源佔有量高於全國水平,水能資源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曲靖人文古跡眾多,自然景觀幽美,民風古樸。這里是著名的爨文化發祥地,中國第一批11塊重點文物保護碑文就有三塊在曲靖市。其中,爨龍顏碑、爨寶子碑以其極高的書藝價值及史料價值而被世人推崇,被譽為「南碑瑰寶」、「神品第一」,在中國書法上史上有被康有為譽為「正書古石第一」;曲靖有戰國至元明時期的龐大罕見的珠街八塔台古墓群,秦修「五尺道」、「七擒孟獲」,有被稱為「雲南第二奇觀」的地下藝術宮殿——天生洞;有美絕人寰的羅平風景區——九
龍瀑布群、美麗的多依河、有「小三峽」之稱的魯布革峽谷;有地理奇觀壯、秀、幽、絕的陸良彩色沙林;有被徐霞客稱為「秀拔為此中之冠」的翠峰山、廖廓山、郎目山…… 曲靖隸屬的滇東北部群峰聳立,峽谷深陷。烏蒙山巔,雲遮霧障,神秘莫測,山腰綠草如茵,牛羊成群,宛如置身「香格里拉」迪慶高原一般。當年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曾兩度過曲靖,嚇得老蔣「棄甲丟煙槍」,連忙調兵保昆明,毛澤東在這里寫下了「烏蒙磅礴走泥丸」的千古絕唱。在市郊的關下村,建有紀念紅軍兩過曲靖的紅軍紀念塔。
編輯本段曲靖交通
電氣化鐵路
全市境內鐵路總里程597.9公里,貴昆、南昆兩條電氣化鐵路穿過全市1區市6縣,連接全國主要中心城市。設55個車站,19個大型貨場。目前在建的昆(明)沾(益)鐵路復線,建設中的滬昆高速鐵路曲靖段,將進一步提升鐵路運力,為曲靖的社會經濟發展助力。
高速公路
目前,曲靖境內已形成以曲靖城區為中樞,以崑曲、曲陸、曲勝三 條高速公路和天宣一級公路、嵩待高速為龍頭,以國道213、320、324、326和省道公路為骨架,以水路運輸為補充的交通運輸網。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2.56萬公里。324國道改造,曲靖嵩(明)高速擴建昭(通)待(補)高速開工,將使曲靖物流速度進一步加快。
國際機場
新昆明國際機場選址在小哨,距曲靖城區80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通,將為昆(明)——曲(靖)經濟帶的建立和曲靖經濟的加速發展帶來良好機遇。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水力資源
曲靖市地域廣闊,資源豐富,是一塊具有廣闊開發前景的資源寶地。境內江河縱橫,南盤江、北盤江、珠江源牛欄江、小江等河流分屬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406.28萬千瓦,可開發300.31萬千瓦,開發潛力巨大。
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鉛、鋅、鐵、磷、重晶石、螢石等礦分布,其中以煤、鉛、鋅為主。煤炭資源遠景儲量達276億噸,佔全省總量的52%,煉焦煤約佔全省的96.5%;富源縣老廠優質無煙煤礦區被稱為「中國江南第一大煤田。鉛鋅及稀有金屬保有量360萬噸,遠景儲量800萬噸,居雲南第二位;磷預測儲量63億噸,探明儲量10億噸,居雲南第二位;硫鐵儲量佔全省的80%」;天然氣探明儲量達4億噸以上,佔全省的4/5。
生物資源
境內生物資源多樣,有3955種種子植物,約佔全省種子植物的1/3,有使用植物178種,葯用植物973種,工業用植物236種,花卉及觀賞植物285種,其中國家保護植物31種,另有竹蓀、雞樅、牛肝菌等數十種食用菌。同時,曲靖獨特的氣候環境繁衍了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
編輯本段曲靖旅遊
曲靖是古代爨(cuan)文化的發祥地,主要風景名勝有珠江源、爨寶子碑、爨龍顏碑、大理三十七部會盟碑、千佛塔及羅平多依河、九龍瀑布群、魯布革風景區等。 曲靖市會澤縣大海草山
曲靖秀麗的風光和厚實的歷史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在全國旅遊資源6大類型中,曲靖基本都具備,74種基本類型中曲靖有50種,佔67%。
自然
曲靖有雄奇的山,烏蒙山、馬雄山、十八連山、香爐山、翠峰山、朗目山、山山有奇麗;曲靖有秀美的水,南盤江、牛欄江,多依河、宛若玉帶;還有羅平30萬畝油菜花海、魯布革峽谷風光、九龍瀑布群、沾益花山湖、珠江源、陸良彩色沙林、馬龍馬過河、五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會澤萬畝草山和歷史文化名城等令人神往的美妙景觀。 曲靖市沾益縣海峰濕地
節日
曲靖市內每年舉辦羅平油菜花旅遊節、陸良大型國際沙雕節、沾益珠江源旅遊節、麒麟文化風情旅遊節、宣威火腿文化美食節、會澤大海草山節、師宗菌子山旅遊節等。這些大型節慶活動異彩紛呈,吸引著大量中外遊客。
民族
此外,曲靖還有迷人的民族風情,市境內居住著漢、彝、回、苗、壯、布依、瑤、水等8個主體民族,占人口總數7.8%的七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服裝、風俗和信仰。布依族的三月三、彝族火把節、回族開齋 曲靖市羅平縣油菜花海
節、苗族花山節等傳統節慶活動,以及耍龍燈、舞獅、踩高蹺、劃旱船、染花飯、打水槍、搶花炮等節日。可謂千姿百態,使人流連忘返。
其他
曲靖的城市風姿卓然,街道綠樹成蔭。曲靖城以其別具風格的城市雕塑獨顯特色,目前已經落成的城市雕塑達十餘處之多,散見於各個單位庭院的雕塑小品不計其數。作為曲靖城標的《麒麟仙子》以及《徐霞客》、《阿詩瑪》、《耕耘》、《魚的故鄉》、《諸葛亮與孟獲》(浮雕)等取材於曲靖歷史文化的雕塑,不僅為了美化城市發揮了作用,而且鼓舞著曲靖人民不解努力,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曲靖的還擁有河濱公園,龍潭公園,麒麟公園,寥廓公園等數量眾多的城市公園,為市民及外來遊客提供了許多放鬆休閑的好去處。
編輯本段曲靖主要旅遊景點概覽
九龍瀑布 ·羅平多依河 (國家AAAA級風景區)·陸良彩色沙林(國家AAAA級風景區) ·羅平油菜花海 ·翠峰山 ·魯布革小三峽 ·珠江源 ·菌子山 ·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 ·寥廓山森林公園 ·宣威東山·爨寶子碑 ·會澤以禮河 ·麒麟公園 ·天生洞 ·曲靖師范學院 ·九龍瀑布 ·羅平多依河 ·陸良彩色沙林·龍潭公園
編輯本段城市發展
2005、2006,2008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十佳宜居城市;2006年榮獲中國走向世界——中小城市成就獎,名列第六;連續數年GDP排名全省第二,並且保持高速增長。 2009年,曲靖入選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城市發展代表」 2000年,曲靖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總面積由1983年的5.5平方公里發展到2000年2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8萬人增加到了28.2萬人,跨入了中等城市行列。 2002年,曲靖市城市建設力度加大,城市化水平由1997年的18.4%提高到2002年的22.4%,增長4個百分點。主城建成區面積達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33萬人,人均居住面積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曲靖全景
2006年,曲靖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32.2平方公里,城鎮人口38.07萬人,城鎮化率為55.8%,分別比2000年增加8.7平方公里、13.97萬人、16.8個百分點。 2007年,中心城區麒麟城區建成面積34.2平方公里,比10年前擴大了12.2平方公里,人口近40萬,GDP總額657億。 2009年,曲靖中心城區麒麟區面積5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3萬,常住人口超過55萬。 2010年, 靖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78平方公里(含沾益縣14平方公里),經國家住建部批准曲靖成為大城市,也成為雲南第二個大城市。(中心城區人口已達到80萬) 2010年6月26日,國務院下文批准曲靖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 到2015年,曲靖城市建成面積將突破100平方公里,人口達100萬以上,成為雲南的第二個百萬人口大城市。到2020年曲靖中心城區面積將突破200平方公里成為雲南第二個特大城市。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產業基礎
曲靖市是雲南省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工業原料基地,主要農產品糧食、油料、蠶桑、畜牧生產基地,也是全國的煙草工業和優質烤煙生產基地。農業素有「滇東糧倉」之稱,羅平、陸良是全省油菜優質產品生產基地,陸良、麒麟、沾益、師宗是全省蠶繭生產基地縣(區),宣威、富源、陸良、會澤、麒麟是全省生豬生產基地縣(市)區。曲靖是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煙草生產基地,烤煙產量占雲南的1/3,佔全國的1/10。曲靖有工業行業的35個門類,目前已形成煙草、煤炭、電力、機械、化工、冶金、紡織、建材、造紙、皮革、糧油加工為主的較為完善的工業化體系。同時,曲靖還是雲南重要的商業基地,2008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56億元,並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經濟概況
2010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005.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1%。全市消費品市場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8億元,增長2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跨越700億元大關,完成701.5億元,增長26.4%。 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全市財政總收入達251億元,增長19.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2.4億元,增長14.6%,其中稅收收入62.7億元,增長15.7%。全年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81.6億元,增長29.6%。 金融運行平穩,存貸款持續增加。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17.4億元,同比增長21.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629.9億元,同比增長19.6%,其中:短期貸款221.7億元,同比增長10.9%;中長期貸款389億元,同比增長25.5%。
編輯本段人口狀況
曲靖市是雲南省唯一一個少數民族比率低於全國的市,主要分布為漢、彝、回、苗、壯、布依、水、瑤等民族。截至2007年末,全市年籍總人口603.0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5.3萬人。全市少數民族人口數42.4萬人,占總人口的7%。全市常住人口572.9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5‰。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2010年,曲靖市轄1個市轄區、1個國家級開發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曲靖市 面積29855平方千米,人口609萬(2009年)。
麒麟區 面積1442平方千米,人口 68萬。郵政編碼655000。區人民政府駐南寧東路。 沾益縣 面積2801平方千米,人口 45萬。郵政編碼655331。區人民政府駐西平鎮。 宣威市 面積6257平方千米,人口142萬。郵政編碼655400。 羅平市 面積3116平方千米,人口 58萬。郵政編碼655800。人民政府駐羅雄鎮。 馬龍縣 面積1751平方千米,人口20萬。郵政編碼655100。縣人民政府駐通泉鎮。 富源縣 面積3348平方千米,人口 76萬。郵政編碼655500。縣人民政府駐中安鎮。 師宗縣 面積2858平方千米,人口 38萬。郵政編碼655700。縣人民政府駐丹鳳鎮。 陸良縣 面積2096平方千米,人口 65萬。郵政編碼655600。縣人民政府駐中樞鎮。 會澤縣 面積6077平方千米,人口 97萬。郵政編碼654200。縣人民政府駐金鍾鎮。 此處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8)》,人口截止2009年底。

㈦ 雲南省公路系統「十二五」期間「八大工程」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雲南將實施民生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特色產業發展、民族教育科技振興、民族文化發展、勞動者素質提高、民族團結保障8項重點工程56個項目,預計總投資為728億元。其

㈧ 元謀縣在雲南省經濟狀況如何

元謀縣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及持續乾旱和地震等自然災害影響,全力以赴夯基礎、強產業、惠民生、優生態,縣域經濟社會實現平穩較快發展。「十二五」期間各項經濟指標均比2010年實現翻番,GDP年均增長12%,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3.9%,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和15%,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42.8%。
基礎設施不斷夯實。始終堅持項目推動,累計投入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資金4.98億元,縣城建成區面積達6.57平方公里。投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39億元,10鄉鎮實現全部通瀝青或水泥路。完成水利設施投資13.56億元,水利化程度達67%,水利防洪抗旱和保障糧食生產能力增強。「十二五」期間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18億元,年均增長43%。
引資興業亮點紛呈。充分利用光熱資源、交通區位和文化旅遊優勢,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方式,不斷擴大招商引資規模,吸引外商投資綠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和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推動產業上規模、上檔次。「十二五」期間累計引進州外到位資金145.54億元,是「十一五」期間11.6億元的13倍,年均增長67.43%。一大批資金雄厚、環保意識強、產業優勢明顯的大企業、大項目的引進、落地和投產,使全縣一、二、三次產業結構得到不斷優化提升,一、二、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39.5:24.1:36.4優化為2015年的30.1:24.7:45.2。
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始終堅持綠色發展,持續推進「生態元謀」建設,「十二五」期間累計完成人工造林7.92萬畝,低效林改造3.5萬畝,退耕還林1.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6.6%。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完成城市污水管網建設36.2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85%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5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4.2%。

㈨ 雲南省十二五期間提出什麼旅遊政策

為貫徹落實全省「科教興旅」戰略,充分發揮旅遊科研工作對旅遊產業發展的智力支持和智力推動作用,中國旅遊研究院昆明分院暨雲南省旅遊規劃研究院攜手雲南大學旅遊研究所等研究單位,組織雲南有關旅遊專家、學者並邀請相關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業界的實際工作者共同參與,合力研究、編寫和推出了《雲南旅遊產業發展年度報告(2010-2011)》。
第一章旅遊經濟運行特徵與發展態勢:2010年,既是「十一五」發展的「收官」之年,也是雲南省抓住各種重大機遇,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推進旅遊「二次創業」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
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後續影響,雲南遭遇百年大旱等特殊環境下,雲南省通過加快推進旅遊綜合改革,積極擴大旅遊對外開放與合作,著力加強旅遊重大重點項目建設,不斷優化旅遊產業結構,加大旅遊宣傳促銷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旅遊發展環境,促進雲南旅遊產業平穩較快發展,不僅各項旅遊經濟指標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也為「十二五」雲南旅遊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本章從雲南旅遊經濟運行與發展態勢角度,分析了2010年雲南旅遊經濟運行的環境、特徵和成效,全面總結了「十一五」期間雲南旅遊產業發展態勢和特點,並在此基礎上分析了2011年雲南旅遊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對2011年旅遊經濟發展態勢進行了預測。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